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评价的误区

合集下载

探究式科学课中易出现的三大误区

探究式科学课中易出现的三大误区

科学探究科学课程改革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大家最能接受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探究式教学。

然而,在实际科学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却存在着不少误区,以下就三个常见的问题进行剖析。

一、机械程序化的“探究式”教学众所周知,科学教学的一般过程为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因此在课前的教学设计环节,很多教师便照此设计了各环节的问题和活动内容,一节课上完以后,学生看似都没有问题了,但是实际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还一头雾水,因为不是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探究所得来的结论,而是按部就班跟随教师的思路而获得。

这样的科学探究课其实只是形式主义,有了科学课的模子,但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课。

在上课之前,教师已经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答案)、解决方向和方法、实验探究(如何设计实验和做实验)、分析数据(个别汇报)、得出结论(固定答案),这些都已经事先编排好了,教师成了节目主持人,学生是来宾,被动地进行互动,按照剧本共同完成了一场戏。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降落伞》一课,大部人是这么教学的,首先,让学生观看各种各样的降落伞图片或者视频,然后介绍降落伞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最后引出我们要探究的问题: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假设,但为了实验结论的得出,教师往往借口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选择伞面的大小、重物的轻重等进行研究,才能在课堂上得出想要的结论,而学生提出的大多数影响条件却不能探究,学生的需求得不到解决。

不仅如此,选择了研究对象后,教师为了实验的顺利,会不惜大量的时间来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留给学生少许的时间,机械按照教师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被动得出实验结论。

这样的课就是机械程序化的,我们要避免这样的教学。

在教学《降落伞》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事先在天花板或者讲台前准备一些降落伞,把它们挂在高处,学生一上课,我们就触发机关,让所有降落伞从天而降,这样创设出一个学习的情景,学生就会对降落伞非常感兴趣,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去制作,他们就会思考什么样的降落伞更好,教师只要引导他们,给他们材料,放心地让他们去动手,顺着学生的思路走,才能真正实现探究。

农村小学科学“课堂对话”教学中的误区与促进策略

农村小学科学“课堂对话”教学中的误区与促进策略

应当说在教学 中大力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鼓励他 们大胆言说 , 这并没有错 。 但问题是我们不能为着要张扬学 生 的主体性 而漠视另一重 要主体——科 学探 究的过程 , 这
样做不仅使 “ 回答” 缺乏最起码的依据 , 而且也有悖 于“ 主体 间平等互动 、 相互尊重” 课堂对话 ” 的“ 精神。况且 , 任何合适 的“ 课堂对话” 都应 有“ 听” 回答 ” 倾 与“ 两个侧面 , 忽略任何 个侧 面, 都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 课堂对话” 。任何意义 的创造 都必须建 立在充分 尊重文 本 内容及探究 的基础之 上。学生在 “ 回答 ” 之前 , 必须对 内容认真地研读 , 大胆地探 究 , 心地 倾 听 , 则 “ 虚 否 回答 ” 失 去 了 根 基 , 是 在 N J, 就 不 I 想 当然地乱说一气 , 就是误解了探究 内容还 自以为是。新课标 十 分 强 调 学 生 自 己 的 “ 手 实 践 ”我 以 为 重 要 的 一 点 就 是 动 , 要让学生与探究有“ 亲密接触 ”获得“ , 回答” 的资本 。 另外 , 相对于探究 内容这个主体而言 , 学生还是一个相 对稚嫩 的、 正在发展 中的主体 , 他们需要走进探究 内容的深 处, 通过实 验探究 , 品味科学 的美妙 ,倾 听” “ 科学 的声 音 , “ 触摸 ” 科学 的心灵 , 验科学 的情感 , 体 接纳探究科学 的意 义, 逐步丰富和完善 自身 的科学素养和认 知结构 , 从而发展 成 为 一 个 成 熟 的 “ 堂 对 话 ” , 正 是 “ 堂 对话 ” 系 中 课 者 这 课 关 学 生 主体 的特 殊 之 处 。所 以 , 们 不 仅要 鼓 励 学 生 大 胆 “ 我 回 答”而且还要引导他们学会“ , 探究” 学会虚心“ 倾听” 。

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与对策

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与对策

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与对策作者:周勤丰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年第11期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一、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反思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反思的目的,关键是看他们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否有助于构建有效地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科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早已变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而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及时在“反思”中快速地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学生不断地接授予内化的漫长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学生的科学启蒙阶段即小学阶段,构建有效地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有效地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能力。

