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第4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1《四则运算》(第4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四课时:四则运算 ( 四)授课内容: P11/ 例 5(增强小括号的作用)、概括运算序次.授课目的; 1. 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序次,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生的脑筋中增强小括号的作用。
3.习中总结概括出四则混杂运算的序次。
授课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序次,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授课用具 : 四则运算运算序次概括.授课过程:一、复习引入 . 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序次。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一样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序次? ( 依照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出示例 5( 1)42+6×( 12-4 )(2)42+6×12 -4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画出序次线)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序次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样?这几天我们素来都在说“四则运算”,终究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公布自己的建议。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板书)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序次帮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牢固练习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P14 — 15/2 、 3、 5— 7板书设计:四则运算( 1)42+6×( 12-4 )(2)42+6×12-4=42+6×8=42+72-4=42+48=114-4=90=110运算序次:(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是只有加、减法也许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序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放在你的桌边,你的心情格外的怡然。
你可以阅读当天的报纸,认识最新的国内外动向,哪怕是街头趣闻;也许捧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小说,从字里行间获得那种特其余轻松和欢喜....生活简单就是幸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科书p5页至6页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
师生相互交流兴趣爱好。
(1)生谈爱好(2)师:老师的爱好是插花,昨天下午老师老师就在花瓶里插了几瓶花,来看看吧(3)投影展示课本插图二、新知学习(一)理解乘法的意义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出示(1)3.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快速列式计算。
4.学生汇报算式: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5.哪个算式简单?比较这两个算式,你能说说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6.学生汇报后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7.师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并板书在下边。
(二)理解除法的意义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2(2)(3)。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思考:与第(1)题比,(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第(2)(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个问题有什么联系?4.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乘法的意义和运算•第二课时: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第三课时:分治与合并的实际应用•第四课时: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掌握乘法与除法的关系3.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案、教具、板书等•学生:课本、练习册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乘法的意义和运算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乘法的概念2.讲解:介绍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3.操练: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乘法计算练习4.总结:总结乘法的特点和运算方法第二课时:乘法和除法的关系1.导入:引导学生对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进行思考2.讲解:讲解乘法和除法的联系和区别3.操练: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练习,加深理解4.总结:总结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分治与合并的实际应用1.导入:介绍生活中分治与合并的例子2.讲解:讨论分治和合并在乘除法中的应用3.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分治与合并的意义4.拓展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训练题第四课时:综合练习1.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做一些综合性的乘除法练习2.课堂检测:进行课堂检测,检查学生对乘除法的掌握情况3.知识拓展:介绍乘除法在数学领域的拓展应用4.课堂总结: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总结与展望本单元主要围绕乘法的意义、运算及其与除法的关系展开,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希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升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年级学生数学下册将要学习四则运算了,作为教师要写好教案。
那么大家知道四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www. )查看。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二、学习新知(一)理解乘除法的意义1、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1)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 4=12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2(2)(3)(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3=4 12÷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尤其是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乘数、被乘数、因数、积、商等。
3.能够运用乘除法的基本法则进行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将乘除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乘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组织一次校园购物活动,让学生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乘除法的作用,从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例子,总结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生活中的乘除法问题进行讨论,如:分配水果、购物找零等。
2.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这个问题中涉及哪些乘除法部分?
