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时间较短 、 尚未形 成定论 的文 学现 象 , 也应 被涵 盖在 这 门 课 的教学范畴之内。虽然它在当前是不稳定 的, 没有像 古代
文学那样经过 时间的 淘洗 , 但这 正是 它富 有活力 的表 现 , 为 我们进行 独创 性的、 有价值 的研究提供 了可能性 。
等方面均受 到来 自 统 的深刻 的影 响。在一定 意义 上我们 传
( ) 乏 开放 性 、 体 性 的 文 学 史观 , 意 于 当代 作 家 、 一 缺 整 着
作 品 、 派 的 讲 述 流
本 教材、 一支粉 ; , 笔 教学方法依 旧是 教师讲 , 学生 听, 重理
论, 轻应用 ; 知识 的传授 、 重 轻能 力 的培 养 , 缺乏 学生 的主动
参加 。这种单 一守 旧 的教学方 法 与当前 科学 技术 的现 代化
设 的一 门基础课 程 , 该学 科在 中文专 业里 形成 时间较 晚 , 它
一
派等狭小的空间 , 没有把它置 于中国文学乃 至整个人 类文化
的大背景 去考察 , 没有 注 意 当代 学 与 其他 相 关学 科 的联
般特 指 1 4 以后 的 中国大陆文 学 。因此 , 9 9年 当代 文学从
代文学 的教 学大 多 面 向 2 0世 纪 5 0年代 到 9 0年 代 这 段历
史, 对于 9 0年代后产生 的各 种文学及文 学思潮很 少涉及 , 这 与当代文学的学科特点很不相称。“ 当代” 的概念 , 很大程 在 度上应指“ 当下 ” 的文学 , 即正在运行 的 、 活跃着 的 、 造着 的 创 文学 。当代文学 的教学 , 除对建 国后那 些 已经 过去 了的文学
一
般 是特指 14 年 以后 的 中国大陆文学 。 …现在 的当代文 99 ”
联合 国教科文 组织 指 出: 现代 经济要 求毕 业生 能 不断 “
学教学往往 将讲 述 面局 限于 中 国当代文 学的作 家 、 品 、 作 流
更新知识 、 掌握新 的技能并具有在不断 变化 的劳务市场 中不
* 作者简介 ] [ 房利芳 , 嘉应 学院副教授。
可 以说 , 当代文学是古代 、 近代 、 现代 文学在 当代 的延伸和 富
有创造性 的转换 。当代文学所具有 的开 放性、 当代 性和整体 性特点 , 定了它在 教育 改革 中理应 处于 领先 的位置 , 于 决 基 此 , 文从 当代文学本身 的学科特点 出发 , 究“ 本 探 研究性学 习
21 0 1年 7月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Ju o m ̄ o n e n oi Unv ri rNain lis fIn rMo g l iest f t aie a yo o t
J 12 1 u. 0 1
Vl . 7 No 4 0 1 . 1
第1 7卷
第 4期
‘ ‘ 研究性学 习模 式” 中国当代 在 文学史课程 中的探 索与实践
房 利 芳
( 嘉应 学院 中文 系, 东 梅 州 54 1) 广 105
[ 摘 要] 中国当代文 学》 程的开放 性、 《 课 3代性与整体性特点决 定了它在教 育改革 中理 应处于领先的位 - "
置, 现有的课 堂教 学模式 已经相对滞后 。本文从《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 的性质 、 程教 学的现状 出发 , 课 对研究性
学习模 式的提 出及 具体 实践作初 步的探 讨。
( 关键词] 究性 学 习;中国 当 文学史》 研 《 代 课程 ; 实践 [ 中图分类号 ] 62 [ G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54 {010 — 15 0 08 1921 )4 09 — 2
《 国当代文学史 》 中 是我 国高 等学 校汉语 言文学 专业 开
“ 朝 、 当代 ” 本 当朝 的意义在 内 , , 因此 当代文学 不可避免地 受
到 当代社会 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时代性 因素的影 响, 具有浓郁
的 当代性 。特别 是 当代 主流 文学 还受 主流意识 形态 和 国家
权 力 话 语 的 规 约 和 影 响 , 有 社 会 主 义 意 识 形 态 性 。除 此 之 具
・
15 ・ 9
仅能找 到工作 , 还能创 造工作 岗位 的素质 。[ 所 以 , 学 ”】 培养
