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动态指标分析法

合集下载

第六章示踪技术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剖析

第六章示踪技术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剖析

二、显像剂被脏器或组织聚集的机制:
1、合成代谢: 脏器和组织的正常合成功能需要某种元素或一定
化合物,若用该元素的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 化合物引入体内,则可进行脏器和组织的体外显像。
甲状腺对碘有选择性吸收功能,利用放射性碘作示 踪剂,可显示甲状腺影像,判断其形态大小及结节的功 能状态。
11C标记的棕榈酸 (11C-PA)可被心肌摄取利用
第六章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显像
引言
研究各种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是医学研究的需要 用直接检测方法难以做到
原因:⑴物质浓度低,超出直接检测的灵敏度 ⑵动态变化,直接检测技术难以跟踪 ⑶无法采集信息
间接检测技术可以做到——包括示踪技术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一、定义 是以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化学分子作为示踪
患者口服131I
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仪
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结果
5.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是根据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利用放射性核素 或其标记化合物在体内代谢分布的特殊规律,从 体外获得脏器和组织功能、结构影像的一种核技 术(见下图)。
放射性核素显像
向患者体内引入 特定示踪剂(或 显像剂)
核医学显像设备
体外示踪技术(in vitro)
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如:用放射性131I来研究127I的生物学行为
2、可测性: 放射性核素发出各种不同射线,可被放射性探测仪所
测定或被感光材料所记录。 如:研究物质代谢3H、14C、32P
体外放射分析125I 脏器功能测定与显像131I、99mTc、111In、18F等
三、示踪技术的主要特点
剂,通过探测放射性核素在发生核衰变过程中发射 出来的射线,达到显示被标记的化学分子踪迹的目 的,用以研究被标记的化学分子在生物体系中的客 观存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类核医学技术。

动态分析法的名词解释

动态分析法的名词解释

动态分析法的名词解释动态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研究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动态现象、变化、趋势和关联性。

它基于对数据和时间序列的观察,以及对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

通过动态分析法,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和预测复杂系统的行为和演化。

一、动态变量和时间序列的概念动态分析法的核心是对动态变量和时间序列的研究。

动态变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的变量,如生产指标、销售额、股价等。

它们通过时间序列以一定的频率记录和展示。

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动态变量的集合,可以用来研究变量的趋势、周期性和相关性。

二、动态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进行动态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动态数据。

这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完成,如调查问卷、实地观察、数据采集系统等。

收集到的数据要经过整理和处理,以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标准化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动态趋势和周期性的研究动态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出数据中的动态趋势和周期性。

通过观察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分析出趋势的走向,例如上升趋势、下降趋势或震荡趋势。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谱分析等方法,揭示出时间序列中具有的周期性,如季节性、年度周期性等。

四、动态关联性和预测方法动态分析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数据的趋势和周期性,还可以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构建动态关联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和预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这些模型可以基于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准确的预测和决策支持。

五、动态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动态分析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企业管理中,动态分析法可以用于预测市场需求、优化生产流程、制定销售策略等。

在金融领域,动态分析法可以用于预测股市走势、评估投资风险、制定资产配置策略等。

在社会科学中,动态分析法可以用于研究人口变化、社会意见动态、流行病传播等问题。

六、动态分析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尽管动态分析法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它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六章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对象性活动,它的根本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转变被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方面的问题,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清晰教育对象的活动规律,尤其是探索他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这对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且十分必要。

第一节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涵义与特点(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涵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所有的人,人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接受教育,直到死亡。

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在某一阶段或终身充当着受教育者的角色。

也就是说,人在教育、改造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教育与改造或自我教育。

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相对于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言的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活动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下以接受、实践相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其施以影响,以期形成相应思想政治素质的对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1.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意识,有主见的,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决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有选择地接受。

在接受、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教育对象以主体的身份出现,他自觉能动地以主体的视角体察教育者的实际活动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以自己的认知图式诠释、选择、内化教育者所传递的内容所具有的行为指令意义,能够凭借自己的判断能力获取有关自身道德素质的状况,并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从而认清自身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超越现实自我,达到理想自我。

