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之交响 大爱之浩歌——传记文学《高山流水》品味
古筝曲《高山流水》赏析
古筝曲《高山流水》赏析00:00/05:50《高山流水》来自国学经典诵读网《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
现有多种流派谱本。
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
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从整体结构上说,此曲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
“高山”部分运用双八度大抓套同度按弦、大抓套同度按弦、低音区打弦等技法,描绘了高山的美丽景色:或群峰叠起,连绵起伏;或奇石林立,直插云端;或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或野果压枝,山花烂漫……同时,将高山的雄伟气势表现了出来。
“流水”部分在连续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时,着重在刮奏音中突出旋律音,并有机地加入了按颤弦、同度按弦等技巧,描绘了一泄千里的高山瀑布,也描绘了丁咚作响的山麓清泉:或云雾绕山,瀑挂前川;或涓涓流水,小桥人家;或一泻千里,声震寰宇;或细流潺潺,清澈透天……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弹奏《高山流水》,首先情感要投入,要具有想象力。
从对乐曲本身的理解出发,到对大自然的热爱;从对大自然的热爱,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借曲抒情,以曲言志。
要带着这种情感,去处理作品,完成作品,让一个个带着情感的音符,从心底滚动而出。
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山和水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时至今日,当西方文化正在一点点地侵蚀古老东方文明的时候,当现代社会中所继承下来的传统几乎荡然无存的时候,当我们言必称美国的时候,一曲《高山流水》还可以让我们回想起那古老的传说,让我们感受到一丝超然的思想境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震撼力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筝名曲,其音乐风格独具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从音乐风格来看,该曲采用了中国古典音乐的传统元素,融合了山水画的意境和旋律,具有强烈的神韵和优美的旋律。
曲调婉转悠扬,起伏跌宕,旋律清脆悦耳,其间略带些许
忧伤和苦涩,令人回味无穷。
曲中融入了大量的音乐技法,如轻拨、顿弦、回鸣等,具有
丰富的音乐效果,更增添了乐曲的表现力。
此外,曲中也表现了以自然为基调的中国山水
画的情调,将山水之美与音乐完美融合,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
魅力。
从审美意蕴来看,《高山流水》所表现的山水意境,寄托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
渴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山水文化的珍视和推崇。
在音乐中复述了“淘沙٠暮雨苍茫看劳
动者”的山水画意境,抒发了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让人们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也能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美好的情感。
另外,从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方面来看,《高山流水》要求演奏者具备极高的音乐技
巧和音乐表现能力。
演奏者要对古筝音乐的各种技法和音乐表现技巧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以达到完美的演奏效果。
同时,演奏者还要对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准
确地表达出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该曲美妙的旋律和表现力。
总之,《高山流水》是一首优美的古筝名曲,其音乐风格优美典雅,具有极高的艺术
价值和文化内涵。
该曲的审美意蕴与人文内涵也启迪我们认识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意义,
使我们在音乐中领略到了深邃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理念。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由明代音乐家朱舜水创作。
它以纯音乐的形式,通过古筝的独奏展现了中国山水的壮美景色,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追求。
《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古典音乐,传承了古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风格特色。
它采用了传统中国音乐的调式,以宫商角徵羽为主要音阶,以及中国古典音乐特有的音律和音域。
曲调柔和婉转,音色清新悠扬。
整个曲子中旋律跌宕起伏,以模拟高山流水的起伏流动,给人以具有积极向上精神氛围的感觉。
《高山流水》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它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境界。
中国古代山水画注重表达大自然中的景色与情感,强调山水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高山流水》通过古筝的音乐语言,将山水之间的变化与流动展示得淋漓尽致,透过音乐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与宏伟。
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念,这种思想在《高山流水》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曲子的演奏过程中,交替出现的高音和低音,以及音符之间的运动,使得整个曲子呈现出一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特色,表达了中国哲学的平衡和谐之道。
它具有一种深沉的情感。
《高山流水》的演奏充满内心的表现力,展现了作曲家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曲中的高音部分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磅礴,而低音部分则展示了大自然的安静与沉静。
整个演奏过程中,音符的持续与转换,给人以深邃的感受,使听众能够感受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内涵。
古筝曲《高山流水》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精神内涵,展现了中国山水的壮美景色和中国文化的审美意蕴。
