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第1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指导老师:王建明姓名:张国生学号:XX0233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班级:05信计2班重力加速度的测定一、实验任务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二、实验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X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 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ncosα-mg=0(1)nsinα=mω2X(2)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y/X=ω2X/2g.∴ g=ω2X2/2y..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 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 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g=4π2n2h/t2.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则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软件的界面操作和基本工具使用;2. 学习并掌握CAD绘图的基本命令,如绘制直线、圆、矩形等基本图形;3. 学习并理解CAD绘图中的图层管理和尺寸标注方法;4. 掌握CAD软件中的打印输出和文件保存的相关操作。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CAD软件,完成简单的二维图形绘制;2. 学会运用CAD软件进行图形的编辑与修改,提高绘图效率;3. 学会运用图层管理功能,对图形进行有序组织;4. 学会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注释,使图纸表达清晰、准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CAD技术在现代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加强引导和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目标所设定的知识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具体学习成果的达成,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CAD软件概述- CAD软件的定义与应用领域- CAD软件的界面认识与基本操作方法2. CAD基本绘图命令- 绘制直线、圆、矩形、多边形等基本图形- 使用辅助工具如捕捉、正交、极轴等提高绘图精度3. 图形的编辑与修改- 选择、移动、复制、旋转、缩放图形- 删除、修剪、延伸、打断、合并图形4. 图层管理- 图层的创建、删除、重命名- 设置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属性5. 尺寸标注与文字注释- 设置标注样式- 进行线性、径向、角度、坐标等尺寸标注- 添加文字注释和多重引线6. 打印输出与文件管理- 设置打印样式和页面布局- 打印预览与输出- 文件保存、另存为、导出等操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CAD软件概述及界面认识第2-3周:基本绘图命令学习与实践第4-5周:图形的编辑与修改第6周:图层管理第7周:尺寸标注与文字注释第8周:打印输出与文件管理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第3章“CAD基本操作与绘图技巧”和第4章“图形编辑与尺寸标注”相关,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_2
目录1.设计目的和要求………………………………………………………2.设计方案举例与选择2.1基于单片机AT89S51 与ADC 0809的数字电压表……………2.2 基于 MC14433的数字电压表…………………………………2. 3基于 ICL7135与MC14069UB的数字电压表…………………3.基于ICL7315与MC14069UB的数字电压表电路分析………………3. 1电路总图及原理框图…………………………………………3. 2分电路原理及分析……………………………………………3.2.1 ICl7135型集成双积分式A/D转换原理与特性……3.2.2六反相器CD4069………………………………………3.2.3 BCD七段显示译码器SN74LS47………………………3.2.4三极管…………………………………………………3.2.5 七段数码显示管………………………………………3.2.6 精密稳压源MC1403……………………………………4.设计安装过程…………………………………………………………5.调试过程………………………………………………………………6.电压表实现的功能……………………………………………………7.设计小结与心得………………………………………………………8.附元器件清单…………………………………………………………9.附录一…………………………………………………………………数字电压表电路的设计一. 设计目的1.掌握双积分A/D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集成化双积分A/D 转换器ICL7135、数码管数字显示和部分常用器件的正确使用方法。
3.学会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方法。
4.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分析常见故障的原因,并及时排除故障。
注:数字电压表部分的基本量程:-2V ~+2V 。
另需提供+5,-5V 直流电源供电。
二. 设计方案举例与选择1 方案A选用单片机AT89S5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1_城市链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一链表部分选题为:2.4.3—城市链表1、需求分析(1)创建一个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
(2)结点中应包含城市名和城市的位置坐标。
(3)对城市链表能够利用城市名和位置坐标进行有关查找、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
(4)能够对每次操作后的链表动态显示。
2、概要设计为了实现以上功能,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设计。
(1)主界面设计为了实现城市链表相关操作功能的管理,设计一个含有多个菜单项的主控菜单子程序以系统的各项子功能,方便用户使用本程序。
本系统主控菜单运行界面如下所示。
(2)存储结构设计本系统主要采用链表结构类型来表示存储在“城市链表”中的信息。
其中链表结点由4个分量组成:城市名name、城市的横坐标posx、城市的纵坐标posy、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next。
(3)系统功能设计本程序设计了9个功能子菜单,其描述如下:①建立城市链表。
由函数creatLink()实现。
该功能实现城市结点的输入以及连接。
②插入链表记录。
由函数insert()实现。
该功能实现按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将结点插入到链表中。
③查询链表记录。
由searchName()函数和searchPos()函数实现。
其中searchName()实现按照城市名查询的操作,searchPos()实现按照城市坐标查询的操作。
④删除链表记录。
由delName()函数和delPos()函数实现。
其中delName()函数实现按照城市名删除的操作,delPos()函数实现按照城市坐标删除的操作。
⑤ 显示链表记录。
由printList ()函数实现。
该功能实现格式化的链表输出操作,可以显示修改后的链表状态。
⑥ 更新链表信息。
由update ()函数实现。
该功能实现按照城市名更新城市的坐标信息。
⑦ 返回城市坐标。
由getPos ()函数实现。
该功能实现给定一个已存储的城市,返回其坐标信息的操作。
⑧ 查看与坐标P 距离小于等于D 的城市。
