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题型突破16诗歌语言题——理顺思路,明确风格(含解析)

合集下载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超级讲义)——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超级讲义)——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代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题型1 鉴赏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古代诗歌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作者的痕迹。

作者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所感悟和想象的作者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古代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作者隐身的古代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方法突破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

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

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

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寒食还陆浑别业①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②。

【注释】①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的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别墅,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②典出《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平,百姓无事。

有八九十老人,击壤(古代一种木制的玩具)而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雪,形象地写出洛阳满城飞花、缤纷如雪的美景。

B.诗歌第二句与首句形成对比,说明山中景色与洛阳城的不同,花朵才刚刚绽放,可尽情欣赏。

C.颔联紧扣标题中的“还”字,诗人早上告别洛阳城中的美景,晚上就看到了陆浑别业的美景。

D.诗人在寒食节回到陆浑别业,山中不但春景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让诗人不禁生出归隐之情。

(2)尾联中的“野老”,有人认为是诗人自己,有人认为是山野中的寻常老人,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五连驿忆弟曾国藩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第一句既紧扣题中“早发”二字,又直接写出了奔波中的感受,凌晨出发,天天如此,劳碌疲惫,确是苦不堪言。

B. 第四句写万山环绕让诗人感到路途的艰辛,鸡鸣破晓反衬诗人身处环境的空寂,一“苍”字又增添一份悲苦苍凉之意。

C. 尾联大壑、高崖与劲风等意象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借助雄浑阔大的意境,彰显自己能够回到弟弟身边的坚定信念。

D. 全诗以情绪的流动起伏贯穿其中,对思念之情、宦路之苦反复咏叹,感情真挚,格调苍凉,收到悠远绵长的艺术效果。

(2)本诗颈联“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广受后世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

(全国卷)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12古代诗歌鉴赏1(含解析)

(全国卷)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12古代诗歌鉴赏1(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1(1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①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②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③。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①若为:怎堪。

②青草瘴:《番禺杂记》载“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

③夏口:古城名,在今湖北武汉。

湓城:古城名,在今江西九江。

二地均在郴州以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杨少府到了衡山与洞庭后,眼前看到的是孤冷的秋月,耳中听到的是凄切的猿啼,一股悲凉之气腾然而起。

B.颔联细探迁客心曲,当贬谪之地越来越近时,偏偏南风颇大。

乘着南风本可北归,但因被贬谪而无法顺风回去,故而“恶”起南风来。

C.颈联是诗人的祈祝,他祈愿明年春天江水盛大、青草茂盛时,杨少府能够行经湓城、夏口,顺利到达贬所。

D.尾联运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后,谪居三年,不幸去世,此联暗含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悲惨结局的担忧。

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秋日酬王昭仪①汪元量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②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①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后汪元量为道士南归,这期间两人多有诗歌唱和。

②碧玉:据《乐苑》记载,“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愁”统领全诗,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这一连串细节,表现了浓浓的愁意。

B.颔联“碧玉调将空好音”直抒胸臆,表明纵使有优美的音乐,无人欣赏也是枉然。

C.颈联由眼前秋风中万叶齐摇的景象,遥想故乡一灯夜雨的情景,渲染出萧瑟的气氛。

D.尾联以景结情,梧桐夜雨,寒气萧萧,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2.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古意[唐]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①磔②。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蝟毛,即猬毛,比喻胡须稠密。

②磔,zhé,张开。

(1)“事长征”的意思是________,交代了“男儿”________的身份。

(2)诗歌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男儿”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描写景物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2)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同,完成各题。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张惠言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倩浮搓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①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②立马,看风帆稳。

【注释】①成连:春秋时代的著名琴师。

传说伯牙从成连学琴,成连带伯牙至东海蓬莱山。

使伯牙闻海水激荡、林鸟悲鸣,最终令伯牙琴艺大进,成为天下妙手。

②冲融:从容。

(1)词中“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________之情。

“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2)请分析说明下阕中词人情感变化的情况。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注)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九日水阁(宋)韩琦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释】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既要登高怀远,也有以菊花配螃蟹的饮食习俗。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北宋家、词人。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

