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员工持股与虚拟持股案例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四篇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四篇篇一:华为股权激励案例每年7月,表现优异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公司)员工们会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里去,这是他们一年当中最期待的时刻。
这些华为公司的“奋斗者”们会得到一份合同,告知他们今年能够认购多少数量公司股票。
这份合同不能被带出办公室,签字完成之后,必须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也不会有持股凭证,但员工通过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
往年,为了购买股票,这些华为公司的“幸运儿”还会签署另外一份合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的深圳分行每年为他们提供数量不等的“个人助业贷款”,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元甚至更高,这些贷款一直被华为员工用于购买股票。
不同消息来源均指出,四家商业银行总计为华为员工提供股票贷款高达上百亿元,直到20XX年被叫停。
20XX年3月31日,华为董事会秘书处向华为员工发布《关于20XX 年虚拟受限股收益分配操作及有关还款等资金安排的通知》,明确20XX年虚拟受限股只能通过自筹资金购买,银行将不会再提供购买股票所需的贷款。
虚拟受限股(下称虚拟股),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股票。
拥有虚拟股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
在员工离开企业时,股票只能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
经过十年的连续增发,华为虚拟股的总规模已达到惊人的98.61亿股,在华为公司内部,超过6.55万人持有股票,收益相当丰厚。
20XX 年,股票购买价格为5.42元,每股分红2.98元,收益率超过50%。
20XX年,预计分红为每股1.46元,对比前一年大幅下滑,但收益仍非常丰厚。
分享华为1987年,任正非与五位合伙人共同投资成立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即华为公司前身),注册资本仅2万元,当时,六位股东均分股份。
三年后,华为公司即自称实行广泛的“员工持股制度”。
在电信、IT等高科技领域,各个公司最为核心的资源不是固定资产,而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且行业内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华为的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华为的战略管控
• 国际化战略:“农村包围城市”、 在电信业的冬天崛起
屡败屡战的坚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国际化战略
• 搭船出海,全球合资: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 华为采取“搭船出海”的策略,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的 制定,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华为目前已加 入了91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100 多个职位。通过了欧洲发达国家运营商的严格认证,已达 到其主要供货商的要求,赢得了欧洲市场的拓展。 • 化危为机,进一步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华为原计划暂缓在 北美市场拓展,因为这一成熟市场难以渗透,但金融危机 时期是突破良机,华为已持有美国移动运营商LeapWireless 的合同,在过去18个月中,公司在美国的雇员数量也已从 200增至500人,公司还聘请大量美国本土员工充实领导阶 层。
WO战略 1、培养优秀销售管理人才 (W2、O1、O2) 2、培养海外销售管道 (W1、O1、O2)
WT战略 1、裁剪不合适员工(W3、T1) 2、组织与国外的交流,提高 知名度(W1、T1、T3) 3、参与国外企业经营,双 方共同生产产品 (W3、T1、T3)
华为今后战略制定及原因 • 一、继续维持或增加投入研发的资金和人才,确保增强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像美国优秀企业一样,虽然在公司经历 不景气的阶段期间,却不曾在研发投入上放松。华为走在 我国企业的前列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多年在研发人员和 资金的巨额投入,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的结果。 • 二、继续坚定决策权前置的机制。这跟“领先半步策略” 相似。领先半步策略是为了避免研发人员对市场的敏感度 不强而研发一些并不能十分适应市场的产品,华为坚持 “市场驱动”为主的研发战略,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 运作模式,确保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与此同时,决策权 前置将决策权转给能立即发现目标和机会的前线,即最接 近市场的一线。从过去的“推”的机制转变为“拉”的机 制。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四篇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四篇篇一:华为股权激励案例每年7月,表现优异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公司)员工们会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里去,这是他们一年当中最期待的时刻。
这些华为公司的“奋斗者”们会得到一份合同,告知他们今年能够认购多少数量公司股票。
这份合同不能被带出办公室,签字完成之后,必须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也不会有持股凭证,但员工通过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
往年,为了购买股票,这些华为公司的“幸运儿”还会签署另外一份合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的深圳分行每年为他们提供数量不等的“个人助业贷款”,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元甚至更高,这些贷款一直被华为员工用于购买股票。
不同消息来源均指出,四家商业银行总计为华为员工提供股票贷款高达上百亿元,直到20XX年被叫停。
20XX年3月31日,华为董事会秘书处向华为员工发布《关于20XX 年虚拟受限股收益分配操作及有关还款等资金安排的通知》,明确20XX年虚拟受限股只能通过自筹资金购买,银行将不会再提供购买股票所需的贷款。
虚拟受限股(下称虚拟股),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股票。
拥有虚拟股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
在员工离开企业时,股票只能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
经过十年的连续增发,华为虚拟股的总规模已达到惊人的98.61亿股,在华为公司内部,超过6.55万人持有股票,收益相当丰厚。
20XX 年,股票购买价格为5.42元,每股分红2.98元,收益率超过50%。
20XX年,预计分红为每股1.46元,对比前一年大幅下滑,但收益仍非常丰厚。
分享华为1987年,任正非与五位合伙人共同投资成立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即华为公司前身),注册资本仅2万元,当时,六位股东均分股份。
三年后,华为公司即自称实行广泛的“员工持股制度”。
在电信、IT等高科技领域,各个公司最为核心的资源不是固定资产,而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且行业内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
华为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要素归纳一、公司组织形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非上市公司)。
目前股权结构: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00%。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目前股权结构: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股98.7%,任正非持股1.3%。
