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二语文配套课件:45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苏教必修4)
学年苏教版语文教案:必修四第4专题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
课题第五课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思考● 教学目标1.熟悉文章内容,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中的观点。
2.通过北京城墙存废的讨论,学习有关政策,确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观念。
3.了解本文作者梁思成的事迹。
学习讨论综述文稿的写法。
4.学会在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而敏捷地应对和辩驳。
5.感受粱思成先生的远见卓识和儒雅风范。
● 重点、难点文章作为综述性的文体,对各种观点都进行了简要的记录和适当评价,因此,了解文章大意,提炼辩论要点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教学难点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辩驳。
揣摩《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懂得辩论中观点明确、陈述明晰、谈吐文雅的重要性,并能够指导自己的实践。
● 设计思想《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属于“走进语言现场”专题的“交锋时刻”板块。
由于本专题的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教材在设计上强调实践性。
目的是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
本课的教学适宜采用活动形式展开。
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学生梳理文章中的观点,要注意让学生明确地提炼正方反方的观点,做好资料卡片;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能够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信息的能力。
继续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另外,本文在写作上有鲜明的特色,问题讨论综述,需要对不同观点的双方意见及理由充分了解,并简要记述,不能遗留和曲解任何一方的观点。
作者在这一点上记录即简洁有明确,很具特色。
在此基础上,作者才可以简要的综述评论。
讨论问题的时候,应该掌握立论和驳论的一些技巧,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论证严密而有技巧。
作品在这方面特别注意,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比比皆是。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学习写作,学习倾听,学习概括提炼观点依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梁思成教授1901年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1915~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公开课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课件
人民大众的生活,永远地成为我们可贵的环境。
文本研读
论辩双方各自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拆除派
保存派 发展现代作用、休息、军事 巧开城门节流 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 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是罪过、 丰富我们对北京的喜爱,增强民 族精神饱满
失去功用、无园林地带 阻碍交通
封建遗迹
砖等有薄利可图
本文论辩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章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 作者简介:
•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 东省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
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
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1928年2月 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
发表于1950年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系统阐述了自己的
观点,结合城墙的保护对“梁陈方案”的原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建 议将城墙建设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
北京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 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师顺天府的城
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
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 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 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
知识拓展:辩论有什么特点?
• 辩论的两大基本要素是“论”与“辩”。 “论”就是“立”,正面阐明己方观点的正 确;“辩”就是“破”,辩驳对方的错误。
“辩”是中心,“论”为“辩”服务。
知识拓展:辩论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 ①论点明晰,引证恰当,分析透彻。 • ②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失误,辩驳精到,切 中要害。
第四单元 · 文本研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要点指导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要点指导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基础字词。
2.了解关于北京城墙历史争论的相关背景,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爱护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3.学习并掌握辩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字词梳理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狭隘.(ài) 蔷薇..(qiánɡ wēi) 远眺.(tiào) 嵯峨..(cuó é) 什刹.海(chà) 甃.(zhòu) 颐.和园(yí) 鸟瞰.(kàn) (2)多音字 蔓⎩⎨⎧蔓延藤蔓 拓⎩⎨⎧拓展拓片颈⎩⎨⎧瓶颈ɡ脖颈ɡěnɡ2.字形辨认⎩⎨⎧鳖鱼鳖蹩蹩脚憋憋闷弊弊病⎩⎨⎧滋滋长兹今兹嗞嗞嗞响⎩⎨⎧梗梗概埂田埂哽哽咽⎩⎨⎧滥泛滥槛门槛⎩⎨⎧慎慎重嗔嗔笑缜缜密3.词语释义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另一方面。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
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见树不见林:比喻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或目光短浅。
俯视:表示从高处往下看,用于书面语。
对象可以是“山河、草原、城市、某一处所的全鸟瞰:是从高处往下看,用于书面语,有像空中飞鸟那样往下看的形象色彩,对象往往是大范围4.抚养受业坚忍化妆权力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和指挥权。
权利:专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权宏伟两个词都指“雄壮而伟大”。
“宏伟”侧重于“规模巨大”,一般修饰理想、目标、远景、计划等较抽象的事物。
“雄伟”侧重于“有气魄”,一般修饰建筑或山川等具体事物,也指身慎重都指态度严肃谨慎、不轻举妄动。
“慎重”着重指谨慎认真,小心仔细,跟“轻率”“冒失”相对,着重形容言行的态度,常与“处理、决定、选择、准备、态度”等词语搭配。
“庄重”着重指庄严、端正、持重,跟“轻飘”“随便”相对,着重形容言语、举止等不随便、不。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之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学案苏教版必修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梁思成※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有理、有据、有节、有情的辩驳艺术。
2、体会作者在辩驳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
【学法建议】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辩驳。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广东省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
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
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2、背景知识: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苏教版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PPT教材课件
强 大qiá nɡ . qiǎnɡ 强勉强 . jià nɡ 倔强 .
