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丨湘教版

合集下载

《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网上观察、查找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学习的乐趣,了解有关国内外探索火山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科学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怎样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学会交流与表达。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有关火山的资料、课件、视频资料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5月12日是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日子,谁知道为什么?”同学回答:发生了四川汶川大地震。

教师谈话: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强大的剧烈的地表运动,还有一种地质运动和地震一样威力巨大它的名字叫做火山,接下来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播放火山的资料片(声音要大一些大约3分钟)(通过视频展现的宏伟壮观的场面,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其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陷入教师设定的学习氛围中去。

)谈话:通过这段视频你发现了什么?同学各抒己见,有的说火山的现象,有的说火山发生的地点,有的说火山巨大的破坏力。

教师:今天我们共同探究火山。

板书课题;火山学习新课一、讨论: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A.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B.火山喷发物有什么,喷多高?它们是从哪里喷出来的?C.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二、认识地球的构造谈话:学习火山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我们像剥开鸡蛋一样解开地区构造的秘密。

(手里拿一个煮熟的鸡蛋),地球的最外层就像整个鸡蛋的蛋壳,她是有一层层坚硬的岩石构成叫做地壳。

我们剥开蛋壳后看到了蛋白,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地球最里层就像蛋黄一样叫做地核。

地球就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球内部是很热的地幔内的温度大致在1000~3500℃之间,地核的温度在4000~5000℃之间。

【湘教版】六年级-上-3-3、火山

【湘教版】六年级-上-3-3、火山

火山喷发
在火山的各种危害中,熔岩流可能对生命的威胁最小, 因为人们能跑出熔岩流的路线。
逃跑路线: 应该朝着 与岩浆流 向垂直的 斜下方逃 跑。
2、应对喷射物危害:头盔防砸戴头上
3、因对火山灰的危害:捂住口鼻防毒气, 防止腐蚀冲洗净!
4、应对气体球状物危害:没有房屋躲水中, 逃生技巧记心上!
湘教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2014年9月27日,日本中部的火山御岳山突然喷发,由于正值登山旺季,这 次喷发让游客猝不及防,也造成了大量的死伤。据新华社报道,截止至目前,这 次火山喷发已经造成造成57人遇难、6人下落不明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 为严重的日本火山灾难。
地 球 的 内 部 结 构
火山的危害:
火山的应用价值:
有火山的地方一般就有地热资源。 地热能是一种廉价的新能源,同时无污 染。整个冰岛有85%的居民都通过地 热取暖。我国西藏羊八井建立了全国最 大地热发电站。
再见!
观察过程中,请同学们做到 安静、细心;注意不要靠实验装 置太近,更不能将头伸至“火山” 的上方,以防被喷出的 物体烫伤。
观察完毕,熄灭酒精灯即可。 切记不要触碰易拉罐盒,以防划 伤、烫伤。
火山的形成 演示动画
地壳深处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 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火山的种类:
死火山
活火山
休眠火山
火山喷发的前兆!!!!!
1、会有地光出现; 2、火山口有气体冒出或着比以前的气体冒出速度加快; 3、火山口及周围地区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一般是硫磺 和硫化氢的味道。 4、周围的电磁波发生异常变化; 5、火山周围的水温会比平时的高很多。 6、小动物(如猪、狗、猫、家禽等)均会出现烦躁不安 的状况。

小学科学12《火山》(教案)

小学科学12《火山》(教案)

小学科学12《火山》(教案)引言:本教案是针对小学科学12《火山》这一主题编写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火山的定义、形成原因、喷发特点以及火山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将培养观察、实验设计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火山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 了解火山的喷发特点。

3. 了解火山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4. 培养观察、实验设计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展示2. 实验材料:小石子、小塑料瓶、小勺子、醋、小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使用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火山喷发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介绍今天的主题——火山。

二、认识火山(20分钟)1. 向学生解释火山的定义,并举例让学生感受火山的喷发力量。

2. 讲解火山的形成原因,包括地壳板块运动、岩浆喷发等。

3. 使用 PowerPoint 展示火山的各个构成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火山的内部结构。

