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无损检测管理评审

合集下载

NDE(无损检测)管理程序

NDE(无损检测)管理程序

总承包分公司安全管理文件编号:EPC-SM-GZ-028NDE(无损检测)管理程序(A版)20XX年12月25日发布20XX年12月25日实施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 NDE(无损检测)管理程序NDE(无损检测)管理程序EPC-SM-GZ-028版本A批准:XX审核:XXX、XXX、XXX编制:XX、XX、XX、XXNDE(无损检测)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控制好NDE检验活动,确保NDE检验质量,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华电工程项目部施工区域内所有的NDE检验活动。

3 定义NDE指在不损坏被检对象的情况下,利用声、光、电、磁等方法来检测工件或材料内部及表面缺陷的方法,英文缩写为NDE(无损检测)。

4 职责4.1 从事NDE检验的人员,须经过培训考核,并持有公认机构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且资格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

4.2 NDE检验证书共分三级,分别是Ⅰ、Ⅱ、Ⅲ级,Ⅰ级最低、Ⅲ级最高。

Ⅰ级NDE 人员可在Ⅲ级或Ⅱ级NDE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验操作,NDE检验报告由进行检验的Ⅲ级或Ⅱ级NDE人员负责填写,由其他Ⅲ级或Ⅱ级NDE人员负责审核。

4.3 NDE检验主要分为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四种,持有资格证书的NDE检验人员只能从事相应检验方法、级别的检验工作。

4.4 NDE检验证书有效期为五年,证书到期后应及时向原发证机构申请换证。

4.5 从事射线探伤的NDE人员资格还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

4.6 质量管理部和安全管理部负责NDE检验人员资格的审查和控制。

5 程序5.1 检验准备5.1.1 进行NDE检验前,应按照有关检验标准、要求、及检验环境等编制工作程序,并报请批准。

5.1.2 使用的NDE检验仪器应符合有关标准、程序的要求。

5.1.3 必要时,现场做好封闭及警示,做好防护,严谨无关人员误入。

5.2 检验委托5.2.1 所有的NDE检验由被检单位使用NDE报告单进行委托,并根据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NDE报告单中填写好工件编号、材质规格、探伤比例、验收标准、检验位置等内容。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一、引言无损检测是一种通过非破坏性手段对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保证无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一个完善的无损检测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无损检测管理制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二、无损检测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损检测是一种对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的科学方法,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建立无损检测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检测人员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提高检测效率无损检测涉及到许多设备和工艺,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

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

3. 降低检测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对无损检测过程进行规范,减少因为不规范操作导致的错误和重复检测的次数,从而降低了检测的成本。

三、无损检测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1. 人员管理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无损检测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无损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和工艺。

同时,建立健全的人员资质认证制度,确保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

2. 设备管理无损检测设备的管理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并定期进行设备质量监控,及时更新和替换老化的设备。

3. 质量管理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检测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和不合格品处理等方面,确保无损检测的质量。

四、无损检测管理制度实施的挑战及对策1. 技术更新的挑战无损检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新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层出不穷。

为了适应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管理制度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

2. 人员培训的挑战无损检测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无损检测是指在不破坏被测物体完整性的情况下,利用电磁、声波、超声波等物理原理和测试技术对材料、构件以及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无损检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确保无损检测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二、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的目标1.提高无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的质量;2.规范无损检测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3.保障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4.持续改进无损检测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三、制度内容1.质量管理责任制度(1)明确无损检测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力;(2)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监督和评估质量管理工作;(3)建立质量管理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4)建立质量管理档案,记录和保存无损检测的相关信息。

2.质量管理流程(1)无损检测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测试样品和参数,检查测试设备的状态和准备测试所需的材料;(2)无损检测的操作流程:根据标准和规程进行无损检测操作,确保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3)无损检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记录无损检测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判断被测对象的状态;(4)无损检测的结果报告:根据检测结果撰写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测试目的、方法、设备、结果和结论。

3.无损检测人员管理(1)明确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和要求;(2)建立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3)在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中,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核;(4)建立无损检测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关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学习和应用。

4.设备管理(1)明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责任;(2)建立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校准制度;(3)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要进行保存,以备审查。

5.质量提升和改进(1)建立质量管理评价制度,定期对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解决存在的问题;(3)组织经验分享和学习交流会议,促进无损检测质量的提升。

