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巩固卷(二)及参考答案 - 副本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_5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_5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单选题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A : 由国务院裁决B : 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C : 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裁决D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违法的规章予以撤销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六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2、单选题“一目十行”“眼观六路”指的是注意的_____A : 稳定性B : 选择C : 转移D : 广度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范围,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

在同一时间内注意广度越大,知觉的对象就越多;注意广度越小,知觉的对象也越少。

3、判断题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4、简答题质性研究法参考答案:参考解析:质性研究法也称为“实地研究法”或“参与观察法” ,它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

5、多选题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A : 写给学生看B : 写给“这个人”C : 体现一定的“教育性”D : 实事求是E : 鼓励学生参考答案: ABCE本题解释:考解析:ABCE。

解析: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写给学生看;写出“这个人”:写“这个人”的“新起点” 。

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的“教育性”。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沉思默写喧哗铁轨B. 融洽慷慨装帧铺张C. 演绎联系颠簸震颤D. 调剂聚焦纠葛精炼答案:D2.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C. 轻车熟路(qīng chē shú lù)D.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n)答案:A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C. 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取得了很大收获。

D. 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答案:D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C.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A5. 下列关于诗歌鉴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表现豪放情怀的诗歌。

B.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

C.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送别诗。

D.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绘壮丽山河的诗歌。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其中“风”“雅”“颂”三个部分。

请分别写出其中一个部分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雅、颂7. 请补全下列名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2)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共6套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共6套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共6套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注意事项: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60题)1、阅读某写作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发挥学生的独特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认真思考辨析作文立意,学会在作文中使用正反事例C.传统意义上的作文立意,并不完全都属于正确的立意D.将严谨思维运用于写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创新立意【答案】 D2、阅读某教师的课堂回忆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A.该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主观,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B.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创设了山水美景的情境,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C.教学时用单纯的美景和轻柔的乐曲奠定了课堂恬静的氛围,剥夺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初体验D.课堂教学安排是由“景”到“人”再到“情”,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答案】 D3、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有“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以下不符合推荐要求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B.《钴镯潭记》C.《洛神赋》D.《雁荡山》【答案】 C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A.让学生从题目中读出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后面理清文脉奠定了基础B.这一教学环节旨在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C.学生对蔺相如的言行,进行比较分析,完成了对他的立体剖析和全方位理解D.学生的解析使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更加清晰,这为他们学习下面两个小故事打下了基础【答案】 C5、教师讲解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一课时,强调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

为此教师又列举写月夜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B.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C.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答案】 B6、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教师推荐另外几篇有关爱国的作品,建议学生比较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B.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C.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D.史铁生《我与地坛》【答案】 D7、名著导读课上,教师向学生推荐具有自传色彩的名家名作,供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最新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巩固卷(三)及参考答案

最新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巩固卷(三)及参考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巩固卷(三)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2分)1.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_______。

2. 课程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_______和_______及_______的制约。

二、论述题(8分)试论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1.单项选择题(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至腹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D.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3)语言的形式,——能是美的,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语言的形式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之所以所以也B.为什么因而就C.之所以所以就D.为什么因而也(4)下列有错的一项是()。

A.“听说读写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全是并列短语B.“他们能否按时完成这项工作,是整个计划成功的关键”一句没有语病C.“心灵天地成都病人”都是名词D.“他虽然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却有着一颗热忱助人的心”这是转折复句(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C.传统节日时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二)[1]1、您以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要紧问题是什么?试用课程标准的精神加以具体分析。

(10分)2、九年义务教育时期语文课程的大体理念是什么?(10分)一、答:(1)做一个踊跃的旁观者(2)做一个热情的支持者(3)做一个朋友般的监督者二、答:(1)遴选、辨别的能力(2)组合、变通的能力(3)和谐、沟通的能力一、结合实例,谈谈您对现行考试评判的观点。

(10分)二、什么是综合性学习?什么缘故要提出综合性学习?(10分)3、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0分)没有秋虫的地址叶圣陶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如此趣味干燥呢。

秋季来了,经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

”可是一点阻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早晨,不管你靠着枕儿听,就着窗沿听,乃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秋虫的一丝声息。

并非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掩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那个地址本没有秋虫这东西。

阿,不容留秋虫的地址!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址!假设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朵是虫声了。