同时,教育者还应注重教育对象的需要及其对教育者的建议和要求,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促进二者的双向互动,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可以把被教育者看作纯粹的、消极的被动地接受的对象,而是要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与目的。

第六章 第四节 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

第六章 第四节 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

第四节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前面介绍了指数编制的一般方法。

而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要确定单个指数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确定由若干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休系,以便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做更深入的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与作用(一)指数体系的概念指数体系是指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而且数量上具有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例如,商品销售额指数=商品价格指数X商品销售指数总成本指数=单位成本指数X生产量指数上述两个指数体系都包含三个指数,可以看出,指数体系要能具有类似上述的数量对等关系,至少要由三个指数构成。

指数体系中各个指数间数量对等关系的依据是现象间客观存在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表现为指标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上述两个指数体系依据的是如—下两组指标间的关系: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X单位商品价格产品总产值=产品生产量X单位产品价格我们把上述两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现象或指标称为对象或对象指标;把等号右边具有成绩关系的多种现象或指标称为因素或因素指标,与之相对应的指数则分别被称为对象指数和因素指数。

构成指数体系应满足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连乘积的要求,指数体系也正是利用指数间的这种数暈对等关系来反映现象的总变动与各因素变动的关系。

(二)指教体系的作用指数体系在指数方法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基本作用表现在对现象进行因素分折方面,即从数量方面研究观象的综合变动中受各个因素的影响情况。

另外,指数体系还可以用于指数之间的推算。

例如,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只要已知其中的任意亮个指数,便可依据指数休系,推算出未知的第三个指数。

二、因素分析(一)因素分析的意义利用指数体系从数量方面分析现象总动态中各个因素变动影响的方法称为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现象是普遍联系并相互作用的,一种现象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其他一些现象的变动,而它本身的变动,却可能又是另一些现象变动的结果。

因素分析就是要从数量上分析被研究对象的总变动中,分别受各因素影响的方向、程度及绝对数量。

自控原理第六章

自控原理第六章

ui(t)
R2 C

Ts 1 Gc ( s) Ts 1
2013-8-1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
无源滞后网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极点分布如图所示,极点总位于零点的右边,具体位置与 β有关。若T值够大,则构成一对开环偶极子,提高了系统 的稳态性能。
1 1 滞后网络的零点 zc ,极点 pc ,零、 T T
2013-8-1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 15
第二节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一、超前校正装置 C
又称微分校正,分为无源超 前网络和有源超前网络
+
R1 R2
+
U 0 ( s) R2 Gc ( s ) U i ( s) R1 R2
R2 R1 R2
(a 1) T R1C
R1Cs 1 ui(t) R2 R1Cs 1 R1 R2 -
2013-8-1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 17
另外从校正装置的表达式来看,采用无源超前校正 装置进行串联校正时,系统的开环增益要下降倍,为了 补偿超前网络带来的幅值衰减,通常在采用无源RC超前 校正装置的同时串入一个放大倍数Kc=1/ 的放大器。超 前校正网络加放大器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Ts 1 Gc ( s) Ts 1
2013-8-1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
1
第一节
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一、校正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研究 分析: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其性能指标 设计:根据各项性能指标来合理的选择控制方案 和结构形式 系统的校正 用添加新的环节去改善系统性能的过程称为系统的 校正,所添加的环节称为校正装置。

第六章 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第四节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六章 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第四节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六章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第四节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通过检查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是()。

A.比较法B.因素分析法C.差额计算法D.比率法【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管理。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

其特点是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2、各年折旧基数不变,但折旧率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

A.平均年限法B.工作量法C.双倍余额递减法D.年数总和法【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本核算。

年数总和法是指以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为基数,按照逐年递减的折旧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

3、在建设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用于纠正费用偏差的经济措施是()。

A.落实费用控制人员B.检查工程变更有无必要C.进行技术分析D.加强合同日常管理【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费用的动态监控。