外, 中国当代文学还与传统文学文化 具有千丝 万缕 的内在血
脉传 承关 系, 在诸 如文 学与政 治、 文学与社 会 、 文学与 民众 、
以及文学 的本 质 、 功能 、 作用 、 文学 的民族 化 、 大众化 、 通俗化
现象 、 作家作品进行 讲解 和评述 外 , 应把 更 大精力 放在 对 当 下文 学的研究 上 , 紧紧跟上文学发 展的步伐 。即使是那 些 出
形 成 明显 的落 差 , 法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和 积 极 性 , 无 无 更
复旦大学教 授陈思和指 出 :中国 2 “ 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
从培养学 生的创造 性思维能力 。 二、 研究性学 习模式 的提 出
放性 的整体 , 当代文 学 只是 其整 体发 展过程 中的一个 阶段 ,
模式” 在该课程 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 。
一
( ) 三 缺乏先进教学理念 , 泥于 口传身授 的教 学模 式 拘
目前 , 多数高校 的 当代 文学 教学手 段仍 然是 一块 黑 板 、
一
、
高校《 中国当代文学史》 程的教 学现状 课
《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为专业课程 , 以适应 培养现代化 作 难 高素质人才 的基 本要 求 , 弊端 主要表 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其
系, 因此也就缺乏对整个 中国当代 文学本 质的把握 。
( ) 二 缺乏贴近 当下的 时代性 , 学 内容显得 陈旧、 教 落后
时间范畴上来说 , 就只有 起点 而没有 终点 , 一个具 有鲜 明 是
开放性 的体 系。同时 , 当代文学另一 重时 间范 畴含义还寓有
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 , 中国当代 文学 的教材也在 不断地 推陈出新 , 由于课 时及 教师等 各方 面 因素 的影 响 , 但 目前 当
文学那样经过 时间的 淘洗 , 但这 正是 它富 有活力 的表 现 , 为 我们进行 独创 性的、 有价值 的研究提供 了可能性 。
等方面均受 到来 自 统 的深刻 的影 响。在一定 意义 上我们 传
( ) 乏 开放 性 、 体 性 的 文 学 史观 , 意 于 当代 作 家 、 一 缺 整 着
作 品 、 派 的 讲 述 流
本 教材、 一支粉 ; , 笔 教学方法依 旧是 教师讲 , 学生 听, 重理
论, 轻应用 ; 知识 的传授 、 重 轻能 力 的培 养 , 缺乏 学生 的主动
参加 。这种单 一守 旧 的教学方 法 与当前 科学 技术 的现 代化
设 的一 门基础课 程 , 该学 科在 中文专 业里 形成 时间较 晚 , 它
一
派等狭小的空间 , 没有把它置 于中国文学乃 至整个人 类文化
的大背景 去考察 , 没有 注 意 当代 学 与 其他 相 关学 科 的联
般特 指 1 4 以后 的 中国大陆文 学 。因此 , 9 9年 当代 文学从
代文学 的教 学大 多 面 向 2 0世 纪 5 0年代 到 9 0年 代 这 段历
史, 对于 9 0年代后产生 的各 种文学及文 学思潮很 少涉及 , 这 与当代文学的学科特点很不相称。“ 当代” 的概念 , 很大程 在 度上应指“ 当下 ” 的文学 , 即正在运行 的 、 活跃着 的 、 造着 的 创 文学 。当代文学 的教学 , 除对建 国后那 些 已经 过去 了的文学
一
般 是特指 14 年 以后 的 中国大陆文学 。 …现在 的当代文 99 ”
联合 国教科文 组织 指 出: 现代 经济要 求毕 业生 能 不断 “
学教学往往 将讲 述 面局 限于 中 国当代文 学的作 家 、 品 、 作 流
更新知识 、 掌握新 的技能并具有在不断 变化 的劳务市场 中不
* 作者简介 ] [ 房利芳 , 嘉应 学院副教授。
可 以说 , 当代文学是古代 、 近代 、 现代 文学在 当代 的延伸和 富
有创造性 的转换 。当代文学所具有 的开 放性、 当代 性和整体 性特点 , 定了它在 教育 改革 中理应 处于 领先 的位置 , 于 决 基 此 , 文从 当代文学本身 的学科特点 出发 , 究“ 本 探 研究性学 习
