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党协商绩效的实证研究
政党协商发展研究报告
政党协商发展研究报告政党协商发展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政党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之间的协商合作对于国家的发展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政党协商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为政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政党协商的历史资料、政策文件以及政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三、政党协商的现状和问题1.政党协商的现状:政党协商作为一种合作与权衡的机制,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党协商起步较晚,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年来,政党协商的参与主体扩大,议题范围拓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2.政党协商的问题: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党协商机构化程度不高,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二是政党协商的议题热点与社会需求矛盾较大;三是政党协商在决策实施中的与权力力量的融合不够,影响协商结果的贯彻。
四、政党协商发展对策1.提高政党协商的机构化程度:建立健全政党协商机构,完善工作流程和规则,加强政党协商的科学性和决策的合理性。
2.拓宽政党协商的议题范围:政党协商议题应更贴近社会需求,关注民生问题和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促进协商议题与实际问题的对接。
3.加强政党协商的公开透明:政党协商应多渠道、多形式地与社会进行互动,加强信息的公开透明,提高协商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4.确保政党协商的落地实施:政党协商结果要积极参与政策实施过程,确保协商决策落地生根,实现预期效果。
五、研究结论和建议政党协商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
为促进政党协商发展,我们建议加强政党协商组织建设,提高其组织化程度;拓宽协商议题的范围,增加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加强协商的公开透明,提高协商的公信力;确保协商结果的落地实施,增强协商决策的实效性。
同时,我们还建议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推动政党协商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发展。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路径与绩效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路径与绩效作者:曹伟来源:《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年第03期摘要:基于114个创新案例的类型学分析表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的基本路径包括形式载体创新、制度程序创新、技术应用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等。
这些创新探索推动政协协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松散走向规范、从单一走向丰富、从传统走向现代。
总体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的数量与质量仍然不足。
建立健全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安排,着力形成高低搭配、运转有效的协商议政格局,加大“互联网+政协协商”的应用力度,不断提升政协协商的开放度,积极营造“有事好商量”的社会氛围等,是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政协协商;协商民主实践创新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 (2019) 030102-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协商民主。
2015年初,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作出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开启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的新篇章。
随后,《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乃至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民政协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凝练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发展的指引。
2018年3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其中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强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要聚焦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主党派机关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化研究
民主党派机关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化研究作者:聂裕鹏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9期一、引言自《公务员法》实施以来,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被列入国家公务员序列,按照各地制定的绩效考核细则进行考核,各地党派机关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要求对机关部门进行绩效管理,以改变机关工作作风及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民主党派机关绩效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在实践的管理创新以及理论研究上都较为匮乏,如何对实践现状予以理性审视并构建契合我国民主党派机关实际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函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而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要构建一套符合民主党派实际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二、民主党派机关绩效考核现状及问题当前,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机关大多存在效率不高,创新动力不足,服务意识和质量不高,影响了民主党派机关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民主党派各级机关的绩效考核的一般做法是:每到年终时,首先由各处室工作人员执笔,撰写本处室年度工作总结,处室负责人肯定后提交;然后,在民主测评会上,由各个处室的负责人宣读本处室工作总结,然后由机关绩效考核小组工作人员依据民主测评表内容,对各处室和个人的评定打分,选出先进处室和优秀个人;最后,由组织部门统计票数,结合驻会主委的意见,得出最终评定结果,上报统战部。
这种方式下,被考核者倾向于美化工作过程和工作业绩,考核者打分时也容易被人情关系所左右,大家心里形成了默契。
