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同步习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A.逐渐减小 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
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1:1 B.5:3:1 C.9:4:1 D.3:2:16.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则该物体( abd ) A.3 s内位移大小为45 m B.第3 s内位移大小为25 mC.1 s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8.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以后又以5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多少米?(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距离dd31d2测量值/cm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 m/s2. 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11.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56 m,那么物体下落的第1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A.3.5 m B.7 m C.8 m D.16 m12.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1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t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1t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1t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1t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第13题图14.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B.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D.4S后甲在乙前面15.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16.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17.从同一抛点以30m/s初速度先后竖直上抛两物体,抛出时刻相差2s,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两个物体何时何处相遇?参考答案1.C2.ACD3.C 解析:改A :在任一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而物体速度增加2 m/s 。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5. 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等于5m的时间有几个(A .一个解B .两个解C .三个解D .四个解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竖直向下,v o=O, 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 : 3 : 5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 : 2 : 3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 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1 : 2 : . 37.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 . 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 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 . 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二、填空题:(11, 12每题5分。
13题前3空每空11. 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 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9 m.,问这车是否违章?_____________12. 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 点需要_______ s. (g取10 m/s2)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选择题:(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计40分)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 .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 .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A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B .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D . 4S后甲在乙前面9.物体甲的况是(A. 甲在整个B. 甲在整个移大小为4 mC.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 .乙在整个t =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 )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3.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
高中物理 第一二章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必修1第1、2章单元测试卷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如下每一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育出了纯种的酵母菌,这些酵母菌构成了一个( )A.个体B.种群C.群落D.组织2、如下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根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一样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4、细胞是最根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 )A.细胞和病毒的化学成分被破坏B.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特点一致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D.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根底6、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
其配方如下: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离子培养液浓度1 1 0.25 12 1 0.25 1 (mmol/L)A. B. C. D.7、如下关于核酸的表示中,正确的答案是( )A.和中的五碳糖一样B.组成和的元素都是、、、、等C.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中D.洋葱根尖细胞中的和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8、关于糖分解代谢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 )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9、某50肽中有丙氨酸(基为一)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1.(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向东,大小为5m/s;经过2s,速度变为向西,大小为11m/s。
关于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x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6m B.x=6mC.方向向西 D.方向向东2.(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B由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他们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物体A、B在4s末相遇B.物体A、B在2s末相遇C.物体A、B在4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D.物体A、B在2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3.(单选)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从下落开始计时,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则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为A.10m B.125m C.45m D.80m4.(单选)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物体质量越大,下落越快B.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变化的加速运动5.甲、乙两物体,甲从20m高处自由落下,1s后乙从10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B.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1m时的速度是相同的C.两物体同时落地 D.落地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保持不变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如图所示,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C.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D.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7.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此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 物体在第1 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8m/s2B. 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8m/sC. 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8mD. 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4s内的平均速度大8.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因故紧急关闭发动机,之后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减速滑行了一段距离,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