通过音乐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追求。
在欣赏这首古筝曲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美的享受,更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1. 引言1.1 概述古筝曲《高山流水》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古典乐曲中的经典之作,被视为古筝音乐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这首乐曲的曲调清新优美,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与推崇。
《高山流水》曲风优美悠扬,如清泉石上流水,勾勒出高山之美、流水之清的景象,展现出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这首古筝曲在演奏时需要运用独特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让听众感受到高山巍峨、流水潺潺的意境。
通过学习和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平,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美妙旋律和深刻内涵,让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
1.2 音乐风格特点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古朴典雅、清新脱俗、流畅悠扬。
这首曲子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描绘高山,音符跌宕起伏如同山势起伏,音乐节奏快速而富有变化,表现出高山的壮丽与雄伟。
而第二段则描绘流水,音符流畅柔和,如同潺潺流水,给人一种清新、悠闲的感觉。
整首曲子旋律优美,既展现了高山的雄伟壮丽,又表现了流水的柔和悠扬,融合了自然界的元素,传达了一种恬静雅致的美感。
古筝演奏中,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指法和拨弦技巧,清晰明快地表现出音乐的动感和韵律感。
整个曲子有着高雅的气质,展现了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1.3 审美意蕴《高山流水》是古筝曲中一首极具审美意蕴的经典之作。
在这首古筝曲中,通过细腻的音乐描绘和精妙的演奏技巧,传达出一种深远的美感。
审美意蕴体现在古筝曲《高山流水》中,从曲调的构成到演奏技巧的运用,都展现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调清亮悦耳,仿佛令人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演奏技巧则是古筝演奏者通过手指的轻柔和力度的控制,将音符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而富有张力,给人一种心灵的愉悦和震撼。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非常著名的曲目,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作曲家意在通过音乐表达对大自然山水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感悟。
该曲极富古典气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情感和超凡境界。
曲调简练流畅,音乐旋律婉转悠扬,富有灵性,能够吸引人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来谈谈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
该曲以古筝为乐器,选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调流畅婉转,有如高山流水般的清澈,音符之间起伏变化,仿佛在演绎着大自然中山水的流淌和奔流。
整个曲子的音乐结构简练,但又不失深刻,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曲调的起伏变化,犹如山水之间的曲折起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美和神秘玄妙。
古筝曲《高山流水》所蕴涵的审美意蕴。
这首曲子以高山和流水为主题,表达了作曲家对大自然的独特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古代中国文人笔下,高山和流水常常被视作高远、清澈、深邃的象征,描绘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景仰之情,也寄托了他们对理想和境界的向往。
整个曲子以慢板为主,音乐旋律缓慢流畅,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高山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幻与宁静。
通过音乐,作曲家将大自然的高山流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超然物外的审美享受。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名字含义丰富,高山,不仅仅是对地貌的描绘,更多的是对精神世界的象征,象征着高处隐迹的意蕴和追逐。
流水,则是中国文人追求清高境界的最好写照,也是表现水的委婉、圆润、和谐的最好诠释。
曲子不加修饰,以最朴实的音乐语言表现出高山流水的景象,表达了作曲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古筝曲《高山流水》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审美意蕴,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珍品。
这首曲子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情感和超凡境界,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同时也让人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宏伟壮美和神秘玄妙。
通过音乐,作曲家将大自然的高山流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幻与宁静。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它的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音乐风格上来看,《高山流水》以悠扬、清澈、灵动为特点。
整首曲子旋律流畅,音符变化多样,既有高亢激越的部分,也有舒缓平和的部分。
这种音乐风格与中国山水画中“山静水动”的表现手法相呼应,使人产生一种恬静、宁神的感觉。
从审美意蕴上来看,《高山流水》以表达自然景观为主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大自然的崇尚之情。
音乐中的高山与流水是中国传统诗歌和绘画中常见的意象,它们被视为宏伟、壮丽、清澈、圣洁的象征。
