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处理基本理论知识
地质超前预报讲解
(5)地下水:水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地层渗水影响喷射 混凝土的质量;若在断层带内岩体破碎,或节理被次生粘土 充填地段有水,则会大大降低围岩的自稳能力,增加坍塌的 可能。
主要描述出水点位置及其与断层和节理的关系、出水状态 (滴、流、涌)、水味、水色、水温、出水点附近有无沉淀物等。 同时了解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正洞导坑布置在正洞中,其作用与平行导坑相比, 效果更好。
◈但是采用超前导坑法进行预报也有缺陷:一是成本 太高,有时需要全洞进行平导开挖;二是在构造复 杂地区准确度不高。
2.超前钻孔法
◈ 超前钻孔法是在隧道掌子面上进行钻孔,以探明隧 道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的一种方法。
◈ 钻孔的数量、角度及钻孔长度可人为设计和控制。
第四章 地பைடு நூலகம்工程
4.7 地质超前预报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第四章 地下工程
概述 围岩应力分布 围岩变形破坏 围岩分类 围岩压力 围岩稳定性评价 地质超前预报
第7节 地质超前预报
一、概念 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
段,收集和分析地下工程所在岩土体的有关信息, 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土体情况、不良地质体的工 程部位及成灾可能性作出解释、预测和预报。
掌子面编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
(1)岩性:是最基本的地质资料。主要描述岩石名 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风化程度等。
(2)贯穿性节理:是造成块体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描述节理产状、密度、宽度、延伸情况、节理面 特征(光滑、粗糙、起伏不平)、出露位置等。
(3)岩脉:岩脉侵入的位置往往是地壳的薄弱点。 主要描述岩脉的岩性,出露位置、宽度、接触关系、破 碎情况、风化程度等。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内容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内容超 前地质预报概述
1.1、TSP超前地质预报原理
数据采集时通过依次激发隧洞一边侧墙等间隔炮孔, 产生以波形式向周围方向的能量传递,从掌子面前方任一 波阻抗差异界面反射的信号及直达波信号将被2个三分量 检波器接收,该过程所需时间约1小时。然后利用TSPwin 软件处理可得P波和S波波场分布规律,最终显示掌子面前 方与隧道轴线相交的反射同相轴及其地质解译的二维或三 维成果图。由相应密度值,可算出预报区内岩体物理力学 参数,进而可划分该区围岩工程类别。
二、超前地质预报的具体方法及认识
技 术 人 员 隧 道 内 进 行 地 质 雷 达 探 测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内容超 前地质预报概述
二、超前地质预报的具体方法及认识
超 前 水 平 钻 探 场 景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内容超 前地质预报概述
二、超前地质预报的具体方法及认识
技 术 人 员 在 隧 道 量 测 水 压
其原理是向岩体中辐射一定频率的高频地震波当地震波遇到波阻抗分界面时将发生折射反射频谱特征也将发生变化通过探测反射信号接收频率为声波频段的地震波求得其传播特征后便可了解工作面前方的岩体特震源和检波器的布臵除离开开挖面对施工干扰较小外还因反射波位于直达波面波延续相位之外而不受干扰因此记录清晰信噪比高反射波同相轴明显
准确预报施工前方地质条件是隧道建设的迫切需要,是确 定工程对策、工程措施的关键,是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是 控制和合理运用工程投资的重要因素。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此类问题列入重点研究课题进行攻关。 我国自六、七十年代修建成昆铁路线时开始开展此项工作。 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由于铁路基础建设大发展的 需要,铁路系统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 展,尽管如此,还没有哪一种仪器和设备能解决所有的地质 问题,预报理论与技术仍需完善,仪器和设备仍需不断更新 改进,仍然属于边生产边科研性质的技术。
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及方法
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及方法地质超前预报,听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其实它是我们在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工地上忙得不可开交,突然传来一阵地面抖动,吓得大家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预先知道地质情况,那可真是救命稻草。
地质超前预报就是在这时候派上用场的。
说到底,这是一种通过各种方法,提前预测地下地质条件的技术,帮我们避免很多意外情况。
大家一定会好奇,怎么来做这种预报呢?咱们可以用不少手段,比如地震波的检测、地下水的测量,甚至是用卫星遥感技术。
听起来高大上吧?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数据来“窥探”地下的秘密。
就像我们看透了一个人的心思,提前了解他到底在想啥。
这种技术就像是一双透视眼,让我们在施工前就能知道地面下面隐藏着什么宝藏,或者说是隐患。
不过,光有数据可不行,咱们还得分析这些数据。
分析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就像拆解一个复杂的拼图。