搏 mà i 脉 . 脉 脉 mò 脉 .
二、字形辨认 yá 衙门 防yù御 n 衔接 xiá 网 luò 络 洛阳 Luò 恪守 kè qiá nɡ 蔷薇 啬 吝 sè nɡ樯 帆 qiá 大ɡ à i 概 感 kǎi 慨 i 溉 灌ɡ à ɡ ěnɡ梗概 田ɡ ěnɡ埂 ɡ ěnɡ哽塞 事 lì 例 冽 凛liè 裂 破liè
(3)控制· 节制 控制: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也指 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侧重于支 配、掌握、管束,可用于自己,也可用于别人。 节制:指指挥管辖,也指限制或控制,侧重于限 制,多用于自身的情欲、思想等抽象事物。 例:①首次近月制动是“嫦娥”奔月过程中最关 控制 ,“嫦娥二号”能不能从地 键的一次轨道 _____ 球卫星变成月球卫星,就在此一举。 ②稀土作为21世纪重要的战略物资,原先中国的 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60%,经过多年无计划、 节制 的开发,目前实际储量已不足世界总储 无 _____ 量的30%。
(5)威严· 庄严 威严:表示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多形容阵容 或人的目光、态度、表情等。庄严:表示庄重、 肃穆、端正而不随便,多表示人的态度、氛围和 场景。 例:刑事审判大法庭,4名法警头戴迷彩绿色头盔, 身穿防弹衣,持枪先走进法庭,分别站立在法庭 庄严 威严 两侧警戒,更使_____ 的法庭多了份_____ 。
语文必修第四册(配苏教版)第四 专题第三模块交锋时刻 关于北京城 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文学特长生能 否特招
第三模块
交锋时刻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ppt课件
(2)全面推进营改增,企业可购置商业不动产抵扣税款。商铺一方面可作为 不动产增值,另一方面又可省租金收益,还可抵扣税费,一.举.两.得.,相信在预 期内将引爆投资市场。( )
理由:
【答案】 × “一举两得”指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此处有三种收 获,应该用“一举三得”。
(3)不少中国知识分子不了解问题背后牵涉到的诸多事实,对于现代民主国 家的理论与发展进程更无认识基础。这种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空洞的民主理想, 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阻力。( )
6.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看,梁思成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的特点是什么?有 什么好处?