曲中音符的起伏、流畅的旋律和变化的音色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体验到山间清风、水声潺潺的美妙。
《高山流水》还寄托了人们对于生命与命运的思考。
曲中的音符起伏有致,表现了人生的起伏、坎坷与顺利,高山与流水成为了人生的象征。
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曲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
《高山流水》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审美意蕴,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及文化的魅力。
它通过音符、旋律和音色的变化,表达了对于大自然的崇尚和对于生命的思考。
这种审美意蕴不仅在音乐中得以体现,也可以引发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无论是从音乐表现手法还是审美主题上来看,《高山流水》都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情感表达力的杰作。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筝曲,曲名取自中国古代千古名曲之一,涵盖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和特色。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音韵悠扬,给人以高山奔流、飞瀑流水的意境。
它在古筝音乐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解析一下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及其审美意蕴。
我们来分析一下曲子的音乐风格。
《高山流水》是一首表达山水之美的古筝曲,而山水意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主题之一。
这首曲子的音乐风格非常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而富有变化,气势磅礴。
整个曲子以山水之美为主题,通过音乐来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变化与风采,其中结构紧凑,曲调流畅,给人以一种恢宏壮丽的感觉。
从音调上来说,它采用了大量的跳音与滑音,使得曲调更加富有个性,同时也能表现出山水之间的起伏变化。
我们来分析一下曲子的审美意蕴。
《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在音乐上所表现的高山流水之美也同样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代中国文人对山水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审美情趣,认为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地间最美的景致。
《高山流水》古筝曲正是通过音乐来表现这种山水之美,使人在音乐的美妙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
在听这首曲子时,可以让人感受到山水交融的意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这正是古筝曲《高山流水》所蕴含的审美意蕴。
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而这首古筝曲《高山流水》则是古筝曲中的经典之作。
在演奏这首曲子时,古筝演奏者需要懂得怎样巧妙地运用筝音、顿音、滑音以及各种技巧来表达《高山流水》中所包含的山水之美。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古筝演奏技巧,灵活运用手指、指甲和筝桥,通过轻重缠绵、明快畅达的音乐语言,使听众在音乐中感受到一种山水之美的审美享受。
古筝曲《高山流水》不仅在音乐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同时也在演奏技巧上要求演奏者具备一定的功力,使得这首曲子的演奏更增添了一份魅力。
鉴赏《高山流水》
鉴赏《高山流水》音乐鉴赏本为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或者是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
为人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丰盛的听觉盛宴。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
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内心听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此曲原是古琴曲,后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琴曲不同。
《高山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全曲共有九个小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
起:引子由缓慢的速度以散音奏出:这个引子音乐气氛静穆,接着旋律在宽广的音域内不断跳跃,变换音区,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
整个“起部”曲调节奏明朗,情绪活泼轻快,清澈的泛音犹如“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 ,抒发了在深山茂林息心静听流水琮时的愉悦心情。
承: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细流。
这一部分用实音演奏,音乐进一步展开。
音乐写情多于写实,“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 转:用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 、“拂”等手法,如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
“转部”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中旋律出现大幅度的上、下滑音,犹见“激流中之洄澜,飞溅之浪花。
”后一部分连续运用“拂” 、“滋”等复杂的演奏技巧,“盖右手滚拂略无停机,而左手实音动宕其中,或往或来无窒碍,缓急轻重之间最难取音” 。
中外音乐鉴赏--《高山流水》
山东筝曲《高山流水》鉴赏一、前言幼时不懂古风音乐的韵味,甚至不知何为余音绕梁之感,却也能在听到老人收音机里传出《高山流水》琴音之时,知道这是好听的、美的。
年少时再在音乐课上听到这首曲子,才知道竟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还是高自成先生编创的山东古筝名曲,原为山东大板套曲中四首琴曲联缀而成,1955年作者遵照周总理的建议进行了改编,1960年定名为《高山流水》,开始被广泛流传。
那时才开始懂得,原来一支真正有韵味的曲子,是真能流传百年,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感觉其美妙的。