而且,由于没有程序要求,主管领导者最终作出定性评价后,缺乏对处室和个人的具体指导,影响到绩效评估的实际效果。
民主党派机关绩效评估的实际现状并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主测评表的设计比较笼统模糊,测评表上的思想建设、工作业绩、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四类大体指标内涵过于宽泛,许多指标只可意会,无法量化,许多考评的结果也明显趋中,大家都差不多,不好区分优劣,导致评优时只好直接通过投票产生优秀名额,易造成评估主体对指标理解的偏差,导致绩效评估的形式化;二是机关内部各处室人员层级不同、岗位不同,其指标要求也必然应该不同,但是,实际情况是职务不同、岗位不同的工作人员和处室都在统一在一张测评表中,难以体现层级、部门之间的差别,影响了评估的公平性;三是绩效评估考核等次较少,对公务员的绩效评估也只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优秀名额过少,一般只占总数的15%,几乎没有被评为不称职和基本称职的情况,绝大部分同志年复一年被评为合格,无法体现绩效评估的敏感性;四是绩效评估工作是从各级省委或市委组织部、统战部自上而下层层布置的,绩效评估相对封闭,并带有上级领导的政策性,没有外部参与的评估环节,缺乏有效监督,无法体现评估的透明性;五是评估结果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大,一般来说,对各处室和个人的业绩评价和档次核定往往是大家“平衡照顾”的结果,大多数被评价为中等水平,因而,无法实现绩效评估体系应有的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改善机关服务效果的功能。
浅析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绩效评价
浅析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绩效评价一、组织间合作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组织间合作绩效是近年来国内外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是想揭示组织间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以及探讨如何测量和评价组织间合作绩效。
从现有研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组织间合作绩效具有无形性和复杂性,比单一组织绩效的测量和评价难度更大。
这是因为,组织间合作是多元主体的互动,合作绩效的测量和评价会涉及更多的变量。
提高组织间合作绩效测量和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学者们从多个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是主张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测量合作绩效,因为组织间合作会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他们组成了一个合作网络,并通过网络进行资源交换和行为互动。
二是主张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而去测量合作绩效。
客观指标是比较容易量化的指标,通常可以用具体数据来表达。
主观指标是合作参与者对合作绩效的主观感知结果。
由于组织间合作的目的和方式不尽相同,合作绩效不一定是量化的可见产出,所以一些学者比较看重主观指标的作用。
三是主张从组织间合作关系的角度去测量合作绩效,因为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实现合作绩效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衡量合作绩效的重要表征。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绩效评价的内涵与指标体系1.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绩效评价的内涵界定合作的概念在学术讨论中被经常使用,但各种文献所使用的合作概念存在差异。
英文表示合作的概念有。
ollahoration, cooperation, partnership等。
团在中文文献中,一些学者也使用协作、协同、伙伴关系、互动等概念表示合作的涵义。
组织间合作不仅包括成员组织单个的行为,而且包括合作双方或多方的共同行为,由此造成合作过程的复杂化,合作方不仅需要对合作事务或者项目进行投入,而且需要对合作过程进行管理,以保证合作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受不同的合作动机和目的的支配,合作双方或多方既要追求各自组织目标的实现,又要追求共同目标的实现。
在许多情况下,组织间合作可能不存在共同目标,比如部分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就是为实现各自的目标而进行的联结各自资源的活动。
绩效考核政治与工作绩效 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以独立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自我损耗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被调节的中介模型解释绩效考核政治对工作绩效(任务绩效、知识分享)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
应用层次回归法、Bootstrap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研究发现:(1)绩效考核政治影响负向影响任务绩效,正向影响知识共享。
(2)自我损耗在绩效考核政治和工作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3)绩效考核工具性价值认知不仅调节绩效考核政治对自我损耗的影响,而且调节自我损耗在绩效考核政治与知识共享之间的中介作用,即绩效考核工具性价值认知减弱了绩效考核政治通过自我损耗对知识共享的间接作用。
本研究对揭示教师绩效考核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绩效考核政治;自我损耗;任务绩效;知识共享;绩效考核工具性价值认知Abstract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go depletion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theo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the model constructed by regulating the intermediary political work performance (task performance, knowledge sharing) affec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d Bootstrap methods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model. Research findings :(1) political influence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negatively affects task performance and positively affects knowledge sharing. (2) self-loss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job performance. (3) instrumental value cognition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not only regulates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on ego loss, but also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go loss on politic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other words, instrumental value cognition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weakens the indirect effect of politic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on 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ego loss.