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设计案例
博物馆数字化展览的研究与实践
博物馆数字化展览的研究与实践一、背景介绍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数字化展览成为了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字化展览能够让观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参观全球各地的博物馆。
数字化展览还可以帮助博物馆保存、保护和管理文物,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交流。
因此,博物馆数字化展览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字化展览的类型数字化展览主要分为三类:虚拟博物馆、移动应用程序和增强现实。
下面分别介绍。
1.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是一种完全基于数字技术的展览形式,其中所有的展品、展厅和展品信息都被数字化呈现。
虚拟博物馆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
通过虚拟现实的技术,观众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博物馆的展品和展览。
同时,虚拟博物馆也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展览信息,更加深入、丰富的参观体验。
2.移动应用程序移动应用程序是一种数字化展览形式,主要通过移动设备来展示博物馆的展品和展览。
移动应用程序可以第一时间更新博物馆的展览信息。
另外,移动应用程序也提供了更加具体、详细的展品解说和教育内容,使展览更加生动、有趣。
3.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是一种数字化展览形式,主要通过数字化和现实世界的结合来展示博物馆的展品和展览。
增强现实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展品和展览的情景,甚至在展览中与展品进行互动,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兴趣。
三、数字化展览的实践案例数字化展览在实践中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下面分别介绍几个数字化展览的实践案例。
1.故宫博物院数字化展览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化展览呈现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将“故宫博物馆”向“故宫博物院”转型。
故宫博物院推出了多个数字化展览项目,包括虚拟博物馆、移动应用程序和增强现实等,使观众无需身临其境,也能够感受到故宫的魅力。
2.华夏文化公园数字化展览华夏文化公园通过数字化展览,将数千年的华夏文化呈现在观众面前。
华夏文化公园的数字化展览涵盖了建筑、绘画、书法、音乐、武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设计案例
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设计案例摘要:数字化博物馆综合了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和实体博物馆的功能,为非正式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从研究性学习与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入手,以Webquest模式为例,分析了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存在问题,在介绍国外案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数字化博物馆;研究性学习;Webquest0引言“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在实践中人们有一项重要主张是开发、利用各种社会教育渠道。
互联网络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够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
数字化博物馆的兴起,不仅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样也可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渠道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知识和学习文化。
1研究性学习与Webquest1.1非正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国外于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了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的概念,将学习分为正式学习(Forma1 Learning)与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
一般认为,“非正式学习”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
非正式学习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随处都能发生,当它融入人们的生活、自然的发生时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所讨论的基于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属于非正式学习的范畴。
研究性学习通常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习课程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既可以用于正式的学习过程,也可以运用于非正式学习过程。
1.2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持媒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取专题,借助于数字化博物馆中的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应用案例
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应用案例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应用案例:1. 虚拟现实(VR)导览系统博物馆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
通过穿戴VR设备,观众可以沉浸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探索各种展品,并且可以与展品进行互动。
2. 增强现实(AR)展示博物馆可以使用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内容叠加到真实环境中,使观众能够看到展品的详细信息,例如历史背景、制作过程等。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AR应用程序来体验这些增强现实展示。
3. 3D打印模型展示博物馆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真实尺寸的展品模型,让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细节。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展示复杂的艺术品、古代建筑或化石等。
4. 多媒体互动展示博物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触摸屏、投影仪和音频系统等,为观众呈现丰富多样的展示内容。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来浏览相关信息、观看视频或听取讲解。
5. 视频直播展示博物馆可以通过视频直播技术将展览实时传输到网络上,观众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展览,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参观博物馆展览。
这种技术可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观众群体。
6. 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是一个通过互联网提供博物馆展示内容的在线平台。
观众可以通过PC、手机或平板电脑访问虚拟博物馆,浏览展品、学习相关知识。
这种技术可以让观众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无需实际到访。
7. 数字交互展示博物馆可以在展品旁边设置触摸屏或传感器,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查看展品的详细信息,或者通过传感器进行互动,例如通过手势控制展示内容的切换。
8. 虚拟导游博物馆可以利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虚拟导游系统。
观众可以通过与虚拟导游的对话来获取展品的相关信息,虚拟导游可以回答观众的问题,并提供导览服务。
9. 智能导览系统博物馆可以利用定位技术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智能导览系统。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获取自己所在位置的地图,并根据兴趣选择展览路线,系统可以提供导航和相关信息。
