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总结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完整版)《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txt(三)国名党政权的内外政策——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比以前更加严重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过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道路问题的提出1、以城市为中心的十月革命发展道路2、中共成立之后一直实践着十月革命道路3、1924——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客观上说明十月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涵义(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过程1、国民革命时期农村农民问题中心论的提出,在理论上为大革命失败后的探索作了准备。

2、 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的认识,确立3、 1927.10.—1928.4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其经验的推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在创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过程中,毛泽东撰写了一系列总结革命经验的文章,形成和提出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一、土地革命和反围剿战争(一)土地革命的路线和政策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二)五次反围剿斗争四、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一)遵义会议1、时间:1935年1月15日至17日2、内容: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1)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

3、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及其为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共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红军长征的胜利1、长征原因: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

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的先后指挥下,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连续取得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割地:①英国《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多;体现清政府完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①洪秀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②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③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①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③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重点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重点笔记

第一章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15、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必考知识整理笔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4、简述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5、简述中国工人阶级为何具有无产阶级的特点?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同农民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笔记

第三章一.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不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能实现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时代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一切具体原因都是由这个根本原因所决定的。

1.时代和国情造就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格西方资产阶级----低下的社会地位,要生存必须同封建主义进行义无返顾的斗争,造就了它反封建的坚强性格。

中国资产阶级----由封建的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

这使中国的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若即若离、藕断丝连的微妙关系。

2.时代和国情给建立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造成了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强大的多的障碍西方----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障碍力量,只有封建势力。

中国----阻碍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力量则有两个: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3.时代和国情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武器已经过时同西方早期的资产阶级一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所运用的思想武器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但是它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却各不相同。

民主主义思想对于反封建还可以显得雄风犹存,但对于反帝却是无能为力。

第四章一.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曲折思想历程:1、选择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指导的、超然于政治的思想文化改造2、在紧迫的救亡危机面前选择复归现实的政治斗争3、在资本主义迷梦破灭,社会主义思潮汹涌中,先进分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比较论证,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包括:1、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提供了阶级基础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提供了思想条件3、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工农民众,唤醒了工农民众的觉悟三.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确定1、党的一大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明确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奋斗目标是彻底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党实现奋斗目标的手段,是通过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第一讲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和形成。

(一)概念: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特殊的,过渡性的半殖民地:从政治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而形成的政权的性质,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实质上丧失独立,由西方列强实行间接统治。

半封建:从经济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形成的社会经济形太。

表面上,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方式。

(二)概念的形成和提出提出:《帝国主义论》——1905.列宁——半殖民地——》首次用其指称近代中国《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恩格斯——》半封建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做了系统的,科学的论证,标志其概念的正式形成。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四条绞索,五次斗争——概括四条绞索:(1)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65——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3)1894_1895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问题:1、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1)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①领土②司法③关税④贸易自主权⑤片面最惠国待遇⑥允许传教士进人内地⑦允许外国公使驻扎北京。

2)清政府开始沦为洋人的朝廷①“北京政变”后,清政府开始与外国列强勾结②“总理各国事物衙门”成立2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1)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基地2)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加强。

1、经营商业与轮船航运业。

2、开办工矿企业3、开设银行。

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业。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具有妥协性。

生长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希望改变为使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

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既不敢也无力推动社会变革。

)中国近代史纲要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队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之后又签订了《虎门条约》,《望夏条约》,《黄埔条约》。

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着显然的优势。

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发生根本变化,1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2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自考近现代史纲要笔记

自考近现代史纲要笔记

自考近现代史纲要笔记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欧美各国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1688年——英国1776年——美国1789年——法国一、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8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美、俄、法《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英、俄、法《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中俄《改订伊犁条约》1884年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中法《中法新约》1887年葡萄牙《中葡友好通商条约》1895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与11国《辛丑条约》三、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打击英军,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1862年5月太平军击毙法军海军司令卜罗德。

6月活捉法尔思德1863年1月打死勒伯勒东。

1884年香港造船工人和码头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

1867年美军入侵台湾被打退。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遭到高山族抵抗。

1884年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击退来犯基隆、淡水的法军。

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1900年义和团与部分清兵同八国联军殊死搏斗。

战死的部分爱国官兵:1841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

1842年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殉国。

副都统海龄战死镇江。

甲午战争中,左宝贵战死平壤,邓世昌、林永升黄海战斗中牺牲,丁汝昌、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捐躯。

四、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19世纪70至80年代: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从缅甸侵入云南。