二、激励模式:虚拟股票。
激励对象有分红权及净资产增值收益权,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虚拟股票。
在其离开企业时,股票只能由华为控股公司工会回购。
三、激励对象:只有“奋斗者”才能参与股权激励,华为公司出台了许多具体措施去识别“奋斗者”。
(具体识别标准未披露)四、授予数量:华为公司采用“饱和配股制”,每个级别员工的达到上限后,就不再参与新的配股。
员工最高职级是23级,工作三年的14级以上员工每年大约可获授数万股,较为资深的18级员工,最多可以获得40万股左右的配股。
(具体数量计算方式,未予披露)五、授予次数:激励对象只要达到业绩条件,每年可获准购买一定数量的虚拟股票,达到持股上限后,公司就不再授予虚拟股票。
六、授予价格:2001年后,公司按净资产值确定股价。
华为公司的虚拟股体系没有公开市场的价格体系参照,华为公司采取的每股净资产价格,相关净资产的计算参照毕马威公司的审计报告。
但具体的计算方式并不公开。
2010年股票购买价格为5.42元。
七、回购价格:员工离开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按当年的每股净资产价格购回。
2012年回购价格为每股5.42元。
八、资金来源:工作三年的14级以上员工每年大约可获授数万股,以最近三年5.42元的购股价格计算,需要几十万元的购股资金。
华为公司基本不提供员工购买股票的资金。
员工购买股票资金来源为(1)银行贷款:华为员工以“个人助业”的名义获得的银行信贷,支付购股款。
合同显示:贷款用途为“个人事业发展”,贷款期限三年,贷款利率为月利率0.4575%,担保方式为个人薪酬收益权及账户质押。
(2)分红款:大多数华为员工在分红后,即将红利投入购买新的股票,因为股票收益增长的幅度要比工资增长的幅度高得多。
华为员工持股详细方案
华为员工持股详细方案近年来,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华为员工的辛勤付出和贡献。
为了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分享公司的成果,华为公司实施了一系列详细的员工持股方案。
首先,华为员工持股方案是基于员工在华为拥有的股份。
根据公司政策,每位员工都有资格购买自己的公司股票。
这些股票价格以市场公允价格确定,员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购买的数量。
此举有助于员工与公司利益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激励员工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其次,华为员工持股方案采用了分级持股的模式。
根据员工的级别和业绩表现,员工将被分为不同的持股等级,享受不同的股权激励政策。
高级员工将获得更多的股权和权益,以体现公司对他们的认可和奖励。
这种分级持股的方式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同时也能够让员工更加深入地参与公司发展。
此外,华为员工持股方案还设立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和指标。
公司会设定一些具体的目标和绩效指标,例如市场份额的提升、盈利能力的增长等等,员工的持股数量将与这些指标的达成情况挂钩。
这样一来,员工不仅仅是公司的雇员,更像是公司的股东,能够分享到公司业绩改善带来的回报。
此外,华为员工持股方案还注重员工的长期参与和持续发展。
公司鼓励员工将持股作为长期投资,不仅仅把它作为一种短期收益的手段。
员工持有股票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回报也越多。
这种长期参与的思想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并且促使他们为公司长远发展作出更多努力。
最后,华为员工持股方案还强调了持股的可转让性。
员工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持有的股票转让给其他员工或者第三方投资者。
这样一来,员工不仅可以得到持股带来的经济收益,还可以通过转让股权来实现财务规划和资产配置。
这种可转让性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员工个人的需求,也为公司融资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总而言之,华为员工持股方案在多个方面都注重员工的激励和发展,旨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华为内部虚拟股票机制
华为内部虚拟股票机制任正非说希腊大力神的母亲是大地,他只要一靠在大地上就力大无穷。
我们的大地就是众人和制度。
任何企业都会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也会有新鲜血液的补充,怎样将公司培养出来的优秀员工留在企业之中呢?这也是困扰我国许多企业领导者的难题。
华为员工长期以来都保持着像狼一样的战斗素养。
那么,华为是怎样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组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机制,任正非坚持将分享利益、分担责任始终贯彻在华为的人力资源建设之中,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华为的大事业。
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使我们得到了翻身解放。
我一下子成了奖励“暴发户”。
“文革”中,无论我如何努力,一切立功、受奖的机会均与我无缘。
在我领导的集体中,战士们立三等功、二等功、集体二等功,几乎每年都大批涌出,而唯我这个领导者,从未受过嘉奖。
我也从未有心中的不平,我已习惯了我们不应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是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培养。
粉碎“四人帮”以后,生活翻了个儿,因为我两次填补过国家空白,又有技术发明创造,合乎那时的时代需要,突然一下子“标兵、功臣……”部队与地方的奖励排山倒海式地压过来,我这人也热不起来,许多奖品都是别人去代领回来的,我又分给了大家。
——引自《我的父亲母亲》人人股份制在华为的崛起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华为的虚拟股份机制中,任正非所持公司股份只有1.4%左右,其余近99%的股份都由员工持股会代表员工持有。
员工离职,手中持有多少股份,公司就会支付多少现金,即便是几千万,华为也不会拖欠一分钱。
但是,离开华为后,就不能继续持有华为股份。
华为的这种虚拟股票机制,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是没有的,即便“人人是股东”的沃尔玛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而这,正如任正非所说:“希腊大力神的母亲是大地,他只要一靠在大地上就力大无穷。
我们的大地就是众人和制度。
”虚拟股票模式最先在美国玛丽凯公司被设计使用,是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虚拟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此享受公司分红及股价升值收益,目前也是各国普遍应用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分享
华为的股权激励计划:实质上由真实股权转化为虚拟股权, 是一股净资产购买 真实股票 控股工会再发行等 比例虚拟股出售给 “奋斗者”们
华为每年发 行股票数额
•
财
1998年,华为公司高层赴美考察期 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一种名为 虚拟股的激励制度进入其视野。 华为公司延聘人力资源公司设计了 虚拟受限股体系。
• •
2001年7月,华为公司股东大会通 过了股票期权计划,推出了《华为 技术有限公司虚拟股票期权计划暂 行管理办法》。 这一计划得到了深圳市体改办批复 同意。
•
融
• • • •
办法特点
圈
华为公司员工所持有的原股票被逐步消化吸收转化 成虚拟股。 华为的虚拟股体系没有公开市场的价格体系参照, 采取的是每股净资产的价格,但具体的计算方式并 不公开。 持股员工的权利仅限于分红和股价增值收益,不涉 及产权,而掌握实际权力的是华为控股股东会。 资深律师认为,华为虚拟股融资的制度要比上市公 司期权股权激励更具效果。
财
2001年华为推出股票 期权计划,获政府批准
• 改制前,华为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005万元,其中688名华为公司员 工总计持有65.15%的股份,而其子公司华为新技术公司的299名员 工持有余下的34.85%股份。
• 改制之后,华为新技术公司、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以及华为公司工 会分别持有华为公司5.05%、33.09%和61.86%的股份。两家公司 员工所持的股份分别由两家公司工会集中托管,并代行股东表决权 。 2
– 在华为公司股票诞生起,华为员工手中的股票与法律定义的股权就不相同,员工不 是股东,而工会才是股东,员工享有的只是某种意义上的合同利益或者权益,而非 股权。此时的“员工持股制度”更近乎于一种分红激励和融资手段。
华为股权迷局论战员工持股
