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第十章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第十章杆件计算的能量法

材料力学第十章杆件计算的能量法

T
T
A

T
l
o
B


3.梁弯曲时的应变能
3.1 纯弯曲梁
l Ml
M
EI
W

1 2
M e

W

1 2
M
e

M 2l 2EI

M
l
3.2 剪切弯曲梁
弯矩M:
dVε M

M (x)2 dx 2EI
M (x)2 dx
Vε M l 2EI
剪力FQ:


6FQ
h2 (

y2)
0 2EI
l
2EI
FA

4
F2 A
l
3

F
l2 3

5FA Fl3
3EI 6EI 6EI
3.位移
Δ A

Vε FA

0
FA

5 16
F
例 求如图所示简支梁截面A的转角,设梁EI的为常数。
Mo A
M B
l
解:为了求A截面的转角A,可在A端加一虚力偶M0,如
图所示。则按卡氏第二定理,A截面的转角:
§10-2 杆件的弹性应变能
一、杆在基本变形下的应变能
1.杆在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应变能
F
F
A
l l1


1 2
FN l

FN2l 2EA
dF F1 F
o
d(△l) △l1
B △l
2.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W 1 T
2
Mx T
M xl
GIP

材料力学 第十章

材料力学   第十章

q
弯扭组合变形
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基本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偏心受拉
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基本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偏心压缩+弯曲
组合变形强度计算的步骤:
1. 内力计算 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确定构件危险截面位置及内力分量
2. 应力计算
分析危险截面上的应力分布,确定危险点所在位置,按叠 加原理画出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图. 3. 强度分析
qy
3.3 103 f max 17.2( mm) f 16.5( mm), 200 超过13% 应该加大截面之后,再作挠度校核
y
q
qz
z
=26° 34′
10.2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分析
=
+
拉(压)-弯曲组合应力计算:
l F1 F x F1 F2x F2
x
fy
y
fz
y
F
fy
f

f
φ
fz


z
F
荷载作用面
挠曲线平面
z
例10.1 图示简支梁跨度L=4m,由32a工字钢制成,许用应力
[σ]=170MPa。作用力F=33kN,作用线与铅直轴之间的夹角
φ=15°,试按正应力校核的强度。
解:
危险截面为跨中截面:
M max FL 33kN m 4
L 2 L 2
x
1.8 103 N m
[ ]
( 4.2 103 ) 2 (1.8 103 ) 2 3 50 10 0.1d 3
d3
(4.2 103 ) 2 (1.8 103 ) 2 6 3 914 10 m 0.1 50 103

材料力学 第十章

材料力学 第十章
qL2 2
②根据方程画内力图
⊕ M ( x) x
21
q0 解:①求支反力
L
RA
q0 L2 6 ⊕
RB Q(x)
3 L 3
q0L q0L RA ; RB 6 3
②内力方程

q0 L2 3
x
Q( x )
q0 2 (L 3x2) 6L

x
q0 x 2 2 M ( x) (L x ) 6L
如:桥梁下的固定支座,止
推滚珠轴承等。
②可动铰支座 1个约束,2个自由度。 如:桥梁下的辊轴支座,滚 珠轴承等。
9
③固定端
3个约束,0个自由度。
如:游泳池的跳水板支座, 木桩下端的支座等。 4. 梁的三种基本形式
XA
YA
MA
M — 集中力偶
①简支梁 q(x) — 分布力 ②悬臂梁
10
③外伸梁
q — 均布力
1
第十章
弯曲内力
§10–1 平面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 §10–2 梁的剪力和弯矩
§10–3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 剪力图和弯矩图
§10–4 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间的关系及应用 §10–5 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2
§10–1 平面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
一、弯曲的概念 1. 弯曲: 杆受垂直于轴线的外力或外力偶矩矢的作用时,
P — 集中力
5. 静定梁与超静定梁
静定梁:由静力学方程可求出支反力,如上述三种基本 形式的静定梁。 超静定梁:由静力学方程不可求出支反力或不能求出全 部支反力。
11
[例1]贮液罐如图示,罐长L=5m,内径 D=1m,壁厚t=10mm,
钢的密度为: 7.8g/cm³ ,液体的密度为:1g/cm³,液面高 0.8m,外伸端长 1m,试求贮液罐的计算简图。