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to reveal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teacher performance appraisal.Keywords: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Ego depletion; Task performance; Knowledge shar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strumental value cogni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2)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3)1.2.1 研究方法 (3)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研究假设 (5)2.1相关概念 (5)2.1.1 绩效考核政治 (5)2.1.2 自我损耗 (6)2.1.3 工作绩效 (6)2.1.4 绩效考核工具性价值认知 (7)2.2 研究假设 (7)2.2.1 绩效考核政治与工作绩效 (8)2.2.2 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 (8)2.2.3 绩效考核工具性价值认知的调节作用 (9)2.2.4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10)第三章研究设计 (12)3.1 调查过程 (12)3.2 样本描述 (12)3.3测量工具及量表信度分析 (13)3.3.1自我损耗量表 (13)3.3.2绩效考核政治量表 (13)3.3.3任务绩效量表 (14)3.3.4知识共享量表 (14)3.3.5绩效考核工具性价值认知量表 (15)3.4 控制变量 (15)第四章研究结果 (16)4.1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16)4.2 相关性分析 (16)4.3 中介效应检验 (18)4.4 调节效应检验 (19)4.5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20)第五章讨论与展望 (22)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22)5.1.1绩效考核政治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22)5.1.2自我损耗在绩效考核政治和工作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22)5.1.3绩效考核工具性价值认知的调节作用 (23)5.2管理启示 (23)5.3研究优点 (23)5.4研究不足与展望 (24)5.4.1 研究不足 (24)5.4.1 研究展望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8)附录 (29)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从高校组织管理的角色而言,绩效评估是用一定的方法对教师绩效进行客观地描述,对价值赋予进行客观地估计,并据此确定教师绩效的高低[1]。
政党协商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布的 《 关于加强社 会主义协商 民主建设 的意见 》,第
一
次将多党 合作 中的政 治协商确定 为 “ 政党协商 ” ,
并把 政 党协 商 列于 七种 协 商渠 道之 首 。 同年 9月 制 定 的 《中国共 产 党统 一 战线 一 1 作 条例 ( 试 行 )》进
一
步 规定 : “ 政党 协 商是 中 圈共 产 党 同 民主党 派 的
一
、
1 9 4 9年 9月 中国人 民政 治协 商会议 的召开 为标 志 。 政党 协 商作 为社 会 主 义协商 民主的 一种 实践 形 式 ,则 具 有较 长 的历 史 。政 党协 商 可 以上 溯 到新 民 主主 义革 命 时期 ,这 一 时期 的政党 协 商 既包 括两 次 闰共 合作 中的政 党 协商 ,也 包 括 中共 同 民主 党 派 的
困家 ,仅 仅依 靠选 举 其 实并 不 能实 现 有效 的民 主。
不 同的政 党 如果 不 能求 同存 异 ,不 能排 除纷争 凝 聚
共 识 ,就 不可 能 对 多元 化 的社 会利 益进 行 整 合 。许 多鲜 活 的事 实表 明选 举 绝不 是 民主 的全部 ,除 了选
举 ,民主 还应 当包 括协 商 、合 作 、参 与 、陈督等 重
优势 是 基 于协 商 而达 成共 识 。在 对 民主 概念 的认 识 上 ,不 能 简单 地将 民主 等 同为选 举 ,等 同为是 否 实
行 了普选 制或多党选举 制 。有些所谓 的 民主 困家实 行
政 治 协商 ” 。 2 0 1 5年 1 2月 中共 中央 办公 厅 印发 的
《 关 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 卷 》,明确 了政党协
商 的 指导 思 想 、重要 意 义 、内容 、形 式 、程 序 和保
绩效工资政策的政府过程分析——基于T市党校系统的实证研究
就 绩效 工资 问题选 择表 达渠 道时 , 弃 了人大 、 放 政 协( 虽然 有 的人本 身就是 人大 代表 、 政协 委员 ) 信 、
显然 是不 正常 的 。
实行 时间 同“ 阳光 工资 ” 。
中 国公 共 政 策 决 策 的 核 心 结 构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的各级 党委 , 之 于 中 国的 宪政 结 构 ( 括 人 大 、 较 包 政 府 ) 它 占 主 导 地 位 。按 照 《 国 共 产 党 党 校 工 , 中 作 条 例 》 规 定 , 校 “ 党 委 的 重 要 部 门 ” 党 的 党 是 ,“ 校 校 长 一 般 由 同 级 党 委 书 记 或 副 书 记 兼 任 ” 这 。
毕业 生 , 公人 员 的 报 酬 明显 高 于 教 师 和其 他 事 参 业 编制人 员 。同一单 位 , 一校 两制 , 采用 两种 不 同 的报 酬标 准 , 公人 员享 有 阳光工 资 , 参 事业 编 制人 员不 仅没 有享受 到 , 而且 原有 的津补 贴也 被取 消 ,
致使 T市 党校 一 位 有 3 6年 党 龄 、2年 党 校 教 龄 3 的 副 教 授 工 资 加 预 发 绩 效 工 资 月 收 入 , 能 与 一 只 位年 仅 3 0岁 的 副 主 任 科 员 月 收 入 相 当 , 种 情 况 这
律 取 消 。 在 5月 上 报 的 《 市 市 直 机 关 规 范 公 T
务 员 津 贴 补 贴 实 施 方 案 》 以 下 简 称 《 市 实 施 方 ( T
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研究
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研究作者:李金河王江燕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06期摘要: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是两个高度关联、彼此相依的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
明确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的联系和区别,可以有效避免两者因协商内容和过程交叉重叠而造成的政治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满足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政党协商的高层性、前置性、战略性,奠定了政协协商的基本原则、政治生态和发展方向,直接促进了政协协商的政治活力和政治效率。
政协协商在政党、国家、社会、个体间的交流与互动,为政党协商提供了持续动力支持和深厚资源支撑。
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的互动是一个政党能力互相促进的过程。