10. 可穿戴设备展示博物馆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或手环,为观众提供展品的实时信息。
博物馆数字化案例
博物馆数字化案例那我给你讲个故宫博物院数字化的超酷案例吧。
你想啊,故宫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超级大宝藏。
以前咱们去故宫,只能走马观花地看看那些宏伟的建筑和陈列在玻璃后面的文物。
但是现在呢,故宫博物院开启了超厉害的数字化之旅。
就拿故宫的文物来说吧,好多珍贵的文物因为年代久远啊,保存条件又很苛刻,不能老是拿出来展览。
这时候数字化就大显身手啦。
他们把那些精美的瓷器、书画什么的,用超高精度的设备扫描成像,然后在网上就能看到3D版的文物啦。
就像你可以把那个精致的小瓷瓶拿在手里把玩一样(当然是在虚拟世界里啦),360度无死角地欣赏文物上的每一个细节,连瓷器上那些超级微小的纹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可比在现场隔着玻璃看还过瘾呢。
再说说故宫的建筑数字化。
故宫那么大,很多小角落咱们可能都没机会走到。
但是现在有了数字化的故宫地图,还有虚拟游览。
你可以像个武林大侠一样,在手机或者电脑上“飞檐走壁”地穿梭在故宫的各个宫殿之间。
今天想逛逛乾清宫,明天再去坤宁宫瞅瞅,而且每个宫殿里面的布局、装饰,也都有详细的数字化展示。
感觉就像是自己穿越回古代,在这大皇宫里当了一回主人似的。
还有哦,故宫博物院还经常在网上搞一些数字化的文化活动。
比如说线上的文物知识讲座,专家们就像在你耳边唠嗑一样,给你讲那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什么这个书画是哪位皇帝收藏的呀,这个瓷器在古代是用来干啥的之类的。
而且还有线上的故宫文创产品展示和销售呢,把那些带有故宫元素的小玩意儿,像故宫猫的玩偶、印有故宫美景的笔记本之类的,都放到网上,让全世界的人都能轻松买到,把故宫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啦。
另外一个超有趣的案例就是大英博物馆的数字化。
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贝,那简直就是一个世界文化的大集合。
他们的数字化做得也特别出彩。
比如说,他们把很多古老的木乃伊都进行了数字化扫描。
你能想象吗?咱们可以通过网络,一层一层地去查看木乃伊的内部结构(当然这是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播啦,可没有对文物不尊重哦)。
博物馆 数字化例子
博物馆数字化例子博物馆数字化是指将博物馆的藏品、展览、教育等内容通过数字技术进行记录、展示和传播的过程。
数字化能够提高博物馆的可访问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使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和参与到博物馆的活动中。
下面是关于博物馆数字化的十个例子。
1. 虚拟展览:博物馆数字化可以通过虚拟展览的形式,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转化为数字化的展示方式。
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的展览,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虚拟实境技术:通过虚拟实境技术,博物馆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和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
观众可以使用虚拟现实眼镜等设备,感受到身处在博物馆中的真实感。
3. 数字档案:博物馆数字化还包括对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档案建设。
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记录和归档,方便管理和查询。
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查看博物馆的数字档案,了解藏品的相关信息。
4. 数字化展品:利用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可以将部分展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展示。
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欣赏到博物馆的数字化展品,了解其外观和特点。
5. 3D打印技术:博物馆数字化还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将博物馆的展品进行复制和再现。
观众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获得博物馆展品的实物模型,更加直观地了解其形态和细节。
6. 移动应用程序:博物馆数字化还可以通过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参观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下载并使用博物馆的移动应用程序,获取展览信息、参与互动和分享体验。
7. 在线教育:博物馆数字化可以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为观众提供跨时空的学习机会。
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参加博物馆的在线教育活动,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
8. 社交媒体营销:博物馆数字化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展览宣传和推广。
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博物馆的最新动态和活动信息。
9. 数据分析与挖掘:博物馆数字化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方式,深入挖掘观众的兴趣和需求。
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博物馆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博物馆系统,则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
那么,什么是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系统呢?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将实体博物馆中的文物、展品等数字化、呈现于虚拟空间中的一种系统。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观看、了解文物、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也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那么,如何设计和实现这种数字化博物馆系统呢?第一步:建立数字文物库建立数字文物库是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第一步。
数字文物库是通过数字技术将实体文物信息数字化、组织、存储和管理起来,构建起文物信息库的一种手段。
数字文物库不仅可以使文物信息共享、保护和传承,也有利于数字化博物馆系统的建设。
数字文物库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对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例如,光线三维扫描、激光扫描等技术都可以用于文物数字化。
其次,考虑如何将文物信息组织起来,实现有序化管理。
无论是按照文物的类别、时代、地域等方式,还是按照文物的数字信息进行分类,都需要在数字化博物馆系统中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第二步:构建虚拟现实展示平台构建虚拟现实展示平台是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系统设计和实现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虚拟现实展示平台是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数字文物信息呈现在虚拟空间中,构建起虚拟博物馆。
这种平台具有很好的互动性和立体感,将文物展示得栩栩如生,、加深了人们对文物的了解和体验。
构建虚拟现实展示平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合适的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开发。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较为成熟的有HTC、Oculus等硬件设备和Unity、Unreal等软件应用。
其次,设计虚拟博物馆的布局和照明。
从布局上来看,数字化博物馆系统的设计需要保证用户流线性,让用户更加自然地走进虚拟博物馆。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博物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博物馆的展览、教育、研究等各项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下面,我将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详细介绍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数字化馆藏方面,博物馆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对馆藏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记录和管理,实现了文物信息的一体化存储和查询。