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划分(时间跨度170年)1840—1949→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至今→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社会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200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间两大历史任务①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学习的目的:①了解国史、国情②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前提③大学近代史主要侧重讲问题、思想、观念、立场、规律、脉络等④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的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第一节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共80年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三皇五帝时期(距今4000多年)→时期三皇:遂人、伏羲、神农(炎帝)五帝:皇帝、歂帝啻、尧、舜夏、商、周(公元前21世纪)→王朝国家秦(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的国家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朝代特点:①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是主流,历史文化从未间断,延续至今(民族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及四大发明③丝绸、陶瓷④重大工程奇迹(长城、大运河等)⑤灿烂的文学艺术、典籍文献⑥对外交流(汉张骞、班超通西域,唐玄奘西行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明郑和下西洋)产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民族英雄、革命领袖(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要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的政策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抑制了封建社会的生机活力制度上:封建宗法等级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文化专制,抑制了人们思想进步和创新盛世时期: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康壅乾盛世”(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负兴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至18世纪:原始资本的积累(殖民掠夺、英圈地运动、国债、税收制度、贸易保护措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英、美、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各国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背景:①19世纪初英完成工业革命,不断地对外扩张,掠夺世界市场②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通过输出鸦片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转为出超③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转移国内人民视线急于发动侵略战争导火线: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爆发:1840年英发动对华战争结果: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虎门条约》,1840年中美《望夏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影响: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②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③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④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整理一、鸦片战争:那可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道深深的伤痕啊。

西方列强就像一群贪婪的恶狼,张着血盆大口扑向中国。

我就想啊,中国当时就像一个懵懂的少年,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英国用鸦片这把“毒剑”给刺得遍体鳞伤。

一签,赔款、割地、开埠通商,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家被别人强行闯进,还抢走了不少好东西,把家里的好地方也划走一块,这能不让人气愤吗?这时候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一点,知道不能再这么被欺负下去了。

二、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那是底层民众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一次大反抗。

太平天国就像一场熊熊大火,试图烧尽旧世界的一切腐朽。

老百姓们啊,受够了压迫,就像被压在石头底下的小草,现在要冲破石头茁壮成长。

可是呢,这把火烧得太猛,自己内部也出了不少问题,就像一辆狂奔的马车,跑得太快了,轮子掉了。

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它也让清朝统治者惊出一身冷汗。

三、洋务运动:一些开明的官员想挽救大清,搞起了洋务运动。

这就好比一个病人,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开始想办法吃药治病。

他们建工厂、造轮船、办新式学堂。

像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小灯。

但是呢,这盏灯能照亮的地方还是有限的,洋务运动只是在器物层面上的改变,就像给一个破旧的房子重新刷了一遍漆,可房子的根基还是摇摇欲坠的。

四、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战士,想给中国来一场大变革。

戊戌变法就像一阵春风,想吹绿中国这片大地。

他们提出的那些变法措施,什么废除八股文啊,发展工商业啊,多好的想法啊。

可是呢,守旧势力太强大了,就像一块大石头,挡住了春风的去路。

光绪帝有心无力,变法仅仅维持了一百多天就失败了。

这时候大家心里都在想,中国到底该何去何从啊?五、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那可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啊。

辛亥革命就像一声惊雷,把封建帝制这个千年的老怪物给炸得粉碎。

老百姓们都欢呼起来,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高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了,大家都以为好日子要来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含五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含五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含五篇)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上分析)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3.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乾隆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对外关系上分析)4.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商品生产无限增长-开辟新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及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中英江宁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广厦福宁上),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和中俄伊利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1894年,日本甲午战争,1895中日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辛丑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屠杀中国居民的惨案(1894日本旅顺惨案,1900俄国江东六十四屯惨案)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控制内政、操纵外交、领事裁判权、把持海关、勾结清政府和扶植收买代理人)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侵略中国的舆论(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轮”)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侵略势力控制政治经济、封建势力勾结外患、封建经济保持、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各地发展不平衡、人民无权利和极端贫困)7.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资本入侵刺激下产生。

受到压迫可反抗或中立,而力量薄弱)8.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特点(深受压迫革命性最强;人数少但集中;与农民有密切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一、晚清时期1. 外国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导致战争的爆发(如中法战争、中英战争等)。

2. 军阀混战加剧,文化上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出现维新派、戊戌变法。

3. 中国各地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其中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比较具有代表性。

