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运输环节对环境造成的负面
影响,以及优化物流运作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
放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物流方式。

绿色物流是近年来受到
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其目的是将物流活动与环境保护相
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绿色物流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色物流管理:通过优化物流网络、改进运输路线、提
高装载率和货物满载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
放物的产生。

2. 绿色运输技术:采用低碳和零排放的运输工具,如电动
车辆、混合动力车辆和氢燃料电池车辆,以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另外,也可以使用智能化技术来提高运输效率,如实时监控和调度系统。

3. 绿色供应链:通过优化供应链的设计和管理,实现能源、物料和信息的高效流动,减少浪费和损耗。

例如,采用可
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广回收和再利用的方式来减少
资源消耗。

4. 绿色仓储与配送:通过改进仓储和配送过程,减少物流
环节中的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例如,优化仓库布局和货
物存放方式,提高装卸效率,减少货物损坏和丢失。

绿色物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
竞争力,并获得社会和政府的认可。

此外,绿色物流还有
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
可持续发展。

因此,绿色物流的研究对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
向可以包括开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运输工具、设计创新的
物流网络模型和算法、建立绿色物流评估指标体系等。

绿色物流研究综述

绿色物流研究综述

必然促使输送车辆次数的增加,从而对社会产生的另一个负面效应—环境破坏问题,特别是物流产业中货车运输已成为大气污染、噪音、震动的元凶之一。

(3)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消费必然产生大量的包装物品。

而这些拆卸下来大部分包装物品对一般家庭来说再没有什么用处。

每天制造的垃圾对城市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王长琼[3]提出的流通加工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背景。

流通加工是指为完善使用价值和降低物流成木,对流通领域的商品进行的简单加工。

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会造成一定的物流停滞,增加了管理费用,不合理的流通加工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负而影响。

绿色物流的实施迫在眉睫。

2绿色物流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物流”的内涵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学术界出现了多种说法。

H.J.Wu和S.dunn认为绿色物流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既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正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也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绿色化管理。

美国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在研究报告中将绿色物流定义为一种对物流过程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认识并使之最小化的过程。

丹麦学者[16]将绿色物流定义为--绿色物流就是对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生态化管理。

我国有关绿色物流的定义见于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而学者王长琼[4]较全面地概括了绿色物流的含义,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它具有学科交叉性、多目标性、多层次性、时域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这里的“绿色”是指对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增加其再循环再利用的比例、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绿色物流”概念以来,许多专家对绿色物流理论方面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

绿色物流评价研究综述

绿色物流评价研究综述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Green Logistics Evaluation
ZHANG Ming-li1 WANG Yu-fei2 YANG Yan-fei1 WANG Jin-shun1 (1. Beijing Zhenchengweiye Standardization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通过检索到的文献其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可 发现,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层次分析法、绿色 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逆向物流、 循环经济、物流设施、绩效评价、评价方法,因此, 大致可得出,研究内容集中在绿色度、指标体系、绩 效 评 价、评 价方 法、逆向物 流 方面;研 究 理 论基 础 一般是循环经济;研究常用方法是综合评价法。
通 过分析,绿 色物 流评 价研 究 较 为 完 整的思 路一般是界定绿色物流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评价方法或构建评价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层 次 分 析 法)、数 据 搜 集 与处 理以 及 结 果计 算 与分 析。一般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作为绿色物流的基 本内涵,将绿色物流看作一个复杂系统;通过文献 调研、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实地调研等方法,归 纳总结评价指标,进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般采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2],通过支持向量机、云模型、模 糊层次分析法、灰色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法等确定指 标权重。
1 绿色物流评价的提出与发展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绿色物流”的研 究起步较晚,而且偏向于定性研究。“绿色物流”跨 学科研究发展迅猛,已经深入应用经济学、科学技 术史等多个学科,尤其在应用经济学领域,已有研究 主要围绕绿色物流管理、绿色包装、逆向物流、物流 活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进行了一些研究。
从研究范围来看,绿色物流评价研究的评价对 象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即区域、城市、园区和企业。 2010年,潘文军等基于循环经济从区域范围对绿色 物流评价进行研究[19-20],并从企业、行业、社会三个 层面展开;郑浩昊等对区域绿色物流评价、区域绿 色物流绩效评价进行研究[21-22],郭毓东等对长株潭 城市群绿色物流进行了评价[23-26]。针对城市层面的 绿色物流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物流绿色度评 价以及城市绿色物流评价体系研究。园区层面绿色 物流评价研究,包括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研究和绿 色物流评价体系研究。企业层面的绿色物流评价研 究,主要是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绿色物流 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模型、实证等研究,包括制造 企业、煤炭企业、石化企业、烟草企业、港口企业、 物流企业、快递企业等,企业绿色物流评价一般从 物流活动入手构建二级指标。

