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保障的重要责任。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国有企业在员工激励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效率。
分析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激励机制不够灵活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多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一刀切的激励政策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
2. 管理层激励不到位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层的薪酬和福利相对较高,但激励机制并不完善。
一些管理层因为权力过大而滋生腐败问题,也导致员工对管理层的激励不满。
3. 绩效评价不科学合理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往往陷入形式化和官僚主义,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以“唯上”的绩效评价机制,阻碍了员工的晋升和发展。
4. 激励方式单一国有企业的激励方式主要集中在薪酬激励上,忽视了其他非物质激励,如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导致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减退。
5. 缺乏激励激情的文化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激励缺乏激情的文化,缺乏体现企业价值和员工成长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
二、对策研究1. 完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该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不同情况,完善灵活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使得激励政策更加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
2. 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对于管理层,国有企业应该加强监督和引导,完善其激励机制,激励正当竞争,避免滋生腐败问题,提高管理层的激励力度。
3. 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突破官僚主义,注重工作实际效果,使得员工的付出能够得到公正和合理的评价,并据此进行激励。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
只有通过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激励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激励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企业绩效下降。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薪酬不公、职务晋升难等,提出了激励机制改革对策,包括推行股权激励、完善薪酬体系、落实职业晋升制度等,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优化企业绩效。
关键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股权激励、薪酬体系、职业晋升正文: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激励机制存在不足,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企业绩效下降,进一步缺乏竞争力。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权力过于集中。
国有企业的领导层过于强势,决策层次单一,缺乏民主决策的考虑,依据权力地位制定政策,影响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薪酬不公。
国有企业职工的薪酬安排不合理,职工素质差异化较大,但薪酬差异却较小,不能很好地激发企业内部的竞争关系,也不能激励高素质人才的产生与留存。
三、职务晋升难。
国有企业中存在许多的官僚体制,职务与能力不匹配,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也不能真正的发挥企业的绩效。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推行股权激励。
在国有企业内部通过股权的牵制能够激励员工工作动力,增加员工的获利意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够真正的改变企业的管理结构,实现企业自主经营,提高效率水平。
二、完善薪酬体系。
在国有企业中,应通过考试、国家级、部门级和岗位级薪酬制度的变革,制定多层次、差异化的薪酬体系,使薪酬与能力、绩效挂钩,引导企业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三、落实职业晋升制度。
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职工的能力、素质和经验制订职业晋升制度,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使真正有才能、有贡献的人才能迅速得到提升,激励他们创新创造、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应接受市场的检验。
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的改革,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绩效,也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本文首先对激励机制进行了说明,引出探讨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其次对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则给出了一些有利于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
希望本文能够为国有企业员工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帮助和建议。
引言:在现代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创造利益的主要动力在于员工对企业工作的积极程度,因此,激励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责、以企业的发展为根本的职业价值观成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各种,但对于员工管理的始终是不彻底的,这导致员工激励中出现各种问题,解决员工激励问题是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经营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1、激励机制概述1、1 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是源于心理学的激励理论。
最早的激励理论重视利益对员工的影响作用,认为使用经济利益来激励员工是十分有效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益激励被认为“失效”,美国管理学教授提出基于人际关系理论的激励原则,即将人的社会性作为激励的作用点,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
1、2 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有效的激励能够使企业的凝聚力更强,激励机制发挥作用之后,企业员工的职业价值观会体现出十分一致的发展趋势,职业价值观的一致直接促进了企业的凝聚力的增强;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实力快速增长,企业员工在激励机制的促进下能够努力工作,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利益形成的更快,有利于企业资本积累;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文化快速建立起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之一,而激励机制的作用正是使企业所有员工的职业态度达到统一,统一的职业态度会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更强,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也会更加顺利。
1、3 研究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在我国,对企业管理加以重视是市场经济发展之后才开始的,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内,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还缺乏经验,不仅管理理念落后,在管理方法上也存在缺陷,单纯认为靠企业制度和员工的职业道德去约束和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是不切实际的,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使用激励手段,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转变管理方式、改善管理手段、更新管理理念的途径,在企业管理中使用激励理论,将对企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探讨其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混合所有制改革(Mixed Ownership Reform)是中国政府为了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将首先概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主要形式,然后分析这一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完善、企业文化融合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路径选择、实施效果等方面。
在改革动因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必然选择。
