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人与实验动物共患病
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几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监测
德 的实验 动物生 产 、 使用 许 可证 持 证单 位 及个 别 无 许可证单 位饲养 和使用 的实验 动物 。 1 12 试 剂盒 : .. 实验动 物病毒 抗体 检测 试剂 盒购 自
中 国药 品生物制 品检 定 所 , 弓形 体 检测 试 剂盒 购 自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 兰 州 兽 医 研 究 所 。
20 0 9年 3月
中 国 比较 医 学 杂志
CHI S OU NE E J RNAL OF C OMP ARAT VE ME CI I DI NE
Ma c r h,2 0 09 V 1 1 No. o .9 3
∞ )
第 1 9卷
第 3期
经验 交流 ¥
( . n nA r utrlU iesy Sh o, h nsa4 0 2 , hn ; 1Hu a gi l a nv rt c olC a gh 1 18 C ia c u i
2. n n P o ica fieo a o aoy Anma a a e n , a gha41 01 Chn Hu a rvn ilOf c fL b rtr i lM n g me t Ch n s 0 3, ia;
测 结 果 阳性 。 结 论 应 加 强 对 实 验 动 物 流行 病 学 的监 测 。
【 关键 词 】 实 验动 物 ; 兽 共 患 病 ; 测 人 监
【 中图分类号】R 3 3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7.8620 )3 040 6175 (090 — 7.2 0
能 。实 验动物 常见 的人 畜共 患病 主要 有 流行性 出血
热 、 台病毒 、 巴细胞 脉 络丛 脑 膜 炎病 毒 、 门 氏 仙 淋 沙
人畜共患病
主要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一、流行性出血热:1、传染源——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带病毒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实验大鼠也偶尔传播。
2、传播途径——以螨等吸血昆虫为主要传播媒介。
带病毒的血、尿污染人皮肤破损处,也使人患病。
3、易感者——人、大鼠、小鼠、豚鼠、兔。
4、症状——人感染后出现发热、出血、休克、肾功能受损和循环衰竭,严重者死亡。
实验大鼠和野鼠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因此,大鼠感染后一般无病理变化。
5、该病毒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PH5.0以下,60℃,1h可使其全部杀死,紫外线照射30分钟也能灭活病毒。
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1、传染源——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带病毒野小鼠或实验小鼠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带病毒小鼠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吸血昆虫传播,胎盘垂直传播。
3、易感者——人,小鼠、猴、豚鼠、大鼠、地鼠、兔、狗。
4、症状——人感染后表现类似流感样症状,严重者侵犯中枢神经引起脑膜炎。
小鼠带毒后可表现为无症状的带毒者5、该病毒对乙醚和去污剂敏感,不耐热,56℃20min即可灭活。
0.1%甲醛、紫外线也可将其灭活。
三、鼠痘—小鼠传染性脱脚病:1、传染源——鼠痘病毒。
患病或带病毒小鼠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接触病鼠的渗出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
3、易感动物——小鼠,特别是A系、C3H、DBA/2、BALB/C、CBA等品系小鼠。
4、症状——小鼠感染后主要引起全身或局部皮肤的痘疹,表现为肢、尾肿胀,发炎和坏疽,肢体脱落。
剖检主要表现肝、脾、淋巴结、胸腺的广泛坏死,肠、肾、膀胱的出血等。
5、鼠痘病毒对干燥、低温抵抗力较强,但2%氢氧化钠、0.5%福尔马林、3%石炭酸可以杀死病毒。
四、沙门氏菌病:1、传染源——沙门氏菌。
携带该菌的野鼠、苍蝇、动物粪便,病鼠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粪便污染垫料、饲料、饮用水后,经消化道感染。
3、易感者——大鼠、小鼠、豚鼠、兔。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与防制措施
目随 蒽 处 理 ,小 随 蒽 军
} 。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 控制疫病的传播 。
,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危 害 与 防 制 措 施
