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地理第十一
国际贸易地理习题集(含答案)
测验题库总论第1章至第5章一、是非判断题第1章1.(∨)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诸要素与人类商务活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揭示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及协调发展的特殊规律。
(P4-P5)2.(∨)地理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人文、经济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
第2章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研究的基本目的寻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共存、共繁荣。
(P10)2.(∨)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
3.(×)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P15)4.(∨)高科技要素的垄断优势决定了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实际地位。
(P12)5.(∨)现代国际贸易中,环境已成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与产业。
(P15)第3章1.(×)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是20世纪40至50年代。
2.(×)地理大发现是指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各国航海家和探险家在地理方面的发现。
第4章1.(×)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在社会消费资料总量确定的前提下,平均消费水平与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成正比。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的。
3.(×)一个国家或家庭越富裕,用于支付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所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大,可随意支配的收入比例就越小。
第5章1.(∨)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主要由超级油轮运输。
(P65)2.(∨)绿色物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水平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尤卡坦海峡是连接加勒比海与大西洋的重要水道。
(看地图)4.(∨)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有中东地区“油库总阀门”之称。
(P67)(看地图)5.(∨)巽他海峡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
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B)A. 18世纪6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开始至20世纪初C.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D. 21世纪初2. 当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呈三、二、一阶段,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其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表现为:(B)A. 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B. 出口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为主C. 出口农、矿初级产品为主D. 出口一般工业制成品3. 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2012年当一个国家人均GNI进入4086―12615美元范围时,该国家属于下列哪类国家:(C)A. 高收入国家B. 中低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下)C. 中高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上)D. 低收入国家4. 产业结构呈二、三、一阶段,国家经济处于哪一阶段?(B)A. 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B. 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C. 国家处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时期D. 国家处于农业化时期5. 2014年世界高速公路网发展迅速,通车里程最长的国家是:(B)A.美国B.中国C.加拿大D.德国6. 2013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占首位的是:(C)A.新加坡B.香港C.上海D.深圳三、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 2001年美国高盛集团提出“金砖国家”概念,获得世界认同。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形条件的影响: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
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
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课件(全)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 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 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 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 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
四、环境质量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的工农业发展,往往会出现工业废渣、 废气和废水的大量排放,大量农药、化肥的不科 学使用等情况,使大气、土壤、水域等受到污染, 地理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或者变坏,个别地 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产和经贸活动, 导致工农业生产萎缩,经贸活动受挫。
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品种、质地、 规格以及安全性等的要求日趋严格,假如进口商 品所含杂质超过规定标准,就经常会出现要求退 货或索赔的情况。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 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 价要高3倍。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 费用都成倍增加。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 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 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 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 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世界上适宜航行的河流有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 河、亚马孙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圣劳 伦斯河等。其中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 茵河和多瑙河。
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研 究的方法论基础。
还可以采取如下一些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地图法 综合分析法,也称系统分析法 对比法,也称比较法 统计图表法 归纳、演绎法 抽象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完整版)国际贸易地理习题带答案
实用国际贸易地理复习一、填空题1、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介于(国际贸易)与(地理)之间的边缘学科。
2、地理环境包括(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地理环境。