经济措施主要是指审核工程量和签发支付证书,包括:检查费用目标分解是否合理,检查资金使用计划有无保障,是否与进度计划发生冲突,工程变更有无必要,是否超标等。

4、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有机联系与相互制约的系统过程,关于施工成本管理各项工作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编制基础B.成本计划是开展成本控制的基础C.成本预算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D.成本分析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管理流程。

选项C的正确说法为: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手段。

5、下列施工成本管理方法中,能预测在建工程尚需成本数额,为后续工程施工成本和进度控制指明方向的方法是()。

A.工期一成本同步分析法B.价值工程法C.挣值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本预测。

武汉理工大学自考本科-原理终极笔记

武汉理工大学自考本科-原理终极笔记

第一章.1船舶设计阶段分为:初步设计(按设计计划任务书,主要阶段),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完工设计。

2按设计分:船体,轮机,机电。

3海船航区:无限,近海,沿海,遮蔽。

内河航区:A,B,C,J。

4试航航速:Vt一般指满载试航速度,即主机发出额定功率的新船在净深水中不超过三级风,二级浪满载试航所测得。

服务航速Vs:指船平时营运的船速,为试航的85%~90%。

续航力:指规定的航速和主机功率下,船上所带的燃油可供船连续航行的距离(Km)或时间(h)。

自持力:船上所带淡水,食品等能供人员在海上维持的天数(d)5客船指载客大于等于12的船。

6母型改造法:与新船在主要方面相近的实船或设计好的船,将其各项要素按设计船的要求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变换,即可得到新船的相应要素。

7逐步近似:由于船舶的内在矛盾错综复杂,设计工作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只能循着一个逐步近似的过程,初步近似只考虑少数的要素,而后一次近似则计入更多,后一次是前一次的修正补充,经过几次完成更符合的设计结果。

8变值法(网格法或者参数分析法):即系统的改变对设计船的主要性能有显著影响的船舶要素,组合成若干组尺度方案,对每组方案都进行各项性能计算,然后在各组方案中比较优选。

特点是计算工作量比较大,一定要选取影响较大的要素进行计算,参数的变值范围不能过小,计算中的公式应有足够的准确性。

第二章1空船重量Lw。

载重量DW(货物,旅客,船员,行李,燃油,滑油,炉水,淡水,食物,备品,供应品)。

2浮性方程式:△=p▽=pkLBTCb。

3空船排水量:新船竣工交船时的排水量,机电设备中含有的部分油和水。

满载排水量:船舶装载了预定的全部载重量的载况称为满载,相应的排水量即为。

4对于货船,满载出港:设计状态。

满载到港:为设计状态时的10%。

空载出港:不载旅客和货物,油水100%。

空载到港:油水10%。

5设计过程中,如果将船舶重量计算的太轻或太重有什么影响:太轻则新船不能在预定的航线上航行,或必须减载航行,储备浮力减少,船舶大倾角稳性和抗沉性难以满足,甲板容易上浪,船舶结构强度也不能满足要求。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重点:1、增长量分析、发展水平及增长量2、增长率分析、发展速度及增长速度3、时间数列影响因素、长期趋势分析方法难点:1、增长量与增长速度2、长期趋势与季节变动分析第一节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知识点一:时间序列的含义时间序列是指经济现象按时间顺序排列形成的序列。

这种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时间序列分析就是根据这样的数列分析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而预测其未来水平。

时间数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将反映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

表现了现象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故又称为动态数列。

一个完整的时间数列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被研究现象或指标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该现象或指标在此时间坐标下的指标值。

同一时间数列中,通常要求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和时间间隔相等,如无法保证相等,在计算某些指标时就涉及到“权”的概念。

研究时间数列的意义:了解与预测。

[例题·单选题]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一个月内每天某一固定时点记录的气温按度数高低排列形成的序列c.工业企业按产值高低形成的数列d.降水量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解析:时间序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将反映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表现了现象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知识点二:增长量分析(水平分析)一.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指客观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或时点上)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一般用yt(t=1,2,3,…,n) 。