从上述看来,“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的捷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要认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二、剖析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普遍实施,科学教学反思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广大科学教师积极投身其中,从这一研修活动中获益良多。

小学科学实验易错点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易错点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易错点总结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实物现象,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对实验操作技巧和科学原理的理解程度有限,有时候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易错点。

本文将就小学科学实验中的易错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一、精确测量在实验中,精确测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

但是,小学生常常会犯如下错误:第一,仪器使用不当。

例如,在使用量筒时,倾斜角度不正确或没有放平,导致读数偏差。

第二,没有对仪器进行零点校准。

例如,在使用天平时,没有将示数调零,导致测量的质量有误。

因此,学生在实验前,应该仔细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仪器的零点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注意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中,环境条件的控制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小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有:第一,温度控制不当。

例如,在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中,没有控制好室温,导致结果的偏差。

第二,没有防止干扰因素干扰。

例如,在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实验中,没有避免空气阻力的影响。

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确保实验环境的一致性,减少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注意安全问题在实验中,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小学生常常会犯如下错误:第一,不戴实验服或防护眼镜。

例如,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没有戴上实验服和防护眼镜,导致对眼睛或身体的伤害。

第二,实验材料使用不当。

例如,在使用火源时,没有掌握好火候,导致烧伤。

因此,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应该认真学习实验操作的安全知识,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实验材料和设备,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四、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实验后的观察记录对于分析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规律非常重要。

小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有:第一,观察不细致。

例如,在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时,没有仔细观察色彩的变化程度,导致结果的偏差。

第二,没有按要求记录。

谈小学科学课堂多媒体使用的误区及优化策略

谈小学科学课堂多媒体使用的误区及优化策略

教育重 要基 础学科 。提 高学 生 的观 察 、实验 、逻辑 思维 、
4 . 学 生思维 受压 抑 。科 学课 是对 小学 生进行 科 学启蒙 很便 捷地搜 集到 大量 的信息 资料 ,把 网络上 的科学 资源充 实 到现行 科学教 材 中,与课 内科 学教材 所提 供 的活 动相 呼
谈小学科学课堂多媒体使用的误 区及优化策略
◇ 朱俏悦
【 摘要 】科学探究课程是 以提 高学生科 学素 养为宗 旨,以探 的思 维能力 、想 象力受 到压 抑 。
究科 学问题 的过程为 中心,以主动参与 、亲历过程 、协 同合
作 、发展 个性为基本特征 的综合性 、实践性 、开放 性的科学
是实验 “ 热热 闹闹 ”,要么 是荧屏 演示 不断 。学生却 一直 教学 效率 ,还能变 抽象 为具 体 ,加 上教 师恰到 好处 的点拨 处 于被 动的接 受状 态 。过分强 调 “ 人机对 话 ”,忽视 教学 讲解 ,易于 学生 理解 ,从而 突破 学习 的重难 点。传统 的课 三寸 不烂之 舌 ” 中师生 心灵 的沟通 ,师 生面对 面教 学相长 的热 烈与 融洽 的 堂教 学 ,教 师只 能凭借 一本 教科书 ,以 “ 交流气 氛大 大削弱 ,甚 至造成 隔膜 ,从而 影 响学 生的学 习 情 绪 ,不利 于培养 学生 的非智 力 因素 。 把 自己 “ 咀嚼 ”后的 知识传 授给 学生 ,或者简 单 的实验来 “ 验 证 ”书本上 的科 学道理 。而今 ,通 过网络 ,教师 可 以
体 的出现 ,其强 大的超 丈本功能 ,多渠道 的信 息传递方式 , 为现代小 学科 学教 学带来 了无限生机 ,为科学课 堂增多 了无
限 的 色彩 。
动就 会 带来疲倦 。所 以 ,苏霍姆 林斯基 要求 老师 “ 课要 上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科,科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优势,科学老师除了需要注重简单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将课堂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不断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是有一部分科学老师忽略了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革新,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角,最终导致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实质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的枯燥和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现状(一)教师科学素养普遍偏低尽管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题,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有待提升,因此老师的恰当引导显得尤为关键,老师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后期的教学效果。

但是结合相关的调查不难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难以抓住该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许多的差距,最终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参与积极性。