而后知晓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千古佳话,更是对《高山流水》有了更高的推崇,遂决定今日选此作为此次的鉴赏曲目,希望能对这一曲《高山流水》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二、出处背景史书《吕氏春秋》最早记有古琴曲《高山流水》,其由来更是引人入胜。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俞伯牙精通琴艺很会弹琴,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初次遇到钟子期是在汉阳江口,钟子期说自己也精通曲谱会弹琴,但俞伯牙看其打扮将信将疑,于是对钟子期提出很多专业的器乐问题试探他,钟子期不仅对答如流,还如数家珍般认真,为了更好的试探钟子期对乐曲的理解,俞伯牙紧拨琴弦,就地演奏了一曲,琴声刚落钟子期就赞叹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
”伯牙不漏声色又继续弹奏一曲,子期忘情沉醉其中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
”伯牙大惊,推琴而起,连连施礼告罪:“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负了天下贤士?失敬!失敬!”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次年再次相聚,两人虽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即由“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这琴,这曲,这故事,这人一直流芳百世流芳百世,被人们传颂着,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而今,筝曲《高山流水》也随着地域的特点被人们改变为很多个版本,比如:山东、河南、浙江等流传的三种异曲同名的乐曲,都属以上三大流派中的代表作。
这三首乐曲,虽相差万千,但还是有其共性的,首先是从板体上承袭了传统的老六板、老八板的变体,取材于民间乐曲、戏曲、板头曲,最重要的也是通过弹奏而从中悟出《高山流水》以琴声寻知音、觅知音,传播人世间真情友爱的真谛。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首经典名曲,属于传统的古筝曲目之一,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音乐风格和审美意蕴两个方面对该曲进行解析和鉴赏。
一、音乐风格1.曲调清丽高远《高山流水》以其曲调清丽高远而著称。
曲开处古筝演出采用自由弹奏的方式,由慢到快逐渐进入主题,表现了人们的情感态度在逐渐激昂。
曲中旋律流畅,曲式简单,但层次分明,一段一段的过渡自然,奏出了天籁般的凄壮之音。
同时,曲调中雄浑而朗朗的高山流水音,表现出云雾缭绕、巍峨壮观的山川景色,给人以宽广深邃之感。
2.曲式简单大方《高山流水》曲式简单大方,由连续的4个小节构成一个主旋律。
整个曲子旋律表现流畅、连续、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
曲式的简单化不仅增强了曲子的整体感官效应,也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首曲子的内涵。
3.音乐性质优雅《高山流水》音乐性质优雅,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调中体现出优美、深沉、均衡、和谐、谐调的音乐美感,以及人之情感气息与意志形态的多样性,这种旋律创意、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二、审美意蕴1.温馨传神的情感《高山流水》音乐传递着温馨传神的情感,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中高山流水的激昂、华丽,体现出中国古代尊崇大自然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的高超绘画技巧。
2.自然生态的哲理思辨《高山流水》也体现出对自然生态的哲理思辨,表达了对自然原始的敬畏和哀思。
针对当今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音乐意蕴也启示了人们要珍惜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与环境建设一种和谐的关系。
3.人世间的人、事、物及其变化《高山流水》还同时反映了人世间的人、事、物及其变化对于情感境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这种关系的具体表现和实现方式。
这种音乐意蕴的展现,使得这首曲子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作品,也是思想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高山流水》作品以其曲调清丽高远、曲式简单大方、音乐性质优雅等音乐风格和其温馨传神的情感、自然生态的哲理思辨、人世间的人、事、物及其变化等审美意蕴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高山流水浅析
《高山流水》浅析[论文摘要]1、《高山流水》的时代背景《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战国的诸子典籍多次记录转载,是与当时“士文化”的背景分不开的。
《高山流水》在先秦时代就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
所以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当在情理之中了。
2、《高山流水》的成因《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钟子期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广为流传,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这段佳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高山流水》的历史渊源《高山流水》的乐谱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1425年刊行),由民间广泛流传的“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可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筝曲,成曲时间大约在两千多年前。
4、《高山流水》,各流派呈现百家争鸣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浙江派的《高山流水》,以清弹为主,旋律典雅,指法简洁,讲究韵味,比较内在含蓄二、聆听《高山流水》,品味知音之情三、《高山流水》赏析[关键词]伯牙鼓琴遇知音浙江筝浙江武林派《高山流水》音乐赏析一、从“伯牙鼓琴遇知音”到《高山流水》――――序《高山流水》是春秋时著名音乐家俞伯牙所作,伯牙是楚国人,琴艺高超。
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并能深知其意,两人相遇,当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乐曲时,子期听了就说:“巍巍呼,若泰山!”当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时,子期听了就说:“洋洋呼,若江河!”伯牙在琴曲中所表现的内容、感情,钟子期都能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使他俩结为知交好友。