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1-2章练习题
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1-2章练习题1.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牛顿b. 千克c. 米d. 秒2.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共有多少个?a. 5b. 6c. 7d. 83. 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是描写物体相对于力的变化的物理量?a. 面积b. 体积c. 质量d. 加速度4. 将下列物理量单位与对应的物理量名称正确配对。
a. 米 ( ) 时间b. 千克 ( ) 力c. 秒 ( ) 位移d. 牛顿 ( ) 质量5. 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哪个物理量?a. 加速度b. 重力c. 浮力d. 力答案:1. a2. b3. d4.a. 位移b. 质量c. 时间d. 力5. d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1-2章练题1.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牛顿b. 千克c. 米d. 秒2.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共有多少个?a. 5b. 6c. 7d. 83. 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是描写物体相对于力的变化的物理量?a. 面积b. 体积c. 质量d. 加速度4. 将下列物理量单位与对应的物理量名称正确配对。
a. 米 ( ) 时间b. 千克 ( ) 力c. 秒 ( ) 位移d. 牛顿 ( ) 质量5. 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哪个物理量?a. 加速度b. 重力c. 浮力d. 力答案:1. a2. b3. d4.a. 位移b. 质量c. 时间d. 力5. d。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磁场中,电流密度J的物理意义是()。
A.磁束密度
B.电荷密度
C.磁力线密度
D.电流密度。
答案:D.电流密度。
2.定义假设反应器中的物质悬浮在水中,物质之间有点聚离效应。
在恒定磁场下,其磁体积密度μr不随磁场强度B的变化而变化,得到的关系式是()。
A.μr=B/H
B.μr=H/B
C.μr=HdD
D.μr=B。
答案:A.μr=B/H。
二、多选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动体的定义:自身没有电荷性质,但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有磁场能量的体
B.电动势的定义:在存在的外界磁场的作用下,磁通线的末端受到的力
C.电矩矩的定义:把两个磁通线靠近一起,外界磁场线由此受到改变
D.电流线圈的定义:在外界磁场作用下,电流会产生磁场。
答案:A.电动体的定义:自身没有电荷性质,但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有磁场能量的体B.电动势的定义:在存在的外界磁场的作用下,磁通线的末端受到的力D.电流线圈的定义:在外界磁场作用下,电流会产生磁场。
三、判断题。
1.把两个磁通线靠近一起,外界磁场线由此受到改变,这种改变叫做电矩矩。
答案:正确。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同步习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匀加快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添;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相关物体加快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匀加快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快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然同样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然为负值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快度也可能为负值D.只有在确立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快直线运动中的加快度才为正当3.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其加快度的大小为 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A .物体的加快度必定等于物体速度的 2 倍B .物体的初速度必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C.物体的末速度必定比初速度大 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必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4.本来作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快度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 .渐渐减小B.保持不变C.渐渐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5.汽车封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
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均匀速度之比为:A.1: 1: 1B.5: 3: 1C.9: 4: 1D.3: 2: 16.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5 m,则该物体(abd) A .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第 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 5 m/s D.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7.一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 5 s内的位移多 4 m,求:(1)物体的加快度(2)物体在 5 s 内的位移8.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3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此后又以 5m/s 的加快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行进了多少米?(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 8S 末汽车的刹时速度多大?9.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沟通电的频次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以下图,在纸带上选择0、 1、 2、 3、 4、 5 的 6 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 0”计数点对齐,由图能够读出三个计数点1、 3、 5 跟 0 点的距离填入以下表格中距离d1d2d3丈量值/ cm计算小车经过计数点“2”的刹时速度为v2=______ m/s.小车的加快度是 a =______ m/s2. 10.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它是竖直向下,v0=0, a=g 的匀加快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经过的位移之比是1∶3∶ 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 3D.从开始运动起挨次着落 4.9cm、 9.8cm、 14.7c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2 ∶3 11.将自由落体运动分红时间相等的 4 段,物体经过最后 1 段时间着落的高度为56 m,那么物体着落的第 1 段时间所着落的高度为 ()A. 3.5 m B. 7 m C. 8 m D.16 m12.从离地 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辰起,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 1s 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13.甲、乙两车某时辰由同一地址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辰作为计时起点,获得两车的x t 图象以下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t1时辰乙车从后边追上甲车B.t1时辰两车相距最远C.t1时辰两车的速度恰好相等D. 0 到t1时间内,乙车的均匀速度小于甲车的均匀速度第 13题图14.在同一地址,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以以下图所示,则()A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 和 6SB.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辰是4S 末,D. 4S 后甲在乙前方15.物体甲的 x-t 图象和物体乙的 v-t 图象分别以以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甲在整个t=6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经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s 时间内运动方向向来不变,它经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整个D.乙在整个t=6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经过的总位移为零t =6s时间内运动方向向来不变,它经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16.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 处有一个人 ,当车以 1 的加快度开始起动时,人以 6 的速度匀速追车 ,可否追上 ?若追不上 ,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17.从同一抛点以30m/s 初速度先后竖直上抛两物体,抛出时辰相差2s,不计空气阻力, 取g=10m/s2, 两个物体何时哪处相遇?参照答案1. C2. ACD3.C 分析:改A :在任一秒内物体的加快度不变,而物体速度增添 2 m/s。