通过数字化系统,观众可以在线浏览馆藏的文物图片和相关信息,丰富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其次,在展览设计方面,博物馆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展览设计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打造了更加生动、视觉上吸引人的展览效果。
观众可以通过佩戴VR设备或者使用手机APP,体验到逼真的虚拟现实场景,与历史人物进行互动,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这种创新的展览设计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提升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还建立了数字化参观导览系统。
观众可以使用手机APP或者借用博物馆提供的导览设备,在参观过程中获得详细的展品解说和导览路线指引。
通过数字化导览系统,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路线,深入了解每个展品的背后故事,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参观,提高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自主性。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博物馆带来很多好处。
首先,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馆藏文物的全面管理和保护,提高了馆藏文物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其次,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打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展览效果,吸引更多观众参观,并且提高了参观体验。
最后,数字化参观导览系统可以让观众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节奏进行参观,提高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满意度。
总结一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设计案例
2 1 年 79 01 ,
软 件 导 刊
SofW aeGuie t r d
v0 ON O 7 l1 . J 12 u . O11
基于 数 字 化 博 物馆 的研 究性 学 习及 其 设 计 案例
杨 真真 , 张剑 平
( 浙江 大学 教 育技 术研 究所 ,浙江 杭 州 3 0 2 ) 1 0 8
学 习文 化 。
1 研 究性 学 习 与 We q et b us
1 1 非 正 式 学 习 与 研 究 性 学 习 .
息 技 术 为 依 托 、 有 丰 富 的 网络 多 媒 体 学 习材 料 和 虚 拟 现 具
实 的学 习环 境 。 目前 , 模 式 已经 在 国外 的 中小 学 得 到 了 该 较 为 广 泛 的应 用 。
究性 学 习 , 于选 题 主要 围 绕 课 堂 教 学 内 容 , 于 吸 引 学 由 对
很 有 意 义 的 。本 文 所 讨 论 的 基 于博 物 馆 的 研 究 性 学 习 属 于非正式学习的范畴。 研 究 性学 习通 常是 指 学 生 在 教 师 指 导 下 , 自然 、 从 社 会 和 生 活 中选 择 和确 定 与学 习课 程 相 关 的 专 题 进 行 研 究 , 并 在 研 究 过 程 中主 动 地 获 取 知 识 、 用 知 识 、 决 问题 的 应 解
要主张是开发 、 利用 各 种 社 会 教 育 渠 道 。互 联 网 络 的 普 及
和 数 字 技 术 的 发展 , 大 缩 短 了时 间 与 空 间 的 距 离 , 人 大 使
2 传 统 us模
美 国圣 地 亚 哥 州 立 大 学 教 育 技 术 学 院 的 伯 尼 ・ 奇 道 ( ene o g) 士 和 汤 姆 ・ 奇 ( o rh 博 士 经 过 B ri D d e博 马 T m Mac ) 研 究 和 探 索 , 19 年 开 发 了 一 种 研 究 性 学 习 的 模 于 95
数字化较好的博物馆案例
数字化较好的博物馆案例那我可得给你说说故宫博物院这个超酷的数字化案例。
你想啊,故宫那可是超级古老又神秘的地儿。
以前咱去故宫,就是走马观花地看那些建筑和展品。
但现在不一样喽!故宫博物院在数字化这块玩得可溜了。
就说他们的线上展览吧。
你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往沙发上一躺,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就能看到故宫那些精美的文物展览。
就像把故宫的宝藏箱直接搬到你眼前一样。
那些高清的文物图片,360度无死角,感觉比在现场看还清楚呢。
比如说有个青铜器展览,线上不仅能看到青铜器的全貌,还能放大看上面的纹路,细致到能数清楚有多少个小装饰,这要是在现场,你得趴在玻璃上瞅半天,还不一定能看得这么清楚。
还有故宫的数字文物库,那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的文物宝库的线上版。
里面收录了海量的文物信息,不管是书画、瓷器还是金银器,应有尽有。
这就方便了那些对故宫文物痴迷的人,不管是学者研究还是普通爱好者瞎琢磨,都能随时查阅。
另外啊,故宫还搞了一些超有趣的数字化体验项目。
像那个故宫小程序,里面有很多互动的小功能。
你可以给自己“打扮”成古代的格格或者阿哥,然后把照片分享出去,可有意思了。
而且通过这个小程序,你还能了解到故宫的建筑知识,比如宫殿的布局为啥是这样的,每个宫殿都有啥讲究。
这就好像有个故宫小导游一直在你身边给你讲有趣的故事。
还有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案例也特别棒。
敦煌啊,远在大西北,对很多人来说,去一趟不容易。
但是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化,把敦煌的魅力带到了全世界。
他们的数字敦煌项目,把敦煌石窟里的壁画和佛像以超高精度的数字化形式展现出来。
那些壁画啊,经过岁月的侵蚀,有些在现场看都有点模糊不清了。
但是在数字敦煌里,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壁画的色彩重新变得鲜艳,佛像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你可以在网上像“穿梭时空”一样,在各个石窟里“游览”。
而且,通过数字化技术,还能对敦煌的文物进行保护研究。
比如说可以监测壁画的细微变化,就像给壁画请了个24小时的健康小卫士一样。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展示陈列方法研究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展示陈列方法研究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陈列内容、增强观众体验、提高教育效果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本文将从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分析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数字化模型展示法数字化模型展示法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三维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博物馆展品。
这种展示方法可以让观众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下,沉浸于展品本身所处的场景中,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展品。
例如,利用数字化模型展示埃及金字塔,可以让观众看到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了解金字塔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等。
2. 视频展示法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成为博物馆陈列展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动态地记录展品以及展品所处的场景。
通过视频展示法,可以把多个展品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视频,以增强展示的连贯性和饱满度。
例如,在博物馆中展示被称为“黑船事件”的日本近代史事件时,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日本近代史的发展过程和“黑船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
3. 3D打印展示法数字化技术的另一项应用是3D打印技术,可以把数字化的展品原样转化成实体展品,以供观众查看。
3D打印技术能够在同样的细节、大小和材质上,忠实地重现原始的展品。
例如,在博物馆展示恐龙时,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恐龙的实体模型,以便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习性等。
