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引

合集下载

2021年中国及各地区光刻胶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2021年中国及各地区光刻胶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2021年中国及各地区光刻胶行业相关政
策汇总
光刻胶是微电子技术中微细图形加工的关键材料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更是大大促进了光刻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2021年中国光刻胶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投资前景研究显示,为加快推进中国光刻胶产业发展、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国家层面先后印发鼓励性、支持性政策,推动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例如;今年三月份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等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该政策提出光刻胶生产企业入围“清单”,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层面光刻胶行业相关政策
此外,其他省市也有有关光刻胶行业的支持政策:。

马鞍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发展促进科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十四五”电子材料(磁性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马鞍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发展促进科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十四五”电子材料(磁性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马鞍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发展促进科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十四五”电子材料(磁性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2.07.28•【字号】马经信促进〔2022〕2号•【施行日期】2022.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马鞍山市“十四五”电子材料(磁性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目录一、“十三五”发展回顾与总结(一)主要成就1、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企业发展质效并进2、产业基础更加牢固,产业链条相对完善3、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研发成果丰硕4、招商引资持续发力,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二)面临不足1、产业规模偏小,高端产品偏少2、专业人才紧缺,创新能力不足3、发展资金不足,产业链条存在短板4、经营成本增加,转型升级力较大二、“十四五”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机遇1、我国电子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加快2、安徽省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3、马鞍山市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时期4、马鞍山市磁性材料产业发展环境趋好三、发展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战略定位(三)发展思路1、内涵式:聚焦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内涵2、高端化:聚焦招大引强产业链延伸,着眼高端优化产业布局3、特色化:聚焦细分领域特色化发展,错位发展打造区域特色4、绿色化:聚焦绿色制造与高效集约,打造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四)发展目标1、产业规模2、集群打造3、创新能力四、发展重点与路径(一)市场前景(二)发展重点1、高端铁氧体磁材2、高端稀土磁材3、硅钢4、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5、磁材装备制造业(三)发展路径五、空间布局与载体(一)空间布局(二)主要载体六、重点任务与工程(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加速产业集群建设2、支持龙头企业发展3、积极推进重大项目(二)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支持产学研合作3、建设创新载体平台(三)创新招商引资模式1、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2、创新招商引资方式3、开展区域合作招商(四)打造特色优势品牌1、塑造磁性材料特色品牌2、加强对外宣传交流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构建人才支撑体系1、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2、建立人才培养体系3、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六)提高合作开放水平1、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2、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七)促进绿色协调发展1、推进技术改造提升行动2、培育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七、配套政策与措施(一)组织保障1、切实加强组织管理2、优化考核评估制度(二)资金保障1、设立产业专项基金2、构建融资服务平台3、构筑多层次融资担保体系(三)服务保障1、持续改善政府服务水平2、优化营商环境附件一:磁性材料产业产业链全景图附件二:磁性材料产业市场规模与趋势(一)全球磁性材料产业发展概况1、全球磁性材料市场规模2、全球磁性材料市场产品结构3、全球磁性材料市场应用结构4、全球磁性材料产业地域分布5、全球磁性材料产业竞争格局(二)中国磁性材料产业发展概况1、我国磁性材料市场规模2、我国磁性材料市场产品结构3、我国铁氧体磁性材料生产规模4、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规模5、我国磁性材料产业重点企业(三)发展趋势附件三:重点目标企业分析(一)高端铁氧体磁材(二)高端稀土磁材(三)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一、“十三五”发展回顾与总结(一)主要成就1、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企业发展质效并进“十三五”期间,马鞍山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1+3+N”产业集群(基地)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关键电子材料(磁性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先进材料2035发展战略书

中国先进材料2035发展战略书

我国先进材料2035发展战略书一、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

作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先进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我国先进材料2035发展战略书可以说是针对当前国内外情势所制定的一项重要发展规划,其制定旨在推动我国先进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加速国家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二、综述我国先进材料2035发展战略书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明确规划和部署。

在这本战略书中,首先明确提出了未来我国要实现先进材料领域的发展既定目标,随后对应的政策措施、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等内容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这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三大环节,以及在材料科学、制造工艺、产品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三、深入探讨在实现我国先进材料2035发展战略书所规划的发展目标过程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等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