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伤心到了极点,就把自己的琴给摔了,发誓永远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后来就衍变成了成语“高山流水”,也创建“知音”这样一个常用的词,这是中国古代妇孺皆知的故事。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曲目,其音乐风格独特,富有沧桑和浪漫的情感。
这首古筝曲的审美意蕴鉴赏涉及到音乐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
我们来分析《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的音乐风格。
这首曲目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音乐特点。
首先是“高山”部分,以高低起伏的音符表现出高山的雄浑和崇高。
接着是“流水”部分,通过流畅的音符和强烈的音速变化,表现出流水的奔涌和清澈。
然后是“思乡”部分,表现出思念故乡的愁怨和无尽。
最后是“飞瀑”部分,以飞扬的音符和强烈的节奏展现出飞瀑的壮观和豪迈。
整首曲目通过古筝的独特演奏技巧,将高山、流水、思乡和飞瀑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音乐风格上,《高山流水》展现出了古筝曲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的审美意蕴鉴赏。
首先是曲目的情感表达。
《高山流水》代表了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山水情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赋予了崇高、美丽和神秘的象征意义。
《高山流水》通过古筝的演奏,将山水的壮美和深邃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思乡的情感则表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离情别绪和对故乡的眷恋。
整首曲目所表现出的情感真挚、动人,从而让人产生共鸣和震撼。
其次是曲目的文化内涵。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视为“中国画”的灵魂,而古筝则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
《高山流水》将山水之美和古筝之雅相结合,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和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这使得《高山流水》不仅是音乐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象征。
最后是曲目的艺术魅力。
《高山流水》古筝曲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技术素养和情感抒发能力。
古筝曲的演奏需要依靠指法的灵活和力度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具备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高山流水》的演奏要求较高,演奏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感悟,才能真正表现出曲目的艺术魅力。
《高山流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创新与改编
为了适应现代审美和观众需求,可以对《高山流水》进行 适度的创新和改编,如加入现代音乐元素、使用新的演奏 技巧和音效等。
融合其他艺术形式
可以将《高山流水》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如舞蹈、 戏剧、影视等,以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观赏性的艺术作品 。
国际化的传播与推广
1 2 3
参加国际艺术节和音乐会
表现力
通过演奏者的情感投入和艺术想象,将乐曲的意境和内涵传 达给听众,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
03
《高山流水》的意境与内涵
高山的象征意义
雄伟壮观
高山通常象征着雄伟壮观,代表 着崇高和庄严,给人以敬畏之感
。
坚韧不拔
高山上的岩石和树木经历了风霜雨 雪的考验,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理想追求
高山是许多人心中的理想追求,代 表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培养审美
通过学习《高山流水》,学生可 以培养对传统音乐的审美能力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传承文化
在音乐教育中传承《高山流水》 ,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文化自信。
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创新
融合风格
许多现代音乐作品将《高山流水》的元素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 音乐风格,为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
跨文化传播
通过《高山流水》等传统音乐的传播,中华文化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认同。
增强文化自信
《高山流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有 助于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05
《高山流水》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音乐元素的保留
在未来的发展中,《高山流水》应继续保持其传统的音乐 元素,如旋律、节奏和演奏方式,以保持其独特的艺术魅 力。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远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旋律,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青睐。
这首曲子所展现的音乐风格及其蕴含的审美意蕴,值得我们深入解析和鉴赏。
我们来谈谈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
这首曲子属于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古筝曲,其音乐风格充满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曲子以高山和流水的景观为主题,以俯瞰高山和聆听流水的心情为基调,通过曲调和音律的变化来表现出中国山水画的气韵和情致。