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可以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有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和经营绩效。
在路径选择方面,学者们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种观点认为,应通过渐进式改革的方式,逐步引入非国有资本,保持国有企业的控股地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国有企业的整体上市和股权多元化。
还有学者提出了通过员工持股、管理层收购等方式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
在实施效果方面,学者们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可以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问题研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问题研究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混合所有制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员工持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员工持股是指企业员工通过购买股份的方式成为企业的股东,从而分享企业的收益和风险。
员工持股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可以使员工和企业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员工持股的优势和现状分析1. 员工持股的优势员工持股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员工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
员工持股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绩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员工持股可以引导员工长期发展的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增加企业稳定性和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员工持股,企业可以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经营管理,形成共同致富、共同发展的理念,促进企业内部和谐稳定发展。
2. 员工持股的现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的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员工持股的范围较窄,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推行了员工持股计划,中小型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很少有员工持股的情况。
员工持股的影响力较弱,员工持股的比例很低,员工在企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员工持股存在风险较高、收益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员工对员工持股计划不够积极,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员工持股的积极作用。
二、员工持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 投资难题员工持股需要员工出资购买股份,但大部分员工的收入和储蓄相对有限,很难承担较大金额的投资。
员工持股计划通常要求员工购买一定比例的股份,员工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则很难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2. 激励难题员工持股计划需要将一部分企业利润分配给员工,以激励员工参与经营管理。
由于员工持股在企业经济利益分配中的比例较小,员工的经济激励效果并不理想。
企业中有效激励的研究
企业中有效激励的研究作者:苏红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2期苏红(山西焦煤煤炭销售总公司,太原 030024)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很多人投身于企业经营并探索其内在规律,渴望用科学方法取得对企业管理上的成功。
当今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一定的人才危机,也是今天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企业怎样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问题”。
从物质和精神激励出发,分析现代激励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建立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对企业进行有效激励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激励;有效激励;人力资源管理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04-0018-02一、现代激励理论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俗地说,激励就是通过精神或物质的某些刺激,激发人的动机、热情和活力,强化下属与企业目标一致的积极行为。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公认的两种基本激励方式。
但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片面性运用这两种方式的认识误区。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依靠行政指令来管理,对表现突出的员工也仅给予单纯的精神激励,“大锅饭”制度使得员工收入拉不开距离,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干多干少一个样。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有的企业许以高薪、分红、福利等种种诱人的物质条件来引进人才,但引得进人才却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
在职员工即使拥有较高的薪酬水平也存在普遍性不满,物质性激励手段也失去了应该起到的作用。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有效激励体系中的联系(一)物质激励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劳动激励的基本手段,精神激励则是劳动激励中起“导向”作用和强化作用的重要激励手段。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和前提的,也就是说,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是物质的派生。
从人的需要来看也是这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早已指出,人既有较低的需要也有较高层次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去考虑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问题研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问题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了当前经济领域的一大焦点。
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优化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员工持股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制度安排上的挑战。
本文将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1.激励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绩效员工持股能够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员工通过持股可以分享企业的盈利,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结合,提升员工对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与投入程度。
员工持股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合作意识,促进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2.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员工持股能够引入更多的股权激励机制,改善企业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与此员工持股还能够引入更多的市场化机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3.促进企业内部稳定和和谐员工持股可以缩小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减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促进企业内部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员工持股可以让员工更多地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减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
1.员工持股股权分配问题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的股权分配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由于员工持股的参与范围广泛,员工规模庞大,股权分配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员工持股的股权,让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员工都能够公平地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员工持股激励机制不足在实际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往往并不完善。