4. AR/VR展示法AR/VR展示法是利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展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在AR/VR展示中,观众可以通过佩戴AR/VR头盔,全身心地投入到展品的交互与探索之中,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同时AR/VR展示法也可以将展品进行互动性处理,以吸引和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1. 丰富多样的展示方式数字化技术提供了诸如数字化模型、视频和3D打印等展示方式,丰富了博物馆展示的形式。
通过这些形式的展示方法,观众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不同的展品魅力,并且参观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也更加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
数字化博物馆优秀案例分析
数字化博物馆优秀案例分析2015年从首批智慧博物馆试点工程开始,智慧博物馆从理论研究层面过渡到具体实践阶段,对此,为了更好的摸清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情况,为智慧博物馆建设提供一定的策略借鉴,笔者将对选取部分国内外智慧博物馆建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理清智慧博物馆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路径:标准+需求分析+创意。
1 国外智慧博物馆建设案例分析国外博物馆信息化发展围绕博物馆管理和服务,在技术上整合方面比较出色,充分体现技术服务于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价值,其中巴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和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最具有代表性:巴黎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艺术博物馆馆藏资源40万件以上,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信息化特色应用方面提供3D虚拟参观、三维互动地图、智能路线等观众服务,观众可以更方便的获取展览信息、规划路线、轻松观展。
管理上实现设备自动管理、BIM可视化运维管理,是博物馆管理维护更直观高效、智能,整体实现绿色运营。
大英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是一家综合博物馆,拥有馆藏资源800万件以上。
信息化特色内容主要为全新语音导览、谷歌探索应用、智能安防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等内容,总体应用成效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直观的导览服务,并使博物馆运行更加安全、节能。
其中语音导览极具特色,能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大都会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美国最大博物馆拥有馆藏资源300万件以上。
特色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为面向公众的THE MET移动应用和面向馆内管理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及藏品安全的智能安防系统。
其中THE MET移动应用让观众更方便的获取丰富的参观服务和更广泛的社交活动;统一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方便博物馆更高效的开展相关业务工作、资源共享。
整体满足社会服务、业务管理和藏品安全保护需求。
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在信息化方面主要采用互联网收集记载大屠杀幸存者证词、遇难者名字、照片和文件;大屠杀研究、出版;为学校提供教案等。
数字化展示在博物馆的应用和研究——以山西博物院为例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文物鉴定与鉴赏1 时代背景博物馆是每个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征集、收藏、保护、展示以及研究文物的空间,是城市的文化会客厅。
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的文化机构,免费为公众提供文化知识和教育,对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发挥着积极作用。
伴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博物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围绕博物馆藏品及博物馆的日常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数字资源,传统的博物馆展陈方式已无法展示现有的数字资源,也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博物馆文化的进一步需求。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何对现有的数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数字化展示,立体化、多元化、全方位地对博物馆馆藏数字资源进行展示,深度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满足观众对博物馆文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不断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是博物馆从业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2 数字化展示的必要性2.1 提高文物保护的安全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引起文物变化和损耗,文物数字化会对文物进行保真记录,对文物的纹饰、色泽、形状进行翔实记录。
文物数字化工作完成后,在以后的展览、学术研究、教育工作中,需要哪件文物,只需搜索提取相应的文物数字资源即可,可以减少文物来回搬动的频次,提高文物保护的安全性。
2.2 实现文物资源信息的共享文物数字化展示让参观展览不受地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且打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传播,实现了点对面的传播。
参观者不必拘泥于通过现场观展获取文物资源信息,参观者足不出户,通过手机、电脑、平板就可以参观展览。
文物数字化展示辐射范围更宽广,传播速度更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将文物资源信息传遍世界各处,实现文物资源信息共享。
2.3 增加数字资源展示手段随着移动数字科技在博物馆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展示手段应用到博物馆中,且很多技术已完全成熟。
新时代博物馆数字化研究与探索——以安阳博物馆为例
业务探讨 |新时代博物馆数字化研究与探索——以安阳博物馆为例□王超/文“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博物馆作为研究保护文物的场所,不仅是展示历史和文化的窗口,而且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扫描技术和模拟技术对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和计算机处理,再配合多媒体手段,使得珍贵而神秘的文物更加生动立体地呈现出来,吸引观众实现沉浸式参观,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
研究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能够为博物馆建设注入新活力,实现博物馆事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基于此,本文以安阳博物馆为例,研究探索新时代博物馆的数字化,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镜鉴。
1 博物馆数字化的意义博物馆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管理的方法,将博物馆馆藏的文物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文物信息开放与共享,以提升博物馆展览、教育和研究等方面的效率和品质。
数字化可以帮助博物馆实现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展示的数字化、交互的数字化和教育的数字化,使博物馆更加开放、便捷、生动和现代化,促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纵观全球,数字化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逐年增长。
据统计,2022年到2023年,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54%。
202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数字化转型技术支出增长率将超过16%。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均提出文物行业实现数字化发展。
