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剥夺理论的城市社会空间评价与应用
人文地理学考博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博试题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其主要特点包括:首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行为和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关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变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次,人文地理学注重研究的是人类的意义建构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
它探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观念和意义,以及不同社会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再次,人文地理学采用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
它结合了自然地理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利用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和问题。
最后,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它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资源利用和城市发展等问题的回应和管理。
2. 解释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空间分异。
空间分异是指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不同特征的分布现象。
它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首先,空间分异强调了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性。
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
其次,空间分异强调了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不同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
最后,空间分异强调了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
地理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空间分布也会发生演变。
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因素都会导致空间分异的变化。
3.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是人文地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获取有关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数据和信息。
统计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索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相对剥夺理论
相对剥夺理论
1.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S·A等人提出,是指剥夺是相对的,人们对所处的环境感到怨恨或不满,未必是在绝对意义上被剥夺,而是与某些标准相比感到被剥夺了。
2.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K.默顿进一步发展了相对剥夺理论,他认为,当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其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
这种剥夺是相对的。
因为人们不是与某一绝对的或永恒的标准相比,而是与某一变量相比。
这个变量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体也可以是自己的过去。
3.相对剥夺是指与参照群体或个体相对比,处于不利地位或处境的主观感知。
1.[英]亚当·库珀,杰西卡·库珀.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4
2.
2.[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388.
3. RucimanWG.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a study of attitudes to social inequality in twentieth-century England[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空间物化与剥夺性积累——大卫·哈维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
空间物化与剥夺性积累大卫•哈维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刘丽内容提要在后福特制时代,大卫•哈维承袭列斐伏尔开辟的“空间的生产”的分析道路,通过对资本积累的一般机制的揭示以及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描绘了城市重构的理论图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哈维认为,空间生产作为剥夺性积累的手段,其实质是新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最终结果则导致了空间本身的物化。
要打破资本主义的物化,必须揭示并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诸种矛盾,进而寻找“可能的世界”以便进行社会主义的空间再生产。
由哈维所开启的一种面向未来的乌托邦规划为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政治学开启了新的可能性空间。
关键词空间生产新自由主义空间物化剥夺性积累自卢卡奇开始,经由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就其理论而言主要包括两个向度:一是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二是对可能的革命道路的探索。
这两个向度落实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那里则非常鲜明:一是对由资本引起的空间物化的批关IJ,二是对新自由主义及其灾难性后果的批判,以及对辩证的乌托邦叙事话语的图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哈维以其独特的“历史一地理唯物主义”为分析视角,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理论图绘。
通过对哈维诸多文本的再次阅读与深度耕犁,可以发现哈维地理学视角最独特之处恰恰在于其批判理论是从空间入手的,而且空间生产作为剥夺性积累的手段,其实质是新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最终导致了空间本身的物化!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资本主义的物化?哈维指认,这就需要揭示并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诸种矛盾,寻找“可能的世界”,并以此来替代新自由主义乌托邦,以便带来全新的空间生产一社会主义的空间再生产。
空间生产:剥夺性积累的手段在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中,剥夺性积累既是资本积累的一种过程,亦是资本积累的一种结果!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并存,使我们对资本积累的认识才够完整。
哈维正是在看到剥夺性积累与资本积累的内在关系后,直接将视角聚焦于剥夺性积累是作为“资本积累的一种过程”这一理论命题,进而探究空间生产是如何成为剥夺性积累的手段的。
从资本、互动、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Word最新版)
从资本、互动、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通过整理的从资本、互动、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从资本、互动、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干脆编辑运用亦可打印——阿兰库隆认为芝加哥学派创立有两个重要概念,其一是指城市论的所谓生态学方法,其二是沃思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论。
芝加哥学派一方面继承了欧洲古典社会学中的探讨传统,另一方面,利用人类生态学的实地探讨方法,逐步深化城市社会学地位。
自斯莫尔将齐美尔思想传播到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源流便与这位德国学派的欧洲古典城市社会学家有着亲密的关系。
一、齐美尔与芝加哥学派主要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城市社会学领域,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其大都市与精神生活可谓是先河之作,而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理论构建最终促成了城市社会学的形成。
齐美尔被认为是第一位现代性社会学家,他热衷于城市生活的日常现象,如卖浮、金钱、时尚等。
