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浅析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浅析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1. 引言1.1 简介小麦(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小麦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
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称为"人类的命根子"。
它是我国农业经济的支柱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正确认识和掌握小麦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小麦的栽培技术涉及到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只有全面严谨地把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确保小麦生长过程中不出现严重的问题,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
1.2 研究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的产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病虫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加强对小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加剧,小麦的病虫害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
病虫害不仅会导致小麦产量大幅下降,还会影响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
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国内外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研究思路,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经验,不断提高我国的小麦种植水平,为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的内容到此结束。
2. 正文2.1 小麦栽培技术小麦栽培技术是指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栽培措施,以获得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小麦作物。
小麦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的播种期、科学的肥料施用等方面。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小麦栽培的基础。
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有所差异,农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
常见的小麦品种有冬小麦、春小麦等,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种植条件进行选择。
绿色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绿色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绿色小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合理利用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获得的优质、高产、优良品质的小麦谷物。
下面介绍绿色小麦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一、栽培技术1.土壤改良:在小麦生长季节前进行深耕、中耕,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钾等营养元素,改良土壤性质,提高肥力。
2.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保墒,适当修剪,加强茬地管理,利用秸秆、膜等覆盖物保护土壤,留有足够的水分和肥力。
3.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要求的良种。
选用抗逆性强、耐病虫害、优质丰产的小麦品种。
4.适期播种:根据地区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期。
在土温达到10℃左右时,为适宜的播种期,有利于小麦早期发展。
5.施肥技术:科学合理施肥,采用基肥追肥的方式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小麦的营养水平。
在小麦孕穗期施用适量钾肥有利于提高小麦质量,增加产量。
6.灌溉技术: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及时补充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
在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要适量加大灌溉强度,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
7.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艺措施防治等方法,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禁用含有毒性的农药,严防药物残留。
健康育苗,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黑粉病:在播种前消毒种子,施用高岭土等物质改善土壤,及时清除前茬秸秆等遗留物,做好田间通风透气,对于病基轮作和间套玉米等作物,以减少病菌的积累。
2.叶斑病:定期清理落叶和禾本植物,间隔农田灌溉,留有足够的通风空间,采用生物防治、农艺措施防治等方法。
3.锈病:采用品种抗病育种、灭菌处理、药物防治、农艺措施防治等方法,做好田间通风透气。
4.小麦赤霉病: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施用有机肥、秸秆等覆盖物改良土壤,提高防病能力,定期清理病株和死叶。
5.田间虫害:通过系列化的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注意多种防治,合理选用农药,勤劳田间检查,定期清理残根等。
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其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近年来在农业科学领域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和研究。
为了有效防控小麦病虫害,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绿色防控技术,以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综合病害防控技术1. 选育抗病品种小麦品种的选育是防控病害的首要措施。
科学家们通过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培育出了多种抗性强的小麦品种,如抗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等。
这些抗病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小麦病害对产量的影响,提高了小麦的抗逆性和生产力。
2. 合理轮作制度合理的轮作制度有利于减少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积累,减少病害的发生。
小麦和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轮作,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小麦病害的发生。
3. 良好的田间管理措施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管理田间环境,及时清除病虫害的病残体和虫卵,减少病害的传播。
合理施肥、灌溉和密植,提高小麦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菌和微生物等对害虫进行防治的技术。
可以引入天敌虫对小麦上的害虫进行捕食,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这种方法对环境影响小,且不易产生抗性,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虫害防控方法。
植物提取物对小麦上的害虫有一定的驱赶和杀灭作用。
可以采用植物提取液进行喷洒,以减少害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这种方法无毒无害,不易产生抗性,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的害虫。