2021年国新办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第一次将《“十四五”文物领域规划》上升到国家级专项规划,并提出对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全链条”布局。
新形势下,全方位提高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2 博物馆数字化发展及技术应用2.1 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手段介入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起,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功开展了一批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持的示范性工程,为博物馆的征集收集、文物保护、科研工作、文化传播等工作提供了精准化支持和全新的数字化平台。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展示陈列方法研究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展示陈列方法研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博物馆展示陈列方法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陈列以文物、图片和文字为主要展示内容,但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博物馆展示陈列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互动性更强。
本文将对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展示陈列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
一、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1. 虚拟展馆传统的博物馆展示受限于场地和文物的数量,有时无法展示所有的珍贵文物,以及一些无法长期展示的文物。
而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虚拟展馆的方式,将所有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观看和交互。
这样可以实现博物馆文物的无限展示,也能够保护一些脆弱的文物不受环境的影响。
2. 互动展示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博物馆展示的互动性。
在博物馆展示的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或者其他交互设备进行操作,以了解更多关于文物的信息。
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或者文物的魅力,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 数字化解说传统的博物馆展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布展和解说,但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文物的自动解说。
比如在观众观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动播放设备或者数字化导览系统对文物进行详细的解说,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文物的历史和价值。
1.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作为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
通过数字化技术,大英博物馆可以实现将其丰富的收藏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让人们可以在网上查阅大英博物馆的各类文物信息,并且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魅力。
通过以上实践案例可以看出,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博物馆的展示内容,还可以极大地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有利于博物馆文物的传承和宣传,也有利于加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一种非常值得倡导和推广的做法。
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设计与实现数字化博物馆作为当今博物馆的新形态,正在逐渐崭露头角,而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更是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本文将探讨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的设计与实现。
一、数字化博物馆的定义数字化博物馆是指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将实体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后,以虚拟平台的形式向用户呈现的博物馆。
数字化博物馆既能通过互联网等数字网络技术向全球用户开放,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互动体验。
二、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的设计要点1、景观设计数字化博物馆的景观设计是数字化博物馆最为重要的设计之一,景观设计要考虑到数字化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如果数字化博物馆展示的是艺术品,景观设计就应该以简洁为主;如果数字化博物馆展示的是历史文化遗产,景观设计则应该以复杂为主,以体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2、交互设计数字化博物馆的交互设计需要考虑用户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博物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交互方式,例如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
通过交互设计,可以让用户更好地体验展品,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3、系统设计数字化博物馆需要将展品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数字化展示。
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展品的数字化接口设计、展品的建模、虚拟环境的建立等方面。
数字化博物馆的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和维护成本,以提高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的实现技术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实现需要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具体实现可以使用虚拟现实引擎,例如Unity引擎或者Unreal Engine引擎。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博物馆的虚拟展示环境,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展品的数字化建模。
此外,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博物馆还需要大量的展品资料,包括高清的展品照片、展品数据等。
四、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前景数字化博物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驱动下,发展前景广阔。
数字化博物馆的优势在于其数字化开放、数字化参与、数字化沉浸等特点,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展览体验。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展览设计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展览设计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通过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可以将展品呈现得更生动、更直观、更具有互动性,吸引更多的观众,更好地传播文化。
本文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展览设计进行探讨。
一、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应用博物馆展览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让观众对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展览更具有生动性和互动性。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包括多个方面。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在展览中添加数字化商品:1. 视频。