三、实验环节(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发给每组一个小塑料瓶,让学生将瓶子填满小石子,模拟火山的土壤环境。

3. 让学生使用小勺子往小塑料瓶中加入一些醋,观察和记录碰撞反应。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反应?火山喷发过程中有什么相似之处?四、火山喷发特点(20分钟)1. 分享幻灯片,介绍火山喷发的特点,如喷发高度、喷发物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火山会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中,岩浆是如何从地下涌出的?这些喷发对地球有什么影响?五、火山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他们对火山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的理解。

2.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火山的喷发可以造成火山灰的散布、火山喷发的地震和火山爆发引起喷发物迅速流动等。

3. 着重介绍火山喷发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如导致气候变化、土壤贫瘠、生态遭破坏等。

六、总结(10分钟)总结火山的定义、形成原因、喷发特点以及火山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并强调火山的重要性。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33火山丨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33火山丨湘教版

《火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内容来源:《火山》与《地表探秘》、《地震》、《岩石》共同组成了该册教材的《地表剧烈变化》单元,《火山》是本单元的第3课。

2、学情分析: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了解。

3、内容简析:本课设计了三个部分,分别是模拟火山喷发的活动,关于火山喷发预报以火山喷发利、害的相关知识(以科学在线形式呈现的),还有一个写科幻短文的拓展活动。

设计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将各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进行整合,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合作交往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勇于开拓的科学态度。

3、为学生创造学习科学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实践能力。

4、以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

5、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让学生将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式。

.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创新之处:1、导入部分:将教材中从维苏威火山喷发的故事导入调整为观看火山喷发视频导入,更加直观、形象,更容易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2、模拟实验部分:为学生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3、科学在线部分: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火山喷发相关的资料,在教材设计基础上增加阅读内容,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增大。

4、科幻短文部分:将表现形式拓宽,既可以写科幻短文,也可以用科幻画的形式表现。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独立操作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能初步根据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火山的概念、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喷发过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学生对火山的认识较为片面,了解火山的类型和形成原因的学生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火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概念、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喷发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的概念、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喷发过程。

2.难点:火山喷发的原因及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火山喷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火山的相关知识,准备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火山的相关知识,准备问题及观察所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火山喷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火山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地质图等材料,呈现火山的概念、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喷发过程。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和观察,分析火山喷发的原因及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火山喷发如何预测等。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这一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火山的相关知识,提高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火山的定义与类型2.火山的形成原因3.火山喷发的过程与现象4.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5.火山喷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他们对火山的认识较为肤浅,需要通过本章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火山的了解。

在认知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途径,了解火山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提高对火山的认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2.难点:火山喷发的过程与现象,火山喷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火山喷发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火山喷发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火山喷发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火山喷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火山模型,以便进行直观展示。

3.准备相关地图,展示火山分布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火山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呈现火山喷发的过程与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提问、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火山》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以及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地质构造等基本知识。

他们对火山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认识。

此外,学生对火山喷发的现象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掌握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现象。

2.难点: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现象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火山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火山的图片、视频、图表等。

2.实验材料:火山模型、火山岩标本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关注火山现象。

提问:“你们对火山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火山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

同时,通过问题驱动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现象,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火山喷发带来的灾害。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火山》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火山的形成、类型、喷发过程以及火山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火山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特点,对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火山喷发的具体过程、火山类型以及火山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火山知识体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喷发过程以及火山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火山的形成、类型、喷发过程以及火山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类型的判断、火山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山喷发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火山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喷发过程以及火山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3.问题探究: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分析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类型的判断方法等。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火山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补充。

6.总结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进行总结,提炼火山知识的关键点。

7.实践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和研究火山现象。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说课稿(2)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说课稿(2)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火山》这一课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喷发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火山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球科学的认识。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

但他们对火山的认识较为片面,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火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喷发过程,学会观察和描述火山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地球科学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喷发过程。