二、辛亥革命1. 清朝的衰落和西方列强强大的压力使得晚清社会内部弱点尤其显现,革命气氛日益高涨。

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着各地的响应,革命蔓延至全国。

3.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北洋政府时期1. 正式宣告成立于1912年,国父孙中山为致力于建立新中国而努力。

2. 胡耀邦改革开放的积极的政策,被誉为"北洋新政"。

3.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它在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力量。

四、国共合作1. 1927年国共两党因政治因素产生矛盾,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2. 共产党与红军由此逐渐发展壮大,1927年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

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进行援助,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五、抗日战争1.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向全国发动进攻,抗战爆发。

2. 国民党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战争作为崇高的民族大义来看待。

3. 1945年8月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抗战获得完全胜利。

六、国共内战1. 1946年重开战争,1949年共产党取得全国性胜利。

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国共内战。

3. 国共内战结束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笔记(实用版)目录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近现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2.晚清政治与社会变革3.民国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变革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新时代的含义与特征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与目标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正文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自鸦片战争开始,历经百余年的磨难与奋斗,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近现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

自此,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晚清政治与社会变革晚清时期,一系列的政治与社会变革试图挽救民族危机,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这些变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始终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地位。

3.民国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变革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动荡,北洋政府、国共合作、抗日战争、内战等事件相继上演。

在这个过程中,国共两党逐渐崛起,为民主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此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如“两弹一星”、改革开放等,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具有以下特征:1.新时代的含义与特征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

这个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这一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这种制度使得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而百姓则无法参与政治。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使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时进行军事侵略。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多次军事侵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导致了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加剧了中国的危机。

7.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割让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陷入了更深的危机。

9.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10.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11.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意识。

12.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13.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德国将山东划入势力范围,福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加剧了中国的危机。

1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而言主要是社会制度腐败及经济技术落后,这限制了中国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20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20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202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2023)一、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革命的开始,宣告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瓦解。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成立的中华民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一部分,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统一中国。

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北伐战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实现了国共合作的局面。

三、中华民国抗日战争中华民国抗日战争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阶段。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和国共合作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蒋介石的抵抗力量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奠定了基础。

四、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是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系列战争。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逐步壮大,与国民党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毛泽东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开展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的措施。

六、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动荡的时期,其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向前发展。

然而,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破坏,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七、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旨在实现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吸引了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八、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中国经济的强大崛起,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上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这些事件对于塑造中国的现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汇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3)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4)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2、“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4)3、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5)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5)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5)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5)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5)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5)4、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威信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6)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6)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 (6)中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 (8)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8)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8)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9)3、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9)4、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哪两部分?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如何? (9)5、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0)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0)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0)2、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0)3、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1)4、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哪些积极的结果?并说明之。

《中 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 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与抗争、探索与变革的历史。

从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史纲要中一些必考知识的整理。

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

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由于这一制度具有空想性,未能真正实施。

1859 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也未能付诸实践。

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三、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最终以失败告终。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讲——冯聚才第一讲近代中国的危机与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中国跨入近代的状态:——“三条线的交叉”封建社会的衰落期、清王朝的衰落期、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资本主义的英国发动了第一场侵华战争,结果:清王朝战败,被迫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一个享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发展道路。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典型人物:林则徐)(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英法两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在1858年签订了中——英法俄美《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中-英法俄美《北京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中法战争:1884年-1885年,法国发动侵华战争,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在中国近代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清政府表现的软弱进一步助长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气焰。

(4)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对华战争,清王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地加深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西方八个国家联手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清王朝的不堪一击,北京沦陷,被迫在1900年9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基本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与主要矛盾(1)特点:(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通知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的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A、中国的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最黑暗、最反动的势力,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源依然存在;C、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D、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E、近代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在世界史上是少有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1.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税负加重;另一方面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解体。

2.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3.《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它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进步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并未付诸实施。

4.《资政新篇》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它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5.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6.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7.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具体表现为:①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第二,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第四,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近现代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什么时候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2.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3.造成这种性质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5.进入近代后,中国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A.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通过反帝反封建革命)B.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首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只有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进一步实现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共同富裕6.在中国共产党之间,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对中国的出路都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7.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失败原因:从客观上讲,是帝国主义与国内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从主观上讲,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革命需要有新的革命阶级的领导8.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这些探索我们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9.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是哪一次运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领导阶级的不同(新的是无产阶级)10.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共产党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南陈北李)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在哪里?名字叫什么?在上海建立;名字叫:中国共产党11.党的一大,制定了党的纲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但这次纲领的制定比较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12.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目标是:消除内乱、达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3.党领导的早期工农运动:A.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22年1月——1923年2月)起点:1922年1月爆发的香港海员罢工顶点:1923年2月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B.农民运动:党领导的农民运动最早发生在浙江萧山,由早期共产党员沈玄庐组织领导;被誉为“农运大王”的早期农民运动领袖是:彭湃14.南京国民政府的初期统治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运动的兴起A.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东北军张学良向全国发出通电,表现愿意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使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中国共产党为开辟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努力: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在分析中国革命基本形式的基础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政府统治的革命总方针。

