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几何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复习几何图形》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复习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1.复习几何图形的名称和性质;2.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不同几何图形;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4.提高学生的几何图形绘制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图形卡片、彩色粉笔;2.教材:小学数学教材(几何图形部分);3.辅助工具:黑板、白板。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复习图形名称和性质(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几何图形名称,如圆、三角形、四边形等;2.让学生依次念出图形名称,并简单介绍各图形的性质。
步骤二:图形分类游戏(20分钟)1.准备好图形卡片,每个卡片上绘制一个几何图形;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3.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代表迅速将卡片分到符合该图形的小组;4.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图形卡片都分类完毕;5.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检查分类是否正确。
步骤三:图形绘制练习(30分钟)1.提醒学生把课本翻到几何图形部分,准备好纸和铅笔;2.教师依次出示一个图形,要求学生用铅笔在纸上绘制出相同的图形;3.学生完成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绘制的准确性和美观度;4.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图形的绘制。
步骤四:教学反思(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2.学生提出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4.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下堂课的学习目标。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几何图形的名称和性质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认知。
图形分类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让他们在快速判断图形分类的同时培养团队意识。
图形绘制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准确性。
然而,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时间安排上稍显拖沓,下堂课需要更加紧凑有序。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下节课将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增加学生参与度。
同时,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幼儿园小班数学:《复习几何图形》教案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复习几何图形》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正确说出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五边形这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
2.能够基本正确绘制这几种几何图形。
3.能够根据提示,正确说出不同几何图形的名称。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含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图片和名称。
2.白板和彩色粉笔。
3.每个学生一份几何图形复习卡片,上面标有不同图形的名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PPT上的几何图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大家看到了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引导让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几何图形知识。
2. 学习1.教师逐一介绍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五边形的特点和名称,让学生跟读几何图形的名称。
2.老师和学生一起绘制这几种几何图形,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进行练习。
3.让学生在几何图形复习卡片上标出各个图形的名称,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 操练教师出示几何图形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图形的名称。
然后教师提问,例如:“这个图形有几个角?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描述每种几何图形的特点。
4.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几何图形知识,再进行一次快速复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说出各个几何图形的名称。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还比较浅显,很多学生对图形的名称仍然有些混淆,下一步可以增加图形的分类、比较练习,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深度与广度。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复习几何图形》含反思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发活动兴趣。
1、师:今天兔妈妈请我们去做客,可是她家太远了,
我们得开车去,路上小司机们要小心哦,别撞车。
2、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向兔妈妈家。
3、途经各图形处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在大路的处停下,师:哎呀路坏了,怎么办啊?(鼓励幼儿想办法——铺路)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认识过程中,注意较易转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是小班教学活动组织的难点。本活动设计尝试以趣味性、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贯穿全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实践与周围的物质环境发生作用,动手动脑掌握数学知识。
小百科:面和曲面两种,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叫做点。用运动的观点来理解点,线,面,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接下来的环节是“到兔妈妈家作客”,幼儿来到“兔妈妈家”,面对散落在地上的图形,幼儿根据要求,迅速按标志将图形正确分类……
最后,为了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设置了“奖励小粘贴”的环节,幼儿的兴趣浓厚,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拿到粘贴纷纷着旁边的客人老师讲述手中“小奖品”的特征。“我的小粘贴是三角形的,它有三条边、三个角……”大方的表现,流利的表达,令观摩的教师赞叹不已。
4、老师拿出小粘贴说:“兔妈妈说谢谢你们帮它把家收拾好了,它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启发幼儿向兔妈妈致谢。然后去跟在座的老师说说自己拿到的是什么形状的粘贴,说对了旁边的老师会给你贴在衣服上。
5、和兔妈妈道别,随音乐开车回家。
延伸活动:回教室拼摆添画图形。
【活动反思】
二、帮兔妈妈修路。
1、引导幼儿观察路面:“这些坑都是什么形状的?请你找出和坑一样形状的图形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教案及教学反思
六.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长方体的表面积:S=(ab+bh+ah)×2
正方体的表面积=6a2
长方体的体积:V=abh=Sh
正方体的体积=a3=Sh
1.充分回忆是基础,讨论交流为前提
课后 反思
整套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编排,是按照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 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呈现。而本节内容是对第一、二学段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系统整 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充足的回忆时间。关于这一点,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
