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

合集下载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 案例分析2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 案例分析2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案例分析3盘点“2009中国海外并购元年”进入2009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集中爆发之初频繁出现的“抄底”一词逐渐被淡化,但自从去年初中国铝业宣布195亿美元注资力拓开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动作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有越来越猛之势。

是不是“抄底”已经不重要,事实是,正像有些人定义的那样——2009年是“中国海外并购元年”。

既然称“元年”,在你看来,这意味着什么呢?* 2009年海外并购交易额增九成十多天前,2010年1月6日,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澳大利亚菲力克斯资源有限公司(Felix)庆典仪式在悉尼举行。

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兖州煤业并购Felix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兖煤以约35亿澳元,约合接近200亿元人民币,全额并购Felix。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澳金额最大的一宗并购案。

对于这个跨年度的并购大案,有评价说,为2010年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开了个好头。

这意味着,经历“并购元年”大开大合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潮今年很可能延续。

“中国海外并购元年”并非浪得虚名。

根据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1月13日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94起并购交易,已披露价格的23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331.47亿美元。

其中,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38起,同比增长26.7%;披露的交易金额高达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

其中,中国石化以75.6亿美元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成为当年完成的最大规模并购交易。

海外并购成为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的一大亮点。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也预计,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交易金额将创历史纪录,达300亿至350亿美元,比2008年高出3倍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清科的数据,2009年完成的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交易仅33起,披露的并购金额仅为25.94亿美元,占跨国并购交易总额的13.9%。

回顾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消息可以说不停地冲击人们的视线,不少堪称重量级。

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在中国投资战略演变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在中国投资战略演变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在中国投资战略演变历史沿革!【导言】尽管所有在华跨国公司都提到中国市场的波动性,尤其是经济转型、经济增速下滑所带来的扰动,但是从中长期战略的角度,考虑到中国城镇化进程仍未结束,中产阶级正处于壮大的趋势,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重申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并未改变,中国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重点布局的区域。

【正文】第一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历史回顾跨国公司作为推动当今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必定会引起诸多学者的探讨。

在华直接投资的外资企业是指在中国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外来公司或个人组织。

投资的形式包括出口、设立公司、寻找合作代理等。

外商对华投资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外商对华投资呈现了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系统的概述外来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一方面,有助于总结历史教训,彻底明白经济上的独立是以政治独立作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对未来外商在华投资与经营提供风向标,使外商明白中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19世纪末至21世纪,中国是外商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自从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也是许多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

现阶段在吸收外来投资建厂的同时,我们需要对过去外来企业在华投资的历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以便为未来如何吸收外来资金进行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本文首先对在华跨国公司在华的发展进行概述,时间跨度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在分析的同时吸取各阶段发展的特征共性,做出外商对华投资发展的轨迹模型,我们发现当前外商对华投资正处于从调整阶段至稳步的过渡期。

一、1949-1978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概况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华外资企业根据形势纷纷将企业资金外移。

以上海为例,1949年5月,上海外资企业为910家。

其中,属于英、美、法、瑞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有685家,雇佣工人5万多人,资产总值估计约为5亿美元;属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为225家,但多数是小工商企业,资产很少,职工数也不多。