由getCity ()函数实现。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实验报告英文回答:Course Design, Practice Report, and Lab Report.Course Design involves creating and structuring a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It includes developing learning objectives, selecting and organizing content, and designing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s. The goal of course design is to create a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promotes student engagement, understanding, and skill development.Practice Report focuses on documenting and reflecting upon teaching experiences. It typically includes a descrip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xt,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used,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a practice report is to provide evidence of teaching competence and to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Lab Report captures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It typically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The purpose of a lab report is to communicate the findingsof the experiment and to demonstrat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中文回答:课程设计是指为学生创造和构建学习体验。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的格式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的格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例如,针对不同章节的内容,可以设定具体的学习成果,如掌握某个概念的定义、能够运用某种方法进行实验设计等。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列举内容。
例如,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再细分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结合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对于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采用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可以选用权威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动画等,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同时,要配备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纸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纸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理解(具体知识点)的原理和应用;•熟悉(具体知识点)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涉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具体知识点)。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具体知识点)•章节1:(具体内容)•章节2:(具体内容)第二部分:(具体知识点)•章节1:(具体内容)•章节2:(具体内容)第三部分:(具体知识点)•章节1:(具体内容)•章节2:(具体内容)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具体包括:•讲授法:通过讲解、阐述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教材名称),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复习;•参考书:(参考书名称),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确保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python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增强自信心;
(4)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提高代码质量。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Python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
3.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15.参考书:《Python核心编程》等;
16.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等;
17.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多样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Python编程语言。
五、教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3.结合科学学科:利用Python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效率。
34.结合艺术学科:通过编程创作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跨学科整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十一、社会实践和应用
设计与社会实践和应用相关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5.编程竞赛:学生参加编程竞赛,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竞争力。
31.线上教学平台: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创新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十、跨学科整合
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整合性,我们将促进跨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和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
32.结合数学学科:通过编程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掌握循环、条件语句的使用,能够编写复杂的程序;
(5)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等。
无线电能传输(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实验报告1。
实验原理与无线通信技术一样摆脱有形介质的束缚,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是人类多年的一个美好追求.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也称之为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Contactless PowerTransmission, CPT),是一种借于空间无形软介质(如电场、磁场、微波等)实现将电能由电源端传递至用电设备的一种供电模式,该技术是集电磁场、电力电子、高频电子、电磁感应和耦合模理论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能源传输和接入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解决了传统导线直接接触供电的缺陷,是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电能传输方法,因而它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