21 0 1年 7月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Ju o m ̄ o n e n oi Unv ri rNain lis fIn rMo g l iest f t aie a yo o t
J 12 1 u. 0 1
Vl . 7 No 4 0 1 . 1
第1 7卷
第 4期
‘ ‘ 研究性学 习模 式” 中国当代 在 文学史课程 中的探 索与实践
房 利 芳
( 嘉应 学院 中文 系, 东 梅 州 54 1) 广 105
[ 摘 要] 中国当代文 学》 程的开放 性、 《 课 3代性与整体性特点决 定了它在教 育改革 中理 应处于领先的位 - "
置, 现有的课 堂教 学模式 已经相对滞后 。本文从《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 的性质 、 程教 学的现状 出发 , 课 对研究性
学习模 式的提 出及 具体 实践作初 步的探 讨。
( 关键词] 究性 学 习;中国 当 文学史》 研 《 代 课程 ; 实践 [ 中图分类号 ] 62 [ G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54 {010 — 15 0 08 1921 )4 09 — 2
《 国当代文学史 》 中 是我 国高 等学 校汉语 言文学 专业 开
“ 朝 、 当代 ” 本 当朝 的意义在 内 , , 因此 当代文学 不可避免地 受
到 当代社会 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时代性 因素的影 响, 具有浓郁
的 当代性 。特别 是 当代 主流 文学 还受 主流意识 形态 和 国家
权 力 话 语 的 规 约 和 影 响 , 有 社 会 主 义 意 识 形 态 性 。除 此 之 具
・
15 ・ 9
仅能找 到工作 , 还能创 造工作 岗位 的素质 。[ 所 以 , 学 ”】 培养
外, 中国当代文学还与传统文学文化 具有千丝 万缕 的内在血
脉传 承关 系, 在诸 如文 学与政 治、 文学与社 会 、 文学与 民众 、
以及文学 的本 质 、 功能 、 作用 、 文学 的民族 化 、 大众化 、 通俗化
现象 、 作家作品进行 讲解 和评述 外 , 应把 更 大精力 放在 对 当 下文 学的研究 上 , 紧紧跟上文学发 展的步伐 。即使是那 些 出
形 成 明显 的落 差 , 法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和 积 极 性 , 无 无 更
复旦大学教 授陈思和指 出 :中国 2 “ 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
从培养学 生的创造 性思维能力 。 二、 研究性学 习模式 的提 出
放性 的整体 , 当代文 学 只是 其整 体发 展过程 中的一个 阶段 ,
模式” 在该课程 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 。
一
( ) 三 缺乏先进教学理念 , 泥于 口传身授 的教 学模 式 拘
目前 , 多数高校 的 当代 文学 教学手 段仍 然是 一块 黑 板 、
一
、
高校《 中国当代文学史》 程的教 学现状 课
《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为专业课程 , 以适应 培养现代化 作 难 高素质人才 的基 本要 求 , 弊端 主要表 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其
系, 因此也就缺乏对整个 中国当代 文学本 质的把握 。
( ) 二 缺乏贴近 当下的 时代性 , 学 内容显得 陈旧、 教 落后
时间范畴上来说 , 就只有 起点 而没有 终点 , 一个具 有鲜 明 是
开放性 的体 系。同时 , 当代文学另一 重时 间范 畴含义还寓有
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 , 中国当代 文学 的教材也在 不断地 推陈出新 , 由于课 时及 教师等 各方 面 因素 的影 响 , 但 目前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