2.难点:火山喷发的原因及火山喷发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火山相关知识。

2.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具,直观展示火山现象,增强学生感知。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火山喷发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火山爆发的新闻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火山的定义、类型,引导学生了解火山的基本知识。

3.火山形成原因:讲解火山形成的原因,通过模型展示火山喷发过程。

4.火山喷发过程:分析火山喷发的三个阶段,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全过程。

5.火山喷发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探讨火山喷发对人类和环境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火山现象的实际意义。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火山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7.课后作业:布置观察附近火山地貌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火山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地貌,是岩浆喷发形成的。

•类型:盾状火山、锥状火山、复合火山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火山 湘科版.doc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火山 湘科版.doc
⑵、火山岩浆肆虐图
⑶、火山爆发时烟尘漫天
⑷、有学生了 解火山的 巨大危害。
火山灰、
4、交流二,说说火山喷发后的好处——除了书上说的“火山岩”和“地热”, 你还想到了什么?
⑴、创造出许多神奇美丽的火山景观,给人类带来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⑵、大量火山灰的覆盖在火山附近生成了肥沃的土地资源。
课题
《火山》款学炭计
教材
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方案设计者

目.

知识 与
能力
1、了解火山喷发现象。2、知道火山的种类。3、初步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
4、认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但火山喷发后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描画“喷发后的火山山体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理的猜想,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得出结论来了。
“岩浆,u吉:曰”
fRjznn
”高压” “裂缝” “最薄弱
的地方”。
2、结合前面播放的视频,猜猜火山喷发的原因?
3、小组讨论:火山喷发的原因
4、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猜测火山喷发的原因。
5、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来做模拟实验。
用()来模拟山体,用()来模拟岩浆,为什么还要加热?
6、教师演示模拟实验(也可请一个小组上前实验),其余学生观察。
课后收集更多与火山有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水蒸气等
板书设计
火山
火山喷发后的山体——锥形的山体和漏斗形的火山口
火山喷发的原因一山体内部压力过大,岩浆沿着裂缝喷出地面
1 1站心心脸弊:破坏自然环境,摧毁城市或乡村,污染大气环境 火山喷发的弊与利
利:火山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地热是清洁又环保的能源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六上《火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火山》是湘科版科学六上册的一节课,主要向学生介绍火山的形成、类型、喷发过程以及火山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火山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地球表面的形态变化,对地震、山崩等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火山这一现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例和探究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喷发过程以及火山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的形成、类型、喷发过程以及火山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难点:火山喷发的原因及火山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火山模型、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火山喷发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探究火山的形成:引导学生观察火山的特点,分析火山的形成原因。

3.学习火山类型:讲解火山喷发类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火山特点。

4.火山喷发过程: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

5.火山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分析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火山活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火山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火山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1.火山形成原因2.火山类型及特点3.火山喷发过程4.火山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学教案】《火山》教案

【教学教案】《火山》教案

【教学教案】-《火山》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和分布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火山喷发的原因和过程。

3.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火山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火山图片和视频,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火山的定义和类型。

2. 火山喷发的原因和过程。

难点:1. 火山喷发的原因和过程的理解。

2. 不同类型火山的特征的识别。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火山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火山喷发过程的动画或模型。

3. 火山类型和特征的介绍资料。

学生准备:1. 预习火山相关知识。

2. 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火山喷发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火山的兴趣,提问学生对火山的了解。

2. 火山的定义和类型:教师介绍火山的定义,解释火山是由地壳内部的岩浆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介绍火山的类型,包括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3. 火山喷发的原因和过程:教师通过火山喷发过程的动画或模型,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和过程。

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浆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地壳的承受能力时,岩浆就会喷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

4. 不同类型火山的特征: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火山的特征,包括盾火山、锥火山和复合火山。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模型,了解不同类型火山的特点。

5.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火山的特征和喷发过程,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火山特征和喷发过程的笔记整理。

2. 学生选择一座火山,进行调查和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拓展1. 火山与地震:教师介绍火山与地震的关系,解释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造成的,而火山喷发则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浆活动造成的。

