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信息,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雷达识别事物的。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加深对雷达的认识,探究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蝙蝠和雷达》2.多媒体课件3.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蝙蝠的图片,引出话题:蝙蝠是如何在黑暗中飞行的?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蝙蝠的认识,了解学生对蝙蝠的印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蝙蝠和雷达》,然后小组互动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重点讲解蝙蝠利用声音波传播和接收的原理。

第三部分: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雷达和蝙蝠识别事物的原理是否相似?为什么?2.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四部分:拓展应用1.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气象预报、军事侦察等。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他们尝试想出更多雷达的应用场景。

五、活动设计1.学生分角色表演蝙蝠和雷达的对话,体会蝙蝠“侦察”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有创意的雷达模型,并进行展示。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研究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议论文。

七、板书设计•蝙蝠和雷达的关系•雷达的原理和应用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理解更加深入,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通过讲述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以及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的故事,向学生揭示了科技发展的奥秘。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普知识有较强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雷达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特点,知道雷达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特点,雷达的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雷达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蝙蝠和雷达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蝙蝠和雷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童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特点以及科学家是如何从中得到启示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特点,以及雷达的原理和应用。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雷达的相关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还有哪些科技产品是受到自然界生物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教师引导,总结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教案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通过讲述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理,以及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雷达的过程,向学生揭示了科技发展的奥秘。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认识雷达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普知识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和雷达的运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实验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认识雷达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雷达的作用。

2.难点:蝙蝠如何利用回声定位在夜间安全飞行,雷达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直观地展示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和雷达的运用。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和雷达的相关知识,准备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生动讲解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并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蝙蝠如何利用回声定位在夜间安全飞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雷达是如何工作的?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雷达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或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2教师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

第一课时预习探究1以图为媒,引入新课(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2朗读课文,读通读顺①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②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③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合作交流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品读体验: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③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

(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精品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精品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分析1.1 教材简介《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蝙蝠利用雷达捕食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及雷达的原理。

1.2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但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较为薄弱。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动物生态和科学原理,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捕食方式•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科学名词和概念2.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蝙蝠利用雷达捕食的过程•解释雷达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3.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雷达工作原理的抽象概念•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四、教学过程安排4.1 导入环节•利用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蝙蝠和雷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4.2 学习活动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老师辅导解决生词和语句理解。

2.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实际运作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蝙蝠和雷达的异同。

4.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4.3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模拟雷达的工作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总结回顾•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方法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5.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6.1 教学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思考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教案针对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编写,该课文通过描述蝙蝠利用雷达技术捕食昆虫的故事,启发学生对自然界中生物的适应能力和智慧进行思考,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雷达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蝙蝠捕食昆虫的过程和原理。

2.了解雷达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蝙蝠利用雷达技术捕食昆虫的过程。

2.讨论雷达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难点1.理解雷达技术原理对于四年级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2.运用故事中的信息进行思考和推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热身:播放关于蝙蝠利用雷达技术捕食昆虫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导入:简要介绍蝙蝠和雷达,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3.阅读: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蝙蝠和雷达》,注重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讨论蝙蝠如何利用雷达技术进行夜猎,引导学生思考。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蝙蝠捕食和雷达技术的理解。

2.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雷达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天气预报和飞机导航中的作用。

3.分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使用雷达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

4.展示: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雷达技术应用场景,并相互交流讨论。

5.总结:总结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

五、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或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蝙蝠和雷达的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雷达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

3.提出一个问题,让家长或同学回答,以激发更多思考。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中学习到生物的智慧和科技的应用,启发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并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如何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来躲避障碍物,以及人们如何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技术。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在课文的理解、科学原理的掌握以及创新思维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理解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实验器材:准备蝙蝠和雷达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回声探测仪等。

3.学习资料:收集与蝙蝠和雷达相关的资料,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蝙蝠如何在夜间飞行?人们是如何发明雷达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蝙蝠为什么能够准确地避开障碍物?人们是如何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雷达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秀教研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秀教研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秀教研教案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如何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人们如何受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课文内容富有启发性,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如“回声定位”、“雷达”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科学知识资料:收集与蝙蝠、雷达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图片、模型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夜晚的森林,引导学生思考蝙蝠如何在夜间飞行。

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蝙蝠和雷达》。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并适时提出问题,如“蝙蝠是如何利用回声定位的?”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蝙蝠和雷达》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蝙蝠和雷达》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蝙蝠和雷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蝙蝠发出超声波定位自己和猎物的原理,了解雷达使用频率定位物体的原理;2.学生感受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究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3.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各种科技设备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4.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超声波和雷达的频率、射线的发出和接收原理。