芝加哥学派探讨城市角度,将社会发展比作动物或植物的演化,生物因为环境适应的须要才产生社会内部的劳动分工。
而城市发展的具体表现则是社会组织外在于环境所产生的空间分布,而这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也是社会力气渐渐争夺的重点。
罗伯特埃兹拉帕克(Robt Ezra Park)是芝加哥学派其次代奠基人,早年留学德国,倾听过齐美尔的讲课。
但与齐美尔将货币经济视为都市过程的主要动力观点不同,帕克认为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涵,并随传统而流转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从生态一空间一文化角度,帕克用空间意识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城市问题。
麦肯齐R.Mckenzie)在城市社会学中引入了更多的生态学概念,在帕克的基础上他进一步确定了人类生态学的界定与方法,某种意义上他的城市社会学观点更符介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问题探讨的主流。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一、本文概述《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索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空间生产理论的学术文章。
列斐伏尔作为20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空间生产理论对当代空间研究、城市规划、社会理论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阐述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观点、理论形态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文章首先将对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进行简要概述,阐述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及其主要内容。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理论形态,包括其空间的三元辩证法、空间实践与空间表征的关系、以及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形态的深入剖析,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观点和独特之处。
本文还将探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空间问题的日益突出,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城市规划、社会治理、空间正义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将尝试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这些领域,以期能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观点、理论形态及其应用价值,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概述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理解城市空间、社会空间以及空间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复杂互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主要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辩证关系的理解。
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充满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场所。
他提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
这种社会实践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各个方面,这些活动在塑造空间的同时,也受到空间的影响和制约。
米歇尔·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探析
米歇尔·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探析内容提要作为20世纪70年代空间转向的关键人物,米歇尔・福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空间理论,即“异托邦”空间理论。
“异托邦”以异质性、差异性、颠覆性的特点真实存在于被遗忘和忽视的空间景观之中。
本文从空间概念的历史嬗变、“异托邦”空间理论的展开背景、“异托邦”的理论特质等方面来分析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并考察这一理论的局限及其对当代学术建构的意义,以求打开福柯空间哲学的多重想象之维。
中国论文网/4/view-12750678.htm关键词米歇尔・福柯空间异托邦〔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10-0072-06法国盛行着一种思想品格――学识渊博、力求创新、具有神秘色彩,还有一点危险的意味。
对于福柯的众多信徒来说,这种法兰西式的气质无疑在福柯身上得到了永久的激活。
福柯的空间观念较为隐蔽,诸多学者对于福柯空间理论的关注大多参考了他一系列的访谈和学术讲稿,例如1967年3月14日福柯在巴黎建筑研究会上的演讲《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1969年2月22日福柯于法国哲学协会所做的演讲《什么是作者》;1982年保罗・雷比诺对福柯的访谈《空间、知识、权力》等。
在空间转向的影响下,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空间性思考正不断展开。
一、交替的时空――时间的祛魅与空间的复魅共在的时间与空间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维度。
然而19世纪,以历史为依托的时间成了一种趋之若鹜的认知手段,空间则完全掩藏在时间刺眼的光辉之下。
福柯敏锐地注意到了“空间”在社会理论视域中的长期缺席,他指出:“19世纪最重要的着魔(Obsession),一如我们所知,乃是历史:以它不同主题的发展、中止、危机与循环,以过去不断积累的主题,以逝者的优势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关于空间理论的简析随谈
关于空间理论的简析随谈福柯(Michal Foucalt)对权力的空间向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他眼中现代社会是铜墙铁壁的监狱是四散飘零的群岛,密不透风是其主要特征,全景敞视监狱就是空间施展权力的集中体现,不仅仅是监狱,在医院、学校、军营、工厂都可见权力发生的的微观运行。
权力技术与知识话语紧密地联系着,空间被赋予话语体系即是权力的运作。
分界与区隔是权力管制的方略,不同的人被放置到某一空间内,也就被归置到相应的地位,从而形塑了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比如圆形监狱的塔楼内,被监视者无法确知是否有监视者在内,但会产生自我监视自我控制,永远都无法挣脱。
权力通过空间来改造身体,人的身体时刻处于权力网络之中,被改造成服从的身体。
最终提出了异托邦(Heterotopia)这个概念,不同于乌托邦的本不存在,它是可触碰可进入的,是多元的异质文化的共时性同存的空间,也是时间不断聚集积累的空间。
进入异托邦需要一些许可,隔离与进入基本自由,是逃脱主流同一性叙述进行一种差异规划的空间。
无论如何自我劝诫无论怎样深信被说服的规范,只要产生了质疑,就能突破与改变,蕴含着革命的契机。
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理清了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两者的复杂关系,建立起以实践和社会行动为核心的地理学。
在他的理论中,最有解释力的莫过于“资本-惯习-场域”的三元分析,三者关系可表示为——[资本+惯习]+场域=实践。
资本(Capital)在马克思那里被定义为累积起来的抽象劳动,大多是物质化的,而他则拓宽了这个概念的意涵,即凡是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权力关系来发挥作用的任何资源都是资本。
经济资本(如金钱)社会资本(如人际网络)文化资本(如审美品味、语言叙事、文凭职称)是资本的三种形式,分别以客观形态、身体形态、制度形态呈现。
场域(Field)是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根据资本的不同类型和数量进行界定,占有某个位置即占有相应的权力,资本赋予了对场域进行控制和支配权力,它可以配置物质或身体上的生产或再生产工具、可以决定日常运作的常规,以及从中获取的特定的利润。
城市社会问题探讨
1.城市社会问题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问题不断出现。
从最初的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居住问题,经历了城市内城贫困、种族隔离、犯罪问题,发展到今天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宜居城市问题、郊区化问题等。
一、就业问题:失业、不充分就业(发展中国家);原因:技术高度发展,职业需求变化剧烈;求职者众多且集中。
二、老年人问题,三、种族和社会争端四、贫困与歧视问题城镇贫困主要是由于个人技能水平低,分配体制原因使部分人不能过有体面的生活。
城镇贫困的主体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一些伤残人员。