韩 华 ( 黑龙江省铁路兽医卫生处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人畜共患病是 由同种病原体引起 ,流行病学上 相互 关联 , 在 动物 和人 之 间 自然 传播 的疫病 。可 以经 由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包括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 接接触 , 或者经 由动物 、 被污染的空气 、 水或 者食 物 进行传播 。人畜禽共患疾病的分类方式世界各 国不 尽相 同, 可 以从其病原 、 宿主 , 流行病 学或病 原的生 活史 等角 度 而有 多种 分类 法 。已经查 明 , 人 与 畜禽共 患疾病 的疾病 , 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目前 , 新 的人畜共患病层 出不穷 , 疫病种类持续增加 , 同时原 有 的病原 出现变异性及耐药性等情况造成人畜共患 病 的持续 流行 。因此 , 防制 工作 应该 引起 高度 重 视 。 掌握疫情的第一手资料 ,从而形成资源共享和统一 联动的疫病监测防控体系 ,为疫情 防范经验交流和 及 时有效地制定相应措施提供统一 的平台。从动物 饲养源头治理动物疫病 ,对各类人畜共患动物疫病 严防严控 , 做到早发现 、 早报告 、 早处理 , 防止各类动 物疫病的蔓延和传播。 加 大动 物 防疫 机构 基 础 设 施建 设 ,对相 关 技 术 人员进行 岗位培训 , 增强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能力 , 提 高防疫工作质量。 组 建并 完 善实 验 室 检测 体 系 ,推广 病 原体 快 速
虫、 苍 蝇和 蚊子 等孳 生 的环境 条件 。
做好动物圈舍的 E t 常管理工作 ,根据制定 的操 作规程 , 认真完成每天的消毒工作 , 新转入的动物要 在进场前做好检疫工作 , 对于疑似患有人畜共患病的 动物要进行及时隔离 , 并上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进 行相关处 理。
人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流行情况
动物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 全球分布,我国绝大多数省区均已报道。 目前已经先后从奶牛、猪、骆驼、小鼠、北京鸭、 鹌鹑、鸡、鸽子、鸵鸟,以及鹿、狐狸、蜥蜴分 离到隐孢子虫虫株。 禽类中以贝氏隐孢子虫流行最为广泛;鹌鹑既感 染火鸡隐孢子虫又感染贝氏隐孢子虫。
诊断方法
病原学检查 1.直接镜检: 取肺、肝、淋巴结作涂片,姬姆萨染色; 取患畜的体液、脑脊液涂片染色检查; 取淋巴结研碎后加生理盐水过滤,经离心沉淀后,取沉渣作涂片染 色镜检。 2.动物接种:取肺、肝、淋巴结研碎后加10倍生理盐水,加入双抗后, 室温放置1小时。取上清液接种小鼠腹腔0.5~1.0ml/只;取小鼠肝、 脾、脑作组织切片检查,或病鼠腹腔液中发现虫体。 3、鸡胚或细胞接种:无菌处理的组织液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和其 它细胞培养物。 4、卵囊检查:猫粪检查。
2、羊:孕羊流产;病羊出现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及全 身症状。 3、牛:与猪类似。 4、犬:呼吸系统症状、运动失调和下痢。 5、猫: 1)肠内寄生不显症状; 2)作为中间宿主时,主要表现肺炎。 6、人: 1)先天性(母婴传播):流产、早产死胎;脑发育受 阻、视力障碍;全身症状。 2)获得性:多见淋巴结肿大、脑炎型。
艾滋病患者感染率约为30%~40%,HIV/AIDS人群抗弓 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8%和95.0%。弓形虫脑炎是 艾滋病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有人报告脑弓形虫病85例, 其中70例合并AIDS,并发率为82.35%。 河南省肿瘤患者、普通患者和健康人群弓形虫感染率分 别为63.5%、24.1%和9.5%。江西省肿瘤患者感染率为 15.9%,健康人感染率为6.6%。肿瘤患者养猫户弓形虫 感染率(45.78%)高于未养猫户(26.31%);说明养 猫是肿瘤患者感染弓形虫的机会条件。肿瘤患者体内抗 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达63%。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弓 形虫均有可能发展为弓形虫病,是最常见的机会性寄生 虫病。
医学知识一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检疫
2.对人的危害:猪囊虫寄生于人体 的肌肉和各组织器官对人的健康 产生危害。囊虫病的患者可因囊 尾蚴的寄生部位而有所不同,可 导致肌肉酸痛,无力发胀等症状; 可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可 使人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严 重可引起癫痫发作,甚至失语昏 迷死亡。体内有成虫寄生的患者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消化不 良、贫血和消瘦。
淋巴结淋巴组织增生肿大、坏死
左:肺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充 积半透明水肿液; 右:肾脏瘀血肿大
猪皮肤出血,结痂(4月龄)
肺高度水肿,特别是间质水肿
