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二节第1课时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1课时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D.黄河是“地上河”答案:C解析: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故从长江流域向北调水,不能自流而需逐级提水。
2.与东线相比,“南水北调”中线的优点是( )①水质好②工程量小③可实现自流④可供调水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水质好,①正确;需要开挖渠道,工程量大,②错误;地势南高北低,可实现自流,③正确;水源调出地为长江支流,可调水量小,④错误。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C.缓解华北地区春季的旱情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答案: C解析:北方交通以陆上交通为主,水运少,“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紧张问题,不会提高华北地区水运能力;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沿线不会发展水产养殖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增加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从而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引水为主,沿山麓地带建设,沿线地势落差较小,又缺少建设水库的条件,不宜开发水电。
我国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非常丰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材料主要说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B.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C.为了发展西部地区的油气工业D.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地区答案: D解析:依题意,结合材料信息“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可知,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地区,因此我国需实施“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西线中线东线,三条线工程总体详细示意图
南水北调中线、东线详细线路图。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省境内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省境内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中线东线三条线工程总体详细示意图
南水北调西线中线东线,三条线工程总体详细示意图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图。西线、中线、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在地形图上一目了然。
南水北调三条线调水线路简洁示意图。西线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上游。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 调水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东线从长江下游调水至天津、胶东半岛。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一.南水北调的背景: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上午正式开工建设,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
南水北调三条调水线路互为补充,不可替代。
到2050年三条线路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
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示意图如下:三.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1.主要目的是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特别是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
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黄淮海平原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2.工程近期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1.东线方案中自北向南沟通的水系分别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2.路线:长江下游江苏扬州附近江都抽引长江水,基本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主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并连通作为调蓄水库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通过隧洞穿过黄河后可以自流,需新招位临运河进入京杭运河的卫运河、南运河终点到天津。
输水主干线全长1156公里;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全长701公里。
规划分三期实施。
3.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
由于东线工程输水河道所处位置地势较低,受高程限制,主要供水目标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解决苏北、山东东部和河北东南部农业以及津浦铁路沿线和山东半岛的城市缺水,并可作为天津市的补充水源?主要受益地区是苏北和山东的鲁西南及胶东地区。
具体为:苏北除里下河腹部及其以东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微省蚌埠以下淮河两岸、淮北市以东的新汴河两岸及天长县部分地区;山东省的南四湖周边、韩庄运河和梁济运河侧、胶东地区部分城市及鲁北非引黄灌区;河北省黑龙港运东地区;天津市及近郊区。
优点: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水源丰沛,可利用现有泵站和河道,工程较简单,投资较小,易于分期建设。
南水北调课件
西线:从长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上筑坝建水库, 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向黄河上游补水,重点是“补水干 流,解放支流”。西线虽短,但地形最复杂。
3、西线调水方案
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河段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筑坝引水,通过引水隧洞穿越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巴 颜喀拉山进入黄河。
优点:水质好 缺点:工程量大,水量小
南水北调
为何调 如何调 何时调 何影响
经生 济态
东 中 西 先蓄 线 线 线 后调
输受 水水 区区
总结:
南水北调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 大的远距离、跨流域、跨省市调水 工程,它的建设如同万里长城、京 杭运河一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 伟大工程,它将成为人类充分利用 地理、地形特点优化配置国土资源 的又一个伟大范例。
是( )A
• A豫 B 鄂
• C晋 D 冀
感谢领导莅临
东线工程流经省区从南到北 :江苏、山东、 河北、天津;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淮海平原。
线路优缺点
1、东线调水 从长江干流扬州附近抽水,利用原京杭大运河输
水,逐级提水北上,穿过黄河,再经运河到天津。
优点:由于东线调水工程利用了旧运河,可大量减少耕地 的占用,减少移民数量,社会难度小,投资省;水量大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建水库、大坝储水。
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 建水库、大坝储水;节约用水。
探究活动 4 HOW:
【问题探究】 国家投巨资建设调水工
程,怎样充分合理使用
【问题思考】 调来的水资源?