未来我国应加大对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

其次是在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领域的发展。

在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提高先进材料的制备工艺和装备水平,推动先进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还需构建和完善先进材料产业体系,培育和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材料企业,形成规模效益和辐射带动效应。

四、个人观点我国先进材料2035发展战略书的出台对于我国未来材料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我看来,这一发展战略书的制定是对我国先进材料领域发展潜力和现状的准确分析和科学判断,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我认为,这也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国家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的创新路径和发展蓝图,成为引领国家科技发展的长期纲领。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2.05•【字号】皖发改高技〔2024〕83号•【施行日期】2024.0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省有关单位,各市发展改革委: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决策部署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2月5日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科技创新驱动,当前处于萌芽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备成长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和变革作用的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先导区是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未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为目标,构建创新资源持续汇聚、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产业生态迭代完善、产业成果不断涌现的未来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为规范管理和有效服务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决策部署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按照需求导向、前瞻布局、创新驱动、应用牵引、跨界融合的原则,以未来技术突破和数字化改革催生新动能,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未来产业培育链条,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深刻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长江经济带安徽段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

长江经济带安徽段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

长江经济带安徽段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长江经济带安徽段在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详细阐述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城乡电网升级和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推进策略,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同时,文章还分析了政府职能转变、法治环境营造、市场化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等制度改革创新要点,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改进方向和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长江经济带安徽段在面临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区域合作、基础设施等问题时,需要加快绿色转型步伐,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持续改进路径和战略部署的建议,旨在打造长江经济带安徽美丽段,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兴旺、百姓富裕、区域协调、开放合作、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美好愿景。

目录第一章长江经济带概况与战略意义 (1)一、长江经济带地理范围及资源禀赋 (1)二、国家战略背景下的长江经济带发展 (2)三、安徽省在长江经济带中定位与作用 (3)四、美丽长江经济带建设愿景与目标 (4)第二章安徽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及挑战分析 (5)一、安徽省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5)二、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进展情况 (6)三、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7)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7)第三章路径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构建 (9)一、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策略部署 (9)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方向 (10)三、产业园区和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 (11)四、开放型经济格局构建举措 (11)第四章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15)一、水域生态治理和湿地保护规划 (15)二、山地森林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 (16)三、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策略 (16)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活动推进 (17)第五章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计划 (19)一、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及优化布局思路 (19)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如5G、物联网等) (20)三、能源保障能力提升举措部署 (21)四、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支持政策 (22)第六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策略 (23)一、政府职能转变和法治环境营造 (23)二、市场化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23)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方向 (24)四、人才引进培养及激励机制设计 (25)第七章总结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策略建议 (27)一、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回顾 (27)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机遇挖掘 (28)三、持续改进路径和策略部署建议 (29)四、全面打造美丽长江经济带安徽段愿景展望 (30)第一章长江经济带概况与战略意义一、长江经济带地理范围及资源禀赋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一条重要的经济走廊,横跨了东中西三大地带,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共计11个省市,显示出其显著的地理优势与战略地位。

安徽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引安徽科技厅

安徽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引安徽科技厅

附件1: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旳具有老式材料所不具有旳优秀性能和特殊功能旳材料,一般分为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构造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为提高本省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增进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特编制《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23—2023年)。

新型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和优质铜材深加工等产业技术发展指南另行公布。

一、发展现实状况及趋势伴随社会进步和新兴产业旳迅速发展,市场对新材料旳种类和数量需求不停扩大,新材料已占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旳15-20%。

目前,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重要特点是:向智能化、多功能化、复合化、长寿命及顾客订制化等方向发展,上游基础产业与下游新兴产业之间技术一体化,技术原则全球化,创新研发周期缩短,多学科交叉趋势增强,愈加重视与生态环境及资源运用旳协调性。

安徽省在新材料领域具有一定旳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资源优势,具有迅速发展旳条件。

合肥杰事杰企业、皖维高新材料股份企业、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企业、安利合成革有限企业、黄山永新股份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一定旳著名度;合肥、蚌埠、马鞍山、宣城、巢湖、无为等地建立了新材料产业基地。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蚌埠玻璃设计院、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新材料研发实力较强;建有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试验室等技术开发平台。