3. 低毒、高效杀虫剂的使用在必要时,可以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剂量控制和防护装备,以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 定期监测和预测病虫害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及时预测病虫害的流行趋势,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种植良种是防治病虫害的首要步骤,要选择抗病虫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小麦品种。
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小麦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控小麦病虫害,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是指在尽量不使用或减少化学农药的情况下,通过综合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实现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控,达到安全、高效、环保的目的。
下面将从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和化学防控三个方面介绍小麦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一、生物防控(一)生物防控的定义生物防控是指利用天敌、寄生天敌、病毒、细菌、真菌等天然生物资源,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
生物防控是一种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通常不会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危害。
(二)生物防控在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1. 天敌的引入天敌是指对小麦病虫害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
通过人工繁育和放飞天敌,可以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引入寄生性蜂类对小麦蚜虫进行天敌防治,可以有效减少小麦蚜虫的危害。
2. 病毒、细菌、真菌的利用部分病毒、细菌、真菌对小麦的害虫和病害具有控制作用。
通过选育适合的病毒、细菌、真菌菌株,可以实现对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控。
利用拮抗真菌对小麦白粉病进行生物防控,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率。
3. 植物的抗病抗虫性利用通过选育抗病、抗虫小麦品种,可以使小麦在遭受病虫害侵害时,减轻病虫害对小麦的损害,达到生物防控的效果。
(二)物理防控在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1. 高温熏蒸通过将受到害虫侵袭的小麦种子或土壤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以杀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和虫害,起到物理防控的效果。
2. 低温保存冷藏可以使小麦种子中的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处于低活性状态,延缓其繁殖速度,从而达到物理防控的目的。
3. 光照处理适当的光照可以影响小麦生长环境,降低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从而实现对小麦病虫害的物理防控效果。
三、化学防控(一)化学防控的定义化学防控是指利用农药或化学药剂,通过喷洒、熏蒸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一种防控方法。
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马抒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性动物,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小麦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很容易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甚至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不仅防治效果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还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探讨了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1、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苗期和穗期发病流行较为严重的一类常见病,小麦受到病原菌侵染之后,会在小麦地径基部产生椭圆形网纹状的褐色病斑,严重的话会造成小麦严重倒伏和枯死,很多农民群众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为了增加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盲目使用大肥,忽视了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使用,造成小麦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旺盛生长情况,降低了小麦苗的抗病性能,从而造成纹枯病在麦田大范围传播流行。
2、土传类病害。
小麦土传类病害主要包括了根腐病和全蚀病,其中后一种变化能够在小麦的任何生长发育阶段出现,患病植株苗期受到病原侵害之后根茎呈现黑褐色,如果防治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根系大量死亡,从而影响到地上植株的正常生长。
其受到病源侵染之后,在患病植株上会形成干枯的白穗。
小麦根腐病一般在苗期出现,造成小麦苗的牙鞘和根部出现腐烂现象,影响到出苗率和麦苗的健康生长。
3、地下害虫。
金针虫、蝼蛄和蛴螬是小麦种植过程中威胁较为严重的常见地下害虫。
这类害虫主要在小麦苗期产生危害,小麦播种到出苗阶段,地下害虫在地表下危害小麦种子,造成小麦种子被啃咬,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到田间的出苗率。
当小麦进入苗期之后,地下害虫会从土壤当中出来,危及到地上麦苗的正常生长,造成麦苗被啃断,生长发育不良,田间严重缺苗,危及到小麦的健康生长,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减产。
4、蚜虫。
小麦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常见的害虫主要包括了蚜虫和吸浆虫。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小麦是一种传统的重要粮食作物,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种植小麦,而在我国,小麦也是四大主粮之一。
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保障农民种植效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小麦种植技术1.地力保育和土壤改良小麦生长需要营养丰富的土壤,所以有好的地力保育和土壤改良策略对提高小麦产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首先要做到农作物轮作,防止连作。
其次要适时施肥,让土壤养分充足。
此外还可以采用有机肥、沼液和生物菌肥等方法来改良土壤。
2.及时肥水管理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肥、水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因此,科学合理的施肥和浇水,对小麦的生长发育特别重要。
施肥方式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小麦的生长周期,来科学合理地配比肥料,适时施用。
浇水也应该有计划,发现缺水及时浇水,防止过度浇水导致小麦水根受损。
3.选好品种小麦品种众多,不同品种适应的环境也有所不同。
所以,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小麦品种,保障生产效益管道颇为重要。
同时,要了解小麦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有针对性地做好管理工作。
1.小麦病害的防治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种植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不同病害的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