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不定项选择1.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有()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平抛运动d.竖直上抛运动2.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观点恰当的存有()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b.搞曲线运动的物体,受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发生改变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d.物体只要受旋转轴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促进作用,就一定能够搞匀速圆周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搞快速直线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c、物体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时,物体搞失速直线运动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4.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观点中恰当的就是()a、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时,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受变化的合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速度大小一定变化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d、所有曲线运动的物体,难以承受的合外力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无此同一条直线上5.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不一定就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可以就是匀速率为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恒定不变6.关于物体搞曲线运动,下列观点恰当的就是()a.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b.两个坯变速箱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将就是直线运动,也可能将就是曲线运动c.合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不相同也不相反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两个分后运动就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合运动不一定就是直线运动7.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就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就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8.关于运动的制备和水解,观点恰当的就是( )a.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b.由两个分后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认合速度的大小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d.合运动与分后运动具备等时性9.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加速度为分后运动的加速度的矢量和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其中一个分速度大c.合运动的时间为分后运动时间之和d.合运动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10.关于合运动与分后运动的关系,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合运动速度不小于分运动速度b.合运动的加速度不可能将与分后运动的加速度相同c.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时间相等d.合运动轨迹与分后运动轨迹可能将重合1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正确的是()a.一定就是直线运动b.一定就是曲线运动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元显恭甩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a.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b.水平方向的`坯加速运动和直角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制备c.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的合成d.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直角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制备13.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受到的重力促进作用,就是a=g的坯变速运动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加速度与初速度毫无关系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14.做平甩运动的物体,每秒钟的速度增量就是()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c.大小成正比,方向不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1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a.物体的高度和重力b.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c.物体的重力和初速度d.物体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16.对于元显恭甩运动,以下条件可以确认飞行器时间的就是(数等阻力)()a、已知水平位移b、已知下落高度c、未知水平初速度d、未知再分加速度和初速度17.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就是线速度的大小维持不变的运动b.就是角速度维持不变的运动c.是角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d.是相对圆心位移不变的运动18.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b.向心力可以就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就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c.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d.向心力的效果就是发生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19.关于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成正比的时间内通过的加速度都成正比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c.搞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圆心20.下面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观点恰当的就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b.匀速圆周运动就是一种匀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就是一种坯变速运动。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物理第二章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7页,共8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物理第二章单元测试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二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 物体A 、B 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B. 在5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5s 末A 、B 相遇C.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D. 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2. 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 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大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 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3. 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 、B 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 ,此时A 、B 间距为3L ,A 距地面为L ,如图所示。
由静止释放A 、B ,不计空气阻力,且A 、B 落地后均不再弹起。
从开始释放到A 落地历时t 1,A 落地前的瞬时速率为v 1,从A 落地到B 落在A 上历时t 2,B 落在A 上前的瞬时速率为v 2,则A. t 1∶t 2=1∶2B. t 1∶t 2= 1∶3C. v 1∶v 2 =1∶2D. v 1∶v 2 =1∶34. 关于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加速度表示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B. 重力加速度表示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变化的大小C. 重力加速度表示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变化的快慢D. 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恒量,在地球各个位置均相等5. 第29届奥运会已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 4 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C. V。
