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7:3.2 DNA分子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2《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
双螺旋 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否定(违反了查哥夫的研究数据)
(基本骨架)
内侧:碱基(A-A,T-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双螺旋 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正确(与 X 射线衍射图谱一致)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 析、回答。
直观观察, 动手尝试 构建脱氧 核苷酸的 长链。
过渡:那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沃森和克里克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 过程,也连接了 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那么现在让我们继续来逐 步动手尝试拼接 DNA 长链。 师:大家先思考一下,脱氧核苷酸之间如何形成长链呢?(看多媒体 PPT)第一个脱氧核苷酸的什么部位和第二个脱氧核苷酸的什么部位链 接? 师:因为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骨架在外侧,第一个磷酸和脱氧核糖接下 来连接第二个磷酸和脱氧核糖。所以第一个脱氧核糖和第二磷酸相连 接,以此类推,第二个的脱氧核糖和第三个磷酸相连接,以此类推,这 样就形成了一条长链。 师:DNA 有几条链?(两条链),那么 DNA 的另一条链怎么形成? 【学生活动 2】 先以一个脱氧核苷酸为例,一个同学上来展示,其他同学自己也利用模 型组分进行拼接。
2
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课 本的资料,带着思考问 题进行学习。 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 问题。 生:借鉴了威尔金斯报 告时的 X 射线衍射图; 还有;著名化学家查哥 夫得到的腺嘌呤的量总 是等于胸腺嘧啶的量; 鸟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胞 嘧啶的量
什么样的模型?
【流程】
模型
特点
是否成立
三螺旋 外侧:碱基;
否定(违反研究的结构数据)
首先,复习一下 DNA 的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1
师:脱氧核苷酸由几部分组成?哪三部分? P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2DNA分子的结构(共30张)
P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C
嘌呤 嘧啶
G
T
资料1
A C
1951年,英国化学家托德提出核苷 酸分子间的化学连接方式。他认为核苷酸 T 与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脱氧核 苷酸的3位碳原子与相邻核苷酸的磷酸发 C 生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学键)连接的。
A G
C5 C4 C3 C1 C2
资料2
1950年初,威尔金斯利用DNA获得 了较好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测量分 析后,发现DNA分子缠绕在一起像一个 圆筒,直径2nm,沿分子长度方向每隔 0.3nm~0.4nm有一个很强的衍射,如果 把这些很强的衍射区分离出后,沿长度方 向是中空的。
有细胞 结构
原核生物 遗传物质都是DNA 真核生物
绝大多数遗传物质是DNA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无细胞 结构 病毒 少数遗传物质是RN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
1、结构比较稳定
2、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能力 3、能够精确的复制自己 4、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
第3章《基因的本质 》
同年,化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计算表明,DNA的4 种核苷酸中,A必须与T成键, G必须与C成键。 同时,沃森了解到,A-T和G-C配对是靠氢键维 系的,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
氢键
A
G
T
碱基对
另一碱基对
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碱基 对,且A只和T配对、G只和C配对,这种碱基之 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第2 节 《DNA分子的结构 》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左) 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右)
背景知识
高中生物_《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DNA分子的结构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对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的分析,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结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征。
3.科学探究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基于资料提供的证据,得出DNA 的结构特点。
4.社会责任通过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认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2.教学难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四、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五、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了解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关键。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
他们喜欢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认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因此,设计这节课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走进他们,以基础的语言启发他们,从已知的遗传物质话题开始,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以及小组之间的讨论完成对DNA结构探究历程的分析,动手合作进行模型构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效果分析《DNA分子的结构》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讲是比较抽象的,能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并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一.教的效果分析在本课教学中,通过遗传物质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开始,让学生思考要具备这些功能需要什么样的结构,带着问题一步步深入探究;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及其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构建模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将抽象的微观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设计:3.2DNA分子的结构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内容为必修二的内容,学生在必修一课本已经学习了相关DNA的基本知识:DNA的基本单位、分布、作用。本节内容主要是在该基础上进行延伸,学习DNA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并有相关计算应用。相隔时间比较长,学生基础相对差一些,所以在本节新课的授予之前对必修一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历程
三、教学重点
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四、教学难点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分子特点
五、教学流程:
(一)、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1、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四种碱基:A、G、T、C
二、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反向平行的双螺旋
2、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通过氢键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A与T配对,两个氢键;C与G配对,三个氢键。
三、DNA的分子特点:
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四、应用:
(1)在DNA双链中,A+C=C+T=A+G=T+G并占全部碱基的一半
练习:写出两个DNA片段的互补链,并且判断那一条链更稳定,并说出理由
(三)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DNA成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观察得出反向平行)
2、外侧是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形成碱基对(A与T配对,中间两个氢键;C与G配对,中间三个氢键)
(四)、DNA的分子特点:
总之,在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我基本上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以DNA分子双螺旋为主线索的引导下,注重实际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以课本为基础,借助多媒体课件扩大教学容量,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的同时有效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于存在以及出现的问题,我一定会加以重视,认真备好每一个环节,达到课堂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3.2 DNA分子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
高一年级
科目
生物学
课题
DNA分子的结构
第1课时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重点
1、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导
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我们需要掌握DNA的分子结构是什么。
学习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与同学一起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明确学法
阅读、思考、模型构建。
学
读书自学
检测提问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基本单位由几部分构成?组成DNA的碱基有哪几种?