脾肿大极明显(8月龄猪) 脾脏肿大(下),上为正常对照
肝散在出血、坏死点、脾滤泡坏死 (2月龄猪)
肾散在小白点
实验室检疫
1.涂片检查:采取患畜和病死尸体的胸腹腔渗出液、血 液或肝、肺、肺门淋巴结等直接抹片或涂片镜检,可 发现虫体。其中以肺脏涂片和急性感染期的血液片检 出率较高。
2.动物接种试验:取病死猪肝、肺、淋巴结等病科,研 碎后加16倍生理盐水,制成1:10悬液,室温下沉淀, 取上清液0.5~1毫升,接种于小白鼠腹腔,接种后观 察4周,小白鼠发病死亡,取腹腔液或脏器涂片镜检, 可见弓形虫。
3.血清学诊断: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反应、 荧光抗体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实验室检疫
旋毛虫检验的方法主要有目检和镜检法、集样消 化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 抗体技术等。
常规镜检法:在每头猪的左、右横膈膜肌脚各剪取一 块约15∼30克肉样,与胴体编为同一号码,送检验室 检验。在充足自然光线下,先剥离膈肌的肌膜,再将 肉样顺肌纤维方向拉紧,肉眼观察有无针尖大小的小 亮点或灰白色或浅灰白色的小钙化点,然后从肉样两 面顺肌纤维方向各剪取6个麦粒大的肉片(每侧膈肌剪 取肉粒12个)共24片,用玻璃板压平展开,在50∼70 倍低倍镜下逐一检查有无虫体。
动物医学 人畜共患病 试题1
一、名词解释1、人畜共患病:也称人兽互传病。
是指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
它是由病毒、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2、自然疫源性:指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种特有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动物而长期存在,当人或动物进入这一生态环境也可能被感染的特性,而驯养动物或人的感染和流行对这类病原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并不重要。
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3、内基小体:机体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在感染组织胞浆内形成的特异性嗜酸性包涵小体,即内基小体。
4、虎斑心: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剖检心脏心肌纤维变性,严重者左心室壁和室中膈往往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与坏死,其切面常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和条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之为“虎斑心”。
5、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V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成为出血性流血热,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症出血热。
6、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
7、潜伏期: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开始,之道该病临床症状开始出现时的一段时间。
8、土拉杆菌病:是有土拉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曾称之为“野兔热”。
9、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名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病。
该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猪群感染最为普遍。
10、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强,发病猛的烈性传染病。
该病病原体寄生在多种啮齿类和兔形目等动物身上,鼠为常见宿主。
二、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之一。
(D )A 、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流行特征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个是乙类传染病且按甲类管理(B)A、鼠疫B、非典C、脊髓灰质炎D、流行性出血热E、登革热3、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C )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实验动物中比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是什么
实验动物中比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是什么?