城镇贫困一般是部分人的贫困,但是他们的贫困感比较强烈.五、内城问题:A中心城区衰退、中产阶级化;B城中村.六、住宅和房地产市场的相关问题七、城市交通问题八、犯罪问题九、教育问题十、社会极化空间上的问题:内部空间分割与差异化、边缘空间膨胀与破碎化;社会结构问题:贫困与公平、犯罪与安全、冲突与整合;弱势群体;流动人口;代际问题、种族、阶级、性别不平等.梁栋等学者的理解:产生的原因: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城市社会问题的产生城市要素的变迁——城市中人口、环境、物质、技术等四大要素因非同步性变迁产生的城市社会失衡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水平的低下导致城市问题包括城市社会问题的产生。
历史:历史演变居住区的空间固定性,土地利用惯性过程:经济、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市场化现实:土地利用政策约束、租房与迁居机制:居住隔离;空间剥夺;阶层矛盾2.社会问题在城市空间上会如何表现出来?中心城区衰落、城中村、贫民窟、棚户区、中产阶级化、郊区城市化、门社区的出现城市空间既是一种社会结构也是一种物质结构它并非简单的自然现象,不是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容器”或平台,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空间体现了各种社会关系,反过来又作用于这些关系。
居住空间的分异:在一个城市中,不同特性的居民聚居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
韦伯城市类型学笔记(4)
韦伯城市类型学笔记(4)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韦伯(侧重从主观意图、个人行动去探讨对社会的理解)、马克思、涂尔干(功能主义)。
“非正当性的支配”韦伯认为“即使是那些(所谓的)自由共同体,也就是已经完全排除君主的权力,或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而由其成员在政治上自行建构组织起来的政治团体”,也必须有专门为此一团体致力工作的人,亦即有以政治为主业的职业政治家,并且也必设置出其得以专著的机构,更遑论其他种类的团体。
因为“所谓这种共同体是自由的,意思不是说这种团体可以免于武力强权的支配;这里自由之意,是说由传统来正当化为一切权威之不二来源的君主权力,已经看不到了。
第一章城市的概念与类型1:城市的经济本质,市场聚落城市是个密集的“聚落”,而不仅仅是个一些分散的住居的集合体。
社会学:城市是个巨大的住居密集的聚落(聚落里各家户紧密相接);由于过于巨大,以致缺乏在城市外的邻人团体里居民皆相互认识的特色。
经济观点:城市是一个其居民主要是依赖工业及商业,而非农业为生的聚落。
君侯城市城市永远是个“市场聚落”。
2:消费城市,生产城市君侯城市消费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各种类型大消费者的存在(尽管其收入来源各异),对当地工业生产者及伤人的营利机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产城市:在这些城市,人口及其购买力的增加取决于建于当地(提供城外所需物资)的工厂、制造厂或家内工业。
伤人城市:在这种城市里,大消费者的购买力来自下列几种收益:1):转运外地产品至当地市场零售;2):转运当地产品(或至少是当地生产者所获得的商品)至外地销售;3):转运外地产品至另一地区销售。
3:城市与农业的关系这样的城市是个市场中心及典型市区工业的所在地。
然而在这样的城市里,却又许多市民生产粮食以供自己消费,甚至供应市场所需。
大商人拥有农耕地的现象更为普遍。
然而,这些个别的市民在城外的产业及其领土权,原则上并非城市本身经济政策所要考虑的对象。
4:经济发展阶段之一的“城市经济”作为工业与贸易担纲者之城市,与作为粮食供应者之农村间的关系,构成“城市经济”之复杂现象的一面。
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
失衡 ; 新城市 主义学派为抗衡现代城 市主义功能 的弊端 ,提出追求城市人 居和谐 环境的规 划理念 .倡 导 以人 为本”的城 市空间生活氛 围的设计理 念。以上的这些学派 的理念都 不同程 度地关注城市空 间规划与设计 的人本 公正 一尊严 一价值的最小单元一 场 所 ,以及 由场所构 成的城 市空 间体 系。后现代趋 势下.新人居环境学 派 从城市空间与场所构成 的价值 维度介 入 ,即 场所理论 .以人 的认 知角度 揭 示人与场所之 间的物质 经 济、社
会 与 文化 等 方 面 的 空 间 关 系 及 其 结 构 。 因此 .场所 理 论 是 透 视 新 城 市 空 间 结
角去满足人的各种欲望需求 .关注场
所 公 正 。场 所 理 论 设 计 学 派 还 注 重 城
从城市历史 文化景观 的遗 产价值 的结
构 再 现 来 抗 衡 当 今 城 市 空 间 规 划 的
注它们 的表象.又关注 它们 的比喻性 表现,理论和 实践 都 日益集 中在对场 所的行为文化意义 上,那些被认 为是 时间和空间阀限的场所 .那些在对空 间的迷恋 中被视为间隙的或没有人 的 场所成 为被 关注的焦点 。建筑理论 学家 Se e H rs tvn ar 受环境主义影响提 i
2 1 004现代城市研究 2 9
嘴
俐
建构而言,城市相关学科研究 的焦 点
聚 焦 在 城 市 空 间价 值 的 引入 方 面 : 新 马 克 思 主 义学 派 关 注 城 市 空 间 的 不 公 正 现 象 .提 出空 间规 划 的 时 一 空 微 观 再 现 新生 态主 义 学 派 关 注 城 市
可 能 , 而 且 对 人 居 环 境 科 学 理 论 的应
空间正义——城市化的伦理选择
28 《 当代经济》 2 0 1 3 年第 9 期
的权益问题。笔者在 《 城市化问题透视) ( a o 1 2 ) 一文中简要探讨
浮、 藏
经济生活
了我国的城中村和拉美的贫民窟问题。本质上, 城中村和贫民
一
2 、 城 市化是空 间生产的重要表达形式。空间是人类最基本 的生存环境 , 包括 自然空间和社 会空间 。对于上世纪 7 0 年代资 本主义城 市危机的爆 发 , 实证主义地理学不能予 以合理解 释和 应对 ,导致 人们对传统 区位理论及实证 主义地理 学产生 了质
疑, 而 以深 刻批 判 、 分析 和揭示 资本 主义政治经 济制度实 质见
1 、 关于城 市化的一般性理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变化 的一 种常 态 , 是 指农村人 口不 断向城镇人 口转 移和集聚 , 逐 步摆脱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 。城市化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区域下
进程中的一个必 然过程 。在 列斐伏 尔看来 , 空 间是进行统治 的
基础 , 是权 力实施 的前提 , 它被完全 当作一 个统治和 区分的 人 格化的机器。空间是资本权 力市场 , 当前作为空间生产 的城市 化的一个基 本矛盾就体现在 空间的资 本化 与普通 基层群众 的
政 策引导 , 优化空 间资源 配置 , 实现农村社 会空间 的可持续发
展, 逐步缩小城 乡地域 、 空间 、 形态差距 。
西部空间所固有的屏 障 ,改造 内部固有的空间观念和模式 , 使 其与东部的空间形态和空间观 念相吻合 , 增强 西部地区对内和 对外开放的力度 , 加快其市场化与城市化进程。 “ 空间 ” 作为一 种社 会产品 , 是特定社会 关系的产 物 , 而其
社区社会工作理论
1代表人物
① 冲突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社 会学界,是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 社会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 L.A.科瑟尔、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 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
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 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 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 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 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 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社会 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 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3对社区社会工作的意义
社会建构理论给予社会工作实务的启示是,许多社会现象如健康、犯罪、 贫困并不是简单根据直观事实所定义的,而是包含在“由语言创造和维系的意 义网络”中。这种符号网络系统构成了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社会条件。有成效 的社会工作实践需要具备理解和进入案主的“假定世界”的沟通技巧,使社会工 作者能够不受某些诊断经验或模式的局限,更敏感、准确地评估案主系统存在 的问题。现实或建构既不是先天预定的,也不是任何情况下一成不变的。社会 工作者应当使自己和案主认识到人作为现实的创造者和现实作为一种过程产物 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案主不只是得到个别化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是得到对 问题症结、介入手法和治疗结果的全面解释。另外,借助建构主义方法,社会 工作者可从更宏观角度帮助案主“认识占统治地位的权力机构的压抑影响”,获 得在自己社区所存在或出现的“补偿性知识” 。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学家罗伯特·帕特南(RobertPut-nam) 《让民主运作》(1993)等著作对社会资本的探讨,使社会资本开始成为 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的一个焦点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空间正义探寻
量 【 探 讨 与 研 究 】
医疗 、教 育 、就业 等 公 共资 源 和 发 展机 会 比较 少 ,
造成了贫困的再加剧及社会排斥 ;其次 ,城镇化 的