检测机构的管理评审详细报告

检测机构的管理评审详细报告

检测机构的管理评审详细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检测机构进行管理评审,评估其运营和管理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该评审旨在确保检测机构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有效的检测工作,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评审范围本次管理评审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检测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 检测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校准- 检测程序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检测结果的记录和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遵守3. 评审方法为了进行全面的评估,我们采用了以下评审方法:- 文件审查:审查检测机构的文件记录,包括组织结构图、人员培训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等。

- 现场检查:对检测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其操作流程和设备维护情况。

- 采访:与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实施情况。

4. 评审结果根据评审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检测机构的组织结构合理,人员配备齐全,能够满足检测需求。

- 检测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校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设备状况良好。

- 检测程序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较为规范,有利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检测结果的记录和报告工作较为完善,有规范的记录和报告格式。

- 检测机构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能够遵守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

5. 改进建议基于对检测机构的评估,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 定期维护和校准检测设备和仪器,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度。

- 完善检测程序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与相关行业标准保持一致。

- 进一步规范检测结果的记录和报告,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的措施。

6. 结论通过本次管理评审,我们认为检测机构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有一些改进空间。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该检测机构将进一步提升其运营和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检测服务。

ISO 23277-2009焊缝的无损检测验收标准

ISO 23277-2009焊缝的无损检测验收标准

ISO 23277-2009焊缝的无损检测验收标准
5. 验收标准
5.1概述
测试表面的宽度应包括焊缝金属与相邻母材金属,每侧距离最多10毫米。

通过渗透检测产生的结果通常不显示相同的尺寸和形状特征作为该缺陷产生的指示。

为了达到这个标准的目的,评估的值应针对指示的尺寸,如表1所示。

线性指示规定了验收等级,为的是对应于该评估的级别。

指示低于这个等级不应被考虑。

通常,可接受的指示应不会被记录。

当它被要求以比推荐的现有的焊接表面条件更高的检测极限工作时,局部打磨可以用于改善所有或部分测试表面的分类,在表A.1中。

表1给出了金属材料焊接的验收等级。

表1 - 指示的验收等级
5.2 指示评估
初步评估应根据ISO3452描述的进行,同时指示尺寸的最终评价在经过指定的最少的开发时间结束后进行,以及指示已经退化前,使得它不再代表造成的缺陷。

5.3指示分组
任何相邻的指示被小于较小的主尺寸分离,应评定为单次,连续指示。

指示分组依照申请的标准进行评估。

5.4缺陷的去除
当产品规范允许,局部打磨可用于减少或消除缺陷,缺陷引起了不能接受的指示。

所有这些区域应重新测试,并使用相同的渗透剂的系统和技术来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1. 引言检验检测机构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全面评估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管理评审是必要的。

2. 评审范围本次管理评审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 人员组织管理 - 设备仪器管理 - 检测方法和标准执行 - 质量控制体系 - 数据处理和记录保存 - 安全和环境管理3. 评审结果3.1 人员组织管理经评审发现,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结构合理,但部分技术人员需加强相关培训。

建议加强对员工的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3.2 设备仪器管理设备仪器维护和保养较为规范,但部分设备存在老化现象,需要及时更新。

建议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检测准确性。

3.3 检测方法和标准执行检测方法和标准执行规范,但部分操作流程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标准化。

建议制定更加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3.4 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健全,但存在一些操作记录不完整的情况。

建议加强对操作记录的监管,确保每次检测过程都有完整的记录可查。

3.5 数据处理和记录保存数据处理和记录保存符合相关规定,但数据安全性有待提高。

建议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制度,保障数据安全。

3.6 安全和环境管理安全和环境管理良好,但存在个别安全隐患需要改进。

建议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4. 改进建议综合评审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 更新部分老化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细化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标准; - 监督操作记录完整性,建立数据备份制度; -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5. 结论本次管理评审发现了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机构能够认真落实改进措施,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为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仅供参考。

作者:XXX日期:XXXX-XX-XX。

无损检测记录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记录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记录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无损检测记录的管理,确保无损检测记录真实、完整、可追溯,提高无损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相关无损检测单位的无损检测工作记录管理。

三、工作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无损检测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并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核无损检测记录的管理过程,确保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3. 各部门负责人需对本单位的无损检测记录管理工作负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四、记录管理流程1. 无损检测记录的生成(1)无损检测前,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和方案,确定检测方法和工艺。

(2)执行无损检测时,按照检测计划和方案进行检测操作,记录检测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3)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无损检测报告,记录检测结果、分析和评定。