教
生生互动
教师解难
学
阅读自学
阅读资料,回答:脱氧核苷酸之间是怎样连接成一条长链的?
检测提问
资料
教
生生互动
教师解难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阐明是生物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它的出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这门新学科的诞生。
延伸:
练
当堂训练
教
学
反
思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2DNA分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学习重难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自主学习】一、复习回顾DNA的基本单位组成,请在右面画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二、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阅读资料:1、思考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1)(2)(3)(4)2、找出沃森和克里克先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模型?(1)(2)(3)3、最后得到什么重要信息后,才成功了?4、思考他们如何对待和纠正过程中的错误呢?5、讨论“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并回答?6、资料中涉及到那些的知识和方法?这对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①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启示:④沃森和克里克的默契配合,这种工作方式给于你哪些启示?三、DNA分子的结构阅读教材,观察图3-11,思考并理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_______ 条链组成的,________ 方式盘旋成结构。
(2)DNA分子中的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_______ 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________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_______,且按________原则配对。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配对。
【合作探究】1.根据以上特点尝试画出DNA的平面结构,要包含4种碱基:2、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规律总结:在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可推出以下比例关系:①常数关系:(A+G)双链=50﹪,(T+C)双链=50﹪;A+T+G+C=1;(A+G)/(T+C)=1②倒数关系:如某单链中(A+G)/(T+C)= k,则其互补链中(A+G)/(T+C)=1/k。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2DNA分子的结构(共22张)
三、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1.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在生物体内,一个最短DNA分子也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 碱基对有:A—T、T—A、G—C、C—G。请同学们计算 DNA分子有多少种? 44000 种
2.特异性
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 DNA分子的特异性。
胸腺嘧啶(T)
鸟嘌呤 (G)
胞嘧啶 (C)
(2)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多个脱氧核苷酸聚合成为脱氧核苷酸链
(4)二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一个DNA分子
DNA平面结构
2.
D N
A
C A A C G A
T G T T G C T
A 的 结 构
G
C
DNA平面结构
A C A A C T G T T G
① 外侧:
磷酸、脱氧核糖交替 连接—— 构成基本 骨架 “扶手”
G
A
C
T
G
C
DNA平面结构
A C A A C T
G
T T G C T C
②内侧: 碱基 “阶梯” 2条链上的碱基通 氢键 连接成碱基对 过______
G与C配对 A与T配对;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G
A G
A? = T / G ≡? C
碱基对
③由2条链按反向平行
方式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DNA的结构和组成可用五四三二
一表示,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五种元素: C、H、O、N、P
四种碱基: A、G、C、T,相应的有四种脱 氧核苷酸 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两条长链: 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一种螺旋: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高中生物dna复制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dna复制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归纳DNA分子的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中《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 =T;G ≡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特点:①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③特异性:DNA分子中每个DNA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5、计算: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回归课本最重要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多想几个为什么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
比如说为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
错题整理,归类解决自己分析或找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分析为什么会错,如果是基础知识的不扎实,那么拿起课本再好好看一遍,强化一下,下次争取不要犯同类错误,如果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不明了,那么就好好想想知识的内在联系。
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消灭自己的薄弱之处,才会更快的进步。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2 教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
《DNA 分子的结构》《DNA 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的第二节,主要包括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 分子的结构以及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
以沃森和克里克的模型建构过程入手,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模型,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之后,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学习遗传的本质。
在此之前,必修一中已详细介绍DNA 的中文名称、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及核苷酸的种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这一节,为后面将要学习的“DNA 复制”以及“基因表达”等相关内容做铺垫。
【知识与能力目标】1、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讨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拐卖儿童的一些新闻。
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怎么检测被盗儿童的身份呢?介绍DNA数据库在打拐行动中的应用。
带领学生回顾DNA的相关知识点。
DNA的中文全称: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元素:C H O N P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快问快答方式回顾4种碱基和核苷酸。
教师:那DNA究竟长什么样子呢?它有怎样的分子结构?【讲授新知】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通过课前的预习,目前最经典的模型是什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47-48页的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沃森和克里克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从三方面进行分析:①科学界已有认识②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X射线衍射图谱)③查哥夫这就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出来的整个科学史,那沃森和克里克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与你哪些启示呢?【讲授新知】二、DNA分子的结构接下来就共同学习脱氧核苷酸是怎么一步一步的构成DNA分子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之3.2DNA分子的结构
已知
A+T 总
= 54%,
则
G+C 总
= 46%
所以
G1+C1 1/2总
= 46%.