六年级上科学火山湘教PPT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科学火山湘教PPT学习教案
第20页/共22页
镜 泊 湖 富士山
五大连池
第21页/共22页
第12页/共22页
第13页/共22页
第14页/共22页
第15页/共22页
第16页/共22页
第17页/共22页
世界地震火山分布图
第18页/共22页
害处: 1.改变气象、埋葬城市和杀害附近的居民,不但如
此,海底火山的喷发不但会形成新的岛屿,有时还会 导致海啸的形成。 2.火山喷发及产生的爆炸、火山灰和有毒气体、熔 岩流和火山碎屑流等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 危害,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如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 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 导致9万2千人死亡. 3. 除了火山喷发可以带来巨大损失外,活动火山在 休眠期也会形成灾害。非洲喀麦隆的尼俄斯湖形成于 500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1986年8月21日二氧化碳气 体喷发使1700多人及其家畜死于非命。美国加州的长 谷火山最近一次喷发在600年前,1995年伴随地震活 动,山下的土壤中二氧化碳和氦集中造成大片松树死 亡,并逐渐扩展到相邻的赤溪地区。
第1页/共22页
பைடு நூலகம்
死火山(extinct volcano) 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 的火山。此类火山已丧失了活动能力。有的火山 仍保持着完整的火山形态,有的则已遭受风化侵 蚀,只剩下残缺不全 的火山遗迹、我国山西大 同火山群在方圆约12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 着99个孤立的火山锥,其中狼窝山火山锥高将近 19000米。
第19页/共22页
益处: 1、火山灰非常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例如印度尼西亚的爪
哇岛,面积虽然不大,却分布着该国一半的人口。其中一个原 因就是,当地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活 动,有深厚肥沃的火山灰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 2、有丰富的硫磺矿。例如日本,虽然其他资源都很贫乏,硫磺 矿却很丰富。原因是,当地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多火山活动,硫磺资源丰富。 3、火山活动期间,当地地下水被加热,储存了大量的地热资 源。其中有些以温泉形式出现,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如果火山喷发不很剧烈,可以开发为旅游景点。如夏威夷 群岛上的一些熔岩瀑布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观光。 5、火山喷发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独特的浮石,充满气孔,比重 小于水,因此可以飘于水上。别有一番情趣。另外有一些流线 型的火山弹也比较吸引人。 6、特殊的火山喷发还可以促进相关科学研究的发展。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火山湘教版三起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火山湘教版三起

3. 火山授课目的科学研究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 懂得交流和谈论可以惹起新的想法。

3. 连续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采集资料的能力。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能产生研究地球内部神奇的欲望。

科学知识1.认识火山喷发现象。

2.知道火山的种类等知识。

3.认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祸,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

授课准备火山喷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等。

一、授课导入1、播放: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看到火山喷发时的状况,感觉到喷发的力量,看到喷发物。

2、提出问题:当这座火山停止喷发,冷却后的山领悟是什么样的?二、活动画火山图1、学生独立思虑:你认为火山山体外形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是第 1 页这种模样?2、学生在自己的纸上画出草图。

3、组织学生间的谈论与交流:4、综合整理:由教师将交流中不同样的火山山体外形画在黑板上。

并提出:终究火山喷发后形成什么样的地貌?三、活动“火山〞喷发了1、阅读教材,认识模拟实验的过程。

理解:实验与火山喷发的共同之处。

2、教师演示实验。

3、观察喷发后的“火山〞山体外形,考据各自的关于火山山体外形的推想,了然火山锥的形成过程。

4、比较解析模拟实验和火山喷发的异同,认识火山喷发的原因。

自然界的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而在地壳中某些部位发生断裂破碎、压力减低,岩浆就会向那处齐聚,并有气体、水蒸气从中分别,致使体积膨胀,推动岩浆沿地壳中的断裂向地面运移,岩浆在地表较单薄的地方攻破,从而形成火山喷发的现象。