空 间扩 张是 通 过对 乡村 空 间 的侵入 和再 造 实 现 的 , 期 间大量郊 区和乡村 空 间被吞 并 。当这些 地 区成 为
此 ,城镇化的正义必须强调满足公 民城市生活必要 条 件的权利 ,并保 障不 断改善公 民的生存 空间条
忽视 的重 要社 会 问题 。
三 、空 间正义 :中国城镇 化 的基本 价值 准则
城镇 化 是社会 发 展 的必然 趋势 ,是人 类社 会 文
明不断进步的象征。但人类在追寻城镇化梦想的同 时,也在追求权利的平等与公正 ,失去正义的城市 并不是人们所期盼的安身立命之所 ,只有符合空间 正义的城镇化 ,才真正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 现 代化 生活 的追 求 。 因此 ,中 国城镇 化 应 当以空 间
顶级 或次 顶级 居住 社 区 ,公 共空 间资 源被少 数人 所
“ 圈用” ,甚至成 为少数权贵 阶层 的 “ 私人花 园” , 从 而剥夺 了其 他公 民享 有公 共 空间 的权利 。以上城 镇化过程 中的正义缺失 问题 ,已经对我国城市社会 关 系产 生 了诸 多 负面 影响 ,成 为城镇 化进 程 中不可
量 【 探 讨 与 研 究 】
住隔离等。第三,避免对贫困阶层的空间剥夺和弱 势群体的空间边缘化 ,以及区位间的社会歧视所导 致 的资源分配不正义性 。第四 ,保障公民和群体平 等地参与有关空间生产和分配的机会 ,增强弱势群 体意见表达的能力 。第五 ,尊重不同空间的多样文 化 ,消除空间的文化歧视 和压制 。第六 ,任何容 忍 、鼓 励甚 至合 法 化针对 特 定空 间群 体 的社会 和 系 统性暴力是不正义的。第七 ,环境正义要求保护不 同空间群体的环境公正 ,社会经济发展不能以损害 弱势群体环境正义为代价。可见 ,空间正义具有较
2011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
孙 施 文 同济大学建筑 与城 市规划学院规划 系副 系主任 .教授 杨 保 军 中国城市规 划设计 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级高级城 市规 划师
陈秉钊 同济大学建筑 与城 市规 划学院教授
赵 段 民 同济 大学建筑 与城 市规划学院教授 进 东 南大学建筑 学院副院长 .教授
赵 万 民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 学院院长 .教授
李兵弟 张京祥
张庭伟 三等奖
城 市规划 浩
洋
2 1 (2 00 1) 21 () 0 0 6
21 () 0 0 5
陈
于
城市规 划学刊
城市规 划学刊
中心城市与外围区域空间发展中的 ” 理性”与 异化
— —
陈 晨
赵
民
城 市规划
2 1 (2 001 )
上海周边地区 接轨上海 的实证研究 唐子来 赵渺 希 城市规划学刊 21 (] 00 1
— — 一
韦亚平
城市规划
2 1 () 0 05
基于城市规 划的国家征 收权探讨 20 年 以来 人 I 00 : q 城镇 化水 平变动省际差异分析 基于统计数据 的校正和修补
— —
陈锦 富 于 澄 林 坚
城市规 划 城 市规 划
21 () 0 04 21 () 003
— —
何子张
万艳华 卢
现代城市研究
2 1() 007
2 1() 0 0 7
或 , 等 城市发展研究
双重全球化 背景下城市发展的作 用力机制探讨
王伟强
王孟永
上海城市规划
2 1() 00 1
初评委员会评委名单 ( 以姓氏笔 画为序 )
基于场所空间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与实例
基于场所空间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与实例1. 场所理论1.1哲学基础——现象学现象学是当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潮。
现象学的方法被认为是一种不以任何假设为前提的、达到本真的真理的方法。
现象学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回到事物本身,进行直接的观察。
亚里士多德:“凡是不先进入感官的就不能进入理智。
”扬巴蒂斯塔·维柯:“······人心在从塔感觉到的事物中见出某种不属于感官的事物,这就是拉丁文动词intelligece(理解)的意义。
”胡塞尔:意识总是关于事物的意识,不存在空洞的、没有志向的意识。
意识总是指向某一对象。
因而与意识对象无法分开。
2.场所和空间2.1 概念解析舒尔茨的场所理论直接建立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
空间的意义基本上是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空间知觉和认识的研究,提供了发展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场所就是这个系统的核心。
诺伯格·舒尔茨说: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提到“空间”几乎不可能不用到上、下、前、后或这样的前置词,这些词语标明了空间的抽象本质是拓扑关系。
诺伯格·舒尔茨在《建筑中的意向》中提出:“空间的体积的形式和四周包围面的特性同等重要。
” 他坚持认为采用狭义但精确的三维空间概念来指称建筑是合适的。
“空间”实际上与实体或称“空间界面”是不可分割的,这源自格式塔理论的独到观察。
他把海德格尔的“空间是从地点,而不是空无获得其存在的”这个观念扩充为“存在空间——建筑空间——场所”。
列斐伏尔对空间产生的解读
列斐伏尔对空间产生的解读列斐伏尔是一位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城市理论家,他以其对空间概念的独特解读而闻名。
他的作品在现代空间理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对空间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列斐伏尔对空间产生的解读,并分享我们对他的观点和理解。
1. 空间的生产我们要了解列斐伏尔对空间的基本理解。
他认为,空间并不只是一个容器或背景,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表达。
他引入了“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的概念,强调空间是一种经济、政治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这意味着空间不仅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也通过人类的实践被创造、塑造和再生产。
2. 空间的三重性列斐伏尔进一步解释了空间的三重性,即“感知空间”、“理念空间”和“经验空间”。
感知空间是我们对物理空间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而理念空间则是通过符号和象征来构建的抽象空间。
经验空间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实际经历的空间。
他强调这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认为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
3. 城市化和权力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中,城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认为,城市化是现代社会中空间生产的核心。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空间,是不同社会群体互动的场所。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权力和利益的角逐不断塑造和重塑着城市空间。
列斐伏尔关注城市中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冲突,认为城市是权力运行和社会关系的舞台。
4. 反抗和重新夺取空间除了对城市化的批判,列斐伏尔也提出了对现存空间的反抗和重新夺取的思考。
他认为,城市空间被经济和政治权力所取得,但人们仍然有可能通过反抗和重新夺取来改变和重构空间。
他主张通过政治行动、社会运动和文化实践来争取一个更公正、更平等的空间。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空间的独特观点和理解。
他将空间视为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表达,强调空间的生产和空间的三重性。
他通过城市化和权力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空间概念,并提出了对现存空间的反抗和重新夺取。
城市“栖居”
2024年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青少年学刊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ꎬ2024(总第15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ꎬNo.159城市 栖居 :媒介化时空下空巢青年 的生存样态林承志㊀王玲宁㊀㊀[摘要]后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时空呈现出了融合的转向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以 空巢青年 为代表的城市新移民群体的城市融入路径ꎮ通过对 空巢青年 的深度访谈ꎬ力图深入考察媒介如何重构该群体的生存状态与时空实践ꎮ研究发现ꎬ空巢青年 借助媒介技术的加持ꎬ通过运用劳动时间拓展和休闲时间整合的策略以顺应社会加速ꎬ借助流动空间中的数字漫游ꎬ实现与乡土空间的情感连接以及与城市空间的价值连接ꎮ在这个过程中ꎬ 空巢青年 常常处于获得感与剥夺感交织的矛盾体验之中ꎬ他们在实现数字资本转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规训的压力和身份认同的危机ꎮ推进城市发展的沟通性㊁协调性和互动性ꎬ有助于帮助 空巢青年 良性地适应城市生活ꎮ[关键词]媒介化生存ꎻ空巢青年ꎻ时空融合ꎻ城市融入[作者简介]林承志ꎬ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ꎬ研究实习员ꎬ研究方向:媒介效果研究㊁受众研究(上海㊀201600)ꎻ王玲宁ꎬ传播学博士ꎬ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新媒体效果研究(广东广州㊀510006)一㊁研究缘起改革开放以来ꎬ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高歌猛进迅速推动了乡村向城市㊁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员流动ꎬ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更是形成了无可比拟的 