3、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地理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扩大)的结果、5、2007年中国大陆主贸易伙伴有(欧盟)、(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俄罗斯。
6、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世界各国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10个国家,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8、世界主要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9、解决国际商事的法律主要有(英法美系)和(大陆法系),(英法美系)以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10、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能力越大,消费能力越强。
可以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程度)四个方面划分国家类型。
11、四大文明古国指(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和(中国)。
1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13、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14、国际经贸组织按照成员国范围分为(全球性经贸组织)、(大西洋沿岸经贸组织)。
新编世界经济贸易地理
第二,地域分工进一步深化。
第三,改变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格局。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分布的变
化 (一)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以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 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战后区域开发的重大变化中,突出的是东亚地区的崛 起,主要表现在
(1)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联盟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
(3)中国的经济振兴。
(三)地域结构日益不平衡 ① 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
第一章 世界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一节 生产、地理环境与对外贸易
一、生产及其结构对外贸的作用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决定该国 (地区)的外贸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地区)的生产结构优化状况与它的生产发展 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一个国家(地区)的外贸发展水平和外贸结构优 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地区)的生产发展水 平和生产结构优化水平。
第八章非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南非
第九章北美洲
第一节 加拿大 第二节 美国
第十章拉丁美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
第十一章大洋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澳大利亚
第十二章中国对外贸易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第三节 香港、澳门、台湾的对外贸易
第一节 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世界粮食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三节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四节 世界畜牧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五节 世界水产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六节 世界林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国际贸易地理课后答案
国际贸易地理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一题1.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水平是否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劣,会对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从历史上看,地处内陆或荒漠干旱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落后于沿海或有着丰茂水土条件的国家。
绝大多数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
地处中纬度、海陆交通便利,尤其是在江河入海口所形成的平坦地域,最有利于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和航运集散地。
在国际贸易成本构成中,运输费用占相当比重。
海洋运输相对于陆路和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而言,具有运量大、运费低的特点。
因此,从一国的江河湖海港口城市,以船舶装载大批货物运往国外港口城市,运费要比翻山越岭的陆路节省许多。
于是,一些靠近国际航线的沿海城市或有入海口的大江大河沿岸中下游城市,便逐渐发展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需要指出的是,地理位置的优劣,并非某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省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态势的变化,某些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的国家和地区,也能跃居发达国家的行列。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发达的互联网通讯和高速便捷的航空运输所削减。
由此可见,地理位置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运输成本和国际贸易中心地位有着重要影响,但切不可将其绝对化。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国际空运方式的日益普及,地理位置的优劣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
2、为什么说自然资源是世界财富的源泉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答: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与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要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如土地、水体、矿产、动植物等)和无形资源(如阳光、风力、地热、潮汐等)。
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财富与源泉,是当代国际贸易大宗交易的主要标的,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编号:16060082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学分:2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课内上机学时:先修课程要求:国际贸易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参考教材:竺仙如主编. 国际贸易地理(第四版).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8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包括世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特点、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课程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文化教育任务。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须的经贸地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二,理论研究任务。
国际贸易地理属边缘性科学,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都有待完善,因此教学和学习过程也是对这门学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三,实践应用任务。