《材料力学》第十章 疲劳强度的概念

《材料力学》第十章 疲劳强度的概念

试件分为若干组,最大应力值由高到底,以电动 机带动试样旋转,让每组试件经历对称循环的交变应 力,直至断裂破坏。
记录每根试件中的最大应力(名义应力,即疲 劳强度)及发生破坏时的应力循环次数(又称疲劳 寿命),即可得S —N应力寿命曲线。
max
m ax,1 m ax,2
O
应力—寿命曲线,也称S—N曲线。
应力循环:应力每重复变化一次,称为一个应力循环。 完成一个应力循环所需的时间T ,称为一个周期。
o
t
max
o
min
:最大应力
max
:最小应力
min
a
a m
t
:平均应力
m
:应力幅值
a
max
m in
a
a m
循环特征:r min max
o
m
1 2
max
min
t
a
1 2
max
min
max
[ 1]
0 1
nf
其中: max 是构件危险点的最大工作应力;
nf 是疲劳安全系数。
或表示成:n
0
1
max
1 K max
同理,对扭转交变应力有:n
k
1 k
1 n f
max
max
nf
10.4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疲劳裂纹主要形成于构件表面和应力集中部位,故提高 构件疲劳极限的措施有:
表面加工质量愈低, 愈小, r 降低愈多。 一 般 1,但可通过对构件表面作强化处理而得到大于1 的 值。
综合上述三种因素,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极限为:
0
1
K
1

0

材料力学 第十章 压杆稳定问题

材料力学 第十章 压杆稳定问题

由杆,B处内力偶
MB Fcraq1 , q1
由梁,B处转角
MB Fcr a
q2

MBl 3EI
q1 B
MB MBl Fcra 3EI
3EI Fcr al
q2 C
l
Page21
第十章 压杆稳定问题
作业
10-2b,4,5,8
Page22
第十章 压杆稳定问题
§10-3 两端非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稳定平衡
b. F k l
临界(随遇)平衡
c. F k l
不稳定平衡
Fcr kl 临界载荷
F
k l
F 驱动力矩 k l 恢复力矩
Page 5
第十章 压杆稳定问题
(3)受压弹性杆受微干扰
F Fcr 稳定平衡 压杆在微弯位置不能平衡,要恢复直线
F >Fcr 不稳定平衡 压杆微弯位置不能平衡,要继续弯曲,导致失稳
(

w)
令 k2 F
EI
d 2w dx2

k
2w

k
2
l
l
FM w
x
F B
F

B F
Page24
第十章 压杆稳定问题
d 2w dx2

k2w

k 2
F
w

通解:
A
x
B
w Asinkx Bcoskx
l
考虑位移边界条件:
x 0, w 0,
B
x 0, q dw 0
Page31
第十章 压杆稳定问题
二、类比法确定临界载荷
l

《材料力学》第十章 动载荷

《材料力学》第十章 动载荷
第十章 动 载 荷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构件作变速运动时和冲击时应力与变形的计 算。 重点: 重点: 1.构件有加速度时应力计算; 2.冲击时的应力计算。 难点: 难点: 动荷因数的计算。 学时: 学时: 4学时
第十章
§lO.1 概述
动 载 荷
§10.2 动静法的应用 §10.4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10.5 冲击韧性
( 2 )突然荷载 h = 0 : K
d
=2
△st--冲击物落点的静位移
五、不计重力的轴向冲击问题
冲击前∶
动能T1 = Pv 2 / 2 g 势能V1 = 0 变形能V1εd = 0
冲击后:
动能T2 = 0 势能V 2 = 0 变形能V 2εd = Pd ∆ d /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P
冲击前后能量守恒,且
Pd = K d P
补例10-1 起重机钢丝绳的有效横截面面积为A , 已知[σ], 补例 物体单位体积重为γ , 以加速度a上升,试建立钢丝绳(不计自 重)的强度条件。 外力分析。 解:1.外力分析。包括惯性力 外力分析
惯性力:q a
x a L x m m a Nd qg +qa
=
γA
g
a
2.内力分析。 内力分析。 内力分析 3.求动应力。 求动应力。 求动应力
任何冲击系统都 可简化弹簧系统
能量法(机械能守恒) 三、能量法(机械能守恒)
冲击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动能 ,势能V,变形能V 冲击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动能T,势能 ,变形能 εd守恒 冲击前:系统动能为T, 势能为V=Q∆d, 变形能Vεd=0 冲击后:系统动能为0, 势能为V=0, 变形能Vεd