主要教法 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复习了“数与代数”的相关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图形与几何”这部 分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 二.知识整理: 1.师: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我们先来说说长方体,你了解它的 哪些方面呢? 生 1:长方体有 8 个顶点,12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分为三组:长、 宽、高,每一组都有 4 条。 生 2:长方体有 6 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下,长方体会出现 2 个相对的面 是正方形,也就是说,长方体至少有 4 个面是长方形。 生 3:长方体的棱长和是指长方体所有棱的长度之和。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 ×4。 生 4: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ah+ bh)×2。 生 5: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V=abh。 生 6:关于长方体的体积我还有补充,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 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h。
小班数学复习几何图形教案反思.doc
小班数学复习几何图形教案反思小班数学复习几何图形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能用简单的话说出图形的基本特征,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复习几何图形教案吧。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重点)2、能用简单的话说出图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3、体验帮助他人的体验劳动成功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精神准备:活动前已经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了解这几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户外场地:地上画有三角形等图形。
用硬纸板铺一条弯弯的大路(挖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简单布置场景兔妈妈的家,另一老师戴头饰扮兔妈妈,准备不同形状的小粘贴。
幼儿每人胸前都戴上图形。
《小汽车》音乐。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发活动兴趣。
1、师:今天兔妈妈请我们去做客,可是她家太远了,我们得开车去,路上小司机们要小心哦,别撞车。
2、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向兔妈妈家。
3、途经各图形处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在大路的处停下,师:哎呀路坏了,怎么办啊?(鼓励幼儿想办法铺路)二、帮兔妈妈修路1、引导幼儿观察路面:这些坑都是什么形状的?请你找出和坑一样形状的图形来。
2、提出铺路的要求: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图形来修路了,小朋友在铺路时要看清楚坑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把它修补好。
3、幼儿开始修路,师巡回观察指导:你用哪个图形修补路面的;你用的图形是对的,可是你看看坑有没有修补好,怎么会这样的啊?(提示幼儿注意图形的大小不同)你真棒,这么快修补好了路,***还没修好,能去帮助他吗4、共同欣赏修好的路,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样的图形来修补路面的(如:我用*形来修路的或我用*形来修路的),复习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三、去兔妈妈家做客1、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在修好的路上开汽车到兔妈妈家,体验成功的喜悦。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回顾与反思-教学设计
回顾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本章的基本概念、知识技能、数学方法、重要事实的回顾,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2.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思考,发展几何直觉,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类比思想,合情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定的推理和图文对应关系,进一步培养严谨的作风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线段和角的相关概念和性质;难点:本章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以达到梳理知识,联系知识的目的。
教学设计过程一、本章的知识结构师生通过如下题目共同讨论,完成知识体系框架图1.举出现实生活中可以看成线段、射线、直线的实例,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是什么?区别是什么?2.举出现实生活中具有角的形象的例子,数学中是如何描述角的?3.如何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和角?4.比较线段的长短有哪些方法,如何比较线段的长短?5.比较角的大小有哪些方法?如何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比较和线段长短的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6.如何进行角的和差运算?(度、分、秒对齐,进位或借位时都是60进率)7.在平面上如何用角表示物体相对于某点的方向?选取参照点和基准点(正北或正南),测量相应夹角的度数,用角表示方向。
8.在本章中,有哪些重要的数学事实?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同(等)角的余角等,同(等)角的补角相等”。
二、典型例题例1 如图,B为线段AC上的一点,AB=4cm,BC=3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MN的长。
解:因为AB=4,M是AB的中点,所以MB=2,又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BN=1.5。
则MN=2+1.5=3.5 例2 如图,已知AOC是一条直线,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求∠EOD的度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复习几何图形》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中班教案《复习几何图形》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复习几何图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图形宝宝图片、背景图、固体胶、纸、环境布置活动重难点: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活动流程:(一)、引出课题1、分别出示4种图形,提问:“你们知道它们是谁?”2、它们长得怎么样?(二)、游戏巩固1、游戏:捉迷藏a、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b、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并说出有几个?2、游戏:小小邮递员a、图形宝宝请幼儿为小动物送饼干,并说明要求。
b、幼儿送饼干。
c、师作一定的评价。
d、幼儿吃饼干(幼儿自由选择饼干)提问:你吃了什么形状的饼干?3、游戏:拼图a、图形国王装修皇宫,想请幼儿拼画。
b、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c、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将剩下的图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
活动反思: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认识过程中,注意较易转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是小班教学活动组织的难点。
本活动设计尝试以趣味性、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贯穿全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实践与周围的物质环境发生作用,动手动脑掌握数学知识。
中班数学《复习几何图形》教案反思
(3)图形组合的创新设计:在图形组合环节,幼儿可能会缺乏创新意识,难以独立完成新图案的设计。
举例:
(1)在“图形的特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图形的特征。如用三角形和长方形进行对比,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回顾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这些图形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础元素,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车轮是圆形,窗户是长方形等,让大家直观感受图形的实用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图形的辨识和分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操作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对于图形辨识和命名困难的孩子,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巩固基础。
2.在讲解难点时,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个别辅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提高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引导技巧,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讨论中积极参与,学有所获。