0 , a<0,物体做加速运动D. V0 0 ,a<0, 物体做减速运动2. 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 逐渐减小B. 保持不变C. 逐渐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3. 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A. 5 米B.10 米C.15 米D.18 米4.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A.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B.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C. 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D. 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成正比5. 沿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这说明()A. 甲的速度比乙快B. 甲的速度比乙大C.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快D. 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大二.双项选择题(共3题,每题6分,共1 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 1 个且正确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 若汽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7.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的物体的g值大B.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C. 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 g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8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则该物体()A. 3s内位移大小为45mB. 第3s内位移大小为25mC. 1s末速度的大小为5m/sD. 3s末速度的大小为25m/s三.填空题(共1空,每空2分,共2分)9.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计时器使用的是50 Hz的交变电流。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_测试题一、选择题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路程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B .3 s 内的位移是9 m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
则(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B .3 s 末的速度为零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7.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8.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56 m ,那么物体下落的第1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A .3.5 mB .7 mC .8 mD .16 m9.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 的电线杆共用5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 ,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 .2 m/sB .10 m/sC .2.5 m/sD .5 m/s1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 .上木块做加速运动,下木块做匀速运动B .上木块在时刻t 2与下木块在时刻t 5速度相同C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间,上木块的平均速度与下木块平均速度相同D .在时刻t 1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二、填空及实验题11.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 s 内的位移是4 m ,则物体第1 s 末的速度大小是 m/s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 2,第2 s 内的位移是 m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卷
必修一第二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小明同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向左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点迹分布如图所示,请你由此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A. 先匀速直线运动后减速直线运动B. 先加速直线运动后匀速直线运动C. 先减速直线运动后加速直线运动D. 先加速直线运动后减速直线运动2.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B. 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C. 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D. 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3.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 乙比甲运动得快B. t=2秒时,乙追上甲C. 0~4s,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4.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t1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C. t1~t2时间内,a、b位移相同D. a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5.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0s内的位移比第9s内的位移多1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B. 物体的加速度为10m/s2C. 第10s内的位移为500mD. 第10s内的平均速度为50m/s6.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位置A,B,C,其中A、B之间的距离l1=2m,B,C之间的距离l2=3m。
若物体通过l1、l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l等于()A. 1mB. 4/3mC. 9/8mD. 8/9m7.“礼让行人”是城市文明交通的体现。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同步习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A.逐渐减小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
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1:1 B.5:3:1 C.9:4:1 D.3:2:16.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则该物体( abd ) A.3 s内位移大小为45 m B.第3 s内位移大小为25 mC.1 s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8.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以后又以5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多少米?(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距离dd31d2测量值/cm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 m/s2. 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11.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56 m,那么物体下落的第1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A.3.5 m B.7 m C.8 m D.16 m12.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1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t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t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1t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C.1t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D.0到1第13题图14.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B.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D.4S后甲在乙前面15.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16.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17.从同一抛点以30m/s初速度先后竖直上抛两物体,抛出时刻相差2s,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两个物体何时何处相遇?参考答案1.C 2.ACD3.C解析:改A:在任一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而物体速度增加2 m/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阶段测试题(二)(测试范围: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经时间t到达斜面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共用时间B C.2t D tA2. 如图1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由图像可看出A.这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1s末和4s末B.这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2s末和6s末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D.4s末以后甲在乙的前面3.一辆汽车起步后在10s内速度达到80km/h,一列火车起步后达到这个速度需要60s。