见课本95页资料3的1.2.3题
资 料 三
资 1、在城市生活、工业、生态以及农业等方面,受水区 对调来的水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
南水北调详解
水源 区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 流雅砻江、大渡河
供水 区
淮河下游地区;黄河下 游地区;海河流域(黄 淮海平原东部地区)
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 线湖北、河南 地区
西北干旱地区,重 点是青、甘、宁、 内蒙古、陕晋六省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 西北,可 自流供水
评 优 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 可自流供水; 价 点 泊可以利用,工程量 较 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 小;前期投资少、工期 短, 缺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 需挖新输水渠道, 点 南低,需梯级抽水北送, 工程量很大;且需要占用农 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 田和工程移民。 造成二次污染)
盐碱化 。 水后土壤容易发生________
(5)东线沿线地区经济发达,大量 污水 排放会降低水质。 _____
除了水资源以外,还有哪些资源调 配工程?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 域调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记忆理解运用)
1.自然原因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 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 不具有流动性
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部分地区气候反常等。 人为原因:用水量迅速增加; 浪费严重; 水质污染。
解决措施:
建立蓄水工程(时间)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空间) 合理开采地下水 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问题探究: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 提示: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 流量小,蒸发强;工农业发达,用水量 大;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 费严重;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问题探究: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 西南诸河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为什 么要选择从长江调水? 提示:从长江调水,路径较短,投资较 少,调水难度较小,长江水量较大。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中线工程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团城湖,输水总干渠全长1267km,天津干渠从河北省徐水县分水至天津外环河,长154km。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我省既是水源地又是受水区,是渠道最长、移民最多、占地最多、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
在我省境内包括丹江口水库库区工程和输水总干渠两部分。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新增淹没面积302.5平方公里,其中我省境内新增淹没面积为144平方公里,占地21.7万亩,淹没影响房屋面积258.4万平方米,需搬迁安置移民15.7万人;总干渠在我省境内731公里,流经8个省辖市,21个县(市),占地35.5万亩,其中永久占地18.1万亩,临时占地17.4万亩,需拆迁房屋208万平方米。
拆迁涉及人口5.5万人;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分配我省用水量37.69亿立方米;主体工程静态总投资1367亿元,其中我省境内投资约670亿元。
我省受水区内规划供水城镇为43座,其中11座省辖市市区、7座县级市和25座县城,输水形式采用管道为主,计划2010年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从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南水北调列入我国跨世纪骨干工程,再到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历经五十余年的规划设计、科学论证和反复比选,最终形成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工程实施方案。
通过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四横三纵”的中国大水网总体布局,实现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十分有利于在更广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
工程建成后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新增加一条黄河,对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水利工程之-南水北调
据中国工程院专家刘昌明院士预测,2030年 我国每年需要粮食6.80-7.25亿,远远超出现有 的生产能力,粮食缺口高达1.8-2.2亿t。即使通 过节水改造,使单位灌溉水粮食产量提高25%, 仍将增加不少农业用水。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必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刘昌明院士的预测是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 城市化进展,城镇和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零增长或 负增长情况下做出的,但是我国经济社会仍在快 速发展的过程中。
东线方案的主要优缺点: ● 从长江下游取水,水源保证。 ● 充分利用江苏已建的江水北调工程及大运河等 水道、工程量和投入较少,技术上简单(穿黄洞早 已打通),收效快。 ● 可以解决山东缺水的紧急问题。 它的问题是有水的污染和供水区偏东,不能 直供到特大城市。另外要解决好与江苏的关系问 题。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河 南)陶岔渠首闸引水,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 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 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长江科学院为南水北调立项论证提供技术支持 长江科学院是从事长江治理开发中重大问 题研究的专门机构。先后完成了三峡工程、丹 江口水库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与设计。 现已完成南水北调工程科研项目357项,为 工程立项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计划兴建的超大型跨 流域调水工程,1992年被列入中国跨世纪 的骨干工程之一。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 要目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200多公里,交叉 建筑物1700多个,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直 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其技术性要求很高。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 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 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2050年:为 北方增加一条黄河水量。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 况分期实施。 这三条线是分期施工的,现在进行的是东线 和中线的一期工程。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东线和中 线的第一期工程。第一期工程是在2002年年底正 式批准动工的。这两条线的工程进度比当初规划 有所滞后,东线工程黄河以南的那一段可争取 2007年底或者2008通水。中线工程最北一段即石 家庄到北京段,我们称为应急工程,正在全面抓 紧修建。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五、西电东送工程
1、西电东送工程三条线路
①北路:主要将黄河上游河段的水电和晋内蒙古陕等 省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工业基地(北路主要是火电), 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
②中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输往华东地区 (沪宁杭工业区)(中路主要输送水电)
③南路:将乌江、澜沧江南、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 资源及云贵两省坑口电站的电能输送到广东(珠江三 角洲)(南路主要输送水电)
活动二:
阅读知识窗“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任务。
1. 为什么我国要进行南水北调,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是北水南调?
2. 查阅资料,对比我国南水北调中 线工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 工程方案,完成表格。
活动二:
1. 为什么我国要进行南水北调,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是北水南调?