该技术不仅在军事、航空航天、油田、矿井、水下作业、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无线传感器网络、医疗器械、家用电器、RFID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对电磁理论的发展亦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在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中,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被列为“10 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之一。
到目前为止,根据电能传输原理,无线电能传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感应耦合式、微波辐射式、磁耦合谐振式。
作为一个新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磁耦合谐振式是基于近场强耦合的概念,基本原理是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物体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交换,而非谐振物体之间能量交换却很微弱。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传输尺度介于前两者之间,因此也被称之为中尺度(mid-range)能量传输技术,其尺度为几倍的接收设备尺寸(可扩展到几米到几十米)。
除了较大的传输距离,还存在以下优势:由于利用了强耦合谐振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功率(可达到kW)和效率;系统采用磁场耦合(而非电场,电场会发生危险)和非辐射技术,使其对人体没有伤害;良好的穿透性,不受非金属障碍物的影响。
因此该技术已经成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课程设计个人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个人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理解(具体知识点)的原理和应用。
3.熟悉(具体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独立完成(学科相关实验或实践活动)。
3.有效地与他人合作,进行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注重培养学生的:1.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3.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涵盖(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教材章节):介绍(相关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解释(相关知识点)的原理和应用,展示(相关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2.(教材章节):着重讲解(相关知识点)的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的运用。
3.(教材章节):探讨(相关知识点)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学科相关实验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进行(学科相关实验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提供基本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
3.多媒体资料:使用多媒体资料,如视频、音频和图片,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支持实验教学的进行。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体系。
2.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3.XX学科的基本方法:介绍XX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XX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XX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经典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保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某一特定课程的实验研究,深入了解该课程的具体内容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从而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改进方案。
二、实验设计1. 实验背景选取对学生学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以便正确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
2. 实验步骤a. 数据收集: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来自不同学生的意见和反馈。
b.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类,提炼出主要问题和改进方向。
c. 结果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出课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课程优点a. 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通过参考前沿研究和实践经验,课程内容设计丰富多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b.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座、讨论、实践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特点。
c. 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程作业和项目,学生被鼓励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2. 课程不足a. 课程难易度不均衡:个别学生反映课程难度过大或过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b. 缺乏实践环节:部分学生认为课程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环节,建议增加实践项目或实习机会,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c. 课程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目前的课程评价仅使用了定性分析,建议增加定量评价方法和多种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改进方案1. 调整课程难度:根据学生反馈,对课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保持课程挑战性与学习效果的平衡。
2. 增加实践环节:增加实践项目、实习机会和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入定量评价方法,如考试、小组讨论等,结合定性评价方法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升学习效果。