两车的上述过程均可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的加速度大B. 火车的加速度大C. 两车通过的位移相同D. 汽车通过的位移大4. 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图像如图2所示。
在t=0到t=40s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A. 0B. 30mC.750mD. 1200m5.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CD=4mC.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0.5mD.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m6. 据分析,著名足球明星C罗曾在某次头球破门时重心上升了71cm,估算此次头球破门时C罗离地的时间应为A. 0.75sB. 0.38sC. 0.27sD. 0.54s7. 如图4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
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本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今年来,踢毽子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之一.毽子由羽毛和铜线组成,在下落时总是铜线在下羽毛在上,如图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毽子的自由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B.铜钱重,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C.如果在月球上踢毽子,也总是出现铜钱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D.总是铜线在下羽毛在上的原因是因为有空气阻力的存在2.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的位移为1 600 m,所用的时间为40 s,假设这段运动是匀加速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v表示飞机离地时的速度,则()A.a=2 m/s2,v=80 m/sB.a=1 m/s2,v=40 m/sC.a=2 m/s2,v=40 m/sD.a=1 m/s2,v=80 m/s3.以速度v0=20 m/s竖直上抛一小球,2 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问两球在离抛出点多高处相遇(g取10 m/s2)()A. 10 m处B. 15 m处C. 20 m处D.不会相遇4.车站上的一名工作人员站在站台上靠近火车第1节车厢的车头旁。
当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测得第1节车厢经过该工作人员需要3 s,则该工作人员在9 s内能看到从他身边经过的车厢数(不计车厢间隙)为()A. 3节B. 6节C. 9节D. 12节5.甲、乙两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中a、b所示,其中a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不考虑二者碰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做曲线运动,乙做直线运动B.乙质点在t2~t3时间段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t1~t4时间段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D.t3~t4时间段内乙比甲运动得快6.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匀减速前进40 m过程中速度由12 m/s减为8 m/s。
若再经过10 s,则汽车又前进了 ()A. 24 mB. 32 mC. 40 mD. 60 m7.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0 m/s,加速度大小a=2 m/s2,该物体在某1 s内的位移为5 m,此后它还能运动()A. 2 mB. 4 mC. 6 mD. 8 m8.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如图为它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则()A.两物体同时运动,从同一地点出发B.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x0(m)处C.乙在途中停留了一段时间,甲是一直在运动D.从计时开始,经过t1时间两物体速度相等9.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某一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速度为5 m/s,乙的速度为10 m/s.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2 m/s2.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条件可知()A.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在前4 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为29.6 mC.在t=4 s时,甲车追上乙车D.在t=10 s时,乙车又回到起始位置10.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一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纸带的一部分,D1是任选的第一点,D11、D21是第11点和第21点,若加速度的值是10cm/s2,则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是()A. 10 HzB. 20 HzC. 30 HzD. 40 Hz11.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的质点,从某时刻开始,在连续相邻的t、2t、3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v3,则(v2-v1)∶(v3-v2)的比值为()A. 3∶5B. 2∶3C. 1∶1D. 4∶312.在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借助助推设备,在2 s内就可把飞机从静止加速到83 m/s,设起飞时飞机在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供飞机起飞的甲板跑道长度至少为()A. 83 mB. 166 mC. 41.5 mD. 332 m13.两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在5 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D. 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14.(多选)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的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除t0时刻外)()A.平均速度v A=v B=v CB.平均速度v A>v B>v CC.A一直在B、C的前面D.A的速度一直比B、C要大15.在2009年罗马游泳世锦赛男子800 m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飞鱼张琳以7分32秒12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中国游泳史上男子第一人.若张琳前8 s的运动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A.第2 s末的加速度2 m/s2B. 8 s内的位移为 19.5 mC.第1 s末与第5 s末速度方向相反D.第1 s内与第2 s内位移相等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v甲________v乙,经过6 s,两车相距________m.1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的x-t图象,它是一抛物线,从图象中可以判定物体做________运动,物体在8 s内的位移是________ m,物体运动48 m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 s,物体在第7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18.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恰为零,若已知滑块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则滑块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若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三、简答题(共3小题)19.有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用如图甲所示的x-t图象表示,由图可知在开始2 s内质点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请在如图乙所示的v-t图象的坐标系中把该质点的运动规律表示出来.甲乙20.请将如图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转化为x-t图象.21.如图所示是曲线形状相同的v-t图象甲和x-t图象乙.试分析两图各自表示的运动情况.四、计算题(共3小题)22.快速公交车进站时要求定点停车,当车停稳后车门与站台候车区的屏蔽门必须对齐,以便乘客上下车.公交车进站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前以54 km/h的速度行驶.晴天时,司机距停车点20 m处开始刹车,公交车恰好停在停车点.雨天时,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晴天时的,若公交车减速前仍按54 km/h的速度行驶,且进站仍要停在停车点,司机应在距停车点多远处开始停车?23.设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开始时刻(t=0)的速度为v0(叫作初速度),加速度为a,请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求t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24.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汽车满载时以54 km/h的速度行驶,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5 m/s2,求(1)制动距离;(2)该汽车刹车后3 s的速度和位移分别是多少?(3)刹车后6 s的速度和位移分别是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毽子的自由下落过程中,羽毛受到了较大的阻力,故不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A错误;因为空气阻力对羽毛的阻碍作用更明显,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B错误;月球上没有空气阻力,铜钱和羽毛单独下落的加速度相同,故一起下落时不存在铜钱拖着羽毛的情况,C错误,D正确.2.【答案】A【解析】由x=v0t+at2得,加速度a=-=2 m/s2.则飞机离地时的速度v=at=2×40 m/s=80 m/s,A项正确.3.【答案】B【解析】先判断先竖直上抛的小球到达最高点用的时间为:t==s=2 s,所以另一小球抛出时,它恰好在最高点将要做自由落体运动.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得,两球再经过 1 s后相遇.故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为:h=v0t-gt2=20×1-×10×12m=15 m.4.【答案】C【解析】以火车为参考系,工作人员相对于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3 s内,有x1=at∶在前9 s内,有x2=at∶由∶∶式可得===9由题意可知,9 s内工作人员看到9节车厢从身边驶过。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56分,第1-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题,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2019年12月17日,我国交付首艘“山东舰”,我国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