• 影响:为人们提供洁净的水源,提高生活质 量
• 保障工农业用水,提高经济效益;缓解城乡、 地区、工农争水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 保障了生态用水需求,改善生态环境;减少 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沉降
四、西气东输工程
1、 西气东输的线路 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
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
方案 起点 终点 水量水质 地势对线 路的影响 优点 缺点
东/中/西线
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 1.阅读下列图片,归纳出我国的水资源的特点
(1)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 亚,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2)我国的水资源分布 ①空间分布:
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 东南多,西北少
南水北调教学课件 (共29张PPT)
种类 水能资源 煤炭资源 石油资源 天然气资源 太阳能资源
水资源
中国能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富集区
贫困区
西南、中南、西北
东部沿海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
华东、华南
东北、华北、西北、近海
华东、华南
中部、西部、近海
华东、华南
西北、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东部、南部
西部、北部
背景资料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东线: 江苏扬州→沿京杭运河
向北至天津 向东经过济南至烟台、威海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规划示意
中线: 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天津
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引水 工程拟定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筑 坝建库,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 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规划示意
西线: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西北
讨论
试从水量、水质、建设成本、运转成本、 对沿途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南水北 调工程东、中、西线的优缺点。
优点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缺点
优点
缺点
水量丰富,供水稳定; 水质较差,易出现二次污 东 可利用现有水道,工程 染; 线 量较小、投资较少;
对调出区:
利——利于加强河流综合治理
东线——
长江入海水量减少,河 口 三角洲萎缩,海水倒
灌,盐度升 高,咸潮加
剧;
弊
中线——
移民问题;对 汉江中 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西线—— 生态环境问题
对调入区:
经济效益——
缓解水资源紧张,促进经 济发展。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有效 利 生态效益—— 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
南水北调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河南南阳淅川)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
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
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
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四省市供水。
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
中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可调水95亿立方米。
同时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引江济汉等四项生态建设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目前已经开工的中线北京石家庄段应急供水工程开工建设7个单项工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北京永定河倒虹吸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自1952年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几代技术人员始终不渝地坚持开展中线工程的勘探、测量、规划与设计工作。
1987年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报告》,19 91年对此报告进行了修订;1992年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国家环保局审查并批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995~19 98年,水利部和国家计委分别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论证和审查,同时对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和不加高的多个方案进行了补充研究。
新世纪伊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变化,长江委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以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再一次对中线工程规划进行了修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规划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工程大体上在2010年以前建成;后期进一步扩大引汉规模,年均调水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工程预计在2030年完成;远景从长江三峡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存在。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 ,居世界第6位。
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为适应缺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
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我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特点,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3%,耕地面积占全国38%,其中长江流域年径流量为9513亿m3,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5%,人均和亩均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丰水区;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年径流量占全国的17%,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2%,其中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胶东地区的河川径流量为1573亿m3,约占全国的6%,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40%,人均和亩均水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缺水区,尤以海河流域更为突出,年径流量只有264亿m3,不足全国的1%,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全国10%和12%,缺水十分严重。
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的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近10倍,亩均水量为17倍。
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及全国的人均、亩均水量见表1。
我国北方缺水不仅因为水资源少,而且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年径流最大与最小的比值,南方为2~4倍,北方为3~8倍,淮河为15倍,海河则高达20倍。
更为严重的是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发生,黄河出现过连续11年枯水年(1922~1932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70%。