比如说小麦赤霉病,可以通过经常切断和烧毁感染的部分来控制传播;小麦锈病可以通过盐酸硫磺熏蒸或者农药喷洒来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合适的剂量进行防治就变得特别重要。
小麦的虫害同样困扰着种植户,对此我们可以采取贴黄夹或者粘板等措施来夹捕害虫,同时也可以使用农药喷雾等措施进行防治。
同时要加强小麦的管理及草地卫生,增加栖居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加均衡。
总体来说,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一门较为复杂且科学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而且更要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策略,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物理方法,以及施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方法,保护田间天敌生物,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
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通过绿色防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1农业、生态及物理防控1.1选用良种选用优质、专用、高产、抗耐病虫品种,避免同一区域大面积种植单一小麦品种,可以更好地保持生态多样化,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如界首市可以选择淮麦22、济麦22、新麦26、周麦27等品种。
1.2测土配方施肥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补充微肥和生物肥料,无病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并增施尿素调节土壤C/N 比。
部分病害秸秆需要移出田间集中处理,隔年进行土壤深翻,提高整地质量,调节土壤酸碱,改善理化性状。
根据小麦生育特点合理管理水肥,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的环境条件,实行小麦健身栽培。
1.3调整作物布局,轮作换茬对于诸如小麦全蚀病、黄花叶病,应与甘薯、油菜、大豆、大蒜等非寄主作物实行多年轮换倒茬。
对于除草剂残留发生的药害,也应该考虑选用轮种不敏感的作物[1]。
1.4适期适量播种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并综合考虑品种特性、天气等因素,适时、适量、适深、适墒播种。
做到播种行直、无漏播、无重播、下种均匀。
1.5清除杂草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做好麦田杂草的防除工作,有效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铲除病虫栖息场所和寄主植物。
1.6诱杀害虫利用成虫的趋光、趋化、趋色习性,在成虫发生期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悬挂色板、性诱剂等方法,诱杀害虫[2-3]。
1.7保护利用天敌小麦生长后期,可利用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蛉等蚜虫天敌控制蚜虫发生,当天敌与蚜虫数量比在1∶322以上时,不需要用药防治。
2化学防治2.1隐蔽施药采用小麦种子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进行土壤药剂处理。
小麦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小麦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领域也开始采用更加友好环保的技术来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病菌等危害。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农业专家们积极探索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小麦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旨在帮助农民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1. 合理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小麦生长的基础。
小麦生长期内,合理的土壤管理可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首先,农民应该注重保持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的平衡,定期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来增加土壤肥力。
其次,合理轮作和休闲,避免连作导致土壤病菌的积累。
此外,测定土壤的酸碱度,调整土壤的pH值,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小麦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2.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来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和发展。
在小麦生长期间,农民可以采用引入、保护和增殖对小麦害虫有天敌的方式来实施生物防治。
一些常见的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生物和蜘蛛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的害虫数量。
此外,利用微生物防治法,如施加有益微生物或生物农药,可以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防治小麦的病害。
3.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创新的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应用。
例如,农业专家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小麦品种,使其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
利用遥感技术、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小麦生长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此外,激光治疗、电磁辐射和光谱技术等也有望成为小麦绿色防控技术的新突破。
4. 精准施药绿色防控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减少农药的使用。
农民可以通过精确识别病虫害发生的时机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施药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少量病虫害,可以尝试使用有机农药或生物农药来控制。
此外,合理的施药量和频次也是减少农药使用的重要策略,避免过度使用农药造成的副作用。
简述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全面优化及病虫害有效防控手段
本文就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优化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究,最先针对影响小麦种植生产的因素进行阐述,之后提出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旨在从这两方面对绿色小麦种植进行全面优化,提升绿色小麦种植的质量与产量。
一、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优化1、优化品种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想要保证自身的质量,最先需要从小麦品种的选择方面开始进行优化。
种子质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要选择纯度高、发芽率高的种子,而且种子一定要保持干燥储存,这样才能保证种子活性并提高发芽率。
在播种前应先将种子晒干,并用少量的水浸泡几个小时后再播种。
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品种。
此外,还应注意种植密度不要过大或过小,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就会出现小麦产量降低等问题。
如果土壤肥力较低也会影响产量。
要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首先要看品种是否有“三系”,即是高产系列(多抗、丰产、优质),生态系列(高产、抗逆性),品质系列。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生产中不能只考虑高产,要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对土壤肥力及病虫害的影响,加强培育优质麦种。