在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发展水平就是绝对数;在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发展水平就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几个概念:期初水平y0,期末水平yt,期间水平(y1,y2,….yn-1);报告期水平(研究时期水平),基期水平(作为对比基础的水平)。

二.增长量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增长量的指标数值可正可负,它反映的是报告期相对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统计学基础 第六章 指数分析讲解

统计学基础 第六章 指数分析讲解

统计学基础第六章指数分析【教学目的】1.深刻理解指数的意义及指数编制原理2.熟练掌握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3.运用指数体系进行两因素分析【教学重点】1.统计指数的概念2.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综合指数变形——加权算数指数、调和指数和固定权数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原则和方法3.应用指数体系进行两因素分析、计算【教学难点】1.同度量因素概念2.各种指数编制原理及相互区别与联系3.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的方法【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10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节指数的意义一、指数的含义指数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指数泛指所有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

如第四章所讲的动态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比较相对数等都属于广义指数;狭义的指数是指用来综合反映那些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不同时间上数量变动的相对数,这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相对数。

如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所有零售商品价格总变动的动态相对数;工业产品产量指数,是表明在某一范围内全部工业产品实物量总变动的动态相对数,等等。

统计中所讲的指数,主要是指狭义的指数。

二、指数的种类(一)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指数按研究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个体指数是反映个别现象数量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例如,研究个别商品的销售量指数、个别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等。

个体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的条件下计算的。

总指数是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例如,研究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商品价格总指数等。

总指数是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计算的。

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二)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指数按所表明现象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是反映数量指标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例如,产量指数、销售量指数等。

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质量指标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例如,劳动生产率指数、单位成本指数、商品价格指数等。

工程经济学复习

工程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1.被公认为最早探讨工程经济问题的学者是威灵顿《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

非什阐述了与债券市场相了解的工程投资模型,戈尔德曼为工程的多方案比较分析提出了复利的计算方法。

格兰特提出了工程的评价准则,出版了《工程经济学原理》,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个成功的工程项目涉及到两个方面: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工程经济学是融会了工程学和经济学各自特点和内在了解,运用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工程经济学是以工程技术项目的方案为对象,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工程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科学。

3.工程经济学的特点:综合性(工程经济学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实用性(非常实用)、定量性(研究方法是以定量分析为主)、比较性(从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预测性(分析活动大多在事件发生之前进行)。

4.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7个原则: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收益与风险权衡的原则、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可比性原则。

第二章现金流量及其构成1.总成本费用?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修理费+其他费用。

2.什么是经营成本?为什么折旧费、摊销费和贷款利息不属于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工程经济分析中的特有的术语,它是工程项目在运营期间的经常性实际支出。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折旧费、摊销费和贷款利息不是实际的支出,只是一种会计手段,在投资项目计算期的现金流量表中,折旧费和摊销费不构成现金流出。

3.会计和工程经济学中的成本和费用的区别?1、会计中的成本和费用是企业活动和产品中已经发生的耗费,数据唯一;而工程经济学中的则是对未来的预测结果,有不确定性。

第六章 系统校正

第六章 系统校正
有源校正网络有多种形式。下图a为同相输入超前(微分)有源 网络,其等效电路见图b 。
常用的有源校正网络见书。
三、串联校正 1 频率响应法校正设计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校正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校正装置 的引入改变开环频率特性中频部分的形状,即使校正后系 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具有如下的特点:低频段增益满足稳态 精度的要求;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的斜率为-20dB /dec,并具有一定宽度的频带,使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 能;高频段幅值能迅速衰减,以抑制高频噪声的影响。
3)积分(Ⅰ)控制规律 具有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Ⅰ控制器。Ⅰ控制器的输出信
号m(t)与其输入信号e(t)的积分成正比,即
其中Ki为可调比例系数。 在串联校正时,采用Ⅰ控制器可以提高系 统的型别(无差度),有利于系统稳态性能的提高,但积分控制使 系统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使信号产生90°的相角滞后, 对系统不利。因此,在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中,通常不宜采用单一 的Ⅰ控制器。
控制系统方框图
R(s)
+_
K s(s 1)
C(s)
若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稳态误
差ess≤0.1,开环系统剪切频率c≥4.4 (弧度/秒),相 角裕度g ≥45°,幅值裕度h(dB) ≥10.试选择串联无
源超前网络的参数。
为首Ⅰ先型调系整统开,所环以增有益Ke.s本s 例K1未校0正.1系统
待校正系统相角迅速减小,使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改善不大,很难得到足够的相角超前量。在一般情况 下,产生这种相角迅速减小的原因是,在待校正系统 截止频率的附近,或有两个交接频率彼此靠近的惯性
环节;或有两个交接频率彼此相等的惯性环节;或有 一个振荡环节。 在上述情况下,系统可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正。