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水性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研究与粉体开发等技术处在国内领先地位,氧化铟锡(ITO)导电膜玻璃、透明导电膜(TCO)玻璃基板、球形石英粉、高纯超细硅酸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超级炭负极材料、纳米碳酸钙、陶瓷纳米粉体等产品性能处在全国先进水平。

安徽尚有较丰富旳非金属矿产资源,现已查明非金属矿产79种,其中方解石型碳酸钙,凹凸棒石粘土在储量与质量上居全国前列,煤系高岭土、绢云母、膨润土、沸石等储量也十分丰富。

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

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

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一、前景与基础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新材料是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改造传统产业、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我区新材料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骨干企业进一步壮大,新材料产业园区初步形成。

二、行动目标(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依托聚氨酯、新型催化剂、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等优势领域,形成重点新材料产业基地。

到2020年,全区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达到50亿元,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聚集效应更加显现。

依托渤海新区新材料园区,引导新材料企业和项目集聚,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5家以上,在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三)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掌握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前沿先导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重点新材料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四)应用领域和推广。

加大产品应用和下游产业开发力度,到2020年新材料产品在信息工程、节能环保、能源、建筑等领域中的应用得到充分发展,低端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达到30%以上.三、主要任务(一)壮大发展石化材料产业。

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依托现有TDI、己内酰胺、PVC、聚苯乙烯、亚氨基二乙酸等基础石油化工、煤化工项目,重点发展聚酰胺、聚氨酯等聚芳烃化合物产业,吸引全国生产企业在区内聚集,带动渤海新区新材料产业再上新台阶。

(二)大力推进新型材料。

依托高性能树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醚多元醇、聚脲树脂、气凝胶等新材料生产产业,吸引更多树脂基复合材料等生产企业在区内聚集,重点推进利和知信高性能树脂、康壮化工烯脲树脂、爱彼爱和氧化硅气凝胶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十四五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十四五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四五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产业已成为21世纪高科技领域的最先进和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

为实现我国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四五。

一、坚持创新驱动。

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新材料专业人才,促进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二、注重核心技术研发。

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加强新材料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新材料产业的消费升级。

四、实施绿色发展。

加大绿色环保新材料的推广力度,提高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五、着力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利用国际化资源,拓展市场,加强国际化运作,推进企业境内外融合发展。

六、优化政策环境。

加强新材料产业的政策引导和规范,促进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七、加强创新创业支持。

为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提供充分支持,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引导社会投资。

综上所述,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四五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希望能够在之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30•【字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三十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三十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已经2024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9月30日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2024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为了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作如下决定:一、本决定所称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应当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前瞻布局、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分类推进、开放协作。

三、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应当面向全球科技和产业前沿,遵循未来产业发展规律,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与数据空间等重点领域及方向,以及大科学装置催生的新兴产业,结合新技术新趋势进行动态调整、梯次培育。

四、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导,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统筹开展技术创新、场景开发、示范推广和规模应用,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营造未来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设区的市、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情况,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强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要素供给和组织保障。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安徽省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安徽省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时要 在汽车板 、 电工钢 、 高速 车轮 、 管线钢 、 高效节约型建
在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发 面主要 以马鞍 山钢铁股 份 筑用 钢等产品开发上加强投入 ,突破 钢铁冶炼节能减排
有限公司为重点 , 除在继续保持 传统优势产品优势外 , 同 新技术难点 。
2 1 年第 6期 01

和成套设备 , 突破 国外玻 璃设 备技术壁垒 , 大幅提 高玻 璃
新材料产业节能减排水平 。 在发展 电子材料发 面 , 应通 过技术引进 、 结构调 整和
自主创新 ,全面提升 电子材料 和元器 件产品 品质 和技 术 水平 , 重点发展 薄膜液 晶显示器 、 等离子 体显示 器 、 型 新
在制造业生产 中 , 金属热切割一般有气割 、 等离子切 割、 激光切割等。等离子切割 自 2 世纪 5 年代中期在美 0 0
国研制成功 以来 , 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计算机及数字控制 技术的突飞猛进 , 数控切害 也得 以蓬勃发展 , 4 并在改善加
范围引 导市场主体将更多的资金投向科研开发 、 技术改造
2 制 度 创 新 .