本实验依照自然界火山的喷发原理设计,用煮熟的土豆泥堆出小山,从山顶往下挖出深坑,填入番茄酱,再用一点土豆泥封住洞口,尔后用加热的方法致使番茄酱体积膨胀,直到番茄酱打破山顶形成“火山〞喷发。

5、供应资料再次考据,加深学生对火山喷发的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0 页的指南车信箱资料,借助火山第 2 页的图片和音像资料表现喷发后的火山,锥形的火山地貌,碗口或漏斗状的火山口等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火山丨湘教版 (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火山丨湘教版 (1)

《火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继续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科学知识:1、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

2、知道火山的征兆、逃生、种类等常识。

3、认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奥秘的欲望。

2、能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教学准备:三角架、酒精灯、火柴、易拉罐底、土豆泥、番茄酱、水、小勺、烧杯、漏斗;课件、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报一则新闻:2014年9月27日,日本中部的火山御岳山突然喷发,由于正值登山旺季,这次喷发让游客猝不及防,也造成了大量的死伤,根据新华社报道,截止至目前,这次火山喷发已经造成57人遇难,6人下落不明。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日本火山灾难,搜救工作仍在持续。

2、这则新闻里,发生了什么现象?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火山的问题。

(板书课题:火山)二、探究新知1、观看视频,思考:火山爆发时有哪些现象?火山爆发时,有哪些现象呢?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看一段关于火山爆发的视频。

2、学生观看视频。

3、学生交流。

火山爆发时,有哪些现象?生预设可能回答:气体、浓烟、灼热的岩浆、喷出的碎屑、大量的浮石、火山灰……(适时肯定学生)4、根据视频看到的现象,结合前面学习的地壳内部知识,大胆推测,火山喷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师:根据刚才看到的现象,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生预设:与地球内部有关。

你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吗?地球内部是什么情况?你的理由是什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引导方式1:高温: 红色、炽热的岩浆板书:炽热的岩浆高压: 有物质从地下“喷”出。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会导致“喷出?板书:高温高压、集聚上升从什么地方喷出: 薄弱的裂缝板书:画线为什么有裂缝:地壳收到了力的挤压(地震、岩浆挤压岩层)引导方式2:喷出来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喷出来?你看过这样的“喷发”吗?举例子?从什么地方喷出来?本来有一条缝隙或通道在那里吗?可能是什么原因?稍作整理:火山喷发是怎么一回事?5、再大胆推测一下,当这座火山停止喷发,冷却后的山体会是什么样呢?用语言描述,用手比划一下。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火山 |湘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火山 |湘科版
4、分享实验观察结果。
5、回顾火山的形成原因及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拓展
1、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火山有哪些?回家查一查,下节课和大家分享。
2、清理卫生,下课。
教学后记
S:…… 火山
T:是的,真棒!老师今天想要跟同学们一起来探索就是关于火山的知识。(老师板书火山)
T: 那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关于火山你们了解多少?
S:……
T: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为你们点赞【竖起大拇指】
1 想一想: 1.火山是怎么形成的?2.它为什么会喷发呢?
小组讨论,待会咱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想法。
S: ……
T: 那我们今天了解了这么多的关于火山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关于火山的实验好不好?
S: 好!
T:这个实验就是---模拟火山喷发!
3 做一做:
T:现在老师给大家发器材,看哪一组的坐的最端正!拿到器材之后怎么样啊!
S:检查
T:
1、认识材料:火山模型、柠檬酸、小苏打、红色素。
2、指导实验配置溶液,实验步骤:
将柠檬酸配置成溶液,加入红色色素
将溶液倒入火山模型
在火山模型中加入小苏打
。。。。
T: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能模拟出这个火山喷发的现象吗?
S:……
T:因为柠檬酸里加入红色色素,溶解后就像岩浆一样,小苏打和柠檬酸溶液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染成红色的溶液会喷发出来。就造成了我们刚刚看到的“火山喷发”。
讨论:
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和新闻,火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三、科学阅读
同学们,通过这段小短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是夏威夷群岛的冒纳罗亚火山,及相关的知识。
四、实验:模拟火山喷发