材料力学:第十章

材料力学:第十章
能量方法
一、概 述
几何法:
物理方程
应力
应变
平衡方程
几何方程 (变形协调方程)
外力
变形
能量法出发点:能量守恒与转换原理。
弹性体承载时,加力点发生位移——荷载做功,W
弹性体变形——储存变形能(应变能), U
略去在该过程中的微量能量损耗,则由能量守恒
与转换原理,得:
外力功 = 变形能
W=U
由能量的观点出发建立荷载与变形间关系的方法
f11
f12 )
1 2
F2 (
f21
f 22 )
第二种加载方案:先加 F1,然后再加 F2
F1 1
f11
2 F2
f12
f22
先加 F1,F1做功为:
1 2 F1 f11
再加 F2,F2 做功为:
1 2
F2
f22
在加F2的过程中 F1做功为: F1 f12
U2
W2
1 2
F1 f11
1 2
F2
如图,无刚性位移的线弹性结构体,
承受荷载P1、P2、P3…… 设想采用比例加载:P1、
P2、P3……缓慢的按相同 的比例增加,弹性体始终 δ1
δ2
P2
P3
δ3
保持平衡,而且各外力作 P1 用点的位移δ1、δ2、δ3也 将按与外力相同的比例增
加。
于是得到用“外力功”表示的变形 能的普遍表达式:
U
W
(即每个荷载是独立变化的。)
dU C
U C Pi
dPi
另一方面,因为 dPi,余功的增量为:
dWC idPi dUC
idPi
U C Pi
dPi

材料力学 第10章 弯曲应力及强度

材料力学 第10章 弯曲应力及强度

a
Φ14
30 工件
Fa x
10.4 弯曲强度条件
例10-5 梁的载荷及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t]=40MPa、容许压应力[c] =100MPa,试校核该梁的强度。
q=10kN/m
F=20kN
AB 2m
CD 3m 1m
q=10kN/m
A
B
FB M
F=20kN
C
D
FD
10kN.m
x
157.5 200 30
10.3 横力弯曲时梁的切应力
三、其它形状截面
T型截面
圆形截面
环形截面
max
z
max
FSS
* z,m
ax
I zb1
z
max
z
max
max
4 3
FS A
max
2
FS A
10.3 横力弯曲时梁的切应力
21 560
例10-2 56a号工字钢制成的简支梁如图所示,F=150kN,求最大 切应力及最大切应力所在截面上K点处的切应力。
ad bc
a
d
b
c
σσ
M
ττ
10.2 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
3. 变形几何关系
o1o2 dx ρdθ
k1k2 (ρ y)dθ Δl=k1k2 k1k2 ( ρ y)dθ ρdθ ydθ
dx 中性层
y o1
o2
k1
k2
dx 变形前
o
d
o1
o2
k1
k 2
变形后
10.2 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
第10章 弯曲应力及弯曲强度
10.1 引言 10.2 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 10.3 横力弯曲时梁的切应力 10.4 弯曲强度条件 10.5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材料力学第十章