白天与夜间一样的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绿的阳光或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或徐缓的冷风看管着整夜,在这境遇这时刻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确实是秋虫的合奏。

它们高,低,宏,轻,疾,缓,作,止,恍如曾通过乐工的精心训练,因此如此地无可批评,迟疑满志。

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工,众妙毕集,各抒灵趣,那有不成人世绝响的呢。

尽管这些虫声会引发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可是这正是无尚的美的境遇,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确实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

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超级隽永的。

可能咱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不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夸为生活不空虚了。

假假设这味道是甜美的,咱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假设是酸苦的,咱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冷淡无味胜过百倍。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恣意(zì)矜持(jīn)剽悍(piāo)荼毒生灵(tú)B. 箴言(zhēn)叱咤(chì)蹊跷(qī)呱呱坠地(gū)C. 拮据(jū)缱绻(qiǎn)蹒跚(pán)栩栩如生(xǔ)D. 瞠目(chēng)囫囵(hú)踟蹰(chí)锲而不舍(qiè)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他因为刻苦学习,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向老师请教。

B. 这次比赛,他的表现真是出人意料,令人刮目相看。

C.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学富五车,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B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B. 《史记》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D. 《聊斋志异》是明代作家蒲松龄所著,是一部以鬼怪故事为主的短篇小说集。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圆规和直尺。

B. “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故”指的是复习旧知识。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指的是三个人。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指的是迷惑。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他学习非常刻苦。

B. 这本书非常有趣。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前,教师播放了一段《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并对其中的建筑格局进行了简单补充描述,从而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

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变抽象为具象,限制了学生的想象B.温故而后知新,感知建筑整体特点C.导入方式新颖,有效激发学习兴趣D.过多引入旧课,课程安排喧宾夺主【答案】 D2、通过《再塑生命》,学生认识了海伦·凯勒,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表现女性人格魅力的文学作品,下列推荐不合适的是()。

A.托尔斯泰一《安娜·卡列尼娜》B.川端康成一《伊豆的舞女》C.夏洛蒂·勃朗特一《简·爱》D.海伦·凯勒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答案】 B3、教学《赤壁赋》后,教师提出中国古代诗文有“穷而后工”的说法,并让学生讨论这种现象,从古代文学家中找出更多相类似的例子。

对这一做法,分析准确的是()A.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B.意在让学生理解“创作”与“生活”的关系C.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写作素材D.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答案】 B4、某选修教材编排有“《论语》与《孟子》”单元,教师准备重点讲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引导学生深入研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理解曾皙志向的实质和四子志向之间的关系为重点;《齐桓晋文之事》以探讨孟子的论辩艺术、感知孟子为重点;其他内容由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以此完成对“孔孟专题”的教学。

该教学设计没有体现出()。

A.引导学生学习文化探究的方法B.以点带面,开展专题式教学C.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学习的关系D.重视实践活动,发展探究能力【答案】 D5、阅读以下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A.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将小说主题交给学生,继而让学生在小说中找线索,过渡简明直接,应该提倡B.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将小说主题交给学生,学生缺乏自我构建主题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C.教师让学生根据“祥林嫂在春天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条线索去读课文,减轻了学生自己构建主题的负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D.教师在将“找依据”的任务交给学生时,学生可以从信息检索中,体会到自我阅读、构建主题的趣味【答案】 B6、学习完《雨巷》一诗,教师布置了两项作业:A.诗能养人,该作业就是让学生汲取诗歌营养的过程B.在初读感知、细品赏读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C.充分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D.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答案】 B7、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师结语:A.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对下节课满含期待B.对本课时内容的概括,一语中的、简洁精当C.多媒体画面的插入,使结束语时间长,显得拖沓D.教师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进行总结与延伸【答案】 C8、为了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教师找到相关视频资料,对这一教学资源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课前播放,引领学生走进小说的情境氛围B.用视频观赏代替文本阅读,增加学生兴趣C.课后播放,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愿望D.与课文作对比,分析原作与影视作品的差异【答案】 B9、教师在讲解古诗这一单元的时候,列举了以下诗句,让同学们说出诗句描述的季节。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学习诗歌《短歌行》,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

A.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B.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C.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D.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答案】 D2、《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笑”字,有学生问:“贾母之笑与黛玉忙赔笑见礼中的笑并不完全一样吧。