华为股权迷局论战员工持股华为股权迷局——论战员工持股华为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也是全球知名的通讯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员工为公司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华为也一直以来重视员工的持股计划,让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
然而,最近几年来,华为持股计划却频频被诟病。
有人认为,华为员工的持股计划是一场股权迷局,让员工承担了太多的风险,而获得的回报却远远不足以弥补这些风险。
另一些人则认为,华为员工持有的股份是公司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员工所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回报也是相对平衡的。
对于这些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华为的股权结构华为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特殊,实际控制人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先生,而公司股份则由华为员工持有。
这样的股权结构是为了避免公司被外部股东控制,同时也让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更好地促进公司发展。
但是,这样的股权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员工的持股比例过高,导致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够合理。
二、华为员工持股计划华为员工持股计划是公司明确的股权激励政策,旨在让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
在持股计划中,员工持有的股份比例是与其职务相对应的,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更高。
而持股计划的分红方式也比较灵活,分为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两种方式。
三、员工持股计划的风险和回报员工持股计划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股票价格的波动,如果公司业绩不理想或遭遇市场的负面消息,股价就可能大幅下跌,从而给员工带来巨大的损失。
另外,员工持股计划的回报也需要考虑股票价格的波动,如果公司认可度高,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员工也能从中获得相应的回报。
然而,如果公司发展遇到困难,股票价格也会下跌,员工获得的回报就相对较少。
四、员工持股计划的优缺点员工持股计划的优点是能够形成员工的分享机制,让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更好地推动公司发展。
员工持股计划十大案例 2
张裕集团员工持股分享张裕集团改制案,张裕集团员工持股计划成功最为关键一步的实施时点是在2004年10月29日,烟台市国资委与裕华公司签订了《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向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内部职工转让部分产权改制的批复》(烟政函[2004]87号),张裕集团45%的股权作价为38,799.51万元转让给内部职工。
如果转让行为发生在2006年,张裕集团的员工持股计划很可能就会胎死腹中。
华为公司员工持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 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总裁:任正非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总裁:董事长:孙亚芳董事长:1988 年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99 年、2000 年、2001 年分别在印度、瑞典、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分别在印度、瑞典、美国设立研发中心2008 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根据 Informa 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万部,的数据,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 2000万部,根据 ABI 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额位列全球第一。
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全年共递交 1737 件 PCT 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 年专利申请公司( 排名榜上排名第一; 10%以上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 专利数占全球 10%以上阳光保险员工持股案例2007年11月,阳光保险启动了第二轮的员工持股计划,并签署了《阳光保险员工信托持股协议及管理公约》。
关于华为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案例的思考
119关于华为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案例的思考谢晨妍张昌文作者简介:谢晨妍(1996-),女,汉族,湖南岳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研究生。
通讯作者:张昌文(1966-),男,汉族,湖南攸县人,管理学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MPAcc 中心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与成本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在“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创新发展”后,2016年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股权激励计划得到国家的关注。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之一被广大公司应用,其中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成功典范。
本文以华为为例,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下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应用,探讨华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演变及其启发,为广大企业提供案例支持。
关键词:ESOP ;华为;股权激励一、员工持股计划的含义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是员工个人出资认购公司为激励员工所授予的股份,成为公司股东,促使员工兼具公司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双重身份,并设置员工持股会进行集中管理的产权组织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仅通过压缩成本、降低产能难以拥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创新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路,而创新需要人力资源去支撑驱动力,人力资源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凸显。
公司由企业所有者获得绝大部分收益,人力资源持有者对企业收益分配不满,致使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而员工持股计划能赋予人力资源持有者双重身份,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经济发展。
华为作为国内通信技术龙头企业,是我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间早、效果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典范。
二、华为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历程(一)创业初期的员工持股计划华为公司初创时,急需资金来扩大企业规模,而当时的华为作为民营企业,难以得到银行的大额贷款及国资委的资助。
华为总裁任正非认为员工在领取工资的同时,也应该享受到企业扩大发展带来的收益,此时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的雏形初现。
深度解剖华为虚拟股权激励.