三、教学准备1.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及教案;2.课件PPT;3.实验器材:超声波、雷达等模型;4.教学游戏环节相关道具。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视频,介绍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内容需要跟本课内容相关);2.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见过哪些科技设备。

步骤二:教学内容讲解1.给学生讲解“超声波”和“雷达”的原理和应用;2.演示超声波定位自己和其他物体的原理;3.介绍雷达使用频率定位物体的原理;4.回到课文中,给学生深入讲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

步骤三:实验操作1.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实验观察超声波和雷达的进一步表现;2.操作完实验后,学生可以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反馈。

步骤四:课堂练习1.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2.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以便更好地交流合作,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步骤五:教学游戏环节1.让学生进行一个有趣的游戏(例如用图形排列重组,通过测量找到所需图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游戏,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对物体的定位,锻炼学生的协作和技能。

步骤六:课堂讨论和总结1.引导学生讨论蝙蝠和雷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让学生总结所学课文要点,并力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程是在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规范下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比较科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教学设计【2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教学设计【2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6、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蝙”“蝠”等13个生字,会写“达”“蚊”等14个生字。

2.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介绍蝙蝠(播放有关蝙蝠的多媒体资料)2.简介雷达(播放有关雷达的多媒体资料)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弄清楚这个问题。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2.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1)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本课指眼光尖锐。

(2)反复: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②颠过来倒过去。

③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在这里,“反复”就是第①种解释。

(3)证明:①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

多媒体出示句子“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应选①。

3.自由读课文。

要求流畅、读准字音。

4.理解了生字词,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用毛巾蒙住他的眼睛。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蝙蝠和雷达》。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雷达原理解释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和雷达的作用原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雷达与蝙蝠发现天敌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蝙蝠和雷达》2.课堂展示道具:雷达模型、蝙蝠玩具、图片资料等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4.PPT课件5.教师准备好预习教案和教学计划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雷达工作原理的视频,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引发学生对雷达和蝙蝠的认知。

2. 学习课文《蝙蝠和雷达》(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生词。

3. 探讨蝙蝠如何发现天敌(1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资料展示蝙蝠发现天敌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蝙蝠是如何借助雷达发现天敌的。

4. 理解雷达和蝙蝠的联系(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雷达和蝙蝠发现天敌的联系,进行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

5. 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蝙蝠,一组扮演天敌,模拟雷达发现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蝙蝠与雷达的联系,评价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对动物和科学保护更加关注。

五、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蝙蝠和雷达》。

2.完成与雷达和蝙蝠相关的思考题。

六、板书设计•课文标题:蝙蝠和雷达•学习目标:理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掌握雷达原理。

•重点难点:雷达与蝙蝠的联系•作业:默写课文、思考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提高全面素质。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

•难点: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课文《6蝙蝠和雷达》课本、教学课件。

2.班级幻灯片。

3.实验室用的小型雷达模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首先通过展示视频和图片引入蝙蝠和雷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讲解(15分钟)1.讲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声波来捕食的,以及雷达是如何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物体的位置的。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蝙蝠和雷达都能通过声波或电磁波来判断飞行路径?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实验展示(20分钟)1.展示小型雷达模型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雷达的工作原理。

2.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鼓励学生就人类如何借鉴蝙蝠和雷达的原理进行讨论,拓展思维。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整理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制作一份关于蝙蝠和雷达的小册子,以班级分享的形式展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形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但在细节和实验部分的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增加趣味性和互动。

以上为本节课《6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掌握雷达的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1.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文《蝙蝠和雷达》。

2.多媒体投影仪。

3.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蝙蝠飞行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蝙蝠的飞行特点。

(2)提问:蝙蝠靠什么找到食物?学生思考后回答。

2. 学习(1)讲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

(2)展示雷达的工作原理图,并解释各部分功能。

(3)让学生观察雷达工作视频,理解雷达的实际运作过程。

3. 操练(1)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小实验,模拟雷达的工作原理。

(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雷达的识别原理。

4. 拓展(1)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讨论雷达技术的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科技发展方向。

5. 总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雷达应用的文章。

六、板书设计•雷达的工作原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蝙蝠和雷达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科技在模仿自然中的应用。

通过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加强概念的理解。

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内容,确保课堂的有效性。

以上是《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蝙蝠和雷达》是⼀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的问题。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原⽂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红⼀绿的两盏灯。

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的夜⾥,飞机怎么能安全飞⾏呢?原来是⼈们从蝙蝠⾝上得到了启⽰。

蝙蝠是在夜⾥飞⾏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且⽆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的夜⾥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次试验。