的应用与发展
曾 明
( 安徽 叉 车集 团有 限责任 公 司)

. . . :. + T . . 下 T:
.. . 十 . : 十 . T ● : . 十 . . ● 0t +
首先 , 政府应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宣传力度 , 极力营造

个 良 的创新氛围和体制氛围。 好 其次 , 政府要加快整合现
务和投资顾问机构等 中介机构 , 与完善支持风险投资 建立
的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 : 张敏
—●I
0 ̄ 6 21 期 1
高技企及化 l 新 术 业 孵 器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新材料产业正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新材料产业的定义、发展趋势、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份发展指南。

一、新材料产业的定义新材料产业是指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原材料的改性、组合或者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能的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新材料产业涉及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产业。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型新材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例如,可降解塑料、再生材料等将逐渐取代传统材料,成为主流产品。

2. 高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强度、高韧性、高导热导电等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新材料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具有传感、响应、自修复等功能的智能材料将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各国都将新材料产业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入和支持。

中国作为全球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也在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先进金属材料: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2.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包括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3. 先进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等,广泛应用于光电子、新能源、化工等领域。

4. 先进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安徽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引

安徽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引

安徽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引关键信息项:1、发展目标2、重点领域3、技术创新方向4、政策支持措施5、产业协同机制6、人才培养计划7、知识产权保护8、风险评估与应对9、监督与评估机制1、引言11 阐述安徽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和背景。

12 明确本协议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发展目标21 短期目标(1-2 年)211 确定在特定新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具体目标。

212 制定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阶段性计划。

22 中期目标(3-5 年)221 提升安徽在国内新材料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222 实现若干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和产业化应用。

23 长期目标(5 年以上)231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232 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制定相关标准。

3、重点领域31 高性能金属材料311 研发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的新型金属合金。

312 推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32 先进高分子材料321 开发高性能塑料、橡胶和纤维材料。

322 拓展在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等行业的应用。

33 无机非金属材料331 研究新型陶瓷、玻璃和碳素材料的制备技术。

332 应用于新能源、环保等领域。

34 复合材料341 加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342 实现大规模应用于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

4、技术创新方向41 材料设计与模拟411 利用计算材料学方法优化材料性能。

412 建立材料数据库和研发平台。

42 制备工艺创新421 探索绿色、高效、低成本的制备工艺。

422 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43 性能测试与表征431 完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

432 发展先进的表征技术和设备。

5、政策支持措施51 财政政策511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512 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

52 金融政策521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材料企业的信贷支持。

522 推动设立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

53 知识产权政策53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

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

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

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一、总体思路历史发展前景可以由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和“十四五”发展战略协同推动。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努力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格局,不断深化工业链延伸,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施行业标准制定,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

二、指导原则(一)坚持以技术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

坚持“依靠市场,服务经济发展”,大力开发和实施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支撑;加强新材料产品市场开发,创新管理模式,结合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开展新材料产业市场研究与开发;增强新材料产品的价值感知,挖掘消费者的理念,优化产品的功能性;坚持技术创新,更新技术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发展安全性、持续性。

(二)坚持科技支撑,科技引领。

尊重科学和技术的作用,推进新材料研发进程,实施技术立法、行业标准化,加快新材料的实施、推广,提升新材料发展水平;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新材料科技项目的管理,以“军民融合”的形式,实现新材料的迅速闭环;加快建设平台,增加科技项目的投入,加快行业应用变革。

(三)坚持深化产业融合,完善产业链条。

强化产业集群聚集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实施资源共享战略,助推新材料产业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深度发展多领域融合,推进跨产业融合,以智慧制造业为核心,打造跨界融合的“新材料+”战略;整合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转移平台,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步伐。

三、举措推进(一)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实施财政、税收激励政策,支持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广;建立行业政策和技术标准,构建完善的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投资部门出资资金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新材料定价能力;继续支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加快市场准入和利用,解决制约实施的人力资源、设备设施等问题。

(二)加强行业协同,促进新材料产业合作。

改进新材料产业生产模式,构建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引进专业化管理服务,重点建设新材料产业管理咨询等服务体系;加强新材料用户使用交流,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推动新材料供给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培养技术专家队伍,强化科技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一:加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1. 加大科研投入,支持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

建立新材料研发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指导意见二:加强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1. 建立新材料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新材料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材料专业人才,促进新材料产业人才队伍的壮大。

2. 加强新材料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育。

鼓励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新材料专业人才,同时加大对本土新材料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保障新材料产业人才队伍的质量与数量。