虹吸效应 ꎬ吸引了成千上万怀揣理想的青年人前往就业生活㊁扎根繁衍ꎮ而在如今技术革命的浪潮之下ꎬ传统中国社会的集体意识与分享理念被撼动ꎬ细致的社会分工将都市中的每一个劳动者都放置在了 分割单元式 的空间中ꎬ个体意识的觉醒更是催生了一种时间上的 精打细算 [1]ꎮ在这种时空变化之际ꎬ人际间的信任在某种意义上被削弱ꎬ使得个体间的心理距离㊁社会距离被拉大ꎮ最终ꎬ独居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的首要选择ꎬ他们也被称为 空巢青年 ꎮ目前公认的定义认为ꎬ 空巢青年 是一群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ꎬ工作资历不够丰富ꎬ且因未在大城市站稳脚跟而选择租房独居的20岁到35岁的单身年轻人[2]ꎮ作为中国社会现代性的产物ꎬ 空巢青年 在城市空间中不断集聚ꎬ成为了现代城市高速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3]ꎮ过往研究对 空巢青年 这一群体的特质㊁形成的动因以及生存的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十分丰富的剖析ꎬ其中也不乏对 空巢青年 如何发挥主动性以适应城市生活的探究ꎮ然而ꎬ随着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ꎬ媒介高度渗透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ꎬ并实现了媒介化时空的重新组合ꎮ在这样的媒介生态之中ꎬ 空巢青年 不断调试自身以适应现下媒介的基本逻辑ꎬ其生存样态也相应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ꎮ因此ꎬ本文旨在从媒介的视角关照 空巢青年 群体ꎬ探讨媒介化时空如何重塑其城市生活面貌ꎬ影响其融入城市的进程ꎮ这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特质ꎬ剖析其背后的深层矛盾ꎬ并以此为基础为城市管理者制定针对流动青年群体的务实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ꎮ二、文献综述(一) 空巢青年 的城市生存状态与媒介使用 城市新移民 和 独居者 是社会赋予 空巢青年 的双重身份ꎬ也折射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生存现状ꎮ一方面ꎬ城市生活的空间挤压㊁居住的阶层分化㊁公共空间的缺失或有限性会导致 空巢青年 群体心理失衡加剧ꎻ另一方面ꎬ远离故土独自打拼与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合力ꎬ使得 空巢青年 群体的个体心理㊁社会预期落差不断被放大ꎬ进而导致集体性焦虑和剥夺感交织的局面[4]ꎮ然而ꎬ一项基于2014年 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合 专项调查的实证研究却显示 空巢青年 虽然相比流动非独居青年在城市归属感㊁剥夺感㊁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ꎬ但总体并未出现严重的 空巢又空心 情况[5]ꎬ这表明学者们一直担心的失衡㊁失调的生活样态并未显著地发生在受访的 空巢青年 身上ꎮ过往研究对 空巢青年 的城市生活进行了一系列有益考察ꎮ研究发现ꎬ社会工作的介入[6]㊁青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7]有助于恢复 空巢青年 的自我统一性ꎬ实现获得感的提升ꎮ此外ꎬ空巢青年还能够通过饲养宠物[8]㊁社群交往[9]等主动行为缓解个体孤独感ꎬ实现情绪补足ꎮ然而ꎬ在媒介化的后现代社会ꎬ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已经泛化ꎬ仅仅考察钟表时间逻辑下个体在物理空间中的生活已经无法完整地描绘并诠释其生存样态ꎮ一项质性研究显示ꎬ个体化时代之下ꎬ 空巢青年 更加倾向于通过一种 亲密有间 的情感调适以实现弹性的社会交往[10]ꎮ这种对 空巢青年 生存样态中弹性流变机制的把握扭转了过往研究中对这一群体简单的静态划分ꎬ也暗含了媒介逻辑下时空的液态㊁多变的特质ꎮ因此ꎬ将媒介的因素纳入考虑以探讨 空巢青年 的时间与空间重塑过程以及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ꎮ传播学过往的相关研究认为ꎬ媒介作为一种中介实现了 空巢青年 与外部系统的连接ꎬ帮助他们克服了 空巢 带来的限制ꎮ有学者基于量化研究分析得出ꎬ浏览主流媒体新闻㊁自媒体Vlog及微信朋友圈等媒介使用行为能够帮助 空巢青年 有效积累单身生活的相关知识[11]ꎮ也有研究发现ꎬ拍摄Vlog分享生活能够满足 空巢青年 的陪伴需求[12]ꎮ此外ꎬ还有学者指出ꎬ互联网空间可以帮助 空巢青年 突破空间限制ꎬ实现 沉浸式在场 ꎬ从而在互联网空间中建立新型亲密关系以弥补情感的缺失[13]ꎮ这些研究将新媒体技术作为影响 空巢青年认知㊁心理和行为等各方面的重要因素ꎬ凸显了媒介在 空巢青年 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的一定效用ꎬ但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ꎬ其解释力则相对有限ꎮ首先ꎬ当下的 空巢青年 研究应当意识到ꎬ媒介已经嵌入 空巢青年 的日常生活ꎬ并在整体社会时空场景中产生作用ꎻ其次ꎬ 空巢青年 作为个体的 空巢青年 身份的多元性㊁动态性和发展性也不应被忽视ꎻ最后ꎬ还需要对 空巢青年 群体给予更具批判性与思辨性的考察与反思ꎬ以揭示这一群体生存逻辑背后的冲突与矛盾ꎮ(二) 在世存有 ㊁时空融合与媒介化生存马丁 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认为ꎬ技术并不仅仅是人合目的的手段ꎬ而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根本性联系ꎮ技术先在于人ꎬ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14]ꎮ人的此在(Dasein)指的就是人的 在世存有 ꎮ依据海德格尔的解说ꎬ 在世存有 构成了 在世存在 的第三个方面ꎬ即 在之中 (In-sein)作为基本结构ꎬ追溯其词源本意可以理解为 居住于世界并把世界作为如此这般熟悉之所而依偎之㊁逗留之 [15]ꎮ 居住 是一种占有和归属ꎬ居住在城市中的个体ꎬ不仅仅是作为存在者在房子和城市这个存在者之内ꎬ也意味着在房子和城市里生活并开展日常活动ꎬ从而使房子不再是一个空巢ꎬ城市也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容身之所ꎬ个体的生存亦因此有所栖居地展开[16]ꎮ存在现象学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提出ꎬ 存有 就是人与世界在特定时空中遭遇ꎬ现代人文地理学则进一步指出ꎬ人的存有世界是时空交融的[17]ꎮ空间是人与人实现社会互动的场所ꎬ是一种人们能够 聚在一起的可能性 ꎬ因此ꎬ社会空间中的行为主体所受到的约束不仅是空间性的ꎬ也是时间性的ꎬ只有在时空的特定约束下才能充分理解行为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18]ꎮ作为 座驾 的媒介技术是世界向人展现的一种方式ꎬ它通过实现时间与空间的重组ꎬ规定了人和世界的关系[19]ꎮ媒介技术对时空的重组具有历时性ꎮ19世纪以来ꎬ人类的传媒时空观发生了空前的变化ꎮ大众传媒的诞生促成了 时间消灭空间 的观念得以形成ꎬ电子媒介的出现则使 时空压缩 成为了媒介时空的主要形态ꎬ直到进入互联网时代ꎬ 空间消灭时间 的特点开始显现ꎬ甚至出现了 时空融合一体 的趋势[20]ꎮ当前ꎬ以移动互联㊁智能媒体和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突破了传统范式中对媒介工具化的定位ꎬ以其强大的功能㊁泛在的属性㊁超越时空界限的特质成为了渗透进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社会情境[21]ꎬ而使人处于一种 永久连接 的状态之中[22]ꎬ产生了 既生活在现实时空里ꎬ又生活在媒介化的时空里 的感觉[23]ꎮ在这个过程中ꎬ时间与空间依托场景化的媒介传播实现了交融与重构[24]ꎬ为人类塑造了一种数字化的 存有 形式ꎬ而这种以现代媒介为中心并受其支配的生活方式也被称作 媒介化生存 ꎮ时空融合的理念为我们分析后互联网时代个体的媒介化生存形态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视角ꎮ时间是人类生存形式的基本元素ꎬ我们的社会互动是在时间的延伸之中进行的[25]ꎬ而现代性又使得时间从具体社会实践中脱离出来ꎬ变得抽象化ꎬ并反过来制约人的社会行为[26]ꎮ在现代性的影响下ꎬ社会时间呈现出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加速ꎮ詹姆斯 罗尔(JamesLull)在«媒介㊁传播㊁文化»一书中指出: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不断加速超级内部连接的世界ꎬ一个 全球性的世界都市 [27]ꎮ而这种 加速 也被哈特穆特 罗萨(HartmutRo ̄sa)以 社会加速理论 进行系统概括ꎬ他指出包括信息传播技术在内的技术加速虽然为我们省下了大量的时间ꎬ但却通过推动社会变迁的加速促进了生活节奏的加快[28]ꎮ在后互联网时代ꎬ 社会加速 仍然反映在用户的时间体验之中ꎬ与此同时ꎬ它还促成了媒介时间的进一步碎片化ꎮ人们在工作㊁娱乐㊁休闲等不同的社会场景中急速切换ꎬ以满足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ꎬ又在各种时间的间隙中实现与虚拟空间的连接ꎬ从而导致了时间的破碎ꎮ社会空间的概念则颠覆了长久以来人们对空间的有限构想ꎬ它是一种具有权力㊁生产㊁建构与互动等社会意涵空间ꎬ超出了地域和物理距离的限制[29]ꎬ主要由行为主体㊁空间位置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结关系三个要素构成[30]ꎮ曼纽尔 卡斯特(ManuelCastells)提出的 流动空间 揭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空间的影响ꎬ表明现代社会空间进一步摆脱了栅格化的孤立状态ꎬ而进入了一种关系结构和流动状态ꎬ成为了一种媒介化的空间ꎬ与其他空间发生着微妙的动态互动[31]ꎮ在后互联网时代ꎬ空间的流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ꎬ并呈现出了场景化的取向ꎮ一方面ꎬ用户使用媒介的场景进一步被分割ꎬ人们通过移动设备能够随时随地接入网络ꎻ另一方面ꎬ用户通过媒介接入的场景也变得无限多元ꎬ只需在此地便能够随时感受到彼处空间的场景ꎮ总的来说ꎬ后互联网时代不断融合的媒介时空ꎬ在时间上呈现出了不断加速且更加破碎的特点ꎬ在空间上则表现出了流动化与场景化的状态ꎮ然而ꎬ媒介时空融合的这种特点却使得 空巢青年 看似与社会趋势悖反的群体样态显得尤为突出ꎮ 空巢青年 注重 个体化逻辑的自我主义表达 ꎬ并由此形成了自我化的行为选择[32]ꎮ相比其他同龄人ꎬ他们更加渴望且享受属于个人的时间与空间ꎮ那么ꎬ媒介时空的融合特性是如何重塑 空巢青年 的个体时空秩序与时空感知的? 