实现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的协调发展,要强化执政党协调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政治责任,要通过明确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的不同侧重点以实现两种协商方式在国家治理中的协调运用,要完善党委统战部门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和沟通机制。
关键词: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D66/D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6)06-0085-006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和发展协商民主的氛围日渐浓郁,无论是理论深度还是实践广度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推进,这无疑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理念密切相关。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地位、性质、基本制度、参与主体、协商领域、协商要求和发展趋势等重点要素进行了全面阐述,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协商民主的性质、地位、功能和途径作出了更加全面、深入和清晰的论述。
2015年年初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明确了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在创新国家治理和提升民主品质方面的制度优势和各自重点,直接促进了这两种协商方式的进一步细化和分工。
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为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奠定了框架和基础。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路径与绩效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路径与绩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主协商已经成为人民政协重要的职能之一。
新时代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不断创新,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路径与绩效。
本文将从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意义、创新路径和绩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意义1. 有利于凝聚共识、汇集智慧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最广泛的共识。
在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各方代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取得共识,进而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
2. 有利于促进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协商民主通过制定相关程序和规则,使协商过程更加规范化、有序化。
这为各方代表在协商民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有效沟通、提高议题质量提供了保障。
3. 有利于增强人民政协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重要职能,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实践,不断提升人民政协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人大政协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1. 优化议题设置机制,增强协商实效性新时代下,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实践中,需要优化议题设置机制,引导各方代表就国家重大问题进行协商。
在确定议题时,应当注重代表民意和社会需求,以确保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2. 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新时代下,人民政协要加强对基层的关注和支持,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
可以通过设立基层协商平台、激发基层各方代表的参与热情,实现基层协商民主的全面覆盖。
3. 引入专业智库,提升协商民主质量新时代下,人民政协可以引入专业智库,为协商民主提供更加专业的智力支持。
这样可以提升协商民主的质量和水平,为协商民主实践创新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4. 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协商民主效率新时代下,人民政协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推进协商民主的信息化、智能化。
通过建设协商信息平台、推广在线协商等方式,提升协商民主的效率,实现协商的及时、便捷和业务精准。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oc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摘要作为推进政府有效管理的一种手段,政府绩效评估在国内外的公共管理中受到极大的关注。
自20世纪末开始,政府绩效评估就在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别是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我国对政府绩效评估日益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改善与发展,政府绩效评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来探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评估方法评估法制化作者简介:雷钰婕,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方向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经济持续增长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环境严重污染、能源和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相继出现,这些问题使得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在科学发展观实践的同时,必须有正确的政绩观的支撑。
一、政府绩效评估概论政绩,从表面意义上来说就是领导干部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效果,而从本质上来说则是涵盖了一些具体内容,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估制度,从而保障和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实行。
而政府绩效评估,则是指按照统一的评估指标和标准,遵循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对需要进行评估的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业绩做出公正、客观和准确的综合评判的过程。
