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D.学而时习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与“小人”相对,指有才德的人。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尽心力,它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视富贵的思想。

4.《论语》中许多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请你依次写出源自下列各章中的成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1)(2)(3)5.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班级开展“走近孔子”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假如你到曲阜孔庙参观,请根据所学,补充完整孔子的简历表。

(2)祭孔大典是中华民族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祭奠。

孔子诞生地曲阜准备举行祭孔大典,请你为这次大典选取一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的经典名句作为迎宾语。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

《<论语>十二章》课时训练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请根据以下提示,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1)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3)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谁填的对。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面对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4)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句子是4.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这个事例证实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5.翻译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6.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A.必须 B.一定 C.必然7.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课时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11课《论语》十二章一、基础知识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 )曾参..( )( )曲肱.( )笃.志(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不愠.( ) 不亦说.乎( ) 三省.( )一箪.食( ) 好.之者( ) 不逾.矩( )2. 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学/而不思则罔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 切问/而近思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温故而知新.()(4)三十而立.()(5)学而不思则罔.()(6)人不堪.其忧()(7)曲肱.而枕之()(8)逝者如斯.夫()(9)博学而笃.志()4. 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人不知而.不愠B. 学而.时习之C. 温故而.知新D. 曲肱而.枕之5. 解释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3)乐: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 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填空。

(1)我们可选用《论语》中的“,”来作为欢迎标语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2)孔子很强调学习中独立思考的必要性,他说“”,这一论断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同时,他又强调学习是从旧知识中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一句话让我们认识到温习的重要性。

(3)提醒人们应注意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4)反腐倡廉,势在必行。

请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劝诫贪污腐败分子:。

(5)学习有三层境界:知、好、乐。

用《论语》中的话来说就是:。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B.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C. 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D. 不亦.说乎不亦.君子乎8.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参考答案: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恼怒,不算得上有才德的人吗?2.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3.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浮云一样。

5.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平民百姓的志向不可改变。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参考答案:1.“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两种含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的人。

这里用第二种含义。

指有才德的人。

2.“忠”,指竭尽自己的心力,是与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君而言,也包括其他人。

“信”,指诚信,是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

3.“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

4.“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

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四、背诵全文。

部编七上语文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七上语文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上语文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参考答案: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恼怒,不算得上有才德的人吗?2.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3.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浮云一样。

5.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平民百姓的志向不可改变。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参考答案:1.“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两种含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的人。

这里用第二种含义。

指有才德的人。

2.“忠”,指竭尽自己的心力,是与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君而言,也包括其他人。

“信”,指诚信,是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

3.“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

4.“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

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分层作业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分层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不愠.(yùn)逝.者(shì)B.罔.(wáng)笃.志(dŭ)殆.(dài)焉.(yān)C.箪.(dān)好.之者(hǎo)曲肱.(gōng)惑.(huò)D.三省.(xĭng)传.不习乎(zhuàn)逾.(yú)矩.(jŭ)【答案】A【解析】B.罔wǎng。

C.好hào。

D.传chuán。

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答案】A【解析】“说”同“悦”,愉快。

3.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不思/则罔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答案】D【解析】句子的节奏划分应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人/不堪其忧C.思/而不学则殆D.三军/可夺帅也【答案】 C【解析】正确的划分应为:思而不学/则殆。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先师”。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D.《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答案】B【解析】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二、巩固与发展1.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欢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

《论语》十二章 阅读练习及答案(5)(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练习及答案(5)(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饭疏食饮水水:热水B.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C.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D.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9.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辍耕之垄上B.学而不思则罔则有去国怀乡C.其不善者而改之其真不知马也D.于我如浮云皆朝于齐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

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

(2分)(2). 吾日三省吾身。

(2分)12.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第Ⅰ卷《〈论语〉十二章》中个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后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后习题(含答案)

11 《论语》十二章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不知而不yùn() 为人móu()学而不思则wǎng() 思而不学则dài()曲ɡōnɡ()而枕之博学而dǔ()志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3.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字,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