(干货)深度解剖华为虚拟股权激励2014年3月4日来自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一篇文章继续披露华为员工目前的持股情况。
我们可以更详细地看出华为的员工持股状况:1、华为公司99%股票由80000名员工持有(目前华为约有150000名员工),这一数字在2011年12月为65596名,2012年12月为7.43万名。
2、华为员工是通过“工会”持股。
绝大多数员工的持股量为数万股(工作3年的14级员工),而极少一部分人的持股量达到了数百万股。
3、该计划当前对于华为公司股票的定价为每股5.42元人民币,员工购买数万股需要几十万元。
2010年每股分红2.98元,2011年为1.46元。
据悉,去年每股分得的红利为1.41元人民币,相当于以当前价格买入将获得26%的收益率。
4、华为在2009年财报中首次披露股权结构——当年任正非持股1.4%。
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
5、2012年12月31日为止,华为投资控股工会委员会的持股比例为98.82%,任正非出资比例为1.18%,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出资占公司总股本的0.21%,两项累计,任正非在华为的总持股比例接近1.4%。
6、华为根据1997年建立的《员工持股计划(ESOP)》授予高绩效员工股票,按照该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对公司的贡献决定其获得的股份数。
7、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为激励员工而设,而该计划也使华为得到大量流动资金。
但持股员工必须满足是“中国公民”的条件。
8、华为公布股权计划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反驳美国怀疑中国政府在华为公司的日常运作中影响投资决策。
9、每个目前受雇于华为的持股员工都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股东代表,选举为每五年一次。
持股员工会选出51人作为代表,再从51名代表中选出华为17人董事会的成员以及监事会。
回顾华为公司员工持股始末,从“全员持股”到部发行虚拟股,在股票的虚实转换之间,其实质上是一种对分红激励制度和融资体系的大胆尝试。
然而,这套支撑了华为12年高速成长的体系,目前因虚拟股涉及银行信贷被监管部门叫停而面临困局。
揭秘华为的全员持股方案和股权结构
揭秘华为的全员持股方案和股权结构 (转自财经)在华为(Huawei)深圳总部的一间密室里,有一个玻璃橱柜,里面放了10本蓝色的册子。
这些册子有助于回答一个困扰美国政府的问题:谁是这家中国大型电信设备企业的真正所有者。
(转自财经)" title="揭秘华为的全员持股方案和股权结构(转自财经)">据外媒金融时报报道,这些厚达数公分的册子里记录着约80000名员工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其他个人信息。
华为表示,根据一项“员工股票期权计划”,册中的员工持有公司约99%的股份。
丰收了!认购股票每年此时,表现优异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公司)员工们会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里去,这是他们一年当中最期待的时刻。
这些华为公司的“奋斗者”们会得到一份合同,告知他们今年能够认购多少数量公司股票。
这份合同不能被带出办公室,签字完成之后,必须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也不会有持股凭证,但员工通过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
往年,为了购买股票,这些华为公司的“幸运儿”还会签署另外一份合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的深圳分行每年为他们提供数量不等的“个人助业贷款”,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元甚至更高,这些贷款一直被华为员工用于购买股票。
不同消息来源均指出,四家商业银行总计为华为员工提供股票贷款高达上百亿元,直到2011年被叫停。
2012年3月31日,华为董事会秘书处向华为员工发布《关于2011年虚拟受限股收益分配操作及有关还款等资金安排的通知》,明确2012年虚拟受限股只能通过自筹资金购买,银行将不会再提供购买股票所需的贷款。
虚拟受限股(下称虚拟股),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股票。
拥有虚拟股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
在员工离开企业时,股票只能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
股权激励或内部集资的分析研究——基于华为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分析
股权激励或内部集资的分析研究——基于华为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分析股权激励或内部集资的分析研究——基于华为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股权激励和内部集资在企业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中国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一直以支持员工参与公司发展并分享经营成果为目标,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深入探讨股权激励和内部集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一、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的背景与实施情况1.1 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华为公司由任正非于1987年创立,是中国最大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通信设备制造和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研发,华为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并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1.2 员工持股计划的设立和规模华为于1997年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从而使员工有机会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分享公司的成长和盈利。
根据公司的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底,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的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员工持股比例超过3%。