通过课程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经济贸易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在实践中制定正确的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和策略,加快我国对外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本章将介绍世界经济地理面貌的历史变化及其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介绍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
并分析这些因素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了解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要素,和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世界居民、国家类型和国际关联。
本章介绍世界人口状况、种族与民族的分布、国家类型及国际关联。
重点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国家类型的划分、国际关联的特点、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地理(最新精美PPT版本)
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意义: (1)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内
容,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2)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和世界商品市场的产生
授课重点: 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与条件
板书要点:
一、产业革命推动区域贸易中心向
全球发展(16世纪60年代—19世 纪70年代)
第二章 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理际贸易
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地关系论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基本 理论
板书要点: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是现
代地理学的核心。学习国际贸易地理,
是从人地之间的商品流、服务流为
纽带,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商务活 动的相互作用与发展及变化的规律 人类的经济、贸易及社会活动必须 尊重自然、理解自然、顺应自然, 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 共繁荣。 (结合案例一理解人地关系论)
授课重点: 本章是总论部分的重要章节,其内
容是学习后面分论各章必须掌握的 基础知识。地理环境是包括自然、 人文、经济相互作用的统一的复合 系统,与国际贸易有密切关系。
1.自然环境(这里仅指与人类经济贸易
活动有关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与资源是一国经济贸易活动 的基础。 2.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深远的 影响(人口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历 史因素等)
(地区)贸易环境特征、国际
贸易地理格局新特点以及国际 物流运输方式等课题。
授课重点:
着重了解
一、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
象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研 究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 对象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世 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包括 国家集团和经贸组织)之间商 务活动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 特征及地域分工演变规律的学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形条件的影响: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
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
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国际贸易地理习题
第一章绪论【关键名次】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地理地理环境生产布局地理位置【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和----------------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研究国际贸易中商品流通的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2.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内容具有-------------、---------------和-----------------三大特点。
3.研究国际贸易地理最形象、最直观的方法是----------。
4.15至16世纪的-------------大发现,使地理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5.17至18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相继从-------社会进入------------社会。
18世纪以后,------------也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6.《山海经》成书于------------时期。
7.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研究的重点是------------对商品流通的空间结构、地域差异及其区际联系的影响。
8.贸易地理学是一门兼有---------科学和---------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
9.------------地理环境是影响国际贸易中最活跃的因素,并且起着决定性作用。
10.经济地理环境是大量的、直接的关系到-----------的构成和-----------的地区分布。
二、问答题1.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并说明其属性。
2.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何?举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简述《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4.分析国际贸易地理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和-------------等三大特点。
2.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除中国、印度、日本外。
还有-----------、--------------和-------------。
国际贸易地理知识
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国际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国际贸易地理涉及到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交通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政治因素等。
地理因素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就国际贸易地理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
地理位置不仅影响着国家对外贸易的方式和策略,也影响了区域间贸易的发展。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可以通过降低交通和运输成本,更快地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例如,地处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它们成为全球石油贸易的中心。
此外,地理位置也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力和地位,从而对国际贸易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分布自然资源分布是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差异极大,例如,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中东地区、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等。