(2)《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及其弟子的的书,与、、合称“四书”。

4.填空。

(1)亚运会期间全国人民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 ”来表达。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 ?”(3)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2)不逾矩.( )(3)人不堪.其忧( )(4)不舍.昼夜( )6.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1)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校本练习(word版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校本练习(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校本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积累运用1.按要求填空。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阐述人要有志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四十而不惑.()(5)不逾.矩()(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人不堪.其忧()(8)屈肱.而枕之()3.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盛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称赞女子的文学才能。

统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11《论语》十二章 课后练习题

统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11《论语》十二章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 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 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⑥学而时习之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吾日三省吾身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4.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D.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5.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6.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7. 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D.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 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博学而笃志。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

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参考答案:1.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生气发怒,不也算得上君子吗?2.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一小竹筒饭,一瓢冷水,住在偏僻狭窄的街巷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一直乐观并无改变。

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参考答案:1.指有才德的人。

2.竭尽自己的心力。

诚信。

3.正当的手段。

4.仁德。

四、背诵全文。

点拨:本题旨在检查同学们对课文的背诵情况。

五、《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

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下,与同学分享。

点拨:本题旨在培养同学们搜集资料、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参考答案:安贫乐道、精益求精、三思而行、举一反三、择善而从、见义勇为……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参考答案: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恼怒,不算得上有才德的人吗?2.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3.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浮云一样。

5.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平民百姓的志向不可改变。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参考答案:1.“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两种含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的人。

这里用第二种含义。

指有才德的人。

2.“忠”,指竭尽自己的心力,是与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君而言,也包括其他人。

“信”,指诚信,是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

3.“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

4.“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

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四、背诵全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含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含课后习题答案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常 见虚词的用法,熟练背诵课文。(重点)
3.结合对孔子的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体 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为学之道。(难点)
4.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 进学习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 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尊称为“圣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 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 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 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1. 根据语意断句读 2. 根据语录体的特点断句读。 3. 通过分析句式特点(如固定句式、句式短小、句
式工整)断句读 4. 通过“之乎者也矣”等语气词断句读。
整体感知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第一章叙述了什么内容? 第一章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涵养。“时习”是
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乐趣;“人不知而不 愠”是为人态度。
2.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 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 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环境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

第11课《论语》十二章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第十一课《论语》十二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论.语(2) 学而不思则罔.(3) 人不知而不愠.(4) 曲肱.而枕之(5) 吾日三省.吾身(6) 博学而笃.志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不亦说.乎:(2) 人不知而不愠.:(3) 吾日.三省吾身:(4) 温故.而知新:(5) 学而不思则罔.:(6) 思而不学则殆.:(7) 博学而笃.志: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思而/不学则殆C.择其善者/而从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学面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填空。

(1) 《论语》是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体裁)著作,它与《》《》《》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朝代)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学派创始人。

(2) 《(论语)十二章》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句子是“ ,”。

(3) 《(论语)十二章》中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4) 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

”7.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⑥学而时习之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吾日三省吾身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B.①⑤⑧⑨/②③⑥/④⑦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8.子路受教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

”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11《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11《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论语》十二章习题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思而不学则殆(殆:危险)B.逝者如斯夫(逝:流逝)C.博学而笃志(笃:忠实,坚守)D.吾日三省吾身(三:泛指多次)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二、语言表达3.翻译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以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

”(《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①识:记住。

②厌:满足。

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

⑤亡:不知道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_,不逾矩。”
8. 在学习方面,本文告诉我们,学习一是要 ___讲__究__学__习___方__法____,二是要___有__好__的__学__习__态__度__。
9. 将下列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 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动”替代。
6. 【2020•衢州】读高三的小文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成人
礼”仪式,你觉得下面加点词中,与他年龄最接近的一项
是(
)C
A. 始• 龀• ,跳往助之 B.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
C.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D. 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
••
【点拨】 现代社会一般十八岁举行成人礼。A.始龀:刚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习题链接
温优化练
2
3A
6C
7
10
11
答案呈现
4D 8
习题链接
12
课外阅读拓展练
13
14
答案呈现
15
习题链接
语文素养专项练
16
17
答案呈现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不亦说(shuō)乎