汽车理论教程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汽车理论教程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 xs、ys 最敏感的频率范
围是0.5~2Hz。大约在3Hz 以下,人体对水平振动比对 垂直振动更敏感,且汽车车 身部分系统在此频率范围内 产生共振,故应对水平振动 给予充分重视。
10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各轴向的频率加权函数(渐近线)
频率加权函数
0.5 0.5Hz f 2Hz
wk
f
f / 4 2Hz f 4Hz 1 4Hz f 12.5Hz
12.5 / f 12.5Hz f 80Hz
wd
f
1 2 /
f
(0.5Hz f 2Hz)
2Hz f 80Hz
wc
f
8
1 /
f
(0.5Hz f 8Hz)
8Hz f 80Hz
we
f
1 1/
f
(0.5Hz f 1Hz)
靠背
xb yb
wc
wd
0.80 0.50
0.212
4.3
0.087
4.4
zb
wd
0.40
0.140
4.9
xf

yf
wk
0.25
wk
0.25
0.090
5.4
0.093
5.1
zf
wk
0.40
0.319
6.2
1
av
a2 2 vj
0.628
16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2.辅助评价法
➢当峰值系数 > 9时,ISO 2631-1:1997(E)标准规定用 加权加速度4次方根值评价。它能更好地估计偶尔遇到过大 的脉冲引起的高峰值系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此时采用辅助 评价方法 —— 振动剂量值。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第六章-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第六章-

“三同步”检查可以通过以下五方面的对比分析来实现。 (1)产值与施工任务单的实际工程量和形象进度是否同步? (2)资源消耗与施工任务单的实耗人工、限额领料单的实耗材料,当期租用的周转材料和施工机械是否同步? (3)其他费用(如材料价差、超高费、井点抽水的打拔费和台班费等)的产值统计与实际支付是否同步? (4)预算成本与产值统计是否同步? (5)实际成本与资源消耗是否同步?
18
6.2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方法
6.2.2 工程项目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2.月(季)度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是工程项目定期、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通过月(季)度成本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 题,以便按照成本目标指示的方向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分析内容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 (2)通过实际成本与成本目标的对比,分析成本目标的落实情况,发现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 (3)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 (4)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与目标的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 (5)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6)分析其他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1.随着项目施工的进 展而进行的成本分析
2.按成本项目进行的 成本分析
3.针对特定问题和与 成本有关事项的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
(1)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2)月 (季)度成本分析;(3)年度成本分析; (4)竣工成本分析。
(1)人工费分析;(2)材料费分析; (3)机械使用费分析;(4)措施费分 析;(5)间接成本分析。