我们得把各种不同的数据组合在一起,有时候这些数据就像是调皮的孩子,各自想玩自己的游戏。
得让它们乖乖地聚到一起,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地下“地图”。
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得有经验的人来带队。
每个人都得各司其职,像乐队一样,大家配合得好,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咱们的目标是尽量减少意外的发生,毕竟在工地上,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从地底下冒出来。
除了技术手段,沟通也非常重要。
工人们要知道地下的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你想啊,大家都心里有数,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惊慌失措。
比如说,如果知道某个地方有水,工人们就可以提前做好排水的准备,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时效性。
地质情况瞬息万变,就像天气一样,昨天晴空万里,今天却突然下起了大雨。
为了能及时掌握变化的情况,我们得定期更新数据。
定期就像是给地下“体检”,确保我们掌握的信息都是最新鲜的。
否则,万一到了施工现场才发现情况不对,那可就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咱们也不能忽视环境的影响。
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其实跟周围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TSP 地质超前预报原理
TSP 地质超前预报原理标签:地质预报反射TSP 地质超前预报原理目前,瑞士安伯格测量技术公司开发研制的TSP 203 系统,采用地震波反射原理,能长距离地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如断层破碎带和其它不良地质带,作为一种新的地震探测方法,与其他预报方法相比,TSP 在准确性和距离误差方面具有一定的优点。
1 TSP 基本原理TSP 探测的原理主要为:在A1、A2、A3 等位置激发震源(图1) ,产生的地震波遇不良地质界面(波阻抗面) 发生反射而被Q1 位置的传感器接收,在计算时利用波的可逆性,可认为是Q1 位置发出的地震波经不良地质界面反射而传到A1、A2、A3 等点,这时可认为波是从像点IP(Q1) 发出而直接传到A1、A2、A3 等点,此时的Q1 和IP(Q1) 是关于不良地质界面(波阻抗面)对称的,由于Q1、A1、A2、A3 点的空间坐标是已知的,由联立方程可求出像点IP(Q1) 的空间坐标,进而由点Q1 和IP(Q1) 的空间坐标求出两点所在直线的空间直线方程,由于不良地质界面是线段Q1IP (Q1) 的中垂面,故可求出该不良地质界面相对于坐标原点Q1 的空间方程,进一步可求出不良地质界面的空间位置。
2 TSP 推断解释与国内“负视速度法”相比,TSP 推断解释原理的主要区别是在资料处理方法上。
TSP 不是采用走时曲线分析方法,而是采用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在偏移成像之前进行二维Radon 变换,利用视速度的差异,消除隧道走向近乎平行的反射界面,该方法对纵、横波P、SV、SH 分别进行处理。
应该说TSP 技术在隧道反射地震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有较好的实用性。
在TSP 实际资料解释中,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反射振幅越高,反射系数和波阻抗的差别越大。
②正反射振幅表明正的反射系数,也就是刚性岩层;负反射振幅指向软弱岩层。
③若S 波反射比P 波强,则表明岩层饱含水或盐水。
④VpPVs 较大地增加或δ突然增大,常常因流体的存在而引起。
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一、预报内容1.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人为坑洞、瓦斯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4.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二、预报方法隧道工程超前预报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加深炮孔探测法、超前地质钻探法及地质雷达探测法进行综合预报。
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进行中长、长距离探测;采用超前地质钻探进行验证,钻探孔数2个,深度30〜50m;釆用加深炮孔探测法进行短距离预报;并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及物探红外探测法对断层破碎带、软弱岩层变化带及可溶岩地段进行探测。
超前预报工作如下:1.全隧道进行地质素描,隧道岩性变化点、构造发育部位等复杂、重点地段应每循环进行一次素描,其他地段不应超过10m进行一次素描(或每循环一次也可);2.地震波反射法探测:地震波反射法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叠10m以上,每次预报距离100〜150m。
隧道区域内软弱破碎地层或岩溶发育区,每次预报距离应为100m左右;岩体完整的硬质岩地层每次可预报150m。
3.超前地质钻探:在随道区内富水软弱断层破碎带,富水岩溶发育区,重大物探异常区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必须使用,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超前水平钻探每循环钻孔长度不应小于30m,连续预报时前后两循环孔应重叠5〜8m。
可能发生突泥涌水的地段,超前地质钻探应设孔口管和止水装置,防止高压水突出。
富水软弱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区、重大物探异常区等地质复杂地段应釆用超前水平钻探为主的综合方法预报前方地质情况。