实行政府绩效评估有以下几个功能:首先,绩效评估过程符合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有利于我国努力建设民主政府;其次,通过绩效评估是的政府更加注重工作期间的透明化,有助于透明政府的建设;再次,绩效评估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助于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最后,绩效评估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政府绩效的事实分析与价值判断
政府绩效的事实分析与价值判断摘要:政府绩效是政府公共行政活动在结果层面的反映,是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的统一。
政府绩效的事实分析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必须在分析政府绩效时引入价值判断,坚持把政府绩效的事实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从事实和价值两个方面具体评判政府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政府绩效;事实分析;价值判断效率是现代政府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行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行政学大师威尔逊在创立行政学时就明确提出,行政学要研究政府的职能范围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政府职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开展,各国政府纷纷进行公共行政改革,以建立有效政府,有效性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合法性基础。
而行政学的研究也实现了从“效率途径”向“绩效途径”的转换。
政府绩效不同于行政效率之处在于,政府绩效是一个多重价值概念,它克服了行政效率单一技术理性的局限,是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的统一体。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将政府绩效的事实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以评价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一、政府绩效中的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政府绩效是政府公共行政过程在结果层面的具体反映。
政府绩效是相对于企业绩效而言的,它是一种公共绩效。
卓越教授认为,公共绩效可以定义为“公共部门在积极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政治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获得公共产出最大化”。
公共绩效显然不同于单纯追求投入产出比例关系的私人绩效,而是一个更复杂的综合性范畴。
政府的公共性特征表明效率不是政府行为的唯一动机,政府具有多元价值追求,正如美国行政学家英格拉姆所指出的,“有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政府不同于私营部门,最重要的一条是,对许多公共组织来说,效率不是所追求的唯一目的,比如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公共组织是公民的‘最后的依靠’,他们正是通过不把效率置于至高之上的地位来立足于社会的”。
因此,政府绩效的标准除了效率外,还应有其他的准则,现在一般公认的政府绩效的价值标准包括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和公平(Equity)。
行政组织创新与绩效管理的实证研究
行政组织创新与绩效管理的实证研究绩效管理是行政组织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组织也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因此,行政组织创新在绩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行政组织创新与绩效管理的实证研究进行探讨。
行政组织创新涉及到了许多方面,包括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技术应用等。
创新可以带来行政组织的变革和改进,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实证研究表明,创新能够促进行政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行政组织需要不断创新来适应变化的需求,否则将被淘汰或失去竞争力。
创新还可以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行政组织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提供更好的服务。
研究发现,创新可以通过提高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来提高行政组织的绩效。
例如,引入数字化的工作流程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纷杂,提高工作效率;而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准确地做出决策,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创新还可以激发行政组织中的员工创造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绩效。
创新可以提供一个激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实证研究表明,员工参与创新决策和创新活动,可以增强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绩效。
因此,行政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以达到提高绩效的目标。
然而,并非所有的创新都能够带来绩效的提升。
创新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需要相一致,才能实现绩效的增长。
研究发现,创新的成功与组织的文化、领导风格、资源投入等因素密切相关。
行政组织需要有一种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尝试;而领导者则需要具备鼓励创新、推动变革的能力和意愿。
有效的资源投入和适当的管理措施也是实现创新与绩效提升的关键。
综上所述,行政组织创新与绩效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参政党政党协商效能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 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践行全过程 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也是贯彻落实规范参政党履行中共中央 《关于加强社 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加强政党 协商的实施意见》 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高度重视以政党协商为平台和渠 道,促进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行稳致远。近年来,中央层面关于规范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等 重要文件陆续出台,为进一步在国家治理、多党合作框架下规范政党协商实践予以方向性、科学 性、战略性的指导。但如何有效破除政党协商瓶颈、提升政党协商实效,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探索 构建政党协商效能评价体系来实现制度、程度等维度的保障。
① 资料整理自政协辽阳市委员会提供的 《政协辽阳市委员会 2020年工作要点》 《政协辽阳市委员会 2021年 工作要点》 《政协辽阳市委员会 2022年重点协商和民主监督调研视察计划责任分工方案》 等文件。