材料力学第十章

fC
1 EI
AC
M
(
x1
)
Fs
0
M ( x1 Fs
)
dx
)
f ( x) 1 EI
x 0
F
(l
x1
)(
x
x1
)dx1
Fx 2 6EI
(3l
x)
§10-4 卡氏第二定理
例10-5 图示悬臂梁AB,B端作用铅垂力F,梁的EI已知,
1)求梁的挠曲线方程;2)若在梁中截面再作用力F,求自
x2
F=F0
A
1)dx段应变能:
dU 1(A)( d
x
)
2
d
xA
FQ2dx
2
2G
2GA
dx dx
2)l段应变能:
U
l
0dU
0l
FQ2 dx 2GA
FQ—横截面剪力; A—横截面面积;
—截面系数
矩形:=6/5;实心圆:=10/9;薄圆环:=2;
3)注意:在一般细长梁中,远小于弯矩应变能的 剪力应变能,通常忽略不计。
若=0.3,h/l=0.1,比值为0.0312。长梁忽略剪切应变能。
3)求C点挠度:W
1 2
FfC
U弯
F 2l3 96EI
fC
Fl 3 48EI
§10-2 弹性应变能的计算
四、非线性固体的应变能
1.应变能
F 非线性
与比能:
U*
线性
非线性
u*
线性
2.余能与
F1
余比能:
U
d1
1 d
u
1
应变能:线弹性
F
由端挠度fB。

材料力学 第10章 压杆稳定

材料力学 第10章 压杆稳定
Fcr (2l )2
μ=2
欧拉临界压力公式 :
Fcr
2 EI (l )2
应用欧拉公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欧拉公式只适用于线弹性范围,即只适用于弹性稳定问题
2、 I 为压杆失稳发生弯曲时,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
对于各个方向约束相同的情形(例如球铰约束),I 取截面的 最小惯性矩,即 I=Imin;
Fcr
2 EI (l )2
压杆临界压力欧拉公式的一般形式
E——材料的弹性模量;
—长度系数(或约束系数),反映了杆端支承对临界载
荷的影响。
压杆临界力与外
l—压杆的计算长度或相当长度。 力有关吗??
l—压杆的实际长度。
I—压杆失稳发生弯曲时,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
适用条件:1.理想压杆;2.线弹性范围内
第10章 压杆稳定
第10章 压杆稳定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工程中的压杆稳定问题 理解
压杆稳定性概念 掌握
细长压杆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 掌握
压杆的临界应力 掌握
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掌握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了解
关键术语
压杆,稳定性,屈曲,稳定失效,临界压力Fcr, 柔度λ(长细比),计算长度μl
重点 1、细长压杆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 2、压杆的临界应力 3、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的适用条件 4、压杆稳定性设计
难点 1、压杆临界压力的计算 2、压杆稳定性设计
§10.1 工程中的压杆稳定问题
构件的承载能力:
①强度 ②刚度 ③稳定性
工程中有些构件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 度,却不一定能安全 可靠地工作。
F
30mm

材料力学第十章

材料力学第十章

三、动荷系数: 动荷系数:
动应 响 动 系 K= 荷 数d 静应 响
四、动应力分类: 动应力分类:
σ = dσj d KFra bibliotek1.简单动应力: 加速度可以确定,可采用“动静法”求 解。 如:直线匀加速运动构件的动应力和匀转动构件的动应力 2.冲击载荷: 速度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有急剧改变,此时, 加速度不能确定,可采用“能量法”求解; 如:杆的轴向冲击问题和梁的冲击问题 3.交变应力: 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属疲劳问题。 4.振动问题:
2
4)几种常见的交变应力: ①对称循环:
σ
σmax σm σmin
σ min r= =− 1 σ max
t
σ a =σ max
σ m =0
o
σa
② 脉动循环:
T
σ
σmax σm σmin σa
σ min r= =0 σ max
σ a =σ m σ max
t
=
2
o
③静循环:
σm σmax σmin
二、交变应力的概念: 交变应力的概念 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其中循环 特征及周期不变的情况称作稳定交变应力。 1、交变应力的特征 1)循环特征:
σ σmax σm σmin
o
σ min r= σ max
2)平均应力:
σ m=
σ max +σ min
2
3)应力幅:
σa
t T
σ a=
σ max −σ min
2)对称循环的疲劳强度条件:
σ max ≤[σ −1 ]
2、不对称循环的情况 、 研究表明,上述因素只影响应 力幅度,故可将纵坐标乘以
对称循环下 ,r= -1 。上述各系数均可查表得到。