海河出现过连续8年枯水年(1980 ~1987 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57%。
水利工程之南水北调-PPT课件
据中国工程院专家刘昌明院士预测,2030年 我国每年需要粮食6.80-7.25亿,远远超出现有 的生产能力,粮食缺口高达1.8-2.2亿t。即使通 过节水改造,使单位灌溉水粮食产量提高25%, 仍将增加不少农业用水。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必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刘昌明院士的预测是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 城市化进展,城镇和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零增长或 负增长情况下做出的,但是我国经济社会仍在快 速发展的过程中。
《总体规划》提出了“政府宏观调控、准市 场机制运作、现代企业管理和用水户参与”的 体制设置原则。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 事分开,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南水北调项目法 人,由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债 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全过程负责。分别组建水源 有限责任公司和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各有关省 市组建地方供水公司。干线有限责任公司与地 方供水公司签订供水契约,实行合同管理。
水利工程专题之-----
南水北调
东南大学
1.南水北调的原因 2.南水北调的规划历史 3.东中西线介绍 4.技术论证 (1)长江水如何穿越黄河 (2)丹江口水库加高扩容 (3)冰冻期输水防止断流 (4)治理膨胀土变形滑坡 5.投资估算 6.生态问题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继三峡工程以后,我们国家 正在实施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设。它是一项跨流 域、长距离的调水工程。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性 的水资源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总体规 划推荐东线、中线和 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 长江、黄河、淮河和 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 构成以“四横三纵” 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南水北调工程的由来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听取原黄河水 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同志关于引江济黄的设想 汇报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 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从此,拉开了南水北 调工程的大幕。 1958年3月,毛泽东在党中央召开的成都 会议上,再次提出引江、引汉济黄和引黄济卫 问题。同年8月,发出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 示》指出:“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 北调为主要目的地,即将江、淮、河、汉、海 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规划”。这是 “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见之于中央正式文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PPT课件
穿黄河工程
• 总干渠在黄河流域规划的桃花峪水库库区穿过 黄河,穿黄工程规模大,问题复杂,投资多, 是总干渠上最关键的建筑物。经多方案综合研 究比较认为,渡槽和隧道倒虹两种型式技术上 均可行。 • 由于隧洞方案可避免与黄河河势、黄河规划的 矛盾,盾构法施工技术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可 借鉴,因此结合两岸渠线布置,推荐采用孤柏 咀隧洞方案。 • 穿黄河隧道工程全长约7.2km,设计输水能力 500m3/s,采用两条内径8.5m圆形断面隧道。
新世纪的宏伟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由来
• 50年前,毛泽东在“长江”舰上听取长 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汇报后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 借点水给北方?”这是南水北调最初的 设想。 • 此后的50年间,水利部、长江委、黄委 及有关部门为此展开了大量工作,最终 形成了东、中、西三条线路的调水方案。
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
• 为免除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工农业及航 运等用水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兴建: 干流渠化工程兴隆或碾盘山枢纽,东荆 河引江补水工程,改建或扩建部分闸站 和增建部分航道整治工程。
输水工程
总干渠 (1)
• 总干渠自陶岔渠首引水,沿已建成的8km渠道 延伸,在伏牛山南麓山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 带,向东北行进,经南阳过白河后跨江淮分水 岭方城垭口入淮河流域。经宝丰、禹州、新郑 西,在郑州西北孤柏咀处穿越黄河。然后沿太 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唐 县进入低山丘陵区,过北拒马河进入北京市境, 过永定河后进入北京市区,终点是玉渊潭。总 干渠全长1241.2km。 • 天津干渠自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村北总干渠上 分水向东至天津西河闸,全长142km。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中国地理第6期:南水北调其他调水工程
中国地理第6期:南水北调其他调水工程我国主要调水工程有南水北调、引黄入晋、引黄入京、引滦入津、引滦入唐、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引江济太、东深引水、引大入秦、引碧入连、引黄入洛、引黄济青、引黄济延、引黄入淀等。
一、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最为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三条线路:东线、中线、西线(见图2),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
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输水2000天,累计向北输水300亿立方米,已使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
其中,北京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提升至1.2,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由治理前的每年上升0.48米增加到0.74米。
1.东线工程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见图1),终点天津。
图1 江都水利枢纽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
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输水到烟台、威海。
2013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图2 南水北调线路图2.中线工程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沿线的20余座城市供水。
工程总1432千米,2013年完成主体工程。
水源70%从汉江流域汇聚至丹江口水库,由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从河南南阳的淅川陶岔渠首闸出水,河南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图解南水北调西线摘要:将西线调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确立为恢复扩展北方干旱地区湿地面积,强化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储藏,修复三江源及周边区域生态;实施藏南谷地水汽通道建设,提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降水条件,对峡谷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冰川/泥石流堰塞湖形成实施提前人工干预,化解区域地质灾害,关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群众生活,拓展区域开展空间;关注到雅江下游邻国人民的利益,合理调水。
走生态为主、储藏为先、化害为利的治水之路符合国情,切合联合国饮用水平安千年开展目标。