浅析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日益深入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同样如此,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脱颖而出,国有企业必须更加高效地利用和开发组织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而这离不开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激励的有效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这也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键词:国有企业,激励,对策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knowledge economy increasingly deep today, between enterprise and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as well, in order to compete in place and fore, state-owned enterprise must be more efficient use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especially in human resources, and thi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employees an effective incentive, incentive is effective or not, and, to some extent, related to enterprise’s prosperity and decline, this al so is each enterprise face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motivate,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激励对企业的作用1、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薪酬激励机制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了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研究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薪酬缺乏激励效果、员工薪酬福利待遇不公平、绩效考核不科学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进行改进,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整体绩效。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中,将会详细讨论现有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包括加强绩效考核、优化激励方式、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以期为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0字】1.2 问题意识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薪酬激励机制一直备受关注。
现有的薪酬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积极性。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着相对固化的现象,薪酬增长往往与工龄挂钩,而不够注重员工的绩效和贡献。
这导致了员工缺乏激情和动力,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
薪酬激励方式单一,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
员工的需求和动机各不相同,单一的薪酬激励方式很难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往往不够透明和公平,导致员工的不满和抱怨,影响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改进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在本文中,将对现有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字数:299】2. 正文2.1 现有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1. 薪酬水平不够具有竞争力:由于国有企业的薪酬结构较为僵化,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体制创新路径研究——以A公司为例
理论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体制创新路径研究——以A公司为例◎文/钟炳贤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也从传统的单一主体行为向价值网络群体作用转变。
如今,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已全面开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通过体制创新建立协同共赢的企业价值网络,可以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协作优势。
面对新形势,A公司抓住新机遇,直面新挑战,积极探索对全资子公司B公司进行体制改革,并实施多项措施,推动B公司高质量发展。
文章以A公司为例,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体制创新路径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体制创新;内部控制0 引言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受限于体制的特殊性,部分国企拥有庞大的资源,经营效率却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无法发挥规模效益。
为更有效地发挥国有经济的资源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国有、非公有、集体资本交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引入民营企业更加科学的管理体系及更灵活的市场应对机制,激活国有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民共进”。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最终是实现各所有制的多元混合,发挥不同性质所有者的激励约束作用,提高国有经济效能。
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体制创新,不仅是实现国企战略性调整、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推进非公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扩充新市场增长发展空间,促进国企民企互补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1]。
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体制创新的重要性1.1 有利于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发挥制度协同效应在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国有企业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可通过社会注资、民企入股、外资合作、员工持股、PPP模式等多方式发挥国有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带动作用,丰富国有企业体制创新途径,有利于国企汇集、发挥各所有制度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既扩大国有资本功能,也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促使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并对国有企业的绩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入手,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机理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绩效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文章旨在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传统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挑战。
因此,为了加快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机制,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关键。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产效率低下、创新能力弱、资源浪费严重等,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企业绩效成为当务之急。
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一种改革方式,旨在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机制,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