在今天的中班数学《复习几何图形》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几何图形的兴趣还是很高的。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孩子们的回答都非常积极,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在辨识和命名图形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几何图形的特征,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图形的实际应用。我发现,这种方式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图形的特点。但同时,我也发现对于图形的分类和组合这一难点,部分孩子仍然感到困惑。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这部分的讲解还不够细致,或者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初中几何运动教案及反思
初中几何运动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几何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分析,探究几何图形的运动规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几何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几何模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如滑板、旋转门等,引导学生思考几何图形的运动。
2. 学生分享对几何图形运动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概念。
2. 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3. 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
三、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知识,设计有趣的几何图形组合。
2.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分享设计过程中的思路和体会。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对称的教室布置,学生运用几何运动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几何运动的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几何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立体几何整理教案及反思
初中立体几何整理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初中立体几何整理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立体几何概念和术语。
2. 掌握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及其特征。
3. 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1. 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
2. 常见的立体几何体:球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等。
3. 立体几何体的特征:底面、侧面、顶点、棱、面等。
4. 立体几何的计算:体积、表面积等。
5. 运用立体几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立体几何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兴趣,并让他们尝试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2. 讲解:介绍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例如点、线、面、体,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3. 操练: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基本的练习,例如让学生画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几何体,并用标签标出其特征。
第二节课:1. 复习:简要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立体几何体,例如球体、圆柱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特征。
3. 讲解:逐一介绍每种立体几何体的特征和性质,包括底面形状、侧面形状、顶点个数等。
4. 操练:通过教材或课堂练习册提供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辨认不同立体几何体,并描述其特征。
第三节课:1. 导入:通过提出一些与立体几何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讲解:介绍立体几何体的计算方法,包括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3. 操练: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相关计算的练习,例如计算某个立体几何体的体积或表面积。
第四节课:1. 复习:简要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立体几何体的计算方法。
2. 导入:提出一些与立体几何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操练: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些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并向全班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精品】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doc
“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复习课《几何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12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把学过的五种立体图形放在一起整理复习,要求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利用立体图形的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由直观形象的感官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形成空间观念,为立体图形的后续复习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肯钻、肯想、敢说、敢问,对立体图形认识有一定知识积累,有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积累,促进学生知识深化和延伸尤为重要。
设计思路将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植入数学课堂,体现用活教材激活课堂的理念思想,方法教学成为主导,指导学习方向,复习活动贯穿课前、课中,采用分组竞赛、分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理解本课重点,疏通并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方法。
课前准备每组据分工专门研究一个立体图形的特征,整理出3个有关的涵盖面宽,较富挑战性的,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问题。
同时,据猜测准备好别组涉及问题的答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识记各图形特征,掌握不同图形之间的异同,学会观察体会几何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竞赛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回忆、质疑、梳理、归纳、总结等自主复习整理的意识和方法以及能力,同时也加强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利用几何图形的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复习方法自主构建的尝试,激发学生自信心,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沟通各图形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复习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描述几何图形特征的语言的准确性训练,以及知识延伸,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构建几何图形的简单知识网络,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密切联系。
(以下与课件操作同步进行)1、点明课题师:小学学过的关于图形、形体方面的知识我们称其为“几何知识”,这些图形、形体称之为“几何图形”。
2、回忆平面图形,引申平面图形。
中班数学复习几何图形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复习几何图形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重点)2、能用简约的话说出图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3、体验援助他人的体验劳动胜利的欢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爱好。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精神预备:活动前已经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了解这几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物质预备:户外场地:地上画有三角形等图形。
用硬纸板铺一条弯弯的大路(挖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简约布置场景兔妈妈的家,另一老师戴头饰扮兔妈妈,预备不同外形的小粘贴。
幼儿每人胸前都戴上图形。
《小汽车》音乐。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发活动爱好。
1、师:今日兔妈妈请我们去做客,可是她家太远了,我们得开车去,路上小司机们要当心哦,别撞车。
2、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向兔妈妈家。