4.每个循环应采用加深炮孔探测法进行短距离探测的,一般情况布置5个加深炮孔,当出现不同地层分界,断层破碎带或预报可能出现地质隐患时,布置8个加深炮孔;当釆用上半断面开挖时,相应炮孔为3〜5个;炮孔孔径50 mm,孔深5〜8m。
超前地质预报讲义
(2)超前钻探法:包括超前地质钻探、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 (3)物探法:包括弹性波反射法(地震波反射法、水平声波剖面法、 陆地声呐法等)、电磁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红外探测、高分辨率 直流电法等。 (4)超前导坑预报法:包括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 其他报告
(1)隧道涌水、突泥预报应探明可能发生涌水、突泥 地段的位置、规模、物质组成、水量、水压等,分析评价其 对隧道的危害程度。
(2)涌水、突泥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超前钻 探法为主,结合多种物探手段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3)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段必须进行超前钻探, 且超前钻探必须设有防突装置;当隧道通过煤系地层、金属 和非金属矿区中的采空区时,应查明在采及废弃矿巷与隧道 的空间关系,分析评价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
③ 煤层结构变化明显,层理紊乱,由硬变软,厚度与倾角 发生变化,煤由湿变干,光泽暗淡,煤层顶、底板出现断裂、 波状起伏等。
④ 钻孔时有顶钻、夹钻、顶水、喷孔等动力现象。 ⑤ 工作面发出瓦斯强涌出的“嘶嘶”声,同时带有粉尘。 ⑥ 工作面有移动感。
3 地质调查法
地质调查法是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 充地质调查资料和隧道内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 对比、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 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临近隧道 内不良地质体的前兆分析等,利用常规地质理论、 地质作图和趋势分析等,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 揭示地质情况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4)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 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学习资料六: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讲解
注意事项: 1.开挖后尽快测设测点,并测试初始值,要求12h内完成。 2.测点应尽可能靠近开挖面,要求在2m以内。
用全站仪量测拱顶下沉量:
该方法用一全站仪来来实现对拱顶下沉的量测。测 量时在拱顶测点位置贴一个反光膜,用全站仪测量测 点处的标高,来实现数据的采集。
全站仪要具有免棱镜激光测距功能,采用两次读数取平均值的方法。
车站主体地表阶段性断面沉降槽曲线
路面
26663.12
边洞开挖期间曲线图 中洞开期间曲线图 最终沉降曲线图
学习资料六 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
为什么要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成洞的三种情形
有时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可 获得稳定的洞室
是最希望的
有时则需要加以支撑才能 获得稳定的洞室
经常要做的
由于支撑不及时或不足而 导致围岩坍塌堵塞洞室
要尽量避免
第一部分 超前地质预报
一、地质预报内容:
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主要是了解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岩石的种类和分布状态,境界面位置的状态; 岩性特征:岩石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节理性质、组数、间距、规模,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方向性,断面 产状特征,充填物的类型和产状等; 断层的性质、产状、破碎带宽度、特征; 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地下水类型,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涌水压力、水的化学成分,湿 度等; 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
目的
细致的观测,对于监测围岩稳定性是既省事而作用又很大的监测 方法,通过观测可以获得与围岩稳定状态有关的直观信息。其主要 的观测目的是: 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为判断围岩、隧道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总之,将地质超前预报及洞内地质状况观测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获 得具体而真实的围岩状况,为隧道的安全施工、节省投资提供可靠 的地质依据。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1 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地层岩性,如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
——地质构造,特别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构造等。