”下列教师评价中最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是()A.你观察得很仔细,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不妨在课下跟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B.问得好,能说一下这两个人的笑具体有什么不同吗?结合两个人的实际情况,或许会更清楚C.于细微处见分晓,多体会多比较,想必就能找到二者的不同之处D.是的,这两个人的笑并不是完全一样【答案】 B3、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围绕“口语交际教学”展开深入探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

收集有用信息B.教师可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交际能力C.教师可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体验不同生活,激发学习兴趣,表达真情实感D.学生可采用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演示文稿,运用电子邮件等多种通讯方式进行交流【答案】 B4、阅读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活动方案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A.其环节展示作品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B.整体活动设计未能体现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C.专题研究中的历史传说没有脱离语文学习的范畴D.多种活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答案】 B5、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将“掌握契诃夫的生平事迹”作为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之一。

下面对该教学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刍议(chú) 条分缕析(1ǔ) 圈养(quān) 全然不乐(qiǎo)B.倏忽(shū)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g) 自惭形秽(huì)C.靛蓝(diàn) 毁家纾难(shū) 干涸(hé) 白头偕老(xié)D.手帕(pà) 相互龃龉(yǔ) 麾下(huī) 探本溯源(shuò)正确答案:C解析:A项中“圈”读“juàn”;B项中“虻”读“méng”;D项中“溯”读“sù”。

故正确答案为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涕泗横流霍然贯通臭名昭著荒谬绝伦B.兼而有之敬业乐群有例可援通宵达旦C.惟妙惟肖杳无音信顶礼模拜执迷不悟D.挥洒自如歇斯底里安然无羌略胜一筹正确答案:B解析:A项“霍然贯通”的“霍”应为“豁”,C项“顶礼模拜”的“模”应为“膜”,D项“安然无羌”的“羌”应为“恙”。

故正确答案为B。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些同志()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知道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义明一起抓,()当精神文明建设形势比较好,经济建设任务又很重要的时候,他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建设当成“软”任务来看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不尽管然而才B.也也而且但是就C.又又而且然而则D.既又虽然但是也正确答案:B解析:结合题干可知,从“懂得”、“知道”到“做到”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的过程,本身存在递进系,故第三空应填“而且”。

排除A、D两项。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 )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SSS_SINGLE_SELA 泛爱B 泛智C 泛美D 泛德分值: 1答案:B[解析] 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

2.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突然意识到解决办法的现象称为( )。

SSS_SINGLE_SELA 反省B 建构C 顿悟D 反射分值: 1答案:C[解析] 顿悟是对已有信息的重新组织,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细节,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整个情境,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突然意识到解决办法即为顿悟。

3.平衡化是指静止的状态。

SSS_TEXT_QUSTI分值: 1错误。

平衡化不是指静止状态,而是一种运动过程。

人不是被动地复制现实的信息,而是主动地、积极地从环境中选择信息,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转化外部事物并重新组织信息,构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在个体智慧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主体与客体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原有平衡被打破,新的发展开始。

依次循环,不断从一种认识平衡状态达到另一种更高的、更为稳定的认识平衡状态。

4.顺化SSS_TEXT_QUSTI分值: 1顺化是人在适应外部环境过程中改变自身认知结构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这就是所谓的“顺化于物”。

顺化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体通过与环境作用,主动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由此实现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

5.师生关系SSS_TEXT_QUSTI分值: 1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系,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6.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和( )。

SSS_SINGLE_SELA 体育B 体育、美育C 体育、美育、劳动教育D 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分值: 5答案:D[解析]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这里的“劳”指的是劳动技术教育。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A.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B.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C.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D.教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学生的讨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答案】 D2、教师在“语言表达的艺术”专题教学中指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学会自然得体地表达。

教师设置情境,要求学生模拟对话。

下列学生的语言表达中,符合要求的是()。

A.既然这样,那我也就不推脱了。

你送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

B.大爷,您这萝卜多少人民币一千克啊?C.刚才陈老师的话算是抛砖引玉,我下面要讲的是狗尾续貂。

D.欢迎各位到寒舍一叙。

【答案】 D3、教师在讲授完《庄暴见孟子》中“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中“乎”字的用法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又为其举了以下例子,其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日食饮得无衰乎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D.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答案】 A4、以下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答案】 B5、某教师教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时,布置预习作业:鉴赏并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诗,总结辛弃疾诗歌的语言风格和创作特点。