新中国成立时期,国家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建厂,积极引导投资方向的问题,政府制定投资条例。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气 东 输 、上 海 联 合 异 氰 酸 酯 、福 建 炼 油
1~1 0月 新 批 外 商 独 资 企 业 1 0 9家 , 84 占新批 外 商投 资企 业 总数 的 6.% , 53
同 比 提 高 了 6 3个 百 分 点 。 另 一 方 面 , . 跨 国并 购 已 成 为 国 际 直 接 投 资 的主 要 方 式 。2 0 年 以 来 ,跨 国公 司 采 取 并 购 02 方 式 的 投 资 项 目明 显 增 多 ,如 法 国通 用 [ 稿 日期 ]2 0 收 0 5—1 2—2 9
人 世 后 , 跨 国 公 司 加 快 进 入 中 国 的 同时 ,投 资 方 式 逐 步 突破 了传 统 的 “ 三 资 ” 模 式 , 呈 现 出 更 加 多 样 化 的 新 局
果 , 使 跨 国 公 司 在 华 投 资 逐 渐 向 多 渠
道 、多 方 式 转 变 ,有 利 于 更 多 更 好 地 利 用跨国公司投资。 投 资 项 目 从 劳 动 密 集 型 -, 目 到 资 d项 金 、 技 术 密 集 型 大 项 目 , 项 目规 模 不 断 扩 大 。2 0 0 3年 , 经 国 务 院 和 国 家 有 关 部 门批 准 的 3 8个 跨 国 公 司 投 资 主 要 项
文献 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8 3 (0 6 0 0 4 0 0 8— 4 12 0 ) 2— 0 7— 2
钢 铁 、集 成 电 路 等 方 面 ,跨 国公 司投 资 项 目基 本 都 超 过 1 0亿 美 元 。 投资行业从一般加工业到制造业 、 高 科 技 产 业 、 第 三 产 业 , 层 次 不 断 提 升 。 日 本 伊 藤 忠 在 江 苏 投 资 1 个 企 7 业 , 协 议 外 资 金 额 1亿 多 美 元 , 投 资 领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

西安工业大学北信学院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院系:经管系专业:国际贸易班级:1班学号:B09040124提交日期:2012 年 5 月23 日姓名茹雪学年论文成绩跨国公司对华营销策略分析1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低位日益突出。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已经占到了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额的23%,税收的18%和出口额的48%,外资流入存量占GDP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19.6%上升至2000年的32.3%。

《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995年仅为20亿美元,2000年增至410亿美元,同期的我国整体的出口规模也从260亿美元迅速增至2490亿美元;初级产品和资源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从1985年的49%降至2000年的12%,二同期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则从3%增至22%。

在华设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9年的不足9%增值2001年的48%,其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增长更为迅速,从1996年的59%增至2000年的81%。

时至今日,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部分高科技行业出口增长的支柱。

这些高技术行业包括电子元器件行业、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移动电话等。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资料显示,在2001年中国吸引了470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比起2000年上升了15%。

较低的劳动成本,加入WTO以及迅速发展的本地消费者市场是中国成为了亚洲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能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地方。

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纷纷登陆中国。

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

这些新增加的投资,许多是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石油化工和发电设备的制造厂商已将它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

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战略投资,跨国公司对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的各阶段进行纵向投资并强化了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及培训中心的建设。

2009年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概况

2009年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概况

2009年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概况2010年1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新闻发布会上称:2009年12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FDI)1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1%。

从2009年8月开始,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已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

——200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其中并购类投资累计175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的40.4%。

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营销网络和能源资源成为并购投资新重点。

2009年12月FDI大增最近几个月以来,FDI基本处于7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2009年12月的FDI则超预期的出现大幅增长。

姚坚称,这表明中国不断回暖的经济形势对外吸引力增强,全球对中国的信心在恢复。

姚坚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在未来几年都把中国作为他们盈利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和逐步完善的法制环境,他们对中国的外资政策、外资环境有信心。

作为进出口的先行指标,尽管FDI增减中夹杂着人民币升值等其他因素,但中国出口产业投资前景仍是中国FDI规模主要决定因素。

分析师称,由于国内大量外商直接投资都分布在出口领域,2009年12月FDI大幅增长也透露出外贸将继续回暖的信号。

2009年中国吸收FDI降2.6%,远低于全球30%水平据统计,2009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00.3亿美元,同比下降2.6%。

在全球吸收FDI下降30%的情况下,中国只下降了2.6%,达到了900亿美元的规模。

“我国连续十几年吸收外资在发展中国家里排名第一位,在全球排第三,仅落后于美国和法国。

”姚坚说,中国无论是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还是在为跨国公司提供服务方面,都在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数据还显示,2009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合同外资金额1935.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4.8%和8.4%。