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是指以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物流活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管理理念逐渐受到关注。

绿色物流的实践包括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优化物流网络、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等方面。

绿色物流的优势包括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形象、满足政府政策和法规等。

然而,绿色物流面临一些挑战,如成本问题、技术问题、监管问题等。

因此,研究者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推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一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能包括:
1. 绿色物流网络设计和优化:研究如何优化物流网络的设计,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2. 绿色运输工具和技术:研究介绍和比较不同的绿色运输工具和技术,如电动车辆、智能物流系统等。

3. 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策略,以提高物流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4.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如何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来促进物流活动的环境可持续性。

5. 绿色物流标准和认证:研究介绍和评估绿色物流的标准和认证制度,以鼓励和规范绿色物流实践。

综上所述,绿色物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和实践,可以为推进物流活动的环保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物流论文范文

绿色物流论文范文

绿色物流论文范文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促进贸易、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物流活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物流模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物流的概念、实施策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一、绿色物流的内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中,通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它涵盖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

二、绿色物流的实施策略1. 运输优化: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方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例如,采用多式联运,减少空驶和等待时间。

2. 仓储管理: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提高仓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

3. 包装减量:推广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4. 供应链整合:通过供应链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减少物流成本和环境影响。

三、绿色物流的社会和环境效益1. 环境保护:绿色物流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2. 资源节约: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

3. 经济效益:绿色物流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响应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四、绿色物流面临的挑战1. 技术瓶颈:绿色物流需要依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而这些技术在一些地区可能尚未普及。

2. 成本问题:初期投资较大,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方面,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利润。

3. 政策支持:需要政府在政策和法规上给予支持,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结论绿色物流是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更能够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积极响应绿色物流的号召,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物流活动的绿色转型。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研究综述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研究综述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研究综述摘要:我国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矛盾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中的“绿色化”。

于此同时,学界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特别是这十几年来,绿色物流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研究内容也逐步深入。

因而对这一时期的绿色物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述评,将有利于总结成果,发现问题,继而进一步探讨绿色物流发展的新课题。

关键字: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综述物流活动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存在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于是绿色物流这一概念便被提了出来。

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潮流”,绿色物流也逐渐被广泛关注。

绿色物流的提出有利于加快我们物流发展的水平。

但总的来说我国关于绿色物流的研究发展开始的较晚,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物流绿色化对我国来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传播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引导,绿色物流将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趋势。

绿色物流的研究也成为被广泛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有关绿色物流的研究越来越成熟,本文就近几年来绿色物流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单综述。

总结这一领域研究的成绩并发现问题,继而进一步探讨新经济时代下绿色物流发展的新课题。

一、绿色物流的概念和内涵根据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绿色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张春波,2010;荣新艳,2010;何静,2009;赵玉侨,2009;王玫,2007;王长琼,2004)。

根据此定义,研究者们认为:绿色物流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

随着环境资源的恶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

现代绿色物流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绿色物流的管理改变了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追求的是一种循环型物流,体现现代企业绿色的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趋势。

绿色物流文献综述

绿色物流文献综述

绿色物流文献综述 1引言高群钦,路克久,陈安宇(2009),根据物流的发展认为传统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底;运输环节中车辆的燃油污染和尾气排放;不可降解的废弃包装材料;流通加工产生边角废料照成的废弃物等[1]。

因此,丁东升(2009)认为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发展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做到物流去环境共存[2]。

2绿色物流的文献统计依据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历程,收集2008年至2013年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涉及绿色物流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章中所研究的绿色物流的各类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其中综述的内容包括为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3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3.1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进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谢泗薪,吕静(2009)认为它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是一中融合了环境保护观念的物流决策模式[3]。