自然资源的分布差异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结构和模式。
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以资源为优势,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了经济发展。
而资源匮乏的国家则主要以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
自然资源的分布也会导致国家之间的贸易依存度。
资源贫乏的国家通常需要依赖其他国家的资源进口,形成贸易依存关系,而资源富集的国家则通过资源出口获取贸易利益。
三、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提高贸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陆地运输等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都对国际贸易起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世界贸易主要依靠船舶运输,现代船舶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加快了货物和服务的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交通运输设施的不完善会对国际贸易造成限制和阻碍。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地理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特点,研究国际贸易的地域性、地域差异和空间联系等。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可以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首先,国际贸易地理的分布不均匀,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了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例如,港口城市香港、新加坡以及荷兰的鹿特丹等都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这些地方因为其良好的海陆交通条件和发展完善的物流和仓储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活动。
其次,国际贸易地理的分布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往往具备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他们往往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者。
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全球市场,并通过贸易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支持。
此外,国际贸易地理还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例如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贸易限制和经济制裁等,会对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古巴和美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禁运,对古巴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地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的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这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贸易伙伴的选择。
在国际贸易地理中,地理空间的联系和流通的便捷性是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
距离和交通成本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壁垒。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和地区通常具备更高的贸易活动水平。
例如,欧洲联盟内部国家因为地理距离短、交通便利,形成了高度一体化的贸易体系。
相反,距离遥远的国家之间由于交通成本高昂,贸易活动相对较少。
为了促进和发展国际贸易,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促进国际投资等方式,各国都致力于扩大贸易规模和增加贸易伙伴。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WTO的组成与职能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主要职责。
WTO的规则与原则
解释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规则和原则。
WTO与全球化的关系
探讨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析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的考虑因素和选择。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
评估不同贸易政策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回顾国际贸易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革。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贸易的主要 模式
• 比较优势 • 绝对优势 • 产品寿命周
期理论
贸易的主要 商品
• 原材料 • 制成品 • 高端技术产品
区域贸易的 分布
探究各地区在国际 贸易中的贸易模式 和商品分布。
国际贸易的 现状
分析当前的国际贸 易状况和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规 则
《国际贸易地理》PPT课件
本课程旨在深入介绍国际贸易地理,探讨国际贸易的意义、模式与区域分布,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概述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探讨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作 用。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 规则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职能,以及全球 贸易中的规则与原则。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研究不同的国际贸易模式以及商品在全球的 区域分布情况。
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分析国际贸易中政策的选择、对贸易的影响 以及实践中的管理。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1 国际贸易的定义
解释国际贸易的概念和范围。
2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阐述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3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3
国际贸易管理的实践
实用国际贸易地理
实用国际贸易地理第一章 绪论1、国际贸易地理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要明确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对 象,首先要明确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
2、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
3、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反之,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个国家(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研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也就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经济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的结果。
6、谷物贸易、工业制成品贸易和能源贸易是世界三大类商品贸易。
7、中国大陆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地理主要研究中国大陆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规模、贸易流向、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第二章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1、纬度位置的差异体现了由于太阳辐射绝对量的不同引起的水热状况的差异,会影响到农牧业产品种类的差异,例如咖啡、甘蔗、可可、橡胶一般是处于热带的国家生产的。