五、结论通过对某一特定课程的实验研究,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案。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XX(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如XX(具体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3. 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够概述XX(学科主题)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并实施XX(实验/调查/项目)。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交流、分享、讨论,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工具和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学习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XX学科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课程性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喜欢探索和发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的学习:- 教材第X章:基本概念与原理- 教材第X章:XX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 教材第X章:XX学科在现代社会的应用2. 技能训练:- XX实验/调查/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 多媒体工具和资源的运用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认识XX学科的社会价值-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激发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概念与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术语,如细胞学说、遗传定律、进化论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如细胞结构的观察、遗传实验的设计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学对于人类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特点,如细胞学说、生物分类学等。
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植物与动物的器官系统、生态系统等。
3.遗传与进化:阐述遗传定律、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运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术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学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进行生物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生物学教材,如《生物学基础》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生物学大辞典》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4.实验设备:准备生物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染色剂等,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面。
js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js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Java Server Pages(JSP)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方法;2. 学会使用JSP内置对象、指令和脚本语言,实现动态网页的构建;3. 了解JSP与JavaBean、Servlet之间的协作关系,能够实现简单的MVC架构。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JSP技术编写动态网页,实现数据的显示、提交和处理;2. 熟练使用JSP内置对象和指令,提高网页开发效率;3. 掌握JSP与JavaBean、Servlet的整合方法,实现功能模块的分离和复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Web开发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遵循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JSP技术,提高Web 开发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Java基础,了解Web开发基本概念,对动态网页开发感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本课程要求教师以实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Web应用开发,提高编程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JSP基本概念与原理- JSP技术概述- JSP页面生命周期- JSP与Servlet的关系2. JSP内置对象与指令- 内置对象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常用指令的作用与使用场景3. JSP脚本语言- JSP表达式语言(EL)- JSP脚本片段- JSP声明4. JSP与JavaBean- JavaBean的定义与规范- JSP中使用JavaBean- JavaBean的范围和作用域5. JSP与Servlet的协作- MVC架构概述- JSP、Servlet和JavaBean的整合- 基于MVC的简单实例分析6. JSP应用实例- 数据显示与提交- 用户登录功能实现- 简单购物车功能实现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JSP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JSP内置对象与指令第三周:JSP脚本语言第四周:JSP与JavaBean第五周:JSP与Servlet的协作第六周:JSP应用实例分析与实践本教学内容参考课本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系统掌握JSP技术。
实验报告
微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要求:应用VHDL或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设计,在ISE5.2开发工具上选择Xinlix公司的FPGA芯片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工作,包括文件输入、编译、功能仿真、综合、时序仿真和下载实现等。
3道题必须在实验箱上进行下载后验证。
二、设计报告内容要求要有实验题目、设计思路、设计流程、硬件描述语言代码、电路图、时序仿真图和结果分析等。
用专用的报告纸手写报告,正文页必须在10页以上,仿真图打印出来粘贴在报告上,编程代码写在附页上。
若有报告雷同,报告成绩为零分。
三、设计实验内容1、某晚会用红绿黄3组彩灯采光,3组灯亮的顺序是:红灯亮—绿灯亮—黄灯亮—红绿灯亮—绿黄灯亮—黄红灯亮—全亮—全暗。
重复以上过程,试设计这三组灯的控制电路。
输入时钟频率为512Hz,灯亮的时间在1—4秒之间,可以自由控制。
电路中以“1”代表灯亮,以“0”代表灯灭。
1、2、奇偶校验器系统的功能是对八位二进制数据及其奇偶校验位的输入进行校验,输出正确的奇、偶校验位。
ODD_IN与EVEN_IN是控制奇校验和偶校验功能输入,IN0到IN7是七位数据及一位校验位数据输入,IN_READY表示输入数据已经准备好,可以处理,当OUT_REQ输入表示要求输出数据,CLK 端口用于接收时钟信号,支持系统的时钟上升沿同步。
当输出端口OUT_READY输出信号有效时,表示输出数据已经准备好,可以为下级电路使用,ODD_OUT与EVEN_OUT用来输出正确的奇偶校验位。
上述控制端口均为高电平有效。
图奇偶校验器示意图3.设计一个交通灯管理系统。