——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害气体、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岩温等发育情况。
——地下水,特别是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地带等。
2 对照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报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及对事故的影响程度。
3 预报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及其对施工的影响,以及处理措施:
a、可能出现的塌方、滑动的部位、形式、规模、及发展趋势,提出处理措施。
b、可能出现突然涌水的地点、涌水量大小、地下水泥砂
含量及对事故的影响。
c、软岩内鼓、片帮掉块地段及对施工的影响。
d、岩体突然开裂或原有裂隙逐渐加宽的位置及其危害程度。
——对隧道将要穿过不稳定岩层、较大断层作出预报,以便及时改变施工方法或做应急措施。
e、隧道附近或穿过瓦斯地段的岩(煤)层中,预报瓦斯影响范围。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培训课件:超前地质预报
02
技术创新与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 术手段和设备将被不断研发和 应用,如更高分辨率的地球物 理勘探设备、人工智能和机器 学习算法等,这些新技术将有 助于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03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 应用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超 前地质预报提供了新的可能,通 过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可以 更深入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提 高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案例
0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在隧道施工前,对隧道掘进前方及周围一定范围
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和预测,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02 03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采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 。其中,地球物理勘探具有快速、无损、高效等优点,是隧道超前地质 预报的主要手段。
收集资料
总结词
全面、准确、及时
详细描述
收集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以及类似工程经验和教训,确保资料的全面、准确和及 时。
编制方案
总结词
科学、合理、可行
详细描述
根据现场踏勘和收集的资料,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方案应科学、合理、可行,并明 确预报方法、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实施预报
总结词
目的
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避免因地 质条件不良而导致的工程事故和损失 。
工作原理
1
利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获取地质信 息。
2
通过分析地质信息,结合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预测和评估施工区域或沿线的地质条件。
3
根据预测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工程措施和应 急预案,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trt超前地质预报原理
trt超前地质预报原理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TRT超前地质预报这个超酷的东西。
TRT啊,它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科技感。
那它到底是咋工作的呢?这就像是一场地质世界的“透视”之旅呢。
TRT主要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
想象一下,地震波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在地下的岩石、土壤等各种地质结构里穿梭。
在这个过程中,TRT系统会先发射出地震波。
这些地震波就像快递小哥一样,带着任务出发啦。
它们会向四面八方传播,然后遇到不同的地质体。
比如说,遇到坚硬的岩石和松软的泥土,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当这些地震波遇到不同的地质界面,像岩石层之间的分界面或者是溶洞的边界之类的,就会发生反射。
这就好像快递小哥碰到了一堵墙,然后就掉头往回跑啦。
然后呢,TRT系统里有专门的接收器。
这些接收器就像一个个小耳朵,静静地等待着反射回来的地震波。
当反射波回来的时候,它们就会捕捉到这些信号。
这些信号可都是包含着很多有用信息的宝藏哦。
比如说,根据反射波回来的时间,我们就能大概算出这个反射界面距离我们有多远。
如果反射波回来得快,那就说明这个界面离得比较近;要是回来得慢,那这个界面可就有点远喽。
而且啊,不同性质的地质体对地震波的反射情况也不一样。
就像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的反应不一样似的。
坚硬的岩石可能会把地震波反射得比较强烈,而那些松软的地质体反射可能就相对弱一些。
通过对这些反射波的强度、频率等各种特征的分析,我们就能知道地下大概是个什么样子的地质结构啦。
是有坚硬的岩石层呢,还是有那种充满水的溶洞,或者是松散的破碎带。