【答案】
特点
好处
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 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同时给人以历史凝重感
内容上 细 致 地 讲述 了 城 墙的 和艺术美感的双重享受,使读者能从更深层次
历史变迁
的意义上全面把握这一历史性讨论
采用了问答的方式,深 运用问答句,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回答中紧扣
员会会议上,我国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 遗址三部分组成的“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 48 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政府在文化多样性 保护方面的努力在全世界得到了肯定。
“土司”是 13~20 世纪中国国家职官体系中,由中央政权委任西南多族群 聚居地区族群首领世袭管理其辖区的职官制度。土司遗址是这种制度的珍贵物 证。既真实保存了土司制度废毁后的遗存信息;而且翔实地记载了各土司家族 在 13~20 世纪的世系和发展历程,为土司制度在当地的兴衰和土司城的营建提 供了珍贵的历史信息。
理由:
【答案】 √ “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事物的另 一方面。符合语境。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导学案(教师版)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优教导学案教师版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阻梗.()登高远眺.()颐.和园()昭.告()焚.毁()船舶.()什刹..海()()壮硕.()磊拓嵯.峨()颈.环()蔓.延()轩.昂()答案:ɡěnɡ,tiào,yí,zhāo,fén,bó,shí,chà,shuò,cuó,jǐnɡ,màn,xuān。
2.辨音什.刹海()拓.片()刹.车()开拓.()假.日()开辟.()假.币()复辟.()答案:chà,shā;tà,tuò;jià,jiǎ;pì,bì。
3.辨形论(biàn)骨(ɡěnɡ)别(biàn)作(ɡěnɡ)花(bàn)米(jīnɡ)麻花(biàn)棒子(bāi)天(cānɡ)拢(huì)桑(cānɡ)费(huì)萃(huì)告(zhāo)下(zhào)泽(zhǎo)万里(tiáo)答案:辩,辨,瓣,辫,掰;鲠,梗,粳;苍苍,沧;汇,会,荟;昭,诏,沼,迢迢。
【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阻梗:阻塞。
游息:游览,休息。
磊拓:多而错杂,宽大。
嵯峨:本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指城墙高峻。
枯燥:着重于事物的内容变化少,干巴巴,没有趣味。
形容书籍、文章、讲话等。
单调:着重于事物的外部形式单一、重复、少变化,还形容声音、色彩、式样等。
俯视:表示从高处往下看,用于书面语。
对象可以是“山河、草原、城市、某一处所的全景”等大范围的整体性事物,也可以是一人一物。
鸟瞰:是从高处往下看,用于书面语,有像空中飞鸟那样往下看的形象色彩,对象往往是大范围的整体性事物。
书面语色彩比“俯视”浓。
2.词义辨析抚养扶养抚养:指大人对小孩。
扶养:指晚辈对长辈。
受业授业受业:接受教育、知识。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课件1(22张PPT)(苏教版必修4)
辩论注意事项
1、注意倾听,及时做笔记,针对对方提问和辩 驳的内容回答或反驳,内容不能偏离辩题或各自 为论。 2、辩手答辩时要面向对方辩手,要求用普通话 表达,吐词清楚,声音响亮。 3、观点明确,陈述要做到有理有据。 4、互相尊重,只能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 攻击,而不能人身攻击,不能带有轻视、贬低污 辱对方的语言。 5、观众请保持安静,做文明观众。精彩处可以 用掌声鼓励。
辩论有什么特点和要求?
