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7 暴风雨的启示》教案_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风雨的启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课题及内容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17课《暴风雨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抄下来。
(2)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2)抓住重点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中的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使学生懂得:看一种事物,不能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整体的和谐的美。
三、教学重点: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四、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的哲理。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有关暴风雨的图、PPT。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暴风雨的启示》这篇课文,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我们先来复习生字词,大家请看黑板上的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同学们自己先默读一遍。
哪位同学愿意读一下这些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教师做出评价,指导读准音。
然后全班同学齐读生字词。
2、生字词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
下面大家再共同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指名同学回答,然后课件出示答案)
二、讲授新课
1、过渡: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静,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走进暴风雨去接受它的洗礼!(板书:暴风雨的启示)
2、出示今天的学习目标(课件)。
并指名同学朗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2)通过朗读、交流、合作来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3)教育学生要全面的看待事物,感受事物整体的和谐的美。
3、有了目标就要按目标认真学习,出示学法指导(课件)指名同学读学法指导
那么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呢?
学法指导: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感受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2)勾一勾、圈一圈、画一画重点词句,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3)选择你最喜欢的那部分景物,小组内分享交流。
(自主学习,独立感悟教师提示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再读课文,主要了解这一场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交流要点: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引导、梳理、归纳并板书要点。
)
4、感受暴风雨,悟作者情感
集体交流第一个问题暴风雨来之前的景物特点。
过渡:大家学得那么认真,相信一定收获满满。
哪一个同学愿意交流一下暴风雨来之前的景物特点呢?
课件出示第一段“窗外,一道闪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这一组学生齐读后思考:
(1)哪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感受?
(2)哪些词语写出了暴风雨来之前的特点?
(“划破”、“轰鸣”、“使人恐惧”)
来之前:(板书:使人恐惧)
教师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暴风雨前使人恐惧的特点。
集体交流第二个问题:暴风雨来之时的景物特点
1、全班学生感情朗读第二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暴风雨刚来时的猛烈和结束时的优柔的情景)
2、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品读2—6自然段,体会暴风雨来之时的情景。
学生交流感悟
第2自然段: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哪些词语说明暴风雨来得急,哪些词语说明雨下得大、下得猛?(“快、大”:一道……一声……接着……瓢泼大雨“猛烈”:)
3、4自然段: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
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
请画出描写暴风雨猛烈的词语。
“撕开、倾注、咆哮、摔、敲打、冲击”
(你能抓住关键的动词来谈体会,真会学习!)
师:作者用词很精准,我们平时的作文也要注意用词精妙。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房屋,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大雨的声音比喻成激动人心的乐章,表达了作者激荡的心情。
第5、6自然段:一小股雨水从天窗上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
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优柔”:缓缓蠕动
单一节奏优柔(板书:猛烈优柔)
3、同学们感悟的好,相信读得更好。
请把你的感受送入文字中读出来。
课件出示暴风雨猛烈的段落和优柔的段落。
(指名读——评价——再读——男女生比赛读。
)(课件出示有关暴风雨的图片)老师现在搜集了一些暴风雨的图片,大家可以直观感受一下暴风雨的猛烈。
集体交流第三个问题暴风雨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师小结过渡:作者抓住闪电、霹雳、狂风、暴雨等景物,写出了暴风雨来之时的狂暴、猛烈。
狂暴孕育平静,黑夜孕育黎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暴风雨过后,在暴风雨过后,迎接我们的将是什么呢?
1、找四位同学读“去之后”的四段,其他同学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回答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课件出示雨后的阿尔卑斯山的图片,让我们再次感受雨后的阿尔卑斯山。
(出示图片)这么美的景色,你想用那个写景的成语来赞叹?(出示课件)雨后的阿尔卑斯山脉真是(板书:风景如画)
2、这么美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把它读给大家听?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
同学们,谁能怀着一种赞美之情把它读下来?指名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展开丰富的想象,引领学生在想象中充实文本所描绘的画面,再整体感悟暴风雨后景色的美。
入文入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流露在其中的赞叹之情。
】
3、升华:
同学们喜欢哪个时期的景色呢?作者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喜欢的是暴风雨“去之后”的绚丽华美?是不是对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狂暴”觉得不美,不喜欢呢?
4、师小结,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教师过渡:在作者看来,美有着不同的表现:暴风雨来之前的闪电、雷声,来之时的狂风、暴雨,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暴风雨来时,似乎要毁灭大自然的一切,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而暴风雨过后,大自然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变的绮丽无比,这是一种绚丽多姿的美。
而因此作者不禁感叹道:
教师出示句子: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学生齐读。
5、教师过渡:昨晚到早晨,短短几个小时,可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似乎即将被毁灭的大自然,竟然变得绮丽无比,难怪作者会发出:出示句子:“有时,人们受到了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的感叹。
6、齐读,引导联系实际,小组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体会哲
理,深化认识。
(1)读最后一段。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是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这里的“局限”指的是“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
如果只看到暴风雨前和暴风雨时的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是一种局限;如果只认识到暴风雨去之后一派绚丽多姿的美,也仍然是一种局限。
只有把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不同的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会到“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美”。
)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
(4)集体反馈,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哲理,对本文有一个新的认识。
】——指名回答——评价——补充(板书:和谐之美)
7、升华:大自然还有哪些现象也是有着整体的和谐之美?
预设:月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四季交替;日月轮回;草的枯荣......)
8、在我们学的古诗中也有体现整体和谐美的,大家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9、小结是呀,大自然正是有了这一切,才更加和谐,充满魅力。
看大自然要全面,那么,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该怎么做呢?
(无论看待大自然还是人和事,都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这就是暴风雨带给我们的启示。
)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不同景物特点,体会到了不同景物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并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看待问题都应该全面,切不可有“窥一斑而见全貌”的观点,这就是暴风雨的启示。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你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积累语言。
2.摘抄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3、画一画
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暴风雨的情景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吧!
4、写一写
请试着仿照文中作者对暴风雨来临前后的不同景象的描述,抓住四季的雨不同的韵味和特点写一写。
七、板书设计:
暴风雨的启示
来之前:使人恐惧惊心动魄美
来之时:猛烈、优柔猛烈优柔美和谐美
去之后:风景如画绚丽多姿美
参考资料:
阿尔卑斯山是瑞士最亮丽的一条风景线。
它位于瑞士的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占瑞士总面积的69%。
“艾格尔峰”、“明希峰”、“少女峰”三大名山均屹立在阿尔卑斯山脉。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景观:高山植物和雪绒花,湍急的瀑布,岩洞中的石钟乳,独特的动植物等。
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圣莫里茨高山滑雪场就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中心地带。
八、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