与其他国家相比,小学科学教育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比较缓慢,有一部分老师缺乏专业科学知识背景,大部分主要以文科教师来兼职代课,这些老师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相对比较浅显,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只能够按照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照本宣科,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实质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机械和落后。

(二)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不足理念直接影响实践,只有保障理念认知的正确性才能够为后期的实践指明道路和方向,促进实践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许多小学科学老师还没有意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比较浅显,大部分老师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严格按照应试教育的相关要求开展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学校和家长十分关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科学所占有的比重偏低。

其次,在实践教学时有一部分老师没有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核心要求落实科学教育工作,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没有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了解科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课堂氛围比较乏味和枯燥,学生无法对此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效率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问题及对策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问题及对策
充 分 程 度 并 不 是 由 探 究 时 间 的 长 短 决 定 的 ,也 不 是 由 探
材 ”上存 在 一个新 的误 区 。有 的教 师 片 面地将 教 材 中很 有 价值 、对 学生来 说 很有 意 义 的 内容 “ ”掉 了 ,表 面 砍
理 由是 “ 课 程 可以变动 教材 ” 新 ,其 真 实 的 原 因 是 这 些 颇 具 探 究 意 义 的 内容 往 往 “ 好 上 ” 不 。新 课 程 认 为 教 师 也 是 课 程 的 开 发 者 ,确 实 可 以 变 动 教 材 ,但 这 种 变 动 毫 无 疑 问 应 该 是 对 教 材 的 一 种 优 化 ,而 不 能 是 退 化 。 如 “ 较 比 水 的 多 少 ” 一 课 , “ 筒 的 发 明 ” 对 学 生 来 说 应 该 是 一 量 个 非 常 有 意 义 的 、非 常 充 实 而 “ 长 ” 的 探 究 过 程 ,是 漫
课 堂教 学评优 活 动 ,对 教 师在 授课 中的言 谈举 止 、传 统
与现代 媒体 的搭配 以及整 体素质 进行 了深入 细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察 , 受 益 匪 浅 。 平 时 , 笔 者 还 利 用 教 学 视 导 、 教 学 评 估 督 导
等机 会 ,对本 县 已实施 课 改 5年 有余 的小 学科 学 课堂 进 行 了一次 较为 全 面而 深人 的调 查分 析 。从 科学 教 师们 的 课 堂 教学 到与 科学 教师 们 的交谈 。以及 翻 阅教 师 的教 学
深 度 哭 . 重
, 学科 堂教 学之 题及 、 I 、 学课
◇甘 肃 天 祝 县 教 育 局 教 研 室 窦 国 有 笔 者 连 续 三 届 做 为 评 委 参 加 了 本 县 小 学 科 学 学 科 的 重 点 的 确立 ,教 师应 从 两 个 方 面考 虑 ,一是 教 材 本 身 , 二 是 学 生 实 际 。 教 材 的 重 点 必 须 和 学 生 的 实 际 结 合 起 来 分 析 , 以能 够 多 让 学 生 得 到 最 大 的 发 展 为 落 脚 点 。 如 一 位 教 师 在 上 “ 铁 的磁 性 ” 一 课 时 .就 把 “ 铁 有 磁 性 ” 磁 磁

三年级科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三年级科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三年级科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引言科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理解自然和培养科学思维的机会。

然而,在三年级科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问题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三年级科学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实践环节较少。

这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缺乏真实场景中的实践经验。

措施1. 引入实验和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实际案例分析: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问题二:重视记忆而忽视思考在三年级科学教学中,存在过分注重记忆知识点而忽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的问题。

学生仅仅记住知识点,而无法灵活运用和思考。

措施1. 提倡质疑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质疑,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供一系列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科学原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问题三: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三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不高。

措施1. 创设趣味性研究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性的研究情境,如实验、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结合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理解科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其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知。

结论三年级科学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重视记忆而忽视思考以及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设趣味性学习情境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育反思报告总结

小学科学教育反思报告总结

小学科学教育反思报告总结近年来,小学科学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探索,以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小学科学教育存在教材内容和方法的问题。

教材内容过于抽象,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学无明掌。

同时,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侧重于传授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的环节。

这使得课堂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小学科学教育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部分小学教师科学素养不高,缺乏相关知识和教育技能,无法很好地开展科学教育工作。

另外,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也存在问题,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这使得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逐渐降低。