湖南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火山》教学设计和反思

湖南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火山》教学设计和反思

湖南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火山)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火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版六年级上册的第10课,它与(地表在变化)、(地震)、(岩石也变化)、(走进矿产)、(人类对地表的影响)共同组成了该册教材的(地表变化的微妙)单元,(火山)是本单元的第3课。

2、内容简析:本课设计了三个局部,分别是模拟火山喷发的活动,关于火山喷发预报以火山喷发利、害的相关知识〔以科学在线形式呈现的〕,还有一个写科幻短文的拓展活动。

学情分析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成因、危害等有肯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独立操作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能初步依据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3、能在科幻小说(地心之旅)的启发下,写一篇关于地球内部情况的科幻小短文。

4、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的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5、能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制造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1、乐于把自己了解的火山的知识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能大胆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3、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欲望。

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

2、能初步推测地球内部存在什么物质。

STSE目标:1、能够体会科学技术开展在火山喷发预报方面的作用。

2、能够了解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模拟火山喷发。

教学难点:依据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本节课,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实定,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模拟实验,展开探究;展开想象,大胆推测;表达交流,形成结论;科学在线,开阔视野;科幻短文,拓展延伸六个环节。

教师活动:课堂上教师播放智利柴腾火山喷发视频,引导学生设计、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想象、推测火山成因,相互交流有关火山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科学《火山》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火山》教学设计

6.火山【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作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类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3.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高压而引发的一种自然现象;能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在事实基础上思考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借助观察火山喷发的外部现象进行合理推测,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探究火山的成因。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每组:土豆泥、番茄酱、200ml烧杯、漏斗、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可乐、水槽、墨水瓶等。

教师准备:自制PPT、“火山喷发”视频资料、“火山形成原因”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小活动师:谁愿意给老师帮个忙呢?“请你帮我把这个气球吹起来,好吗?”找生问:这个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接着吹———又变大了好请你再接着吹想象一下,再吹的话,会发生什么现象?……气球炸了,从哪个地方炸的?为什么呢??从这个活动中,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会观察,很会思考,还特别的勇敢。

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中也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积极表现,现在上课!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

一.呈现事实,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其实大自然并不总是这么祥和、恬静,有时候她也会发脾气的。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倾听)。

(播放视频)师:谁来说一下,通过这段视频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除了在视频中看到的,你对火山还有哪些了解?……(评价设计:如 1.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2.从你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孩子。

3.你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

4.是呀,我们看到的这些珍贵的视频,就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5.是呀,火山喷发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

《火山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火山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火山》导学案一、导入1.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火山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火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请同砚们谈谈对火山的印象,了解他们对火山的基本认识。

3. 引入话题: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火山》,并告诉学生将要进修的内容和目标。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火山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2. 掌握火山的分类和特点。

3. 了解火山的风险和珍爱方法。

三、进修过程1. 火山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通过PPT展示火山的定义和形成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火山是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口,是地壳运动和地热活动的表现。

-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诠释火山的形成原理,让学生明白火山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热现象。

2. 火山的分类和特点- 介绍火山的分类:根据喷发方式可分为火山、喷火口、火山锥等。

- 分析火山的特点:火山具有高温高压、火山灰喷射、熔岩喷发等特点,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奇特的地方。

3. 火山的风险和珍爱方法- 探讨火山喷发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包括火山灰、岩浆、火山喷发等风险。

- 介绍火山的珍爱方法,包括监测预警、疏散转移、科学钻研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应对火山灾害。

四、小结与评判1.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火山的定义、形成原理、分类和特点、风险及珍爱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2. 评判:请同砚们回答问题,检查他们对火山知识的掌握水平,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五、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世界上闻名的火山,如日本的富士山、意大利的维苏峰等。

