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vetronic

合集下载

发动机电子气门控制技术-推荐

发动机电子气门控制技术-推荐

浅谈发动机电子气门控制技术前言随着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国六排放实施的最后期限逼近,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减少排放是各大汽车公司需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发动机技术的革新。

发动机燃烧所产生的动能通过传动机构转化为汽车的驱动力,如何提高动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是所有发动机研发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ariable Valve Timing,简称VVT)是发动机技术革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其原理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通过控制进排气门的开闭时间和角度,调整进排气流量,使进入燃烧室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油气混合气燃烧更充分,燃烧过程更平稳,热效率更高,排放物更少。

技术介绍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分为连续可变正时技术和非连续可变正时两大类,包括可变气门相位和可变气门升程两种,按照控制形式可分为机械控制和电子控制(Valvetronic,如图1所示)两种方式,市面上车型常见的是VVT、VVT-i、VCT、CVCT、CVVT 、VVL、VVTL-i等称谓,这些车型都采用可变正时技术,但是VVL和VVTL-i也采用了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本文主要讲电子气门控制技术(Valvetronic)。

Valeo e-Valve系统Valeo公司开发出了没有凸轮轴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e-Valve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气门控制机构,只保留了进排气气门,开启和关闭气门不再由凸轮轴控制,而是由电磁控制系统依靠曲轴的位置信号单独控制每一个气门,该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弹性的气门控制系统可以无限调整气门开启正时和气门打开的时间长短,其主要优势是像日产的VVEL系统那样通过控制气门升程控制进气。

对于采用e-Valve系统的发动机不但可以按照驾驶者的需求来发挥发动机的最大动力性,同时还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NO x、CO2和HC排放,使废气再循环更加容易。

在综合工况下,Valeo的e-Valve技术可使车辆油耗和排放降低5%-20%,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矩,改善低速驾驶操纵性。

BMW7系发展历史

BMW7系发展历史

宝马7系是目前唯一一款能与奔驰S级抗衡的豪华轿车,虽然与已经推出超过半个世纪的奔驰S级相比,“30岁”的宝马7系还显得有些“年轻”。

但是自从第一代车型上市后,宝马公司就与与奔驰S级“较上了劲”。

如今,第五代车型已经登陆国内市场,下面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下这款宝马旗舰车型的发展历。

在参加本次测试的7个车型,21辆测试车中,福特福克斯一举取得了五星级的骄人成绩。

1977年第一代1977年5月,宝马推出了第一代7系,车厂代号E23。

这是宝马生产的第一款大型豪华四门轿车,共有728, 730 和733i三种型号,并且733i采用了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

1979年728和730停止了生产,三年后宝马推出了这两款车的替代车型728i。

1980年宝马开始销售732i代替了730,并一直销售到1983年,最终这款车被735i代替。

1980年春季,7系开始配备电动锁、电动窗和带色玻璃,735i更是配备了车头大灯自动清洗和擦拭功能。

1981年,五速手动变速箱代替四速变速箱成为标准配置。

同时,提供了ABS 选装件。

1982年宝马公布了四速自动变速箱并在7系上选装。

1983年又推出了745i,但它的排量并不是4.5升,而是在732i引擎基础上加装涡轮增压而来的,功率高达277马力。

同时,宝马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了配备自动变速箱的豪华大7系,内饰采用真皮材料。

第一代E23车系都使用厂方编号为M30的直列六缸发动机。

除了南美市场的735i全部采用12气门。

728和730成为唯一两款没有采用燃油直喷的发动机。

早期的7系都采用四速手动变速箱或者三速自动变速箱。

第一代宝马7系E23共生产了十年,直到1986年被E32代替。

1986年第二代1986年,宝马推出了第二代7系,车厂代号为E32。

E32是第一代宝马E23的继承者,早期拥有730i和735i,使用的仍然是M30直列六缸发动机,并且采用与E23相同的悬挂系统、发动机和变速箱。

主要的区别是更坚固的底盘、额外的配置以及更现代的设计风格。

汽车发动机十大品牌简介

汽车发动机十大品牌简介
宝马
宝马N20发动机
宝马N20发动机是一款双涡轮增压直列四缸发动机,采用了宝马Valvetronic电子气门和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等技术,具有高功率、低油耗、低排放等特点。
宝马N20发动机被广泛应用于宝马X1、3系、5系等车型上,其最大功率范围在184马力至245马力之 间,最大扭矩为270牛·米至350牛·米。
04
日产
HR16DE发动机
总结词
高性能、低油耗、环保
详细描述
HR16DE发动机是日产的一款主流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双喷射技术,具有高性能、低油耗和环保等特点。
其他日产发动机型号
总结词
多样化、广泛使用
详细描述
日产拥有多种发动机型号,如 HR18DE、MR20DE等,广泛应用于 其各个车型中,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 。
此外,宝马还推出了多款不同排量的 发动机,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例 如,宝马的直列六缸发动机N52和 N53,采用了宝马Valvetronic电子气 门、高精度缸内直喷等技术,具有更 高的燃油经济性、更低的排放和更强 的动力性能。同时,宝马还推出了多 款柴油发动机,以满足欧洲市场对柴 油发动机的需求。
这款发动机采用了4.0升8缸双涡轮增压形式,最大功 率为507千瓦,最大扭矩为800牛米,加速性能非常迅 猛。
保时捷918 Spyder
这款发动机采用了4.6升8缸自然吸气形式,最大功率为447千瓦 ,最大扭矩为500牛米,加速性能同样非常出色。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燃油经济性、动力强劲、可靠性
详细描述
除了VQ系列发动机,奔驰还有其他一些知名的发动机型号,如直列6缸发动机和V6发动机等。这些发 动机都具有较高的燃油经济性、动力强劲且可靠性高。例如,奔驰的直列6缸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涡 轮增压技术,能够在保证动力的同时提高燃油经济性。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几乎已成为当今发动机的标准配置,为了进一步挖掘传统燃机的潜力,工程人员又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当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时,则为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和转速下提供了更高的进、排气效率。

提升动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油耗水平。

● 配气相位机构的原理和作用我们都知道,发动机的配气相位机构负责向气缸提供汽油燃烧做功所必须的新鲜空气,并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这一套动作可以看做是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从工作原理上讲,配气相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按照一定的时限来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从而实现发动机气缸换气补给的整个过程。

那么气门的原理和作用又应该怎么理解呢?我们可以将发动机的气门比作是一扇门,门开启的大小和时间长短,决定了进出的人流量。

门开启的角度越大,开启的时间越长,进出的人流量越大,反之亦然。

同样的道理用于发动机上,就产生了气门升程和正时的概念。

气门升程就好象门开启的角度,气门正时就好象门开启的时间。

以立体的思维观点看问题,角度加时间就是一个空间的大小,它也决定了在单位时间的进、排气量。

● 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技术可以使发动机的“呼吸”更为顺畅自然发动机的气门通常由凸轮轴带动,对于没有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普通发动机而言,进、排气们开闭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但是这种固定不变的气门正时却很难顾与到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工况时的需要。

