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疱疹性咽峡炎管理和中医药治疗PPT课件

疱疹性咽峡炎管理和中医药治疗PPT课件

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
中药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选用清热解毒、利咽解毒、养阴清热等中药 方剂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缓解症状、 促进康复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副作用 小、安全性高、疗效稳定等优点,尤 其对于轻症患者疗效显著。
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未来发展方向
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
创新药物研发
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 科学技术,探究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的作用机制和疗效优势。
加强新药研发力度,利用现代药物制剂技 术,开发出更加效、安全、方便的中药 制剂和治疗方案。
临床实践与推广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实践 和经验总结,提高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 炎的普及率和认可度。
中药外治
采用中药漱口、雾化吸入 等外治方法,缓解咽部疼 痛、肿胀等症状。
03
中医药治疗疱疹性
咽峡炎的理论基础
中医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病因
中医认为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外感风热、湿热邪毒所致,侵犯肺胃,导致咽喉红 肿、疼痛。
病机
中医认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机为热毒内蕴、火热上攻,导致口腔黏膜受损、溃烂 ,出现疱疹。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男,5岁,因高热、咽痛就 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采用
中医药治疗,一周后痊愈。
案例二
患者女,3岁,因发热、咽痛就 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采用 中医药治疗,三天后症状明显缓
解,一周后痊愈。
案例三
患者男,1岁,因高热、流涎就 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采用 中医药治疗,两天后体温降至正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精品文档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一、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ICD-10:B0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要点】1.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 1-7 岁多发。

2.潜伏期常 2-4 天,常突然发热及咽痛。

热程大都 2-4 天,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

3.可伴有头痛、腹痛、肌痛及呕吐、咳嗽等症状。

4.病程大多 4-6 天,偶有延至 2 周者。

大都预后良好,偶有腮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但极少数病情进展迅速,可合并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5.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有红晕,2-3 日后疱疹加剧扩大,不久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

6.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以此病为首发,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7.实验室检查:多数白细胞总数正常。

如白细胞总数升高(> 10× 109/ L)和或中性百分比升高 ( >80%),静脉血 CRP升高(> 10mg/dL)及指血 CRP (> 20mg/L)明显高于正常,可考虑合并细菌感染。

(三)治疗方案1.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炎琥宁、热毒宁、利巴韦林、喜炎平及阿昔洛韦等。

2.如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如 : 头孢硫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3.对症治疗:因咽部疼痛而吞咽困难者可予开喉剑喷喉部、流质饮食及补液治疗。

4.重症病例:如考虑合并脑炎等可应用 IVIG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5.重症患者给予强心、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特殊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轻症为 4-7 天;重症病程视病情而定。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B00.202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

1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儿科临床路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的为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

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

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局部症状:可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咽部不适等,多于3-4天自愈。

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

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

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因发热引起惊厥。

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有时可见下颌和淋巴结肿大。

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肠道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

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骤,表现为明显咽痛、高热、流延、厌食、呕吐等,病程约为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咽的粘膜表面有多个2-4mm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

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它部位。

病程约为一周左右。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3、7型引起。

以发热、咽炎、结膜炎未特征。

常发生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

临床表现有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

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结合膜炎,可伴有结合膜出血;颈后及耳后淋巴结增大。

儿科5种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

儿科5种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

儿科5种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李彬妹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本科室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90例患儿,对照组90例患儿,观察组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儿科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健康知识达标率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总费用、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并发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总费用、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总页数】3页(P161-163)
【作者】李彬妹
【作者单位】414500 岳阳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G479
【相关文献】
1.手足口病快速评分表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2.互动式健康教育路径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3.健康教育路径在手足口病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4.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5.临床路径在进展为手足口病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与治疗PPT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与治疗PPT

咽痛:咽部疼痛, 吞咽困难
口腔溃疡:口腔 内出现溃疡,疼
痛明显
淋巴结肿大:颈 部淋巴结肿大,
触痛明显
皮疹:皮肤出现 红疹,瘙痒明显
呼吸困难:呼吸 急促,呼吸困难
病毒性咽峡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与疱疹性咽峡炎相似,但无疱疹 细菌性咽峡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症状与疱疹性咽峡炎相似,但无疱疹 口腔溃疡:口腔内出现溃疡,但无疱疹 手足口病:口腔内出现溃疡,手、足、臀部出现疱疹,但无咽峡炎症状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 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传播
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
接触病毒
避免与患者密 切接触,减少
感染风险
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病
毒传播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 避免接触患者,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增强体质
疗并发症等
术后护理:保 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感染、促 进伤口愈合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 病毒药物,如阿昔 洛韦、伐昔洛韦等
物理治疗:使用雾 化吸入,如生理盐 水、布地奈德等
生活护理:保持口 腔清洁,多喝水,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心理支持:保持良 好的心态,避免焦 虑和紧张情绪
Part Four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避免接触病毒
汇报人:
01 02 03
04
Part One
Part Two
病史:询问患 者是否有发热、 咽痛、咳嗽等
症状
体格检查:观 察患者咽部是 否有红肿、疱
疹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 C反应蛋白等 检查,以辅助