指导意见三:加强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建设1. 健全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

加快新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标准的制定,规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保障新材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加强新材料产品认证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新材料产品认证体系,加强新材料产品的质量认证与管控,提高新材料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指导意见四:加强新材料产业市场监管1. 完善新材料产业市场准入机制。

严格执行新材料产业市场准入要求,遏制低质量和假冒伪劣新材料产品的流通,保障新材料市场的健康发展。

2. 强化新材料产业产品质量监管。

加强对新材料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新材料产品的质量问题,维护新材料市场秩序和用户权益。

指导意见五:促进新材料产业国际合作与交流1. 拓展新材料产业国际市场。

鼓励新材料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新材料产品和技术向国际市场输出,提升新材料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 加强国际新材料产业交流合作。

加强与国外新材料产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吸收国际先进新材料技术和经验,推动新材料产业的跨国合作与创新发展。

指导意见六:建立健全新材料产业政策体系1. 健全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关于印发高新技术管理工作指引通知

关于印发高新技术管理工作指引通知

关于印发高新技术管理工作指引通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级部门、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大家好!根据我国科技发展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为了加强对高新技术的管理和引导,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印发本《高新技术管理工作指引通知》。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落实这一通知,以下我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积极推进高新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

首先,本通知明确了高新技术的定义和范围。

高新技术是指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领先和创新性技术。

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

各级部门和科研院所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所承担的高新技术工作方向与领域,并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合作,推动相关研究和应用。

其次,本通知强调了高新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各级部门和科研院所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管理工作,加强组织和协调,完善管理体系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接着,本通知明确了高新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各级部门和科研院所应承担起领导、支持和服务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责任,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要强化对高新技术项目的管理,加强技术评审和项目评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文化,推动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为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本通知还对高新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进行了部署。

各级部门和科研院所要建立完善高新技术管理的工作机制和信息平台,加强技术信息收集和分析,及时掌握高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同时,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人才的激励和培育机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还要加强对高新技术项目的管理和评估,建立专门的评审和评估机构,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新材料发展规划

新材料发展规划

新材料发展规划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

新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对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制定一份新材料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新材料发展规划需要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

在产业定位上,应该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产业结构的特点,明确新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重点,推动新材料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发展目标上,应该明确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提出具体的技术指标和产业规模目标,为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引。

其次,新材料发展规划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加大研发投入,才能不断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因此,新材料发展规划应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提升新材料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新材料发展规划需要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

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科研项目资助等,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新材料发展规划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因此,新材料发展规划应该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促进新材料技术的国际化合作,提升新材料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总之,新材料发展规划是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推动新材料产业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安徽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政府的引导下,安徽省积极推动新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安徽新材料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安徽省加强了对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力量培养和创新机制的建立。

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相继建立,为新材料技术的突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安徽还加强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技术,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安徽新材料产业在产品开发方面表现出色。

通过整合资源,安徽省重点发展了一批新材料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

在这些园区中,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材料产品。

尤其在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纳米材料等领域,安徽的企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这些新材料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广泛应用,还出口到国际市场,为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增加了新的增长点。

安徽新材料产业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安徽省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与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的合作,打破了传统材料的壁垒,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同时,安徽还加大了对新材料产业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和交流活动,提升了新材料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些举措有效地拓展了新材料产品的市场空间,为安徽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徽新材料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科研投入,整合资源,安徽新材料产业不断壮大,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徽新材料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安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全国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安徽在新材料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方面,安徽新材料产业在材料种类的丰富性上取得了突破。

传统材料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和创新,同时新兴材料如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新材料不仅在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还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等高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另一方面,安徽新材料产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多家高水平研发机构和企业相继涌现,为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安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积极开展新材料研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的加入,不仅提升了新材料产业的整体水平,也推动了技术创新的不断迭代。

在政策支持方面,安徽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既包括财政支持,如对新材料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也包括科研支持,如设立专项基金和科研项目的立项。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安徽新材料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新材料的应用需求与市场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市场需求的波动性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其次是技术创新的高门槛。

新材料的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技术难度较大,因此技术创新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安徽新材料产业需要加强与市场的紧密对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同时,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还需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成就。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安徽将继续加大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力度,加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新材料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经济结构调整、技术更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增长。

这里,提供关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南,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政策环境,开发新材料产业。