材料力学第10章

材料力学第10章

3. 不考虑冲击物回跳和被冲击物的振动,即冲 击物一旦与被冲击物接触后,就相互附着成 一体,当被冲击物的变形达到最大位置时, 冲击物速度随之减为零。 根据上述假设,由能量守恒原理,冲击物 在冲击过程中减少的动能T和位能V,将全部 转化成被冲击物的弹性变形能U,即 T+V=U (a) 按此法计算所得的结果是偏安全的。
x
q j A
作用于横截面
mn上的轴力为 N d
l
x
a
a
Nd
m
n
m
n q
J
按照静动法(达朗贝尔原理),对这部分作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杆件加入惯性力,作静力平衡 处理则惯性力也沿轴线均匀分布,集度是
A qd a g
其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由平衡条件, X 0得
Hale Waihona Puke xaNd m n q q
A
w
B
qd (x)
例3
直径为80mm,试校核AB轴及CD杆的强度。
[ ] 70MPa
7.8g cm3
w 401 s
C
600 D 600 600

N d max 11.42 103 d max 106 A 0.082 4 2.27 MPa 70 MPa
B
dC N dCy q N
NdBx
N dB N dC
NdCx C (b )
例1
求吊索和工字钢中的最大动应力。 2 2 a 5 m s A 1.08 cm l 12m
2m

解 有平衡条件
45

a
A 8m
45

Y 0
N dB
2m
2 N dB sin 45 qd l

刘鸿文版材料力学第十章

刘鸿文版材料力学第十章
目录
§10-2 动静法的应用
一、构件做等加速直线运动
图示梁上有一个吊车,现在问3个问题
1.物体离开地面,静止地由绳索吊挂
l
2.物体匀速地向上提升 3.物体以加速度a向上提升
求这3种情况下的绳索应力?
目录
1. 物体离开地面,静止地由绳索吊挂
P
Q
绳子:
st
Q A
Q
Q
2. 物体匀速地向上提升
与第一个问题等价
目录
§10-4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目录
冲击时,冲击物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速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加 速度a很难测出,无法计算惯性力,故无法使用动静法。在实用 计算中,一般采用能量法。
在计算时作如下假设: 1.冲击物视为刚体,不考虑其变形; 2.被冲击物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3.冲击后冲击物与被冲击物附着在 一起运动; 4.不考虑冲击时热能的损失,即认为只有系统动能与势能 的转化。
2T st d 2 st d 0 Q
2

2T d st 1 1 st Q
2T 2h Kd 1 1 1 1 Q st st Fd Kd Q
Fd d d Kd Q st st
d Kd st
v
d
Q 1Q 2 v d2 2 st 2g
Fd d Q st
Q
d
v2 st g st
Kd
v2 g st
例10-2:等截面刚架的抗弯刚度为 EI,抗弯截面系数为 W,重 物Q自由下落时,求刚架内的最大正应力(不计轴力)。 解:
4Q a 3 st 3E I
st
Ql 3 4Q l 3 3 E I E bh 3

材料力学第十章

材料力学第十章
减小压杆的支承长度;
cr

2E 2
l i
改变压杆两端的约束;
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保持压杆的等稳定性;
3.中柔度杆压杆:选择高强度的材料;
例6 图示立柱,L=6m,由两根10号槽钢组成,下端固定,上端
为球铰支座,试问 a=?时,立柱的临界压力最大,值为多少?
P
解:对于单个10号槽钢,形心在C1点。
i
例3 细长木柱长l=7 m,横截面是矩形,h=200 mm,b=120 mm; 当它在xz平面(最小刚度平面)内弯曲时,两端视为固定;当它在xy 平面(最大刚度平面)内弯曲时,两端视为铰支;木材的弹性模量
y
E=10GPa;求临界力和临界应力。
解:(1)求在xz平面内弯曲时的柔度;
b
z
iy
Iy A
§10–1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构件的承载能力: ①强度
②刚度 ③稳定性
工程中有些构 件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却不一定能 安全可靠地工作。
P
一、稳定平衡与不稳定平衡 : 1. 不稳定平衡
2. 稳定平衡
3. 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
二、压杆失稳与临界压力 : 1.理想压杆:材料绝对理想;轴线绝对直;压力绝对沿轴线作用。
P P
y
x M
P x
P ①弯矩: M (x, y) Py
②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y M P y EI EI
y P yyk 2 y0 EI
其中:k 2 P EI
③微分方程的解: ④确定积分常数:
y Asin kx B coskx y(0)y(L)0
Iy Iz
所以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弯曲时约束条件相同 b