答:目前实验动物中,比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是出血热病。
人畜共患病指人类与饲养动物间自然传播的疾病与感染性疾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鼻疽、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鹦鹉热、日本吸虫病、日本乙型脑炎以及禽流感等。
人畜共患病主要传播途径如下:
1、唾液传播:如患有狂犬病的猫、狗,唾液中含有大量狂犬病病毒,咬伤人后病毒会随唾液进入人体内而引发狂犬病;
2、粪便传播: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病原体,均可借助粪便而污染人类食品、水或用品等,多数寄生虫的虫卵会存在于粪便内,而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经由尿液传播;
3、飞沫传播:部分病畜打喷嚏、流鼻涕或咳嗽时常会带出病毒或病菌,并在空气中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从而播散疾病;
4、其他方式:动物全身皮毛或皮肤内含有大量病毒、病菌等,可能为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有时会充当传播媒介作用,人类接触后引发相应疾病。
动物传染病学人畜共患耶尔森菌病
流行病学
2.易感宿主: ➢ 能自然感染鼠疫的脊椎动物有54种:啮齿动物
41种,食虫类2种,食肉类8种,偶蹄类2种,鸟 类1种。 ➢ 能自然感染鼠疫的节肢动物有41种:跳蚤35种 及其亚种,硬蜱4种,革螨1种,獭虱1种。 ➢ 人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均易感。
流行病学
3.传播途径: ➢ 节 肢 动 物 ( 11 种 ) , 人 偶 尔 参 加 鼠 疫 的 循 环
实验室诊断
2.血清学试验:
➢ 凝集效价1:200以上判为阳性(感染后3~4周)。 ➢ 间接血凝效价1:512以上判为阳性(感染3月后)。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治疗
轻症病例可自然恢复。 严重病例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当抗生素。 ➢ 本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
和氯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有抗性。 ➢ 一般用四环素、庆大霉素治疗,2~3天均可痊愈。
重中毒性败血症。
两千年以前就有记载。世界上曾发生过3次鼠 疫大流行。
鼠疫
目前仍有50多个国家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 1989~1998年,世界各地报告人鼠疫病例共
5440余例,死亡681人。 1900~1949,我国有6次大的流行。 至今仅在西北青海等个别地区有少数散发。
二、病原体
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是耶尔森菌属 (Yersinia)的一种。
耶尔森菌病
(Yersiniosis)
概述
耶尔森菌属(Yersinia)共有11个种,已知其 中4个种有致病性: 鼠疫耶尔森菌(Y. pestis) 伪结核耶尔森菌(Y. Pseudotuberculosis) 小肠结肠耶尔森菌(Y. enterocolitica) 鲁克氏耶尔森菌(Y. ruckeri)
人畜共患病
高其免疫力
–
6.疫苗接种
菌症、类丹毒 真菌性 • 放线菌症、钱癣 原虫性疾病 • 隐孢子虫症、卡氏肺囊虫症 蠕虫 • 短膜壳绦虫症、大鼠绦虫症、小鼠蛲虫症 节肢动物 • 跳蚤、螨
流行性出血热:
传播途径:虫媒传播和动物传播 流行病学:分布广泛 临床症状: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 期、恢复期 预防:1.灭鼠和防鼠
2.灭螨、防螨 3.加强食品卫生 4.做好消毒工作 5.注意个人防护 6.接种疫苗
狂犬病:
传播途径 :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 传染源
流行病学:广泛分布 临床症状:表现为兴奋、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
痪等 预防:1.注意个人防护 ,禁止与老鼠直接触
2.做好消毒工作 3.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检测 4.接种疫苗
鼠疫:
传染原: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 为媒介
流行病学:世界各地存在 临床症状:全身中毒症状 预防:1.严格控制传染源
的消毒。 3.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检测。
人畜共患病
防护措施:
– 1. 消灭储存宿主:储存宿主中最重要的是鼠、狗、獾、狐等 野生动物,另外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中间宿主,如血吸虫病的 中间宿主钉螺。
–
2. 消灭传播媒介:消灭了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
如蚊、蜱等,就切断了其传播途径,能预防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播途径 :接触性伤口感染 流行病学:流行广泛 临床症状:化脓性肿胀、毛发脱落 预防:1.加强个人防护,不要直接接触动物。
2.对实验动物的环境要经常消毒。 3.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检测。
寄生虫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流行病学:分布广泛 症状:一般症状不明显 预防:1.坚强对个人的防护,不要直接接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室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的防探讨
实验室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的防探讨作者:邹小娟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2期摘要:现阶段,对于国内农业高等院校动物科学及动物医学等专业,在开展实验动物教学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动物种类居多。
但是,有些实验动物并不是实验动物中心所饲养,而是在养殖场、农贸市场或者是农村地区采购回来的。
所以,动物的饲养环境条件及管理水平都存在差异。