前面说过发动机进、排气的过程犹如人体的呼吸,不过固定不变的“呼吸”节奏却阻碍了发动机效率的提升。

如果你参加过长跑比赛,就能深刻体会到呼吸节奏的把握对体能发挥的重要性——太急促或刻意的屏息都可能增加疲劳感,使奔跑欲望降低。

所以,我们在长跑比赛时往往需要不断按照奔跑步伐来调整呼吸频率,以便时刻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

对于汽车发动机而言,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技术就是为了让发动机在各种负荷和转速下自由调整“呼吸”,从而提升动力表现,提高燃烧效率。

●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前面说过气门正时控制着气门的开启时间,那么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是如何工作的呢?它又是怎样达到提升效率、节约燃油的效果呢?——气门重叠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当发动机处在高转速区间时,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冲程仅需千分之几秒,这么短的时间往往会引起发动机进气不足和排气不净,影响发动机的效率。

发动机的凸轮轴可以用电机取代

发动机的凸轮轴可以用电机取代

汽车诞生已经超过100年了,其发展的方向不外乎两点:更强的动力和更低的油耗。

而发动机技术正是发展着两者的关键,4冲程发动机技术由传统的奥托循环到现在的阿特金森循环。

传统的奥托式循环可以更好地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阿特金森循环虽然牺牲了动力性却得到了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所以被广泛使用。

那有没有又兼顾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呢?-----转子发动机----它颠覆了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设计,它的诞生几乎满足了人类对发动机的所有需求,它是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的完美结合。

空气随着转子旋转进入气缸转子向右旋转压缩混合气膨胀做功转子继续旋转排出废气由于是转子设计,它不需要传统发动机的气缸盖,所以体积非常小,它只靠转子旋转便可完成进气-压缩-膨胀-排气的工作。

以马自达RX-8的1.3双转子发动机为例,它的升功率可达到130.8KW 最大扭矩可达211N·m,这是所有传统发动机都无法比拟的.如此优异的性能为什么就没有大规模量产呢?这就不得不从转子本身说起了,由于转子的先天缺陷(它不可能像活塞那样外加活塞环保护)使得它的寿命大大不如传统的发动机。

目前只有马自达把转子发动机应用在量产车上并宣称寿命可达10万公里。

由于转子发动机先天的缺陷所以几乎没有厂家愿意投入太大的精力去研发,所以注定了传统的活塞四冲程发动机在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到内燃机时代结束时它都是主流。

所以目前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搅尽脑汁去优化四冲程发动机。

其实,发动机运行时内部的阻力90%以上是来源于凸轮轴,其它附带的设备运行阻力很小。

那为什么凸轮轴的阻力会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它要克服气门弹簧的弹力来控制发动机的进排气。

既然如此,那么能不能把凸轮轴去掉而直接采用电机来控制进排气呢?在过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电控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实现这个目标也许并不困难。

BMW的发动机技术是公认的第一的,它新推出的发动机可以说是发动机发展的风向标。

在2002年,宝马推出了非常接近我想法的发动机---N系列电控气门升程发动机,虽然它还是保留了正时链带动凸轮轴的设计,但是新技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BMW迈出的这一小步就代表着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宝马_BMW_技术

宝马_BMW_技术
25
BMW 尖端科技
自稳定控制+牵引 (ASC + T)
自稳定控制+牵引 (ASC + T: Automatic Stability Control + Traction) 装备了自稳定控制+牵引(With ASC+T)的车辆,即使是在恶 劣的条件下,仍然可以避免 打滑从而保持车辆的可操控 性。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会 避免车辆在湿滑路面起步加 速时发生的打滑,并将车辆 稳定、安全地保持在行进方 向上。
偏航系统
• 行驶中车速超过60公里时,偏航提示开始 发挥作用,一旦车辆在未开启转向灯的情 况下偏离车道,方向盘会产生连续震动以 提示驾驶员。实际使用时,偏航提示在车 轮还未接触到分道线时便开始提示,只是 震动有些小。
摄像机切换系统
• 新7系在前轮轮眉处加装了两个摄像机,以帮助驾驶员通 过狭窄地区或停车入位。使用车速在15公里以下,超过这 一速度摄像机不会开启。这套系统需要驾驶员手动开启, 并不会主动介入,在使用速度范围你,按下排挡旁边的摄 像机按钮,即可通过两侧的摄像机观察路面情况,避免通 过狭窄路面或停车时发生侧面的刮蹭。
起初,这项技术仅可以调节 进气凸轮轴。双可变气门正 时控制系统(Double VANOS)允许 更精细的调整,这是由于他 同时还控制排气凸轮轴。 同 时,这种持续的调整会贯穿 发动机的全部速度区间。
9
BMW 尖端科技
电子气门系统 (Valvetronic)
全变量气门升程控制 (VVT)
10
电子气门系统可以无级调 节进气门升程,在发动机 转速较低时,进气门开启 量较小;发动机转速高时, 进气门开启量大。这样, 发动机可以通过气门升程 的调节来改变转速,相比 较采用节气门的发动机转 速调节方式,电子气门系 统更准确、更直接,同时 也更节省燃油。在BMW的 N系列发动机中,此项技 术被全面采用。

vvt定义

vvt定义

VVT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该系统通过配备的控制及执行系统,对发动机凸轮的相位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气门开启、关闭的时间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以提高充气效率,增加发动机功率。

基本简介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原理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调整进气(排气)的量,和气门开合时间、角度,使进入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提高燃烧效率。

优点是省油,功升比大而缺点是中段转速扭矩不足。

韩系车的VVT是根据日本中的丰田的VVT-I和本田的VTEC技术模仿而来,但是相比丰田的VVT-I可变正时气门技术,VVT仅仅是可变气门技术,缺少正时技术,所以VVT发动机确实要比一般的发动机省油,但是赶不上日系车的丰田和本田车省油。

BMW在之前的一代发动机中早已采用该技术,目前如本田的VTEC、i-VTEC、;丰田的VVT-i;日产的CVVT;三菱的MIVEC;铃木的VVT;现代的VVT;起亚的CVVT;江淮的VVT;长城的VVT等也逐渐开始使用。

总的说来其实就是一种技术,名字不同。

VVT--iVVT中文意思是“可变气门正时”,由于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因此丰田起了一个好听的中文名称叫“智慧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该系统主要控制进气门凸轮轴,又多了一个小尾巴“i”,就是英文“Intake”(进气)的代号。

这些就是“VVT-i”的字面含义了。

VVT—i.系统是丰田公司的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英文缩写,最新款的丰田轿车的发动机已普遍安装了VVT—i系统。

丰田的VVT—i系统可连续调节气门正时,但不能调节气门升程。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由低速向高速转换时,电子计算机就自动地将机油压向进气凸轮轴驱动齿轮内的小涡轮,这样,在压力的作用下,小涡轮就相对于齿轮壳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凸轮轴在60度的范围内向前或向后旋转,从而改变进气门开启的时刻,达到连续调节气门正时的目的。