现在有些农民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很陌生也很不理解,这就需要相关的农业部门有一套完整的绿色小麦品种培育技术体系。
该种体系想要在绿色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需要相关人员首先要了解小麦种子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品种选育过程中要看清楚该小麦品种是否属于优质麦类型,另外种子生产过程中是否有违禁药物,要及时处理。
在小麦种子的选择过程中,需要针对病虫害防治能力方面进行特殊处理,必须保证种子对于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适应力与抵抗力。
2、选地整地绿色小麦种植需要重视土地质量的选择,需要根据小麦种植的地域来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在北方春麦区,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等条件较好的地块,以保证绿色小麦的优质高产。
在南方冬麦区,应选择土壤肥沃且无大田块的地块,并保证旱涝保收。
在黄淮海麦区,应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制约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病虫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凸显。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当前小麦生产领域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方法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易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开发绿色防控技术来替代传统的化学防控手段,已成为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控的主要方向。
在此背景下,开展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小麦生产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等绿色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小麦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加强对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长期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控小麦病虫害,需要探索绿色、环保的防控技术。
本研究旨在针对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应用效果和潜力,为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小麦病虫害的防控现状,总结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和不足之处;2. 介绍各种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3. 探讨不同绿色防控技术的效果对比,找出最适合小麦种植的技术;4. 基于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其在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的可行性和效果;5. 展望绿色防控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为农业生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 正文2.1 病虫害防控现状分析病虫害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小麦病虫害防控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的防控效果逐渐减弱;化学农药残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农作物产生副作用;农药使用的成本也相对较高,给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
小麦病虫害智能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52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小麦病虫害智能绿色防控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小麦病虫害的特点和规律。
不过,单纯的依赖于大数据技术并不能够解决小麦病虫害问题的根本症结,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此实现小麦高产高量。
1 小麦病虫害绿色智能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小麦病虫害的种类相对较多,并且由于小麦种植面积大,病虫害一旦爆发,可能会蔓延到整片麦田。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传统防治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②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③可以减少药物残留。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机制和科学数据管理系统,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发展受限。
因此,小麦病虫害防治必须采用综合绿色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品种选择和育苗工作,合理施肥、灌溉及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病虫害,开展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等[1]。
2 小麦病虫害绿色智能防控技术要点2.1 频振式杀虫灯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果害虫的侵害,尤其是害虫数量较多时,往往会使得小麦减产甚至颗粒变小,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已经成为当今农业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目前,频振式杀虫灯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实用的新型技术之一。
其采用特殊的光波长和频率,能够杀死害虫而不会对人体和其他动物造成伤害。
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而且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起到驱赶害虫的作用。
此外,频振式杀虫灯还可以用于室内养殖、花卉栽秦建平1,韩 静1,李小梅2,史 欣1(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乌拉特前旗014400;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农牧业综合保障中心,内蒙古乌拉特前旗014400)培等领域。
该项技术主要是利用高频振动产生的强光来引诱害虫进入到光源区域内,然后利用光辐射对害虫进行杀灭。
同时还可以通过使用杀虫灯来对害虫实施全方位的照射,从而实现全面性防治。
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病虫害严重影响了生产。
本文围绕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对目前小麦病虫害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了绿色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以及实践案例分享。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总结了技术创新点,指出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不断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防控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现状、技术创新、应用案例、潜在价值、发展前景、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技术创新点。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受病虫害的危害严重。