二、股权激励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2.1 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凝聚力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
同时,员工持股计划还能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使他们与公司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
2.2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成为了公司的股东,因此可以参与企业的决策制定和监督,从而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此外,员工持股还可以减少外部投资者的过度干预,保护公司的长远发展利益。
三、内部集资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3.1 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由于华为公司一直保持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不依赖于外部资金,因此内部集资对于华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华为能够获得大量的内部资金支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3.2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内部集资不仅可以解决融资问题,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华为员工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华为市场部一位中层表示,工作5年以上,20万元年薪在华为研发和市场部门算是中等水平,而华为员工的工资水平也比中兴通讯等竞争对手差不多多了20%。
更为重要的是,华为有六成员工持有公司股票,可以享受公司业绩增长所带来的盈利。
财报显示,华为现有11万员工,其中6.5万人持股。
对于华为员工工资比中兴通讯高的说法,中兴通讯一位内部人员表示,中兴通讯在奖金方面比华为高,但该人士不愿意透露,中兴通讯员工的年薪水平和结构。
但来自华为生产部门的内部员工表示,刚进华为时,起薪标准的确很可观,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工作时长和辛苦度与得到的薪水并没有成正比,造成华为员工薪水优越性相比前几年,下降很多。
公司业绩的增长与员工薪水增长其实并不直接挂钩,只是代表了员工薪水会增长的趋势,而华为员工持股的方式,也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直接挂钩,自然提高华为薪水竞争力。
或许正基于此,中兴通讯也在加紧实施股权激励。
6月14日,中兴通讯第一大股东深圳中兴新通讯设备公司减持4849.5万股,套现12.55亿元。
该举动被业界猜测,中兴通讯通过迂回的方式实现员工激励。
中兴通讯方面并没有对减持作任何说明,也不愿意透露减持的原因。
然而,作为上市公司,中兴通讯要实现持续的员工股权激励存在不小难题——用于激励的股权来自增发还是大股东转让?一般而言,大股东减持作为激励股权池的做法更为普遍。
那么华为几乎年年向职工配股,股票又从何而来?事实上,从2001年开始,华为实行名为“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
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权,但是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
这就是说,假如华为向一名员工配“虚拟受限股”一万股,这或许并不表明华为需要增发一万股新股供认购。
此外,“虚拟受限股”是否对应着华为相同数量的股份,这都是未知数。
此前就有律师认为,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并不规范,而更像是内部奖励制度。
员工持股案例——华为
员工持股资料分析华为公司概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主要营业范围: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在印度、瑞典、美国设立研发中心2008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2009年❖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一、员工持股计划的积极作用华为的内部股制度对吸引人才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过去华为有种“1+1+1”的说法,即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收入比例是相当的。
而其中股票是当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来进行派发。
一般是用员工的年度奖金来购买。
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还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会贷款给员工。
而员工也是很乐意于这种贷款。
因为,分红的比例历年以来都保持在70%的高位。
二、持股计划的实施程序《华为基本法》第十七条、十八条关于知识资本化、价值分配的形式有所论述:“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
一方面,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
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华为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权、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障、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
”华为员工拿到股权的程序大致是这样的:每个营业年度公司按照来公司工作的年限、级别等指标确定每个人可以购买的股权数,由员工拿着现金到一个叫资金事业部的地方去登记购买,一块钱买一股。
公司要求员工在一份文件上签名,但文件只有一份,签完名后立即被公司收回。
华为股权激励,华为员工持股案例分析
华为股权激励,华为员工持股案例分析一、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经历过程➢第一阶段:(1990-1996)以解决资金困难为主要目的,实行内部集资1990年华为开始尝试员工持股制度。
由贸易公司转型为自主研发企业的华为为解决研发投入大,资金紧张、融资困难问题,开始实行员工持股制。
在当时的股权管理过程中,华为将这种方式明确为员工集资行为。
参股的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份分红,向技术、管理骨干配股。
这种方式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
➢第二阶段:(1997-2001)以激励为主要目的(华为股权激励,华为员工持股)1997年深圳市颁布了《深圳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规定》,华为参照这个规定进行员工持股制度改制,完成第一次增资。