2. 无损检测记录的整理和归档(1)检测人员应当及时将检测过程中的记录整理成规范的检测报告。

(2)负责人员核对、审批检测报告,并签署确认。

(3)将完成的检测报告进行分类、编号、归档,并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3. 无损检测记录的保密和共享(1)无损检测记录为公司内部资料,应当严格保密,不得外传。

(2)相同项目的无损检测记录可以在内部共享,但须经相关部门同意。

五、文件控制1. 部门负责人应当确保无损检测记录的相关文件齐全。

2. 检测记录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编制、审批和归档。

六、质量管理1. 质量部门定期对无损检测记录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质量部门应当定期评估无损检测记录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培训1. 公司应当定期组织无损检测记录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2. 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无损检测记录管理规定的培训。

八、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无损检测记录管理规定的行为,公司将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警告、记过等处罚。

2. 情节严重的,将给予撤职、开除处分。

九、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同时废止以往有关无损检测记录管理的规定。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

无损检测管理程序1.适用范围本管理程序适用于项目工程建设、检修的无损检测管理。

2.目的明确本项目对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要求,规范无损检测的实施,并确保其结果的真实、公正。

3.定义3.1 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由总承包项目部直接委托,并通过业主单位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为按总承包项目部指令对各施工承包商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

3.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各施工承包商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委托,并通过项目认可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承担委托方承包范围内内的无损检测工作。

4.职责4.1 公司项目部:4.1.1 负责制定项目无损检测管理规定,并贯彻执行;4.1.2 负责项目无损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和控制;4.1.3 负责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绩效考核;4.1.4 负责向项目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发出工作指令;4.1.5 负责受理各施工承包商对无损检测单位和人员的投诉,组织仲裁无损检测的技术性争议。

4.1.6 负责组织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准入审查;4.1.7 负责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审查;4.1.8 负责敦促施工承包商为无损检测工作创造有利条件;4.1.9 负责协调全项目范围内施工与无损检测的交叉作业。

4.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4.2.1 建立满足项目要求的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制度、规程,编制无损检测施工方案和相应工艺;4.2.2 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无损检测人员和设备,尽量保证检测与施工进度同步,质量、工期、服务并举;4.2.3 强化自身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和出具检测报告,并确保其准确性;4.2.4 积极配合总承包项目部、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无损检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4.2.5 根据项目HSE要求,妥善保管放射源,严格履行放射作业管理的相应手续;4.2.6 按项目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交无损检测统计报表。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一、管理体系1.1质量政策:本公司以“质量至上,用户至上”的方针作为质量管理制度的核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不断发展和壮大公司。

1.2 管理目标:保持零缺陷,追求卓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实现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1.3 组织机构:本公司设有技术管理组、生产管理组、销售管理组,分别负责公司的技术、生产、销售工作,并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公司的质量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1.4 质量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升级技术水平,增强管理效能,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质量管理规定2.1 计量器具的管理:本公司设有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所有计量器具必须使用统一的国家标准,定期定量检定,实现计量器具的精确可靠。

2.2 生产过程控制:本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生产过程规定,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履行,以保证产品合格率。

2.3 检测过程控制:本公司建立了严格的检测过程控制规定,每个环节都必须按严格的规定履行,以确保产品检测合格率。

2.4 产品质量控制:本公司执行严格的产品质量检验及控制规定,完成产品质量自检;另有专门的验收工作原理保障产品质量。

三、质量管理体系3.1 计量器具管理体系:本公司建立计量器具管理档案,每一个计量器具都有详细的档案记录,以确保每一个计量器具的精确可靠。

3.2 生产过程管理体系:本公司建立生产过程管理档案,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详细的档案记录,并按规定审查、汇总,以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良好运行。

3.3 检测过程管理体系:本公司建立检测过程管理档案,每一个检测环节都有详细的档案记录,以确保每一个检测环节严格按照规定履行。

3.4 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本公司建立产品质量管理档案,针对不同的产品建立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满足客户需求。

四、质量管理评估4.1 内部评审:本公司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评审,从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改善措施,制定行动计划,以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无损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涉及无损检测的部门和人员。

二、管理职责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无损检测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

2. 无损检测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检测操作,编写检测报告,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3.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确保无损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设备和材料管理1. 无损检测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性能满足检测要求。