据介绍,制造业仍是吸收外资的主要部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降幅继续收窄。

跨国公司对华汽车产业投资趋势和建议

跨国公司对华汽车产业投资趋势和建议

我国汽车行业是吸收外商投资最多、最早的行业之一。

到2000年,全球汽车行业中的9大汽车集团在我国均有投资,建立了10个整车合资企业。

2001年我国加入WTO,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成为世界“汽车大国”。

进入2012年,全球经济尚未全面复苏,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减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据商务部外资快报统计,2012年1-9月份,全国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025家,同比下降11.67%,实际使用外资额834.23亿美元,同比下降3.76%。

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整体下滑和汽车产业投资环境变化的双重作用下,跨国公司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将出现新的走势,我国汽车企业应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汽车强国”目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汽车行业吸引外资的整体状况,分析了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的趋势,为合理利用外资发展汽车产业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汽车产业跨国公司投资总体状况我国加入WTO以来,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汽车产量由2002年324.12万辆增加到2011年的1842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比重由2002年的5.5%迅速增长到2011年的23.01%,汽车销售量由2002年324.81万辆增加到2011年的1851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比重由2002年的5.6%增加到2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一)投资规模我国汽车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外商投资主要来源于欧美、日韩等汽车发达国家。

全球汽车行业9大汽车集团:大众集团、福特集团、丰田公司、雪铁龙-标致集团、雷诺日产集团、宝马集团、通用集团、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现代集团在华都有大规模投资。

它们选择的投资对象是各类汽车生产企业中最有实力的企业,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广汽集团是跨国公司合资的重点伙伴。

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如德尔福、博世、伟世通、电装、江森、李尔等也有大规模投跨国公司对华汽车产业投资趋势和建议张彤内容提要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大型跨国公司对我国汽车行业投资规模大、投资领域广、投资收益高,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2009-12年外资在中国投资石化产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报告

解析2009-12年外资在中国投资石化产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报告

解析2009-12年外资在中国投资石化产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报告《解析2009-12年外资在中国投资石化产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报告》截至2008年12月,外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石油化工外资企业已超过2000家,石油和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外商在华投资的一片热土。

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巴斯夫、杜邦、拜耳、陶氏化学等外国大公司在中国的建设项目拔地而起。

外国公司在华已经形成了以油品营销、天然气开发、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加工、石化仓储物流、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并不断完善产业布局。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带来了一些新产品、新技术,有助于提高国内石化产品的档次。

此外,大型化工跨国公司都制定了在华中长期发展目标。

如巴斯夫公司计划到2010年在亚洲销售额和利润将占到20%,而亚洲销售额的50%将来自中国。

一直以来,我国石油行业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对外资的进入有着诸多限制,尤其是在石油加工炼制以及成品油销售领域。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市场,比如润滑油、沥青和航空燃料市场,各个跨国石油公司分别以美孚、壳牌、BP、道达尔、加德土和嘉实多等品牌在中国展开销售和提供服务。

目前虽然国外品牌在中国整个润滑油市场的占有率只有15%,但其在润滑油的高端市场已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

随着2006年底油品批发业务开放,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石化领域已经成为目前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外商最活跃、发展最快、投资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领域。

迄今为止,外资投资发展的方向和项目主要有:大型乙烯联合装置、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PTA、聚酯纤维与薄膜、聚氨酯与氨纶以及原料、聚甲醛、环氧树脂等工程塑料及其相关原料和单体、复合材料等。

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化工开发园区。

外资在一些石化新产品上已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解析2009-12年外资在中国投资石化产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报告》将解读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经营发展所面临宏观政策,分析国际国内原油价格;接着介绍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经营的投资额度、投资行业、投资项目、项目进展等;最后预测国外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热点及趋势。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环境分析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环境分析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环境分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

这些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是追求更高的收益和更快的增长,但是,他们也需要充分了解和适应中国的商业环境,因为它与他们此前潜在的市场存在巨大的差别。

因此,在跨国公司确定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需要进行一项全面的“环境分析”,以了解与他们的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商业和非商业因素。

以下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应该考虑的一些主要商业和非商业因素。

商业环境:市场规模和趋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幅消费增长的势头已经使其成为全球消费市场中的一个强劲力量。