该作业体现出的教学理念不包括()。

A.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C.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D.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答案】 D6、名著导读课上,教师用幻灯片为学生呈现了下面一段话.让学生利用知识积累完成填空。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_5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_5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简答题 2004 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833 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 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

期中考试是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开了谜底。

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 30 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的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了老师、同学和父母。

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 ,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

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

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没有了来自家庭和考试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教育存在的问题?参考答案: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育活动只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或以帮助学生通过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即所谓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属于片面教育,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绊脚石。

2、单选题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的哪一层的标准?_____A : 非病状态B : 良好适应状态C : 理想状态D : 正常状态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健康在自身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故选 B。

3、简答题谈谈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涣散的表现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出题思路】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有能够辨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

本题考查注意力涣散的原因和表现,其中注意力渙散的表现是常考点,考生需要重点把握。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20题)1、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A.这三项作业共同体现了读、写、说的有机结合B.这三道题的设计难度相当C.这三道题都旨在人物描写的学习和应用D.这三道题都与文章的内容没有关系【答案】 A2、执教《再别康桥》,小结时教师深情地说:“轻快、飘逸、清新,这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特点。

《再别康桥》我们就欣赏到这里。

”然后话锋一转讲起徐志摩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的故事,“徐志摩的一生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他虽然生命不长,但是今天我们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当中。

”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A.教师小结时的深情和语言艺术,为诗歌意境的升华锦上添花B.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津津有味的思考期待下节语文课C.归纳完诗歌特点,以徐诗《偶然》作结,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D.一段好的结语就如一堂课的“凤尾”,使教学过程在唯美中落幕【答案】 B3、阅读《壶口瀑布》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A.通过视频展示壶口瀑布的气势.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创设了情景.营造了氛围B.这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对壶121瀑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C.这段教学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人手.宏观透视.重视“第一印象”“首感效应”的教学观念D.在这段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也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答案】 B4、阅读《伤仲永》课堂结束语,回答问题。

A.教学的结束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束,拓展式课堂结束语,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拉到课外,教会了学生举一反三B.拓展式结束语,由课文学习拓展到类文的对比,增加了课堂的韵味C.教师从内容到结构,从语言到人物进行对比结课,异中求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D.教学是基础,拓展是延伸,拓展式教学深化了教学的内容,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缺陷【答案】 C5、老师在讲解艾青《我爱这土地》时,让学生赏析诗中的句子,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答案】 D6、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如下:①掌握“父”“幸”“引”“顾”等多义词及“以”“之”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刃”“怀”“归”等词的活用情况,正确辨识特殊的文言文句式,并能准确翻译;②体会本文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的激流漩涡中,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写法;③学习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在“表达与交流”专题中,设置了四个栏目,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对该专题的实施建议分析不恰当的是()。

A.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练习议论文的写作B.教师可根据学情、在一个学期内统筹安排这四个栏目的教学C.教师不需要按照这四个栏目的顺序进行教学,可根据教师、学生情况相机安排D.对于每个栏目后面的练习题、教师应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练习【答案】 C2、阅读《看云识天气》的课堂导入,按要求答题。

A.教师巧妙地将已学知识转换为本节课的教学资源B.教师的两个连续的发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C.教师的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D.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答案】 D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

对该要求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选修课程的设计需结合实际,从学校的自身条件出发,建设学校特色课程B.选修课程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可选用难度相对较大的文言文,提升学生语感与理解能力C.选修课程的设计应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等,努力创造条件进行课程建设D.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补充和复习,其选修课程内容可按照大学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设计【答案】 C4、阅读下面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A.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联想,表达了不同的想法B.高中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不是教学重点C.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D.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发言之间建立联系,不利于学生观点的交融【答案】 B5、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

A.对《雨巷》主题的分析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B.教师适时将学生的课堂讨论转移到网络平台进行,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探索积极性,又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C.网络平台快捷、高效,案例中的情况充分体现了在现代教学中网络平台已经逐渐发挥教学主导作用D.教师把课堂争论引到网络平台交流,体现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答案】 C6、某教师在教学《孙权劝学》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执教《祝福》一课,教师让学生思考:“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显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试着找出并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A.以描述人物命运的关键动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B.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

就能步步深入,明确课文主题C.该题简单易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与讨论答问的积极性D.运用具体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品读文本。