其功能如下:(1)公路上无车时,主干道绿灯亮,公路红灯亮(2)公路上有车时,传感器输出C=1,且主干道通车时间超过最短时间,主干道交通灯由绿→黄→红,公路交通灯由红→绿;(3)公路上无车,或有车,且公路通车时间超过最长时间,则主干道交通灯由红→绿,公路交通灯由绿→黄→红;(4)假设公路绿灯亮的最长时间等于主干道绿灯亮的最短时间,都为16秒,若计时到E=1;黄灯亮的时间设为4秒,若计时到F=1。
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设计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程设计报告篇1一、设计目的经过一系列硬件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实验后,做一个综合的系统性的设计,对计算机硬件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所用设备TDN—CM++实验教学系统一台,PC微机一台,排线若干三、设计思想1、确定搭建一台8位模型机,指令系统系统有10条,涉及输入,输出,加,减,自增,自减,与,传送,跳转,停机等指令。
2、根据所要设计的指令,确定各种信息的传送路径,以及实现这些传送所需的微指令。
3、根据数据通路,确定指令系统中每条指令的执行流程。
4、根据执行流程,确定好机器指令之后,确定相对应的微指令地址,需要多条微指令来完成的机器指令,要准确无误的确定每条微指令的后续地址。
5、设计好指令后,将指令加载,检测该指令是否可以达到预计功能。
四、设计总结经过了三天的实践学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搭档的默契配合下终于完成了硬件课程实验,从中受益匪浅。
实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接线,对于已经做过微机实验的我们,器件箱并不陌生,但也熟知连线的重要性,连每根线都必须十分细心,因为每根都影响着整个设备的运行。
于是,我跟我的搭档分工合作,她读图我连线,为了避免连错,我每根线都以红线为起始位,保持规律性,这样也方便出错后检查。
在我俩默契的配合下,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连线操作,后来测试时却发现数据显示一直不变,经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数据线少插了一根。
还好就这么一根问题,因为很多同学在连线这块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了,大大降低了效率,所以说小问题也不能忽视。
连线正确后,接下来就是编写微指令了,由于对指令的格式不是很熟悉,所以在了解指令格式和工作流程上花费了些时间。
编写的指令有两种,一个是操作码,一个是微指令。
中国矿业大学软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编号:()字号《软件课程设计》报告班级: 12级信息安全二班*名:***学号: ********指导老师:**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年 6 月软件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年级:信息安全二班学生姓名:李江涛任务下达日期:2013 年 4 月日课程设计日期:2013 年 4 月5日至200年7月 3 日课程设计题目:面向过程目录一第一阶段-----------面向过程 (4)1 --------------------人民币凑数问题 (4)1.1 需求分析 (4)1.2 概要设计 (5)1.3 详细设计与编码 (5)1.5 用户使用说明 (6)1.6 设计体会 (6)2-------------------- 日期星期转换 (7)2.1.需求分析: (7)2.2 概要设计 (7)2.4.调试分析 (10)2.5.用户使用说明 (10)2.6.测试分析 (10)2.7.设计体会: (10)二第二阶段------------面向对象 (11)1--------------------学生管理系统 (11)1.1----需求分析 (11)1.2.概要设计 (11)1.3.详细设计与编码 (11)1.4 运行结果: (17)1.5调试分析 (18)1.6用户使用说明 (18)1.7测试分析: (18)1.8 实验体会 (18)2 面向对象函数模板反向输出 (19)1--------------------函数模板反向输出 (19)1.1 需求分析: (19)1.2函数模板反向输出源代码: (19)1.4 运行结果: (21)三第三部分----------可视化 (21)1--------------------计算器: (21)用你熟悉的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实现如下图所示的计算器。
该计算器需要实现基础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
(21)1.1重要程序 (21)1.3运行结果图: (22)四第四部分----------数据结构 (23)1--------------------求矩阵的转置 (23)1.1 需求分析: (23)1.2 概要设计: (24)1.3 详细设计与编码: (24)1.4 运行结果: (27)1.5 用户使用: (27)1.6 设计体会: (27)2--------------------数据结构统计选票 (27)2.1 需求分析: (28)2.2 概要设计: (28)2.3 详细设计与编码: (28)2.4 运行结果: (30)2.6 用户使用: (31)2.7 设计体会: (31)五第五部分课程总结----学与做 (31)一第一阶段-----------面向过程1 --------------------人民币凑数问题1.1 需求分析程序要求:输入正整数m,它代表一个人民币钱数(元数)。
ed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ed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基本的数字电路。
3. 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设计流程,掌握设计规范,具备初步的电路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操作EDA软件,完成电路的原理图绘制、仿真和布局布线。
2. 学生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需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EDA基本概念与工具介绍- 电子设计自动化原理简介- 常用EDA软件功能与操作方法2. 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数字电路基本元件及功能- 原理图绘制与仿真分析3. 布局布线与PCB设计- PCB设计流程与方法- 布局布线技巧与规范4.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实验总结与反思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 EDA基本概念与工具介绍- 数字电路基本元件及功能第二周:- 原理图绘制与仿真分析第三周:- 布局布线与PCB设计第四周:- 实验报告撰写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第六章“电子设计自动化”相关章节紧密相连,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高级办公自动化
院系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2011.12.1-2011.12.14
华北电力大学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高级办公自动化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熟练掌握如何使用微软的一
系列办公自动化软件,为了让同学们在毕业以后能更好的工作,掌握工作中必须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学校特组织了这次高级办公自动化实习,学习Office套件,随着办公自动化对我国的影响,Microsoft Excel
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办公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术,Microsoft Word 也成为大部分人使用的文字编辑软件,对于其他的办公软件,人们也在逐渐的使用与熟练化。
通过这次实习,使同学们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重要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熟练掌握这一系列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同学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信息社会中有一番自己的作为。