跨国公司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充分了解商业规模和趋势,以确定其本地化战略和目标市场。

例如,一家跨国公司可以考虑进入中国的中心城市,以利用这些城市高人口密度、高收入、更创新的市场。

政治和法律环境跨国公司操作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和法律环境会影响公司的战略和长期业务计划。

中国的法律和规定已经得到了改善,并开始逐步发展,但跨国公司需要仔细了解其中的限制和风险,尤其是谦虚地了解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规则。

品牌和文化在中国市场中扩展品牌是跨国公司的首要目标之一,而品牌力和文化是中国消费者衡量到购买特定品牌的两个必要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讲,跨国公司必须要遵循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以获得消费者的称赞和认可。

跨国公司也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上不同人群的消费者分类,因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区别很大,从而对各种品牌存在偏好。

竞争环境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在特定行业。

跨国公司需要在这个环境中展开斗争,建立品牌和提高市场份额。

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跨国公司可以在新的部门充分扩展,启动多种市场活动,以增加产品曝光率。

非商业环境: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一般是不透明的,对跨国公司也提供了很大的挑战。

不同行业和城市的限制不尽相同,务必谨慎实践。

例外是,政府的一些政策和法规对产业的发展可能会有重要影响。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公司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它们的要求因文化和历史背景而异。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及影响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及影响分析
法 人股 向外 商 转让 、Q I等 多项 法规 ,增 加 了政 策 的透 明 FI
至 20 年在 累积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中,农林 牧渔业 占不 06
到3 %,制 造 业 占 7 %,服 务 业 占约 2%。 由于金 融 服 务 1 6
业市场开放 和外资的大量涌入 ,近两年 ,外商投资结构有
度 ,提升 了跨 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相 比人世前后 ,跨
国公 司对 中国进 行 的产 业转 移 和 直接 投 资 出现 了若 干新 动 向 、新 趋 势 。
个百分点。其 中,宏观调控主要行业的外商投资得到有效 控制 ,钢铁 、水泥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 为 1 1 . 亿美元 4
投资 力度加 大 ,结构优化
和 1 9 美元 ,降幅 为 6. %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 %。服 务业 贸易领 . 亿 0 66 7 57 6
域 ( 含金融 、保险 、证券 )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74 家, 11
同 比下 降 4 1 ,实际 使用 外资 2 1 9亿美 元 ,同比下降 .% 3 l. 3 1. % , 占全 部 的 比重 为 3 . % ; 中非金 融领 域 的实 13 0 03 4 其
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他们对 已有投资项 目 进行调整、 整合 ,
对有发展前景的项 目加大投资和增资,对没有发展前景的 企业则停止经营或者转产经营 ,有的索性关掉或者出售给
别 的公司 。
资大幅度下降_ 5 . %,金额为 1 3 r 08 5 . 亿美元 。 0
减 少 8 9 ,实 际 利 用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776 美 元 , 比 . % 6 4. 8亿 20 0 6年 增 长 l. % 。 比 18 39 5 95年 的 l. 9 6亿 美 元 增 加 了 5 3 2 % ,且 20 72 07年 的增 速 比 20 年 明显 提 高 。 06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趋势及对本土企业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趋势及对本土企业的影响

合资企业在二十几年 的发展中 ,尽管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但 水待遇 , 能吸纳到国内许 多优秀人才为其工作。另一方面, 本土企 是由于管理理念不合或因文化差异等原 因导致 内耗大幅度增加的 业尤其是 国有企业往往 由于用人机制不活 待遇不高 ,在吸纳人 案例也不在少数。一项国际性 的合资企业调查报 告显示 ,合资企 才方面 , 本土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地 位。
外 商 在华 投 资 初期 .我 国 对外 开 放 程度 较 低 ,合 资 、合 作 是 国公 司 相 比 .实 力还 有 明显 差距 。独 资 跨 国 公 司通 过 树 立 良好 的
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 提高产 品科技含量 , 增强产品竞争力 , 进