空巢青年 自身在时空重塑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能动性?在 空巢青年 城市生存时空逻辑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权力关系机制?本研究试图从时空融合和媒介化生存的视域出发ꎬ运用深度访谈法ꎬ对 空巢青年 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进行深入探讨ꎮ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网络渠道ꎬ于2022年11月至12月和2023年6月至8月两个时段ꎬ共计招募16名居住在一二线城市的 空巢青年 作为研究对象ꎬ进行半结构式访谈ꎮ研究中的每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均在30分钟左右ꎮ从访谈对象人口学特征来看ꎬ受访 空巢青年 分别为8名女性和8名男性(分别标注为F1-F8和M1-M8)ꎬ年龄在18-35岁之间ꎬ学历均为本科或硕士毕业ꎮ他们在受访期间均在我国一二线城市独居ꎬ且原住地不在本城市ꎬ独居年限均超过1年ꎬ主要从事互联网㊁法律㊁房地产㊁银行业等行业ꎮ访谈的问题主要涉及 空巢青年 的生活概况㊁时间管理㊁社交关系㊁媒介使用和自我认同五个方面ꎬ并会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行灵活追问ꎬ以期深入了解构成其城市生活的全方面细节以及无法在行为上体现出来的心理和态度ꎮ四㊁在 永久连接 中 永久加速永久连接 反映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边界逐渐模糊的趋势ꎬ随着现代社会逐步向深度媒介化迈进ꎬ这种连接趋势正在不断加强ꎮ从时间的向度来看ꎬ与媒介的永久连接意味着在线与离线概念被媒介时间重新定义ꎬ现代社会的加速逻辑与媒介技术的加速逻辑实现共振ꎬ使得生活在媒介化日常场景之中的 空巢青年 无时无刻不在这种与社会的连接中感受到社会速度带来的推背感ꎮ(一)弹性时间:被媒介延长的劳动基于互联网的数字传播媒介将后现代社会实时生产与及时反馈的逻辑进一步强化ꎬ也使得不断加速的社会时间以点状形式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ꎬ并形成了一种具有弹性的媒介时间[33]ꎮ安东尼 吉登斯(AnthonyGiddens)指出: 新信息技术可以让工作任务分散化ꎬ同时即时地在互动式通信网络里协调整合ꎮ [34]以互联网办公为主要形式的 空巢青年 正在一种弹性工作制的支配下协调时间的分配方式ꎬ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休闲时间不断被劳动时间所侵蚀ꎬ并主要通过在岗加班㊁归巢加班和居家办公三种方式实现ꎮ许多受访 空巢青年 表示ꎬ出于独居的原因ꎬ早或晚回家对他们而言的差别并不大ꎬ因此排除工作压力㊁同事压力等因素ꎬ他们自己也会有意无意地选择多加一会儿班ꎬ 996 的工作模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常态ꎮ工资与绩效挂钩的F7表示: 也不算是 卷 吧ꎬ主要是回家也没什么事情干ꎬ与其闲着不如多干点儿活ꎬ让这个月绩效好看一点ꎮ 除了主动加班外ꎬ相比其他有家庭的同事ꎬ 空巢青年 更容易在下班后被领导临时安排加班ꎮM7表示自己每周会有几天在下班后继续 在家办公 的经历ꎬ这些工作内容大部分并不是他们在工作时间内未完成的既定工作ꎬ而是在个人确认结束劳动时间后回到生活场景或者甚至还在通勤时突然收到的延续性工作ꎬ他表示: 一般我是不会主动把工作带回家的ꎬ毕竟在单位加班才计入工资嘛ꎬ但是有时候下了班ꎬleader突然在钉钉上让我返工ꎬ或者客户突然发微信或者打电话过来ꎬ我总不能假装没看到吧!此外ꎬ访谈也发现ꎬ除了加班外ꎬ独居空间也可能成为 空巢青年 日常上班的场所ꎬ这种居家办公的模式深受 空巢青年 的青睐ꎮM4所在的互联网企业对到岗上班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ꎬ尤其在疫情期间更是出现了全公司员工线上办公的情况: 疫情期间大家都是wfh(WorkFromHome)ꎬ现在疫情虽然过去了ꎬ但我偶尔也会居家(办公)几次ꎮ居家办公一般只需要一台电脑便能完成ꎬ其优势在于能够从通勤中节省出时间ꎬ并摆脱正式工作场景的束缚ꎬ在处理工作的同时还能够自由打理日常生活ꎬ实现多任务处理ꎮ但是ꎬ由于工作压力大且时间紧迫ꎬ与工作无关的 摸鱼 时间总是短暂的ꎬ再加上独居场域内他者对主体注意力的分散作用被降到最低ꎬ工作始终在 空巢青年 的这种与生活共同构成的混合时间中占据主导ꎮ与此同时ꎬ由于没有打卡机制作为参照ꎬ居家办公也容易把劳动时间与休息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ꎬ在不知不觉中延长工作时长ꎮ对此ꎬ同样经历过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F6有着深刻体会: (疫情)那段时间居家办公ꎬ经常隔三差五开线上会议ꎬ上午周会ꎬ下午每日例会ꎬ今天跟全团队开大会ꎬ明天跟国际同事开小会ꎬ一开就是几个小时ꎬ时不时还要被 cue (提示)发言ꎬ很多时候下班时间到了会都没开完ꎮ由此看来ꎬ独居空间的物理隔阂已不再具有分割劳动与休闲时间的能力ꎬ后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即时通讯媒介越过了 工厂 的高墙ꎬ使得 空巢青年 的工作场景与生活场景出现了融为一体的趋势ꎬ而在这个过程中ꎬ 在线/离线 成为了划分其社会时间的新分界线ꎮ(二)时间整合:在城市想象中独善其身休闲时间 是除了工作和其他责任之外的时间[35]ꎮ尽管由于劳动时间的不定延长ꎬ 空巢青年 的休闲时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ꎬ但总体而言ꎬ 空巢青年 仍对其休闲时间的分配占有主权ꎮ 空巢青年 的休闲时间呈现出了明确的计划性㊁显著的丰富性㊁高度的自律性和稳定的整体性等特质ꎬ这在当前青年群体中普遍流行的 躺平 文化㊁ 丧 文化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ꎬ甚至被打上了 内卷 的标签ꎬ这事实上源自 空巢青年 对城市理想生活的美好想象ꎬ是他们面对社会加速所作出的主体能动适应行为ꎮ尽管独居场景在很大程度上对可能的休闲活动设定了限制ꎬ但媒介技术的可供性却赋予了独居场景中的休闲活动更多的可能性ꎬ从而满足了 空巢青年 多样化的需求ꎮ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中情节简单㊁内容轻松㊁偏生活流的内容深受 空巢青年 的喜爱ꎬ能够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从这种忙碌紧张的状态中抽离出来ꎬ享受闲暇的媒介时间ꎮ然而ꎬ过度的沉溺常常导致 空巢青年 的休闲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耗殆尽ꎬ引发了时间的贫困与恐慌ꎮ网络世界中对现实事物的美化性表征与奇观化叙事更与其现实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ꎬ不仅没能给他们工作一天后疲惫的身躯带来缓解ꎬ还加剧了他们的焦虑ꎬM1分享了自己刷微博的动因与结果之间的矛盾: 我刷微博是想要了解外面到底在发生什么ꎬ不然我就真的成为陶渊明那样隐居的人了ꎬ但没想到我越刷反而越不开心ꎬ越刷却越停不下来了ꎮ也正因为这种娱乐化使用带来的负面效应ꎬ 空巢青年 往往倾向于将更多的休闲时间分配给技能学习和自我提升相关的活动ꎮ由于使用场景的固定和独处的局限ꎬ移动媒介导致的时间碎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整合ꎬ 空巢青年 可支配的休闲时间得以通过一种稳定且连续的形态呈现ꎬ使得 空巢青年 有机会开展需要沉浸式参与的任务ꎮ在一个完整且稳定的时间段中ꎬ他们倾向于将更多精力集中投入到深度的学习行为之中ꎬ媒介成为了一种信息获取的重要工具ꎮ身为程序员的M5对自己的编程能力一直有着高要求: 我的工作主要还是要看技术能力ꎬ所以平时都会通过B站㊁掘金之类的平台提升自己的程序开发能力ꎮ除了与晋升㊁加薪㊁跳槽等职场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学习行为外ꎬ 空巢青年 也常常会利用整合后的深度时间进行生活技能的学习ꎬ以打发无聊的时间ꎬ调整独居的情绪ꎬ提升生活的质量ꎮF3强调小红书对她适应独居生活的重要帮助ꎬ她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到适合一个人做的事ꎬ比如画油画棒㊁贴钻石画㊁手工DIY纸巾盒㊁手工DIY毛线玫瑰花等ꎬ这些都成为了她独居小家的装饰ꎮ另外ꎬ她还利用这些时间学习了一些烹饪㊁调酒的技巧ꎮ多数受访 空巢青年 表示自己对未来的生活有过明确的规划ꎮ对于 空巢青年 而言ꎬ当下的空巢生活 或许充满着苦涩与挑战ꎬ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始终激励着他们在独居生活中积累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所必须的经验与能力ꎮ孟子的 穷则独善其身 ꎬ置之现代社会ꎬ无疑可以是对 空巢青年 都市生活的一种映射ꎮ 空巢青年 之 穷 受制于他们在城市中的相对弱势地位ꎮ 独 则是 空巢青年 自我消解㊁自我建构与自我革新的方式ꎬ是 空巢青年 独立型自我构念的一种体现[36]ꎮ独立型自我构念倾向于将自我与外部环境分离开来ꎬ重视自我的提升ꎬ强调自主性和独特性[37]ꎬ正是在这种自我构念的引导下ꎬ 空巢青年 开始学会用身体实践来体悟和适应这种城市生活ꎬM5便是这样一种典型的代表: 我希望自己能凭借在大城市独居这几年的经历ꎬ培养自己完全独立的人格ꎬ包括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ꎬ这种能力是终身受用的ꎬ而且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更容易培养ꎮ空巢青年 认为ꎬ良性地适应独居生活将为他们顺利融入城市奠定重要的基础ꎬ帮助他们完成从 独立个体 到 城市一份子 ㊁从 