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池馆”“古树”照应“水阁”,“重阳”照应“九日”。

B. 颔联两句对仗整,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这两句从正面写九日赏菊。

C. 颈联写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芬芳。

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

D. 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A解析:(1)A(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

①首联两句写诗人住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

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

②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

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

③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

【解析】【分析】(1)A项,“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错误,“七绝”应为“七律”。

故选A。

(2)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

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

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僻,人的兴致却很高,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

专题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考点解读】古代诗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因此在依据考纲考点备考的过程中,要侧重对这几个考点的备考。

【命题角度】古代诗歌鉴赏由两个小题构成,一个单选题一个主观题,单选题侧重于考查综合鉴赏诗歌内容,而主观题主要考查形象、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等内容。

近期的高考模拟试题中,诗歌取材范围主要以唐宋作品为主,宋代诗歌备受青睐。

因此在备考中全面涉猎各朝代的各题材诗歌作品的同时,仍要加大对唐宋诗歌备考的力度。

分题材对诗歌鉴赏进行备考,明确各题材的主题内容和情感方向,规范各考点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方法点睛】(一)解读形象、情感。

解读形象情感,先要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形象,再结合诗句分析所咏形象的基本特征,再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暗示性词句入手;从背景、作者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与破碎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情感变化等。

具体解答时一般的答题模式: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

分析意境就是先描述一番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再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整体上的特色(如氛围特点“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给人的感受,当然意境的分析离不开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语言。

如果是“炼字炼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应首先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然后指出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并分析其效果,必要时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大纲人教版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大纲人教版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答案】 “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 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 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 白 、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 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赏句 赏句中要赏析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 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 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 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 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的前半部分写实景,后半部分写 虚拟想象的情景。用“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 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孤月 高照,行人难眠。即使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 声声闯入梦境,因而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 从视(月亮)、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 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诗人借助想象,扩大意 境,“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 语言要善于赏析其语言风格。常用的语言风格 有沉郁顿挫、清新质朴、生动形象、绮丽典雅 等。 2.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句)在诗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 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 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2)展开联想把该字(句)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3)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3.炼字、赏句类答题套路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 ×××情感。
二、语言特色(风格)的考查 所谓语言特色(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 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 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 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语言 风格,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 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 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 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 恰当,答题规范。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6古代诗歌鉴赏6_2_1课件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6古代诗歌鉴赏6_2_1课件

角度2 赏析语言特色
语言风格就是诗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词) 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词)人或同一诗(词)人不 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高考近年 来考查较少,从全国卷命题来看,更倾向于在选择题中考查。
答案:①“斗”,相斗。(步骤一)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步骤二) 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步骤三)②“攒”,积攒,聚集。(步骤一)描写群峰相连, 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步骤二)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步骤三)
巩固训练
1.(2015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幹[注]
解题技巧
1.常见语言风格例析 (1)清新自然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 新。如: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 吴万里船。”四句一句一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色彩绚丽,境界开阔, 语言清新生动。
角度1 品味关键词(炼字)
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 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
解题技巧
1.找词方略 (1)看字词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 动的特点。在鉴字赏词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的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进而体会词 语在全句或整篇诗词中的表达效果。 (2)看字词是否表情。所谓“表情”就是词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语言既注重 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更注重借助动词、形容词等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 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 (3)看字词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 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 增分突破二 语言赏析类鉴赏答题要领实战演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 增分突破二 语言赏析类鉴赏答题要领实战演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增分突破二语言赏析类鉴赏答题要领实战演练1.(xx·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抓住“高卧”“仰看”等词表现作者的悠闲情态。

答题步骤:首先点明“休闲”“悠闲”所传达的情感;然后点明“插”字所体现的陡峭、挺拔的形象。

答案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注】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的能力,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

解答这个题,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炼)(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炼)(含解析)

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炼)复习风向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每年的必考内容。

表达技巧的鉴赏,侧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每年必考。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解题技巧:(一)解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