材料力学第十章

材料力学第十章

Fi i
1 2
F11
1 2
F2
2

1 2
Fn
n
(d)
单位力 F0 所做的功由两部分组成:只作用有单位力时,单位力做的功为
1 2
F0
0
;当载荷
F1

F2
,…
Fn
作用到梁上后,单位力
F0
作为常力做功其值为
F0 C 。所以单位力 F0 所做的总功为
WF0
1 2
F0
0
F0 C
所有外力所做的总功为
W
WF
当弹性体上作用有 n 个外力 F1 , F2 ,…, Fn ,则弹性体的变形能为
U
1 2
F11
1 2
F2 2

1 2
Fn n
(10-11)
例 10-1 简支梁受一集中载荷 F 作用,如图 10-6 所示。试求此梁内的 变形能,并求 C 点的挠度。
图10-6
解 (1)求梁的变形能。
① 求支座约束力。
材料力学
第十章 能量法

引言

变形能的计算

莫尔定理

计算莫尔积分的图形互乘法

卡氏定理

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
第一节 引 言
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从而使外力作用点产生位移,外力 因此将沿其作用线方向上的位移做功。在变形过程中外力沿其作用线方向 所做的功称为外力功。与此同时,在加载过程中,外力从零开始缓慢地增 加到最终值,此时由于变形而储存于该弹性体内部的能量,称为变形能。
第三节 莫尔定理
设简支梁在静载荷 F1 ,F2 ,… Fn(广义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 如图 10-8(a)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 疲劳强度的概念
思考题
10-1 什么是交变应力?举例说明。

答 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称交变应力。

如下图所示的圆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轴上一点A 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从A 到A ′,再到A ′′,再到A ′′′,又到A 处,如此循环往复。

轴上该点的正应力A σ也从0到,再到0,再到,又到0,产生拉压应力循环。

该点的应力即为交变应力。

+max σ−max σ
10-2 疲劳失效有何特点?疲劳失效与静载失效有什么区别?疲劳失效时其断口分成几个区域?是如何形成的?
答 (1)疲劳失效时的应力σ远低于危险应力u σ(静载荷下的强度指标);需要经过一定的应力循环次数;构件(即使是塑性很好的材料)破坏前和破坏时无显著的塑性变形,呈现脆性断裂破坏特征。

(2)疲劳失效的最大工作应力σ远低于危险应力u σ;静载失效的最大工作应力σ为危险应力u σ。

(3)疲劳失效时其断口分成2个区域:光滑区域和颗粒状粗糙区域。

(4)构件在微观上,其内部组织是不均匀的。

在足够大的交变应力下,金属中受力较大或强度较弱的晶粒与晶界上将出现滑移带。

随着应力变化次数的增加,滑移加剧,滑移带开裂形成微观裂纹,简称“微裂纹”。

另外,构件内部初始缺陷或表面刻痕以及应力集中处,都可能最先产生微裂纹。

这些微裂纹便是疲劳失效的起源,简称“疲劳源”。

微裂纹随着应力交变次数的继续增加而不断扩展,形成了裸眼可见的宏观裂纹。

在裂纹的扩展过程中,由于应力交替变化,裂纹两表面的材料时而互相挤压、时而分离,这样就形成了断口表面的光滑区。

宏观裂纹继续扩展,致使构件的承载截面不断被削弱,类似在构件上形成尖锐的“切口”。

这种切口造成的应力集中,使局部区域内的应力达到很大数值。

最终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由于累积损伤,致使构件在某一次载荷作用时突然断裂。

断口表面的颗粒状区域就是这种突然断裂造成的,所以疲劳失效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裂纹产生、扩展直至构件断裂的一个过程。