步扩大国内产品与其产品的差距 . 在市场上居于绝对优 势地位

挤 占了本土企业 的产品市场 , 甚至在某些领域 中居垄断地位 ,
9商进入中国的最佳选择。随着我 国加入 WT 在 2 0 1 、 O 0 2年 《 外 从 而控制国 内市场。 目前 . 国内一些行业 的本土企业已被外商 商投资产业指导 目录》 中,进一步放 宽了外商投资的股权限制 , 独资经营限制进一步放宽 ,更多的产业领域允许合资企业 中外商 持有 5 %以上的控股权 。 1 这项政策的改变起到了鼓励外商独资化
对银行、保险 、电信 、运输 、旅游 、法律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外商 已被外资 占有约 三分之一 的市场份额。
的作 用 .不仅 新 建 的 外 资企 业 中9 商独 资 企 业 比例 上 升 .原 先 无 逐一角逐之后 ,以知识为标志的人力资本正在成为决定企业命运 1 、 2 合 资企 业 双 方在 管 理 和 文 化 的 冲 突 中 国后 ,凭借 良好 的 知 名度 、优 越 的软 硬 工 作 环 境 以及 优 厚 的薪

跨国公司R&D对华转移及其影响探析-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跨国公司R&D对华转移及其影响探析-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动机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如Serapio等,认为跨国公司向发展中东道国进行R&D投资存在一种所谓技术保护型动机。即跨国公司为了保护其R&D成果,防止东道国企业模仿,在发展中东道国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技术保护(比如:对产品进行防伪设计、增加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或建立技术保密制度等等)。虽然这类投资不会提高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但能起防止技术扩散,增加东道国企业技术模仿难度,故也应列入R&D投资之中。
中国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但到目前为止,承接的产业还是以制造业为主,而对研发的承接相对滞后。同时,对中国而言,承接跨国公司R&D转移和加速本土企业研发,是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问希望通过对跨国公司R&D对华转移趋势与影响的研究,能对中国更好的承接国际研发的转移和加速本土企业研发有所裨益。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西方关于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研究对象主要是美国与欧洲大型企业之间的相互R&D投资,后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又扩展到了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小型发达国家。90年代后,开始有一些学者研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
江西财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跨国公司R&D对华转移特点与影响探析
学生姓名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1.选题目的和意义:
国际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潮流之一,而跨国公司正是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产业转移已由生产领域拓展至研发、服务领域。研发作为一个独立的工序,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10]方慧,2005:《跨国公司在华R&D影响与对策分析》,《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一期。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趋势、成因、挑战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趋势、成因、挑战
维普资讯
《 经济 师)02年第 8 20 期
● 环 球 经 济
外 商对 华直接投资 : 势 、 因 趋 成 挑 战
● 陈小 琼
摘 要: 文章探 析 近 中期 外 商特 别 是跨 国公 司对 华 直接 投 资 的 发 展 趋 势 及 基 本 成 因 ,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我 国 企 业 和 政 府 所 并 面 临 的 挑 战 与 应 对 之 策 作 出探 讨 , 关 键 词 : 商 跨 国 公 司 直 接 投 资 发 展 趋 势 外 中图分 类 号 : 15 1 文献 标识 码 : F2. A 文 章 编 号 :0 4—4 1 (0 2)8—0 9 2 10 9 420 0 7 —0
业 而成 为投 资 的重 点 行 业 ; 三产 业 特 别是 其 中 的 金 融 业 、 第 电 信 、 贸、 商 运输 以及 各 种 专业 服 务 将 成 为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新 热 点 :第一 产业 也有 望较 大 规模 吸 收外 资 。