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2.著名的三大起义:a.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政府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被定为建军节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3.三湾改编——1927年9月,秋收起义受挫,毛泽东带领起义队伍向井冈山进发途中,在三湾对部队进行了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官兵平等和民主管理;开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军队建设4.中国共产党对新道路的探索:什么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和武装夺取政权走这条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1.以社会历史条件看:中国是一个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议会和其他合法权利可用;只能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以敌我力量对比和敌人力量分布看;一方面敌强我弱;另一方面,敌人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农村是敌人统治相对薄弱的地方。

要以弱胜强,必须避开强敌。

3.以革命任务和革命主力军角度来看;中国革命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的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无产阶级要领导农民革命,必须深入农民和农村中,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去宣传、教育、组织、武装农民。

可能性:1.旧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帝国主义以及中国反动集团内部长期不统一;为共产党利用敌人矛盾,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提供了政治条件;地方性的农业经济使农村可以不依靠城市而独立存在2.大革命的广泛影响造成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也使广大人民适应了真正,并为真正做了心理上的准备)3.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引起革命的基本原因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仍然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只要这些矛盾存在,革命将一直延续下去4.有相当力量的正式革命武装存在,是走这条路的必要条件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是走这条道路的主观条件有关中国革命道路应理解和掌握的观点:16.农民是中国的革命主力军,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的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就是土地革命为什么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a.中国有80%以上人口为农民,农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具有强烈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要求,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b.农民是共产党领导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由于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加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长期处于农村环境中,因而人民军队兵源主要是农民c.中国革命长期进行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广大农民所在的农村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根据地17.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做出了贡献:1928年,《中国政权为什么存在》、《井冈山斗争》18.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曾出现过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倾向,主要是:教条主义(即照搬国外的经验)和经验主义(凭借经验领导革命)。

注:王明左倾错误,使党失去了大量革命成果,被迫长征19.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于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战略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日侵华野心由来已久)20.“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按照预定计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小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于是大举进攻东北军大营,由于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很快占领北大营,并攻上沈阳21.在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全国人民要求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中国共产党从人民利益出发,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史称“一二·九”运动22.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谴责蒋介石: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扣押了坚持内战并前往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

在共产党的参与和努力下,事件得到和平解决,成为国内局势转换的枢纽23.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战进入了全国性抗战的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9月正式形成;除极少数汉奸外,中国各阶层和阶级都加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4.抗日战争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最长时间),战略反攻阶段25.两党制定了不同的抗战路线,形成了两个战场(两个不同路线)a.国民党:制定片面抗战路线,主要依靠军队,排斥人民群众,使其正面战场出现失利b.共产党:成为了抗日战线上的中流砥柱原因:1.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2.发动人民群众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敌后游击战在抗战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大的战略作用。

有力地打击敌人,有效地保存自己,发展壮大了人民的革命力量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4.开展抗日敌后根据地建设5.加强自身的建设(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开展延安整风运动)25.中国运动的选择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违背民心,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遭到了人民的唾弃,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二条战线——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形成的,由各阶级人民斗争汇合而成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人民民主运动26.在国共斗争中,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提出了走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

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这一方案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原因,一是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帝国主义反对中国独立;二是国民党当局的独裁统治不允许中国过渡资本主义道路;三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无力领导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7.中国共产党以弱胜强的原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和方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坚持团结抗日,并取得了抗战胜利。

为争取民族的和平、国家的民主而努力奋斗。

28.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转变时期新中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9.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所面临的任务:新中国建立的初期的形势,总的来说困难很多,挑战严峻;在军事上,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经济上,继承的是一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际上,面临帝国主义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威胁。

党面临的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恢复国民经济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完成后,特别是土地革命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三反:反贪污、浪费、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30.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9月正式公布。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开展的道路31.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原则:自愿互利基本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基本步骤:从互助组转变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3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点:和平赎买、向资本家支付定息途径和步骤: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