• 提示: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 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默契、仪表仪态为 一体,是高水平的、综合素质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 魅力和欣赏价值。辩论的两大基本要素是“论”与 “辩”。“论”就是“立”,正面阐明己方观点的正 确;“辩”就是“破”,辩驳对方的错误。“辩”是 中心,“论”为“辩”服务。辩论过程要注意以下几 点:①论点明晰,引证恰当,分析透彻。②迅速抓住 对方观点及失误,辩驳精到,切中要害。③反应敏捷, 应对能力强,恰当把握现场气氛。④语言表达清晰流 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⑤表情丰富,仪态端庄, 风度优雅,幽默洒脱。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课件1
语文
辩论注意事项:
1、注意倾听,及时做笔记,针对对方提问 和辩驳的内容回答或反驳,内容不能偏离辩题或 各自为论。
2、辩手答辩时要面向对方辩手,要求用普 通话表达,吐词清楚,声音响亮。
3、观点明确,陈述要做到有理有据。 4、互相尊重,只能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 进行攻击,而不能人身攻击,不能带有轻视、贬 低污辱对方的语言。 5、观众请保持安静,做文明观众。精彩处 可以用掌声鼓励。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此言与中国古代城市“内城外郭”的重城制正相吻 合。因此嘉靖帝即上令兴工修筑。后来因财政拮据,经 严嵩巡视后提出应先筑南面城墙,待以后财力充裕时再 “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制”。于是将北京城南已经筑 起的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 接城西南角”,外城自嘉靖三十二年(1553)动工修 筑,十月完工,三面全长28里。于是北京城才形成 “凸”字形。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文体知识
辩论的两大基本要素是“论”与“辩”。“论”就 是“立”,正面阐明己方观点的正确;“辩”就是 “破”,辩驳对方的错误。“辩”是中心,“论”为 “辩”服务。
辩论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论点明晰,引证恰 当,分析透彻。②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失误,辩驳精 到,切中要害。③反应敏捷,应对能力强,恰当把握现 场气氛。④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⑤表情丰富,仪态端庄,风度优雅,幽默洒脱。
• 然后归纳拆除派的四大理由,认为拆除派的观点 “是有偏见的,片面的,狭隘的,也是缺乏实际的 计算的”,“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见木不见林 的”;
• 接着以主张保存者的口吻具体的分条辩驳了拆除者 的话,并给出了有效地措施。
—高中语文苏教(必修4)课件:第四专题《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共62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著名的 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 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之一、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 作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 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倡导者,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梁思成为“梁陈方案”奔走的时候,已守卫北京
五百多年的明城墙正面对存与毁的抉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CHINA (拆那)
1966年 崇文门被拆 1966年 宣武门被拆 1958年 朝阳门被拆 1965年 东直门被拆 1969年 安定门被拆 1921年 德胜门被拆 (仅余箭楼) 1969年 西直门被拆 1965年 阜成门被拆
长安街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是国 内最重要的一条街道。阅兵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
最宽的地方可达120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改造后的“新”北京 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 人口密集
摊大饼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百年前的巴黎面对了相似于北京的城市危 机,人口爆炸,瘟疫肆虐,贫困区的一个厕所通以 常要供70户的用户使用,一个水龙头都成了奢侈品。 20世纪最具影响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被这种状 况所震惊,拟定一个明日之城计划,炸毁半个巴黎 市中心,代之十八幢六十层高的大楼。
巴黎人当然不理会这无稽之谈。建筑师的想法固然伟
大,可他忽略了建筑除了理性外还有许多与人性
有关的东西,那些古老的建筑,一砖一瓦,一石一 木都随其身边的一切生长起来,渐渐长入这个城市, 长入了每个人的内心,它们在我们面前就像面容安 详的老者。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04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qì( )花池 (2)qī( )茶
qiánɡ( )薇 (3)桅qiánɡ( )
吝sè( )
阻ɡěnɡ( ) (4)ɡěnɡ( )咽
田ɡěnɡ( )
【答案】 (1)拆 折 (2)砌 沏 (3)蔷 樯 啬 (4)梗 哽 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慎重·庄重 两者都指“态度严肃谨慎,不轻举妄动”。 “慎重”指谨慎认真,跟“轻率、冒失”相对,着重形容言行的态度,常 与“处理、决定、选择、准备、态度”等词语搭配。 “庄重”指(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跟“随便、轻浮”相 对,着重形容言语、举止等庄严、端正、持重,常跟“举止、神情、装束”等 词语搭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他认为,智能离开人类都无法定义,人类被机器取代纯粹是庸.人.自.扰.。 () 理由:
【答案】 × “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此处强调的是担忧人类被机器取代,所以应该用“杞人忧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小石路在山间________(蔓延/曼延)向前,直到山下的小村子。 (2)这次劫机事件的结局虽属个案,但也足以使我们从中嗅出点世界局部政 治生存环境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正在逐步________(蔓延/曼延)加深。
【答案】 (1)曼延 (2)蔓延
【答案】 (1)慎重 (2)庄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蔓延·曼延 两者都有“向前延伸”的意思。 从意义上看:“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曼延”指连绵不断。 从适用对象上看:“蔓延”可用来形容杂草、火势、疾病等;“曼延”可 用来形容山脉、水流、道路等。 从感情色彩上看:“蔓延”多用于贬义,“曼延”是中性词。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精品导学案2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精品导学案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有理、有据、有节、有情的辩驳艺术。