10-3 什么是对称循环?什么是脉冲循环? 答 对称循环是指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大小相等,正负号相反的应力循环。

如下图所示:
脉冲循环是指最小应力值等于零,应力的正负号不发生变化的应力循环,如下图所示:
10-4 什么是疲劳极限?试件的疲劳极限与构件的疲劳极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 疲劳极限(也叫持久极限)是指对光滑小试件进行交变应力循环试验,经过无穷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值的最高限值。

试件的疲劳极限是用光滑小试件在实验室条件下,排除工程构件中的应力集中、构件尺寸以及表面加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后得到的。

要确定工程实际构件的疲劳极限,必须考虑这些实际因素的影响。

10-5 影响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 (1)构件外形(应力集中);
(2)构件尺寸;
(3)表面加工(包括表面处理)质量;
(4)工作环境(有无腐蚀等)。

10-6 “疲劳失效是材料长期使用后,因疲劳而引起材质脆化的结果。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疲劳失效不是材料长期使用疲劳而引起材质脆化的结果。

疲劳失效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裂纹产生、扩展直至构件断裂的一个过程。

习 题
10-1 求图示各构件中点B 的应力与循环特征。

(1) 图(a)所示轴固定不动,滑轮绕轴转动,滑轮上作用有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铅垂力。

(2) 图(b)所示轴与滑轮相固结并一起旋转,滑轮上作用有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铅垂力。

解 (1) 点B 受到是静应力,即
min max σσ=,1max
min ==σσr (2)点 B 受到是对称循环交变应力,即
min max σσ−=,1max
min −==σσr 10-2 火车轮轴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mm 500=a ,mm 435 1=l ,轮轴中段直径。

若,求轮轴中段截面边缘上任一点的最大应力mm 150=d kN 50=F max σ,最小应力min σ,循环特征r ,并作出t −σ曲线。

(a) (b) 解 应力计算。

由受力情况,轮轴中段截面边缘上任一点(l 段)为危险点,当该点在最高点时应力最大,在最低点时应力最小:
MPa Pa d Fa W M 5.75105.75120
5.0105032326333min max =×=××××===−=ππσσ 循环特征
1max min −==
σσr t −σ
曲线如图(b)所示。

10-3 柴油发动机连杆大头螺钉在工作时受到的最大拉力kN 3.58max =F ,最小拉力。

螺纹处内径。

求其平均应力kN 8.55min =F mm 5.11=d m σ,应力幅a σ,循环特征r 。

解 最大应力MPa 561Pa 1056110
5.11π103.584π466232max max max =×=××××===−d F A F σ
最小应力MPa 537Pa 1053710
5.11π108.554π466232min min min =×=××××===−d F A F σ 平均应力()()MPa 5495375612
121min max m =+×=+=σσσ 应力幅度()()MPa 125375612
121min max a =−×=−=σσσ 循环特征957.0561
537max min ===σσr 其t −σ曲线如图所示。

10-4 图示阶梯形圆截面轴,危险截面A A −上的内力为对称循环的交变扭矩,其最大值,轴表面经精车加工,材料的强度极限m kN 0.1max ⋅=T MPa 500b =σ,疲劳极限 MPa 1301=−τ,疲劳安全因数
2f =n 。

试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解 MPa 23.6Pa 106.231060π16100.16933p max min max =×=××××==
−=−W T ττ 17.16070==d D ,0833.060
5==d r ,MPa 500b =σ 查教材图表得
69.0=ξ,,25.10=τk 96.0=β,8.0=τε ()()17.1125.169.01110=−×+=−+=ττξk k
MPa 3.8517
.113096.08.01
01=××==−−ττβτετk 261.36
.233.85f max 01τ=>===−n n τ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