疱疹性咽峡炎演示课件

疱疹性咽峡炎演示课件

06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
康复期注意事项
遵医嘱按时服药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 控制。
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使用温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进行漱口,有助于减轻口腔不 适和预防感染。
避免刺激性食物
在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加重口 腔和咽部不适。
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
疱疹性咽峡炎
汇报人:XXX 2024-01-22
contents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 • 并发症及风险评估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 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 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有助于判断病毒感染。
病毒分离培养
血清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可取患者咽拭子或粪便 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鉴定病毒类型。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 抗体IgM和IgG,有助于 诊断及判断感染时间。
采用PCR等方法检测病 毒核酸,具有快速、灵
敏、特异的优点。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发病原因
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包 括柯萨奇病毒A1-6、8、10、22 等亚型,也可由埃可病毒、EV71 病毒等肠道病毒引起。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性
流行季节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 要通过粪口途径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全年均可发病,但春夏季为高发季节 。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以1-7岁多发 ,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

23疱疹性咽峡炎(县医院适用版)

23疱疹性咽峡炎(县医院适用版)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一、疱疹性咽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疱疹性咽峡炎(ICD-10:B08.5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堂《儿科学》第八版:1.急性起病;2.主要症状:咽痛、发热;3.主要体征: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位于悬雍垂、咽后壁、扁桃体及临近软腭等处。

口唇粘膜以及手、足、臀等部位无皮疹;4.根据上述1-3条标准临床诊断或/和咽拭子肠道病毒(CoxA 、B,埃可病毒等)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8.552,疱疹性咽峡炎;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普通病例无需住院,门诊对症治疗,居家隔离。

2.出现高热、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者收入院治疗,标准住院日3-5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心肌酶;4)心电图;5)咽拭子肠道病毒(CoxA 、B,ECHO等)抗原/核酸检测和或血清肠道病毒抗体检测。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胸部X光片: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者;2)腹部超声: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者;3)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或心肌酶有异常者;4)头颅CT:出现高热惊厥或其他意识障碍者。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吞咽困难者短期予静脉输液支持;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解热镇痛药物和/或清热解毒中药治疗。

咽痛明显者可局部使用口腔喷雾剂;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病原重叠,个别病例有发展为手足口病风险。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素;2.合并扁桃体化脓性感染,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计数升高者可给予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如阿奇霉素或1、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3-5天。

单病种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

单病种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

××医院单病种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目录一、小儿支气管肺炎 (2)二、慢性阻塞性肺病 (5)三、慢性萎缩性胃炎 (8)四、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1)五、急性肾小球肾炎 (14)六、急性肾盂肾炎 (16)七、原发性高血压 (18)八、脑出血 (22)九、肛瘘 (26)十、疱疹性咽峡炎 (29)十一、肝硬化腹水 (31)十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3)十三、过敏性紫癜 (47)十四、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49)十五、带状疱疹 (52)十六、病毒性心肌炎 (54)一、小儿支气管肺炎(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临床表现:起病或急或缓,常伴有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或体弱儿亦可不发热。

患儿常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等症状。

2.呼吸道症状与体征:咳嗽、气促,重症表现为鼻翼扇动、口周和指(趾)端发绀及三凹征。

部分患儿两肺可闻及固定性细湿罗音。

叩诊多正常,但当病灶融合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可出现肺实变体征。

3.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症肺炎可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及紫绀,并伴发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失等临床表现时,警惕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胸腔并发症等情况。

4.胸部X线: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两肺底部、中内带及心膈角较多,由于细支气管的阻塞,可发生局部肺不张或肺气肿。

也可以表现为节段性和大叶性肺部实变或不张。

5.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 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 ppt课件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 ppt课件
传染源:阴性感染者和无病症的带病毒者是本病 的主要传染源
易感人群:4岁以下年龄发病最高
症状体征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 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 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 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 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 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 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 疹 , 24h 内 发 展 为 水 疱 和 溃 疡 , 其 周 围 绕 以 1 ~ 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 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 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2750g。否认产伤、窒息史。
病情简介
喂养史:喂养方式:混合喂养,加辅食时间:按 时添加
生长发育史:正常,与同龄小儿相仿 接种疫苗史: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麻疹、流
脑、乙脑,其他:按计划免疫 家族史:无特殊异常
体格检查: T : 39.0℃ P :130次/分
R:29次/分 Bp :-/-㎜Hg W:7kg
2、准确记录出入量及尿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 予对症处理
3、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口腔变化,及时查看各项辅助 检查
心理护理
对环境改变及病情变化的恐