弱势群体 到 自信自强 的转化ꎮ对于许多 空巢青年 而言ꎬ在大城市独居是在新环境中进一步实现社会化的契机ꎬ也是人生的必要过程和过渡阶段ꎬM5始终对自己的未来寄予厚望: 希望在一个人的这段时间里能提升能力㊁积攒经验ꎬ争取5年内挣够首付买房ꎮ然而社会加速的进程从未放缓ꎬ这意味着 空巢青年 追逐的步伐也难以停歇ꎬ如何在这场游戏中破局ꎬ成为了成千上万奋斗中的 空巢青年 不得不面对的难题ꎮ五、在流动空间中发现地方感地方感是人地关系的反映ꎬ指的是地方固有的特质和人们对地方的依附与感受[38]ꎮ而媒介地方感则超出了地理学的范畴ꎬ将媒介与地方感的联系打通ꎬ强调用户在媒介实践和体验中形成的对地方的感知[39]ꎮ媒介地方感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关系从地域空间的关联中 脱域 出来并在媒介时空中实现重构的过程[40]ꎮ在媒介技术不断融入日常生活的今天ꎬ流动的虚拟空间成为了连接地方与地方㊁个体与个体的中介ꎬ使得 空巢青年 的数字身体得以在独居空间之外的所在城市㊁城市之外的遥远乡土甚至更广大的社会空间进行媒介漫游ꎬ并在某种程度上使得 空巢青年 成为了摆脱边界限制的数字游民[41]ꎮ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和价值交换ꎬ 空巢青年 对故土以及所在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媒介地方感ꎮ(一)情感连接:重拾熟悉感在庞大而又陌生的都市中ꎬ来自家庭和其他人际关系的心理支持㊁物质支持受空间的限制被降到最低ꎬ而独居的处境又使得 空巢青年 在绝大部分情况必须独立解决问题ꎬ并常常陷入长时间独处的境地ꎮF7听从单位安排ꎬ从南昌前往深圳工作: 刚到深圳的头几个礼拜还是蛮有新鲜感的ꎬ但是很快就开始有些不适应了ꎬ觉得一切都很陌生ꎬ天气㊁食物㊁文化什么的我都不太适应ꎬ就算是上班也会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异类ꎬ大家都会说广东话ꎬ只有我一个北方人 我好像根本不属于这里ꎬ如果不是单位安排ꎬ我大概早就离开这里了ꎮ从杭州前往宁波工作的M4则认为一个人独处才是 空巢青年 孤独感的主要来源: 孤独的感觉来得一阵一阵的ꎬ尤其是周末宅在家里ꎬ好朋友都不在身边ꎬ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些孤单ꎬ尤其是疫情期间ꎬ经常会被迫居家隔离ꎬ就更加不好受了ꎮ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ꎬ找到原来那种能够让自己感到舒适安心的熟悉感ꎬ 空巢青年 会主动寻求旧有人际关系的重新连接ꎬ尤其是与故土的连接ꎮ微信视频具有即时的影像与画面传输功能ꎬ能够带来拟真的临场感ꎬ因而成为了 空巢青年 与家人在线沟通最直接的方式ꎬ 家庭仪式 也由此开始从线下向线上转移ꎮF8表示ꎬ自己已经习惯了在下班后的固定时间给家里人打视频通话ꎬ无论是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还是家庭重大决策的探讨ꎬ都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ꎮM6倾向于在晚饭期间与父母进行微信视频通话ꎬ这使得一家人能够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共用晚餐ꎮ此外ꎬ 空巢青年 也十分注重日常的微信交流以及朋友圈㊁抖音等社交分享平台上的交互ꎬ他们是家庭群聊中最活跃的一份子ꎬ常常在聊天中主动发起话题ꎬ并积极参与回复ꎬ还会通过朋友圈的浏览㊁点赞和评论功能来了解亲人的近期动态ꎬ间接地参与他们的生活ꎮ网络媒介技术的空间连接使得 空巢青年 重拾乡土地方感成为可能ꎬ 在场 不再是维系乡土联系的必要条件ꎮ与旧有社会关系之间虚拟的相互勾连使得他们从陌生的地域中脱离出来ꎬ重新感受到了熟悉的人际交往方式ꎮ这种情感的流动与交换事实上蕴含着 空巢青年 对故土强烈的依恋情愫与归属意识ꎬ但却能够转而为他们在开拓都市新生活的过程中提供精神的支撑与心理的平衡ꎮ(二)价值连接:制造归属感现代化的背景下ꎬ社会加速不断转动技术的齿轮ꎬ以一种 时间消灭空间 的方式将城市空间景观从现代人的生活实践与意识中清除ꎬ道路㊁立交桥和隧道承载起快速流动的现代交通系统ꎬ使人们在移动中失去了停留㊁接触和交谈的欲望[42]ꎮ在这种现代城市高度组织化的图景之中ꎬ 空巢青年 的日常生活模式被 家 交通工具 公司 三点的往返通勤所主导[43]ꎬ城市中的物和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 不可沟通 的存在ꎮ 空巢青年 与城市建立连接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在这种 不可沟通 中建立沟通的过程ꎮ如果说与乡土的连接让 空巢青年 能够继续维系旧有的联系ꎬ那么与城市的连接则首先能够帮助 空巢青年 在陌生的环境中尽快新建人际关系ꎬ从而与城市建立一种结构性互嵌ꎮ 空巢青年 在职场关系中的社交互动帮助他们保证了工作的顺利推进ꎬ同时ꎬ这也是他们积累社会资本的重要方式ꎮF1在不断摸索中学会了如何在虚拟社交平台维系现实的职场关系: 上班期间都用飞书ꎬ下了班会用微信和同事㊁领导互动ꎬ包括朋友圈点赞㊁微信群里偶尔聊两句ꎬ也会在抖音㊁小红书上。
社会工作概论相对剥夺理论
社会工作概论相对剥夺理论
相对剥夺论名词解释:
研究经济地位、福利待遇、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机会状况与犯罪关系的理论。
社会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倡导者美国社会学家J.布劳和P.布劳1979年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上发表《不平等的代价:都市结构与暴力犯罪》一文,阐述该理论。
认为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距、社会关系资源的多寡、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声望的高低、支配权力的大小以及自我实现机会等,均可成为产生相对剥夺状态的原因。
处于相对剥夺状态者因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地位而遭社会的拒绝和歧视,便反抗现有社会文化价值和行为规范。
该理论对处于相对剥夺状态的下层社会成员的犯罪有几种解释:(1)因权利冲突,中上层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将下层社会成员的许多行为标定为犯罪。
(2)下层社会成员生存在一个由中产阶级价值观规定的社会中,其适应和实现这些价值的途径是封闭的。
(3)处于受拒绝和歧视地位的下层社会青少年从存在于下层社会的亚文化中寻求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非法手段。
(4)下层社会违法行为的风险较低。
(5)对隐案(即在官方统计中未出现的已发生的案件)的研究表明,社会对不同阶层者的违法行为的反映不同,下层社会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易被标定为犯罪。
社会主义社会正义的空间价值维度--《社会主义空间正义》一书评介
社会主义社会正义的空间价值维度--《社会主义空间正义》一书评介顾友仁【摘要】Contemporary China is entering the fast track of urbanization an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will move from the rural towns and settle down in the city in a short period of several decades. It will bring a lot of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How to seek the value of the human core of social justice through the city and the wider sense of space The monograph of the young scholar Dr. Wang Zhigang provides us with a clear answer. The book opens a new perspective with fluent writing and unique point of view and is well-deserved as a masterpiece on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urban philosophy and space in recent years.%当代中国正在驶入城镇化快车道,数亿人口将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乡村迁徙定居到城市,也因此将带来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如何通过城市及更广泛意义上的空间问题寻求社会正义这个人类核心的价值,青年学者王志刚博士的专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
该书视角新颖,文笔流畅,观点独到,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城市哲学与空间问题的一部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3)
情况
8个指标:失业率,住房拥挤度,室内设施缺乏率,单亲 家庭比例,单身领养老金者比例,人121变化率;死亡 率:少数民族比例
普查数据
Z-s00re
设置权重
Townsend(1987)
物质剥夺(Material Deprivation)指标体系.广泛 7个指标:饮食,衣服,住房,家庭设施,环境,区位,工 普查数据
72
万方数据
2010年第l期 总第186期童鼠市删学列
表1英国主要剥夺指标体系一览表
部门或作者
名称和用途
指标体系的主要特征
主要内容
数据来源
数据 处理方法
DoE(Department of 1981年城市剥夺指标(ne 1 Environment) ban De州vation),用来监测城市计划中的支出
应用于贫困和公共健康不平等分析中
作
Z-score
Roberson et a1. (1995)
1991年地方条件指标体系(The 1991 Index of Local Conditions for the DoE),全面评价地方 环境和生活条件
13个指标:长期失业率,领救济金率,低教育水平比例, 死亡率,废弃的土地和住房保险比例;失业率,低收入家 庭儿童比例,住房拥挤度,缺乏室内设施的住房比例, 无汽车。不合适环境中的儿童,17岁人的受教育比例