宝马Valvetronic技术

宝马Valvetronic技术

Valvetronic 引擎利用软体与硬体的组合来取代传式的节气门构造。

Valvetronic 一字有电子控制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气门机构的意思。

Valvetronic 修改进气门的正时与升程,Valvetronic 系统有一支与传统式引擎一样的凸轮轴,而且有还有一支偏心轴与滚轴及顶杆的机构,并由步进马达所带动著,藉由接收来自油门位置的信号,步进马达改变偏心凸轮的偏移量,经由一些机械传动间接地改变进气门的作动。

传统式的气门机构与Valvetronic 机构的比较Valvetronic 引擎主要是利用无段可变进气升程的控制,来取代原有节气阀的功能,Valvetronic 有一只独立的电脑它与引擎管理系统分开,由数位引擎管理系统结合一40MHz 32 位元的电脑构成网路。

Valvetronic 能降低保养维修的费用、增加冷车时的运转性能、减少排放的废气,并且提供引擎较平滑的运转,Valvetronic引擎由于其燃油的雾化性能相当好,因此不必特别使用某种等级的汽油。

Valvetronic 能让引擎的呼吸更顺畅,燃油的消耗约减少10%,在引擎低速运转有著极为良好的燃油效率,在将来2008 新的二氧化碳规定中Valvetronic 将是BMW 重要的一环。

操作:传统的气门空气进气量是由节气阀所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监视著经有流通节气阀的空气流量,来决定引擎燃烧时所须要的燃油量,也就是说当节气阀打得愈开时,流入燃烧室的空气也就愈多。

在较轻的节气门时,节气阀部分甚至接近关闭。

在活塞仍在运转时,部份的空气进入进气歧管,这时在燃烧室与节气门之间的进气歧管存在部份的真空,吸力与泵浦抵抗的活塞,浪费能量,工程师将这个现象称为“泵浦流失”(Pumping loss),当怠速运转,节气门只开启一部份,因此有更多的能量损失。

改进马达的螺旋齿轮改变偏心轴的旋转量,带动中摇臂并传统的凸轮轴互连动著,再压传至摇臂最后才压下气门。

Valvetronic 能藉由减少气门的升程,并且进入燃烧室的空气量,将泵浦流失减至最低。

宝马valvetronic工作原理

宝马valvetronic工作原理

宝马valvetronic工作原理宝马Valvetronic是一种进气门扭矩的可变控制系统,它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技术,通过电子控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油门阀控制进气量。

这项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并提供了更加灵敏和平顺的加速体验。

那么,宝马Valvetronic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将一步一步地解析它的工作原理。

首先,让我们从Valvetronic系统的结构开始。

Valvetronic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电子控制单元和传感器系统。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安装在发动机的气门部分,用于控制进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电子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和处理发动机的相关信息,以确定所需的进气量,并控制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工作。

传感器系统则用于监测各种参数,如发动机转速、油门位置和进气压力等,以提供准确的数据供电子控制单元使用。

Valvetronic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传感器检测。

当启动发动机时,传感器系统会监测各种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送给电子控制单元。

这些参数包括发动机的转速、油门位置、冷却水温度和气温等。

第二步,计算进气量。

根据传感器系统提供的数据,电子控制单元会使用预设的算法和映射表来计算所需的进气量。

这个过程可以实时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路况。

第三步,控制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一旦电子控制单元计算出所需的进气量,它将相应地调整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这个机构由凸轮轴和可变气门升程调节器组成,通过控制凸轮轴的旋转角度和可变气门升程调节器的工作来改变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这种变化可以在不更换凸轮轴的情况下实现,从而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第四步,发动机响应。

通过控制可变气门升程机构,Valvetronic系统可以实现准确的进气量控制。

这种精确的控制使发动机能够更快地响应驾驶者的指令,并提供更加平滑和环保的加速性能。

总的来说,宝马Valvetronic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实现发动机进气量的精确调节。

三种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三种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目前,将全气门控制系统使用在量产车上的厂商主要有三家,分别是宝马,英菲尼迪和菲亚特。

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气门正时和升程的无级可变,从而达到了利用控制气门开度来控制进气量的目的。

从目前看,那么这三种气门技术又有何相似和不同呢?相关技术解析请点击查看:呼吸之道解析可变气门正时/升程技术详解菲亚特Multiair电磁液压进气系统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三种气门升程技术,包括宝马的Valvetronic,英菲尼迪的VVEL 和菲亚特的Multiair,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使用气门升程的变化来控制进气量。

而气门升程分段可调的本田vtec,奥迪AVS技术等不包括在内。

这三项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利用气门升程控制进气,节气门的作用被弱化或者是取消,大大降低了泵气损失,使得发动机进气迟滞的现象大大减轻,直接提升了发动机响应速度。

而且由于进气不在存在迟滞,因此发动机的点火和配气的配合也更精确,使得发动机效率得到提升,减低油耗和排放。

从最终目的上看,这三者的效果是基本相同的,不过他们的具体工作原理和结构都不小差距。

首先,我们简单看一下这三种技术的结构和原理。

首先是名气最大的宝马Valvetronic,它利用一根附加的偏心轴,步进马达和一些中置摇臂,来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系统借由步进电机偏心凸轮的偏移量,再一系列机械传动后间接地改变进气门的升程大小。

从图上看,宝马的Valvetronic的主要部件包括偏心轴驱动电机、偏心轴驱动齿轮、偏心轴、凸轮轴、中间杠杆和滚子轴承。

当系统工作时,电机驱动偏心轴齿轮改变相位,从而带动中间杠杆的角度,此时凸轮轴驱动中间杠杆,完成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当系统工作时,凸轮轴,中间杠杆和滚子轴承是通过一系列联动的来驱动气门的,所以在系统高速运转时,这一系列摇臂和连杆就会产生较大的惯性,因此想要获得高转速也越困难,因此Valvetronic技术并不适合用于超高转速发动机,这也就是宝马M的V8,V10发动机不使用Valvetronic的原因。

本田的VTEC引擎技术

本田的VTEC引擎技术

本田的VTEC引擎技术日本车如今在中国似乎已经被妖魔化,这同日本车的造车理念有着很大联系。

其实买不买他是一回事,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掉日本车上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在发动机领域,HONDA的VTEC引擎以及Toyota的VVT-i都是日本车在发动机领域引以为豪的成果,我一直以来都是很欣赏HONDA的引擎技术的,不光是汽车,HONDA的摩托车也是一流的,70年代末Goldwings丝毫不输现在的GSX-R1000。

今天再发个技术贴,作为车迷,普及一下VTEC引擎知识也是有有益无害,至少日后大家在买日本车时心里也有个谱。

VTEC全名就是Variable valve Timing &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翻成"电子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目前全世界的自然吸气引擎中,每公升能发出最大马力的,非DOHCVTEC莫属。