而在采购运输的时候,因为没有进行微生物检测或疾病的防控,很容易导致动物疾病的传播,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具有极强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
关键词:畜牧兽医实验室;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防控1 畜牧兽医实验室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引发的主要原因分析(1)接触者安全意识薄弱。
在畜牧兽医实验室中,能够接触到实验动物的就是管理工作人员和实验师生。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部分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人员并未接受到系统性的人畜共患病预防专业性培训,所以并不了解这种病的危害,以至于缺少防范意识。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出现实验动物防疫不规范的情况,难以针对人畜共患病采取疫病的检测。
畜牧兽医实验室部分教师的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意识到这种病的危害,导致其防范意识薄弱。
其中,实验教师在进行动物实验教学之前,并未向学生讲解人畜共患病的防护知识,所以学生对其理论知识也并不了解。
另外,实验教师在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并未遵循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开展,因而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严重缺失人畜共患病防范意识,并未熟练掌握相关的防范技能。
学生未接受人畜共患病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训练,所以并不了解人畜共患病的严重危害,导致其在动物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措施规范来展开实验。
(2)实验动物的来源广泛。
个体相对较小且饲养管理相对简单,能够实现集约化饲养的实验室动物,主要都是由学校实验动物中心负责,属于自繁自养,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饲养,所以管理的效果比较理想,能够针对人畜共患病进行严格监测与控制,因此其安全性也相对高一些。
我国人间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及防控策略
我国人间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及防控策略作者:崔步云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9期一、人兽共患病(一)定义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称为人兽共患病。
资料显示,全球约有200 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而我国有120 种左右。
仅十年的时间,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增加了几十种之多,而且人兽共患病还会增多,有逐年增加之势。
全世界新发现的传染病,人兽共患传染病占1/2 以上,如流行性出血热、莱姆病、尼巴病、巴贝西虫病、艾滋病等。
有的突如其来,如2003 年SARS 的流行,涉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该病的流行正在发展之势时又突然消失,有来无踪去无影之感。
(二)人兽共患病增多的原因1. 科学技术进步,诊断水平提高。
2. 因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原本在动物中存在和流行的疾病引入人群。
3. 病原体变异或基因重组等导致毒力增强,既侵犯人又能侵袭动物。
4. 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食品国际化,人流活动频繁。
(三)人兽共患病分类1. 按病原体分类。
有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埃立克体、无形体、真菌、吸虫、绦虫、线虫、原虫等。
2. 按传播途径分类。
呼吸道传播的人兽共患病,TB、禽流感;消化道传播,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感染;皮肤粘膜接触传播,如钩端螺旋体病。
3. 按病原体寄生宿主分类。
以寄生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 动物是主要宿主,通常在动物中相互传播,偶然机会病原体侵入人群,引起人的疾病,如狂犬病、鼠疫、布鲁氏菌病、旋毛虫病、棘球蚴病;以人为主保存病原体的人兽共患病: 通常在人间传播,偶然感染动物,如人型结核病、阿米巴病、甲型流感;某些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中均可寄生、保存,分不清孰轻孰重的人兽共患病: 如日本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二、布鲁氏菌病概述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全球分布的由布鲁氏菌引起人兽共患传染病,与动物(如牛、羊、绵羊、山羊、猪等)接触感染,或食用感染动物的制品(如奶、奶酪)感染。
实验动物源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防控与兽医公共卫生政策
收稿日期:2023 02 02作者简介:林惠然(1992-),女,硕士,中级,实验动物管理办主任,研究方向:实验动物管理、动物遗传与繁育,E mail:hr.lin@siat.ac.cn实验动物源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防控与兽医公共卫生政策林惠然1,2(1.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支撑平台处实验动物管理办,广东深圳518055;2.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23)06-0012-0031 政策问题背景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由相同的病原感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人兽共患病下的定义为:“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分类的1415种人类疾病中,有61%属于人兽共患病。