2. 组织火山模型制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火山的认识和理解。

六、作业安置1. 完成火山知识梳理,写一篇关于火山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2. 收集火山相关资料,准备火山科普展板,展示给同砚们。

七、课后反思1.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2. 根据学生反馈和评判,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火山》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火山》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火山》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继续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2学情分析
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是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成因,危害有一定的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没得体验;意识到火山即可以带给人类好处,也可以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

4.1.2学时重点
了解火山形成原因。

4.1.3学时难点
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继续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科学知识:
1、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

2、知道火山的征兆、逃生、种类等常识。

3、认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奥秘的欲望。

2、能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教学准备:
三角架、酒精灯、火柴、易拉罐底、土豆泥、番茄酱、水、小勺、烧杯、漏斗;课件、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报一则新闻:2014年9月27日,日本中部的火山御岳山突然喷发,由于正值登山旺季,这次喷发让游客猝不及防,也造成了大量的死伤,根据新华社报道,截止至目前,这次火山喷发已经造成57人遇难,6人下落不明。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日本火山灾难,搜救工作仍在持续。

2、这则新闻里,发生了什么现象?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火山的问题。

(板书课题:火山)
二、探究新知
1、观看视频,思考:火山爆发时有哪些现象?
火山爆发时,有哪些现象呢?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看一段关于火山爆发的视频。

2、学生观看视频。

3、学生交流。

火山爆发时,有哪些现象?
生预设可能回答:
气体、浓烟、灼热的岩浆、喷出的碎屑、大量的浮石、火山灰……(适时肯定学生)
4、根据视频看到的现象,结合前面学习的地壳内部知识,大胆推测,火山喷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师:根据刚才看到的现象,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生预设:与地球内部有关。

你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吗?地球内部是什么情况?你的理由是什么?
(根据学生情况选择)
引导方式1:高温: 红色、炽热的岩浆板书:炽热的岩浆
高压: 有物质从地下“喷”出。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会导致“喷出?
板书:高温高压、集聚上升从什么地方喷出: 薄弱的裂缝板书:画线
为什么有裂缝:地壳收到了力的挤压(地震、岩浆挤压岩层)
引导方式2:
喷出来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喷出来?你看过这样的“喷发”吗?举例子?
从什么地方喷出来?
本来有一条缝隙或通道在那里吗?可能是什么原因?
稍作整理:火山喷发是怎么一回事?
5、再大胆推测一下,当这座火山停止喷发,冷却后的山体会是什么样呢?
用语言描述,用手比划一下。

6、火山喷发后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呢?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课件出示步骤、交流。

出示材料,学生讨论实验计划(如何做?材料分别模拟的什么?观察什么?如何记录?注意事项?)
开始实验。

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按照大屏幕提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7、分组观察。

8: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自然界的火山喷发时,也会有这种现象吗?
哪些小组的火山喷发了?自然界有没有不喷发的火山?我们都成功的看到了火山的景象!(顺势提出火山的种类)
通过看火山视频,做模拟实验,现在,你能说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吗?
火山的成因:
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如果地表内岩浆内的压力大于构成火山的岩石阻力,火山就会喷发,这种压力来自岩浆的浮力和要膨胀的气泡,如果这种压力可以轻松释放,就会出现一座平静喷发的火山,如果以爆炸的形式出现,就会出现危险喷发的火山。

(完善板书)多数火山喷发后,喷发物及岩石冷却会堆积成锥状的高山,山口呈碗状或漏斗状。

9、观看火山成因演示动画。

三、拓展应用
1、回顾课前的新闻,我们会不会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
御岳山的火山爆发猝不及防,引起57人遇难,原来秀美的风光,转眼变成世界末日,我们会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了解全世界火山分布图,教师简单介绍。

了解火山爆发前的征兆,和火山喷发逃生的方法。

四、总结下课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关于火山你还想了解的哪些问题?
请大家把今天没有完成的研究继续下去,你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籍、观看视频资料、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

只要你愿意,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研究火山的专家。

板书设计:
火山
火山喷发
高温高压
炽热的岩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