B. 论(lùn)语
刚换牙,指七八岁;B.不惑:指四十岁;C.加冠:指 男子二十岁;D.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020•咸宁)《〈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兴趣的培 养非常重要的句子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好__之__者__不__如__乐__之__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该采取 的态度是:_____人__不__知__而__不__愠_,_______不__亦__君__子__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参考答案: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恼怒,不算得上有才德的人吗?2.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3.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浮云一样。

5.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平民百姓的志向不可改变。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参考答案:1.“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两种含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的人。

这里用第二种含义。

指有才德的人。

2.“忠”,指竭尽自己的心力,是与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君而言,也包括其他人。

“信”,指诚信,是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

3.“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

4.“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

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四、背诵全文。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一、课内知识积累1.给下列字注音说(yuè)愠(yùn)三省(xǐnɡ)传(chuán)逾(yú)罔(wǎnɡ)殆(dài)箪(dān)好(hào)之者肱(ɡōnɡ)笃(dǔ)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按时。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发怒(3) 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4) 传.不习乎?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5)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6)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越过。

矩,法度。

(7)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8) 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9)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堪:能忍受(10)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以········为快乐3.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二、课内阅读阅读《论语》第一、四、五、七章,完成5~8题。

5.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wǎnɡdài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故,学过的知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8.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论语》十二章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不知而不yùn() 为人móu()
学而不思则wǎng() 思而不学则dài()
曲ɡōnɡ()而枕之博学而dǔ()志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传.不习乎( )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3.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字,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家。

(2)《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及其弟子的的书,
与、、合称“四书”。

4.填空。

(1)亚运会期间全国人民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
“, ”来表达。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 ?”
(3)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
(2)不逾矩.( )
(3)人不堪.其忧( )
(4)不舍.昼夜( )
6.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1)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中亦有阐述:“, 。


(2)文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
是:“,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9.选文中的这几章,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

请任选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②,敏以求之者也③。


(《论语·述而》) 子曰:“吾尝④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过⑤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子曰:“巧言乱德⑥。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担心。

②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③敏以求之者也:自己是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知识的人。

④尝:曾经。

⑤过:犯错误。

⑥乱德:败坏道德。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我非.生而知之者( )
(2)终夜不寝.(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患人之不己知。

(2)小不忍则乱大谋。

12.谈谈你对第一章中“患不知人”的理解。

表达交流
1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孝”的两则语录。

比较一下,说说它们共同强调了什么。

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准备怎样去做。

(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体验中考
14.(2016四川绵阳)综合性学习。

立人中学开展“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
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们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

上图是格致中学的同学设计的学校读书活动的海报。

(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3)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请你为提高全民阅读兴趣提三条建议。

知能演练·活用
1.愠谋罔殆肱笃
2.(1)诚信(2)老师传授的知识(3)学过的知识
(4)听从,采纳
3.(1)丘仲尼春秋思想政治教育
(2)儒孔子言行《孟子》《大学》《中庸》
4.(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5.(1)生气,恼怒(2)法度(3)能忍受(4)舍弃
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2)知道这种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8.示例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从心所欲、择善而从。

9.示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说的是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启示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

10.(1)不是(2)睡觉
11.(1)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2)小事情不忍耐就破坏了大的谋略。

12.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意思是要善于了解别人,从对方身上学到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13.强调了孝敬父母不仅是供养他们,给他们物质上的享受,最重要的是要敬重他们,面对他们要面色恭敬、谦和。

示例:在生活中,我准备努力理解父母,并从心底里敬爱他们,不跟父母发脾气。

吃饭时,主动帮忙摆碗筷,让父母先动筷子;有争执时,静心聆听父母的观点,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事之前,先与父母商量,努力做到真正的尊敬他们。

14.(1)①人均阅读量偏少;②人均阅读量在逐年上升;③选择数字化阅读的人数增长较快。

(2)画面内容:一个小姑娘,正欢快地顺着一条由许多书铺成的路前进,路的另一头是一道彩虹。

寓意:读书带给人快乐,读书带给人幸福的生活。

(3)①学校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②读书要拒绝功利化;③出版商要多出好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