最后,小学科学教育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分数和知识掌握程度为标准,过度注重表层的知识掌握,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只追求分数,而不注重科学背后的思考和实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首先,教材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通过引入实例和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同时,教学方法也要多样化,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力的培养。

其次,应加强小学科学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最后,评价体系应更加综合和多样化。

除了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外,还要注重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使用观察、实践和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结起来,小学科学教育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育质量。

教材内容和方法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互动和实践。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教育技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误区及对策

师: 请 同学 们 思 考 一 下 , 做 成
的这块 电磁铁 可能具 有什 么性质 ? 生1 : 具有磁 性 。 生2 : 具有 南北 两极 。
班 级 汇 报 交 流 并 得 出结 论 。

出: 一 个优 秀 的教 师 , 在 讲 授 自然
科学 课程 时 , 应 该 好 像 是 微 微 打 开
组 织 学 生 从 事 探 究 活 动 。 然 而 有
生3 : 为 什 么 有 的 电 磁 铁 吸 的 铁钉多, 有 的 电 磁 铁 吸 的铁 钉 少 ?
学习, 除 了 表 现 为 在 教 师 引 导 下 的
活 动之 外 , 更 主 要 的 是 表 现 为 自 己
部 分 科 学 教 师 误 认 为 一 节 课 只要
生5 : 我 们 小 组使 用 了 1 节电
池, 而 有 的 小 组 使 用 了 2节 或 者 3 节 电池 , 这是 什 么原 因?
长, 比如 尽人 皆知 的波 兰伟大 的天
文 学 家 哥 白 尼 关 于 日心 说 的 提 出 , 还 有 英 国 生 物 学 家 达 尔 文 关 于 物
开 老 师 的 引 导 呢 ? 要 知 道 学 生 的
误 区二 : 将 动手 操 作 等 同 于探 究 在 许多 教 师看 来 , 当 前 在 科 学
意见, 授 课 老师 没有 引 导 学生去 解
决, 而是 又 启发 学 生提 出了新 的 问
题 。
课 堂 上 最 能 体 现 新 课 程 理 念 的是
小 学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的 误 区 及 对 策
乔 廷 强
培 养 学 生 的 探 究 精 神 是 小 学 科 学 课 程 的 重 要 目标 , 学 生 探 究 精

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

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

2020年2月·04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张璐【摘要】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目前存在一些不良的现状:提问群体单一、提问缺乏价值、提问缺乏层次,等等。

对此,文章阐明了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的意义,讨论了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

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关键词】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小学科学课堂提问【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0)02-53-021.科学课堂提问的现状(1)提问群体单一。

课堂教学的公平性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

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提问中,一些教师往往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课堂上,教师总是倾向于让部分学生来回答问题,采纳个别学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观点。

久而久之,那些被忽略的学生会产生挫败感和消极的学习情绪。

这实际上反映了教师未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问题。

(2)提问缺乏价值。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问题是封闭式的,不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就能回答。

这类问题虽然很多学生都能作答,但是没有实际的意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充分调动思考的积极性,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促进没有太大帮助。

(3)提问缺乏层次。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往往在抛出一个较难的问题之前没有进行适当的问题铺垫,也没有从易到难的渐进过程。

在课堂开始,教师直接就抛出了这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抓不住教师提问的核心,无法获得教师提问的准确信息,导致提问成为无效提问或者低效提问。

教师缺乏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没有形成问题层层递进的意识,也无法使学生形成由分到总的思考脉络。

2.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的意义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就是将教学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的模式,这六个层次分别是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走出小学科学教学的误区

走出小学科学教学的误区

走出小学科学教学的误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的有效性做了界定。

如:陈旭远教授指出,“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为了追求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绞尽脑汁,花费心思。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出现了很多误区,在此,笔者举几例探讨一下。

误区一:注重活动的开展,轻视思维训练爱动是孩子的本能,活动是他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尤其在科学教学中,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些科学老师只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形式一成不变,几次活动下来,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丧失殆尽。

再说活动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势必导致教学目标缺失,活动的功效发生变异。

如:我听过一堂“研究透镜”的公开课,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很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小组学生玩透镜,学生十分喜欢。