视频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呈现多种多样的内容,包括历史事件的记录、文物原貌的展示、模拟场景的再现等等。
影音技术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引导观众的思考和理解。
例如,在一个展厅中,博物馆可以播放历史追溯片段的一些片段。
此外,还可以使用交互型的系统,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互动式地深入了解。
2. 互动模拟。
数字化技术的另一种应用方式就是为观众设计互动体验。
博物馆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观众带入一个更生动的交互场景。
例如,展厅中可以设置一个虚拟现实的场景,观众可以穿上远古人的服饰,体验一下原始社会的生活。
这样的体验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设计一些智能化的互动模拟。
智能化互动,是指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设置一些机器人或者自动化装置,让观众与任务进行互动。
例如,设置问题应答机、情景模拟场景、互动式的展示展品和模型等等。
二、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优点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展示效果上的提升,同时也解决了博物馆在传播文化方面所面临的很多问题。
1. 展品的保护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呈现方式,使展品得到更好的保护,避免了展品受到过多的触摸和摩擦,同时也让展品的使用寿命更长。
2. 互动体验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互动体验可以将博物馆从原本冷僻的场所变成一个生动有趣的地方,进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达到更好的展览效果。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体验设计研究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体验设计研究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承者,一直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展示成为了博物馆呈现的一个重要手段,为观众呈现了更加生动、多元、互动的体验。
本文将从数字化展示的意义、设计要点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数字化展示的意义数字化展示不仅仅是一种展示方式,更是一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
数字化展示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博物馆所保护的文物、艺术品、科技实物等数字化存储,并且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媒介向观众进行展示。
数字化展示不仅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制作工艺等,还可以避免文物在展示过程中受到误操作、损坏等风险。
数字化展示的设计要点数字化展示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展示手法。
数字化展示需要进行手法的选择和运用。
常见的展示手法包括数字化图像、模拟还原、虚拟现实等。
数字化图像展示可以通过高清晰度的图片或视频来呈现文物的细节和精确度。
模拟还原则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文物制作的过程,例如使用3D打印技术还原文物原件。
虚拟现实则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虚拟空间,使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是互动性。
数字化展示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于互动和参与的需求,需要设计出具有互动性质的展示。
例如可以为观众提供语音交互、动作识别等技术,让观众在互动中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是多样性。
数字化展示需要设计多种多样性的展示内容和手段,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例如博物馆可以为不同年龄层级、不同兴趣爱好的观众设计不同主题的数字化展示,如为儿童设计互动游戏,为成年人设计数字化讲座等。
未来趋势数字化展示作为博物馆展示的新形态,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数字化展示将引入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例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等,以满足观众个性化需求。
未来的数字化展示还将承载更多的文化元素,例如将先进的数字技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更加有人文气息的数字展示。
数字化博物馆展览设计新构想
数字化博物馆展览设计新构想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已经成为博物馆展览设计的一种新趋势。
数字化博物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传统的博物馆展览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互动性更强的展览体验。
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数字化博物馆展览设计构想。
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博物馆提供更加真实、逼真的展览体验。
传统的博物馆展览往往只能通过标本、模型等静态展示方式来展示自然、人文等事物,而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等手段将观众带入到一个更加真实的环境中。
一个展览主题是恐龙时代,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看到恐龙的生活、听到恐龙的叫声,甚至可以与恐龙进行互动,这样的展览体验将会更加震撼和引人入胜。
数字化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参观体验。
传统的博物馆展览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路线和顺序进行参观,观众只能按照固定的展览线路进行参观,而数字化博物馆则可以根据观众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导览。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触屏设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品或主题,自由自在地浏览和了解相关内容,这样的参观方式更加符合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展示方式。
传统的博物馆展览通常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来展示相关信息,而数字化博物馆可以通过3D模型、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来呈现信息,使观众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上的3D模型来了解一个古代陶瓷的制作工艺,或者通过观看展示视频来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经过,这样的信息展示方式更加生动、富有吸引力。
数字化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互动性强的展览体验。
传统的博物馆展览通常只能通过观看和阅读来进行参观,观众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而数字化博物馆可以通过互动装置、游戏等方式使观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展览中。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上的游戏来进行互动,或者参加一个模拟实验来体验相关科学原理等。
这样的互动性设计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观众的参与感。
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设计案例
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设计案例
杨真真;张剑平
【期刊名称】《软件导刊》
【年(卷),期】2011(010)007
【摘要】数字化博物馆综合了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和实体博物馆的功能,为非正式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持.从研究性学习与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入手,以Webquest模式为例,分析了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存在问题,在介绍国外案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杨真真;张剑平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2