在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必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化的挑战,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可以吸收到更多的市场资本和人才,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变了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机制,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绩效水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本和技术的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引入更多的市场资本,提高企业的资金实力,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上市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上市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己经持续了三十余年,经过初步改革之后,如今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在不断推进,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开始,并且正在不断深化。
以后,我国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把混改作为国有企业改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渠道,为国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受国有企业掌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发展状况和盈利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国企的绩效是评价国有企业发展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国有企业的绩效水平直接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决定员工的福利待遇,国企绩效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市国有企业在所有国有企业中占核心地位,规模大、实力强、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因此,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上市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意义重大。
本文以我国上市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对国有股股东减持的持股比例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两大因素对上市国有企业绩效水平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展开论证。
首先是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其次,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上市国有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涉及到的理论有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和激励理论。
第三步,进行实证之前的理论分析,提出相关假设。
第四步,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方面,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7年在上海和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0家已经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运用Eviews8.0软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实证分析的结论为:上市国有企业国有股东减持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有正面影响;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绩效比改革前有所提高。
新时代下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机制研究
新时代下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机制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企业家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
在这种背景下,新时代下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机制也逐渐成为焦点和关注的话题。
一、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在新时代下,企业家精神不仅仅是指个人的创新和创业精神,更是指一种面对未来挑战的创新思维和自我激励的动力。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的精神奋斗和创造价值的理念。
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和生命力,它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家精神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是与经济环境和政策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机制研究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机制,既包括内部激励手段,也包括外部激励因素。
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家精神的实践和发挥,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 内部激励机制内部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薪酬、福利、晋升、奖励和培训等方式。
其中,薪酬和福利是重要的激励手段,要保证合理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给予合理的激励。
此外,晋升和奖励也是重要的内部激励手段。
需要建立公正的晋升机制,让员工感受到紧张的竞争氛围,同时也需要给予合理的奖励。
在奖励方式上,既可以采用金钱奖励,也可以采用荣誉奖励。
荣誉奖励能够更加彰显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自我价值认同和归属感。
2. 外部激励机制外部激励机制主要包括政策、市场、社会和文化因素等。
其中,政策因素是最为重要的激励因素之一。
政策支持可以通过税收、补贴、优惠等方式来激励企业家实践创新和创业,进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成长。
在市场方面,企业需要积极拓展市场和加强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社会和文化因素则是构建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和文化基础,需要通过激励措施和文化创意等方式来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Ubaidillah N,.T(2017)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并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每个股东的目标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了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分歧,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因为存在权力和财力上的优势,会通过这些优势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能会受到侵害,当股东利益不均衡时,企业的发展会放缓,盈利能力会减弱,不利于绩效的提升。
Matthews M,.R (2017)认为,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方面总结出国企混改的两点动因:一是国有企业的部分年收益来源于政府补贴,企业自身的收益水平低;二是国有企业的高管存在寻租行为且以公谋私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国有企业存在腐败问题。
Nancy K,.L(2019)认为,大股东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有正面影响,大股东拥有相对集中的股权,权力和实力都要高于中小股东,从企业发展中获得的收益也就更多;大股东获得的收益要高于对管理层进行监管和控制时所付出的成本,同时,对管理层进行监管和控制有利于大股东获得更多的收益。
Christopher S,.D (2019)用中国826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股价与国有股的比例呈U型关系,当国有股的持股比例低于40%时,企业的股价随国有股的比例增加而下降,当国有股的比例超过40%时,企业的股价随国有股的比例增加而增加,这充分说明,私有化与企业的绩效之间并不呈现正相关关系。
2.国内文献综述綦好东等(2017)研究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阻力与实现的具体路径认为,受到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较大的阻力,要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应重点从明晰产权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拓宽改革的路径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刘汉民等(2018)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控制权安排的问题,采用我国央属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上市公司的数据,在控制行业分类的前提下,通过研究董事会结构和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论证了控制权和股权非对等配置的逻辑合理性。
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改革