整首曲子节奏明快,音符起伏跌宕,音阶变化丰富多彩,使人仿佛置身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宽广和深远。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深受中国人文哲学的审美情怀影响,表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我们也要分析古筝曲《高山流水》所蕴含的审美意蕴。
这首曲子以高山和流水为题材,抒发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高山和流水被视为大自然的象征,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高山被视为坚毅、挺拔和信念,流水则象征着自由、柔美和包容。
古筝曲《高山流水》通过音乐的形式,将这种审美意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曲子中音乐的起伏变化,正如高山的峻岭,音符的柔美流畅,仿佛流水的潺潺波澜。
整首曲子让人感到宁静、悠远和抒怀,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古筝曲《高山流水》所包含的审美意蕴,既来自音乐本身的精湛构思和演绎,也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对自然的理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我们可以尝试对古筝曲《高山流水》进行鉴赏。
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首先要关注其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古筝是中国的民族乐器,在演奏时需要运用琴弦的拨弦和按弦技巧,使得音符能够清晰流畅地表现出来。
古筝曲《高山流水》在演奏中需要准确把握音高和音节,同时也需要注重节奏和力度的变化,以达到音乐的动感和层次感。
我们还需要关注曲子的情感表达和内在含义。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演奏者需要以山水为背景,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之情,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音乐之中,使得曲子具有更加深远的情感内涵。
赏析《高山流水》
好 。我 的老师 方子 春是 一代 宗师 ,对音 乐 有独特 的 感受
力 ,现 在 住 在 东 海 的 一个 岛 上 ,我 带 你 去 拜 见他 吧 。 他 们 准 备 了充 足 的食 品 , 乘 船 往 东 海 进 发 。待 船 行 至 东 海 的 蓬 莱 山 , 成 连 对 伯 牙 说 : “ 先 在 蓬 莱 山 稍 候 , 我 去 接 老 你
汤 汤 乎 若 流 水 。 ’钟 子 期 死 , 伯 牙 破 琴 绝 弦 ,终 身不 复鼓 琴 者 。 ”这就 是琴 曲 《 水 》 的来 历 。 流 《 水 》 充 分 运 用 “泛 音 ” 、 “滚 ” 、 “ ” 、 流 拂 “ ” 、 “ ” 、 “ ” 、 “ ” 等 指 法 , 描 绘 了流 水 的各 绰 注 上 下 种 动 态 , 抒 发 了 “ 在 流 水 ”之 意 。共 有 九 段 一 尾 声 ,其 结 志
构 的安排可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第 一 部 分 ( 至 三 段 ) :乐 曲从 深 沉 、 浑 厚 的 散 板 引 子 一 开 始 , 旋 律 时 隐 时 现 , 忽 远 忽 近 , 犹 见 高 山 之 巅 , 云 雾 缭 绕 , 飘 忽 无 定 , 逐 渐 引 出清 澈 的 、 生动 活 泼 的流 水 主 题 。
第二部 分 ( 四至五段 ):这是令人惊心动 魄的一 部分。
跌 宕 起 伏 的旋 律 ,似 极腾 沸 澎 湃 之 观 ,具 蛟 龙 怒 吼之 象 。 悉
师 ,马上就 回来 。”他离 开后 ,过 了许 多天都没 回来,伯 牙 很伤 心。他抬头远望 ,大海 波涛汹涌 ,回首蓬 莱,山林
煌的中华乐章。
才能 “ 移人 之情 ”,而不致 “ 精神寂 寞”了。这是 《 乐府解 题 ・伯牙 水仙 操序 》 中记载 的伯牙 学琴 “ 上移情 ”的故 海
《高山流水》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高山流水》概述 • 曲目的音乐结构 • 演奏技巧分析 • 《高山流水》的文化内涵 • 曲目欣赏与感受
01
《高山流水》概述
作品背景
传统文化背景
《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 然山水的崇敬和热爱。
历史背景
《高山流水》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后经唐代文人韩愈的推崇而广为流传, 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代表作之一。
感悟《高山流水》的艺术魅力
01
音乐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高山流水》以音乐的方式诠释了自然的韵味,让人们能够在音乐中感
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辽阔。
02 03
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高山流水》的旋律变化丰富,既有高山的峻峭,又有流水的柔美,这 种对比与融合使得曲目意境深远,让人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思考 人生的哲理。
艺术特色
《高山流水》以清新自然、意境深邃而闻名,它通过音乐的手段,生动地表现了 山水之美,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恢弘和美丽。同时,这首曲 目还体现了古琴音乐的独特魅力,如音色清脆悠扬、演奏技巧高超等。
02
曲目的音乐结构
引子:山水之韵
01
02
03
悠扬笛声
引子 。
琴瑟和鸣
接着,古琴与瑟进入,与 笛声相互呼应,共同描绘 出山水之间的和谐气息。
旋律起伏
通过旋律的起伏和音色的 变化,引子部分表现出山 水的辽阔与壮美,为后续 的主题做铺垫。
主题一:高山之巍峨
节奏稳健
主题一开始,通常使用较低沉、 稳健的节奏,表现高山的坚实与
稳重。
音区低沉
音乐多在中低音区进行,通过深厚 、有力的音色,塑造高山的巍峨形 象。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筝曲,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都备受推崇。
这首曲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情感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
今天我们将对《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及其审美意蕴进行解析和鉴赏。
我们来分析一下《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首名曲,它由古筝演奏,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风格。
这首曲子在音乐形式上采取了双簧引子与幽谷琴韵并撰两曲连成一曲的样式,通过古筝的演奏展现了山水交融的画面,以及大自然中的和谐之美。
曲子的整体结构清晰,韵律美妙,在表现高山流水的意境上极具独特的魅力。
我们来谈一谈《高山流水》的审美意蕴。
《高山流水》一曲以其清新淡雅又不失婉转动听的风格,展现出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对山水的独特情感。