病虫害不仅导致小麦产量下降,还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和安全性,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病虫害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强。
研究和推广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势在必行。
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以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控方式,可以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引入生物防治技术、绿色防治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防控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深入研究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小麦产量受到了严重威胁。
研究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往往依赖于农药,但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摘要病虫害是限制小麦高产高质的主要影响因素,需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防治小麦病虫害。
本文阐述了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及应用现状,介绍了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小麦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S435.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1-0118-01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杨春红(安徽省界首市泉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界首236514)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传统防治技术的区别是不仅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还能保证小麦品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
引发小麦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因而其防治工作相对复杂,防控时可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预防、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等,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以降低小麦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小麦的食用安全,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1]。
小麦病虫害种类较多,一旦出现,其蔓延性较强,对小麦的生长有较大危害。
随着科技农业的推进,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避免了农药残留毒副作用,在有效防控小麦病虫害的同时,不仅提升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减小了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降低了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且无需大面积喷洒化学药物,使劳动力得到优化配置。
在今后的小麦病虫害防控中,应大力培育小麦新品种,充分利用农业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同时保护好害虫的相克生物,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以促进我国小麦安全生产,保障绿色生态环境的有效发展。
本文对小麦病虫害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绿色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1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及应用现状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制约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病虫害,产生小麦病虫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地质条件、播种时间、环境条件、麦苗间距、灌溉方式、施肥种类、肥料用量和降雨情况等[2]。
小麦害虫常用药剂
小麦害虫常用药剂一、播种期病虫害防治小麦包衣拌种是播种期防治小麦病虫害的一项关键措施,小麦包衣拌种有“一拌多效,事半功倍”和省工省药、绿色环保等优点,预防多种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还延缓麦蚜、白粉病等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期。
种子包衣拌种技术:1、预防小麦黑穗病、纹枯病、根腐病和茎基腐病等提倡生物药剂使用比例,主要选用100亿枯草芽胞杆菌50克拌麦种15公斤,其持效期长,可有效解决纹枯病、根腐病危害。
常规化学药剂选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0毫升兑水100-150毫升或25g/L咯菌腈种衣悬浮剂15-20毫升对水100-150毫升,拌麦种10-15公斤,搅拌均匀堆闷3小时,晾干后播种;或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60毫升兑水2000毫升,拌麦种100公斤,堆闷6小时,晾干后播种。
2、地下害虫金针虫、蝼蛄、蛴螬等防治地下害虫,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毫升拌种30-35公斤种子;或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兑水5000毫升,拌麦种100公斤,搅拌均匀堆闷2-3小时,晾干后播种。
尽量选用低毒高效的烟碱类噻虫嗪等拌种,对地下害虫及蚜虫等均有较好效果。
3、蚜虫拌种处理按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2g/500g种子比例在播种前处理种子或者亩用70%吡虫啉可分散粒剂30克兑水300毫升,拌麦种12.5公斤,搅拌均匀,吸收晾干后播种。
勿随意加大用量。
4、病虫混发区以上病虫害混发区,可根据病虫种类选用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达到“一拌多防”的效果。
操作规则:严格按照农药登记用量,先拌杀虫剂,闷种晾干后再拌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后再拌粉剂。
拌种要随拌随用,不宜久放。
二、小麦冬前虫害防控1、土蝗虫防治土蝗可选用菊酯类农药,一般亩用50毫升加拌麦麸10公斤左右,在土蝗2龄以前于上午10点后均匀撒施于麦田。
2、蚜虫、灰飞虱未拌种的偏重发生地块,选用菊酯类、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
出苗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其他菊酯类杀虫剂加适量有机硅助剂,在田边和地头喷5~10米宽的药带,防止灰飞虱等害虫迁入传播病毒病,特别是在麦田与荒地、白地、杂草发生较重地块等接壤地块。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BAo HU
髓 褒 甜技 0年 3 20 第 期 1
绿 色 控 技 术
阿 孜 古 丽
新 疆 维吾 尔 自治 区 农 业厅 农 业信 息 中心 . 鲁 木 齐 乌 随 着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新 疆 农 作 物 病 虫 害 发 生 种 类 日趋 增 多 , 些 次 要 害 虫 上 升 为 主 要 害 虫 。为 提 升 农 产 一 品 质 量安 全水 平 , 据 优 势 作 物 , 小 麦 、 米 、 稻 、 菜 、 根 以 玉 水 甜 油 葵 、 花 、 树 、 菜 、 铃 薯 等 作 物 为 重 点 , 小麦 锈 病 、 棉 果 蔬 马 以 蚜 虫 、 米 螟 、 铃 虫 、 铃 薯 甲虫 、 果 蠹 蛾 、 菜褐 斑 病 、 玉 棉 马 苹 甜 蔬菜 病 虫 害 、 田蝗 虫 为 靶 标 , 力 推 广 病 虫 害 绿 色 防 控 技 农 大 术 , 效 控 制 农 作 物 病 虫 的危 害 。 有 通 过 优化 集成 推 广 应 用 绿 色 防 控 技 术 ,使 大 田农 作 物 的化 学 农 药 使 用 减 少 3 %以 上 ,粮 食 病 虫 害 损 失 率控 制 在 0 5 %以 下 , 济 作 物 病 虫 害 损 失 率 控 制 在 1%以 下 , 药 残 经 0 农 留控 制在 允 许 水 平 之 内 , 进 农 作 物 病 虫 害 的可 持 续 控 制 。 促
1 农 业 防 治 11 品 种 选 择 .