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

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二)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

1、忧国伤时。

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

2、建功报国。

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

3、思乡怀人。

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

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古诗鉴赏训练专题教案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古诗鉴赏训练专题教案

训练一梳理概括内容练前提醒“读不懂”是古典诗词鉴赏的一大障碍,因此,江苏卷一般会在第一题或第二题设考查考生能否读懂诗歌的题目,即围绕诗的基本内容梳理与概括的题目。

答题的关键在于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仔细品读,再借助标题、注释等内容,就可以分解出答案。

如根据“客路”“天涯”可以分析出“羁旅漂泊”等,根据“典衣”“酒债”“寒衣”“单衣”可以概括出“生活贫穷、处境艰难”等,需要提醒的有两点:一是诗歌语言“言少意丰”,需要细品细抠;二是它与概括思想感情题不完全相同,一定要紧扣题干指令回答。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文签:五律+兄弟情深送柳秀才往连州[注]看弟马戴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注连州:位于广东清远。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

此诗意在表达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首联中的“离人”与题目呼应,点出送别之意,同时点明离别不是因为自己的人生处境艰难,而是要去连州看望被贬谪的弟弟。

开篇为全诗奠定了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

颔联、颈联中,诗人运用虚笔,想象友人此行的路途遥远和行路的艰难。

诗人选取了“楚雨”“湘云”“猿”“雁”“蒹葭”“星月”等江南典型意象,调用了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营造了凄清的氛围,将自己的愁苦之情寓于萧瑟清冷的景物之中,不言情,而情溢于篇。

尾联中的“愁”是诗歌的诗眼,总括全诗。

1.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选取典型景物(意象),选取了“楚雨”“湘云”“猿”“雁”“蒹葭”“星月”等景物(意象)。

②视听结合,“雨”“云”“蒹葭”“星月”是视觉形象,“猿”指猿啼,是听觉形象。

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愁苦之情寓于萧瑟清冷的景物之中。

④想象(虚写)别后情景。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全国Ⅰ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A 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题详解】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题型突破17诗歌技巧题__技巧效果“三策略”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题型突破17诗歌技巧题__技巧效果“三策略”含解析

题型突破17 诗歌技巧题——技巧效果“三策略”[对应学生用书第168页]一、(2019·兰州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2题。

秋日秦观霜落邗沟①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湖上方岳连天芳草晚萋萋,蹀躞②花边马不嘶。

蜂蝶已归弦管静,犹闻人语画桥西。

[注] ①邗沟:江苏扬州附近的古运河。

②蹀躞:小步行走。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诗前两句通过落霜、清水、寒星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水上秋夜图。

B.秦诗第二句中的“明”字,写无数寒星倒映水中在船边闪烁,意境幽清明净。

C.方诗第一句写湖边茂盛的芳草连接天际,在傍晚时分呈现出一派凄清景象。

D.两首诗虽然写于不同的季节,但都能抓住景物特点,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C项,“呈现出一派凄清景象”错误,“萋萋”意为茂盛,草木茂盛的样子。

写湖边茂盛的芳草连接天际,在傍晚时分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故选C。

答案 C★2.(诗句表达技巧)两首诗的尾句都写到了“人语”,其作用有何异同?试作比较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属于比较阅读,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两首诗的尾句都写到了‘人语’,其作用有何异同”,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别分析“人语”的作用,然后比较异同。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2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2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2(1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添字采桑子·芭蕉①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②。

点滴霖霪,愁损③北人④,不惯起来听。

[注]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②霖霪:雨点绵绵不断,滴滴答答不停。

③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

④北人:北宋灭亡,词人被迫从故乡山东济南流落到江南,故自称“北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不知是谁栽种了芭蕉?此句将读者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

B.词的上片写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由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

C.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

上片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难遣,郁结于心。

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

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愁情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变得更重更深。

2.有人评论:“下片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煞住,看似平淡,实极深刻。

”试结合李清照人生经历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虞美人秦观①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廻,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写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种一般,不同凡响。