2. 检测材料应当妥善存放,防止受潮、污染或其他可能导致性能变化的情况。

3. 使用前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四、检测程序1. 根据检测对象和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

2. 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方法和标准等。

3. 在检测前对被检测对象进行表面清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五、质量控制1. 无损检测工作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确保检测质量。

2. 对于关键部件或关键检测项目,应实行双重或多重检测,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3. 定期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六、记录和报告1. 无损检测的所有数据和结果应当实时记录,并保存在规定的期限内。

2. 检测报告应由有资质的工程师编写,内容应完整、准确、清晰。

3. 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提出整改建议。

七、不合格品的处理1. 对于检测出的不合格品,应立即隔离并进行标记,防止其流入下一生产环节。

2. 根据不合格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返工、返修或报废处理。

3. 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应记录并归档,作为后续改进的依据。

八、持续改进1. 定期对无损检测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2.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持续提升无损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无损检测程序文件

无损检测程序文件

1 目的为了加强对无损检测质量的控制,确保无损检测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制定本制度。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压力容器产品、零部件、焊接工艺评定试件、产品焊接试板及原材料等的射线、超声、磁粉和渗透无损检测及其相关活动的控制与管理。

3 职责3.1技术质量部是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3.2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对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无损检测质量负责。

3.3检验员负责下达无损检测委托书。

3.4 无损检测人员负责无损检测的实施并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 管理的内容及要求4.1 无损检测人员管理4.1.1 凡从事射线、超声、磁粉、渗透等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均应按国质检锅[2003]235号《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经过主管部门的培训、考核,取得I、II、III级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4.1.2 无损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资格证书”限定的持证项目、级别,在有效期内开展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4.1.3 人事部门及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应定期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停止其上岗资格。

4.1.4 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限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限包括:a)在无损检测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标准和“检测工艺规程”的规定,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负责;b)Ⅰ级无损检测人员在Ⅱ级人员的指导下,依据无损检测工艺文件进行工作,其工作职责范围是布片,透照、暗室处理;c)Ⅱ级无损检测人员有独立操作的资格,并负责对底片的评定、审查,出具无损检测报告;d)在工作中正确使用和维护无损检测设备、装置、器材;e)及时出具无损检测检测报告,妥善保管检测纪录、底片及其他相关资料;f)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测委托单有权拒绝接收;g)对于受检表面状态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焊缝或工件,有权拒绝检测;h)对于检测不合格的焊缝,有权下达“焊缝返修通知单”,要求焊接人员进行返修。

MR-2009-管理评审报告

MR-2009-管理评审报告

1.会议信息2. 管理评审的输入2.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依据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SFDA《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欧盟98/79/EC IVDD指令和FDA QSR820要求,根据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特点,公司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的运行状况良好。

2.2 管理者代表的变更质量方针: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准确、便捷的POC诊断设备。

质量目标:通过质量水平提高竞争力,达到IVDD行业的领先水平。

运行状况:质量管理体系开始运行,通过培训和执行,全体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有了基本的认识。

2.2 质量目标绩效考核2.2.1 公司2009年质量目标2.2.2 各个部门业绩状况2.3 内审和外审2.2.1 2009年8月进行了一次内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总体上符合ISO 13485:2003的要求,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已按要求制定和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IAR-0901 内审总结报告)2.2.2 至今为止,尚未进行外审。

2.4 过程和产品表现2.4.2 产品试生产表现共生产9台免疫检测仪(ezLabs®Reader)样机,成品自测检验100%合格,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质量问题。

部件生产过程中,61%的主板因使用IC版本错误而导致失效,已返修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其余部件生产过程中无重大质量问题。

2.4.2 产品验证和确认免疫检测仪(ezLabs®Reader)已通过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的注册检验,符合性能、安规和环境的相关产品要求。

免疫检测仪(ezLabs®Reader)准备开始临床试验。

免疫检测仪(ezLabs®Reader)正在进行欧盟认证所需的EMC和安规测试。

2.5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2.5.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无重大问题,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都已按要求开展纠正预防措施。

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评审范文

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评审范文

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评审范文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评审范文1. 引言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确保无损检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各无损检测机构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评审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机构内部管理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围绕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2. 评审目标评审的目标是评估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国际行业标准的规定。

同时,评审还需要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和完善意见。

3. 评审内容评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的编制与修订:评估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的编制和修订过程,是否根据实际需要和法规要求进行,是否参考了国际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制度的完整性与一致性:评估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包括制度的层级结构、编写格式、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关联等,确保制度之间的一致性和相互衔接性。