8 04 309
34 防虫 网 、 灰 膜 等 防 虫 技 术 . 银 作 物 定 植 前 在 保 护 地棚 室 通 风 口或 门 窗 外 挂 5 0目的 防 虫 网 阻 隔 害 虫 的 迁 入 ; 田 内 间 隔铺 设 银 灰 条 膜 , 在 棚 在 或 室 通 风 处 悬 挂 银 灰 条 膜 , 驱 避 害虫 , 效 降 低 虫 口密 度 。 可 有 35 高 温 杀 虫 灭 菌 . 利 用病 虫 适 应 生 存 温 度 范 围 的 特 性 .变 化 温 度 杀 死 或 减 少 病 虫 害 , 温 烫 浸 种 、 汽 灭 菌 、 阳 辐 射 等 可 杀 死 土 如 蒸 太 壤 病 原 微 生 物 和 杂 草 种 子 。霜 霉 病 病 原 菌 分 生 孢 子 在 3 0 ℃ 以 上 时 活 动缓 慢 ,2 ℃ 以上 停 止 活 动 而 逐 渐 死 亡 ,通 过 4 日光温 室 大 棚在 密 闭 条件 下 形 成 高 温 杀 灭病 原 菌 。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河南农业2019年第11期(上)
ZHI WU BAO HU
植物保护
耕1次(前茬是玉米必须年年深耕,保证秸秆粉碎长度在10 cm 以内),深度25 cm 以上。
旋耕应和深松相结合,深松40 cm 以上,打破犁底层。
细,即耕细耙透,耕耙到田边地头,不留明暗坷垃。
透,即犁深犁透,不漏耕、漏耙。
平,即在耕地前粗平,耕地后复平,达到耕层深浅一致,克服“大平小不平,有水浇不成”的现象。
实,即表土细碎,上无坷垃,下无卧垡,达到上虚下实,旋耕整地的一定要耙实,防止吊死苗、漏风苗。
足,通过精耕细耙,保住表墒,达到表土墒情适宜,底
利用成虫的趋光、趋化、趋色习性,在成虫发生期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悬挂色板、性诱剂等措施,诱杀害虫。
(七)保护利用天敌
小麦生长后期,可利用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蛉等蚜虫天敌控制蚜虫发生。
当天敌与蚜虫数量在1:322时,不需要用药防治。
二、全生育期推广应用植物免疫诱抗剂和优质生物叶面肥及农药减量增效剂
大力推广小麦全生育期病虫害
481、天丰素、氨基酸、40%和除草剂(一)使用新型高效植保器械推广使用静电喷雾器、大中型自走式喷雾机、农用植保无人机等器械。
淘汰跑、冒、滴、漏的劣质植保器械,使施用的农药能到达防治靶标,发挥药效。
(二)科学安全用药
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针对病虫施药,交替轮换施用有效、低量、无污染的农药,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施用农药。
提高药剂混配和施药质量,特别是要进行二次稀释、用足水量,施药要均匀,避免重喷、漏喷。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摘要:历史上小麦种植就一直深受病虫害的危害,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大幅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化肥滥用,种植方式不合理等现象,对小麦生产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价值,并提出培育、选用优良品种、科学施肥、提高土地质量、适时播种、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引言在新发展理念的落实下,农业生产也在追求高效和绿色生产。
因此,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生产中愈显得重要。
通过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在小麦生产中应用,提高土地肥力和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小麦生产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1.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小麦病虫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病害,一类是虫害。
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小麦受到不适宜的生长环境等不良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小麦自身组织坏死。
虫害则是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庄稼害虫大量繁殖生长,这类害虫主要在适宜生长的夏季爆发,因此,夏季是防范小麦虫害的重点时期。
了解小麦的病虫害种类对小麦的病虫防控有着重要意义,可根据具体的病虫害,发展相应的防控技术,做到“因地制宜”,“因病制宜”,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防治。
小麦的病虫害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
1.纹枯病纹枯病是威胁小麦正常生长最厉害的病害种类之一,并且根据相关统计结果,纹枯病的发生比率还在不断上升。
小麦的发育期是纹枯病的高发期,在小麦根部的叶鞘是最常见发病部位。
纹枯病的严重后果是会造成小麦茎壁组织严重坏死,阻断营养向叶鞘供给,造成小麦缺水死亡。
1.锈病小麦的麦秆和叶子是锈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在发病初期,麦秆或叶子上会产生褪绿色的斑点,随着病情加重,在褪绿色的斑点上还会出现黄色或红褐色的粉包。
锈病会造成小麦的茎秆和叶鞘全部坏死,从而造成小麦的死亡。