这TRT啊,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
它能够提前发现地下那些隐藏的地质“秘密”。
比如说在隧道施工的时候,如果没有它,施工人员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很容易突然遇到什么危险的地质情况。
有了TRT,就像是在施工的前方点亮了一盏明灯。
它可以提前告诉施工人员,前面是不是有那种容易塌方的破碎地质,或者是不是有地下水可能会突然涌出来的情况。
超前地质预报 - 1概述及理论基础
(成片)片麻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普通角闪石、千枚岩、板岩 (块状)大理岩、石英岩
1、地质学基础 岩石的性质
1 2 3 4 5 6 7
岩石的强度 岩石的变形 岩石的重量 孔隙度 吸水性 软化性 抗冻性
1、地质学基础 地质构造
岩层和层理
沉积岩构造
褶皱 断裂构造
裂隙(节理) 断层
1、地质学基础 岩层
预报技术有待提高,专业人员参差不齐
02 预报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滞后
预报队伍人员水平不高,现场经验不足
5、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和种类
02
物探法
01
地质法
03
超前钻探法
04
超前导洞法
5、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和种类
长距离预报 >100m
地质调查法 超前钻探法 弹性波反射法
地质调查法 超前钻探法 瞬变电磁法 弹性波反射法
各方法预报结果综合分析
相互验证提高预报准确性
03
04
隧道为平行双洞隧道或设 有平行导坑
用先行超前隧道进行后行 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4、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
施工安全重要环
节和技术手段
1
各种方法预报结果综合
3
分析
相互验证提高准确性
地质复杂程度分级,确定重点预报地
2
段,遵循动态设计原则
根据预报地段,遵循动态设计原则
地质构造预报 断层 节理密集带 褶皱等影响岩体完整性构造预测预报
地层岩性预报 地层岩性 软弱夹层 破碎地层 煤层 特殊岩土体预测预报
02 01
不良地质条件预报 岩溶 采空区、人工洞室、瓦斯等的预测预报
03 地下水状况预报 04 岩溶管道水及断层 裂隙水等发育情况预测预报
培训课件:超前地质预报
欢迎来到本次培训课程!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超前地质预报,探索其定义、 重要性以及应用领域。让我们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吧!
超前地质预报的定义
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工程建设前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的科学方法。它旨在 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以帮助实施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规划。
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流程
1
地质调查
2
进行现场勘察和采样,获取地质实际情况,
为预测和预报提供准确的基础。
3
预测预报
4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地质预测和预报,提
供预警和建议,以降低工程风险。
5
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地质数据、文献和历史记录,以 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分析评估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和样本,进行地质分析 和评估,识别地质风险和潜在问题。
实施和监测
根据预测结果,实施工程设计和建设,同 时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应对变化和问题。
超前地质预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地质复杂性
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需要采 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不确定性
地质预测存在不确定性,需 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灵活调整, 以适应实际情况。
数据不完整
地质数据的获取和收集存在 困难,需要通过综合利用现 有数据和先进技术来填补数 据空白。
超前地质预报的案例分析
隧道工程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及时发现地 质问题,优化施工方案,保证隧 道安全稳定。
矿山开采
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减少矿山事 故风险,确保建筑物的 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提高工 程质量。
总结和展望
超前地质预报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掌握超前地质预报的定义、重要性、应用领域、工作流 程、挑战与解决方案以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地质风险,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感谢您的 参与和聆听!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介绍(手册)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介绍(手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介绍(手册)
章节一:背景与目的