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改革
引言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激励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当前问题
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激励缺乏差异化:现行的激励机制较为单一,无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进行差异化激励,造成员工积极性不高。
2. 激励方式有限:目前的激励方式主要以薪酬为主,缺乏其他激励手段,如股权激励、岗位晋升等,无法全面激发员工的动力。
3. 激励目标不清晰:现行的激励机制缺乏明确的目标设定,无法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激励方向,导致激励效果不佳。
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改革措施:
1. 差异化激励:根据国有企业的性质和业务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激励政策,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对高风险行业的企业可以引入更大的风险回报机制。
2. 多元化激励方式:除了薪酬激励外,可以引入股权激励、岗位晋升、职业发展等多种激励手段,使员工能够从不同方面获得奖励和认可,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3. 设定明确的激励目标:制定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并将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达成目标后可以获得何种激励奖励。
结论
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改革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通过差异化激励、多元化激励方式以及明确的激励目标,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动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绩效和发展。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三篇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三篇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一篇武汉一冶建安公司于九月二十四日至九月二十八日组织了一次关于国企改制的考察活动,考察的单位是山东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三公司。
考察小组成员由一冶建安公司董事长龙惠均、工会主席张侠明以及企业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和部分经济实体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邀请了一冶建设公司劳人部的熊婉君副部长、吕桂云科长一同前往。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一、经营层和员工对国企的改制达到了共识;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三、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四、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五、建立了和谐的外部环境;六、掌握了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劳务分承包方。
下面谈谈山东建工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改制的具体作法:一、抓住第一次改革机遇,实行项目法施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施工管理体制的彻底改革,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建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至1990年企业已陷入难以为继的亏损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求生存、求发展,在没有任何上级部门指示和安排情况下,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自觉在省内率先推行项目法施工改革,并且一举获得成功。
从一九九一年开始企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向前迈出一大步,不仅扭转了企业陷入亏损边缘的被动局面,而且经济效益逐年较大幅度的增长。
例如:施工产值1990年仅完成2600多万元,到2023年已达到12亿元,增长了462倍;实现利润1990年亏损84万元,到2023年实现利润6255万元;竣工工程质量1990年优良品率为25%,2023年提高到81.88%,同时加强配套改革,建立了企业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财务、劳资、材料、设备、经营和预决算的十大业务系统并组建劳务及人才、材料供应、设备租赁、资金和生活服务等五大模拟市场。
并进行了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按月度对二级单位进行跟踪考核,建立健全了企业监督检查、审计考核体系,确保了企业稳步发展,为后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激励方案研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激励方案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逐渐走向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道路。
混改的本质是通过引入民营资本,使国有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带来新的变革和发展。
而在混改过程中,股权激励成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一项重要手段。
一、混改背景下的股权激励在混改背景下,股权激励成为了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
股权激励也是混改过程中推动企业市场化发展和管理变革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实,股权激励并不是混改新出现的概念,而是在国内外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
在国外,股权激励是企业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一项重要手段,因为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国内,股权激励至少出现过十几年的时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股权激励制度也日趋完善,已成为国内上市公司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激励机制。
在混改中,股权激励不仅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也可以使企业实现股权分置改革。
靠着股权激励,可以把向外置换股份转化为向内置换股份,从而引入新的私营资本并促进企业的升级改造。
股权激励还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上进心和发展动力。
这对于混改后的企业转型、管理变革尤为重要。
因为混改后,企业发生了很多变革和调整,对于企业经营水平、管理流程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多员工在变革和发展中发挥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同时,在混改中,股权激励还可以落实政策要求。
比如,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或者引进民营资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权与激励,以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
股权激励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在混改下,如何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是每个企业的难题。
不同的企业在股权激励方案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都要围绕公司战略和股权结构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财务状况、人才配置和考核体系等因素。
1.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企业要充分考虑股权激励目标、激励对象、激励方式等具体情况,以及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ESOP 下的国企混改中长期激励机制分析
企业战略MODERN ENTERPRISECULTURE572022.1(上)第1期 总第580期ESOP 下的国企混改中长期激励机制分析贺常迪 河南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摘 要 我国国有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探索并实施员工持股,不过在实践中被多次叫停,通过反复重启和试点,仍未获得明显的激励效果。
此次国企混改将员工持股计划再次提出,并重点由此推进国企混改。
河南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完善公司治理,推进混改进程,积极探索基于ESOP 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文章结合ESOP 概述,探究长期激励机制的作用,并分析ESOP 下的国企混改制中长期激励机制与实施,为相关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ESOP 国企混改 中长期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2)01-057-03国有企业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可帮助企业规避道德风险,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吸引并留住人才,长期化的激励对象积极行为和向上态度,联合激励对象共同防控企业运行风险。