以日本上市的第六代Civic 来说,其DOHCVTEC引擎每公升能发出106.25匹马力。

Acura Integra typeR更高达每升108.33匹的马力输出,让人不禁对HONDA的引擎科技佩服不已。

VTEC引擎的发展气门是在汽缸内控制着进、排气的阀门。

早期的引擎大多是每缸二气门的(四个汽缸就有八个汽门,所以称为8V) 。

既然汽门控制着进、排气,那汽门开启的程度(扬程)和时间,就决定了进、排气量的多寡。

理论上,进、排气效率愈好的引擎,其输出功率愈大;就好像一个人其肺活量愈大,其运动表现也较好一般。

当引擎高转速时,汽门的作动愈快,开启的时间也愈短,因此二气门的引擎高转速时就发生了进气量不足的情况,所以车厂就往汽门的数目动脑筋,发展出了每缸3汽门(2进1出,4缸共12V)和每缸4气门(2进2出,4缸共16V),甚至是每缸5汽门(3进2出)的引擎,以提高引擎於高转速域的效率。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近来的引擎能承受的转速限制也愈来愈高,也发觉了增加汽门的数目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根本之道在於控制汽门开启的扬程与时间,使之在高转速也有较多的进气。

全球各厂家VVT技术大比拼

全球各厂家VVT技术大比拼

全球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大比拼自然吸气引擎篇---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大比拼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中,涡轮(TUBRO)引擎已经凭借大众奥迪等厂商的多年努力有了相当程度的推广,但制造维护成本更低、更可靠的自然吸气(NA)引擎却依然占领着大部分市场。

而提到自然吸气引擎我们就不得不习惯性的提起三个字母--VVT,这也是本篇文章介绍的重点。

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些汽车引擎的基本知识。

以我们在初中物理中学到的内燃机知识为基础,平时大家常说发动机的排气量是一个最大值。

发动机实际工作效率取决于进气效率,即进入气缸的混合气与排气量的比。

气门正时,尤其是进气迟闭角,对发动机充气效率有直接影响。

当发动机高转速时,增大进气迟闭角,有利于提高充气效率、提高最大功率。

而当发动机处于低转速时,减小进气迟闭角,能防止气体被推回进气管,有利于提高最大扭矩,但降低了最大功率。

传统的气门机构调整,也就无法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

20世纪60年代起,工程师们开始致力于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变气门正时的研究。

最早开发出成型技术的是菲亚特和通用,但受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并没有量产。

1982年的阿尔法·罗密欧Spider 2.0是最早采用VVT技术的量产车。

厂商总吹嘘自己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多么先进,事实真是如此吗?在答案揭晓之前,先卖个关子,介绍一下VVT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VVT的几个关键词解惑。

VVT对比CVVTC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就是拥有“Coutinous”连续能力的VVT,是众多VVT中的一个种类。

目前绝大多数厂商都拥有CVVT技术,一般通过一个凸轮轴位置调节机构来实现(本田的i-VTEC是个异类)。

从性能上看,CVVT与VVT的最大功率与最大扭矩并无太大区别,但在中间转速时,CVVT的扭矩更大,且扭矩曲线更为平滑。

气门升程气门升程的作用就像一个水龙头,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进气速度。

神奇的VVT可变配气技术

神奇的VVT可变配气技术

神奇的VVT可变配气技术在现在的轿车发动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像VVT-i、i-VTEC、VVL、VVTL-i等技术标号。

这些显赫的标号都代表了它们的与众不同——普通的发动机不一样,这些发动机都采用了发动机可变配气的技术。

可变配气技术,从大类上分,包括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行程两大类,有些发动机只匹配可变气门正时,如丰田的VVT-i发动机;有些发动机只匹配了可变气门行程,如本田的VTEC;有些发动机既匹配的可变气门正时又匹配的可变气门行程,如丰田的VVTL-i,本田的i-VTEC。

为何先进的发动机都要采用这种技术呢?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能给发动机带来什么好处呢?可变气门正时为了能更好的说清楚可变气门正时的原理,首先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发动机相关的几项工作原理。

大家都知道,气门是由发动机的曲轴通过凸轮轴带动的,气门的配气正时取决于凸轮轴的转角。

在普通的发动机上,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时间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固定不变的正时很难兼顾到发动机不同转速的工作需求,可变气门正时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技术。

我们在简单回顾一下“气门叠加角”的概念——在发动机运转的时候,我们需要让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到燃烧室,让废气能尽可能的排出燃烧室,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进气门提前打开,让排气门推迟关闭。

这样,在进气行程和排气行程之间,就会发生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打开的情况,这种进排气门之间的重叠被称为气门叠加角。

当发动机处于不同转速时,气门叠加角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没有任何一种固定的气门叠加角设置能让发动机在高地转速时都能完美输出的,如果没有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发动机只能根据其匹配车型的需求,选择最优化的固定的气门叠加角。

例如,赛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较小的气门叠加角,以有利于高转速时候的动力输出。

而普通的民用车则采用适中的气门叠加角,同时兼顾高速和低速是的动力输出,但在低转速和高转速时会损失很多动力。

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气门叠加角的可变来解决这一矛盾。

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技术

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技术

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技术摘要:解决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能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汽车发动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关键,而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一,文章介绍了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在各大公司所推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即本田VTEC系统、宝马VANOS系统、丰田VVT-i,并将各个系统进行比较,指出宝马公司的Valvetronic系统能使发动机在进新鲜空气时更顺畅,而且还可对其升程进行连续性微调。

提出随着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逐渐成熟并被高性能发动机采用,因此能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排放。

关键词:发动机;可变气门技术;气门正时技术;气门升程目录1、早期的可变技术1.1、本田VTEC 系统1.2、宝马 VANOS 系统1.3、丰田VVT-i 系统2、车型参数比较3、21世纪的可变气门技术3.1、从 VVT-i 到 VVTL-i3.2、从 VTEC 到 i-VTEC3.3、从 VANOS 到 Valvetronic4、结论5、参考文献1、早期的可变气门技术近年来,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 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轿车上,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提高进气充量,使充量系数增加,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尤其是现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不断发展,其也能借着这项技术更自由地变换动力模式( 如停车怠机),使其内燃机的污染度进一步降低。

宝马与丰田公司的骄傲之作V ANOS与VVT-i最早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最早在可变气门发动机上获得表现的当属于本田公司于80年代中期推出VTEC发动机。

1.1、本田VTEC系统“VTEC”为“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VTEC 作为丰田公司在1989年推出的专有技术,它能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及水温等运行参数的变化而适当地调整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使发动机低速时发出大扭矩,在高速时发出高功率。

宝马valvetronic工作原理

宝马valvetronic工作原理

宝马valvetronic工作原理宝马是一家享有盛誉的汽车制造商,其独特的技术和创新产品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其中,Valvetronic发动机技术就是宝马引以为傲的一项创新。

Valvetronic是宝马自主研发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宝马Valvetronic工作原理。

一、Valvetronic技术概述Valvetronic技术是宝马于2001年首次引入的发动机控制系统。

传统的发动机气门控制是通过凸轮轴控制气门开闭的时间和升程,而Valvetronic技术则通过可变气门升程来控制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燃油消耗。