华为当时在册的2432名员工的股份全部转到华为公司工会的名下(全员持股),占总股份的61.8%。
此时随着公司效益的提升和从资金困境中逐步解脱出来,员工持股制度在担负内部融资任务的同时,也演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激励制度,与工资、年终奖金、安全退休金等一起共同构成了华为的薪酬体系。
这次改革后华为员工股的股价改为1元/股。
(华为股权激励,华为员工持股)这段时期华为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为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华为在提高薪酬的同时也加大了员工配股力度。
随着每年销售额的增长,员工股的回报率常常能达到70%以上。
华为的员工还可以通过向公司设立的内部员工银行贷款来购买股票,以解决新员工没有足够的购股资金的问题。
这段时期华为的高薪及员工持股激励政策形成了强大的人才磁场,使华为聚集了大批行业优秀青年人才。
(华为股权激励,华为员工持股)➢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以员工持股激励规范化为目标2001年,华为聘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开始对其股权制度进行调整变革。
将内部员工股更名为“虚拟受限股”改制后,员工不再配发一元一股的原始股票,而是以公司年末净资产折算价值的期权。
老员工的股票按01年末公司净资产折算,每股价格增值到2.64元/股。
华为筹资案例分析
华为筹资案例分析1、1988 ~ 1992年华为主要代理香港的交换机,对资金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主要依靠创业初期的点滴积累。
2、1992年前后,全部资金投入到C&C08机的研发中了,但货款回收慢(电信设备市场的特征:投入资金量大、销售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拖欠严重),现金流出现严重问题。
全体员工连续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员工们士气低落,部分员工打退堂鼓,这是华为历史上第一次资金危机。
最后是突然收到一笔货款救命。
但C&C08机的研发资金需1亿元的投入,任正非多方高贷未果,被逼无奈向大企业拆借,利息高达20% ~ 30%。
那时候,华为因民营企业的身份主要靠自有资金周转,从银行基本贷不到款项这实际上把任正非逼上绝路,任在C&C08机动员大会上讲出了“失败了我只有跳楼”的誓言。
1993年C&C08机研制成功,开始大规模销售。
年底,筹建北京研究所。
企业进入迅速膨胀期,对周转资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多次贷款计划被搁置后,华为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境地,公司迫不得已再次向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筹借利息高达30%的高利贷,以解燃眉之急。
3、朱镕基一言“救”华为。
1996年6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视察华为,随行的有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四大银行的行长。
当时华为的年销售额已达26亿员,跻身国内电信设备四巨头(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信、华为)。
朱得知华为资金上的困难时,当即说:“只要是中国的程控交换机打入国际市场,一定提供买方信贷,在国内市场与外国公司竞争,一律给予支持,同样给予买方信贷。
”19996年下半年,招商银行开始与华为全面合作。
当时由于很多省市电信部门的资金也很短缺,以现金购买设备很困难。
由于招商银行为华为推出了买方信贷业务,让电信部门从招商银行贷款购买华为的设备,华为再从银行提取货款(这种在今天已经广泛用于房屋按揭等各个领域的金融工具,在当时却开了先河)。
1999年左右,由于国家金融政策放开,国内银行业也逐步商业化运作,由于华为资信好,业务发展迅猛,银行也开始给华为大规模放贷(合资公司)。
职工持股计划案例
职工持股计划案例咱就说华为吧,这可是职工持股计划里的一个超牛范例。
华为创立之初就搞了这个职工持股计划。
你想啊,在那个时候,华为就像一个充满斗志但资源有限的小战士。
任正非那时候就很有远见,他觉得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得让大家都能从公司的发展里分到一杯羹。
所以呢,华为就把公司的股份分给员工。
这可不是走个形式哦。
普通员工也能持股,而且这持股的比例还不小呢。
这就好比大家都坐上了华为这辆超级跑车,公司跑得越快越远,员工手里的股票就越值钱。
这一持股计划带来的好处可太多了。
员工那积极性,“蹭”就上去了。
大家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每天工作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为啥呢?因为公司好就是自己好啊。
员工不再是单纯地给老板打工,而是为自己的未来打拼。
比如说,一个研发部门的员工,为了让产品更有竞争力,加班加点搞创新,因为他知道,产品卖得好,公司利润高了,自己的股票就更值钱了。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这种持股计划让华为特别有凝聚力。
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比如国际市场上那些竞争对手的打压,华为的员工们紧紧抱成一团。
就像一群小蚂蚁,单个力量不大,但是团结起来就能搬起大石头。
因为大家的利益都绑在一块儿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再说说万科的职工持股计划。
万科当年也搞了这么一出。
万科想啊,房地产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得把员工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
于是就推出了职工持股计划。
万科的这个计划有点像一个团队激励套餐。
员工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达到一定的业绩指标,然后就可以获得公司的股份。
这对员工来说就像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大礼包。
比如说,一个销售人员,他要是能超额完成销售任务,不仅能拿到丰厚的奖金,还能得到公司的股票。
那他肯定更努力去卖房啊。
对于万科来说呢,员工这么拼命,公司的业绩自然就上去了。
而且,有了员工持股,公司在做决策的时候,员工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嘛。
就像大家一起商量怎么把自己家的房子装修得更好一样,每个人都想贡献自己的想法。
华为的最大股东为企业工会
华为的最大股东为企业工会华为如何让员工持股?目前华为的股东实际为两方,一方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有华为98.93%,另一方为任正非持股1.07%。
然而职工持股会并不具有法人资格,其不能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这或许也是华为坚持不上市的理由,因为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职工持股会的问题。