河南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汲取员工持股多轮试点经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员工持股计划方案,以期在国企混改过程中充分发挥ESOP 的激励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综合绩效,完善治理体系,推进企业深化改革。
一、ESOP 概述ESOP 即员工持股计划,指的是企业为吸引并激励员工使员工持有公司股票,让员工作为公司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环节,共享剩余劳动成果利益,属于一种典型的中长期制度设计[1]。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企业经营中应用ESOP,对ESOP 相关理论也展开了深入研究,经过大量实践验证,提出ESOP 在现代企业理论体系当中属于一种非常有效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双因素论、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及共享经济论等都为ESOP 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提出公司经营者或代理人和公司所有者两者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经营者在代理职责履行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未必是最有利于公司股东的,所以公司经营期间面临道德风险。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激励现状研究——以中国联通公司为例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激励现状研究——以中国联通公司
为例
张娜;李晖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24()2
【摘要】本文研究是以中国联通作为案例对象,通过分析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实施股权激励的有效性问题,得出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如何才能够科学地实施股权经济计划的策略,既能够为中国联通自身制定新的股权激励计划提供参考,也能够为其他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之下实施有效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总页数】4页(P122-125)
【作者】张娜;李晖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6.1;F271;F272.92
【相关文献】
1.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中国联通公司战略管理研究
2.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以经理人股权激励为例
3.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激励方案研究——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
4.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中国联
通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研究5.分类改革视角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激励驱动因素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问题研究【摘要】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问题关系企业长远发展和兴衰成败,除了完善年薪制,应适当增加股权激励、晋级激励和荣誉激励,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义重大。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企业家;激励一、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时代所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等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和重大进展。
2013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要推动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接受凤凰卫视金石财经访谈时说,混合所有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混合所有制肯定不是国有和国有混合、民营和民营混合,一定是国有和民营的一种混合。
混合所有制我们也把它列为公有制的一种形式,这个大门就打开了,这样的话既发挥了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长处,比如国有企业的实力,国有企业的规范管理,同时也发挥了民营企业的优势,比如市场活力、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等,这些都结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所有制独特的一些竞争优势。
当前经济领域面临错综复杂的困难和障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综合推动简政放权、收入分配、减少腐败等众多难题的解决,是破解改革困局的突破口。
在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新思维,寻找新路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手段。
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应是初次分配改革,政府和企业让利于民。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股份制和证券化基础上,允许民间资本、社会资金、职工个人以资本和“知本”直接获取收益,增加财产性收入。
此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有利于加强公司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激励创新创业等。
二、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问题及原因分析本文以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汾西矿业)为例。
汾西矿业是我国国有大型I类企业,其前身为汾西矿务局,成立于1956年1月。
2000年8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汾西矿务局由工厂制改制为公司制。
2001年10月,加入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12月,由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重组为新的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8月9日,汾西矿业完成工商部门债转股新公司注册登记工作,标志着汾西矿业在产权制度上发生重大变革。
四个股东单位虽然都是国有企业,但汾西矿业26座股份合作制煤矿都是与民营企业、自然人股东合作成立的、国有控股51%的股份制企业。
汾西矿业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家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汾西矿业现有生产矿井11座及配套选煤厂,在建矿井29座,生产建设经营单位65个,原煤生产、入洗能力均达到“双三千万吨”以上。
截至2012年年底,汾西矿业资产总额达到461亿元,拥有职工44 855人,其中矿处级人员,也就是企业家队伍有600余人。
汾西矿业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山西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的战略部署,围绕“煤炭、电力、煤化工、物流贸易、新产业、公共服务”六大产业,谋篇布局“十二五”,到“十二五”期末,煤炭主业将实现“66996”(即原煤产量达到6 000万吨以上,原煤入洗能力达到6 000万吨以上,实现利税90亿元以上,职工收入9万元以上,销售收入600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发展目标;同时建设“安全、百年、富强、美丽”的新汾西,为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军世界五百强和创建国家级文明企业提供战略支撑。
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煤炭市场需求不旺、产能过剩、进口煤强势冲击以及煤炭市场长周期价格波动的影响,汾西矿业因煤炭价格跳水式下跌、回款困难、在建矿井投资巨大、煤矿安全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极度困难,职工工资依靠银行贷款维持。
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企业家队伍激励问题直接关系到“四个汾西”建设的成败。
汾西矿业和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没有把企业家激励问题放在一个开放的机制和平台上,也没有放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上,“人员要能进能出,干部要能上能下,收入要能高能低”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建立。
具体表现为企业家激励制度不完善。
2012年,汾西矿业围绕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年度薪酬,下发《生产经营单位(副处级及以上)班子成员年度薪酬管理办法》、《机关及直属单位副处级及以上管理人员年度岗位绩效薪酬管理办法》、《亏损单位副处级及以上人员薪酬管理办法》、《关于股份制区域公司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薪酬管理有关事宜的规定》和《领导人员安全风险抵押管理办法》,执行至今。