企业 数都 大 大高 于外 商 独 资 企 业 ,9 7年 , 国新 批 的外 商 独 19 我 资 企 业 数 首 次 超 过 中 外 合 资 企 业 , 9 8年 和 1 9 19 9 9年 也 呈 现 出 类似 的情 况 。据有 关 方面 的调 查 ,0年 代至 9 8 0年 代 , 行 进 入 先 中国 的跨 国公 司在华 合 资企业 在 成 立 几年 后 , 方投 资 者 增 资 外 扩 股 行 为 极 为 普 遍 , 资 倾 向 日趋 明 显 。 从 近 几 年 后 来 者 看 , 独 有相 当一 部分 偏 好 独 资经 营 或 建 立 控 股 公 司 。这 种 新 趋 向 正 引起 人 们 的广泛 关 注 。 二 、 本 成 因 基 上述 外商 特 别是 跨 国公 司对 华 直 接 投 资 的 规 模 、 式 , 方 进 入 的行业 和地 域 等 的变化 趋势 , 在世 界 范 围 内新 技 术 革 命 深 是 入发 展 , 济全 球 化 和 国 际市 场 竞 争 日益 加 剧 的 背 景 下 , 互 经 由 有需 求 的两方— — 外 商 ( 国公 司 ) 作 为 东 道 国 的我 国 , 自 跨 和 各 所拥 有 的各种 相关 要 素互 动互 补 整合 的结 果 , 各 国跨 国公 司 是 自身 生存 和发 展所 需 , 是我 国拥 有强 烈 吸 引跨 国公 司 前来 投 也 资 的区位 优势 所致 。 在 当前世 界经 济 普遍 低迷 的情 况 下 , 国 ( 区 ) 国公 司 各 地 跨 把 目光投 向 中 国 , 来华 直 接 投 资或 增 资 扩 股 , 以获 得 多重 利 可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全球战略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全球战略
协 调 来 实 现 采 购 一 体 化 、生 产 一 体 化 、 研 发 一 体 化 、营 销 一 体 是 非 常具 有吸 引 力 的 。 化 、财务 一 体 化 ,生 产专 业 化 ,并 将 资 源 的协 同效 应 充 分 发 挥 , 以上 诸 多 分 析 ,不 难 判 断 ,跨 国公 司 之 所 以 能够 在 中 国保 持 将 企业 的 国 际竞 争 力 与 抗 风险 能 力 发挥 到 最 强 ,最大 化 。 其长远 的投资并 不断扩大 ,这也与 中国本身 的条件及跨 国公司 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分析 自身 的 经 营 战 略 是 分 不 开 的 。 因 为 中 国 由始 以 来 ,都 是 一 个 泱 跨 国公 司 在 华投 资 ,是 指 跨 国公 司 在 华 进行 的 以R &D为 目的 泱 大 国 ,拥 有 9 0 m土 地 与 l亿 人 口 ;特 别 是 自从 改革 开 放 以 6 万k 3 的投 资 行 为 。经 分 析 发现 , 目前 跨 国公 司在 华R&D 资主 要具 有 投 以下 特 点 : 1 .发展速度快 ,但规模较小。从 19 北邮一北电R&D中心 94 开 始 ,跨 国 公 司在 华 设 立R&D 构 逐 年 增 多 ,增 加 速 度 明 显 加 机 来 , 中 国 政 局 不 断 完 善 与 稳 定 ,经 济 实 力 又 大 大 增 强 ,人 民 的 生 活 水 平 快 速 提 高 , 消 费 意 识 不 断 增 强 等 ,这 一 系 列 的 大 小 因
制 ,通 过 对 外 直接 投 资 在 其 他 国 家 和地 区设 立 子 公 司 ,从 事 国 际 了 解 我 国 市 场 需 求 的 新 趋 势 , 从 而 有 针 对 性 地 研 究 和 开 发 相 关 化 生产 、 销售 活 动 的大 型 企 业 。 产 品 , 以 支 持 其 产 品 的 先 进 性 和 在 技 术 行 业 的 垄 断 地 位 , 占 领 三、全球 战略概念 更多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特点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特点
且 还扩大 了我 国引进 外资 的单 项规模 。 20 0 3年我 国吸收 外商 投 资达 5 5亿 美 3 元 , 目平均协议外资额从 19 项 9 1年的 9 2 万美元增至 2 0 0 3年的 2 0万美元 。 8 2 .研发( R&D投 入明显增 加 。 去 ) 过 1 O年全球研 发开支迅速增长 ,0 2年 达 20
7 %。 0 但近年来独资化趋势成为跨 国公 司 的新 动向。97 以 , 19 年 前 中国新批外商合
资企业项 目数一 直多 于独资 企业数 量 。 从 19 9 8年起 , 外商独 资企 业开 始多于合
跨 国公 司入主 中国 , 它们规模 比较 大 , 技
术水平较 高 , 国际经营 的经验 比较丰富 ,
这必将通 过示范效应 、 的外溢效应 、 技术
人员 的流动效应对我 国的企业产生深远
的影响 。
( 有利 于形 成一个企业竞 争 的良 2)
华 投资规模 的关键 因素在 于中国各产业
的市场规模 和高增长 率 , 中, 其 I T和汽车 产 业尤 为明显 。有关数 据与 预测 表明 , 20 0 3年 中国 I 场整体 规模 占亚 太地 T市
强企 业为主 , 覆盖欧美 日韩 , 以及 台港地 区的跨 国企 业 , 涉及 I 、 T 电子 、 汽车 、 化 : 生物制药 等领域 。 [、 调查统计 ,2 8 %的跨 国公 司继续扩 大对 华投资 , 无论 是生产 、
同出资 ,参股 比例较低 ,不 占经营主导
权)对华投 资的 目标是追求 贸易权 益 ; , 而 在进 入整备期 后 ,对华投资 目标于独 资新 5 7 建 ;有 3%的跨 国公 司愿意与具备一定 7 技术 和生产 资源或 能力 的企业 合资 ; 倾