王静(2009)认为绿色物流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物流活动和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企业,如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⑷。

绿色物流不仅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能为企业节能、减少污染。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3.1.1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环保基础上的,最终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史成东(2009)认为在创造商品效益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重视低碳环保的今天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

3.1.2绿色物流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据分析,王小龙(2009)提出产品从投产到出售,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几乎90%的时间处于存储、装卸、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中。

绿色物流 论文

绿色物流 论文

绿色物流论文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是指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在保证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流服务。

它强调在物流活动中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排放、减少资源浪费,以及提高物流效率和货物运输的可持续性。

绿色物流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采用环境友好的方案和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物质浪费,提高物流链的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绿色物流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货物运输:优化运输路线和模式,减少车辆行驶里程和空载率,采用节能运输工具和技术,例如使用电动车辆、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辆等。

此外,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合作伙伴网络和共享运输设施,实现货物共享和合并运输,以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仓储管理:优化仓库设计和布局,减少仓储空间的占用,改善仓库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例如使用LED 照明、自动化存储和取货系统等,以降低仓储环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包装和包装材料:减少使用不可回收和不可降解的包装材料,采用可循环利用和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例如纸箱、木箱、可降解塑料等。

此外,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包装设计和使用回收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浪费和环境污染。

4. 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物流过程的可视化和数据化管理,并提供实时监测和反馈,以优化物流运营和资源利用。

同时,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例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实现物流活动和运输网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物流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物流的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浪费,绿色物流能够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然而,绿色物流的实现面临着技术、成本、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物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实现。

《绿色物流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绿色物流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绿色物流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随着物流内涵的不断扩展,物流管理手段、技术在不断地改善和提高,缩短物流时间、节省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效率、促进物流组织合理化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

物流业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推动下,以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质量的提高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为中心,使物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物流业规模已超过高技术产业而成为新的经济拉动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的广泛普及,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运营成本,是国际物流得以长足发展。

国际物流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其发展趋势是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将运输仓储电子化管理过程与网络财务支持系统、电子商务融为一体。

配送中心在国外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配送中心的类型与业务非常全面。

既有加工配送型,也有单纯储存配送型既有专业产品如汽车配件、食品配送等,也有综合物流中心既有物流与展览展销的结合,也有跨区域的综合集成空运、海运、铁路、公路的全球物流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一般都广泛采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如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监控系统、现代化立体仓库、条形码扫描等,同时还包括整套的供应链方案设计、港口电子网络化管理、仓库进出货自动管理、卫星定位系统等。

良好的基础设施与通信技术的运用,促进了国外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与成本的降低。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外的企业还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降低物流业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以减少交通堵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

另一个方面就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发达国家政府还积极倡导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降低物流业对环境的破坏。

绿色物流研究综述

绿色物流研究综述

绿色物流研究综述引言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绿色物流旨在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式,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绿色物流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定义、重要性、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可以为绿色物流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定义与背景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些措施包括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增加环境保护意识等。

绿色物流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环境污染:传统物流活动中,汽车尾气、噪音污染等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 能源消耗:传统物流活动中,能源的高消耗导致了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社会责任:企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将环保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2. 绿色物流的重要性绿色物流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节约能源:通过提高运输效率、优化配送方案等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减少排放:采用清洁能源、改善车辆动力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 资源回收利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通过合理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 提升企业形象:关注环保问题的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形象和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3. 绿色物流的挑战虽然绿色物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成本问题:绿色物流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人力,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 技术难题:绿色物流涉及到众多技术问题,如清洁能源的应用、运输路线的优化等,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 协调管理:绿色物流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和协调,尤其是在供应链中,需要实现各个环节的环保,这对于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绿色物流的实践案例4.1 电动货车的应用电动货车是绿色物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取代传统的燃油货车,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绿色物流毕业论文

绿色物流毕业论文

绿色物流毕业论文绿色物流是指在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物流活动。

绿色物流以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为目标,通过采用环保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绿色物流的发展成为全球物流业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我国,由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急需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绿色物流的关键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因此需要从供应链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和包装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首先,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加强供应链信息化和实施绿色采购等措施来提高物流效率。

优化物流网络可以减少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加强供应链信息化可以提高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减少无效运输和库存堆积。