学生在操场聚光照蚂蚁,然后同学们叫着、喊着,进入课堂。

老师问学生通过活动发现了什么。

大多数小组汇报了凸透镜能聚光和放大,至于凸透镜能成像的作用几乎没有小组能说好。

一堂热热闹闹的课,就这样结束了。

这究竟是科学课还是活动课?这堂课的科学味有多浓?是否有意义、有价值?这是一堂让人感到没有探究目的,没有学生思维的活动课,好像一点科学的含量也没有。

对策一:1.在备课时,做到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

然后才能在使用教材并驾驭教材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这样才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2.活动中时间分配要合理,活动目的要明确且具可操作性,要有思维的成分,要让学生不仅是在玩中学到东西,还应该是在思考中知道为什么,这样才有效。

3.活动不仅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更要与教材内容相符合。

尤其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中误区现象剖析及对策

科学探究活动中误区现象剖析及对策
余地 的 , 不能一味地 以教师 的想法 替 I 中 的水 没染 红 , 而把 烧 杯 里 的 热 l 究 很 少 , 只 赋 予 了 外 在 的 表 现 形 瓶 反 探

47 ・
章建萍 : 科学探究活动中误区现, 学生缺失 l 课堂生成的价值提升。例如: 在教学 l 平静下来之后细想: 教材中出示的磁
了保 证课 堂教 学 的顺 利 开 展 , 师 进 I 教 要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话音 刚落 ,I , 而只停 留在“ 的层面上。像上 它 玩”
行必要 的预设是完全有 必要的 , 也是 『 各组 的学生就忙开 了, 的组拿着滴 『 有 述案例 中,热热闹闹” “ 的探 究形式非 可取 的 。但是, 的预设是要 留有 I 教师 管不 管冷 水热水一律染红 ; 有的组烧 I 常普遍 , 真正 意义上 的 、 但 实质性 的


科 学探 究活 动 中的 误 区现 I 问题 。如 : 某一位教 师在执教五年级 l 和性 质 。 面 对 条 形 、 形 、 形 磁 识 蹄 环

1关 注预 设 而 忽 视 生 成 .
I 液体的热胀冷缩》 他是这样 l 、 针 、 车 、 头针 、 粉盒 、 科学《 时, 磁 铁 小 大 铁 塑
《 学与 管理 》 教
21 0 0年 6月 l 5日
科学探 究活动 中误 区现象 析及对 策 剖
■浙江建 德 市新安 江第 -4 学 章建 萍 ,
《 小学 科学 课程标准》特别强 调 代学 生的想法 , 在教案 中应 留下一定 I 水染 红 了 ;有 的组 由 于 分 工 不 明 确 ,
没能真正发挥“ 探究 ” 的实效 , 使许多 f 践着这一新理念 , 于是平静的课堂一 『 的所有器材直接交给 了学生 , 试图让

科学探究该有多深——小议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几个误区

科学探究该有多深——小议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几个误区

校 ,走 进 课 堂 。也 只 有 这 样 ,教 师 才 能 把 握 好 手 中 的 舵 ,
和 孩 子 们 一 起 驶 向科 学 的 彼 岸 。 误 区二 :揠 苗 助 长 —— “ 究 ” 徘 徊 在 超 前 的 意 识 上 探
师 :有 几 种 连 接 方 法 ?
生 : 共有 两 种 方 法 。
( 未等老师细 细解说 串并联 电路 ,下课 铃声骤 然响 还
起 。 孩 子 们 一 边 还 沉 浸 在 活 动 时 的 激 动 之 中 ,一 边 却 坠入
的 核 心 导 向 ,探 究 活 动 的 有 效 展 开 又 将 是 映 衬 “ 英 寸 一
宽 、一 英 里 深 ” 的真 实 写 照 。 然 而 ,深 入 科 学 教 学 的 实 际
师 :在 这 两 种 连 接 方 法 中 ,我 们 发 现 了什 么?
生 :一 种 灯 泡 亮 一 些 , 另 一 种 灯 泡 暗一 些 。
案 例 2 一 次 实 验 方 案 的 设 计 ,就 是 ~ 次 思 维 的 涅 磐 : 再 生 ,引 领 孩 子 们 开 展 科 学 探 究 就 需 要 这 样 的 思 维 训 练 。
泡 亮起 来 。 今 天 这 节课 ,我 们 还 要 研 究 有 关 电路 的 问 题 。 师 : 比 一 比 , 两 人 组 , 用 最 快 的速 度 ,把 2 电池 、 节
2 电 池 盒 、 1 小 灯 泡 、 几 根 电 线 连 接 起 来 , 让 灯 泡 亮起 个 个
来 , 看 看 能 有 几 种 方 法连 接 。 (学 生 面 对 形 形 色 色 的 器 材 , 立 刻 动 手 操 作 起 来 。教 师巡 回 在 各 组 之 间 ,一 会 儿 指 导 连 接 方 法 .一 会 儿 帮 忙检