已知
G1 1/2总
= 22%
所以
C1 1/2总
= 46%–22%= 24%
因为G2=C1
所以
G2 1/2总
= 24%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 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 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 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 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
A
T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你注意到了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 氧核糖与磷酸交 替排列的顺序是 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 的排列顺序是千 变万化的。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5. 脱氧核糖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酸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
苷酸链的片段
10
8
G
1
T
2
C9 3
A
45
6
7
DNA分子的结构小结
★化学元素组成:C、H、O、N、P
一分子含氮碱基
基本组成单位:四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
A —腺嘌呤 含氮碱基种类:C —胞嘧啶 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A
G —鸟嘌呤 T —胸腺嘧啶
C
腺膘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G
T
鸟瞟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人教版必修2生物:3.2 DNA分子的结构 教案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一、设计介绍教学题目DNA分子的结构课程生物学时安排2课时授课对象高二年级所选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型新课二、教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它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
教材以故事叙述形式介绍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研究过程,并通过学生动手体验构建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清楚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和结构;在孟德尔的相关遗传研究中,确定遗传因子的存在并按照一定规律从亲代传至子代;格里菲思等相关科学实验确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已清楚“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而对于DNA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它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及其具体结构并不是很清楚?本节内容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介绍遗传物质,有助于学生理解遗传的本质。
此外,DNA分子结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内容学习,为后续的DNA复制和转录翻译过程的学习作了铺垫。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DNA分子的组成,概述DNA分子平面结构与空间结构,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构建DNA模型,培养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到科学无学界,科学研究中与人合作重要性,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②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解决方法]①利用现成的模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②在明确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三个特点后,指导学生完成模型的制作。
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决方法]三、相关计算在DNA分子中,其碱基的比例和数量之间的规律,再进行总结。
3.2 DNA分子的结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获奖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过程与方法(1)培养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观察DNA结构模型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DNA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难点: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发现式教学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第2课时:DNA的结构及模型的制作五、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有同学去过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吗?没去过也没关系,通常情况下,中关村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独特形状的雕塑。
大家先看一下。
(展示雕塑图)大家看到这样一个雕塑,觉得它长得像什么呢?对,相信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那是一个DNA雕塑。
DNA结构模型的创立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
它的结构创立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过程。
现在,人们对DNA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了。
[师生互动]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到,DNA作为遗传物质已经不容置疑,但是它怎样决定生物的性状,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先弄清DNA的结构。
在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过程中,不得不提两个人——沃森和克里克,他们做了些什么,又发现了什么?上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有让大家搜集沃森和克里克的简介,这节课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请1~2位同学根据自己找的资料来介绍一下这两位科学家的重要成果。
如不全面可补充,主要介绍的内容应包括: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也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分子的结构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注意:每形成1个 磷酸二酯键,脱去 1分子H2O.
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二、DNA分子的结构
两条长链反向平行盘绕形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如下: 3’ 5’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 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 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 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 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且按碱 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之间的 5’ 3’ 一一对应的关系)配对。 A与T C与G配对。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的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C H O N P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P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脱氧核苷酸
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
腺嘌呤(A)鸟嘌呤(G) 胞嘧啶(C)胸腺嘧啶(T) 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G
两条链中, 脱氧核苷酸分子之间的正确连接
5’ 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
A T
3’
氢键
T A
C与G之间有三个氢键
G
C
C
G
5’
3’
问题: 1、一个DNA分子不论长短, 游离的磷酸基团几个? 有几个脱氧核糖与一个磷酸 基相连? 2、正确表示脱氧核苷酸 3、正确理解各部分名称
课后一、1
4、DNA初步水解和 彻底水解的产物? 5、双链DNA 中一定 A=T,C=G; A ≠ T,C ≠G,一 定不是双链DNA.