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

B.过片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叹息之中尽显伤春之情。

C.尾末两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培优二轮讲义+习题: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23 打印带解析版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培优二轮讲义+习题: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23 打印带解析版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情预览】技法提分点23诗中有画境,意象寄深情三步骤鉴赏诗中形象读文支招三看初懂诗家语一看标题(初判题材)标题或标明写作对象、内容、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

也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两诗都以猿声来写愁。

二看作者(初明情感)依据作者生平事迹、思想、写作风格、时代背景等信息来全盘考虑诗歌主旨。

如李白的豪放飘逸,诗中多流露出自信达观、傲视权贵、追寻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多有忧患之思。

如李端和徐照,结合他们的时代,一唐一宋,可大概明确其区别是,一注重意趣,一注重理趣。

三看注释(初懂内容)诗歌后凡有注释一定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其注释多是作者、所写人物、写作背景或是难解词句的解释,有的是典故的出处与含义等。

如右侧注释对《三峡吟》中诗句典故的解释,暗示情感的忧伤。

典题文本(2014·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熙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译文】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日暮时分,群山淹没在昏暗之中,接着,又有一阵密集的暮雨袭来。

今夜,你我怎能忍受宿于两地却听着同样凄厉的猿鸣。

三峡吟长江三峡丽山秀水连绵七百里,两岸广泛地生长着深幽的青枫林。

林中的猿啼声本身没有愁苦之情,愁苦的其实是行人自己的心情。

对点解题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__来写愁。

解题指导本题赏析事物形象。

明确物象特征,对接诗人品性两首诗都写到的意象,当为猿的啼叫声,这是事物形象。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不堪听”写猿啼的哀戚使诗人愁苦不堪;“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写猿啼的哀戚使行人忧愁。

鉴赏表达效果李诗中的“共听一声猿”,是用分隔两地的人“共听猿声”来间接“写愁”,表达与朋友的分离之愁;徐诗是反写,啼猿自己不愁,但内心有愁的人听了猿啼更觉心愁,借猿声抒写游子思乡之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突破16 诗歌语言题——理顺思路,明确风格[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水龙吟·过黄河许有壬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

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

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

雄壮势、隆今昔。

鼓枻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

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

我欲乘槎①,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②。

[注] ①槎:竹、木複。

②传说汉代张骞乘槎寻河源,见妇人浣纱,问之,曰:“此天河也。

”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两句从大处着笔,从时空角度写黄河气势之大、存在之久,奠定全词基调。

B.黄河浪涛激越飞腾,气势磅礴,声响如震天之雷,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

C.“歌声、响凝空碧”描写手法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纤歌凝而白云遏”相似。

D.下片中“鼓枻、乘槎”为实写,“直穷银汉”为虚写,虚实结合,韵味无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B项,“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无中生有,结合诗歌“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只是写出黄河波浪气势磅礴。

故选B。

答案 B★2.(赏析诗歌风格)前人认为本词风格豪放,请结合“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豪放词基本特征的把握能力。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

内容上,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发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取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从创作主体上,作者多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爱国志士,将词人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

本题说前人认为本词风格豪放,要求请结合“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作简要分析。

从取境角度,“壮游”指怀抱壮志而远游,“绵邈”指辽远,这里指山川绵远辽阔,“飘飘”表现人物的洒脱自在,所以说用词雄壮,取境开阔,意境深远;从创作主体角度,这几句写诗人壮游天下的雄心,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处吟咏的愿望,展现了一个豪迈飘逸,狂放不羁,洒脱自由的诗人形象;从抒发情感的角度,这几句写了诗人壮游天下的雄心和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这几个方面都体现了豪放词的特点。

答案①从意境角度,用词雄壮,意境开阔。

“壮”有力量感,“汗漫”“绵邈”等词有开阔感,“飘飘”有洒脱感,营造出雄浑辽阔的意境。

②从诗人形象角度,诗人形象豪迈狂放,洒脱不羁。

诗人胸怀壮志,游览祖国壮丽河山,并希望能够咏唱吟颂。

③从情感角度,表达了作者壮游天下的雄心和吟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

二、(2019·黄冈三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3~4题。

登百丈峰(其一)高适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注]。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注] 草草:骚扰不安的样子。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遥望汉兵与匈奴多次争夺的燕支道,不为游览,而是想要观察边疆关隘的形势。