统计学(本科)教学课件第六章时间数列

统计学(本科)教学课件第六章时间数列

(二)平均增长速度
是指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它说明某 种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逐年平均增长变 化的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 度-1(或100%)
平均发展速度始终为正值,而平均增长速 度则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正值表明现 象在一段时期内平均递增程度;负值表明 现象逐期平均递减程度。
②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a)由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 平均数。
首先假定所研究的现象在两个相邻时点之 间的变动是均匀的,因而可将相邻两个时 点数值相加除以2,求得表明两个时点之间 的简单平均数,然后根据这些平均数,再 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整个所研究的时间 内的现象的平均发展水平。
一、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是时间数列中具体时间条件下的指 标数值,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 或时点上所达到的规模或水平。
发展水平按其在时间数列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可分为:
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和中间水平。 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一)概念 平均发展水平是把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
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将一天看作一个时 点,即以“一天”作为最小时间单位。根 据登记天数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时点数 列和间断时点数列两种。
①由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a)在统计中,如果根据每日资料编制 所得到的时间数列,称为间隔相等的连 续时点资料。直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计算。
(b)如果登记资料每隔一段时期才有变动 所得到的数列,称为间隔不等的连续时 点数列,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进行计算, 即以每次变动持续的时间间隔长度为权 数(f)对各时点数值(a)加权。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固定期水平
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即: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

jT 1 jT 1
相角位移:()=arctanT-arctan(T)
伯德图 滞后校正装置伯德图的 特点: 1)转折频率与之间渐 近 线 斜 率 为 -20dB/dec , 起积分作用; 2) ()在整个频率范 围 内 都 <0 , 具 有 相 位 滞后作用; 3) ()有滞后最大值 m; 4) 此装置对输入信号 有低通滤波作用。
图中的m为校正装置出现最大滞后相角的频率,它位于两个 转折频率
1 T
1 和T
的几何中点,m为最大滞后相角,它们分别为
1 T
m

1 2
m arct an
为了避免对系统的相位裕量产生不良影响,应尽量使最大滞后 相角对应的频率远离校正后系统新的幅值穿越频率 ’ c ,一般 ’c远大于第二个转折频率2,即有 ' 1 ' 2 c ~ c
比例—积分调节器主要用于在基本保证闭环系统 稳定性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四、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PID控制器)
d 1.时域方程: m(t ) K p e(t ) 0 e(t )dt K p d dt e(t ) Ti
t
Kp
2.传递函数:
1 Gc ( s) K p 1 d s Ts i
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
6.1 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6.2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 6.3 超前校正装置及其参数的确定 6.4 滞后校正装置及其参数的确定 6.5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6.6 期望对数频率特性设计法

6.1 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一、校正的一般概念
系统校正方法有时域法、根轨迹法、频域法 (也称频率法)。系统校正的实质可以认为是在 系统中引入新的环节,改变系统的传递函数(时 域法),改变系统的零极点分布(根轨迹法), 改变系统的开环波德图形状(频域法),使系统 具有满意的性能指标。这三种方法互为补充,且 以频率法应用较为普遍。

第6章 方案评价及选择

第6章 方案评价及选择

二、投资回收期法
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是指该项目所得的收益,达到回收其总投 资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指建设项目的资金正式投入之日起,累计 提供的积累总额(利润、税金和折旧等)达到投资总额之日止,所 经历的时间。 投资回收期是以年净收益能回收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其计算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年盈利法计算的,得到的投资回收期是从项 目投产年度算起的;另一种是按现金流量表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 是从建设开始年度算起的。就是每增加单位生产能力所需要的平均 投资额 。 I
lg Pr lg( pr Ii) lg(1 i)
例6.2.6 某企业投产时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投产后 每年可获得收益额为200万元,如贷款年利率为8%, 求该企业的投资回收期?
解:该企业的投资回收期为
lg 200 lg( 200 1000 0.08) 2.301 2.079 T 6.65(年) lg(1 0.08) 0.0334
解:该项目的投资效果系数为
投资效果系数表示了所得收益和投资支出关系,系数越大, 经济效益越高。在国外如E值大于金融市场所通行的利率时, 则认为这个项目是可行的。该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计算简便, 其缺点是未考虑整个项目期间的现金流量的时间因素且是按 一个正常的生产年份计算的,而这个正常的生产年份是不易 选择的。
对于互斥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应该满足可比性原则 。
时间段及计算期的可比性; 收益与费用的性质及计算范围、口径、价格的 可比性; 方案风险水平的可比性; 评价所使用假定的合理性。
二、互斥方案比选的基本方法
互斥方案比选的基本方法是增量分析法,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指标都可用于增量分析。 所谓增量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增量净现金流量评价增量投 资经济效果的。通过增量指标的判别准则,分析增量投 资的有利与否,从而确定两方案的优劣。净现值、内部 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指标都可用于增量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频域分析法——伯特图及稳定性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频域分析法——伯特图及稳定性分析