通过调整气门升程,Valvetronic系统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更加高效地控制气门的开闭,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二、Valvetronic系统组成Valvetronic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主要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执行器和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ECU)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合适的气门升程。

执行器则根据ECU的指令来调整发动机气门的升程。

而传感器则用于监测发动机状况,例如排气温度、气门位置等。

三、工作原理Valvetronic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接收传感器反馈数据:Valvetronic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并接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数据,包括发动机负荷、转速、油门开度以及气门的位置等。

2. 基于数据计算合适的气门升程: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内部算法计算出最合适的气门升程。

这个计算包括了自动调整气门的开闭时间和升程,从而实现更好的燃烧效率。

3. 调整气门升程:ECU通过发送信号给执行器,调整气门升程。

执行器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实时调整气门的开闭时间和升程,以满足ECU计算出的最佳数值。

4. 优化燃烧效率:通过控制气门的开闭时间和升程,Valvetronic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气门的进气量,从而实现优化的燃烧效率。

宝马3系历史简介

宝马3系历史简介

崇尚运动从不妥协宝马3系历史简介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章宁宝马3系,世界上销量最好的入门级豪华车,运动与豪华并重,时尚与动感同行,不断地突破着自我,同时也在不断地延续传统,不断地为车迷们带来可以为之疯狂的驾驶感受。

这就是宝马3系,他个性鲜明,他崇尚运动,他从不妥协,一代又一代延续下去,对于一个车型能始终不变的恪守自己的性格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车型始终能为驾驶者带来纯粹的驾驶乐趣就更加不易,所以总结3系的历史,我认为任何的溢美之词都是毫不过分的。

● 第一代宝马3系E21(1975年-1983年)1968年至1975年之间,一款名为2002的宝马车受到了欧美消费者热烈的追捧,这款车的操控性广受赞誉,这款宝马2002就是宝马3系车型的前身。

1975年5月,用于取代2002车型的宝马3系面世,内部代号为E21。

『宝马2002』『宝马第一代3系两门轿车版』车型方面,第一代3系只有两门轿车版和两门敞篷版两种车型,并没有太多的衍生车型。

在内饰设计上采用了倾斜式中控台的设计理念,车内所有的功能按键都能很方便的找到,此外,仪表盘也采用了橘黄色的照明灯。

『第一代宝马3系敞篷版』动力方面,第一代3系上市之初采用了1.6L、1.8L和两种功率调校的2.0L发动机,其中1.6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90马力,而高功率版的2.0L发动机最大功率则达到了125马力。

1978年,宝马在3系上配备了引以为傲的2.0L直列六缸发动机,虽然直六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比高功率版的直四发动机略小,但是其所表现出来的极佳的平顺性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当然一部分宝马车迷还是不能接受这款直六发动机,他们认为直四发动机的声音更加澎湃激昂。

『第一代宝马3系两门轿车版』1978年1月,宝马推出了323i车型,这款车是3系的顶级型号,拥有143马力的最大功率,在4速手动变速箱的配合下,0-100km/h加速仅为9.5秒,最高时速则可以达到195km/h。