对于跨区域、高投入调来的珍贵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施以“内流为主,外流为辅〞的生态补偿、水系优化战略,采取超大容量集中蓄存与人工增雨相结合的治水模式,从制度、编制上强化人工降雨队伍常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好藏水北调创造的历史契机,积极从事环境生态、水文气候等交叉学科研究,通过多年运行实践,探寻并确立符合大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生态建设所需要的合理优化的湿地覆盖面积。
建立并实行长效管理机制,从大尺度上掌握区域水量消耗与补给的总体平衡,将内陆湖储藏水总量始终控制、保持在一定的浮动范围,使之成为西北国土资源永久的组成元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高原贯穿隧道,防凌灾,“内流为主,外流为辅〞,梯级组合坝,高危堰塞湖化险,强制导汽,水汽切变,高压管道,轻轨地铁,无人值守电站,饮用水平安千年开展目标,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前言南水北调西线――青藏高原贯穿隧道引水工程,充分考虑到藏东南水汽资源丰富,温湿条件好,环境修复快的优势,拟利用我国三级阶梯地形的有利条件,在不触及三江源区域水系的前提下,通过开凿藏南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局部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之后实施分流,将柴达木盆地及祁连山周边地区建设成为国家水资源战略储藏库,建设第二“天府之国〞。
大力开展林牧业,合理规划生态渔农业;增加西北地区的国家森林储藏,修养水土,提高天然草场、人工草场的覆盖率,增加地表有机腐植质含量,改进土壤结构;调节气候,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促成降水,修复山地冰川;解决急需的工业用水,消除制约西部地区未来开展的瓶颈问题。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图
可调水量
西线 最少 最好 要翻越崇 山峻岭, 工程难度 大
中线 较多 较好 地势南高北低, 基本可以全线自 流,建成后营运 成本较低
东线 最多 较差
长江到黄河地 势南低北高, 要分13级台阶 抽水,耗电量 大,营运成本 较高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 调水线路的 影响
配套设施
没有现成 的配套设 施
利用三峡水库和丹 利用京杭运河 江口水库蓄水,要 河道输水,不 开挖新的输水渠道,需要开挖太多 建设成本较高 渠道,建设成 本较低
探究活动 2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宜调水? 冬春季节,尤其春旱严重。 夏秋季节。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枯水期,长江丰水期时北方可能不缺(7、 8月为北方雨季),而且从长江调水至华北,路上还需要一段时 间。只能采用先蓄水再调水。 修建水库。
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 跨流域调水要注意的问题 • 1、先节水后调水 • 2、先治污后通水 • 3、先环保后用水
• 水污染不仅危害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 性,损害人民身体健康,还进一步加重了 水资源的短缺。强化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 保护,将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 善环境质量。 • 节水、治污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协调水资源 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 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 生态用水的重要前提。
●
东线
●
郑州
丹江口
扬州
三峡
探究活动 1
•
读图说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 西线三套方案的具体输水路线: 东线:从 扬州(江都抽水站) 取长江水沿 大运河北上,到达天津和山东半岛地区。 • 中线:第一期工程从 丹江口水库 取水,沿 豫西地区和 太行山 (山脉)的东麓,到达 华北地区。 • 西线:从长江上游各干支流凿洞引水到 达 黄河上游 。
中考地理热点之三: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附答案)
中考地理热点之三:南水北调与西气东输(附答案)1.读“南水北调部分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南水北调工程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_____________河道.(3)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_____________水库调水,经过郑州、_____________等城市输往北京、天津.(4)南水北调虽然是解决水资源地区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但我国水资源总体供应紧张,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_____________比调水更重要.(5)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2.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人已经喝上了长江水,这利益于_____________工程。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_____(时间或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_____流域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东线方案利用已有的______________将长江水引入天津、北京。
(4)几年来缺水逐渐严重,为缓解我县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长期受到干旱缺水的困扰,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京、津、冀、鲁地区和淮河流域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连年发生的严重干旱缺水。
材料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及淮河、海河流域现有河道、湖泊和建筑物,并密切结合防洪、除涝和航运等综合利用的要求进行布局。
在现有工程基础上,拓浚河湖、增建泵站,分期实施,逐步扩大调水规模。
材料三:南水北调示意图(1)我国北方地区最严重缺水的地区是____________,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水北调简介
练一练:读下图回答问题
7、解决北方缺水的措施中,除跨流域调水外, 还有 节约用水;修建水利工程;防治水污染等。
练一练:读下图回答问题
7、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的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 成功地建成了引滦入津工程和 引黄济青 工程。
优点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有京杭运河可 虽地形较复杂, 以利用,工程 但地势南高北低 量较小 ,前期 可自流供水,水质 投资少,工期 较 好 短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不平衡
数量上:
空间分布上:
“总量多,人均少”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不平衡
•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81.0%
4180立方米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总结: 问题探究一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结论: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水资源不足, 北方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是
决定南水北调的根本原因。
自然原因:
属于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 且降水集中在7、8月份,河流湖泊少, 积蓄水量少,许多雨水都以洪水形式流入 海洋;特别是春季干旱严重。
• 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 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 件,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 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 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经济的发展。
• 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 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 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 扩大,控制地面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