【相关文献】
1.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设计案例 [J], 杨真真;张剑平
2.强化研究性学习意识,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对英语专业开放本科(商务方向)毕业论文(设计)的案例分析 [J], 张滢
3.网络环境下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设计与思考 [J], 宋英趁;李春鹏;李向荣
4.基于地理案例开发的研究性学习设计 [J], 董锦春;潘高扬
5.Blog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应用案例设计及分析 [J], 刘秀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博物馆数字化讲解方案
博物馆数字化讲解方案
1. 引言
科技的进步为博物馆提供了全新的讲解体验。
数字化讲解方案可以提高博物馆的互动性和吸引力,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馆藏文物。
2. 数字化讲解方式
2.1 增强现实(AR)技术
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观众可以扫描文物,获取相关的3D模型、动画、视频等信息,使文物"活"起来。
2.2 虚拟现实(VR)技术
观众可以戴上VR头盔,沉浸式体验不同的历史场景,近距离欣赏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2.3 智能语音讲解
通过语音识别系统,观众可以向讲解设备提出问题,获取个性化的文物讲解。
2.4 多媒体互动屏
互动屏上展示丰富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观众可以通过触控进行自主探索。
3. 优势
3.1 提高互动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
3.2 个性化讲解,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3.3 丰富讲解内容,为文物注入生命力。
4. 实施步骤
4.1 策划阶段:确定目标群体,设计合适的讲解模式。
4.2 内容制作:聘请专家编写讲解内容,制作多媒体素材。
4.3 系统开发:开发讲解软硬件系统,对接博物馆网络。
4.4 系统测试:进行全面的测试,优化系统性能。
4.5 推广运营:制定推广计划,培训工作人员。
5. 小结
博物馆数字化讲解有助于提升观众体验,传播文化知识。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将为大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设计案例摘要:数字化博物馆综合了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和实体博物馆的功能,为非正式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从研究性学习与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入手,以Webquest模式为例,分析了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及其存在问题,在介绍国外案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数字化博物馆;研究性学习;Webquest0引言“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在实践中人们有一项重要主张是开发、利用各种社会教育渠道。
互联网络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够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
数字化博物馆的兴起,不仅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样也可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渠道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知识和学习文化。
1研究性学习与Webquest1.1非正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国外于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了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的概念,将学习分为正式学习(Forma1 Learning)与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
一般认为,“非正式学习”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
非正式学习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随处都能发生,当它融入人们的生活、自然的发生时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所讨论的基于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属于非正式学习的范畴。
研究性学习通常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习课程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既可以用于正式的学习过程,也可以运用于非正式学习过程。
1.2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持媒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取专题,借助于数字化博物馆中的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传统的Webquest模式存在的问题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博士和汤姆•马奇(Tom March)博士经过研究和探索,于1995年开发了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丰富的网络多媒体学习材料和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
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国外的中小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模式应用的推广,它在应用中的局限性也慢慢显现出来。
(1)选题内容较多局限于课堂与教科书。
如何选择恰当、可行、富有研究意义的研究主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之一。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应主要由指导教师预先设定。
传统的基于课堂或课程的Webquest研究性学习,由于选题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吸引学生的学习趣味方面往往不够强。
考虑选题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等都是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不可不考虑的重要部分。
(2)实施过程难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性。
Webquest包括引言—任务—过程—评价—反馈这6个步骤。
最初提出步骤是为了更好的实施webquest设计,一方面,上述固定的学习步骤方便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应用领域与深度的加大,设计者会不自觉的局限在这些设计步骤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了设计者的思路和学习者的创新脚步。
(3)评价环节不够灵活。
在Webquest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以网站、论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由于要求较高而难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还有的单纯按标准来定评价项目,繁多而且针对性也不强。
3基于数字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的优势目前,在国外的数字化博物馆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正在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主要的作用。
其中,一种拓展了的Webquest学习模式,已经出现在不少在线数字化博物馆中,这类WebQuest活动能引导学生广泛地收集信息并进行处理,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和创造性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以数字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中的研究性学习《欢乐中国年•喜庆的红包》(Make A Red Envelope for Chinese New Year)为例进行分析。