目前已知的人类传染病共有300多种,仅有10余种只对人类感染,其余均为人兽共患病。
近年发生的175种新发传染病中,有132种是人兽共患传染病,占75.4%[1]。
人类曾因鼠疫、禽流感、结核等人兽共患传染病爆发造成巨大伤害。
随着人类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增加、对野生动物的非法捕捉及利用、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传统流行病的病原体变异,以及新发人兽共患病的流行,使当前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人兽共患病根据其来源可分为经济动物源、实验动物源、野生动物源及宠物源,其传播方式可为虫媒、食源、动物抓咬伤等[2]。
实验动物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行业在国内发展仅30余年,因受众面窄,其在公众印象中一直披着神秘面纱。
随着学科方向的延伸,涉及的实验动物种类逐渐增多,目前常用的就有包括大小鼠、豚鼠、地鼠等小型实验动物,树闙、猫、雪貂等中小型实验动物,及牛、羊、猪、犬、猴等中大型实验动物。
教学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
教学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韩庆功;崔艳红;陈金山【摘要】为防止实验动物将一些共患疾病传染给人,介绍了猪、禽类、反刍动物、犬猫小动物、鼠与人常见共患病的种类,分析了实验动物与人共患病发生的因素,从加强实验及实训基地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流程、加强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加强实验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制定实验动物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预案方面阐述了教学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In order to prevent the infection of zoonoses of animals for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d some common zoonoses with swine, poultry, ruminant, dogs and cats and rats, analyzed factors related with zoonoses.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rom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base construction for teaching and training, formulating feasibl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strengthening quarantine of laboratory animals, workers' prevention awareness and drafting emergency plans for unexpected events.【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2【总页数】3页(P112-114)【关键词】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防控措施【作者】韩庆功;崔艳红;陈金山【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1我国农业高校中的畜牧兽医专业、生命科学专业等相关学科领域中,使用实验动物开展实验教学的范围最广,涉及实验用动物种类最多,所需的实验用动物资源最丰富,主要有大小鼠、兔、鸡、鸭、鹅、鸽、猪、马、牛、羊、犬、猫等,其中,小动物以鸡、兔、鼠为多,此外还有一部分其他种类的原材料,如动物的组织器官、蛋、胚、蛙、鱼、蚯蚓等。
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
海南师范大学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动物的传染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是肉类及其制品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人兽共患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疾病,该类疾病一旦发生会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人兽共患病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特别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与病原体自然携带生物的接触增加,病原体宿主的种间屏障已被逐步打破,世界范围内人兽共患传染病已愈演愈烈,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就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原因特点及防控对策作一概述。
1 人兽共患病的概念人兽共患病(又称人畜共患病或动物源性疾病)是197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共同命名的。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脊椎动物和人类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相互关联的疾病。
人兽共患病是传染病中的一大类,此类疾病有时也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
导致这些疾病的微生物长期在动物中寄生、繁殖乃至发病,形成动物流行病。
它们的繁殖循环不依赖人,人是作为一个偶然的接触者进入它们的循环链而感染这些病菌的。
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通过动物或动物产品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类。