国际跨国公司对我国产业投资趋势的分析

国际跨国公司对我国产业投资趋势的分析

和高质量的研 究人 员,并 且基 础性研 究项 目往往得到政府政策 的支持 ,跨国公 司 易不 会将这类 R& D移 出国外 而且 ,基 轻
础性研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类研 究的
保密性要求也很高 , 跨国公 司往往把这类研究置于其 总部附近 ,
以便管理和控制 。
六、地方政府政策兑现度悬影响踌嗣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的首要
流通企业对华投资增长 。
势报告》 2 0 - 0 7年跨国公司对华化工与生物制 药投资趋 、6 0 5 2 0
部分产品供应行业在特定地区的聚集对 行业的规模扩张起
势报告 》相关数 据汇总。 本次调查统计 ,跨 国公 司在研发投资中 ,有 4 % 的企业倾 6 向予建立独立的研发 中心 ,有 3 %的跨国公 司倾 向将 更多先进 3 技术引进中国进 行研 发 ,同时有 2 %的企业计划扩大 在中国原 5 有的研发人员数量 , 4 的企业选择 合作研发 。 2% 数据来源 :(0 5 2 0 年跨国公司对华 I 与半导体产业 ( 0- 07 2 T
销售,而能满足跨 国公司这些 需求 的主要 是应用型研究和开发
机构。从 供给方 面来 看,基础性研 究需要大量基础性研究设施
公司 ,在华 对前沿技 术进行开发投入过程 巾,中国总 部对研发 投资决策职能相对较弱 ,主夏是由跨国公司总部进行决策 而 中国总部对海外产 品本土化研 发投 入具有较高决策权。 由此 ,各地政府 在扩大地方引资的过程中 ,应注重对海外 总部 相关投资管理部 门的推 广与宣传。
集型的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高速发展 ,跨国公司为 了尽 可能快 地建立其全球的 R&D网络, 开始采取跨国并购的方法 ,
直接获取中国的原有 R& D机构 的控制权 ,加以改造 ,为 己所 用。跨 国并 购的方式在未 来 3年将逐渐增加 。 在中国 R&D研究内容重点仍然在应用研究、产 品开发和 地方化 等方面 ,而基础性研 究进行的较少 。从需求方面看 ,跨 国公司进行海外 R &D投资的主要 目的在于支持 当地 的生产和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转变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转变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转变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2摘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选择经历了重大变化。

区位选择战略由资源和地缘选择转变为市场选择;进入战略选择由合资或合作为主向独资化进入中国转变;技术战略从淘汰产品的地段产业链转移变成了产品技术密集度教高的转移。

了解这一变化趋势对我们合理引进外资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转变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取得了较大成功,那么哪些因素决定跨国公司的投资选择呢?国际上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区位选择战略、进入战略和技术战略。