符合小说教学规律【答案】 B2、阅读口语交际课“采访”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教材要求和学情都是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B.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具体、完整,具有可操作性C.活动化的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D.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应该由学生来确定【答案】 D3、教师在讲解鲁迅的《故乡》一文时,要求学生回忆《呐喊》中的人物形象,以下不正确的是()A.阿QB.祥林嫂C.孔乙己D.华老栓【答案】 B4、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A.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B.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C.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D.教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

学生的讨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答案】 D5、阅读有关多媒体运用的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B.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逼真的情境,增大课堂容量C.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使五官官能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D.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答案】 D6、学习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后,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表现“磨难促人成长”主题的文学作品。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教师在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部分时,总结了以下几点内容,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阅读评价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B.写作评价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C.综合性学习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D.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答案】 C2、某教材必修(4)第一单元的选文包括《窦娥冤》《哈姆莱特》,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戏剧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A.老舍《茶馆》B.汤显祖《牡丹亭》C.李汝珍《镜花缘》D.孔尚任《桃花扇》【答案】 C3、以下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答案】 B4、某教师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A.使用多媒体设备,巧妙展现中国古代座次文化,更利于学生形象理解、分析并识记B.教师特意使用多媒体展现项王的排座,其实质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他藐视敌人、骄傲自大的性格特征C.教师抓住座次安排这一教学点,用新颖的形式进行深层教学,为学生理解项羽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D.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教师虽然为学生拓展了座次文化这一知识点,但和内容联系得不是特别紧密,抓小失大【答案】 D5、阅读某教师有关《雨巷》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诗歌教学应在情境渲染下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B.情境教学法是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C.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D.语文课是开放的,同一内容可从多角度解读【答案】 C6、在“古今多不同”的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几组包含古今异义词的句子。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写作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仍存在问题,习作中常常出现病句。

为引起学生对习作语病问题的重视,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教师举出以下病句例子让学生进行修改,以下修改意见有误的一项是()。

A.病句:《红楼梦》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为首的诸多人物的生动事迹。

修改意见:原句搭配不当,应将“事迹”改为“形象”。

B.病句:在80多年前的那场惨烈的战斗中,他失去了一条腿。

修改意见:原句用词不当,应将“战斗”改为“战争”。

C.病句:猫儿娇憨的姿态,惹得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修改意见:原句成分赘余,应去掉“地笑起来”。

D.病句:老师睁大眼睛盯住小陈,他被他的奇怪的神情弄得莫名其妙。

修改意见:原句句式杂糅,应将“被”改为“对”。

【答案】 D2、以下有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规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B.学会辩论,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

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C.学习鉴赏诗歌、散文、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D.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写评论性文章【答案】 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下列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适的是()。

A.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B.师生共同商定3~5部作品,学生从中选择一部阅读;选择相同作品的学生可以自由结合,进行交流讨论C.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丰富语文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D.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启发促进学生思考【答案】 D4、教师在进行“小说与戏剧”专题授课时,选择了以下篇目,其中不适合的是()。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60题)1、教师指出在元、明、清三代,我国长篇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就这一时期产生的长篇小说进行了推荐阅读。

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答案】 D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A.积累·整合B.感受·鉴赏C.思考·领悟D.发现·创新【答案】 A3、学习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为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别里科夫“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的形象特点,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具有同一形象特点的人物的作品。

下列作品符合推荐要求的是()。

A.《家》——高觉民B.《雷雨》——鲁大海C.《阿Q正传》——赵太爷D.《水浒传》——林冲【答案】 C4、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活动任务”四个字体现了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思想B.诗歌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故这里应把朗读权交给学生,教师示范容易限制学生的创造性理解C.让学生“学一学”“改一改”.既体现了教师的自信.又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D.在学生朗读后.以学生的“问题”和“感受”切入文本,符合学习规律,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答案】 B5、教师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让学生说出其他包含节日的诗作,以下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A.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王安石《元日》D.李清照《醉花阴》【答案】 A6、学习《囚绿记》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内涵?教师提问后,教室内很安静,没有学生回答此问题。

教师继而又提出了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囚绿”之后为什么又“放绿”?“放绿”之后又为何“怀绿”?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巩固卷(二)及参考答案(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选题(4分)1.分斋教学制度是北宋著名教育家( )的发明。

A.王安石B.朱熹C.范仲淹D.胡瑗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3.语文学习重在( )。