-这些乘除法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何运用乘除法解决这个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已有一定经验,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自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此外,学生在本年龄段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探索欲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乘、除法的意义,二是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本单元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运算的内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加、减法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但是,对于乘、除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间的关系,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各部分间的关系。
2.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乘、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乘、除法。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乘、除法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演练乘、除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小道具等,便于学生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小明的生日聚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配食物。
从而引出乘、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除法的意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如:乘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法表示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目录及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安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目录及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4)第3课时有关0的运算 (7)第4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9)第5课时解决问题 (11)第6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14)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 (16)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1课时观察物体(1) (21)第2课时观察物体(2) (23)第3课时观察物体练习课 (26)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 (30)第2课时加法结合律 (32)第3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5)第4课时连减的简便运算 (37)第5课时乘法交换律 (40)第6课时乘法结合律 (42)第7课时乘法分配律 (45)第8课时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48)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 (50)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54)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 (56)第3课时小数的写法…第4课时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1) (62)第5课时小数的性质(2) (65)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68)第7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71)第8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74)第9课时外币兑换 (77)第10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1) (79)第1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2) (82)第12课时小数单位换算练习课 (85)第13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87)第14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90)第15课时整理和复习 (94)第五单元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认识 (99)第2课时三角形的特性 (102)第3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104)第4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107)第5课时四边形内角和 (109)第6课时练习课 (111)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 (114)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119)第2课时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121)第3课时小数加减法练习课 (124)第4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26)第5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28)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130)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1课时轴对称(1) (133)第2课时轴对称(2) (135)第3课时平移 (138)第4课时平移解决问题 (140)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的含义与求法 (145)第2课时应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147)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150)第4课时营养午餐 (15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鸡兔同笼问题 (156)第2课时鸡兔同笼练习课 (160)第十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65)第2课时复习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168)第3课时复习空间与图形 (170)第4课时复习统计 (173)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时计划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第七单元图形单位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括号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括号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介绍括号的概念、用法及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括号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括号的策略。
教学难点1. 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2. 括号内外的运算顺序。
3. 括号嵌套时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计算器。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算术题,让学生发现计算顺序的重要性,从而引入括号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括号的含义、用法及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3. 例题: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括号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让学生分享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6. 总结:总结本课时的重点知识,强调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板书括号2. 板书内容:括号的含义、用法、优先级,以及相关例题。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括号计算题。
2. 提高题:让学生做一些含有多个括号或者括号嵌套的计算题。
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运用括号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括号的概念、用法及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括号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括号。
教学难点在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理解障碍或操作困难的知识点,它们通常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解释,以及学生更多的练习和应用。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学生在初次接触括号时,可能会对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感到困惑。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乘法、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实际意义,掌握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为后续的乘除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乘除法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及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除法的意义及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乘法、除法的意义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实例:包括日常生活、数学故事等实例。
3.学习材料:练习题、小组讨论纸等。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故事,引出乘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除法的实际意义。
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例中乘除法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板书。
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乘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乘除法应用题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了乘除法的意义,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利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数学符号和运算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乘除法的概念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难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情,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预习本单元的内容,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动物园、水果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要知道动物园里有多少只动物,或者水果店里有多少个水果,我们应该怎么办?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乘除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知识点。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开始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乘法和除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逐步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
此外,学生可能对乘除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和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2.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2.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探索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乘除法的运算工具,如计算器、纸笔等。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如果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加法和除法的关系。
然后,教师提出“如果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小明想要得到和小红一样多的苹果,他需要给小红几个苹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向学生解释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1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案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应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理解0为什么不能为除数,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提高计算能力和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并讲解及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并学会运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的相关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四则运算除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应用一步乘、除法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学难点】学会并熟练运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解0为什么不能为除数。
【教学方法】运用实际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并归纳分析0的个性,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归纳总结,逐步掌握乘、除法及0的相关知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有谁家里的花瓶中插着鲜花?2、师:一般家里每个花瓶中是插3到4枝鲜花的,如果老师想在自己的家里摆4 个花瓶,需要买多少枝鲜花呢?3、相信很多小朋友已经想到很多好办法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吧!(二)探究新知:1、(课件第2张)例2(1)同学们看看,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师: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生:3+3+3+3=12(枝)生:3×4=12(枝)师:很明显运用乘法比运用加法来计算要简便很多。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就叫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
乘得的数叫积。