在⼀间屋⼦⾥横七竖⼋地拉了许多绳⼦,绳⼦上系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飞。

蝙蝠飞了⼏个钟头,铃铛⼀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它⼀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做了两次试验:⼀次把蝙蝠的⽿朵塞上,⼀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飞⾏,靠的不是眼睛,⽽是⽤嘴和⽿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飞⾏的秘密。

它⼀边飞,⼀边从嘴⾥发出⼀种声⾳。

这种声⾳叫做超声波,⼈的⽿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朵⾥,蝙蝠就⽴刻改变飞⾏的⽅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线电波,⽆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就更安全了。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本课“蝙、蝠、启”等13个⽣字(包括1个多⾳字),会写“达、蚊、即”等14个⽣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6《蝙蝠和雷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6《蝙蝠和雷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6《蝙蝠和雷达》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本课是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第六课,题目为《蝙蝠和雷达》。

主要讲述了蝙蝠是如何利用雷达找到食物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2. 课文分析本课主要涉及到动物如何利用雷达找到食物的技能,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雷达的原理。

通过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蝙蝠如何利用雷达找到食物•理解雷达的原理和运作方式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生存技能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尊重自然,珍惜动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蝙蝠如何利用雷达找到食物的过程•学生掌握雷达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可能存在困难•学生对于蝙蝠如何利用雷达找到食物的过程理解可能不深入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引入蝙蝠和雷达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猜测蝙蝠是如何找到食物的。

2. 阅读理解组织学生集中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加深理解。

3.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可以结合科技领域,让学生了解雷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4. 总结归纳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理清蝙蝠利用雷达找食物的原理。

激励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活动设计•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雷达在实际中的应用;•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新的动物雷达故事,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制作雷达模型,展示雷达的工作原理;•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雷达的工作原理有所困惑,下节课可以通过更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讲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学习用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出示蝙蝠图: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根据回答板书:蝙蝠)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师述: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夜间都能安全地飞行。

(板书:夜间飞行)二、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本,自读第3节,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个标记。

1、学生自学。

2、检查:多媒体出示第3节。

A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灵巧)(飞行特点)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C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比赛。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3、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探路的)师述:对呀,这时,我们都会想:老师指末句,生齐读。

三、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尼已经做了很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小节,同时用大圈圈出科学家研究的对象,用“———”划出试验方法,用“”划出试验结果,再想一想,这个试验证明了什么?请一、二组的学生自学第4节,三、四组的同学自学第5节。

(多媒体出示表格)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具准备:自制软件、鹏博士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第二课时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板书设计:7蝙蝠和雷达课后小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2】篇〗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原理。

2.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帮助。

3.能够运用“中心思想+关键词”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4.能够借助图表等形式,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做到快速地获取信息。

5.通过阅读本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借助图表等形式, 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做到快速地获取信息。

2.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本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利用视频等形式,先介绍一个科幻故事,故事中的蝙蝠通过发声和听觉来寻找食物。

教师可以让学生猜猜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够通过发声来寻找食物。

2. 阅读课文1.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配一段课文。

每个小组精读所分配的课文,并概括出关键信息,例如定义和原理等等。

2.班级齐读全文,让同学们分享自己总结的关键信息。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从语文课本中获取信息。

3. 理顺文章的逻辑关系1.教师导入概念图的制作,可以通过ppt等工具给学生展示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图。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概念图,并让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概念图来反映课文中的内容。

2.每个小组汇报概念图,让全班同学进行点评,从而形成对全文的整体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全文的脉络和逻辑。

4. 分析课文的语言形式1.教师可以放一些雷达测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反射情况,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推测雷达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让学生尝试观察和推理。

2.带领学生探讨课文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例如比喻、排比和比较等,通过分析这些语言形式的运用,能够对文章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

5. 综合反思1.教师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同伴评价的方式反思本次阅读课的学习情况,同时检验学生能否运用本课程中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6. 作业1.完成预习笔记, 汇总各小组总结的关键信息,并写一篇15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将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优化教学过程,帮助教师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小品。

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方面,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

CAI在色彩、动画、声音上比其他的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揭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蝙蝠和雷达》时,教师首先放飞机夜航的动画片:在茫茫的夜空中,一红一绿的两盏等不停地闪烁,这是飞机在夜航。

幽美的夜空,神秘的亮光立刻吸引了学生,激发起探究的欲望。

教师提问:飞机靠什么在夜间安全航行呢?。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科普作品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推理过程,让学生参与科学家的推理过程,经过自己的智力活动,支配、运用已有的知识,从中探求真理,发现真知,是教学的难点。

CAI却可以事先安排好推理的程序和步骤,让学生直接参与,自主探索。

教学《蝙蝠和雷达》第3.4自然段。

1.教师设计好科学家三次让蝙蝠飞行的实验情况统计表,问:小朋友,让我们都来当完成这几次实验的科学家,共同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好吗?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要求:填表,各小组分别介绍三次实验的场地布置情况、试验的方法、结果以及证明的问题。