《欢乐中国年•喜庆的红包》设计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新年,该学习活动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红包作为设计内容。
通过红包的样式、材质、颜色和图案设计来传达新年的祝福和愿望。
在这个案例的设计过程中,它主要涉及中国年、幸运的红包和中国十二生肖等内容,主要的资源也都来源于大英博物馆内部。
在最初阶段,设计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人是怎样庆祝自己的新年的?在传统的中国人的观念里,什么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呢?接着,网站举出了很多的例子,比如舞狮子就是很有代表性的喜庆节目。
在这些介绍的基础上,给出了任务:就是要学习者为旅游者赠送红包,这些红包要学习者自己来设计。
那么你接着要做的就是通过博物馆提供的资源来了解红包该怎样设计呢?比如你要考虑红包的材质、颜色和形状,选择的生肖和好运标志,还有就是博物馆可用的图片资源。
在做好自己的红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看看红包的种类以及背后隐含的文化,并与同学做交流探讨。
这里的两幅图片就是在案例中截取出来的。
图1是设计的首页介绍;图2是红包设计过程中选取的生肖图案环节。
图1“喜庆的红包”Webquest首页通过《欢乐中国年•喜庆的红包》我们可以在其中总结很多基于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的优势:(1)学习形式灵活,适应面广。
选择基于数字化博物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一定知识背景,而且是对相关内容比较感兴趣的研究者。
而且在数字化博物馆的资源设计上,也考虑了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以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要。
图2选择红包上的生肖图案(2)研究主题的选择范围宽广、灵活。
在研究性学习中,研究课题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选定一个好的课题,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选题范围灵活,可以从多个角度,跨越多个学科和文化去选择课题。
(3)研究所需的资源相对比较集中。
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中利用的资源很大一部分来自数字化博物馆本身,每个数字化博物馆都会建立自己的藏品资源库,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
这样就能很好的把学习者从信息海洋中解救出来,节约时间和资源,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4)学习组织形式灵活。
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学习社群(Networked learning)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
网络学习社群是一群有相近的信念、价值与生活态度的人,可以来自校内外,运用网络进行讨论、沟通、互动的共同的经验构成,来分享和交流观念、知识、经验、信息和策略,创建集体的探究活动,扩展集体的知识和能力。
(5)学习过程相对简单。
为了克服研究性学习中,学习兴趣的丧失、畏难情绪的出现、协同合作中矛盾的产生等问题,就要求设计过程尽量简洁,而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就正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根据实际需要大概就三步:研究问题—资源支持—解决问题。
(6)便于学习评价与交流。
现代化的网络交流通信工具,如E-mail、BBS、OICQ、论坛、Blog等,使相互交流更简洁。
基于兴趣的组合则成员之间的交流会更自由活跃,实用性、深度等都有很好的保障。
4基于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案例本文在借鉴国外数字化博物馆的Webquest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故宫数字化博物馆设计了一个面向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名称:故宫的一天。
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化博物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综合能力,体现运用数字化博物馆进行学习的优势所在。
使学生了解故宫的基本格局;知道故宫中各个阶层人群一天的生活情况(衣食住行);在此基础上,了解当时的政治历史情况,把具有典型代表性人物一天的生活浓缩在一幅画卷中。
本活动中,把代表中国古代计时器的日晷用来作为计时工具,则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使参与者能感受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过程:①了解故宫的布局和建筑,能说出主要建筑的具体功用;②了解故宫的人员结构,对他们的生活做比较详细的了解。
为了使大家的研究更有针对性,我们选取六类人作为参考。
他们分别是皇帝、皇后、低等宫女、大臣、外国来使、宫廷匠师;③分时间段来界定6种人的日常生活,结合他们的活动范围和心理活动。
如表1所示;④结合资料设计画卷——故宫的一天。
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日晷也显示着不同的时刻,宫内诸人也在演绎着自己的生活。
表1人物活动时刻表时间[]拂晓[]早上[]上午[]中午[]午后[]下午[]晚上皇帝皇后低等宫女大臣外国来使宫廷匠师资源:本学习活动中采用的资源主要来源于数字化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网址:/index1024768.html。
成果:①根据资料收集情况,设计一幅简单的故宫地图,在各个位置中配有相应的内容介绍,可以介绍各个宫殿的大小,摆设、功用和历史价值;②设计一幅简单的宫廷生活图。
按照表格的内容来填充,当日晷转到某个时刻时,就显示出此时那些人在哪里忙什么事情。
以外国来使为例:他拂晓起床,在早上吃过早饭后,会到故宫的某个殿外等候皇帝的召见。
在一次被召见的过程中,他献上了自己国家精心准备的礼物“铜镀金写字人钟”,并获得皇帝和皇后的赞赏。
中午参加皇帝设的宴会后,下午就在大臣的陪同下参观了美丽的御花园,在傍晚时分离开故宫。
5结束语在非正式学习的视野下,以广义Webquest为典型模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数字化博物馆中。
国外的数字化博物馆不论是理念还是实践都值得我们借鉴并加以创新。
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博物馆的功用,深入发掘基于数字化博物馆对于非正式学习的优势,为“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开辟非正式学习的渠道。
参考文献:[1]张万仪,张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2]周炎根.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6).[3]柳栋.WEBQUEST在大陆的实践[EB/OL]./webquest/cnwqhis.htm.[4]吴兵,于加刚,孙海英,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与模式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5]张攀峰,樊旭.网络探究学习模式(WebQuest)的改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6]卢雪松,杨倩,刘奇慧.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7]钟启泉.研究性学习案例解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Inquiry learning and Its Design Cases Based on Digital MuseumAbstract: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multimedia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entity museum have integrated in the digital museum,it provides effective supports for informal learning and life-lo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basic concepts of Inquiry learning and digital museum,then takes the Webquest mode for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inquiry learning indigital museum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 According to the foreign case, finally we design the Inquiry Learning activity based on the digital museum.Key Words: Digital Museum; Inquiry Learning; Webq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