20lO-午g 1期总第186期囊黼蒯学列
基于剥夺理论的 城市社会空问评价与应用
袁媛 吴缚龙
提要 在社会阶层分化、居住空间分 异加剧和新贫困问题涌现的背景下.城 市规划的土地利用、公共资源分配和设 施布局不能仅建立在物质空间评价基础 上。还应考虑社会问题的空间分布和社 会需求特征,关注城市社会空间的基础 评价。首先综述了西方学界社会指标和 空间评价研究.以剥夺理论为基础的社 会空间和地域政策评价;再分析了中国 规划领域内以物质空间为主的基础评价 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借鉴 西方研究尝试构建城市社会空间评价的 指标内容、指标处理、综合和空间分析 评价方法.并探讨规划启示。 关键词 社会空间评价;剥夺理论:地 域政策:指标体系
万方数据
西 方学界和政策研究领域从1960年代开始,利用一系列数量化的社会指标(s沪 cial indicator)评价社会空间和社会环境,进而论证并影响政策决策、合理引 导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lJ。总共经历了“社会指标运动” (social in. dicators movement)和“社区指标运动” (community indicators movement)两轮研 究热潮,其中剥夺(deprivation)概念、指标体系(index of deprivation)和以地域 为基础的研究方法(area—based approach)产生于这两轮热潮中,并成为英国、美 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检测社会经济问题及空『日J分布的框架f2叫,成为公共 决策领域里地域资源分配和相关政策制定、实施及监督的常用方法。
policy based on theory of deprivation.Secondly,several problems in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of social space in urb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are analyzed. Thirdly,using Guangzhou as a case,the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fi'amework that integrates social indica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The lessons for urban planning are discussed at the end. Keywords:evaluation of social space;theory of deprivation;area-based policy;in· dex of social space
(2)指标的来源:指标一般来源于 普查数据(census data),它们能够提供 小地域的综合信息。但是也存在时效性 差的问题11q。部分指标来自地方或行政 管理部门专门调查的数据,IMD2007中 “居住环境”指标只有“无集中供暖的 住宅比例”来自普查数据。“交通事故 比例”来自于交通部.“社会住宅比 例”由地方政府和社区提供。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10)01-0071-07
作者简介 袁嫒,博士。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副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 域规划学院博士后。yyuanah@163. Com 吴缚龙.博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 规划学院教授.卡迪夫大学中国城 市研究中心主任
(1)指标的构成:剥夺指标体系包 含两个部分:剥夺涉及的若干方面(do_ mains)。比如环境、教育、收入和就业; 每个方面包含的相互独立的指标(indi. cator)。2007年英国多重剥夺指标 (IMD2007)已涵盖了收入、就业、教育 技术和培训、居住环境、犯罪、获得住 房和公共服务的障碍、健康和残疾7大 方面,共38个指标(表1)。为反映地 域的剥夺状况.一般注重选取负面指 标。IMD2007中“居住环境”指标:社 会住宅(social house)比例、无集中供 暖的住宅比例、交通事故比例等; “获 得住房和公共服务的障碍”主要指标: 住房拥挤程度、接受无家可归帮助的家 庭比例、就业地点的可达性障碍等。
71
袁媛 吴缚龙 基于剥夺理论的城市社会空间评价与应用
征,尤其在目前社会阶层分化、居住空 间分异加剧和新贫困问题涌现的背景 下,城市和区域规划领域更应该关注社 会空间的基础评价。
1 国外社会空间和地域政策评 价研究
1.1社会指标和空间评价研究 利用数量化的指标引导政策决策.
可追溯到1940年代.美国印发月度经 济指标衡量经济的恢复状况。这推动了 美国社会学家、福利倡导者和城市管理 者发展一系列社会指标(social indica. tot)来度量1960年代的社会变化。构 建社会指标体系的想法很快从美国传到 国际经合组织(OECD)、联合国社会经 济发展事务部等国际组织。并对英、 法、德等编写社会发展报告和统计概要 产生了显著影响,促进了许多西方城市 建立自己的城市指标141。1960年代的这 股研究热潮被命名为“社会指标运动”。 但运动在1970年代出现倒退.一方面。 研究者未能很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例 如指标设计和构建问题(包括指标的选 择、获取的难度和可信度).统计上的 空间集合问题。解释问题等嘲;另一方 面,更多的政府选择相信市场的力量. 政策制定者忽视社会T程和社会改革。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Social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privation Theory YUAN Yuon.WU Fulong
Abstract:On the context of aggravation of social differentiation,residential segrega— tion and new urban poverty in transitional Chinese cities,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valuation of social space in urban planning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issues and social demands.Firstly,the paper reviews western researches on social indicators,evaluation of social space and area—based
(3)指标的处理方法:为了保证地 域的公平性.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 理。可以使用比例数据、Z—score、Chi— flqllare和Range值等(表1)。标准化处 理后需要综合各方面指标。权重法是设 置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最简单的是给 出相同的权重.例如1991年地方条件 指标(ILCl991)和1998年地方剥夺指 标体系(ILDl998);或基于不同指标之 间的关系判断权重.也可根据不同年度 的指标变更权重.IMD201M和IMD2007 增加了居住环境、公共服务障碍和犯罪 3个方面,传统的收入、就业、健康和
1990年代新一轮的社会指标研究热 潮又出现,被命名为“社区指标运动”。 第一轮的社会指标运动更多关注国家层 面的社会改革和福利.而本轮则在各个 空间层面上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 (qualit),of life)。第一轮更多是自上而 下的数据收集、处理方法.而本轮则兼 有自下而上的方法。依赖社区和个体的 参与,表达社区层面的空间需求。本轮 研究是实用主义的、政策驱动的。并非 构建一个宏大的指标体系.而是配合政 策制定有效分析空间需求变化。以英国 为例,1990年后期以来已经引入了一系 列城市更新、区域发展和规划、环境和 土地利用规划及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指 标。城市和区域规划师通过基础评价以
发现问题,并协调物质环境里的社会和 经济生活。
1.2剥夺理论的背景、概念和指标 1.2.1剥夺研究产生的背景
“剥夺”概念、指标和研究正是产 生于第一次社会指标运动的末期。在第 二次社区指标运动中获得发展旧。主要 有3方面背景:①社会经济转型: 1960—19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带来 就业制度变迁,西方大制造业工厂中稳 定的就业减少,失业水平上升带来城市 贫困人口增加:新自由主义政策影响 下,国家福利项目削减.新贫困人口在 就业、收入、福利保障、社会参与等多 方面处于不利状况.随着居住分异加 剧,他们在特定地域集中.带来社会经 济问题的空间集聚。需要识别问题地域 并开展影响研究;②相对贫困测度:城 市贫困的研究最先从绝对贫困开始。20 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开始关注如何在相 对富裕的社会里定义和度量贫困.并探 讨如何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拓展 标准I可。较多国家在绝对贫困线基础 上。根据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变化而设定 相对贫困线。也有研究认为,除了收入 水平的比较之外,更应该包括其他生活 必需品(比如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 和部分社会基本活动参与的情况,这就 引出了剥夺概念和研究;③公共资源分 配与政策评估:在新自由主义政策影响 下,公共开支紧缩,政府更加严格地监 督公共资源分配.以提升政策的目标性 和协调性。因此,各个地方政府、公共 机构都致力于指标研究以评估现状问 题,有效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到最需要 的地区去,监督政策实施.成为剥夺研 究产生和发展的政策背景。例如英国较 早的剥夺研究,即是为公共健康资源配 置和医疗设施分配提供的基础研究唧。 1.2.2剥夺的概念和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