汽车控制系统英文简写

汽车控制系统英文简写

AFS:自适应照明系统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YC:主动偏航控制系统主动横摆控制系统ASC:主动式稳定控制系统自动稳定和牵引力控制车轮打滑控制防ABS:抱死制动系统ASR:防滑系统ASL:音量自动调节系统排档自动锁定装置AUX:音频输入端口ADS:自适应减振系统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车距感应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统AWD:全时四轮驱动系统ACD:主动中央差速器AMT:电子自动变速箱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ll-Speed TCS:全速段牵引力控制系统ACIS:电子控制进气流程系统丰田可变进气歧管系统ABD:自动制动差速系统AGF:xxxx 方程式国际xxAUTO:自动切换四驱ASC+T:自动稳定和牵引力控制系统ABC:主动车身控制AXCR:xxxxxx ARP:主动防侧翻保护AHS2:双模”完全混合动力系统AI:人工智能换档控制APRC:xx 汽车拉力锦标赛ARTS:自适应限制保护技术系统ACU: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单元AP:xx 时全轮驱动AZ:接通式全轮驱动ASM:动态稳定系统AS:转向臂APC:预喷量控制Active Light Function:主动灯光功能ACE:高级兼容性设计Audi Space Frame:奥迪全铝车身技术AWC:全轮控制系统ASTC:主动式稳定性和牵引力控制系统紧急制动辅助系统BBA:BEST:欧盟生物乙醇推广项目Brake Energy Regeneration:制动能量回收系统BLIS:盲区信息系统BAS:制动助力辅助装置BRIDGESTON:E 普利司通轮胎Biometric immobilizer :生物防盗系统BCI:蓄电池国际协会国际电池大会BAR:大气压BDC:下止点BBDC:北京奔驰-戴克汽车新工厂B:水平对置式排列多缸发动机BF:钢板弹簧悬架BCM:车身控制模块BCS:博世汽车专业维修网络BMBS:爆胎监测与制动系统BFCEC: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智能定速巡航控制系统CCCS:CSI: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VVT:连续可调气门正时CVT:无级变速器CZIP:清洁区域内部组件CCC: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连续可变配气正时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CAE:电脑辅助工程CAM:电脑辅助制造CBC:弯道制动控制系统转弯防滑系统CNG:压缩天然气CSC:全国汽车超级短道拉力赛CDC:连续减振控制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TIS:悍马中央轮胎充气系统C1:超级赛车劲爆秀冷启动电池CRD:I电控直喷共轨柴油机高压共轨柴油直喷系统CFK:碳纤维合成材料Child Protection:儿童保护CPU:微处理器CZ3:3 门轿车C3P技术:整合电脑、辅助设计、工程、制造数据库技术CATS:连续调整循迹系统CRV:紧凑休闲车CUV:杂交车CZT:增压车型水温传感器CKP:曲轴位置传感器CC:巡航系统CFD:计算流力仿真CRC: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uprobraze Alliance:铜硬钎焊技术联盟Cuprobraze Technology:铜硬钎焊技术CCD:连续控制阻尼系统Curb weight:汽车整备质量Cross weight:汽车总质量CKD:进口散件组装D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P :动态换档程序DSTC:动态稳定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动态循迹稳定控制系统DOHC:双顶置凸轮轴DSG:双离合无级变速箱直接档位变速器DCS:动态稳定系统DUNLOP:邓禄普轮胎DBW:电子油门DSR:下坡速度控制系统DATC:数位式防盗控制系统DLS:差速器锁定系统DSA:动态稳定辅助系统DAC:下山辅助系统DDC:动态驾驶控制程序DIS:无分电器点火系统DLI:丰田无分电器点火系统DSC3第三代动态稳定控制程序DOD:随选排量Dynamic Drive:主动式稳定杆D:共轨柴油发动机DD:缸内直喷式柴油发动机缸内直喷式发动机(分层燃烧| 均质燃烧)德迪戎式独立悬架后桥DQL:双横向摆臂DB:减振器支柱DS:扭力杆Delphi Common Rail德尔福柴油共轨系统DTC:动态牵引力控制系统DHS:动态操纵系统DRL:白天行车灯Doppel Vanos:完全可变正时调节DPF:柴油颗粒过滤器EECT-:I 智能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系统ESP:电子稳定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DL:电子差速锁EGR:废弃再循环系统EFI:电子燃油喷射控制系统EV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EPS:电子感应式动力转向电控转向助力系统EHPS:电控液压动力转向ECU:电控单元EMS:发动机管理系统ECC:电子气候控制ETCS-:I 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BA:电控辅助制动系统紧急制动辅助系统ECM:防眩电子内后视镜电子控制组件(模块)EEVC:欧洲车辆安全促进委员会EPAS:电动助力转向EMV:多功能显示操控系统EHPAS:电子液压动力辅助系统ETC:路虎牵引力控制系统动力控制与弥补系统统电子限滑差速锁ECVT:无级自动变速器ELSD:ED: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EM:多点喷射汽油发动机电子节流阀控制系ES:单点喷射汽油发动机ESP Plu:s 增强型电子稳定程序EPB:标准电子手刹电子停车制动系统ESC:能量吸收式方向盘柱电子动态稳定程序ETS:电子循迹支援系统ECT: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HB:电子液压制动装置EGO:排气含氧量EBCM:电子制动控制组件EECS|EE:C 电控发动机ESA:电控点火装置ENG:发动机ECS:电子悬架ECO:经济曲线EVM:压力调节电磁阀EVLV:变矩器锁止电磁阀EPDE:流量调节电磁阀ESP Plu:s增强型电子稳定程序EDS:电子差速锁ERM:防侧倾系统FFS:I 汽油直喷发动机汽油分层直喷技术FBS:衰减制动辅助FPS:防火系统FF:前置前驱Four-C:连续调整底盘概念系统Formula 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HI:富士重工FR:前置后驱FFS:福特折叠系统FCV:燃料电池概念车Front Impact :正面碰撞FAP:粒子过滤装置FWD:前驱左右对称驱动总成FRV:多功能休闲车FIA:国际汽联FI:前置纵向发动机FQ:前置横向发动机FB:弹性支柱Full-time ALL:全时四驱G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OODYEAR:固特异轮胎GT: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GDI:汽油直喷GF:橡胶弹簧悬架GLOBAL SMALL STYLISH SALO:ON 全球小型时尚三厢车HHPS:液压动力转向HBA:可液压制动辅助HDC:坡道缓降控制系统下坡控制系统HRV:两厢掀背休闲车HMI:人机交流系统HSLA:高强度低合金钢HSD:混合动力技术概念HSA:起步辅助装置HUD:抬头显示系统HPI:汽油直喷发动机HAC:上山辅助系统坡道起步控制系统HC:碳氢化合物Haldex:智能四轮全时四驱系统HID:自动开闭双氙气大灯高强度远近光照明大灯HI:后置纵向发动机HQ:后置横向发动机HP:液气悬架阻尼HF:液压悬架Hankook:韩泰轮胎IICC:智能巡航控制系统IAQS:内部空气质量系统IDIS:智能驾驶信息系统I-DSI:双火花塞点火I-VTEC:可变气门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Instant Traction:即时牵引控制Intelligent Light System:智能照明系统ITP:智能化热系统IMES:电气系统智能管理IIHS: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telli Beam:灯光高度自动调节IFC:国际方程式冠军赛IQS:美国新车质量调查IMA:混合动力系统ITS:智能交通系统IASCA:汽车音响委员会IDS:互动式驾驶系统ILS:智能照明系统ISC:怠速控制IC:膨胀气帘IDL:怠速触电I-Drive:智能集成化操作系统ICM:点火控制模块Intelligent Light System:智能灯光系统ITARDA:日本交通事故综合分析中心IVDC:交互式车身动态控制系统JKLLSD:防滑差速度LED:发光二极管LOCK:锁止四驱LPG:明仕单燃料车明仕双燃料车液化石油气LDW: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A:气动供油量调节装置LVA:供气组件LL:纵向摆臂LF:空气弹簧悬架Low Pressure System:低压系统LATCH:儿童座椅固定系统M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架系统MPS:多功能轿车MDS:多排量系统MICHELIN:米其林轮胎MSR:发动机阻力扭矩控制系统MUV:多用途轿车MSLA:中强度低合金钢MMI:多媒体交互系统MT:手动变速器MPV:微型乘用厢型车MBA:机械式制动助力器MPW :都市多功能车MAP:进气管绝对压力点火提前角控制脉谱图气流量计MASR:发动机介入的牵引力控制MAF:空气流量传感器MTR:转速传感器MIL:故障指示灯Multi-Crossover:Multitronic :多功能跨界休旅车进气压力传感器空多极子自动变速器MI:中置纵向发动机MQ:中置横向发动机MA:机械增压ML:多导向轴MES:汽车制造执行系统MIVEC:智能可变气门正时与升程控制系统N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ICS:可变进气歧管长度NCAP:欧洲新车评估体系Nivomat:车身自动水平调节系统电子液压调节系统NOR:常规模式NVH:噪音和振动减轻装置NOS:氧化氮气增压系统OOBD:车载自诊断系统OHB:优化液压制动OHV:顶置气门,侧置凸轮轴OD 档:超速档OHC: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PPASM:保时捷主动悬架管理系统PSM:保时捷稳定管理系统车身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联机PTM:保时捷牵引力控制管理系统循迹控制管理系统PRESAF:E 预防性安全系统PCC:人车沟通系统遥控系统PODS:前排座椅乘坐感应系统PCCB:保时捷陶瓷复合制动系统PIM:专案信息管理系统PATS:电子防盗系统PDC:电子泊车距离控制器自动侦测停车引导系统统智PGM-FI:能控制燃油喷射Pole Test:圆柱碰撞Pedestrian Impact Test:行人碰撞PTS:停车距离探测PCV:曲轴箱强制通风PCV 阀:曲轴箱通风单向阀PCM:动力控制模块保时捷通讯管理系统PWR:动力模式PSI:胎压PD:泵喷嘴驻车距离警示系PDCC:保时捷动态底盘控制系统PAD:前排乘客侧安全气囊助手席安全气囊禁止Part-time:兼时四驱PEM:燃油泵电子模块QQLT:检查机油液面高度、温度和品质的传感器(Quality LevelTemperature) Quattro :全时四驱系统QL:横向摆臂QS:横向稳定杆RRSC:防翻滚稳定系统RAB:即时警报制动ROM:防车身侧倾翻滚系统RISE:强化安全碰撞RSCA:翻滚感应气囊保护RR:后置后驱RFT:可缺气行驶轮胎RSM:雷诺三星汽车公司RDK:轮胎压力控制系统RWD:后驱RSS:道路感应系统RC:蓄电池的储备容量Ray Tracing:即时光线追踪技术R:直列多缸排列发动机RES:遥控启动键Real-time:适时四驱SSFS:灵活燃料技术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RS:安全气囊SH-AWD:四轮驱动力自由控制系统SMG:顺序手动变速器Symmetrical AWD: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BW:线控转向STC:上海天马山赛车场SIPS:侧撞安全保护系统SUV:运动型多功能车SBC:电子感应制动系统电子液压制动装置Servotronic:随速转向助力系统SAIC: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SSUV:超级SUVSS:I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SID:行车信息显示系统Side Impact:侧面碰撞STI:斯巴鲁国际技术部SDSB:车门防撞钢梁SLH:自动锁定车轴心S-AWC:超级四轮控制系统SSS:速度感应式转向系统S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SCR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降解技术SCCA:全美运动轿车俱乐部SS4-11:超选四轮驱动SPORT:运动曲线SACHS:气液***** 式避震系统SOHC:单顶置凸轮轴SAHR:主动性头枕SDI:自然吸气式超柴油发动机ST:无级自动变速器SL:斜置摆臂SA:整体式车桥SF:螺旋弹簧悬架S:盘式制动SI:内通风盘式制动SFI:连续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SF\CD:汽油柴油通用机油SAV:运动型多功能车SAIS:上海汽车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SUBARU BOXE:R 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TTCL: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循迹防滑系统TRC:主动牵引力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TDI:轮胎故障监测器涡轮增压直喷柴油机TSA:拖车稳定辅助TPMS:轮胎压力报警系统胎压监测系统TC Plus:增强型牵引力控制系统TDO:扭力分配系统TCU:自动变速箱的控制单元TRACS:循迹控制系统TDC:上止点TBI:(化油器体的)节气门喷射TPS:节气门体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丰田生产体系Traffic Navigator :道路讯息告知系统Tiptronic :手动换档程序TFP:手控阀位置油压开关TNR:噪音控制系统Tiptronic :轻触子-自动变速器TDI:Turbo 直喷式柴油发动机TA:turbo 涡轮增压T:鼓式制动TCM:变速器控制单元双增压Turn-By-Turn Navigation:远程车辆诊断和逐向道路导航THERMATIC:四区域自动恒温控制系统UULEV:超低排放车辆UAA:联合汽车俱乐部V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TG:可变几何涡轮增压系统VIN:车辆识别代码VSA:车辆稳定性辅助装置动态稳定控制系统Volvo Safety Center:沃尔沃安全中心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汽车防滑控制系统VDIM:汽车动态综合管理系统VTEC: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VCM:可变气缸系统VVT-I:智能可变正时系统进出气门双向正式智能可变系统可变VICS:惯性进气系统VGRS:可变齿比转向系统动态稳定系统Variable Turbine Geometry:可变几何涡轮增压系统VIS:可变进气歧管系统VCU:黏性耦合差速器VDS:汽车可靠性调查VCC:多元化概念车VTI-S:侧安全气帘VVT:内置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DI 阀:可变动态进气阀VGIS:可变进气歧管系统VTD:可变扭矩分配系统VE:容积效率Valvetronic:无级可变电子气门控制VSS:车速传感器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V:V 型气缸排列发动机VL:复合稳定杆式悬架后桥VTCS:可变涡轮控制系统VAD:可变进气道系统VANOS:凸轮轴无级调节技术完全可变气门控制机构W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HIPS:头颈部安全保护系统防暴冲系统自动迎宾照明系统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WOT:节气门全开WA:汪克尔转子发动机W:W 型汽缸排列发动机XYZZB:C 笼型车体概念ZEV:零废气排放数字4WD:四轮驱动4C:四区域独立可调空调4WS:四轮转向4MATIC:全轮驱动系统4HLC:高速四轮驱动配中央差速器4H:高速四驱4L:低速四驱4LC:低速锁止四驱。