实施绿色采购可以促使供应商采用环保的原材料和供应链管理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在交通运输方面,可以推动多式联运、开发绿色交通工具和推广高效能源的使用等措施来降低运输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多式联运可以优化运输路径和减少运输环节,提高运输效率。

开发绿色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和氢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尾气排放。

同时,推广高效能源的使用,如天然气和生物质能源,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再次,在仓储方面,可以提高仓储设施的能耗效率和减少仓储操作中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增加仓储设备的能耗效率,如使用节能灯和高效电机,可以减少仓储设施的能源消耗。

同时,减少仓储操作中对环境的污染,如加强废弃物管理和采用环保的包装材料,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最后,在包装方面,可以推广可回收包装和绿色包装材料的使用,减少废弃包装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可回收包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还可以降低原材料的使用。

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如可降解材料和环保塑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在废弃时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回收。

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论文

前言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了一般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

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

现代物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物流同样也应走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之路,即需要向绿色物流转变,这是21世纪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在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绿色物流是一种融合了环境保护观念的物流系统。

这种物流系统要求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系统进行改进,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和理念去设计和建立的一种循环物流系统,即绿色物流系统。

这也是2l世纪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1、概论及含义的分析1.1 绿色物流的定义:所谓绿色物流,是指在商品物流过程中减少对环境造成损害,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

具体说来,绿色物流的目标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

一般的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物流企业的赢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目标最终均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

而绿色物流除追求上述经济利益目标之外,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科学地讲,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关于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文献综述研究

关于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文献综述研究

在国外,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绿色物流方面已经取得了显 著进展。这些国家通过推广环保物流理念、研发绿色物流技术和创新管理模式, 实现了物流业的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尚处于初级 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物流系统规划不合理,导致运输和仓储环节浪费严 重;物流信息不对称,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缺乏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等。
2、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 支持与推动力量
在国外,美国制定了《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等法律法规,推动绿色物流的 发展。欧洲通过实施“综合运输政策”等战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绿色物流管理 体系。日本政府则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物流创新。在 国内,政府部门也逐渐重视绿色物流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十 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旨在推动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5、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的趋势 和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环保的度提高,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呈现出以 下趋势: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二是绿色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绿色物流 发展的关键因素;三是绿色物流将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 四是国际合作将成为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论
引言
绿色物流是指通过优化物流运作流程,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物流活动。在国内外,绿色物流研究得到了广泛,主要是由于其对环境 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次演示旨在梳理和总结绿色物流发展 的相关文献,为进一步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综述
1、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
4、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的实践 案例分析
在国外,亚马逊公司通过实施绿色物流策略,成功地减少了碳排放和能源消 耗。在国内,阿里巴巴集团开展了大规模的绿色物流实践,包括电子面单、菜鸟 驿站等项目,有效地减少了纸质面单的使用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此外,京 东物流也积极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推出了一批环保、高效的配送车辆和无人机配 送试点项目。