• 当阻尼系数接近1时,振荡环节具有低通滤波的作用; • 而随着减小,=n=1/T处的幅值迅速增大,表明其对输
入信号中该频率附近分量的放大作用逐渐加强,此时,振
荡环节具有选频作用。
6.4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典型环节的伯德图
40
Bode Diagram
二阶微分环节:
30
20
转折频率 渐近线
L() /(dB)
10 /T
1) 将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因而可通过简单的图像叠加 快速绘制高阶系统的伯德图 ;如 G( j) A1()e j1() A2 ()e , j2 () 则20lgA1()A2()=20lgA1()+20lgA2()
2) 伯德图还可通过实验方法绘制,经分段直线近似整理后, 很容易得到实验对象的频率特性表达式或传递函数.
i 1
i m1 1
v n1
v n1 nv n1 2
( jTl 1)
(1 Tl2 2 2 j lTl )
l v 1
l v n1 1
(6 - 17)
其 中 ,K ,0 i 1,0 l 1, i 0,Tl 0都 为 常 数 。
除此外,也存在某个Tl<0,开环不稳定,但闭环可能仍然 稳定的情况。
1
A(ω)
1 ωT 2 2 2ζωT 2
L() /(dB)
10
0
-10 -20
(1 T 22
j2T)1
0.05 0.1 0.3
-30
0.7
1 -40
180
转折频率 渐近线
135
(ω)
arctan
1
2ζωT
ωT
2
90 45
0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6-9
课堂练习
• 例7: 我国1991~1997年普通高校各年的在校学生人数如 表所示,计算逐年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量。
我国 1991~1997 年普通高校各年的在校学生人数 年份 学生人数(万人) 增长量 逐期 累计 1991 204.4 - - 1992 217.4 13 13 1993 253.6 36.2 49.2 1994 279.9 26.3 75.5 1995 299.6 19.7 95.2 1996 302.1 2.5 97.7 1997 317.4 15.3 113
2012-6-9
课堂练习
例6:某企业2010年各季度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表所 示,计算该企业年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第一季度 计划产值 实际产值 产值计划完成 120 126 105 第二季度 130 143 110 第三季度 160 192 120 第四季度 180 216 120
2012-6-9
an a0
年距(同比)发展速度: 年 距 发 展 速 度 =
报告年某月(季)发展水平 上年同月(季)发展水平
二、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 增长量 基期水平 = 报告水平-基期水平 基期水平 = 发 展 速 度 -1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答案
解:
平均每季度计划产值 平均每季度实际产值 2004 年产值平均完成程度 b a 120 130 160 180 4 126 143 192 216 4 c a b 169 . 25 147 . 5 114 . 75 % 169 . 25 147 . 5
相对数 时间序列
平均数 时间序列
时期序列
时点序列
课堂练习
1.某地区1990—199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 )。 A、绝对数时期数列 B、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2.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20 万件,期末库存5.3万件, 它们( )。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课堂练习
• 例5: 某企业某年库存钢材如表所示,求该企业年平均钢 材库存量。
某企业某年库存钢材 日期 钢材库存量(吨) 年初 40 三月末 50 七月末 70 年底 44
解:该企业年平均库存钢材量为:
40 50 a 2 3 50 70 2 3 4 5 4 70 44 2 5 55 (吨)
课堂练习
例题12:某商品在2005年1-12月份的销量如下表所示, 请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2006年第一季度该商场电 视机销售量。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二、数学模型:最小平方法
原数列的实际值 与趋势值 之间的平均离差或离差总和为0