1.1 超前地质预报的定义与概念
1.2 超前地质预报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1.3 本手册的编写目的与用户群体
章节二: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
2.2 超前地质预报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关键技巧
2.4 模型建立与预测效果评估
章节三: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流程
3.1 项目准备与需求分析
3.2 地质勘探与数据采集
3.3 数据分析与矿产资源评估
3.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测
3.5 预警发布与应急响应
章节四: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4.1 A矿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案例分析
4.2 B矿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案例分析
4.3 C矿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案例分析
4.4 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与总结
章节五:推进与发展
5.1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5.2 国内外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最新进展
5.3 促进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政策与支持措施5.4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附件:
附件一: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数据采集表格范例附件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风险评估模型示意图附件三: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应急响应流程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地质预报:通过分析地质现象和数据,预测地质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的工作。
2.超前地质预报:在地质预报基础上,通过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提前预测地质事件,使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能够做出及时决策和有效应对。
3.地质灾害:指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破坏的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地质基础知识及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岩浆岩的形态 1-岩基;2-岩株;3-岩盘;4-岩床;5-岩墙;6-火山颈;7-岩钟;8-岩流;9-俘虏。 2.1.2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浅色矿物: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 1、矿物成分: 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浅色矿物:
共占92%
硬度大:石英(白色、半透明、断口油脂光泽) 、正长石(肉红色) 、斜长石(灰白色) 。 硬度中等:方解石(遇盐酸起泡) 、白云石(遇镁试剂变兰) 、 硬度小:白云母(薄片状) 、石膏(丝绢光泽) 、滑石(有滑感) 暗色矿物: 硬度大:橄榄石(半透明、橄榄绿色) 、辉石(多为黑色) 、角闪石(黑绿色) 硬度小:黑云母(薄片状、黑色) 、绿泥石(薄片状、墨绿色) 2.1.3、 2.1.3、岩浆岩的分类及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的分类及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根据产状可分为侵入岩(浅成岩、深成岩) 、喷出岩;根据化学成分(酸性氧化 物 SiO2 含量)可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的分类及代表性岩石 酸性岩 喷出岩 流纹岩 中性岩 粗面岩 安山岩 正长斑岩 闪长玢岩 正长岩 闪长岩 正长石 角闪石 基性岩 玄武岩 超基性岩 少见 结构 非晶 半晶 隐晶 斑状 微粒 细粒 中粒 粗粒 构造 气孔、流纹 杏仁状 块状 块状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沉积岩在地表呈层状广泛分布,岩体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 化作用即成化石,这是沉积岩区别于其它类型岩石的重要标志之一。 (1)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 沉积岩的原始状态近于水平,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改变了原始状态,部分岩层形成了 倾斜岩层, 我们习惯上把倾角小于 5°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 把倾斜岩层中向一个方向倾斜, 倾角又近于相等称为单斜岩层。
浅成岩
花岗斑岩
辉绿岩
少见 橄榄岩 辉岩 橄榄石 辉石
超前地质预报讲义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当隧道施工接近规模较大的断层时,多具有明显的前 兆,可通过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内地质调查、地表与地 下构造相关性分析、断层趋势分析等手段预报断层的分布 位置。