发动机全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现状的分析与展望

发动机全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现状的分析与展望

发动机全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现状的分析与展望邓明阳;孙旭【摘要】全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能实现气门升程的完全连续可变,是解决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二者矛盾的核心技术之一.文章对当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动机全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并以有关汽车公司推出的典型产品为例,来论述不同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并展望了Multiair技术今后的研究走向.【期刊名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0)003【总页数】5页(P69-72,82)【关键词】发动机;全可变气门;气门升程;气门正时【作者】邓明阳;孙旭【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江苏南通226010;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江苏南通226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72.430 引言汽车发动机的气门驱动机构历经了传统固定配气相位、可变配气相位和可变气门升程的技术发展过程。

不同可变气门机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输出功率和低速下外特性扭矩,降低燃油消耗和HC、NOX排放。

气门控制着发动机充量交换过程的特性参数主要有三个:气门开启相位、气门开启持续期(气门保持开启持续的曲轴转角)和气门升程,这三个特性参数对发动机的性能、油耗和排放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将气门开启相位和气门开启持续期统称为气门正时,即气门的开启与关闭时刻。

目前,发动机上用到的可变气门技术按照控制参数不同主要分为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两种技术。

[1]两种可变气门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图1 可变气门技术的分类与变迁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按其控制过程都经历了分段可变向连续可变的发展历程。

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相对复杂些,目前批量生产的有分级式和连续式,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还未达到大规模实用化程度。

本文根据结构特点和驱动方式的不同,将主流的典型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分为凸轮轴驱动和无凸轮轴驱动两大类,并着重就目前主要应用在量产车上的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等进行分类探讨和总结。

奔驰多功能显示器英文翻译和宝马各系统与模块英文译意

奔驰多功能显示器英文翻译和宝马各系统与模块英文译意

奔驰多功能显示器英文翻译和宝马各系统与模块英文译意奔驰各显示器英文中文意译ABS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VISIT WORKSHOP!请到维修站DISPLAY FAULTY显示故障BATTERY/ALTERNATOR VIAIT WORKSHOP!蓄电池/发电机,请到梅赛德斯—奔驰服务中心!BRAKE ASSIST NOT AVAILABLE!制动辅助系统未工作! BRAKE PAD WEAR制动磨擦片磨损BRAKE FLUID制动液不足EL.POWER CONTROL电子功率控制(EPC)ELEC.STABIL.PROG.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PARKING BRAKE驻车制动器RELEASE PARKING BRAKE!松开驻车制动器APPLY PARKING BRAKE!结合住车制动器TEL ENTER PIN输入电话个人识别码Transmission自动变速箱故障APPLY BRAKE!踩下制动器!SELECT GEAR AGAIN再次选档ENGAGE N挂上N档ENGAGE N START挂N档启动(以上四项为电控排档车辆)SEAT BELT SYSTEM VISIT WORKSHOP!座椅安全带系统,请到维修站!BOOT OPEN!尾门未关闭!COOLANT冷却液!CHECK LEVEL!检查液位!COOLANT STOPO.ENGINE OFF!停车,关闭发动机!DIPPED BEAM.L近光灯,左侧。