2、体会作者在辩驳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
【学法建议】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辩驳。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广东省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
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
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2、背景知识: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高中语文《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学案1 苏教版必修4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梁思成※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有理、有据、有节、有情的辩驳艺术。
2、体会作者在辩驳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
【学法建议】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辩驳。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广东省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
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
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2、背景知识: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导学案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1.了解关于北京城墙历史争论的相关背景,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爱护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学习并掌握辩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本文善抓对方漏洞,层层批驳的艺术技巧,并能运用这种技巧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梁思成(1901—1972),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古建筑文物保护与研究专家,建筑史学家。
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梁思成文集四卷》等。
2.探寻背景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是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
他抱病写下了《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发表在1950年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上。
1.识字注音(1)重点字狭隘.(ài) 蔷薇..(qiánɡ wēi) 远眺.(tiào) 嵯峨..(cuó é) 什刹.海(chà) 甃.(zhòu) 颐.和园(yí) 鸟瞰.(kàn) (2)多音字蔓⎩⎪⎨⎪⎧ 蔓延藤蔓 拓⎩⎪⎨⎪⎧拓展拓片 颈⎩⎪⎨⎪⎧ 瓶颈ɡ脖颈ɡěnɡ2.字形辨认⎩⎪⎨⎪⎧ 鳖鱼鳖蹩蹩脚憋憋闷弊弊病 ⎩⎪⎨⎪⎧ 滋滋长兹今兹嗞嗞嗞响 ⎩⎪⎨⎪⎧ 梗梗概埂田埂哽哽咽⎩⎪⎨⎪⎧ 滥泛滥槛门槛 ⎩⎪⎨⎪⎧ 慎慎重嗔嗔笑缜缜密 3.词语释义(1)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另一方面。
(2)一举两得: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
(3)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4)见树不见林:比喻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或目光短浅。
4.词义辨析(1)阻碍·妨碍同:都是动词,都有“使不顺利”的意思。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精品课件
研读课文
1.文中主张保存者是如何看待古城墙的功用问题 的?
提示: (1)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把它保留下来 与发展北京为现代城市不但没有抵触,反而有利。如果 发展它的现代作用,它的存在会丰富北京城人民大众的 生活(立体公园、军事功用),将永远地成为我们可贵 的环境。
(2)城墙不会阻碍交通。可以通过现代道路系统 的设计,合理控制车流。
文中运用了五个问答句,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回答 上紧扣问题,深入论证说明道理。论证中大量地运用反 问、举例子、打比方等方法,形象有力地阐明了北京城 墙应该保留的观点。
课文小结
退出
3.学习本文善抓对方漏洞,层层批驳的艺术技 巧,并能运用这种技巧进行片段习作。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中国著名的 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 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 建筑的历史,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 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 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 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写法品析
1.手法灵活,论证充分。 梁思成以其作为科学家的广阔的视野、严密的推算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举重若轻,对对方的观点逐一反驳, 或援引外国的正例反例,或详举史实,或归谬演算,论 证游刃有余、严密充分。文章感情洋溢,对北京城墙的 自然价值和艺术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采用问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主张保存的理 由。
作品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 《营造法式》等作品,有《梁思成全集》传世。
写作背景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首都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 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前苏联专家 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 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 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 行政中心区的方案。当时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梁思 成不得不为之一搏。他抱病写下了本文,发表于1950年 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 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