断层破碎带与周围介质多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可采用 弹性波反射法探测破碎带的位置及分布范围。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波速分析:P波对围岩速度差异的反应最好,SH和SV 效果表较差,一般P波低速带就是断层带。
② 初支开裂掉块、支承拱架变形或发出声响。 ③ 拱顶岩石掉块或裂隙逐渐扩大。 ④ 干燥围岩突然涌水等。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5)煤与瓦斯突出的前兆标志。煤与瓦斯突出的前兆标志 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开挖工作面地层压力增大,鼓壁、深部岩层或煤层的 破裂声明显,出现响煤炮、掉渣、支护严重变形等。
② 瓦斯浓度突然增大或忽高忽低,工作面温度降低,闷人, 有异味等。
超前地质预报
1 2 3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4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5
地质调查法
6
超前钻探法 物探法 超前导坑预报法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在分析既有地质资料的基础 上,采用地质调查、超前钻探、物探、超前导坑预报 等手段,对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 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体的工程性质、位置、产状、规模 等进行探测、分析判释及预报,并提出技术措施和建 议,并对前方围岩级别进行综合判断。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4)当斜井工区、隧道反坡施工地段处于 富水区时,超前钻探作业应做好钻孔涌突水处治 方案,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淹井事故的 发生。
(5)隧道施工应减少或避免塌方的发生。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3. 临近隧道内不良地质体的前兆标志
地质超前预报讲解
三、工作内容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 资料搜集: (1)搜集前人研究成果;(2)施工过程中搜集; 2. 掌子面前方工程地质条件预报: (1)断层;(2)大节理;(3)岩脉;(4)地下水; (5)地应力;(6)瓦斯。 3. 成灾预报: (1)围岩类别预报——完整、碎裂岩体;(2)块体塌
5.TSP物探测试 TSP是瑞士安伯格测量技术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
期开发研制的一套超前预报系统设备,该系统采用地震波 反射原理,能长距离地预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变化,如 断层破碎带和其它不良地质带,其准确预报范围为掌子面 前方100~150m。
实例:军都山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 背景:大秦铁路军都山隧道(1985年):隧道进尺
一、地质法 1. 超前导坑法
◈ 超前导坑法可分为超前平行导坑和超前正洞导坑。 ⑴超前平行导坑 ◈ 平行导坑的布置平行于正洞,断面小而且和正洞之 间有一定的距离,在施工过程中对导坑中遇到的构造、 结构面或地下水等情况作地质素描图,通过做地质素 描图对正洞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报。
(2)超前正洞导坑
掌子面编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
(1)岩性:是最基本的地质资料。主要描述岩石名 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风化程度等。
(2)贯穿性节理:是造成块体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描述节理产状、密度、宽度、延伸情况、节理面 特征(光滑、粗糙、起伏不平)、出露位置等。
(3)岩脉:岩脉侵入的位置往往是地壳的薄弱点。 主要描述岩脉的岩性,出露位置、宽度、接触关系、破 碎情况、风化程度等。
二、物探法 1.水平声波剖面预测法(HSP法)
HSP法的基本原理是:向岩体中辐射一定频率 的声波,当声波传播路径中存在两种不同介质界面 时,声波将发生折射、反射,频谱特征发生变化,通 过探测反射波信号,求得其传播特征后,便可了解 前方的岩体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处理基本理论知识-术语
瑞典探地雷达 白雪冰
1、三振相
三振相指的就是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瞬时振幅,在做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时,这三个指标是必须描述的;
图一、单道波形图
A、相位:如图一所示,对于一个垂直的单道波形来说,右边的峰尖为波峰,左边的峰尖为波谷,就表述出了波形的相位,对于探地雷达这样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来进行探测的设备,地下不同介质的接触面都会至少有一个完整的反射信号周期,即至少有一个波峰和波谷;
B、振幅:如图一所示,”A”处的红标线的长度表示出了此处信号峰值的大小,即振幅的大小,”A”处的红标线的长度越长,表示此处反射信号越强,波谷的振幅幅值为负值,波峰的振幅幅值为正值,这个振幅幅值没有单位,有时可以用电压值来表示。
C、频率:如图一所示,”B”处的红标线的长度(也即波长宽度)表示出了此处信号的频率的高低,如果越长,则此处的信号频率越低,越短,则此处的信号频率就越高。
2、同相轴
雷达图像的时间剖面上记录的各道振动相位相同的极值(即波峰或波谷)的连线称为同相轴。
在解释勘察资料时,常常根据雷达图像的时间剖
面上有规律地出现的形状相似能连成线状轴线的振动画出不同的同相轴,它们表示不同界面反射回的电磁波,如图二所示。
图二、同相轴
3、波形图与灰度图