二、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Computer 1 Excel的使用
操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内容:1.动态分析图表设计
2.自动生成报告和演示文稿
实验步骤:
1.前期任务:
(1)了解办公自动化各种设备的基础知识;比如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2)了解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
(3)掌握表格系统Microsoft Excel 的基本使用方法:
①收集数据,创建工作表,各种数据类型的输入和显示;各种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运算符的种类,单元格的引用;工作簿的打开、保存及关闭;工作表的管理;单元格行高和列宽的调整;编辑、移动和复制单元格中的数据;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列、行的隐藏、恢复和锁定;查找与替换。
②对工作表进行美化,是工作表美观大方。
进行表格工具的设置。
设置工作表中字体和数字格式,数据的对齐方式,工作表标题设置;底纹和边框的设置;格式、样式、模板的使用。
③建立Excel数据库的数据清单,对excel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数据的编辑;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
④通过使用Microsoft Excel,学会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日常的数据核算。
2.具体操作
前期任务是熟悉excel中要用到的具体知识,前期任务掌握好了,即可进行excel的具体操作了。
动态图表是依靠数据的变化来使图表变化,这里的重点是要采用“名称管理器”,用自定义名称配合窗口控件来展现动态图表。
(1)插入图表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在数据处理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函数的应用,我用到的函数有以下几种:
sum,average,rank,countif,counta,small,min、large、max等函数。
(2)数据处理结束,新的数据源出现,新的数据源是对工作表数据的整合和分析。
开始进行动态图表的创建。
(3)首先,进行下拉菜单的设置。
点击“数据—有效性”,进行设置。
出现我需要的两个名称。
“高一(1)班,高二(2)班”。
(4)在“插入”选项卡中选择“名称”来进行“定义”。
这一步应用的是index函数和match函数,index函数是一个引用函数,index(array,row,colum),应用好这一个函数,就可以做到图表的动态变化了。
另外一种方法是offset函数的应用。
涉及到offset函数的运用,容易出错,是本次实验的一个难点。
需要我们在充分理解函数的含义与应用,还有不断操作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
需要我们反复的琢磨,分析,操作。
“OFFSET”是一个引用函数,是表示函数返回某个单元格的值,该单元格与在相邻区域中引用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
例如:=OFFSET(B2,2,-1,1,1)
∙B2-是指所引用的单元格区域。
∙2是指指示要移动的行数。
正数表示向下移动,负数表示向上移动。
∙-1是指指示要移动的列数。
正数表示向右移动,负数表示向左移动。
∙1(函数中出现的第一个1)是指指示要返回多少行数据。
这个数字必须是正数。
1 (函数中的最后一个值)是指指示要返回多少列数据。
这个数
字必须是正数。
在使用此公式时,“OFFSET”函数返回从单元格 B2 开始向下两行、向左一列的单元格(即单元格 A4)的值。
单元格 A4 中的值为“多少”。
因此,公式返回“多少”。
距指定数量的行和列。
这个例子我们发现offset的返回结果可以根据宽度和高度的变化成为一个数据区域。
也可以通过调整offset参数的数值,可以随意改变参数引用的区域,在动态图标设计中,就是结合组合框和滚动轴的配合来使图动起来。
(5)设定定义完成后,在插入中选择“图表”,对图表里的内容进行设置,当然要用到刚才我们所设置的定义,这是一个关键部分,是图标能够动起来的一个非常的关键的因素。
右击图表,选择“选项按钮”右键“设置控件格式”。
右键“组合框”控件后或是滚动轴,选择“控制”在数据源区域内输入控制区域,并在单元格链接。
(6)下面是关键的一步,使图表动起来,那么我们就用在前面设定的自定义名称。
选中图表,右键,“选择数据”,弹出“选择数据源”菜单。
对其进行编辑。
(7)在图表的有关选项“系列”中输入“=jj”,“jj”是刚才在定义中定义的名称。
X轴就选择“语文平均分”到“生物平均分”那个单元格。
(8)修改前面“选择数据来源”。
而后点击确认,简单的动态图表就形成了。
(9)滚动轴的创设,在“视图”的工具栏中,选择控件工具箱,即可
找到滚动轴,设置三个。
而后,分别对三个进行定义。
因为比上一个动态图表要复杂,所以它所控制的量也相应的很多,对每一滚动轴进行设置,都要考虑三个变量,这里,进行定义的时候,还是要用到offset这个函数,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的位置,否则很同意就会出错,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一个地方的失误,导致整个图的变化都有问题,所以进行定义设置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设置完定义,然后选择插入图表,将进行一系列数据的修改,而后点击确认,生动的动态图表就出现了。
(10)完成了动态图表的设置,基本上这次的实验内容也结束了,最后一步实验室进行word与excel之间的转换,还有ppt与excel之间的转换,自动生成报告和演示文稿。
首先,新建word文档,而后点击插入,选择对象,在点击“在文件中创建”点击浏览,找到我们做成的excel 表格,点击确认,而后就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转换。
ppt与excel之间的转换,步骤也是如此,新建ppt,插入对象,从文件中创建,选择动态图表所在的excel表插入。
这就是这次实验的具体步骤,比较繁琐,比较容易出错,但是只要反复的操作,还是会有很多收获的。
四、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高级办公自动化实习,我对excel的应用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excel不仅仅是我以前所理解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处理工具,excel 还有更高的功能,还有这么多我所未知的东西,通过这次实习,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好好研究excel的应用,毕竟这几天简单的实验操作,还不能完全的掌握对其应用的所有知识,还需要我在课下的时间
里好好分析研究。
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这一块的内容肯定能用得到。
在这个信息时代,办公自动化已经是一个众人皆知的趋势,作为主修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我们来说,这门技术更是必不可少,更是我们出去工作跟别人竞争的一个有效的砝码,意识到这个领域真的很重要,所以要下决心好好学,好好研究。
尽管这次的实验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对excel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了解,但是对excel的重要性以及一些重要的部分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与掌握。
比如公式函数的应用,动态图表的完成等。
希望这次实验不是我们学习高级办公自动化的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更加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为我们的工作简约化,方便化,信息化,同样也使我们不落后于时代,使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
通过这次实习,我真的收获很多,同时谢谢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正是有了你们的帮助,我的这次实习才能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