这些战略在华有经历怎样的演变过程呢?一、区位选择战略依据邓宁的三优势理论(所有权优势、内部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可以分为地缘经济战略、资源寻求战略、市场寻求战略和效率寻求战略。

地缘经济战略主要指的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会选择与自己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利用地域相近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等优势。

资源寻求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把当地所拥有的资源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东道国资源越丰富、越便宜,越会吸引跨国公司对其投资。

市场寻求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工厂、子公司等会把投资地的市场作为首要选择因素,东道国市场越大,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越强,跨国公司给予广大的市场考虑,也就越会对其投资。

效率寻找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的选择看中的是自身资产的整合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允许效率的改进。

跨国公司根据自身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区位选择战略,但是从整体上看,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呈现阶段发展的特征。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级阶段,一些港澳的小型跨国公司先进驻中国。

此后,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大批跨国公司不断进入。

此阶段,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主要看中的是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地缘经济的优势。

伴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市场和效率,于是区位选择战略由最初的资源寻求型转向当前市场寻求和效率寻求的战略。

2009年全球FDI现状

2009年全球FDI现状

2009年全球FDI现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2009~2010年,最受跨国公司青睐的前十大投资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巴西、越南、德国、印尼、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长远来看,稳定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低成本劳动力以及市场开放等因素,将使中国继续成为最具吸引力的FDI东道国,中国依然位居最具投资吸引力国家榜首。

2009年全球FDI现状2009年上半年全球性FDI流量大幅下跌。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FDI流入量从2007年1979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下降到2008年的16970亿美元,下降了14%。

2009年,全球FDI流入量跌势持续扩大:2009年第一季度,流入量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44%,2009年上半年,流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9%。

此数据是基于54个国家(包括20个发达国家和34个新兴市场国家)的统计数据而得出的。

2008年,这54个国家吸收了全球性FDI流量的近90%;而2009年上半年,这其中的47个国家,吸收的FDI 较上年同期都有所减少;仅7个国家有所增长。

发达国家是FDI流出和流入的主要地区。

由于本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是发达国家,因此,这两年,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FDI流出量大幅减少。

2009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FDI流出量下降了46%,其中,美国和英国的降幅分别高达68%和85%。

相应地,全球FDI流入量也大幅下降。

新兴市场中降幅最大的是东欧地区,为55%。

拉美和亚洲地区均下降了三分之一(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中最主要的FDI流入国,仅下降了18%;巴西和墨西哥均下降了25%)。

全球并购数量大幅减少,2009年下半年,全球FDI情况不会有重大改观。

尽管世界经济近几个月来有所好转,但跨国并购并未明显复苏。

2008年,发达国家的FDI流量下降了29%,其主要原因是,跨国并购历经五年繁荣期于2007年结束后,并购额下降了39%。

欧洲的跨国并购交易骤跌56%,日本下降了43%。

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赵弘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概念由研究制造业而提出,这种理念和思想也适用于其他行业。

总部经济是一种具有高端性、知识性、集约性、创新性的经济,产业关联效应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迅速、初具规模。

我国总部经济总体上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特点一:知识密集的大城市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我国总部经济发展一个较突出的特点是,人才、技术、信息等知识要素密集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南京、武汉等,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总部经济发展较为成熟、规模较大、层次较高。

例如,北京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国内大企业集团等总部聚集,有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2家,如ABB、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等,外商投资性公司153家,占全国投资性公司总数的50%以上;2007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有18家总部设在北京。

深圳市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2008年政府1号文件发布,表明深圳对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这些知识密集的大城市逐渐形成一些特色总部聚集区,如北京CBD、金融街、中关村、上海陆家嘴、重庆解放碑CBD等。

北京CBD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为特色,聚集了世界500强企业102家、跨国公司600余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多家;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有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在内的476家金融机构,有近300家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

特点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成为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在华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经营重心的转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以管理控制在我国甚至亚太地区的分公司、子公司、办事处和其他相关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