关于“山东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山东舰”航母“高大威武”,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B。
歼15舰载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
舰载机的起飞速度是以航母为参考系的,与航母航行速度无关。
D。
研究“山东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2.2018年1月3日,云台山迎来首场大雪,满山遍野银装素裹,雪花纷飞,简直美爆了。
云台山气候独特,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如图2所示,乘坐索道缆车除了可以观赏怡人的风景,还能感受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
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B。
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C。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而来。
D。
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绿树在向前运动。
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A。
学校下午2:40开始上课。
C。
XXX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5分钟。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
C。
路程是指物体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
D。
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则它们的位移也一定相同。
5.如图5所示,从高出地面3米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米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
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则在这一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
3米,5米。
B。
3米,13米。
C。
-3米,5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计40分)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
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1:1 B.5:3:1 C.9:4:1 D.3:2:1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逐渐减小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5.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等于5m的时间有几个()
A.一个解B.两个解C.三个解D.四个解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t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1t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1t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1t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8.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
B.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
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
D.4S后甲在乙前面
9.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
况是()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第7题图
10.一个以初速度0v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t v ,如图2-2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2t v v v +=
B .0()
2
t v v v +< C .a 恒定D .a 随时间逐渐减小
11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224t t s +=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A .0、4m/s 2
B .4m/s 、2m/s 2
C .4m/s 、1m/s 2
D .4m/s 、4m/s 2
12块石头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 .1.2m B .3.6m C .6.0m D .10.8m
13图2甲所示,某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他行走过程中连续9个位置的图片,请你仔细观察该图片,则在图乙中能接近真实反映该同学运动的t v -图象的是 A .① B .①② C .①④ D .①③④
14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则物体滑到斜面中点时的速度是 A .
22v B .2v C .4
v
D .v 2 二、多选题:
1.图7分别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象(x 代表位移),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二、填空题:(11,12每题5分。
13题前3空每空2分,后2空每空3分,计22分)
11.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 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 =9 m.,问这车是否违章?
12.竖直悬挂一根长15m 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 处有一观察点A .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 点需要______s.(g
取10 m/s 2)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 1 d 2 d 3 测量值/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 2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 m/s 2.
14.如右图10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装置。
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 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 C. 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D. 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 E .可以通过纸带上打下的点迹数来获得某两点距离对应的时间
三、计算题:
14.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以后又以5m/s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多少米? (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 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
15.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 ,第7 s 内的位移比第5 s 内的位移多4 m ,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 16、火车正以速率v 1向前行驶, 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同一轨道上距离为s 处有另一火车, 正以较小的速率 v 2沿同方向做匀速运动, 于是司机立刻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 要使两列火车不相撞, 加速度a 的大小至少应是多少? 17从离地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 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18.(8分)一辆汽车正以s m v /300=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正前方约m 50处有一个障碍物,立即以大小为2/8s m 的加速度刹车。
为了研究汽车经过s 2是否撞上障碍物,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已知条件作出以下判断:
甲同学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
在s 2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m m at t v x 5076482
1
2302120>=⨯⨯+⨯=+=
乙同学也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在s 2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m m a v v x 5025.56)8(23002-2
2
02>=-⨯-==
问:以上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原因,并作出正确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