目的:能及时发现及解决患儿及家属出现的心理问题
及顾虑。
措施:(1)患儿:
① 患儿入院后,很难一下子适应医院病房的环境,护士此 时要主动接近,哄抱儿童,在时间及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与患儿游戏、玩耍,增加护患之间的感情及心 理沟通。
使用康复新液含漱治疗。防止呛咳。 2. 不食热、辣等刺激性食物,减少患儿口腔疼痛。 3. 提供适宜的环境,护理操作轻柔。 4. 保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舒适柔软。 5. 及时修剪患儿指(趾)甲 ,防止抓破皮肤。 6. 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皮肤等变化。

32 咽峡炎(小儿)临床路径

32 咽峡炎(小儿)临床路径

咽峡炎(小儿)临床路径一、咽峡炎(小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咽峡炎(ICD-10:J02.9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病诊断要点为:咽峡炎,是发生在咽峡部位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咽峡,是指咽部垂直面的一个环形结构,上面为悬雍垂与双侧软腭游离缘,下面为舌根,左右面为腭舌弓、腭咽弓,这四面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狭窄部分,称为咽峡。

咽峡炎以病毒感染为主,细菌和其他病菌亦可引起,也可并发和继发细菌感染。

临床以咽峡部明显充血为特征,部分可见咽峡部疱疹和溃疡、软腭和悬雍垂水肿,表现以发热、咽痛为主,可伴有头痛、肌痛、乏力等症,颌下淋巴结常有肿大和压痛,婴幼儿可表现为哭闹、呕吐、拒食等症,甚至发生热性惊厥。

本病可见于各年龄段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气候剧变的冬春和秋冬之交为著。

1.病史:大多数有着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或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环境卫生条件差、维生素缺乏、胃肠道疾病、口腔不洁、龋病、恶病质、血液病等。

大多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5-7天,较重者1-2周。

2.症状:以发热、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肌痛、乏力等症,婴幼儿可表现为哭闹、呕吐、拒食等症,甚至发生热性惊厥。

3.体征:咽峡部明显充血为特征,部分可见咽峡部疱疹和溃疡、软腭和悬雍垂水肿,颌下淋巴结常有肿大和压痛4.外周血常规及炎症指标: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增高,血沉亦可增快,核左移。

5.并发症或继发症:部分病例可合并或继发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颈淋巴结炎、肾炎、心肌炎和颅内感染等,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异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演示课件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演示课件

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
目前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抗病毒药物较少 ,未来可研发针对肠道病毒的新型抗病毒 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通过加强疫苗接种、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改善环境卫生等措施,降 低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率和重症率。
疱疹性咽峡炎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高热 惊厥、脑炎等,未来可关注这些并发症的 预防和治疗措施,提高患者预后。
疾病知识
向患者详细解释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治疗方 法和预防措施,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
自我护理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口腔护理、饮食调整、保持充足休息等自我 护理措施,以缓解不适和加速康复。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说明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强 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策略
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勤洗手、戴口罩等,减少病毒
传播机会。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 炼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 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疫苗接种
接种相关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 险及减轻症状严重程度。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如口腔喷雾剂、含片等,可减轻 咽部不适和疼痛感。
其他治疗手段
物理降温
对于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 浴、退热贴等。
饮食调理
建议患者多喝水、多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 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 理,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04
并发症及风险评估
常见并发症介绍

疱疹性咽峡炎PPT

疱疹性咽峡炎PPT

• 2、体征
• 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周 围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 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 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浅黄色或白色假膜。 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可有颌 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病程约为1周左右。
辅助检查
• 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计数相对增高。病 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 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对 病原作出早期诊断。
2.疱疹性口腔炎
• 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病毒所致。多见1-3岁小 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呈现更大的, 持续更久的溃疡。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生 在咽部和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 颊粘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治疗
• 1.一般治疗
• 告诉患儿家长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的目的, 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居室 通风、多饮水等。
发病机制
•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粪-口传播。人群间的 密切接触,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用物,飞 沫传播等。
• 传染源:阴性感染者和无病证的带病毒者 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 易感人群:4岁以下年龄发病最高
临床表现
•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好发于 夏秋季。
• 1、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 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和惊厥 等。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婴 幼儿常表现为进食时哭闹、不愿进食。
• 如合并细菌感染者外周白细胞技数可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行咽 拭子培养可发致病菌。C-反应蛋白和前降钙 素原有助于鉴别合并细菌感染。
鉴别诊断
• 1.手足口病 • 病原体两者均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为柯萨奇A组病毒,手足口病以柯萨奇A组16型、肠 道病毒71型(EV71)多见,重症手足口病由EV71感 染引起。 • 诊断仅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 膜上或口腔的 其他部位出现疱疹,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手、 足、口、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 疱疹,诊断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 均可伴发热或不伴发热。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 出现疱疹,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之后再 出现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皮疹。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选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儿45例。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儿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确切,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健康教育达标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优质护理;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临床症状主要有呕吐、咽痛、高热等,查体显示咽部充血,于咽峡部等处可见疱疹,大小为2~4mm,部分破溃形成小溃疡[1]。