CCHECK LAMP!检查灯泡!DIPPED BEAM.R近光灯,右侧。

TRAILER TURN SIGNAL,L挂车转向灯,左侧。

TRAILER TURN SIGNAL,R挂车转向灯,右侧。

TRAILER BRAKE LAMP挂车制动灯。

TRAILER TAIL LIGHT,L挂车尾灯,左侧TRAILER TAIL LIGHT,R挂车尾灯,右侧AUTOM LIGHT ON REMOVE KEY!自动照明开启拔下钥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诺汽车课堂】Valvetronic(可变气门系统)探秘
wangke,2012-06-29,相关标签:诺诺课堂177次阅读
林总早就发帖介绍过宝马的Valvetronic(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林总颇具创意的简称“阀门子”),我也是看了他的神帖后,才开始真正关注这套系统给宝马带来的神奇魅力的。

具体介绍参见林总的帖子哈。

当时就在纳闷,有了可变气门升程调整进气量,还需要节气门干嘛?
结果不久前得到了一次亲自求证的机会。

那天下班去加油,刚加好油,点火,“叮——”一声,出现一个从未见过的故障提示。

还好,是黄色的,说明车子不会瘫掉。

赶紧熄火,再点火一次,还是出现这个提示。

后面的车子等加油,于是硬着头皮起步开走。

更新:捕捉了一个真实截图上来。

结果路上车子极肉!肉到无法想象,油门踩到底都没啥响应。

地板油的瞬时油耗都无法超过15。

后面的司机都狂闪我大灯,那感觉就像我刚拿驾照出来摸车一样。

靠边又点火一次,稍好一点,好不容易开到家。

翻了手册,明白了,是提示发动机无法满负荷工作。

啥原因啊?
第二天,赶紧叫“圈养车手”查故障。

提示Valvetronic system error。

看来爷的确是中标了。

开上架子拆吧。

小弟熟练,不到一刻钟就打摘下了发动机顶盖。

可变气门马达和驱动机构就裸露在那里了。

重点怀疑马达坏了,那就拆下来吧。

拆这个马达一定要小心,小零件容易掉到发动机里面去,而且驱动机构是用弹簧力顶着的,取下来还有些技巧,否则容易弄伤。

好了,拆下来了。

这马达就是一个普通的直流有刷电机,接着以前搞电机的两把刷子,还能玩的转。

把马达接上智能电源,检测一下特性先。

几个参数测下来,粗粗的描了条曲线,结论是马达空转阻尼比较大,但是没有新的马达来做对比,怎么知道是常呢?
根据端子形状,“圈养车手”做了两根专用导线,接在12V的电池上测试了一把,电池电流会比较大,作情况。

马达飞转,润滑油都甩出来,似乎是好的啊。

(圈养车手要求捂脸拍摄。


怀疑是偶然故障,就把电机润滑了一下,装了回去,清掉故障后继续开开看。

人品的确不行。

不到1天又报警了!再拆开来搞!
死磕到底拉
这次打算在车上现场测试,自己用双刀双掷开关做了一个换向器,接在这个马达上,测试阀门子系统是否工作正常,这比拆吧?
这么晚发帖,也会被插?
用这个换向器开关,就可以控制Valvetronic电机工作。

能动,挺好玩的。

能看出下图的两个工作位置不同吧?
第二张图是怠速负荷附近的工作位置,估计也是我出现故障时,气门锁定的位置。

智能电源的电流太小,无法模拟车上用蓄电池供电的电流峰值,所以偏心轴无法旋转到气门全改用电池来测试,更加真实。

用电池的话,就需要做一个电路,来控制输出电流,否则12V直接加上去,肯定“啪”一下还会损伤限位。

大概就是这样子,丑了点。

用旋钮控制幅度和方向,比刚才用开关要人性多了。

哈哈。

阀门子电机会听话的,刷——刷的翻来翻去。

没问题啊、、、
看看,说明没问题哈,这是阀门子开到最大开度的照片!够给力吧?
如果实在修不好,就用我这个电路,把电机开到这个位置,然后拔掉电机插头,偏心轴就位置上。

然后再在悬空的电机插头上短接一个小电阻,N46发动机就会自动进入节气门模式,通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了。

不过这是我的最差维修方案,总比开的肉肉,极速40km/h的表现好。

还是尝试寻找根本原因。

系统貌似工作很听话啊。

来去自如,刷刷的。

后来折腾了一上午,一个偶然的机会,问题终于找到了。

原来是关闭发动机后,马达自动回位,最后停在最小气门升程的限位那里,由于惯性弹回所以最后会造成一种略微有点挤的感觉,再次启动时候,需要客服这个初期运动卡滞,比较费
对于新的马达,力矩充沛,所以可以轻松克服这个初始卡滞,进入动作。

但是对于老旧的大的电流来帮助它“脱困”。

在系统点火前自检时,会给出一个很小的电流尝试驱动马达,看是不是可以动作。

碰到力不系统在自检时就无法动作,电脑就认为阀门子故障了,然后锁定气门生成,用节气门参与控制
我的气门被锁在很小开度的位置,节气门再怎么打开,对进气量也没什么帮助,所以出现肉。

思想斗争省去一千字,
掏钱买电机吧。

装回去前,用小螺丝刀,趁机把气门室盖里面的油泥都刮干净了。

心里也觉得清爽了不少。

Valvetronic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我2002年读书时,教材里面就讲到过这套系统(佩服德国高
进程度啊),但是当时驾照也没有,车也没摸过,啥也不懂,只是应付考试背了些参数而已。

现在回顾起来才明白了它的设计用途和工作原理。

在此补充一些林总的介绍帖子里面没有提到的内容,供大家学习。

也是我实践和学习总结的对之处,爱卡高人多,欢迎指正。

1)“阀门子”(引自林总语录),是用来代替节气门,通过调节气门升程来控制发动机进气节气门系统,阀门子系统有更高的进气效率,发动机也会因此爆发更高的扭矩。

2)由于没有节气门参与阻风,进气道几乎没有真空度(所以充气效率高),因此必须另配一车体统提供动力源(常规发动机是利用进气道的真空度来驱动刹车助力器的)3)由于没有节气门参与调节,也不存在等效的反射节点,进气道里面不会形成压力波,进化,而更加兼顾如何降低进气阻力。

4)阀门子的使用,会使车辆带档滑行的发动机制动力减轻,带档滑行(油耗通常为0)距离更省油。

5)阀门子的使用,会提高发动机的能量利用效率,也就是说发动机的能量损失减少。

因此响,就是冬天的暖风功率不足,热车变慢。

因此BMW设计在需要尽快热车和需要为驾驶室提制阀门子工作,而调用常规的节气门模式,刻意降低发动机效率,增加产热。

6)发动机怠速的管理需要进气量比较精细的调整,单纯使用阀门子,无法胜任这么精细的尼那么大的电机?还是直流电机,不可能有精确的位置控制能力的),因此需要节气门来配合进气门是步进电机驱动的,位置精度很高)
7)节气门在阀门子发生故障时,会参与工作,提供一定范围的动力受控。

所以,装有阀门子的BMW发动机,节气门也有不少工作任务,并不是车子一启动,节气门门背后积碳的明显边界,也能说明节气门在不少时候都处于小开度状态,参与控制的。

因此B 时的清洗节气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