(板书)2、(课件第3张)根据书上的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改编:第(2)题: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第(3)题: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1)师:聪明的同学们一定心中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了,你想怎样解决呢?同桌之间交流一下(2)汇报总结:第(2)题:12÷3=4(瓶)第(3)题:12÷4=3(枝)(3)(课件第4张)其实第(2)(3)题运用的就是除法的相关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章《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章《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3. 乘除法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4. 乘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除法的意义、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应用。
2. 教学难点:乘除法运算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乘除法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乘除法的意义、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究乘除法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
3. 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4. 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3. 乘除法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4. 乘除法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乘除法运算题,巩固基本运算。
2. 提高题: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3. 拓展题:探索乘除法的运算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困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乘除法的意义、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运算性质,让学生掌握了乘除法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课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发现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章《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以乘法算式3×4=12为例,解释3和4是乘数,12是积;对应的除法算式12÷3=4中,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举例:购物时,计算购买多件商品的总价和找零;分配时,计算多人平均分得的数量。
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旨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发现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热烈,但也有一些小组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说明我在设计实验操作时,还需更加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他人交流。这一环节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讨论成果也让我感到满意。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问题的设置上还不够精准,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1.乘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除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如乘数、被乘数与除数、商之间的关系。
4.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章《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对应第一章《四则运算》中的《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内容包括: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法与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2022独家原创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0不能作除数。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四、课堂测评
1.计算
(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
五、归纳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
第4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课题
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应该注意的问题。
2.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流
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授课
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
100+0= 0+568= 0×78=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样本/仅供参考,内容可修改第4课时乘法运算定律(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1. 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媒体设计意图学生活动应用目标达成课1、旧知复习: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
教师板书:4×5和25×4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乘法交换律:(1)探究、发现问题:环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节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2)举例验证:学习新知(3)概括规律:a、总结定律:b、定律命名:c、用字母表示定律:2、教学乘法结合律: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2)举例验证:让学生自己再举几个例子填到课本26页,汇报板书学生举的例子。
教师出示: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15×4)×10○15×(4×10)(125×8)×5○125×(8×5)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是相等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让学生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4课时括号教案
第 1单元四则运算第3课时括号【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中括号,掌握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熟练计算含有各种括号的算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目前学过哪几种运算?预设: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师介绍: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二、探究新知1.探究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4(1)】师:请你试着算一算,并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预设:96÷12+4×2=8+8=16师引导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探究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4(2)】师:在96÷12+4×2 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变了吗?预设:96÷(12+4)×2=96÷16×2=6×2=12师引导小结: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探究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4(3)】(1)认识“[ ]”。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括号吗?(少数学生可能知道这是中括号。
)师介绍:这是中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使用小括号后,还需再次改变运算顺序,就要使用中括号。
(2)明确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96÷[(12+4)×2]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请你说一说,并算一算。
预设: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除法的意义2.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 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 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乘除法的意义(1)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生活中的乘法现象,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生活中的除法现象,如: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 理解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如:3 × 4 = 12,讨论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讨论、举例,得出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乘数×乘数=积,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2)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如:12 ÷ 3 = 4,讨论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讨论、举例,得出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4. 巩固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6. 课后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主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1单元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教案
第1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2. 除法的意义3.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除法的意义,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除法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乘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明确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除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除法的意义,明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以及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如因数、因数与积的关系,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关系等。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反馈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总结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乘、除法运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迅 速 准 确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 导入 新课 1 分 钟 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习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激 发 学 习 兴 趣
板书: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出示学习目标: 一、 展示 目标 1 分 钟 1、知道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
小组成员合 作, 交流各自存 在的问题收 获。
组织学生组内交流。 5 分 (多关注学困生)
钟 组间交流, 合作学习 生成我们的 收获和“班 级问题” 。
组织学生组间交流。 (展、思、论、评、演、记) 四、 展示 5 分 预设:0 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交流 钟 说一说关于 0 的运算都有哪些。0 为什么不能做除 数?
安全警示:学校施工,一定要注意安全,在班级门口玩。
第四小学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2014 —2015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授课 年级 课型 四.、二 问题解 决 课 学科 授课 日期 数 学 课 题 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课教师
李显义
总课时数
4
学习 目标
1、知道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材 分析 本节 核心 问题 学习 方法 学习 准备
关于 0 的运算都有哪些。 一个数与 0 相加;一个数减 0;一个数与 0 相乘 教师 精讲 3 分 钟 0 除以一个数;0 不能做除数;例如,5÷ 0 不可能得 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 相乘得到 5。0÷ 0 不 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因为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学 认真 听讲 观察 思考 记忆 理解
明 确 学 习 任 务
导
预习
P6~例 3
1、读课文主题图,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二、 走进 文本 呈现 问题 2、一个数与 0 相加;一个数减 0;一个数与 0 相乘 5 分 钟 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 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4、0 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过 三、 合作 探究 程
认真预习、 准备小组内 交流。
1、重点:0 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2、难点:0 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
课程文件夹 内容 预设 时间 预设教师行为 期 望 学 生 行 为
导 学 过 程
课前 准备
3 分 钟
口算练习 20×0 = 20-0 =
100×50= 0÷10= 0×8= 0+40= 25×400 = 250×4 =
导
过 课堂 练习 程 学生 收获 课堂 小结 2 分 钟 关于 0 的运算有关计算。 15 分钟 1、 基础练习:P8 7 2、 评价练习: P8 8、9你有什么收获?关源自 0 的运算都有哪些学习目标:
板 书 设 计 1、 知道关于 0 的 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 知识的能力。 教学 反思 本节内容部分学生基本掌握;利用自习课复习巩固拓展。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一个数与 0 相加;一个数减 0;一个数 与 0 相乘 ;0 除以一个数;0 不能做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