华为的员工持股,实际上是一种虚拟股,员工并非真实意义上的股东。
华为公司是成功的,但也有几分神秘。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以其全面系统的“揭秘”而备受关注。
因工作岗位,我对其中关于华为上市及员工持股等内容更感兴趣。
任正非说:“谁拥有华为?我不知道怎么说,我反正只有百分之一点几的股份”。
从法律上说,华为公司的股东有两个:一个是华为公司工会,代表65596名员工持股98.93%;另一个是任正非,持股1.07%。
这些持有股份的员工不同于公司法上的股东,因为从2001年起,他们持有公司的股份就改为虚拟受限股。
简单来说,员工并不是公司直接的股东,但享有分红权和股份增值权。
历史地辨证来看,大规模员工持股是华为成功的一种公司治理模式,事实上,除了员工激励,这也是华为的内部融资行为。
华为公司员工持股的起源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当时注册资本2万元,任正非只有3000多元,不得不拉一些人集资以满足营业审批的要求,后来这些人以法律诉讼的方式,获得了高额补偿。
任正非在其《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中道出了华为员工持股制度的产生过程:“我创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
那时我还不懂期权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这方面很发达……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要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
1990年,华为第一次提出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概念。
此时并非是国际意义上的员工持股(Esop),主要在于两点:首先,内部持股员工只有分红权,没有公司法上股东所享有的其他权利;其次,员工所持股份在退出公司时价格是按照购股之初的原始价格回购,员工也不享有股东对股票的溢价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员工持股与虚拟持股案例中国民营企业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华为的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而其神秘的全员持股更是华为下的一只令外界揣摩又充满好奇的蛋。
2003年,两位离开华为的创业元老为了讨回自己的权益拿起法律武器状告华为,由此,华为股权露出冰山一角。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积极作用华为的内部股制度对吸引人才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过去华为有种“1,1,1”的说法,即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收入比例是相当的。
而其中股票是当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来进行派发。
一般是用员工的年度奖金来购买。
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还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会贷款给员工。
而员工也是很乐意于这种贷款。
因为,分红的比例历年以来都保持在70%的高位。
二、持股计划的实施程序《华为基本法》第十七条、十八条关于知识资本化、价值分配的形式有所论述:“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
一方面,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
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华为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权、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障、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
”华为员工拿到股权的程序大致是这样的:每个营业年度公司按照来公司工作的年限、级别等指标确定每个人可以购买的股权数,由员工拿着现金到一个叫资金事业部的地方去登记购买,一块钱买一股。
公司要求员工在一份文件上签名,但文件只有一份,签完名后立即被公司收回。
在员工眼里,在这张纸上签字是购买股权的一个必然程序,不签就没有股权。
员工交完购股款后并不会拿到通常意义上的持股凭证,每位员工具体的股数都由公司备案存档,员工只允许从股权登记名册上抄下来自己的股权数。
华为也曾发过股权凭证,分别是在1995年和1996年。
据说当时的华为为了规范股权发放,给当时的员工发了一个叫“员工股金情况书”的东西,上面记载着工号、姓名、拥有股金数目等内容,盖的公章是华为资金计划部和资金部。
但此后,公司就再也没有发过任何持股凭证。
三、股权回购计划在1997年的《员工持股规定》中,华为的持股原则是“入股自愿、股权平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1999年的原则变为“入股自愿、遵守管理”;关于股份回购价值计算,1997年的公式为回购价,购买价(1+X%×月),1999年的公式则变为:回购价,购买价(1+X%×月/12)。
(注:1997年公式中X指公司董事会确定的利润率,月指本年度退股时的实际持有月份;1999年公式中X指公司董事会批准的当年数值,月指本年度退股时的实际持有月份。
刘平2001年1月离职时办理股份回购是按照2000年的基数1:1兑现,而随后在2002年3、4月份离职的员工则可以按照1:2.64的比例兑现。
2001年2月,华为以65亿元的天价将华为电气卖给爱默生公司,爱默生看中的恰是华为电气的一班精英员工,双方达成协议的前提是要求保持华为电气的人马基本不动,而华为方面为了留住这班人马,承诺在4年内将华为电气的员工股按照1:4的比例逐年兑现。
四、股权激励计划的变更2002年3月,华为开始改变传统的一元钱买一股的做法,实行一种叫做“虚拟持股权”的计划,这个计划实质是增值权,也是期权的一种。
在员工们看来,该计划比股权制度合理了很多:根据华为的评价体系,员工可以分别获得一定额度的期权,四年期限内,以最新的每股净资产价格员工每年可兑现1/4,员工不用像以前一样再从腰包里掏钱,而是直接在行权时获取每年净资产的差价。
以刘平在2002年1月办理离职手续时逐年购买的354万股为例,刘平购买时股价为1元,股,2002年,刘平逐年可选择兑现1/4股票差价,以华为2002年每股净资产2.74元计算,则刘平可以获得2.74×354×1/4=242.49万元。
(早期以1元钱/股价格购买股权的老员工实际上离职时以净资产兑现,中高层管理层除非离职否则以10年为期逐年兑现。
但据说这个方案出来后,很多员工选择将股权按照净资产兑现后离开华为,由此,华为方面不得不面临来自资金方面的压力。
既要完善股权,又要有效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华为股权MBO方案开始酝酿。
从8月中旬开始,传出华为准备实行MBO的消息:华为有意将原来的全部股权和2002年推行的“虚拟持股权”边回购、边推行由100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联合持有公司的员工股权,资金方面由员工个人出资15%,其余的由华为出面担保、员工集体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解决。