近些年来,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越来越高,在给予合理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实施,以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现对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分析,研究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选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儿45例。

对照组中,女患儿20例,男患儿25例;年龄范围6个月~10岁,平均为(6.0±0.8)岁。

研究组中,女患儿21例,男患儿24例;年龄范围7个月~10岁,平均为(6.0±0.9)岁。

统计分析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布时间:2019-0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Coxsackievirus-A,CV-A)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A71,EV-A71)。

该病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

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3~5d,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缓解口痛症状。

病程一般4~6d,预后良好。

为进一步规范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及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共同编撰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以指导临床工作。

一、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1.病原学:由肠道病毒引起,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主要致病血清型为CV-A2、4、5、6、8、1 0、16型和EV-A71型,CV-B组1~5型也可致病,较为少见[1],埃可病毒(Echovirus)3、6、9、16、17、25、30型也可引起此病[2]。

我国天津市2015~2016年50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病原学分析发现,CV-A10阳性的病例最多,占病原阳性病例的22.78%(59/259)[3];杭州市20 15年对1021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显示CV-A2为主要病原体[4];东莞地区2015年流行病原体为CV-A2、CV-A6[5];江苏省在2013~2014年对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监控中发现,EV-A71、CV-A16、CV-A24是常见病原体[6];2015年广州地区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CV-A引起,其中CV-A6为优势病原[7]。

临床路径单病种督查表

临床路径单病种督查表

临床路径单病种督查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附件1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医院评估表附件2编号________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调查评估表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市医院名称2.本表所统计内容均按2010年1月1日至统计评估时计算。

3.平均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4.平均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

附件3编号:单病种相关非特异性指标评估表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所统计内容均按2010年1月1日至统计评估时计算。

附件4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您好,请根据您在本院接受治疗服务的过程及结果,结合您的感受,填写本问卷。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您还可以在下面留下具体的书面意见(您的感想、看法、意见、建议)38.您在住院期间遇到的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请在下面书写)39.您在住院期间遇到的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请在下面书写)40.您认为医院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请在下面书写)谢谢您填写了这份问卷,请您再检查一下是否回答了所有问题。

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护理部被督查科室:妇产科督查人员:督查日期: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2024版年度疱疹性咽峡炎ppt课件

2024版年度疱疹性咽峡炎ppt课件

疱疹性咽峡炎ppt课件•疱疹性咽峡炎概述•疱疹性咽峡炎病因学•疱疹性咽峡炎检查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方法•疱疹性咽峡炎康复期管理•疱疹性咽峡炎预防策略疱疹性咽峡炎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发病机制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包括A1-6、8、10、22型,也可由埃可病毒、EV71等引起。

这些病毒通过鼻咽、口腔侵入呼吸道及消化道局部黏膜,在黏膜上皮细胞以及咽部或肠道淋巴组织停留和复制,然后释放入血液,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季节流行病学特点01020304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以1-7岁的小儿多见,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儿。

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潜伏期一般为2-4天。

前驱症状患儿常突起发热,热程大多为2-4天,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

咽部表现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初起时表现为咽部充血,进而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出现灰白色疱疹,数目多少不等。

疱疹周围红肿,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其表面覆盖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

分型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01020304临床表现与分型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具体标准包括发热、咽峡部疱疹、溃疡等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原学检查可分离出肠道病毒等。

鉴别诊断需要与手足口病、疱疹性口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手足口病除口腔有疱疹外,手足心及臀部亦有皮疹;疱疹性口炎为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常累及齿龈,口腔其他部位黏膜也可发生类似病变。

疱疹性咽峡炎病因学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病毒可随飞沫传播给他人。

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或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再触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一、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ICD-10:B0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要点】
1.
2.
3.
4.
5.
6.
疱疹。

7.
比升高(
1.
2.
3.
4.
5.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0.202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
(2)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选择性检查电解质、肾功能、血培养、降钙素原、生命体征监护等。

(七)须检测及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肝、肾功能、心肌酶(必要时)。

(九)出院标准。

1.连续3天腋温<37.3℃,咽部疱疹消退,一般状况良好。

2.化验指标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于重症病例、转变手足口病时、病情迁延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2.病人出现其他专科情况,需要转科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