B.“汉垒”“胡天”两相对照,既展现了西北边境空旷、苍茫的景象,又营造了边境紧张的氛围。

C.“忆昔”两句承接上文并转入虚写,遥想拥有赫赫功勋的霍去病也曾在此征战匈奴。

D.征讨并未让边境安宁,如今只见鸿雁高飞,反映了作者对边疆守御的深刻思考以及建功立业的渴望。

解析诗人见“鸿雁”而“伤怀抱”,可见“鸿雁”并非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答案 D★4.(炼字)结合诗歌,赏析七、八句中的“终”“徒”二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终”是“终究”之意,“徒”是“空自”“白白地”之意,表明匈奴终究没能灭绝,寒山空自承受着纷乱的事实。

“终”“徒”二字与上文的“连年”“征讨”相呼应,强化了边疆征讨与结局之间的巨大的反差,引出后文诗人内心的失落与伤感。

(若考生分别赏析“终”“徒”二字的表达效果,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书愤二首(其一)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①。

细雨春芜上林苑②,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 ①西汉时,苏武被困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改。

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不屈而死。

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

5.下列对颔联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苏武的典故写诗人晚年的困厄境况,十分准确贴切地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B.用张巡的典故是诗人以史明志,写自己虽然被俘了,但是要坚持斗争永不屈服。

C.“久”字写出了持续困厄的时间之长;“空”字则突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

D.连用两个典故紧承首联的自我描述,诗人情绪激昂、内心悲愤,照应了题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B选项“写自己虽然被俘了”错误,诗人此时没有被俘。

故选B。

答案 B★6.(赏析诗句)本诗颈联情景交融,特色鲜明,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一联写景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

上林苑,汉时旧苑。

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

首二联情绪激昂,一气直下。

这一联则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最后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的英雄本色。

答案①借景抒情,“细雨春芜”“颓垣夜月”描绘出一幅凄清而又破败的景色,令人十分伤感;②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著名宫殿上林苑和洛阳宫写当前的皇宫,增加了历史的沧桑感;③承上启下,既呼应了前文对自身惨境的描写,又对尾联抒发以身报国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送人宰吴县杜荀鹤海涨①兵荒后,为官合动情。

字人②无异术,至论不如清。

草履随船卖,绫梭隔岸鸣。

惟持古人意,千里赠君行。

[注] ①“海涨”即沧海横流为患,比喻社会的动乱。

②“字人”即抚养人民。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连年兵荒马乱之后,做官就更应该考虑到人民的疾苦,这是诗人对去吴县当县令的友人的告诫。

B.颔联两句中诗人为友人指出了抚养人民的办法,认为没有什么特异的办法,为官清正廉洁才是最好的。

C.尾联照应诗题,点明送别,并在送别之际祝福友人像古代的官员一样,政绩卓绝、前程似锦,前途无量。

D.这是一首送别诗,没有离愁别恨、愤慨于仕宦不遇等消极情调,表达了时时不忘“济世救物”的诗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C项,“祝福友人像古代的官员一样,政绩卓绝、前程似锦,前途无量”理解错误,应该是诗人希望友人保持历史上那些政绩卓绝的清官所具有的仁民爱物之心,做一个清廉爱民的好官。

故选C。

答案 C★8.(赏析诗句内涵)诗的颈联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

这道题考的是分析诗歌中颈联两句的意思以及其内涵。

本题要答出颈联的表层意和象征意。

答案颈联中,诗人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友人乘船赴任途中的情景。

船家一边行船,一边出售自己编织的草鞋;对岸传来织帛的机梭声。

草鞋、布衣和绫梭等是百姓生产、生活的象征,诗人言外之意是希望县宰朋友到任之后能够注重恢复发展当地的生产,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