3、途经各图形处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图形?是什么样子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在大路的处停下,师:哎呀路坏了,怎么办啊?(鼓舞幼儿想方法铺路)二、帮兔妈妈修路1、引导幼儿观测路面:"这些坑都是什么外形的?请你找出和坑一样外形的图形来'。
2、提出铺路的要求: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图形来修路了,小伙伴在铺路时要看清晰坑是什么外形的,然后再把它修补好。
3、幼儿开始修路,师巡回观测指导:"你用哪个图形修补路面的';"你用的图形是对的,可是你看看坑有没有修补好,怎么会这样的啊?'(提示幼儿留意图形的大小不同)"你真棒,这么快修补好了路,* * *还没修好,能去援助他吗'4、共同观赏修好的路,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样的图形来修补路面的(如:我用*形来修路的或我用*形来修路的),复习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三、去兔妈妈家做客1、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在修好的路上开汽车到兔妈妈家,体验胜利的喜悦。
2、引导幼儿有礼貌地敲门: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兔妈妈出示圆形说:"和我一样的图形宝宝请进来!'幼儿按要求进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
引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复习目的,并板书课题。
复习三角形的知识。
1.回顾整理。
(1)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
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2.指导完成教材总复习中的例3。
复习轴对称、平移和观察物体。
1.回顾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什么特性?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怎样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生活中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它有什么特点?在计算周长、面积方面有什么作用?
4.观察物体;说一说下面这个物体从正面、上面、左面分别能看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巩固练习
(12分钟)完成教材第112~113页练习二十五第8~13题。
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整理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复习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它要求学生能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空间感,了解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我在教学过程中,。
高中数学几何课的教案及反思
高中数学几何课的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高中数学几何课的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确保学生理解几何概念和定理,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几何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内容:1. 引入阶段:a. 引发学生对几何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几何图形或问题。
b.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知识讲解阶段:a. 介绍几何概念和定理,如平行线、垂直线、三角形、四边形等。
b. 解释几何定理的证明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原理。
c. 提供实例演示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练习与巩固阶段:a.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以巩固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b.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总结与反思阶段:a.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概念,确保学生掌握。
b. 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c.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案反思:1. 教学方法:a.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2. 教学资源:a. 教师应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幻灯片、练习题、实物模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
b.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或互联网资源,增强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3. 评估与反馈:a. 设计适当的评估方式,如小测验、作业、项目等,以检验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程度。
b.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4. 不同学生的差异性:a.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和拓展资源。
b.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合作,以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的教案设计和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几何课程,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几何题及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几何题及反思一、教案概述在中班的数学教学中,几何概念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几何题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形状、空间和位置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教案将对中班数学课中的几何题进行设计和反思,以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主要的几何形状:圆、三角形、矩形和正方形;2. 能够根据给定的几何形状进行观察和区分;3. 能够准确描述几何形状的特征和位置关系;4. 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感知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几何形状的卡片或图片;2. 教学板书和画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卡片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圆、三角形、矩形和正方形等常见的几何形状。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形状的特征。
2. 正确分类(10分钟)将卡片或图片分成两组,让学生根据形状的特征进行分类。
可以先分类圆和非圆形状,然后再细分其他几何形状。
3. 观察描述(15分钟)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卡片或图片,请他们观察并用语言描述所给形状的特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形状的边长、线条、拐角、圆周等方面,并鼓励学生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
4. 位置关系(15分钟)在教学板上画出两到三个形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形状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在上、在下、在左、在右等。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形状的位置,让学生发现位置关系的规律。
5. 图形拼凑(15分钟)给学生一些单一的几何形状,让他们在教学板上进行图形拼凑。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合理拼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6. 反思总结(10分钟)通过问答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并总结几何形状的特征和位置关系。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逐步了解几何形状的特征和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在教学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几何形状卡片或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不同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几何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1引言 复习课的类型很多,但目的部是帮助学生整理和贯通知识•复习课要精讲多练, 但乂不能把它演变成纯粹的习题课,否则效果英微.尤其在于儿何课,有效地设计问题,多 角度地分析一个问题,多方血地用好一个图形,常常会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以北师大义务标准实验教材为例,谈一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证明(二)》的复习 设计. 2设计过程
2」知识整理
这一环节通过填空的形式冋顾本章的重点概念,体会知识的初步运用.