G 1 = 22% 1/2总
因为 G2=C1
7、一个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占20%,那么在含有 60个__ 100个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的DNA分子中,胞嘧啶应是___
人教版必修2生物:3.2 DNA分子的结构 教案2
《DNA 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一、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DNA 分子的结构”,其主要内容包括“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和“制作DNA分子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
其中,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既是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历程最终要呈现的要点,学生可通过制作DNA 分子结构模型需要加深理解的内容。
教材要求学生理解DNA 分子结构模型,体验模型建构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模型与建模”的理性思维。
本课时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其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学生在必修一的学习中已经对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DNA 分子的结构如“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助于理解后续的遗传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①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①用文字和图形表达观点,建立概念模型 ②正确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3①认同与人合作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能大胆质疑 ②教学重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教学难点:DNA 四、教学策略探究性学习策略,合作性学习策略 五、教学环境教具准备:ppt 、视频、DNA 模型磁铁摆件 课时设计:1课时(40min )课前准备:发放DNA 模型磁铁摆件,两人一组。
六、教学过程科讲一、当时科学界的认识: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紧接着提供富兰克林DNA衍射图谱观察思考:根据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你是否认同当时科学界的认识?---引导学生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二、PPT呈现波林的三螺旋平面结构:碱基位于螺旋的外部,磷酸基团位于螺旋的内部。
(同时运用摆件摆出)提供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式引导学生思考:运用你的化学知识,你认为这种模型合理吗?三、沃森和克里克没有气馁,他们又重新构建了一个模型: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这样他们就可以形成氢键来进行相互配对。
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二3.2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3.2《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制作过程能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尝试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感悟科学研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模型制作归纳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二、设计思路
1.课前
预习课本,导学案完成预习内容。
2.课上
第一步回顾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讲解磷酸二酯键,构建脱氧核苷酸链。
第二步用同学演示DNA的反向平行。
第三步小组运用材料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通过动手制作,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四步比较不同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认同DNA分子多样性、特异性。
分析探究得出DNA分子多样性、特异性的原因。
第五步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的应用,推导几个推论。
3.课后
完成课后练习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二、DNA的分子结构特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3.2《DNA分子的结构》导学案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历程。
【学习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学习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导学过程】课前准备:前一周就要求学生收集有关DNA的信息(主要是关于DNA的结构和DNA 的应用)学生上台讲解:引入:十年前还鲜为人知的DNA,现在已经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现在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的象征,甚至成为高科技的象征。
但是DNA 是由什么构成?他们是如何连接?以及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一、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1、科学家:最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是:、、2、探究历程:DNA的化学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T、C、G)脱氧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一条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3、模型制作模型建构1: 脱氧核苷酸模型建构2: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模型建构3: DNA平面结构模型建构4: DNA双螺旋二、DNA的分子结构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条长链盘旋而成的结构。
(2)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起来,A与T、G与C形成碱基对,遵循。
DNA碱基量的关系是:整个DNA分子中:①A=T ;G=C②A+ G = T + C;A + G = T + C = A + C =T + G = 1/2(A+G+C+T)③(A+ G)/(T + C)=(A + C )/(T + G)=1即:DNA分子中任一非互补碱基之和恒等,=1/2 DNA碱基总数例1: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18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1000个,这个DNA 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1800个和800个B.1800个和l800个C.3600个和800个D.3600个和3600个例2: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高中生物必修2学案2:3.2DNA分子的结构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模型的构建历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学习重、难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问题导学复习回顾:DNA基本组成元素、基本组成单位。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模型名称:模型。
2、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和英国物理学家。
3、构建依据(1)DNA分子是以4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含有____________四种碱基。
(2)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表明DNA分子呈_____________结构。
(3)查哥夫测定DNA的分子组成,发现腺嘌呤(A)的总量等于__________的量;________的量总是等于______________的量。
二、DNA分子结构1、平面结构:(1)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相邻两核苷酸之间由和形成化学键相连接。
(2)两链之间的碱基对:A一定与配对,两碱基之间形成个氢键;G一定与配对,两碱基之间形成个氢键。
2、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1)由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按方式盘旋成结构。
(2)外侧的基本骨架由交替连接而成,排列在内侧的是。
(3)两条长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并按照原则形成碱基对。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分子中碱基计算规律:规律1. DNA双链中的两种互补的碱基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占碱基总数的50%。
即A=T,G=C,A+G=T+C=50%。
规律2. DNA双链中,单链中的碱基A、T、C、G所占的比值,与另一互补链相对应的碱基T、A、G、C的比值是相等的,而整个DNA中的A、T、C、G所占的比值为两条单链中相同碱基的比例的平均值。
规律3. DNA分子一条链中不互补配对的两个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是另一条互补链中该比值的倒数,而在整个双链DNA分子该比值为1。
规律4. 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个碱基之和的百分比在单练和双链中相等。