一般对于超前地质预报的数据来说,因为采集方式为键盘触发,采集的电磁脉冲数比较少,因此雷达图像都是用波列图(wiggle模式)来表述,有些书籍上叫变面图,如图三所示:
波形图表述的雷达图像,能够很容易的读出信号的相位,频率,振幅来;用探地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时,每个掌子面采集的脉冲数不要少于50个脉冲,尽量保证有足够多的脉冲,来确保信号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图四、灰度图
如果探地雷达在进行连续测量时,因为采集的电磁脉冲数非常多,此时再用波列图来表述雷达图像就没法满足分辨率了,那么我就定义了出了灰度图(point 模式),如图四所示,有些书籍又叫能量堆积图,这个叫法应该是比较形象的,其基础还是由波列图转换为灰度图,具体见图五;
图五、波形图转换为灰度图
图五所示的波形图转换为灰度图的具体转换原理就是,将没有反射信号的区域描绘为灰色的区域,表示这些区域的反射信号振幅弱,没有有效反射;将反射界面的波谷相位描绘为黑色,波峰相位描绘为白色,即用黑色和白色表述出了信
号的相位;对应着右侧的色阶表,黑色和白色的强度,表述出了信号的振幅,即越黑或越白就表示振幅越强,这里的反射信号越强,分别对应着负值或正值越强;将信号频率的高低用黑色和白色方块的厚薄来表述,如果黑色或白色方块越厚,说明此处的信号频率越低,反之亦然。
4、电磁波反射的基本波形
电磁波的传播取决于介质的电性,介质的电性主要有电导率μ和介电常数ε,前者主要影响电磁波的穿透(探测)深度,在电导率适中的情况下,后者决定电磁波在该物体中的传播速度,因此,所谓电性介面也就是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介面。
不同的地质体(物体)具有不同的电性,因此,在不同电性的地质体的分界面上,都会产生反射。
层面体
这些反射信号,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如上图所示,一种是孤立体的反射信号,一种是层面体的反射信号,根据雷达图像是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剖面,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孤立体和层面体波形形成的机理;现实情况下的雷达图像如图六所示
5、不同地质构造体的电磁波反射特征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大体上已经了解了雷达图像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在现实复杂的地质环境下,电磁波的反射特征又各具有代表性,如表一所示,我们
大概总结了以下一些特征一一详述:
表一
探地雷达图像及波形特征
地质体名称波形频率高低分布波形频率高低变化同相轴连续性波形相似性波形振幅强弱完整岩体均匀的中高频变化小连续波形均一幅值弱断层破碎带不均匀的低中频急剧变化,规律性差不连续,错段波形杂乱幅值较强脉状破碎带不均匀的中频变化较快,规律性差不连续波形乱幅值较强
节理、裂隙密集带均匀的中低频变化较快,有规律时断时续,不平行波形乱幅值较强富水带均匀的低频按规律快速变低较为连续较为均一幅值强,且多次岩性变化接触带较均匀的中高频变化较慢,有规律基本连续基本均一幅值一般软弱层(夹泥) 较均匀的中低频变化较快,有规律连续基本均一幅值强,且多次岩溶(非充填型) 不均匀的中低频急剧变化,有规律较为连续,不规则波形杂乱幅值强,有两次岩溶(充填型) 均匀的低频急剧变化,有规律较为连续,规则波形均一幅值强,且多次
A、完整岩体:
一般来说,完整的岩体,电磁波基本没有反射信号,但往往由于风化及含水率等
影响,在岩体内部会有些微弱的信号反射,其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一些中高频的
反射信号,整个范围内频率变化小,同相轴连续且均一平行,信号的振幅弱,如
图七所示:
图七、完整岩体
B、断层破碎带:
断层破碎带的信号一般呈现不均匀的低频和中频特征,信号频率在断层破碎带的
位置急剧变化,没有规律性,同相轴不连续,存在错段,呈带状区域化杂乱分布,
信号的振幅较强,如图八所示:
图八、断层破碎带
C、脉状破碎带:
脉状破碎带的反射信号,一般中频信号较多,信号频率变化较快,规律性差,同相轴不连续,且呈脉状分布,信号振幅较强,如图九所示:
图九、脉状破碎带
D、节理裂隙密集带:
节理、裂隙密集带的反射信号,由于受裂隙水的影响,中低频信号都有,变化比较均匀,信号频率变化较快,有规律,信号的同相轴时断时续,在构造较为发育的区域,同相轴不平行,波形乱,信号振幅较强,如图十所示:
图十、节理裂隙密集带
E、富水带:
富水带的电磁波信号一般表现为均匀的低频信号,电磁波信号快速变低,同相轴连续均一,呈层面状反射,信号振幅强,且有多次震荡,如图十一所示:
图十一、富水带
F、岩性变化接触带:
岩性变化接触带的反射信号一般频率都为中高频,频率变化较慢,比较有规律,信号的同相轴连续,均一,典型层面反射信号,信号振幅一般,如图十二:
图十二、岩性变化接触带
G、软弱层(泥夹层):
软弱层的电磁波反射信号一般为较为均匀的中低频信号,变化较快,有规律,波形分布均一,信号振幅较强,有二次或多次震荡,如图十三所示:
H、岩溶(非充填型):
岩溶是溶蚀性岩体的山岭隧道施工中危害比较大的一个不良构造,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又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对于非充填型的岩溶来说,危害较小,它的电磁波反射信号是以不均匀的中低频信号为主,频率变化急剧,有规律;对于小于掌子面的岩溶来说,其同相轴特征为典型的孤立体反射信号,同相轴连续,由于为非充填型的岩溶,有时会出现前后端面的反射信号,如果岩溶不规则,则反射信号的同相轴不规则反射;对于其规模大于掌子面的非充填型岩溶来说,容易与裂隙混淆,呈典型的层面状反射信号,但可以根据前端面以后的反射信号推断出构造的前后纵深来判断是否是岩溶或裂隙,一般来说裂隙的前后端面信号靠的很近,就像是多次震荡信号,而岩溶的前后端面的信号相隔较远(视规模大小),具体见图十四所示:
图十四、岩溶(非充填型)
I、岩溶(充填型):
对于充填型的岩溶来说,其电磁波反射信号表现出来的是均匀的低频信号,频率有规律的急剧变化,同相轴较为连续、规则,波形均一,信号振幅强,且存在多次震荡信号,当然也存在规模大于掌子面(如图十五)和小于掌子面(如图十六)的情况:
图十六、岩溶(充填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