A.理性分析B.多读多背C.分析操练D.感性把握4.(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A.工具性与实践性B.人文性与实践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D.可读性与实践性二、名词解释(4分)1.参考性阅读2.语言得体三、简答题(12分)1.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实施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哪些问题?2.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的主要区别何在?试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谈谈新教材的功能。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积累运用(22分)1.单选题(7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侥幸/角色车辙/折戟沉沙瞠目/交口称赞B.盘踞/拮据癖好/否极泰来摒弃/敛声屏息C.怆然/创伤蛊惑/余勇可贾诘问/开花结果D.蹩脚/别扭干涸/曲高和寡徜徉/逢场作戏(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C.再完美的机制都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无上光荣仗义执言波澜壮阔气势磅礴B.故步自封鸠占鹊巢委屈求全融汇贯通C.人才汇萃针贬时弊一愁莫展老羞成怒D.毋庸置疑脱颍而出不径而走纷至踏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90个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科学,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陈涉世家》《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司马迁所著编年体史书《史记》、左丘明所著纪传体通史《左传》和刘向所著国别体史书《战国策》B.《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词,其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是张养浩的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C.夏洛克、奥楚蔑洛夫分别是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俄国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的人物。

夏洛克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奥楚蔑洛夫则是“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代表D.《格列佛游记》以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现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颂了“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保尔精神”(6)孔子的许多教诲,说来都挺好听,诸如“刚、毅、木、讷”,“温、行、忠、信”以及“温、良、恭、俭、让”等等,都不失“为人之道”。

然而,这些“优良品质”历来都是统治者、强者以及教育者用来____________被统治者、弱者和受教育者的,他们自己一个个却未必____________。

国人历来____________ “成王败寇”的逻辑,而缺乏起码的是非观念。

一旦“成王”自然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获得了空前未有的优势,话语____________更使他们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旬”。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教训遵从遵循特权B.告诫遵循遵从强势C.控制遵守遵从优势D.训诫遵从遵循霸权(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B.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C.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2.默写题(10分)(1)中国现代小说发轫于____________时期,《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作者是____________。

(2)爱而不见,____________。

自牧归荑,____________ 。

(《诗经·邶风·静女》)(3),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

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 。

(柳永《雨霖铃》)3.判断题(5分)(1)《伊利亚特》取材自罗马神话素材,其含义是“伊利昂之歌”。

( )(2)我国最早的国别体、纪传体、断代史史书,分别是《国语》《史记》《汉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 )(3)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纷呈,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陈子昂等,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等。

( ) (4)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也妮·葛朗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主要人物老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 )(5)现代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通过祁老人一家的生活变迁,反映了我国解放战争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

( )二、科技文阅读(10分)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①2004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

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

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

同时,火星风也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

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③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④“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

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千克,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

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⑤“勇气”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

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

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

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

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⑥“勇气”号配备了野外科学考察所需的“全套武装”,其中包括全息摄像机和显微镜成像仪。

“勇气”号上有多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可以拍摄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

而显微镜成像仪就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能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

探测器还配备了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式工具,能对岩石内部进行采样研究。

另外还有一些先进仪器,可用来对岩石构造做进一步分析。

⑦“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拥有一套独特的通讯系统。

借助这套系统,“勇气”号可以直接与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⑧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勇气”号也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它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用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⑨“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条探索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

尽管在这条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类绝不会停止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

目前,航天专家们正计划在发射无人探测器的基础上,选派航天员登陆火星,对这颗神秘而美丽的红色星球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

1. 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

(答案不超过45个字)2.文中对“勇气”号的结构、装备及其功能进行说明的是第______段到第_______段。

3. 既然火星被称为“死亡行星”,登陆非常困难,为什么人类还要坚持对火星的科学探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写出四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勇气”号这一名称是从参加火星探测器命名比赛的一万份美国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中选文章的作者是一名9岁的小女孩。

人们为什么把为火星探测器命名这样神圣的使命交给孩子们呢?为什么“勇气”号这一命名能够中选呢?谈谈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12分)沈周,字启南,长洲人。

祖澄,永乐间举人材,不就。

所居日西庄,日置酒款宾,人拟之顾仲瑛。

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

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

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

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

周少从之游,得其指授。

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

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

及长,书无所不览。

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

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决意隐遁。

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轫①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

奉亲至孝。

父殁,或劝之仕,对日:“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

”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

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成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