小学2年级科学自习的常见误区

小学2年级科学自习的常见误区

小学2年级科学自习的常见误区当二年级的小学生开始自主进行科学学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

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可能让他们对科学产生误解。

了解这些常见误区,可以帮助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

首先,许多小学生在进行科学自习时,容易将“看”与“学”混为一谈。

他们可能会认为,单纯地翻阅课本和观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就足够了。

实际上,科学学习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信息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孩子们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比如做实验、观察现象,并且要学会如何记录和分析结果。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停留在表面。

小学生往往会记住一些科学概念或定义,但他们很少深入探讨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

例如,他们可能记得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但很少去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真正的科学学习需要孩子们不仅记住知识点,还要理解这些知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此外,一些学生在进行科学自习时容易忽视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

他们可能觉得读书和做练习题就足够了,却忽视了通过实验获得的直观认识和亲身体验。

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动手实验,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

没有实践的支持,学生的知识理解可能变得片面,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还有一个误区是对错误的恐惧。

很多小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索时,会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感到沮丧和害怕。

实际上,科学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错误是探索的必经之路,它们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们将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失败的标志。

在科学学习中,另一种常见的误区是缺乏批判性思维。

学生往往接受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而不加质疑地相信这些内容的准确性。

然而,科学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过程,新的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某些现象的理解。

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质疑现有的知识,并进行自己的探究,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还有一些学生容易忽视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小学科学实验中如何避免常见的实验误区

小学科学实验中如何避免常见的实验误区

小学科学实验中如何避免常见的实验误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实验误区,如果不加以注意和避免,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下将探讨小学科学实验中常见的误区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一、实验准备不充分在进行实验前,充分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很多时候由于准备不足,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

1、实验器材的缺失或损坏教师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可能会遗漏某些关键器材,或者没有仔细检查器材是否完好。

例如,在进行电路实验时,缺少电池、灯泡或者电线有破损,都会使实验无法正常进行。

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提前列出详细的器材清单,并逐一检查器材的数量和质量。

2、实验材料不符合要求实验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比如,在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已经受损或者过期的种子,可能导致种子无法正常发芽,从而影响实验结论。

教师应确保所选用的实验材料具有代表性和良好的品质。

3、对实验步骤不熟悉教师自己如果对实验步骤不够熟悉,在课堂上就会手忙脚乱,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

因此,在实验前,教师应该亲自操作实验多次,熟练掌握每个环节。

二、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测量工具使用不当在进行测量类实验时,如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如果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例如,使用尺子测量时没有对准零刻度线,使用天平称重时没有调平,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教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多次练习。

2、实验操作顺序错误有些实验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操作,如果顺序颠倒,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

比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应先加入酸,再逐滴加入碱,并不断搅拌,如果先加入碱,可能会导致反应不充分。

教师要强调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并让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作用。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几种误区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几种误区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几种误区广大科学教师都在积极贯彻、运用这一教学理念,不断地改革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小学科学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很多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在认识上或实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从而使小学科学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

误区一:把“以探究为核心”与“知识结论”对立起来。

现象:一位教师在上《一杯水的观察》时,学生对水进行了充分的观察、研究后,在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回避对知识结论的归纳、整理。

整堂课看起来知识不足,问题有余。

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探究来自问题,学生进入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兴趣,并特别强调让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及提高提问水平的重要性。

但这并不是不要结果、不要结论,问题、探究与结论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能、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价值观等。

谨记:探究是为获取结论服务的一种方式,决不能使二者对立起来。

误区二:把“自主探究”认为是“学生提什么就研究什么”。

现象:许多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不管学生提出多少问题,提的问题能否研究,都不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删减,学生想研究什么就什么,喜欢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就想上面执教《听听声音》一课的老师,学生提的问题是超出整个单元的问题,教师一句:“下面就请同学们设计实验研究研究这些问题,看谁的收获多。

”便把所有的问题都抛给了学生。

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我们不能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敷衍了事,但是,这也并不意味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有必要在课堂内进行研究,首先应该确定哪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哪些问题是不宜研究的,哪些问题是基础的问题,哪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条件研究等。