一、从专业领域获取灵感
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中,获取灵感非常重要。

专业领域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企业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当前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从中积累经验,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二、把握行业风向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会不断变化,企业需要紧跟政策变化,把握行业发展的风向。

例如,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可以推动环保型材料的发展;政府强调安全生产,企业可以投资研发安全型材料产品。

三、加强研发投入
新材料产业研发是创新的关键所在,投入研发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企业要深入研究新材料的性能和发展趋势,投资新材料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市场营销
新材料的发展不仅要把握技术优势,还要注重市场营销,把新材料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润。

企业要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加快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五、强化技术支撑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好技术的研发,把握市场的发展动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上是当前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南,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利用政策环境,开发新材料产业。

只要做好以上工作,企业就能够在新材料产业中取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一般分为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为提升我省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特编制《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年)。

新型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和优质铜材深加工等产业技术发展指南另行发布。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新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需求不断扩大,新材料已占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5-20%。

目前,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主要特点是:向智能化、多功能化、复合化、长寿命及用户订制化等方向发展,上游基础产业与下游新兴产业之间技术一体化,技术标准全球化,创新研发周期缩短,多学科交叉趋势增强,更加重视与生态环境及资源利用的协调性。

安徽省在新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资源优势,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

合肥杰事杰公司、皖维高新材料股份公司、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公司、安利合成革有限公司、黄山永新股份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合肥、蚌埠、马鞍山、宣城、巢湖、无为等地建立了新材料产业基地。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蚌埠玻璃设计院、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新材料研发实力较强;建有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开发平台。

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水性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研究与粉体开发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氧化铟锡(ITO)导电膜玻璃、透明导电膜(TCO)玻璃基板、球形石英粉、高纯超细硅酸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超级炭负极材料、纳米碳酸钙、陶瓷纳米粉体等产品性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安徽还有较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现已查明非金属矿产79种,其中方解石型碳酸钙,凹凸棒石粘土在储量与质量上居全国前列,煤系高岭土、绢云母、膨润土、沸石等储量也十分丰富。

二、发展思路
1、总体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支持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坚持传统材料产业技术升级和新兴材料产业培育并重,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延长产业链,建立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特色研发与产业基地,促进我省新材料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2、技术路线。

围绕玻璃新材料、磁性新材料、大宗非金属矿深加工材料、化工新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纳米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领域,重点突破新材料的结构功能、集成器件和绿色制备等关键和共性技术,实现新材料产业低碳与绿色生产,开发一批综合性能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品,满足节能环保汽车、信息家电、新型建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对新材料的需求。

三、优先领域及发展重点
1、磁性材料和稀土材料开发技术。

研究磁性材料和稀
土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磁性材料和稀土材料器件及其成套设备,主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促进我省电子元器件和照明行业技术升级。

重点研究新型钙系永磁铁氧体、高性能锰锌铁氧体、钕铁硼永磁材料、抗干扰镍锌铁氧体、非晶软磁材料、稀土荧光材料、长余辉稀土发光材料、杂化和纳米混合稀土材料等新材料制备技术。

重点开发高磁导率器件、贴片式电感器、高灵敏度磁电阻自旋阀传感器、非晶软磁材料成套设备、新型环保节能型电光源产品。

2、玻璃新材料开发技术。

研究高性能玻璃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功能化玻璃规模化生产工艺和成套设备,突破国外玻璃设备技术壁垒,大幅提高玻璃新材料产业节能减排水平,产品满足新能源材料和显示器材行业需求。

重点研究TCO导电膜玻璃、高世代TFT-LCD基板玻璃、高强耐热硼硅酸盐玻璃、单相结构高密度ITO靶材等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玻璃新材料生产富氧燃烧和全氧燃烧、玻璃配合料熔窑废气余热预热、纯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关键技术。

重点开发大
型连续磁控溅射镀膜线工艺、TFT-LCD基板玻璃生产线、高强耐热硼硅酸盐平板玻璃的浮法技术与装备、熔窑燃烧空间、玻璃流体等有机结合的仿真模拟设备等。

3、大宗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

研究我省优质非金属矿资源优势深加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大宗非金属矿及工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循环再利用。

重点研究钾长石、绢云母、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粘土等深加工关键技术,以及磷石膏、粉煤灰、石化、煤化工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关键技术。