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我设计了 5个问题:
⑴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知识点:逆命题及逆定理的意义和表述.
⑵用'反证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小于90° ”,可以假设:
知识点:反证法的意义和证明的基本步骤及表述.
⑶如图甲,在 屮,ZC=90° , AC=BC,若 AC=4f 则 AB 二 ____________ . 知识点:勾股定理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结论.
⑷如图乙,ZC=90° , 平分ZBAC,若CD=2,则点D 到AC 边的距离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
(5)在厶仏仑屮,AB 的垂育平分线交AC 于点E,已知BE+EC=25cm,则AC= _______________ cm. 知识点:中垂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设想以上知识主要考杳学生对重点概念、定理的表述和理解•问题部提得比较浅 显,这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机会,也是整节课的'热身'・同时通过让学生冋 顾必要的知识点,锻炼其语言表述能力.
2.2讨论思考
问题:如图I 所示,将两张三角形纸片(/XABC 和厶DCB )按BC 边重叠放置,已知Z1二 Z2,要使两张纸片经过变换能完全重合,还需要添加什么条件?
B
A 乙 A
丙
A D
C
图1
生1:①添加条件:ZA=ZD,利用“AAS”来判定.
生2:②添加条件:AC = BD,利用“SAS”来判定.
生3:③添加条件:ZABC二ZDCB,利用“4S4”来判定.
改变已知:如图2,将原题中的Z1 = Z2改为ZBAC二ZCDB=90°・
可添条件:①AB=CD (HL) ② AC = BD(HL)
③ ZDBC =ZACB(AAS) @ZABC =ZDCB(AAS)
教学设想此题以纸片重吾放置为背景,复习三角形全等的几种主要判定.为了使学生要效地区别这几种判定,问题设计成结论确定(全等)而条件开放的题型•而图2是在图1 的基础上稍作变形,引出育角三角形的儿种判定.从图1到图2—方面体现从一般(三角形) 到特殊(三角形)的演绎思想,另一方血使学生对三角形判定的类型有了完整的认识,从而完成了对这一知识网络的建构.
整理了三角形全等判定的主要类型示,接下来很自然过渡到对这一知识的运用.
利用图2,通过延长84和CD产生交点E,进一步连接E0 (字母0为后来添加)得到
图3:
E
在可添条件中,选择①AB=CD(HL)J ,形成如下问题
:如图3,已知ZB4C二ZCDB=90° ,且AB=CD,则图屮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EOA丝△EOD, AEOB^/^EOC
MOB竺NDOC, HABC竺厶DCB 厶EDB竺厶EAC
教学设想这里恰如其分的利用图2构造形成图3,所提的问题与又与前者整理的知识相呼应,
这使问题Z间的衔接流畅而又紧凑.
教学说明图3屮标注了序号数①②③,同一个数代表一对全等三角形.通过从一个到多个数字
的组合(如①+②代表△EOB)可以依序写出所有全等的三角形,这样能避免直接观察产生的重父和遗
漏.