2、解决国际商事的法律主要有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英美法以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3、经济发展水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①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③经济周期④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国家类型44、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55、拥有1亿以上人口的国家有10个,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这10个国家人口共有3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60%。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地理(一到九章)选择1.地理位臵表示方法:绝对位臵、相对位臵。
2.绝对位臵又称经纬位臵、数理位臵、天文位臵。
3.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
4.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联合国官方语言。
5.亚太经合组织特点:开放性、渐进性和灵活性、非强制性、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相结合。
6.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的破坏与耗竭(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资源日益匮乏、矿产自愿的储量急剧下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出现空洞;水源和海洋污染:排放废水废液、倾倒垃圾、海上石油采集和运输中的泄漏;放射性污染)、人口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恶化。
7.世界六大储油区:中东储油区(沙特阿拉伯——石油王国)、中南美洲储油区、欧洲及独联体储油区、非洲储油区、北美储油区、亚太储油区。
8.小麦产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美国,第三加拿大,第四澳大利亚、第五阿根廷。
主要进口国为独联体、东欧国家和中国。
9.大米(稻谷)中国、印度种植面积最广,中国产量最多,欧美等国产量少,消费少,为出口国。
泰国出口最多。
印度尼西亚、日本、中国为进口国。
印度尼西亚纯进口国。
10.玉米:二战后发展最快的农作物,主要种植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其中北美产量最多,占世界一半。
产量美国最多,其次为中国,第三为墨西哥。
主要进口国日本、欧盟、中国、独联体。
11.棉花:四大产棉区最大产棉区在亚州南部,产量约占世界一半,第二达产棉区在美国南部,第三大产棉区拉丁美洲,第四产棉区在非洲,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
主要进口国欧洲、巴西、中国,均为纯进口国。
国际贸易地理102
煤铁 老工业部门 新工业部门
英国工业分布图
阿伯丁
格拉斯哥
爱丁堡
曼彻斯特 利物浦
蒂兹塞德
设菲尔德 伯明翰
不里斯托尔
伦敦
英国工业
能源工业 居西欧首位,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气、煤炭的重要 生产国。 钢铁工业 汽车工业 是英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主要分布在伦敦、西密 德兰的伯明翰和沃尔索尔、利物浦及牛津等地。 电子工业 泰晤士硅谷和苏格兰硅谷。 化学工业 石油化学工业主要分布在北海沿岸的石油加工中 心;酸碱等基本化工分布在默齐河口;煤炭化工厂主要分布 在米德兰地区,伯明翰是化肥生产中心。 纺织工业 是英国的传统工业部门,曼彻斯特是英国棉纺织工 业的中心。
13.1 10.4 8.6 8.5 7.4 4.4 3.6
保加利亚 13.7 15.9 11.7 10.9 9.1 6.0 4.3
匈牙利 13.2 7.6 7.5 6.2 6.4 3.4 2.0
民主德国 13.8 8.7 5.8 6.5 6.5 4.9 4.1
波兰 14.8 9.7 8.4 8.3 10.3 3.9 0.1
地形
以平原为主,俄罗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分别 占据其西部和中部。
这两个平原的基底是古老的水平面地台,没受到构造运 动的影响,所以生成大面积的沉积矿床,如煤、铁、石油、 天然气等;俄罗斯平原地表波状起伏;西西伯利亚平 原地势低平。两个平原的接合部为乌拉尔山脉,生成年 代久远,构造活动使其生成了多种金属矿藏
巴黎
马赛
英国
伦敦塔桥
苏格兰
北爱尔兰
威尔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与文化 所有欧洲国家的公民都要接受义务教育, 或者至少是接受某种教育培训。欧洲的义务 教育大概从6、7岁开始,一直持续到15、16 岁。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基础教育的时间大 概只持续四到五年,而在少数国家,却需要 七八年。基础教育完成之后,学生所继续接 受教育的高一级的学校就有多种类型了,有 继续为高等学校预先培养人才的文理中学, 还有一些技工学校。与此同时,在许多国家 还有许多很有名望的高等专科学校和综合性 大学,接纳那些已经完成初中等教育的学生。 在这种教育体制的促进下,几乎所有欧洲国 家的文盲率都很低。
宗教 欧洲的宗教信徒主要是基督教徒(包括天主教、 基督新教以及东正教)。8%是伊斯兰教徒,其中 大多数在俄罗斯生活,除此之外,在土耳其、法国、 德国等欧洲广大地区都有穆斯林分布,西欧的穆斯 林主要为移民。仅有少于1%的欧洲居民信仰犹太 教(将近200万人)。其他的宗教(如印度教、佛 教等)也都只有仅有低于1%的信徒。 在欧洲,越是发达的地区,无神论者人口的比 例越高;越是落后的地区,信神的宗教信徒的比例 越高。根据欧洲联盟2005年公布的调查结果,不相 信存在神的人口比例,超过60%的有英国、法国、 荷兰、瑞典等国,超过50%的有德国、比利时、瑞 士、挪威等国,而低于10%的有罗马尼亚、土耳其 等国,低于20%的有葡萄牙、希腊、波兰等国。
人口 歐洲的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1%。其平均人口密 度居各大洲的第一位。目前歐洲各國多面臨生育率 下降及人口老化的問題,而推行各種政策以使人口 正常成長。 民族及語言 欧洲各民族主要是属于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超过 百分之九十的欧洲居民),最为广泛使用的有波罗 的语族、罗曼语族、日尔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凯 尔特语族以及阿尔巴尼亚语、希腊语,也有从东方 迁徙过去的使用乌拉尔语系语言的各民族和古老的 巴斯克民族,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尚有一部分使用 阿尔泰语系的民族。基本是以民族国家划分,有的 生活在不同国家的操同一语言的人群承认属于同一 民族,但有的不愿意承认,只强调自己是那一国家 的人。
经济 资本主义最早就是从欧洲发展起来的,工业和农 业的机械化水平也是各洲中最高的。欧洲绝大多数国 家都属发达国家,其中以北欧、西欧和中欧一些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歐元區是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歐元區經濟 的榮枯深深地影響著全世界的景氣。 在欧洲一些传统产业中,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很高。 全洲耕地总面积约2.9亿公顷,农业人口比重为15%。 但是由于人口稠密,消费高,大多数国家粮食不能自 给。欧洲的工业产值是各洲中最高的,交通运输业極 其发达,全洲有35万千米铁路;公路总长420万千米; 海运总吨位约占世界的45%,具有很强的外贸经济的 特点。此外,欧洲航空业和旅游业也很发达。
地形
歐洲的地形樣貌頗為豐富。不列顛群島及愛 爾蘭島是平原、丘陵與高地混雜的地形,在西歐法 國、荷蘭、比利時部分以平原為主,其中荷蘭有許 多低窪地區是填海造陸而成。東歐是一望無際的大 草原地形,歐洲的東南界為高加索山脈,其主峰鄂 爾布魯士峰海拔5642米,是歐洲最高峰。北歐則多 冰河地形,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及丹麥的沿海有許多 冰河切割消溶入海後所造成的峽灣地形,冰島則除 了冰河地形以外有很多火山地形。 水文 歐洲流經數國的大河有萊茵河、多瑙河、易北 河、奥德河等。此外主要河流還有法國境內的塞納 河、卢瓦尔河、加隆河等、
繼希臘後,罗马兴起,于公元前27年成 立罗马帝国,成为了一个统治欧洲、西亚和 北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亚平宁 半岛是當時歐洲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地区。公 元1世纪后,基督教逐渐在罗马境内传播开来。 313年,被定为罗马国教,取得了在欧洲的统 治地位。 天主教教會在西欧握有極大力量,所有 知識傳承都在修道院中進行,宗教迫害和十 字军东征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 一时期被啟蒙時代的學者稱為黑暗時代。