关于绿色物流发展的英文参考文献

关于绿色物流发展的英文参考文献

关于绿色物流发展的英文参考文献Green Logistic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Introduction.Green logistics, also known as sustainable logistics, refers to the practices and strategies adopted by logistics operators to reduce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It involves optimizing supply chains to minimize emissions, conserve resources, and reduce waste. In recent years, greenlogistics has gained significant importance as businesses seek to reduce their carbon footprint and meet increasing consumer demand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of green logistics, examining current practice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Environmental Impact of Logistics.The logistics sector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ccounting for an estimated 8-10% of total emissions. Transportation, particularly road freight, is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to emissions, followed by warehousing and packaging. Oth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ogistics include air and noise pollution, waste generation, and resource depletion.Green Logistics Practices.To mitigate the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logistics operators employ various green practices, including:Modal shift: Shifting freight from road to rail or water transportation, which are more energy-efficient and produce lower emissions.Vehicle optimization: Utilizing fuel-efficient vehicles, implementing route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nd promoting driver training to improve fuel economy.Sustainable warehousing: Designing and operating warehouses to minimize energy consumption, water use, andwaste generation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efficient lighting, insul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Sustainable packaging: Using eco-friendly packaging materials, such as biodegradable or recycled materials, and optimizing packaging design to reduce waste.Reverse logistics: Implementing efficient systems for collecting and recycling returned products and packaging, minimizing landfill waste and conserving resources.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Green Logistics.Despite the benefits of green logistics, several challenges hinder its widespread adoption. These include:Cost: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practices can involve upfront investment costs, such as purchasing fuel-efficient vehicles or installing energy-efficient lighting systems.Lack of infrastructure: In some regions, the infrastructure needed to support green logistics, such as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 or intermodal terminals, is not adequately developed.Consumer behavior: Consumer demand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an influence logistics operators' willingness to adopt green practices. However, consumer awarenes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a premium forsustainability can vary.Regulatory environ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impact theviability of green logistics practices. Lack of clear or supportive regulations can create barriers to adoption.Future Directions in Green Logistics.As the demand for sustainability continues to grow, green logistics is expected to evolve and adopt new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Some key future directions include:Digitalization: Leverag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suchas sensors, data analytics, and automation, to optimize logistics operations and reduce emissions.Blockchain: Utiliz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enhance transparency, traceability, and collaboration in supply chains, leading to improve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mploying AI algorithms to optimize routing,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reducing waste and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Circular supply chains: Establishing closed-loop systems where products and materials are reused or recycled, minimiz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promoting resource conservation.Conclusion.Green logistics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y implementing green practices, logistics operator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meet customer demand forsustainability, and contribute to a greener future. Overcoming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green logistics requires collaboration among businesses, governments, and consumers. As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consumer awareness grows, green logistics will continue to play a vital role in shap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global economy.。

绿色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绿色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09 级学院:专业: 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完成日期:近年来我国绿色物流研究文献综述[摘要] 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一般物流单向作用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关键词]绿色物流,环境,成本,阻碍引言绿色物流是近几年刚被提出的一个新课题,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定义。

目前理论界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的特点、绿色物流的内涵、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和国外的差距、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战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具体的实施模式和操作方法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没有太明确的指导思想。

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没有出现实质的冲突,只是不同领域的人士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绿色物流理论的研究都是有益的贡献。

一、国内绿色物流发展概况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物流发展的一大趋势之一是“绿色物流”将成为新增长点。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活动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与开发,进行回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以及积极出台与其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我国,绿色物流的理念才刚刚传人,企业对绿色物流理念的认识也才刚刚开始。

在国家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导下,不少企业已具有环保意识,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和竞争的法宝;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按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

绿色物流评价研究综述

绿色物流评价研究综述

绿色物流评价研究综述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物流已经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评价绿色物流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对物流企业和政府决策者进行环境保护决策的依据,本文将对绿色物流评价的研究进行综述。

绿色物流评价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性能评价、经济性能评价和社会性能评价。

环境性能评价主要关注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排放物的减少、能源的节约等。

经济性能评价主要关注绿色物流的节约成本和经济效益,包括物流成本的降低、资源利用的提高等。

社会性能评价主要关注物流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的增加、社会服务的提供等。

绿色物流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环境指标、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环境指标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等;经济指标包括物流成本、资源利用效率等;社会指标包括就业机会、社会服务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

绿色物流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方法和定性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数据统计和模型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来评估绿色物流的性能。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专家经验和实地调研,通过专家评价和调查问卷来评估绿色物流的性能。

绿色物流评价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绿色物流评价的指标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使得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差。

其次,绿色物流评价的数据来源和收集难度较大,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最后,绿色物流评价的研究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以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方法和政策措施。

综上所述,绿色物流评价的研究对于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绿色物流评价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绿色物流评价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多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摘要: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一般物流单向作用关系。

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Abstract:Green logistics based on maintena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logistics one-way function relation change. As a new kind of logistics mode, the green logistics requirement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re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green logistics ha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but China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is still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to these questions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helps to find a better solution, so tha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soon as possibleKeywords: green log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引言高群钦,路克久,陈安宇(2009),根据物流的发展认为传统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底;运输环节中车辆的燃油污染和尾气排放;不可降解的废弃包装材料;流通加工产生边角废料照成的废弃物等[1]。

因此,丁东升(2009)认为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发展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做到物流去环境共存[2]。

2绿色物流的文献统计依据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历程,收集2008年至2011年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涉及绿色物流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章中所研究的绿色物流的各类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其中综述的内容包括为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3.1 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进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谢泗薪,吕静(2009)认为它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是一中融合了环境保护观念的物流决策模式[3]。

