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预期效果及保障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校园建设预期效果及保障措施
第一阶段(2014):信息化校园初步成形
从2014年至2015年,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和数据中心),建成先进的信息化校园的应用支撑平台和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同时部分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基本建成。信息化系统将提供统一门户管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认证管理和共享数据中心等服务。完成教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教职工查询系统、心理咨询系统等系统的集成,并新建校园一卡通一期(收费)系统学生、教师和教学服务基本实现信息化;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信息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元数据标准)建设。信息化的使用率得到明显地提高,信息化校园将初步成形。
第二阶段(2015):信息化校园基本完善
从2015年至2016年,学校将加大建设力度,建立完善的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和综合统计分析平台,建立基本完善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新建学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校企资源共享平台、教学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和校园一卡通二期(门禁)等。使学校信
息化与教学、科研、管理全面融合,电子校务与学校信息化高度融合,学校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化绩效水平不断提升,数据中心体系进一步完善,信息孤岛逐渐消失,以教学、科研和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基本建成,信息服务成为学校为人们提供的各种应用服务,信息化校园基本完善。
第三阶段(2016):信息化校园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从2016年到2017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和进行数据中心容灾平台建设,同时建设数字校园综合应用系统。学校信息化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高度融合,逐步实现一体化和智能化。建成高智能、综合性的决策支持体系,实现领导决策的信息化。信息化校园达到国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
将加大建设力度,完成学校移动化应用的扩展服务,建立完善的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和综合统计分析平台,建立基本完善的移动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包括:校园移动门户平台和校园移动消息平台等。为学校教职工、学生和领导提供移动化的信息服务,成为学校为人们提供的各种移动应用服务,移动信息化校园基本建成。
第1章保障措施
总体规划并逐步建设学校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与保障体系,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性能、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安全与运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信息化校园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遵循国际、国家、行业等有关标准,并按照学校的实际应用需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制定学校信息化标准化规范,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朝着网络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数字校园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管理类规范(即数字校园建设规章制度)、信息类规范(即元数据规范、信息规范、代码规范)、技术类规范(项目开发文档)。
管理标准体系:主要分析学校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的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学校自身的扩展要求,制订学校信息化校园的管理标准体系。
信息标准体系:主要分析学校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并依据国家标准、教学部标准、学校自身的扩展要求,制订学校信息化校园的信息集标准、代码标准等。
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分析学校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并依据IT技术的分析、学校自身的扩展要求,制订学校信息化校园的技术标准体系。
(2)网络与信息安全
逐步完善校园网的网络安全体系,保障网络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主要通过防火墙、入侵防御、漏洞扫描、安全交换机、流量管理等系统来实现。
逐步完善学校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信息的安全、健康和可监控。主要通过垃圾邮件处理、网络舆情监控、网络信息安全审计、网站防篡改等系统来实现。
(3)信息化校园运维体系
完善网络管理系统,对整个校园网进行网络拓扑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进行检测监控,及时发现网络故障;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对网络拓扑、主机与服务器、网络性能监控、网络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方便网络管理工作,迅速定位和排除网络故障,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网络管理系统软件应包括:网络拓扑管理、服务器及其服务管理、网络性能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
建立IT运维管理系统,把运维监控上升至管理的层面,帮助学校规划、运维和改进IT系统。基于ITIL 流程框架,满足对事故管理、问题管理、可用性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服务水平管理及知识库等管理需求,帮助学校实现ITIL优化管理。
建立IT服务管理系统,基于ITIL流程框架和SLA理念,使学校信息技术服务进入流程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模式。通过制定SLA,反应用户的满意度,让IT 部门的表现与业务
需求相关联。服务水平越高,则说明IT部门做得越好。IT 部门还可以根据SLA 来优化配置和调度资源,以响应不同优先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