根据图3,不改变原题的条件,我顺势又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1:如图3,已知ZBAC=ZCDB=90° ,且求证:OE平分ZBEC
参考思路:⑴△E049Z\E0D;⑺HEOB竺NEOC;(3)04=00
问题2:如图3,己知ZB4C=ZCDB=90°,且AB=CD,请你判断0E所在的直线与〃C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参考思路:⑴如图4,延长E0交BC于F点,证厶EFB竺/\EFC;⑵先说明EB=EC, 利用问题1的结论,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说明问题;⑶先证EB=EC, 0B=0C,说明。
,E祁在BC的屮垂线上即可.
教学设想问题1和问题2的设计是为了引出对角平分线和中垂线两个判定定理的复习(见课木25和31页).实际上,很多学生不习惯于用这两个判定来证明;而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这两个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弓I导其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他们体会不同方法的适用情形、各自的优势及方法Z间的内在联系.
2.3综合应用
:如
图,在Rt/XABC中,ZC4B=90° , ZB=30° , AD是屮线,AE1BC ,垂足
为E, AB=S^3 cm,求△ADE 的面积.
分步设问:
⑴有儿个等腰三角形?(2个:△C4D, △力DB)
⑵有儿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4个:△CE4, 'DEL△AEB, △C4B)
(3)求ZvlDE的面积.〈参考思路:①直接求DE和4E;②由DE : BC=\ : 4,可得
△ADE的面积:△ADE的血积=1 : 4).
教学设想从⑴⑵两个小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充分观察,冋顾等腰(包括等边)和直角两类特殊的三角形.学生在寻找特殊三角形的过程屮,有意识地思考图形屮各边角的关系,为问题⑶的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问题⑶的解决途径较多,属于解法开放型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学生整合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屮线的性质、含30°角的育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知识,体会了方程和比例思想的运用.
2.4实践探索
问题:如图1所示的钢架中,ZA=20° ,现要焊上等长的钢条来加固钢架•若PiA= PR, 问这样的钢条至多需要多少根?
图1 图2
分层设问:
⑴每增加一根钢条,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多少度?
⑵按形成的先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大小有何变化规律?
⑶所需钢条的数量5)与钢架的初始角(ZA)有何关系?(nZA<90° )
⑷若ZA=\5° ,则钢条至多需要多少根?(5根)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观察由“等长的钢条”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培养他们抽象转化的能力.通过分层设问,学生能由浅入深地理解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问题⑶是对木题的深入,意在让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而自然地解决问题⑷• 4个分层问题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设计思想.
3总体反思
这堂课我用四个板块为学生搭建复习平台,每个板块相对对立又相互连接.从知识整理到实践探索学生经历了对知识rh浅入深的应用过程.我的体会是结构简洁的复习设计必会带来流畅的课堂,也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完成对知识网络的构建,这应该是复习课的主要目的.
在2.2屮,我的设计理念是从一个简单熟悉的图形出发,通过对它不断地叠加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所反映的知识又是相互联系,体现木章核心结构的.这当然要比给出不同的问题来落实重点知识好得多,因为短短一节课,太多的独立问题会让学生感到“困累”,往往是前血的问题还没完全弄明就要应付老师的下一题了.因此,在设计某一章的复习课前,应该理出一系列问题,把握它们的关联,尽量用一二个图形或一二个问题来联系全章的重点知识.
在2.3屮,我仅选择了一个问题,但它发挥了特有的功能.由于图形的组合十分特殊,学生用不同方式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得到了求解面积的许多好方法.这道题引起学生广泛地参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我认为,复习课中综合冈川题的选择不宜追求过深过难,而应当满足条件明晰,所提问题又能为大多数学生接受,并且有多样的求解方法,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能使不同学生获得应有的成就感.
报后的实践探索题先是题意的理解有点抽象,后是规律的寻找要有充分的观察能力.所以关于这类问题,教师不可操Z过急,再复杂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分解转化成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有时候要借助技术手段将复杂问题的演变过程展示一下,这样至少可以缓解部分学生的“恐慌”.在对复杂问题进行分层设计时,往往第一个问题是观察性的,比如“图中含有几个等腰三角形”,“图形屮有儿对互余的角”,“请你计算所标角的度数”等等,这些都是为下一步探索规律和挖掘问题服务的.所以解决一个综合、实践应用类的问题要循序渐进,浅入深出,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动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