学生是未成年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有欠缺,对自身的把握也不很准确。

因此,教师不能一味的顺从学生,如果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应教什么,学生提什么课堂就研究什么,那还要课程计划干什么呢?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精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导航者、引路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堂评价的误区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小学生在学校的集体授课模式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评价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开放性、自主性更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各种形式的评价来指导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构筑一个适合学生的评价体系。

好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加油站,好的评价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教师可通过评价所得到的信息,来了解学生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调整和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评价是一门教学艺术,只有科学的当的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但在教学中,课堂评价有一些误区存在,导致教学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误区一:幽默与嘲讽等同
案例:一位教师在执教《相貌各异的我们》的公开课,教师首先通过照片比对创设情境,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人的相貌千差万别,之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为什么大家长得都不一样”这个问题,一位男同学被选中发言,说是因为遗传基因发生变化,并提到了关于dna的知识,在场听课的老师都为孩子的发言小声叫好,大家都在等作课老师评价,老师这样说:”这位同学我觉得你将来可以去当兵的,你说话好快,像打机关枪一样。

”孩子愣住了,听课的老
师也愣住了,四年级的孩子面对会场几百位老师,紧张是肯定的,因为这个知识他有研究(不然不会说得那么精彩)兴奋也是肯定的,人的情绪在紧张、兴奋时语速会不由自主加快也是肯定的,抛开孩子发言的内容,只针对语速快作评价,老师是否也是太紧张了?我们不得而知,课会场酝酿好的掌声变成了内心的叹息,再看发言的孩子,虽看不清表情,但能从下面的情况感受到,作课的老师在短暂的尴尬之后,请孩子再说一遍,孩子无语放下话筒坐下了,老师说期待能听到他更多精彩的发言,但直至下课这个孩子都没有再举手。

思想的火花被老师的评价浇灭了,也许老师是想调侃一下活跃课堂气氛,也许是想幽默一下展现教学机智,但是却伤了孩子的心。

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好的评价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不好的评价效果反之,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理解能力有限,加之有些老师分不清幽默与讽刺、挖苦的区别,还有的老师不具备幽默评价的能力,牵强附会或随意地评价,在无意之中伤了孩子的心。

一句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灯,能指引前进的方向,作为老师要运用好评价,让它在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误区二:只要发言都是棒
或许是出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或许是为了体现教师的人性关怀,或许是出于对课标精神的理解,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都慷慨拿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你真棒不绝于耳。

诚然,学生确实需要沐浴赏识的雨露,一位伟人
也说过“人是要被欣赏和信任的”。

但是,这种无实质内容的评价其实很难博得学生的认同,甚至会让高年级同学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食盐的溶解》时,提出问题:“把食用盐放入水里,会怎么样?”一位学生发言说:“会看不见。

”老师马上表扬道:“你真聪明。

”底下有学生小声笑,有些同学则小声重复“真聪明。

”显然,老师的评价缺少实质内容,简单的夸奖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假如把这里的评价变成:“你很注意观察,盐不见了,它会去哪里呢?”不仅指出学生答得好是因为平时认真观察,而且追问第二个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向更深处发展,这样不是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吗?评价不光是说好、棒这样的词语,要由衷地指出好在哪里,棒在哪里,这些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信,也为其他同学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误区三:教师评价一言堂
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整节课都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岂不知这样不仅形式上单一,学生倦怠,也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采用多元评价主体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科学课上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交流中多种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不仅使不同观点有机会展示,也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体现。

如一位教师在讲《电灯亮了》一课时,通过猜想——画图——验证等几个主要
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把小灯珠点亮。

教师的评价很少,主要通过小组内的和小组之间的交流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在交流中进行着自由的发言与评价,肯定与否定,认同与反对尽在其中,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作为参与者也不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出现争执时引导一下,老师就是平等中的首席,评价适时又适可,这样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评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评价是一门需要潜心钻研的教学艺术,鼓励性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中肯评价能使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习能力,指导性的评价能使学生更好的和别人交流合作,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与评价主体,使课堂民主而开放,保护学生的自尊与兴趣,这才算得上是好的评价、有效的评价。

就像教育家波利亚说的那样:“有效的评价能让课堂焕发生命般的活力。

”怎样更好的运用评价手段,走出误区,是每位教师都要不断深思并实践的。

【作者单位:洛阳市实验小学河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