按上述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副处级及以上)班子成员年度薪酬=基薪+绩效薪+特殊贡献奖;机关及直属单位副处级及以上管理人员年度岗位绩效薪酬=岗位薪+绩效薪;亏损单位、未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利润(费用)指标的单位(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不实行年薪制,部门副处级以上管理人员不实行年度岗位绩效薪酬制度,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制;区域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矿井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执行年度薪酬制,区域公司机关执行年度岗位绩效薪酬制。
基于煤矿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安全风险较大的特点,年薪以外,汾西矿业领导人员实施安全风险抵押,抵押金标准按照薪酬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矿井瓦斯高低类别和安全生产责任大小等因素,以现行不同薪酬制领导人员的基薪和岗位薪标准的一定比例分别确定。
上述规定和办法所确定的年薪构成,主要与年度经营责任、经营业绩、安全生产挂钩,没有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结合起来,大多属于短期激励;即使生产经营单位(副处级及以上)班子成员年度薪酬中有“特殊贡献奖”,也含糊不清。
这样的规定和办法导致一些高级管理人员短期内挖掘企业潜力增加当年盈利,缺乏对关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关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目前,汾西矿业所存在的经营困境固然与国际国内煤炭市场经济下行的大气候有关,但企业家激励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目前企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企业家激励路径选择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市场体系、市场法规的完善程度,委托代理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权力制衡机制的新要求,以及信息披露制度可能带来的实际影响等,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按照责、权、利和激励与约束相对等的原则,合理选择混合所有制企业企业家激励的实现路径,才有可能使混合所有制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家,相对于企业的一般经营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方略,承担着企业经营成败的风险。
对于日益完善的经理人市场来说,企业家的选择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企业家激励问题更多依赖于委托代理机制的完善。
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95%以上的上市公司实行了股权激励;欧洲多数发达国家推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比例超过80%;在亚洲,期权激励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十分普遍。
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介绍,国际著名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通过对美国38家大型企业建立股权激励约束机制前后的业绩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的投资资本回报率、每股收益、员工人均创利三项指标均有大幅提升。
自2006年初《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后,我国有200多家上市公司提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有专家分析指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经过前几年的股权激励“冲动”之后,现在处于“低调期”,由于各种原因,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不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但随着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落实,出资人到位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必将趋于活跃。
因此,汾西矿业家继续完善年薪激励之外,必然要考虑适当增加股权激励、荣誉激励和晋级激励等综合激励措施。
一是继续完善年薪激励。
汾西矿业企业家年薪=基薪+绩效薪+特殊贡献奖,另有一块不计入年薪安全风险抵押奖励。
为了避免一些企业家在任期内挖掘企业潜力、增加当年盈利,对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重视不够的情况,建议把较为含糊的“特殊贡献奖”明确为“可持续盈利能力贡献奖”,并将“可持续盈利能力贡献奖”与落实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对企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实际贡献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这样,企业家年薪=基薪+绩效薪(安全风险抵押奖励)+可持续盈利能力贡献奖。
二是适当增加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使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为了克服企业家的短期行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应适当增加股权激励。
这样,把企业家的收益与国有企业长远经营责任有机统一起来,既可以避免原来部分企业家热衷于各种“费用偏好”和“灰色收入”,又可以固本强根,实现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使企业家与企业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当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纵深推进,借贷市场、产权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市场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外部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对公司、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的处罚力度也应相应加大,以提高违规和犯罪的经济成本,彻底铲除滋生腐败和犯罪的土壤。
同时,严格市场准入原则,要严格执行《公司法》第五十七条和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即国家公务员不得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刑满释放一定时期内和对公司破产负有重大个人责任或个人负有较大债务的董事、监事、经理、厂长在国家法规规定的期限内,禁止再到其他上市公司担任经营者。
三是晋级激励。
企业家经营绩效突出者,可以实现职务晋级。
2013年,汾西矿业对工业产值首次超过30亿元的一位设备修造厂厂长,按规定晋级为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享受子分公司副职级待遇。
这一举措,对企业家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
四是荣誉激励。
对企业家队伍,可以通过省级“功勋企业家”和行业性优秀矿长(经理)评比,推荐“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
还可以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获得“全国创争活动先进个人”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另外,还可以推荐优秀企业家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顾问、工会代表等,以提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在混合所有制条件下,只有对企业家实施综合激励,让企业家在新的发展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干,才能完成十八大所确定的“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重要战略部署,才能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2] 中国经济网.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解读十八大报告“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EB/OL].2012.[3]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4] 黄慧群. 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 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治理[N].中国经济时报,2001-10-24.[6]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2013年四届三次职代会文件[S].[7] 李志豹.混合所有制:中国企业改革新目标[N].中国企业报,2011-07-10.[8] 新华社.今年将推大型国企股份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EB/OL].2013-05-30.[9] 新华社.国资委副主任谈上半年央企运行及未来发展趋势[EB/OL].2013-08-21.[10] 宋志平.关注三中全会新经济改革谈混合所有制——凤凰卫视金石财经访谈实录[Z].2013-08-27.[11] 王栋琳.发展混合所有制趟过改革“深水区”[N].中国证券报,2013-09-26.[12]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S].2005.[13] 王显政.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Z].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