2人兽共患病的分类人畜共患病的分类在WHO所分类的1415种人类疾病中,有62%属于人畜共患病。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人畜共患病通常可分为五类:(1)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这类疾病种类繁多,较难诊治,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狂犬病是这类疾病的代表,此外还有流行性出血热、猴痘、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疯牛病和由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等疾病.(2)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15种人兽共患病
预防:煮沸、过滤、消毒饮水,防止吃生菜及防止饮食的被污染,适当处理粪便,防止苍蝇孳生和灭蝇,均为重要措施。检查和治疗从事饮食业的排包囊者及慢性患者。
被咬后即使注射狂犬疫苗。
患者安静卧床休息,防止一切音、光、风等刺激,大静脉插管行高营养疗法,医护人员须戴口罩及手套、穿隔离衣。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须严格消毒。痉挛发作可予苯妥英、地西泮等。脑水肿可予甘露醇及速尿等脱水剂,无效时可予侧脑室引流。
疯牛病
朊病毒
食用感染了疯牛病的牛肉,骨髓及其制品。
名称
病源
传播途径
临床症状
防治措施
莱姆病
由蜱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
受到蜱的叮咬
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关节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脑膜炎、脑神经炎、舞蹈症、小脑共济失调,出现脑膜刺激征、昏迷、面瘫或三叉神经痛等
预防:野外工作时穿上遮挡皮肤的衣物,使用成分含有避蚊胺的花露水。
慢性期:反复荨麻疹、黄疸、贫血、低清蛋白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预防:加强家畜管理,划区放牧,避免污染水源,饮用水(包括牲畜)与一般用水分开,饮用水宜定期消毒,加强卫生宣教,不喝或不吃可能遭受污染的生水和水生植物。
治疗:硫氯酚是治疗本病常用药物,10~15天为一个疗程,间隔5~7天后再给第二个疗程。一般用药第3天即见疗效,3~6天内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随之减轻,肿大的肝脏逐渐缩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小螺菌
(Spirillumminus)
家鼠和野鼠等鼠类
高热、伤口部位溃疡、区域性淋巴结炎、皮疹,伴有头痛、关节肌肉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并有颈部强直昏迷等脑症状
鼠咬伤、抓伤
钩端螺旋体病
(Leptospirosis)
问号钩端螺旋体
(Entamoeba histolytica)
猫、犬、猪、鼠等
腹痛、腹泻、脓血或黏液样便,高热、恶寒,明显里急后重,脱水,肠出血、肠穿孔,还可引起阿米巴肝脓肿等
经口感染
短膜壳绦虫病
(Hymenolepisasis)
短膜壳绦虫
(Hymenolepis nana)
大鼠、小鼠、仓鼠、猴等
轻度感染可无症状或仅有胃肠不适,中度感染可有恶心、消瘦、贫血、腹痛等症状
接触传播,也可经口及呼吸道感染
马尔堡出血热
(MarburgHamorrhagic Fever)
马尔堡病毒
(Marburgvirus)
非洲绿猴,其他灵长类
高烧、头痛、肌肉痛、严重腹泻、呕吐、皮疹、出血、休克,可致死
密切接触感染,接触含病毒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空气传播
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amorrhagic Fever)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小鼠、豚鼠、地鼠等
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有时发疹、下痢和脑膜炎
接触感染、吸入感染、咬伤或由媒介昆虫传播
猴疱疹病毒感染
(Herpesvirus simiae infection)
猴疱疹病毒
(Cercopithecine Herpesvirus Type 1)
由污染的食物、饮水经口感染,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李斯特杆菌病
( Listeriosis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啮齿类、家畜等
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少数出现伤寒肺炎型、皮肤型,出现局部脓肿、心内膜炎、关节炎等症状
主要经食物传播,也可经呼吸道、眼结膜、受损皮肤及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鼠类、犬、猫、兔、猴等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淋巴结肿大等
通过食物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
空肠弯曲菌病
(Campylobacteriosis)
空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jejuni)
家禽、家畜、猴等
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胃肠炎症状
猴
脑炎或脑脊髓炎症状:发热、头痛、呕吐、眼球震颤、躯干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被猴咬伤、抓伤,接触被病猴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等
猴痘病毒感染
(Poxvirus disease)
猴痘病毒
(Pox virus)
猴类,其他灵长类及啮齿类动物也可感染
类似天花:发热、头痛、咽喉痛、全身不适,皮疹遍布全身,离心分布,主要集中在脸、手臂及腿、手掌及足底、口腔黏膜
啮齿类、兔、犬、猫、猴
皮肤粗糙、脱屑、渗出、结痂,皮肤出现丘疹、水疱丘疱疹等
接触感染
2.病毒性疾病
狂犬病
(Rabies)
狂犬病病毒
(Rhabdovirus)
犬、猫、狼、狐、猪等哺乳动物
头痛、肌痛、恐水、痉挛、狂躁、抽搐、麻痹、昏迷、死亡
动物咬伤、抓伤,皮肤伤口、黏膜感染含病毒的唾液
流行性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结核病
(Tuberculosis)
结核杆菌
(Mycobacterium spp)
牛、猪、猴等多种动物
倦怠、消瘦、体重减轻、低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恶病质等
吸入传播,或经口腔、伤口及消化道感染
沙门菌病
(Salmonellosis)
沙门菌属
(Salmonella spp.)