(3)制度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效果:评估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包括制度的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步骤、责任与权限的划分、实施后的管理效果等。

评估结果需要定性化的总结和定量化的数据分析。

(4)制度的监督与改进:评估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改进机制,包括对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制度效果的评估和总结、对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措施的提出等。

4. 评审方法评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文献资料的查阅:对无损检测机构管理制度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分析制度的编写依据、修订过程、制度的内容等。

(2)调查问卷的发放:向无损检测机构的相关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和分析制度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和改进需求等。

(3)现场观察与访谈:对无损检测机构的现场进行观察和访谈,了解制度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和改进需求等。

单位无损检测质量管理

单位无损检测质量管理

单位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引言无损检测是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对材料、构件和设备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检测和评估。

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无损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单位无损检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单位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无损检测工作按照规范、可靠进行的管理体系。

在建立和运行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结构单位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应合理清晰。

通常情况下,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监管政策和流程,并与各个无损检测部门合作协调。

同时,还应设立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核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工作。

2.制度和规范单位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规范,以确保无损检测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这些制度和规范包括:•无损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具体规定无损检测质量管理的宗旨、目标、要求以及工作流程。

•无损检测工作程序:明确无损检测的工作流程和步骤,包括人员配备、仪器设备校准和校验、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无损检测标准和规范:与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保持一致,确保无损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人员培训和资质认证无损检测工作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单位应通过培训和考核的方式,确保无损检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无损检测技术和相关的规范要求。

同时,还要注重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认证工作,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

4.设备和仪器校验无损检测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保证无损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

单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和仪器校验制度,包括校验周期、校验方法和校验记录的管理。

同时,还要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以保证其性能稳定。

5.数据管理和分析单位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确保无损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管理系统应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档和查询,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工作。

数据分析工作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规范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规范

1 目的本规定对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无损检测工艺的编制、无损检测程序和操作、无损检测设备及档案管理等质量控制做出了规定,以保证无损检测结果的正确可靠。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锻件产品的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

3 职责3.1无损检测控制由无损检测责任人负责。

3.2无损检测工作由质保部归口管理。

4 程序4.1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4.1.1 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GB/T9445-2008/ISO9712:200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定》的要求,取得相应等级的技术资质;如果已获得非ISO9712:2005无损探伤人员资格证书,可采用对比法,以评价目前获得的无损资格证书是否满足ISO9712:2005标准要求,方能从事相应的检测工作。

4.1.2 无损检测报告应由Ⅱ级人员签发,Ⅱ级或以上人员审查后出具。

4.2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编审4.2.1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均应由具有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人员填写,Ⅲ级资格人员审批后签发。

4.3 无损检测程序4.3.1 委托检测锻件的表面质量必须经外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无损检测。

检测面的表面粗糙度Ra≤6.3um;4.3.2 由具有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人员按“检验与试验委托单”内容逐项核对,复查受检锻件表面质量是否满足检测要求,对委托内容不清(如:只填写“验收标准”而没有填写“验收级别”)或不符合检测要求的委托拒绝检测。

4.3.3 由具有相应资格的Ⅱ级或Ⅱ级以上无损检测人员根据委托内容,确定检测规范,编制检测工艺,经无损检测责任人(Ⅲ级资格人员)审核后实施。

4.3.4 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初级或初级以上无损检测人员,按照检测工艺进行检测,绘制检测示意图,填写检测记录。

4.3.5 无损检测工作应严格执行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规定,检测过程按相应检测方法的“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进行。

4.4 无损检测设备4.4.1无损检测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保养和管理,按规定进行检定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满足检测要求。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表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表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表一、引言无损检测是一种通过对材料和构件进行非破坏性检测,以评估其质量和完整性的技术。

在工程领域中,无损检测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无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评价和监控。

二、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表的意义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表是用来评估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工具。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价,可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评价表的使用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无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三、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表的设计原则1.全面性:评价表应涵盖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人员培训、设备管理、工作程序等。

2.可操作性:评价表应具有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评价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并得出准确的评价结果。

3.客观性:评价表应基于客观的指标和数据,避免主观判断和个人偏见的影响。

4.可比性:评价表应具有一致的评价标准,不同组织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和对比。