古筝曲《高山流水》通过古筝的演奏,将大自然中的高山流水之美和灵动的风骨表现得淋漓尽致,勾勒出一幅幽静而又清新的山水画卷。
曲子在演奏中极富情感,充满着对生命的激情和对自然的敬仰,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古筝曲《高山流水》在审美意蕴上还融合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的理解和诗意表达。
曲子的起始部分采用了双簧引子,仿佛春水初生的模样,而后随着古筝曲的发展,仿佛山谷深幽处的流水,悠悠流淌。
这种抒发对自然之美的方式,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诗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展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
古筝曲《高山流水》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审美意蕴,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它既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又融合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诗意表达,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今天,不论是在音乐会上还是在个人演奏中,《高山流水》都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陶冶,它的美妙旋律更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倾听。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欣赏和传承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好传统,为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民族声乐作品《高山流水》的艺术特色与技巧分析
HUMANITY·SOCIAL SCIENCES人文·社科文 蔺 莹民族声乐作品《高山流水》的艺术特色与技巧分析一、《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和发展《高山流水》是中国第一名曲。
此曲表现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相通悠远宽广的意境。
“高山流水”常喻知音难得,也喻乐曲高妙。
后世多将其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时过千载在国家顶级的音乐厅内赵晓霞老师将“高山”“流水”重新合二为一,在民族管弦乐队烘托下,保留原曲古朴深邃、韵味悠长等特点的同时,使之高远意境更加层次化、立体化和形象化。
伴随着民族的文化交融和发展演变,《高山流水》在全国各地传唱,并被改编成不同的版本,其中河南版、山东版、浙江版等《高山流水》创作成功率最高,采取同名异曲的方式进行改编的《高山流水》,给人以不同的文化体验和感受,但是无论怎样改编,《高山流水》都没有脱离其主要表达的知己难求、珍惜友谊的情感主题。
二、《高山流水》的艺术特色(一)题材特色《高山流水》这首民族声乐作品的题材主要选自传统民间的戏曲、民歌等艺术表现形式,在相关声乐艺术家、词作家将其与现代声乐艺术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再创作最终形成的民族声乐作品。
在众多改编的作品中,羊鸣作曲、韩静霆作词的这一版创作最为成功。
这一创作曲目在作曲风格上继承了古筝、古琴的悠扬流畅的曲风格调,强中有柔,柔中带刚,动静有致,给人以一种意境悠远的感觉。
在作词特点上,主要抒发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现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艺术特色在艺术特色上,《高山流水》采用的是二部式的声乐表现结构,创作主要采用的是试调的方法进行的,调式上采用转调,使得歌曲的接触面得以扩大,将作品的内涵进一步扩大。
在作品的带引子和尾声演唱环节,采用相对自由的散体结构,凭借柱式和弦的运用表现出高山巍峨壮观的意境美,又借助琵琶模拟出潺潺的溪水声,真正体现了“高山”和“流水”的特点。
三、《高山流水》的演唱技巧(一)旋律音和气息的掌握对于气息进行把握和调整是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技巧,对于整个声乐节目的表演效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高山流水》听后感(精选6篇)
《高山流水》听后感(精选6篇)《高山流水》听后感篇1高山流水,自古至今;悠悠扬扬,情深意长;乐声袅袅,韵味十足。
闭上双眼静静的倾听,乐声中一点点露出了中国古典乐器—古筝的魅力。
我听说过《高山流水》的典故,也知道这首曲子抒发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境。
但或我还悟不到这般境界,只想到了一幅美好的图画。
“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
”这是愉悦之情。
再是“目眩神移,惊心动魄。
”后又“轻舟已过,势就徜徉,时而余波击石,时而旋洑微沤……”旋律跌宕起伏,让人心潮澎湃。
这是先人们想到的画面。
水从高山上流下来,时而轻轻如烟,时而又如大雨,时而又如珠帘。
渐渐的大雨般过去又小雨淅沥了,进而似乎余震般又大了些,但很快又恢复。
水儿们一下激起了水雾,烟雾缭绕,似飘渺仙境。
突然声音重得不得了,似乎在怒吼,不那么温柔了,激起心中千层水花,可重中似乎有水儿敲石的悦耳。
慢慢的,慢慢的,又静了下来,小了,小了……一首乐曲结束了。
曲落,睁开眼睛,耳畔无声,我又听到了城市的喧哗。
多想再一次闭上眼睛,远离城市,穿越时空,再次来到那远古的山水之间,又多想我是那个伯牙的知音……《高山流水》听后感篇2一间古老的房子里,一位穿着古装的人演奏着古筝名曲——《高山流水》。
一开始,乐曲是清脆的,缓慢的,悠扬的,犹如风吹过水面后发出的宛转的声音。
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浓郁的树林和一条清澈的溪流。
乐曲第二部分弹奏出了一幅小溪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小溪快到尽头时急促的跳跃。
旋律不同的在变化,速度很快。
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拥挤的小溪正向万丈深渊奔腾而去,宛如一支军队向正前方的敌人杀去。
接着,乐曲描述了瀑布落下悬崖时的情景。
演奏者的身体随着音乐起伏。
神情也变得紧张起来了,好像怕瀑布落地后的水珠洒在她的身上似的。
她的手不停地在变化,时快时慢,旋律也变灵活起来,乐曲沁人心脾。
我似乎看到了瀑布飞流而下,不禁想起了李白写的一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 芳 。他 们 的 爱 情 , 许 多老 革 命 、 像 老 前 辈 的 爱 情 一 样 , 风 雨 中 浸 泡 , 坎 在 在 坷 中跨 越 ,通 透 着血 的 震 撼 , 泪 的 泣 憾 , 荡 漾 着仙 乐般 的 悠 扬 , 彻 着 战 也 响
鼓般 的激扬 。主人公 向 守志、 玲 , 张 一 个 是 老 红 军 . 个 是 老 八 路 . 们 是 在 一 他
么亲切 、 自然 。 “ 同志 ” 这 一 共 产 党人 .