20世纪初,帝國主義的極度擴張終於導致欧洲 变为战争策源地,发生兩次世界大戰,使欧洲遭受 了很大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歐洲各國間的 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除了中國、日本與美國之外, 歐洲還是主要的戰場。其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 又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从1950年代开始,出 现了以美國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及以蘇 聯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缔约国兩個集團對峙的局面。 欧洲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政治经济阵营:东欧的共 产主义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直到1990年左右,随着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 变化。
12世纪后,法国封建社会迅速发展。
16世纪初,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 1661年,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登
基,大权集于一身,使君主专制达到顶 峰。 1789年,大革命爆发,发表《人权宣 言》,废除封建制度。 此后,曾先后建立过5次共和国和2次帝 国。
1792年,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帝国(一世)。
氣候 歐洲緯度是在北緯35度以北,大部分屬溫帶氣候,並向北 延伸至北極圈,故北歐屬温帶氣候。在西風的吹拂及洋流的調 節之下,西歐的氣候四季分明,宜人居住,多屬於溫帶海洋性 氣候。東歐則屬温带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南歐緊鄰地中海, 夏乾冬雨,全球具有此類特徵的氣候即被稱為地中海型氣候。 历史 欧洲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2500 年西欧的凯尔特人就出现了巨石文化,现在还留有欧洲巨石建 筑遗迹。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公 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腊人的祖先就定居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 它也成为了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并且逐渐發展出城邦文化。 公元前3世纪,來自希腊边境馬其頓王国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 埃及和波斯,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将希腊文化传播 到亞洲和非洲地区,史称希腊化时代,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 》) (司汤达--《红与黑》《巴马修道院》)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福楼拜--《包法列夫人》) 19世纪后半叶自然主义、象征主义 (莫泊桑--《羊脂球》) (小仲马--《茶花女》)
气候特征:
西部、西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部、东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南部--地中海式气候
二、历史、经济、文化
(一)历史:
法国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公元
前7世纪时,高卢人在此定居。 公元1-5世纪,罗马高卢总督恺撒占领 了全部高卢。 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中的法兰克族移入, 建立了加洛林王朝,领土包括西欧大部 分。 公元843年,形成国家雏形。
欧洲是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日耳曼文化的发源地, 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发达的地区,是当今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 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 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 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 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 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总部 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洲共有48個已獨立國家。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 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欧洲可分为西欧、中欧、东欧、北欧和南欧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 中欧: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波兰、捷克、斯洛 伐克、匈牙利、 东欧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摩尔多瓦 北欧:冰岛、丹麦、挪威、瑞典、芬兰 南欧:葡萄牙、西班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 马耳他 (以下統称巴尔干半岛国家)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黑山、马其顿、科索沃(未被國際普遍承認)、阿尔巴尼亚、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
1848年,建立第二共和国(路易· 菲力普)。
1852年,建立第二帝国(三世)(同期,工业
革命)。 1875年,第三共和国成立,海外扩张(一战: 1914年-1919年;二战:1939年-1945年)。 1946-1958,第四共和国。 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 1964年,戴高乐将军冲破重重阻力与我国建交。
第十一章 欧洲地区
欧洲全称欧罗巴州,位于东半球的西北 部。全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 面积的6.8% ,是世界第六大洲,人口7億1 千2百萬(2008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 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 方公里70人。
歐洲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 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 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
从14世纪开始,在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中, 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英国,资本主义开 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的冒險,足跡遍 及了非洲、美洲和亚洲。同一時期歐洲開始發生文 化的大量精進,被稱為文藝復興,這也引發了宗教 革命,許多國家脫離天主教教會的管轄而改奉新教, 政教合一的各國常因教派不同而引發政爭,甚至有 許多的宗教戰爭。 17世纪末,英國政治上發生了光榮革命,18世 纪英國開始了工业革命,隨即影響了歐洲大陸,也 促進了民族國家的興起,北美十三州從英國殖民地 的地位獨立建國,歐陸上的法國則發生法國大革命 及拿破崙稱帝;德國、義大利則在19世紀完成統一, 隨著科技的進步、對外界的不斷探索及進化論的提 出,歐洲成為帝國主義的搖籃,撂奪全世界的資源。
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 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 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 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 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截至1999年,欧盟总人口达3.764亿,总面积 为333.7万平方公里,正式语言是15个成员国使用 的11种官方语言,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8441 亿美元。 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 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 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 济总量从1993年的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 10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