但从目前情况看,华为MBO还只是华为的天空中雷声后迟迟未下的一场雨。
华为股权MBO的全面推行,或许要等到华为的股权官司结束后。
案例分析从华为的股权结构和变更趋势看,华为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从员工持股到高管层持股的历程。
华为员工历年获得的高分红源于从成立之处就实现的员工持股计划。
红利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效益,这就使得全体人都关心企业的发展,而不只是一味地关心个人的得失利益。
华为在成立之初,公司规模不大,且处于高速增长的行业,企业的利润率高,分红的比例历年以来都保持在70%的高位,这种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效果,再加上任正非的个人魅力,极大促进了员工的积极性,创造了华为高速增长的奇迹。
随着企业的增长,规模的扩大,以及行业的大背景,使得这种以“现金支出”为基础的激励方式存在较大的风险性。
进而在2002年3月,华为开始改变传统的一元钱买一股的做法,实行一种叫做“虚拟持股权”的计划,这个计划有点类似于期权。
虚拟股票的发放不会影响公司的总资本和所有权结构,无需证监会批示,只需股东大会通过即可。
在员工们看来,该计划比股权制度合理了很多。
但由于很多员工选择将股权按照净资产兑现后离开华为,因此,同样给华为带来了资金方面的压力。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体制上看,华为从成立之初的民营企业,到目前业务拓展到世界市场的大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过战略性的调整,仍沿袭公司创业之初的体制和理念,这就造成了公司股权结构混乱,权衡制约性差,运作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
制度的有效性在混乱期和稳定期发挥的效用是最大的,华为创立初期建立的体制规范例如《华为基本法》,对其起步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在企业的扩张过渡期制度规范的效力远远小于起步期,因此没有给华为的扩张带来大的影响,但当企业发展处于稳定期时,对于体制的依赖性就大大增强,这也就给华为提出了企业如何改制的问题。
其次,从人力资源看,一份来自企业的调查表明,有效的激励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承认工作成就,排在第二位的是参与感,高薪只排在了第五位。
华为的高分红以及虚拟持股计划就是建立在一种高薪激励基础上的行为。
这种激励在企业的创业初期和发展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华为每年引进大批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拿到高工资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那么在激发年轻人的工作热情方面非常有效。
但每年高的淘汰率,造成了华为人员的不稳定性,另外以现金为奖励的激励方式也助长了拿钱就走的行为,对华为的进一步发展非常不利。
再次,由华为的两起股权纠纷案来看,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的运作是非常不规范的。
第一,从华为员工拿到股权的程序看,员工股权的购买不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的。
员工买股时只签订一份文件,签完名后立即被公司收回,员工交完购股款后并不会拿到通常意义上的持股凭证,每位员工具体的股数都由公司备案存档,员工只允许从股权登记名册上抄下来自己的股权数,这种做法明显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另一个问题员工要是不购买股权,“就会由部门领导逐个进行谈话,就会被认为是对公司不忠,就会丧失在公司的发展与提升的机会,也就别想再在华为呆下去了,由此,也不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
第二,股份购进卖出没有统一合理的规定。
关于股份回购价值计算,1997年的公式为回购价,购买价(1+X%×月),1999年的公式则变为:回购价,购买价(1+X%×月/12)。
刘平2001年1月离职时办理股份回购是按照2000年的基数1:1兑现,而随后在2002年3、4月份离职的员工则可以按照1:2.64的比例兑现。
2001年2月,华为以65亿元的天价将华为电气卖给爱默生公司,华为为了留住员工,承诺在4年内将华为电气的员工股按照1:4的比例逐年兑现。
企业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变动回购股价,但频繁变动的回购价格,给人一种无章可循的感觉,认为华为的政策制定不具有战略性,只是为了应付当时情况的一种短期行为。
因此,股权纷争案的出现也是必然。
因此,华为的MBO历程仍然充满疑难和困惑,华为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股权结构的调整,而是面临一场更为深远的变革。
华为公司员工持股制度发展沿革分析上海赵洪升律师团队华为公司员工持股制度有这样四个关键的时间点:一是1990年华为创业之初实行内部员工持股制度此时并非是国际意义上的员工持股Esop.主要在于两点,首先,内部持股员工只有分红权,没有公司法上股东所享有的其他权利,其次,员工所持股份在退出公司时价格是按照购股之初的原价回购,员工也没有股东对股票的议价权。
二是1997年华为修改员工持股规定修改后的员工持股规定进一步强调员工持股的重要性,最大的改变在于将1990年员工持股价10元改为1元,另外允许员工向公司贷款持股,进一步增加员工持股覆盖面,这一制度安排的优点在于: 华为员工以1元/股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由此给华为的股权分配带来了很大好处。
其一,员工每年分红所得的计算非常简单,不必考虑购买股票的具体时间,只需要考虑个人所持有的全部股票数量和上一年度的股权回报率;其二,对新员工,公司既不需要增资扩股,也不需要制定原有股票的稀释规则,只要拿出每年净资产的增量,对新老员工进行股权分配即可。
而员工可以购买股票的数量,是根据职位责任、任职状况、可持续贡献等要素综合评价决定,与员工本人的出资能力无关,公司还可以提供贷款帮助员工购买股权;再从员工所享有的权益方面来看,持股员工享有的主要权利只有股票分红权和员工离开公司时/股价格的退股权,不享受股票增值的利益。
因此,这种操作模式,显然按1元不同于ESOP。
即使在1997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有关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暂行规定后,华为对自身的员工持股制度做了一些修订,但其中仍然没有涉及任何关于员工股权与公司净资产的关系问题。
三是2001年华为采用虚拟股票期权来取代原来实行的内部股权2001年,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规定》,华为意识到以前那种股权安排的潜在风险,此外,在公司管理变革的过程中,股权制度的不规范,也是制约其与国际管理机制接轨的一大障碍。
因此,2001年,华为与国际著名顾问公司合作,对公司的股权制度进行调整变革,仿效西方国家的做法,开始用规范的虚拟股票期权来取代原来实行的内部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