课堂练习1.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施莱登、施旺B.沃森、克里克C.孟德尔、摩尔根D.列文·虎克、罗伯特·虎克2.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连接起来的() A.氢键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C.肽键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3.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和高能磷酸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4.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设计6:3.2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课题课型章节年级班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简述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和双螺旋结构;②概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①体验模型建构在科学研究中的过程;②初步知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模型建构法,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②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重点难点①重点: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②难点: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连接方式一定是A和T配对,G和C配对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 分子》内容。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的象征。
它不仅使我们清楚认识DNA分子,而且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基因及其表达的基础;也是现代生物遗传学的基础。
本节教材中丰富的生物学史:①威尔金斯(M.Willkins)和富兰克林(R.E.Franklin)的DNA结晶的X射线衍射图谱。
②查哥夫(E.Chargaff)得出的重要规律。
③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Crick)首先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
这些科学史均为探究活动的思维训练提供依据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学习和体会科学家们善于捕获和分析信息,合作研究及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
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是对这段生物科学史的总结,通过边探究边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掌握DNA的结构特点。
学情分析通过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在已掌握核酸及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通过必修二认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通过体验探究,重走科学家之路成为可能。
学生虽然相对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不太强,但是本节课通过问题链和分步实验的设计,使得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成为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分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知识回顾]
1.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应是___________。
(2)图中D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留在细菌外的是___________,注入细菌内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3)图中E表明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了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2.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对这经典的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实质上是细菌的_______________。
(2)S菌体内的转化因子能利用R菌提供的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来合成自己的一切物质。
(3)当时实验时,对S菌的加热杀死过程,仅仅使菌体的_______________等物质产生变性,而体内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_并没有真正被灭活。
(4)若用强酸、强碱或高压蒸汽处理S菌,转化实验能否成功?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过程
(1)DNA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含_______种碱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2)美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_____________,推算出DNA分子呈_________结构。
(3)美国生物学家鲍林揭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方法,即按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的实验数据建立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指出碱基配对原则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沃森和克里克借鉴各科学家们的发现,从最初模型中_____________在外侧,
______________在内侧,相同碱基配对,到最终______________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______________在内侧的A-T、G-C互补配对的DNA双螺旋模型,并于1962与
______________三人获得诺贝尔奖。
2.DNA分子的结构
(1)DNA分子是由条长链盘旋而成的结构。
(2)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起来,A与T、G与C形成碱基对,遵循。
DNA碱基量的关系是:。
模型构建1:脱氧核苷酸
在DNA分子中,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A、G、C、T),因此,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它们的名称是:
1 2 3 4
模型构建2:脱氧核苷酸链模型构建3:DNA双链(平面结构)
1是:2是:
模型构建4:DNA双螺旋结构
(1)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1>、
2>、
3>、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所以:DNA分子中A=T G=C
(3)DNA特点
①稳定性: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形成的基本骨架和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和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空间螺旋加强了DNA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一个最短的DNA分子也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4000,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4n,n是碱基对的数目)
碱基对的这种排列顺序代表着。
③特异性:每个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规律一: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
规律二: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比值相等,(A+G)/(T+C)=(A+C)/(T+G)=1规律三:任意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量的50%,即(A+C)%=(T+G)%=50%
规律四:DNA分子的一条链上(A+ T)/(C+ G)= a,(A+ C)/(T+ G)=b,则该链的互补链上相应比例应分别为a和1/b。
[课堂检测]
1.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DNA 片段的________结构,图乙是DNA 片段的____________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 分子中的两条长链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的。
(4)碱基对之间通过________连接,碱基配对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配对;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配对。
(5)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 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 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__的________结构。
2.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 +C T +G
=m ,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 分子中是________。
(2)若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 +T C +G
=k ,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__,而在整个DNA 分子中是________。
(3)如果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的A 占15%,互补链中的A 占25%,则整个DNA 分子中A 占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
1.(1)平面立体(或空间)(2)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的片段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脱氧核糖磷酸(4)氢键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5)反向规则
双螺旋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表示的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而乙表示的是DNA分子的立体(空间)结构。
(2)图中2表示的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的片段,而5表示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从甲图的平面结构可以看出: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
(4)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有一定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
(5)根据图甲可以判断: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1)1
m1(2)k k(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