王静(2009)认为绿色物流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物流活动和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企业,如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4]。

绿色物流不仅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能为企业节能、减少污染。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3.1.1 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环保基础上的,最终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史成东(2009)认为在创造商品效益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重视低碳环保的今天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

3.1.2 绿色物流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据分析,王小龙(2009)提出产品从投产到出售,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几乎90%的时间处于存储、装卸、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中。

而绿色物流的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理念,更重视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6]。

3.1.3 绿色物流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取得新的竞争优势郑桂军(2009)认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环保,尽量减少或避免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同时,绿色物流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能够增强品牌的使用价值,大打绿色品牌,进行绿色经营,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由此企业将获得比别人新的竞争优势[7]。

3.2 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凤莲(2008)认为由于政府、企业经营者乃至个人消费者以往对其都不太重视,因而导致存在物流设施绿化水平低、物流信息系统不完整、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影响着现今绿色物流分发展[8]。

3.2.1 物流设施绿化水平低物流绿色的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观念的普及和政策的指定,还离不开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物流技术的支撑。

岳永荣(2008)认为当前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和绿色物流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物流设备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如在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也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而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物流环节缺乏强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9]。

因此物流企业想要提高其设施绿化水平,还要在绿色包装上醒目环保,还应符合4R要求,即少耗材(reduction),可回收(reclaim),可在用(reuse)和可再循环(recycle)。

3.2.2 物流信息系统不完善何衡(2009)认为我国物流技术水平和信息水平不足,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同时物流企业内部多数的系统相对分散,没有和其他关联企业的系统进行整合,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信息无法交换[10]。

如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还较弱。

3.2.3 物流专业人才匮乏随着我国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物流人才也被我国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

李本辉(2009)认为主要问题表现在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手段落后,目前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大学数量有限,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物流专业教育则更加贫乏,企业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11]。

3.3 我国物流的发展对策3.3.1 发挥政府作用,健全政策法规方芳(2009)认为首先,政府要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

货车运输量的增加是物流行业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

政府应该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例如,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限制城区货车行驶路线等。

其次,应该限制交通量。

通过政府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共同发展配送。

第三,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效率。

同时通过“绿色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物流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实施资源循环利用[12]。

3.3.2 改进作业环节,实施绿色物流刘志学(2002)提到一是选择绿色运输策略,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改变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多种工具想链接的运输方式、提高配送效率。

二是提倡绿色包装。

采用可降解、易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

三是开展绿色流通加工。

又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统一回收并处理生产废弃物。

最后,要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13]。

3.3.3 传播绿色理念绿色物流长远发展关键在于绿色理念的传播。

杨国川(2010)认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一项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事业。

推进绿色物流发展除了加强政府政策法规的约束和激励,还需要企业的自律和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14]。

3.3.4 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相关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刘学文(2008)认为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有正对地培养专业人才,加大教育投入。

同时,在物流与环境科学进行有益的交叉结合下,加强对企业物流人员技术培训,使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成为既懂物流专业知识又懂得绿色物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15]。

4 结束语通过以上论述,绿色物流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高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水平都有着深远影响。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

尽管我国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存在许多障碍,但从其社会责任及可以带来的积极作用方面考虑,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绿色物流,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高群钦,路克久,陈安宇,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对策[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0):22.2[2] 丁东升·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4.):143[3] 谢泗薪,吕静.绿色物流;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J].现代物流,2009(8):55-57[4] 王静,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08(12):40-42[5] 史成东,绿色物流的兴起[J].华工文摘,2009(4):10-11[6] 王小龙.论物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政策下绿色物流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21-22[7] 郑桂军.“两型社会”绿色物流意识的培养[J].企业家天地,2009(11):128-129[8] 高凤莲.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8(8)[9] 岳永荣.绿色物流发展之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08(6)[10] 何衡.绿色物流实施类型及效果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2)[11] 李本辉.绿色壁垒下国内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方案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7)[12] 方芳.绿色物流的发展之路[J].科技经济市场,2009(7)[13] 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14] 杨国川.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2)[15] 刘学文.浅谈发展绿色物流的积极作用[J].物流管理,2008(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