3.汇报、交流。

4.辨析词语: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这句话中去掉配合起来通吗?为什么要加上配合起来。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协作学习或向老师求助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师利用多媒体指导,点拨,是学习群体活动的组织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象为直观,解决重点、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蝙蝠和雷达
1.会认“蝙、蝠”等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系”,会写“达、蚊”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雷达、蚊子”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能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引导学生平时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从中得到启示。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

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能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难点
引导学生平时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从中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较多,因此在生字教学中,可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中,先出示生字,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老师对生字的字形、写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识记情况,要求基本上达到当堂识记。

2.阅读理解
只有充分阅读,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来发现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表达运用
学习科普类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写法。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来点明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1.预习提纲
(1)搜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

(2)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理清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4)认真读课文,整理出自己读完课文后提出的问题。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蝙、蝠”等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系”,会写“达、蚊”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雷达、蚊子”等词语,掌握“系”这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深度体会蝙蝠超强的飞行能力。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我们在预习的时候,搜集了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请同学们说一说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谈自己的了解。

课件出示: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主要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课件出示:
雷达:利用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进行目标探测和定位的装置。

主要由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显示器等组成。

目标的距离可通过电磁波从雷达到目标、又反射回雷达的时间测定。

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领域。

2.读了课题,同学们肯定会有疑问:为什么会把蝙蝠和雷达放在一起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板书:蝙蝠和雷达)
设计意图:
把蝙蝠和雷达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交流预习,读文识字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的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教师指导读写生字。

课件出示:
会认字:蝙蝠启即锐系铛绳证障荧屏
会写字: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
(1)教师重点指导易混字、易错字。

如:“即”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字形,左边上面不要多写一点;“究”字是上下结构,下面是“九”,写的时候要和“挖”的右半部分区分开来;“驶”右边是“史”,不要写成“吏”。

(2)认识多音字“系”:系鞋带(jì);系列(xì)。

(3)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生字的写法,互相听写几个生字,并互相订正。

3.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生读课文,并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师指导:要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先看课文题目,再根据题目去找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在找它们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改写,我们就可以概括主要内容了。

(2)请同学们找出重点句子。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通过对这个句子进行改写,我们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谁来说一说?
生改写句子,并交流自己的答案,师总结。

主要内容: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

这个环节层层深入,先从字词入手,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概括文章主要意思,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对科普文章的阅读兴趣。

3.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学生对照课件出示的词语自行订正。

课件出示:
雷达蚊子即使灵巧科学家横七竖八绳子苍蝇证明研究
模仿显示驾驶员
2.上节课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学生回答。

3.大家都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读这篇文章吧。

二、精读文章,仔细品味
探究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

(1)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读相关段落。

课件出示:
为了弄清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
学生读相关的段落,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行全班汇报。

预设:先把蝙蝠眼睛蒙上做实验,发现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和眼睛无关。

再分别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嘴封住,蝙蝠夜间飞行出现了状况。

(2)我们了解到科学家进行的三次实验,也知道了最终的实验结果。

那么,科学家通过这三次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课件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答案)
课件出示:
科学家们一共做了几次实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答案,完成表格。

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3)科学研究仅仅是得出结论就行了吗?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从中得到启发,利用研究成果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那么,科学家们从这些实验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科学家得到的启发。

预设: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的飞行更安全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先从问题入手,从实验到结论的探究,这个研究过程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发散思维
1.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生回答问题,师及时评价。

预设:根据蜻蜓的翅膀,研制出了能消除颤振危害的飞机机翼;根据青蛙的眼睛,发明电子蛙眼等。

2.学习了课文,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小组活动:读课文,列出自己的问题清单。

师引导: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如,可以从文章的写法上提出问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也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

小组讨论,列出问题清单,全班进行交流解答。

预设1:雷达是如何在夜间帮助飞机飞行的?
预设2:除了飞机,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雷达?
3.读课后习题中的《它们是茎,还是根?》,根据老师的提示,提出自己的问题。

问题预设:选文用了怎样的结构?作者介绍变态茎的时候,采取了什么说明方法?
(板书: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从不同方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

这篇文章介绍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自主识字。

对于生字的教学,我主要是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学和小组活动解决生字词。

为了防止学生学习浮于表面,我还进行了易错字和易混字的指导。

这样双管齐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就会更加准确,成就感也就更高。

二、层层递进,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先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为下节课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通过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剖析、整合。

让学生对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对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了解。

三、提出质疑。

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我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种方法,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想办法自主解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