·5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参政党政党协商效能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崔晓彤
·47·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 4期 NO4,2022
企业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企业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干系实证探究摘要:企业政治关联是指企业与政治系统之间的互动干系,详尽表现为企业与政界、政府官员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与模式分析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与模式分析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与模式分析一、引言政府绩效评估是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提高政府效能、推动公共管理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的研究和模式的分析对于完善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精度和科学性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和模式分析,旨在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和行政学理论等。
公共管理理论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整体框架和理念基础,它强调公共事务的特殊性和政府管理的公共性,提出了服务公众、效率合理和公共价值导向的原则。
绩效管理理论则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措施,提高政府组织和公务员的绩效水平。
行政学理论强调政府绩效评估必须符合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原则,提倡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分析1.目标导向模式目标导向模式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模式之一,它强调政府行为应该以实现既定目标为导向,通过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以评价政府的绩效水平。
这种模式要求政府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明确、具体,并通过绩效指标来衡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而对政府工作进行评估。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确保政府目标的可实现性和相关政策的可操作性。
2.绩效管理模式绩效管理模式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模式之一,它强调通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实现政府绩效的提高。
这种模式通过制定和执行绩效目标、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价措施,激励和约束政府组织和公务员的绩效表现,以提高政府效能和工作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权重,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多维评估模式多维评估模式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之一,它强调绩效评估应该从多个维度和层次进行考量。
这种模式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引入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对政府绩效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评估。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现状及对策浅析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现状及对策浅析作者:刘畅来源:《中国经贸》2009年第2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分析,剖析了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政府具体情况的政府绩效评估途径,切实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现状;对策一、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政府绩效主要包括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文化绩效,它不仅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它还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
因此,政府绩效评估,是以绩效为本对政府进行的测评与考评,“是根据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随着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政府监督机制对促进公共部门廉洁行政和构建服务型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探索绩效评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
1与目标管理责任相结合的绩效评估目标管理是我国开展最广泛的绩效管理方式。
绩效评估在我国部分地方政府早期实践中是与目标管理结合在一起的,特点是将组织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目标完成情况考核也相应针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评估。
2以改善政府及行业服务质量,提高公民满意度为目的的政府绩效评估通过开展民主行业作风评议、旅游行业行风评改、通信行业行风评议等,提高政府及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公民满意度。
3专业职能部门开展的政府绩效评估专业职能部门开展的绩效评估重点是促进专业领域中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高。
4以效能监察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估效能监察主要是针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工作规范情况进行监察,是国家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对政府部门绩效进行的评估活动。
5与改务督察相结合的绩效评估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建设,将督查工作与政府绩效管理有机结合,构建了绩效导向的督查推进体系。
政府机关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政府机关绩效考核问题研究【摘要】机关人员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工作绩效和形象,对政府机关人员绩效进行考核,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机关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是当务之急。