1.蚜虫病蚜虫病是小麦虫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害。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 引言1.1 小麦病虫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病虫害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小麦病虫害主要包括小麦条锈病、小麦叶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等。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小麦叶片萎缩、干枯、生长发育受阻,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病虫害不仅会直接损害小麦植株,还会传播病原体和病虫,给周围的小麦田地带来潜在风险。
在农业生产中,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益,也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和质量的保障。
加强小麦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是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对小麦的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小麦生产的稳定和持续。
1.2 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生态和植物抗性等自然资源,通过合理的农艺措施和有机农业方法,以及绿色的农药和生物制剂,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在小麦种植中,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提高小麦的品质和安全性,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绿色防控技术还可以减少农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益。
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只有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才能更好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
2. 正文2.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小麦病虫害防控方法。
通过利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天然生物控制因子,对小麦病虫害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天敌是指以小麦病虫害为食物或寄生对象的动物,如瓢虫、蜈蚣等。
这些天敌能够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寄生虫是另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它们会侵入害虫体内并生长发育,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环保、有效的病虫害控制方法。
它利用一些有益的生物,如昆虫天敌、微生物农药等,来抑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对小麦的损害。
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方法:1. 昆虫天敌的应用:昆虫天敌是小麦常见的一种生物防治手段。
有多种昆虫天敌可以用来控制小麦病虫害,如赤眼蜂、金小蜂、蚜虫蝇等。
这些昆虫能够捕食蚜虫、螨类、麦芽虫等害虫,有效降低害虫的数量。
例如,在小麦种植中,可以引入赤眼蜂,它能够捕食大量的蚜虫和螨类,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2.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微生物农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利用真菌、细菌和抗病毒等微生物制成的农药。
这些微生物能够杀死或抑制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保护小麦不受病虫害的侵袭。
例如,可以利用苏云芽孢杆菌,它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微生物农药,能够抑制多种病原真菌和病毒,有效防治小麦病害。
3.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结合:虽然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控制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化学防治可能是必要的。
在化学防治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有益的昆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4. 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防治方法。
通过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5. 农业管理:良好的农业管理也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例如,定期清理田间的杂草,可以减少害虫的栖息地;合理施肥和浇水,可以保持小麦的健康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总的来说,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防治方法,它结合了多种有益的生物和微生物,通过改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师树岩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第4期