开发高利用率钾长石-磷矿复合肥、超细碳酸钙、活性氧化钙、超细绢云母粉、凹凸棒粘土高粘剂、高效吸附剂等生产工艺,实现产业化。

4、化工新材料开发技术。

研究化工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设计新工艺、新配方,开发符合无毒、环保、高性能要求的化工新产品,建立相应产品标准化体系。

重点研究紫外光固化、汽车和家电化学品、一步法环氧树脂环保生产、柠檬酸酯增塑剂清洁生产、水性和粉末涂料制备、特种煤制活性炭等关键技术。

开发通讯光纤涂覆材料、功能性丙烯酸多
酯、高纯特种化工试剂、无醇无苯油墨、国产汽车高档面漆、苯基系列有机硅新材料、双环戊二烯酚型环氧树脂、磷系阻燃型环氧树脂等产品,开发新型活性炭加工设备,建立科研试剂标准化体系。

5、功能高分子材料开发技术。

研究通用塑料(PP、PE、ABS、PS、PVC等)的改性技术、高阻隔绿色包装技术、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复合技术,开发轻质、高性能、可回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子材料产品,满足市场对高分子材料阻燃、耐老化、耐侯、透气防水、抗菌防霉、易去污等高功能性和环保要求。

重点研究水性溶剂替代体系和无卤阻燃体系,研究新型工程塑料、水性高分子材料、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碳纤维、聚丙烯腈基腈纶长丝(PAN)、高性能绳网等制备关键技术。

开发汽车、家电零部件用复合材料及其配件、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柔性轻质阻氦膜、高档碳纤维、复合碳纤维、新型生物滤膜、环境友好型电缆护套、特种电缆、新型滤膜、高档环保型塑料薄膜涂层材料、新型包装材料等产品。

6、纳米新材料开发及应用技术。

探索材料的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等多层次微观结构对材料使用性能影响,研究纳米材料在塑料、橡胶、纤维等聚合物中的应用,提高材料耐磨、自洁、增亮、偏光、防粘结等各种性能,开发体积小、功耗低、高强、耐磨、耐油、耐热的纳米材料新产品。

重点研究纳米磁性、纳米吸波、纳米电磁屏蔽、纳米功能薄膜、纳米改性聚合物等关键技术。

开发磁性传感器、微电子机械系统、纳米涂料、光学薄膜纳米涂层、纳米阻燃塑料、高性能橡塑制品、纳米防锈剂、环保型无醇无苯油墨和高档涂料、高性能的纳米无菌保鲜材料等产品。

7、新能源材料开发技术。

研究新能源材料制备工艺,降低能耗,提高稳定性,开发高比功率、功率型和容量型新能源关键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服务我省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光发电等新能源产业。

重点研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卷绕式聚合纳米固体电池和管式胶体电池,特别是大型动力密封电池、超电容器等新能源关键材料的制备技术。

开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超
薄型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可金属化粗化膜、超高方阻金属化薄膜、聚烯烃微孔薄膜、超级碳材料等新能源材料产品。

8、环保新材料开发技术。

研究新型低成本环保新材料制备技术,在保持材料高性能基础上,对农业、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实现新材料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点研究高阻隔无菌保鲜技术、农业废弃物生产绿色秸秆板材关键技术、生物可降解塑料核心技术、废旧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增容共混改性、回收造粒及应用技术、建材和工业填料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关键技术等。

开发绿色包装材料、新型环保建材、污水回收用轻质多孔生物滤料、环保吸附材料、无醛板材淀粉胶等高新技术产品。

四、创新公共平台建设
1、建设一批研发公共平台。

充分发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作用,加强安徽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纳米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完善纳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平台。

整合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培育国家汽
车与家电用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强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新建安徽省非金属废弃物再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平台。

2、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加强国家平板玻璃热工测试中心等公共检测、检验服务平台建设,新建安徽省新能源材料结构与性能检测中心,建设新材料产业分析与测试共享服务平台。

积极推进玻璃新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新材料领域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受益为宗旨,集成产学研各方优势,致力于行业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的联合研究与合作开发,重点支持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促进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依托安徽省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争取建设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新建纳米材料及应用、化工新材料、磁性新材料及器
件等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附件:新材料产业科技项目表
附件:
新材料产业科技项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