到 了, 品味 他们 的爱情故 事 , 由心 而生
高 山仰 止 之 感
这 部 传 记 作 品 主 题 鲜 明 . 内 涵
而是 根 据 故 事 的 发展 自然 而 然 地 出
场 。 先 是 两 条 线 , 同一 个 方 向 并 列 , 向
无 情 未 必 真 豪 杰 , 产 党 人 最 懂 共
照 片 ,或 穿插 于 文 内 ,或 记 述 事件 , 或概 述 事要 , 作品增 色, 给 令人 赏心悦
目。 诗 若 画 的 字 词 和 语 句 就 更 多 了, 如
爱 情 故 事 。 对 革 命 伉 俪 “ 逢 相 知 太 这 相
抛 ” 认 为 .愿 意 抛 弃 、 可 以抛 弃 的 爱
地 用 新 的视 角 、新 的 理 念 盘 点 、提 纯
主人公 的爱情 经典 。
作 品 气 韵 充 盈 、令 人 玩 味 。
情 不 是 真 正 的 爱 情 。 他 们 用 行 动 改 写 这 一 名 诗 , “ 为 自 由 故 , ( 命 和 若 生 爱 情 ) 二 者 皆 燃 烧 ” 这 是 多 么 至 纯 。 至 美的 追 求 。他 们 高 擎 革命 和 爱 情 的
“ 命 原知坎坷 多。两心相 印意尤稠 。 革
一
生 苦 乐 忆 无 数 . 最 忆 太行 春 与 秋 。 ”
类 似 的 诗 句 , 书 中比 比 皆 是 ,或 配 于
圣火 .燃烧 出一 个又一 个辉 煌 ,革命 成 功 了,爱 情的故 事也分 外精 彩 。从
战 争 年 代 的彼 此 生命 牵挂 ,到 如 今 九 旬 多 高 龄 的 相 携 相 扶 , 幸福 地 安 度 晚 年 , 共 享 天 伦 之 乐 , 实 在 是 一 对 耀 眼 的 “ 情 寿 星 ” 爱 。
军事记 者
赤 心 之 交 响 大 爱 之 浩 歌
传 记 文 学《 高山 流水 》 品味
■ 朱 有 华
史 诗 般 的 爱 情 , 画样 的 颂 歌 。 诗 读
了 龚 志 聪 同 志 的 传 记 文 学作 品 《 山 高
流 水 》 一 个 强 烈 的 感 受 是 , 部 作 品 , 这
爱 情 价 更 高 ;若 为 自 由故 ,二 者 皆 可
君 妻 , 不 暖 君 床 。 暮 婚 晨 告பைடு நூலகம்别 , 乃 席 无
情, 共产 党人 最讲 爱 。 革命 和 爱情从 来 都不是 矛盾 的 , 因为要革命 要 事业 , 而
把 人 世 间最 美好 的 情愫 都抛 弃 了 , 更
太 匆忙 !在 用 大诗 人杜 甫的《 ” 新婚别》
点 出他 们 此 时 此 刻 的 心 绪 后 .笔 锋 一 转 ,推 出 了 革 命 者 胸 装 大 爱 的 雄 姿 , “ 辚 辚 , 萧 萧 , 团 长 率 领 的 队 伍 车 马 向 在 犬踏 步 前 进 。 步 翩 翩 , 朗 朗 , 东 声 平 县委机 关像往 常一样 活跃 着张书记 的 身 影 和 声 音 。” 读 这 字 字 句 句 . 然 阅 俨 两 幅 鲜 亮 亮 的 图 画 就 在 眼 前 .使 人 有
种 身临其境 之感 。
作 品 结 构 新 颖 , 闺 别 致 。 主 人 开 公是 两个人 . 两个人 不是平 均 用力 . 对
不 排 斥 , 都 是 风 景 。 ” 们 也 许 想 象 全 我 不 到 , 至 今 日 , 对 夫 妇 日常 生 活 中 时 这
仍以“ 志” 称 。 叫我一 声“ 志 同 同 互 你 守 志 ” 我 喊 你 一 句 “ 玲 同 志 ” 总 是 那 , 张 ,
不要说 “ ” 出奇 , 本质 上看 , 左 得 从 决不
是 个 真 正 的 马 克 恩 主 义 者 , 也 不 可 能
特殊 岁 月中相遇相知 相爱 的 , 爱情 、 其 婚 姻 注 定 非 同寻 常 , 个 中最 明 显 的特 点 就 是 。 命 加 爱 情 。 是 共 产 党 人 独 革 这
再就 是结合后 ,围绕 着革命 和爱情 的 主线 , 向着各 自的方向发展 , 时而结合
时 而 分 离 。 而 分 离 时 而 结 合 : 而 大 时 时
行 山 . 敬 互 勉 秦 淮畔 ” 六 十 多年 来 , 互 . 心 心 相 印 、 志 如 一 , 瑟 和 谐 、 桂 心 琴 兰
如 第 八 节 洞 房 一 夜 “ 月 ” , 个 主 蜜 后 两 人 公 暮 婚 晨 别 。 品 由 古 诗 写起 , 生 作 人
自古 伤 离别 , 何 堪 , 婚 别 ,结 发 为 更 新 “
立 于时代的 潮头 , 掘主人 公的情 爱 , 开 在 深 邃 厚 重 的 历 史 中升 华 , 史 亦 文 , 亦 亦诗 亦 画 , 满 精 神 气 象 , 溢 文 化 气 充 洋
息 , 人 以美的 享受。 给 这部 作 品展 现 并讴 歌 的 主人 公 是 开 国将 军 向 守 志 和 太 行 女 杰 张 玲 的
特的 爱情风景 线。 “ 命 加 爱 情 , 融 两 出 美 : 此 革 相 彼
是个真 正的革命 者 。我 们要 革命要 事 业也要 爱情 , 既要革命 好事 业好 , 也要 爱情好婚姻 好 ,在 革命和 事业 中更好 地 经营 爱情 ,在 爱情 中更好 地促 进 革
命 和 事 业 , 才 是 真 正 的 人 生 。 正 的 这 真 共 产 党 人 。 守 志 、 玲 两 位 老 前 辈 做 向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