而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法1.平衡记分卡法1.1平衡记分卡问题的提出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欧美很多学者和大公司发现,传统的以财务为单一衡量指标考核企业经营绩效的方法是妨碍企业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传统单一的财务评价体系只提供了企业有限的信息,一方面这些信息只反映过去的业绩,并不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获利能力做出评价;另一方面这些信息只反映出了结果并没有放映出导致结果的趋动因素;更为重要是不能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与管理手段的有机融合。
鉴于以上问题,企业界和学术界也一直在研究和探索全方位的、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策略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平衡记分卡”是较为典型的一种,该方法提出后迅速在美国乃至整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和政府应用。
1.2平衡记分卡的内容上世纪90 年代初,哈佛商学院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平衡记分卡。
实际上,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
平衡记分卡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
在工业时代,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还是有效的。
但在信息社会里,传统的业绩管理方法是不全面的,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平衡记分卡方法认为,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创新与学习、内部流程、顾客、财务。
创新与学习:我们未来能够维持优势吗?内部流程角度:我们必须善长什么?顾客角度:客户如何看待我们公司?财务角度:我们的财务营运表现如何?由此可见,平衡记分卡不仅提供过去成果的财务性指标,同时从顾客、内部运营和创新与学习等三方面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政党协商绩效的实证研究摘要:政党协商绩效是指政党之间基于共同目标开展民主协商而取得的有效输出。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政党协商绩效可以理解为协商共识的达成。
民主党派通过增加人才储备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能显著提升政党协商绩效。
提升政党协商绩效要增加民主党派人才储备;加强组织保障,赋予民主党派成员更多的参与国家治理的机会;认真开展政党协商,把关于政党协商的纲领性文件落到实处。
关键词:政党协商;政党协商绩效;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6)03-0032-05一、引言中国政党协商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拉开了协商建国的序幕。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各界人士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合作型政党关系。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的弊端,成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
这种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1]。
但是,无论是分析政党协商对政治文明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政党协商的演化趋势,都必须回答3个重要问题:第一,中国政党协商的总体绩效如何;第二,如何推动政党协商深入开展;第三,政党协商的提升路径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解答都要以政党协商的必备要件探讨和绩效评价为基础。
张世坤提出了政党协商绩效的定义及构成:参政绩效是参政党依据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框架中的特殊地位,发挥自身功能和影响力而获取政治上、社会上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力和资源,包括政治绩效、社会绩效和道德绩效3个方面的内容。
他同时提出了政党协商绩效的提升路径:密切联系群众是参政党提升参政绩效的基础,构建和谐政党关系是参政党提升参政绩效的核心,实现民主政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是提升参政绩效的目的[2]。
罗文海对政党协商的要件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人才保障、组织协调保障、资源整合保障和评价激励保障等4个要素构成了政党协商绩效的评价体系[3]。
这些文献对政党协商的3个重要问题都有涉及,并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回答,为研究政党协商绩效提供了启示。
但是,有关文献偏少,比较零散,尚未建立起逐层递进的研究范式,也没有分析60多年来政党协商的构成要件及绩效。
笔者试图在现有文献基础上进行以下拓展:(1)从政党协商总体绩效向要素绩效延伸,提出政党协商的全要素构成;(2)借助全要素构建理论模型,对政党协商绩效进行实证研究;(3)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提出政党协商绩效的提升路径。
二、政党协商绩效的概念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
政党协商绩效是指政党之间基于共同目标开展民主协商而取得的有效输出或者成效。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因此,政党协商绩效也可以理解为协商共识的达成。
60多年来,我国政党协商已经达成了许多重大共识。
政治层面有:(1)就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而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协商共识分别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协商共识体现为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
(3)就执政党建设而言,协商共识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4]。
政党协商绩效还体现在社会层面和道德层面。
张世坤认为,参政党的政治绩效就是由参政党利用在中国政党制度框架中的身份、地位、职能、权利,通过发挥政治影响力所产生的绩效;参政党的社会绩效就是由参政党利用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通过发挥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维护稳定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所产生的绩效;参政党的道德绩效就是参政党利用在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条件下形成的意识形态上的优良传统和道德理想,形成自身的精神影响力和资源。
从社会层面来讲,执政党就重大问题同参政党负责人进行协商已形成制度。
广泛协商有力地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近些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的重大书面意见、建议达200多项,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5]。
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促进执政党、政府与人民群众、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促进了社会民主。
我国所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6]。