i 1 n
( yi
ˆ yi ) 0
原数列的实际值 与趋势值 之间的离差平方总和最小,
试用最小平方法给电视机生产量的趋势配合直线方程, 幵预测1999年的电视机生产量。
解:
b

ty t
2
1


n 1

t y
2
1619
1 5
15 509 1 5 15
2
92 10
9 .2
n
( t )
55
a y bt
509 5
9 .2
15 5
平均发展速度 x
n
a1 a0

a2 a1

an a n 1

n
an a0
平均增长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 1
课堂练习
例8:某企业2001年的利润为1000万元,2002年比2001年 增长30%,2003年比2002年增长40%,2004 年比2003 年 增长20%,2005 年利润为3000万元,2006 年利润为 5000万元。 要求: (1)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2)计算2001—2006 年利润的平均增长速度; (3)计算2001 一2006 年平均每年的利润。
时点 职工人数/人
1日 1000
10 日 1010
15 日 1015
20 日 1020
解:该企业 8 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
a 1000 9 1010 5 1015 5 1020 12 9 5 5 12 31365 31 1012 (人)
课堂练习
例4: 某企业人事部门对上半年职工人数的记录如表所示, 计算该企业上半年的月平均职工人数。
第六章 动态指标分析法
目录
时间数列概述 水平分析指标 速度分析指标
趋势分析法
季节变动分析
&6.1时间数列概述
一、时间数列的含义及分析目的
1、定义:按时间顺序记录幵排列的数据序列称时间序列
2、分析目的
分析过去
描述动态变化
认识规律
揭示变化规律
预测未来
未来的数量趋势
二、时间数列类型
时间序列的类型Leabharlann 总量指标 时间序列Q

i 1
n
ˆ ( yi yi )
2
m in
1、直线趋势方程
Q

i 1
n
ˆ ( yi yi )
2
(y
i 1
n
i
a b t i ) m in
2
y na b t 2 ty a t b t
课堂练习
例1:某企业1989——1993年电视机产量资料如下:
时期 职工人数/人 1 月初 1850 2 月初 2050 3 月初 1950 4 月初 2150 5 月初 2216 6 月初 2190 7 月初 2250
a
1850 / 2 2050 1950 2150 2216 2190 2250 / 2 7 1
2101 (人)
例9:某企业某种产品产量资料如下, 试计 算表内空缺数字 :
例10:某储蓄所某年的存款余额资料如下表,试回答 (1)此时间数列属于哪一类型? (2)计算该储蓄所的平均存款余额。
例11:在整理历史数据时发现缺失了一些数据,补齐下表中缺失的 数据,幵计算这段时间的平均增长速度.
&6.4 趋势分析法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1998》
2012-6-9
答案
解:逐年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的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平均增长量= 13 36 . 2 26 . 3 19 . 7 2 . 5 15 . 3 6
年平均增长量= 317 . 4- 204 . 4 7- 1 18 . 83 (万人)
18 . 83 (万人)
2012-6-9
&6.3 速度分析指标
一、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的比 基期水平
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 ai a0
环比发展速度:
a1 a0
,
a2 a1
,
a3 a2
, ,
an a n 1
定基发展速度:
a1 a0
,
a2 a0
,
a3 a0
, ,
2012-6-9
&6.2时间序列水平分析指标
二、平均发展水平指标
1、时期数列
连续 时点
a a1 a 2 a n n a n
间隔相等
2、时点 序列
间断 时点
间隔 不等
间隔 相等 间隔 不等
a
a1 f1 a 2 f 2 a n f n f1 f 2 f n
7 4 .2
所求方程为:y=74.2+9.2t 1999年的电视机生产量:74.2+9.2×11=175.4千台
结束


i 1 n
n
ai fi fi

i 1
a

a1 / 2 a
2
a
n
/ 2
n 1
a1 a 2 f1 a2 a3 2 f2 a n 1 a n 2 f n 1
a
2
f 1 f 2 f n 1
课堂练习
• 例3:某企业人事部门对职工人数的记录如表7.2.1所示,计算 该月份日平均职工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