师树岩
孟州市是河南省小麦主产区,全市小麦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地下害虫、苗蚜等,发生严重时,会造成缺苗断垄,影响小麦的长势和分蘖质量,最终造成小
麦减产。
为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孟州市农技人员结合全市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从播种期入手,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防控技术。
一、小麦主要病虫害
(一)病害
1.土壤传播的病害有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全蚀病、孢囊线虫病、黄花叶病毒病。
这些病害发病时间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从小麦返青期开始。
2.种子传播的病害有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秆黑粉病。
带菌种子是病害传播的唯一途径,
发病期伴随小麦的整个生长期。
3.种子和土壤传播的病害一是赤霉病,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空气湿度较大时发生;二是黑胚病,小麦从每年的2月中下旬开始拔节至成熟均可被侵染,以灌浆期侵染为主,小麦
籽粒成熟后期,病菌开始侵染引起黑胚,随着籽粒成熟,黑胚率增加。
4.昆虫传播的病害。
黄矮病是由麦蚜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引起的病害,侵染时间为每年的
2月下旬至5月上旬。
(二)虫害
1.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吸浆虫,从小麦播种期到返青期均可发生危害。
2.叶部害虫有蚜虫、麦蜘蛛、潜叶蝇、麦秆蝇,危害时间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
二、绿色防控技术
(一)土壤处理
1.深耕深翻耕地。
要求耕作深度在25cm以上,可有效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2.秸秆还田。
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玉米秸秆要充分粉碎,结合深翻,加入秸秆腐熟剂加
速腐解,杀死部分虫卵。
3.清除杂草。
小麦播种前,清除地边、沟边的杂草,降低蚜虫、灰飞虱的种群基数,减少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初侵染来源。
4.杀菌处理。
在小麦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麦田,每667m2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
2~3kg,加细土20kg;或每667m2 用50%福美双3~5kg均匀施入播种沟中进行土壤处理。
5.杀虫处理。
在地下害虫、吸浆虫发生严重的田块,除药剂拌种外,每667m2用3%辛硫磷
或5%毒死蜱颗粒剂2~3kg,拌细干土20kg,在犁地前均匀撒施于土表。
(二)种子处理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病虫害的发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在使用杀虫剂拌种预防地
下害虫的基础上加上杀菌剂拌种,达到一次性用药、病虫兼防的效果。
1.全蚀病重发区,用1
2.5%硅噻菌胺悬浮剂20mL+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mL或 50%辛硫磷20mL,拌10kg麦种。
全蚀病一般发生区,用2.5%咯菌腈悬浮剂20mL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60mL+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mL或 50%辛硫磷20mL,拌10kg麦种。
2.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发生区,用2%戊唑醇15~20g或3%苯醚甲环唑30mL+60%吡
虫啉悬浮种衣剂20mL或 50%辛硫磷20mL,拌10kg麦种。
3.小麦种子田推广使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剂30mL拌10kg麦种,或2.5%咯菌腈
20mL+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mL或 50%辛硫磷20mL,拌10kg麦种,预防纹枯病、茎基腐病、
全蚀病及其他病虫害。
4.孢囊线虫病严重发生田块,用含有阿维菌素或甲维盐的小麦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每
667m2有效成分≥16g,包衣后晾干即可播种。
5.小麦播种期病虫害混合发生的田块,提倡综合用药,将杀虫剂、杀菌剂、调节剂混合一起,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三)品种筛选
通过引进,适宜在孟州市种植且抗病虫害的品种有:
1.抗纹枯病品种:矮抗58、郑麦9023、中育6号、郑麦11、周麦18。
2.抗全蚀病品种:众麦1号、豫58-998、新麦11号、高优505。
3.抗根腐病品种:郑麦9023、郑麦9962。
4.抗茎基腐病品种:周麦24、周麦27。
5.抗孢囊线虫病品种:新麦19、中育6号、豫优1号。
6.抗黄花叶病品种:新麦208、郑麦366、周麦22、豫农416、郑麦9023、豫麦70-36。
(四)适时适量播种
避免早播,适宜播种期以10月中旬为宜。
每667m2播种量控制在10~12.5kg,不超过15kg。
(五)生物防治
第一类是生防菌,如蜡质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寡雄腐霉菌、淡紫拟青霉、木霉菌、青霉菌等。
第二类是抗生素,如申嗪霉素,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