啮齿类、犬、猴、家禽、家畜等
葡萄球菌病
(Staphylococcosi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各种家禽、家畜等
主要为化脓性炎症,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等
皮肤、黏膜损伤或呼吸道吸入等
皮肤病原真菌病
(Dermatomycosis)
毛癣菌
(Trichophyton)、
石膏样小孢子菌
(Microsportus gypsium)、犬小孢子菌(M. canis)
经口、鼻、咽、呼吸道黏膜感染;胎儿在母体经胎盘感染
肺孢子虫病
(pneumocystosis)
卡氏肺孢子虫
(Pneumocystis carinii)
大鼠、小鼠、兔
干咳、呼吸困难、紫绀、窒息,可致死亡,一般发生与免疫力低下或爱滋病人
空气感染,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阿米巴病
(Amoebiasis)
溶组织内阿米巴
布鲁杆菌病
(Brucellosis)
羊(Brucella melitensis)、
牛(Br. bovis)、猪(Br.suis)、犬(Br. canis)布鲁杆菌
牛、猪、羊、犬
发热、头痛、肌痛、恶心、盗汗、体重减轻、乏力、关节病变、肝脾肿大、淋巴结病变、睾丸炎、不育等
接触感染,食用污染奶及畜肉,吸入含菌空气及尘土、皮肤及黏膜感染
经口感染
疥疮
(Scabies)
疥螨
(Sarcoptes scabiei)
兔、犬、灵长类等
局部皮肤出现丘疹小疱,剧烈瘙痒,可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包疮
直接接触感染
主要由蚤传播。也可经接触感染、吸入带菌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亦可经皮肤伤口或黏膜感染
鼠咬热
(Rat-bite fever)
①念珠状链杆菌
(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野鼠、大鼠等啮齿类动物,猫、犬等
发热、肌痛、关节痛、呕吐以及头痛,四肢斑丘疹,可并发支气管肺炎、各脏器脓肿
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
灵长类
高烧、头痛、肌肉痛、严重腹泻、呕吐、脱水、幻觉、躯干部斑丘疹、淤斑,黏膜出血、胃肠道出血,休克,严重者死亡
密切接触感染
3.寄生虫感染
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
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猫
发热、肌痛、关节痛、肝炎、淋巴结肿大,可造成孕妇流产,早产、畸胎或死产,还可经孕妇传给胎儿,造成死胎、胎儿脑部损伤,新生儿发热、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
人畜共患病依其病原性主要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疾病等,常见的与实验动物有关的人畜共患病见下表:
疾病名称
病原
媒介动物
人类症状
传染途径
1.细菌性疾病
鼠疫
(Plague)
鼠疫耶尔森菌
(Yersinia pestis)
鼠类、狐、猫、犬、兔等
腺鼠疫: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剧痛、化脓,发热。肺鼠疫:剧烈胸痛、咳嗽、泡沫血痰,严重中毒症状。败血症型鼠疫:严重的全身毒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症状和出血,皮肤出血、坏死、淤斑,又称“黑死病
汉坦病毒
(Hantavirus)
主要为啮齿类,兔、猫、犬等也可感染
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呕吐、腹泻、乏力、出血、水肿、蛋白尿、肾脏损害等,严重者可死亡
主要为接触宿主动物的排泄物感染,也可通过吸入感染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Leptospirosis interrogans)
鼠类、猪、犬、牛、羊、蛇、蛙等
早期有发热、畏寒、乏力、头痛、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尤其以腓肠肌、腰肌疼痛为突出特点,后期出现流感伤寒征候、肺出血、黄疸出血、脑膜脑炎、胃肠炎等
主要为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疫水、土壤或食物时,病原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而感染。也可垂直传播
急性胃肠炎型,腹痛、腹泻、稀水样便或脓血便粘液便、发热等
由污染的食物、饮水感染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志贺菌
(Shigella spp.)
啮齿类动物、犬、灵长类
腹痛、腹泻、脓血便或粘液便、发热、里急后重、严重者肌肉酸痛、脱水等
不洁饮食或日常接触感染
肠道耶尔森菌感染
(Yersinia enterocol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