尽管还没有学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党协商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的贡献率进行过定量研究,但是各民主党派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深度调研,以政协提案等多种方式向政府建言、影响政府决策,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道德层面来讲,由于民主党派的绝大多数成员是各条战线和不同行业的业务骨干,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有着为国出力的强烈愿望。
因此,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模范作用自然会在群众中产生良好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民主党派通过引导成员做好本职工作,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7]。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社会的多元利益就是通过包括中国政党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提供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组织、程序和途径,调动各方面的政治参与热情,使全国各民族、地区、宗教、阶层的不同利益得到普遍融合。
这种上层建筑构架与制度安排有助于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平衡利益关系,从而实现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8];有助于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培育和而不同的政党文化[9]。
三、理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政党协商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已经达成社会共识。
笔者在借鉴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政党协商绩效的理论模型,定量研究全要素对政党协商绩效影响的大小,从而提出提升政党协商绩效的路径。
(一)基本模型本文以罗文海等人提出的要素为基础,假设政党协商绩效(Political Consultation Performance)是人才保障(Talent Guarantee)、组织协调保障(Organizational Guarantee)和评价激励保障(Evaluation System Guarantee)3个变量的函数。
政党协商绩效用p代表,三个变量分别用h、o、e代表。
本假设的逻辑是:政党协商取得绩效的前提是民主党派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才,即拥有协商的能力,但协商的能力要想真正转化为协商绩效,还必须赋予民主党派人才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有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发挥能力的舞台,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协商能力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但对于民主党派而言,仅有协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不足以取得理想的政党协商绩效。
原因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民主党派人才也许会不大乐于参加政党协商,对协商抱敷衍塞责的态度,协商的绩效将会大打折扣。
h、o、e共同构成了政党协商绩效的全要素,政党协商的全要素模型如下:改革开放以来,政党协商绩效是稳步提升的。
为直观起见,笔者用历年政协提案数代替政党协商绩效。
民主党派成员总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全国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总数已超过100万。
民主党派成员人数的不断增长,代表了政党协商能力的相应提升。
与此同时,民主党派成员在人大、政府、政协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数也有所增加。
在第五、六、七届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中,无一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务院领导及其组成部门正职领导;在第十二届中央政府,有2名民主党派领导人担任政府组成部门领导正职(见表1)。
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家领导人职务层级的提高,体现了民主党派组织协调能力(资源调配权力)的增强和参与国家公共事务治理经验的增长。
中共中央关于政治协商的若干纲领性文件的相继出台,则代表了对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激励。
比如,198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同参政党的关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把坚持和完善这一政党制度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明确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200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指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0],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10]674;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发〔2015〕3号)提出“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方针,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11]。
这些均是新形势下指导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推动着我国民主协商不断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
(二)实证分析笔者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的长时期视角出发,对政党协商绩效的演进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
鉴于部分数据难以量化,笔者参照通常做法进行了虚拟化处理。
对于评价激励保障变量,笔者以中共关于协商民主的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年份为起点,分别以1、2、3等序数赋值。
对于其他变量,笔者则参考历年的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测算。
在回归分析前,笔者考查了3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除h和e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95外,h和o、o和e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6,为较低水平。
出于谨慎考虑,笔者利用逐步回归法解决这一问题。
其中,模型Ⅰ、Ⅱ为多元线性函数,模型Ⅲ、Ⅳ为对数函数,模型Ⅴ、Ⅵ仅自变量取对数。
表2报告了政党协商绩效模型的回归结果。
我们发现,6个模型的决定系数都超过了0.92,因此所有模型都有一定合理性,即民主党派人才保障、组织协调保障和评价激励保障变量均对政党协商绩效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