四、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表的主要内容4.1 组织结构•评价指标:–是否设立无损检测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明确各职责和权限4.2 人员培训•评价指标:–是否制定了人员培训计划–是否进行了初级和高级培训–是否进行了定期的培训和考核4.3 设备管理•评价指标:–是否建立了设备管理制度–是否进行了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是否有完善的设备记录和档案管理4.4 工作程序•评价指标:–是否建立了标准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是否进行了工作程序的培训和宣贯–是否进行了工作程序的监控和评估五、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文件审核: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核,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2.现场检查:对无损检测工作现场进行检查,了解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和设备的管理情况。

3.人员访谈:与无损检测人员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管理评审(标准模板)

管理评审(标准模板)

管理评审资料目录一、管理评审计划二、管理评审签到表三、管理评审会议记要四、管理评审报告附:管理评审资料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报告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彻实施情况报告3.内审结果分析4.顾客满意度情况分析报告5.过程业绩与产品质量状况资料6.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管理评审计划编号:共页第页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附:管理评审资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报告为了强化企业的质量管理,提高过程和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使企业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能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进行和实施,企业在咨询辅导老师的协助下专门成立了贯标领导小组,并由企业总经理……先生签署文件任命了管理者代表,明确了其职责和权限。

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阶段,……总经理亲自参与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并对企业的组织机构重新进行了设置。

贯标领导小组联系企业目前的生产和产品实际,依据ISO9001标准要求识别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对删减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据此,贯标小组结合企业组织机构的现行设置,划分界定了过程的职责和权限并予以最终确定。

完成上述步骤后,贯标小组进行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需求程度的探讨,最终决定应考虑企业目前的规模和所处行业类型、过程特别是企业产品实现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简繁程度、现有人员的综合能力等因素确定文件编制的程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简洁有效,适合于企业的实际操作。

根据此一文件编制的原则,经多次修改、调整、补充,在发布前完成了各项文件资料的编制、整理、审批,共计制定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编制和整理了其他所需的作业文件。

在文件编制过程中和体系开始运行前后,企业组织了大规模的全员培训,组织员工学习ISO9001:2000标准知识,学习相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为体系的正式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文件方面的充分准备和培训方面的有力配合,体系实施以后,大部分过程立即进入了上轨和正常运行阶段,从运作的实际效果来看,文件体系总体上说是合理的、完整的、有效的,适应目前体系运作的需要。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规定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规定

1.1目的1.1.1无损检测是确保焊接件,锻件制造质量的重要检验手段,为了规范无损检测的控制程序、内容和活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产品无损检测系统的质量管理。

1.1.3公司产品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是超声波检测(UT)。

2.2无损检测人员2.2.1公司无损检测人员应按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标准CHSNDT001-2007》的规定,经培训考核取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NDT证书》(无损检测)。

2.2.1.1公司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按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标准CHSNDT001-2007》的规定分为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及渗透检测(PT)三种方法和Ⅱ、Ⅱ、Ⅱ级别。

2.2.1.2无损检测人员只能从事与其证书所注明的方法与级别相适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其中:Ⅰ级人员可在Ⅱ、Ⅲ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Ⅱ级人员可编制一般的无损检测程序,按照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或在Ⅲ级人员指导下编写工艺卡,并按无损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Ⅲ级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协调Ⅱ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2.3无损检测设备2.3.1公司无损检测设备的性能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3.2公司无损检测设备需计量的器具应按规定做好检定工作。

2.3.3无损检测人员应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2.4无损检测工作过程的质量控制2.4.1无损检测委托2.4.1.1产品列入生产计划后,由施工员填写《无损检测委托单》送交质量部。

无损检测委托单应详细记入有关产品试件的编号、名称、规格、材质、焊接方法和检测方法、检测比例、检测部位、检测标准、合格级别等内容。

2.4.1.2无损检测前,经过自检和专检确认外观质量合格(影响无损检测评定结论的表面)。

2.4.2无损检测准备2.4.2.1无损检测人员根据委托单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做好检测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5.影响质量体系的变更;
6.改进的建议。
评审结论:
在质量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中,进行的内部审核及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说明公司已逐步建立了自我完善机制,提高了内审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质量方针、目标对体系现状是适宜的、充分的、有效的。
管理YG19-2008序号:2009-01
会议时间:2009年12月31日
地点:公司会议室
主持人:
记录人:
参加评审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无损检测公司和部门主管领导及各內审员
评审记录:
1.第一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
2.顾客反馈意见,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结果;
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