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龙海市地理学科高考质量分析_4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目录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 (2(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 (2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新课标卷II (8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安徽卷 (17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3北京卷地理部分 (23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9福建卷地理部分 (29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广东卷 (34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40广西卷地理部分 (40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省地理卷 (44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图2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5.该区域位于(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6.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龙海市地理学科高考模拟试题(一) (4)教学文案
2013年龙海市地理学科高考模拟试题(一)(4)2013年龙海市地理学科高考模拟试题(一)龙海二中地理备课组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中国某区域植被区分布,读图回答1~2题图11、影响122°E沿线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 地形D.大气环流2、科尔沁沙地位于农业和牧业交错地带,生活在当地的蒙古族部落和申原汉族往来密切。
近百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不断扩大,已达12.4万平方千米,其原因不是A、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B、处于农牧交错地带,农业不断侵入牧区C、汉族人迁入,人口增加D、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增大图2为厦门市著名旅游景点日光岩的照片,日光岩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图3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种类,①~⑤代表地质作用。
读图回3~4题图2 图33、图2中岩石形态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A.海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 地壳上升运动D.风化作用4、图3中的岩石与图2中的岩石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B.乙C. 丙D.丁读图4和图5,回答5~6题。
图4 图55、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大气环流6、下列关于两国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源是影响甲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B、我国与甲国之间在能源领域有着密切合作,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部分天然气来自于该国C、由于光照不足,乙国不适合发展种植业D、M河的航运价值低于N河,但水位季节变化大于N河图6示意我国西南某重工业城市H市及其周边地区,表1为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据此回答7~8题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蒸发量130.4 182.4 271.0 298.7 314.3 233.2 190.2 174.9 137.9 129.2 103.8 97.7 mm降水量3.0 2.14.4 14.6 51.6 143.5 191.4 177.0 137.6 49.1 15.2 3.4mm图67、下列有关该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为主,利于本区蔬菜远销北方市场B、该地区山地多,相对高差大,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C、该地区河谷地带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种植水果D、由于受到冷空气南下的影响,该地区河谷地带冬季气温较低8、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不包括()A、劳动力丰富B、工业基础较好C、水电充足D、技术力量雄厚图7为某国南部部分区域图,2013年3月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于在该国德班举行。
2013届高三省质检地理学科质量分析_3
2013届高三省质检地理学科质量分析龙海市中学教研室郑卫明一、试题总体评价1、题型比较平稳,无偏、难、怪题;从难度设置上看,基础题、中等题、难题基本保持4∶4∶2的比例,考查的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图(表)文并茂,试卷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表述的图象和文字两大系统。
2、试题强调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的主干知识涉及城市功能区布局、等值线、水循环、河湖补给、人口结构、气候、地球的运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区位因素、交通、海洋地理(南海珊瑚礁)、自然灾害与防治(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环境保护(灰霾)等主要内容。
3、地理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图表题在常态中求异,如图4人人口结构示意图是常见的图,但有两大新意:①60岁以上的男女性别比例中有明显的差异;②0~4岁5~9岁的人数也有明显的差异;表2中常见的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变异为“蒸发量与降水量”等。
综合题稳中求新,与以往传统考查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不同,本次试题更侧重于从因素细化....的角度去考查。
如37题(1)考查“立体农业的地形条件”,而不是简单考查“地形特点”;37题(2)考查“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而不是简单考查“自然条件”;37题(3)则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本地蔬菜远销北方的限制因素,而非简单考查“社会经济条件”等。
试题的思维空间与思维量适当,逻辑联系紧密,科学性强。
4、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素养和探究能力,注重对基本地理技能与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以图文形式呈现,据图和材料设置问题,考查学生现场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如37(2)考查学生根据图12和表2 (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中的信息构建水果生产的气候条件(光、热、水、温度及灾害性天气等影响因素)的知识能力;37(4)考查学生根据现场给定的材料和图12的信息构建农产品深加工的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生产规模、能源、工业基础)的知识能力等。
5、试题融入的生活气息很强,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理念。
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评卷心得与体会
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评卷心得与体会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我能被选拔参加2013年高考阅卷工作,感谢学校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能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同时也感到自己对全省考生的责任重大,工作中兢兢业业,被评为优秀评卷教师。
当然从中获得更多的是深刻体会和反思。
一、高考阅卷是公平、公正、严明的。
1、评卷说明公平、公正、严明。
2、试阅一下午,找问题,再修正答案。
3、今年地理试题首次采用一卷双评制(一评、二评),即一份试题两位评卷老师共同评阅。
评卷要求一二评分值不能超过2分,若超过2分即被视为无效卷,需第三位老师来重新评阅,第三位老师的分数更接近哪位老师的分数,就取那位老师的分数为学生的最终分数;如果第三为老师的分数差值仍然很大,则直接有专家组共同评审,评审的分数为学生最终分数。
若一二评分值超过4分,即被视为恶评卷,阅卷组长就会找阅卷老师谈话,试卷直接进入专家组评审程序。
因此,阅卷要求和程序是公平、公正、严明的。
二、评卷发现的问题1、基础知识弱,“三基”不扎实,特别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宏观把握不够。
2、审题能力弱,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技巧和能力,答案啰嗦,繁琐不沾边。
3、文字表述能力弱,语言规范性差。
条理不清晰,答案不规范、准确,语言俗套,不专业。
4、知识迁移弱,思维不活跃,知识提取、重组、应用能力较差,抄袭题干做答案现象严重。
5、学生字体潦草,字体小,字迹不清晰,卷面不整洁。
三、给老师和学生的建议1、从教学角度,要注重基础落实、主干知识点、考点。
从学生方面,学生一定要会记、弄懂、会答。
高考地理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以及学科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是解答好地理试题的前提。
而导致学生考场失分的首要因素也应是平时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得不够扎实。
2013年龙海市地理学科高考质量分析
2013年龙海市地理学科高考质量分析龙海市中学教研室郑卫明一、试题总体评价1、命题科学,题型稳重,图文并茂,图表新颖,背景材料传统中有新意,充分体现考试公平性。
从总体上来看,试题的命制,比较科学且符合考试说明和课标的的要求,试题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背景材料要么新颖,要么传统经典,充分体现所有考生一视同仁的考试公平性。
题型在平稳中有新意,考查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如6~8题的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和9~10题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都是崭新的题型,但考查的知识点与气候、河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紧密结合,并没有偏题;图12中的附图“M城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这种图很常见,但图中的降水数据递增值却由常见的“50mm”变为“4mm”,考查的落脚点是学生有没有仔细读图等。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难度有所上升,试卷的估计难度值大约在0.50左右。
2、重视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地理试题立足基础,突出地球运动、等值线、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河流的地貌、城市的区位、循环农业的区位及作用、工业区位及空间分布特点、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和3S技术应用等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强调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考查方式主要是应用高中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涵盖初高中地理知识,突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融合。
如37题以重走“古丝绸之路”主题活动为线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让学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对“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3、试题充分运用地理图像,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全卷地理部分共有10幅图表,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表述的图象和文字两大系统,且图表类型多样,有区域地图(2幅)、景观图(1幅)、剖面图(1组),结构示意图(1幅)、等值线地图(2幅)、关联结构图(1幅)、数据表格(1幅)和其他地图(1组),考查图表的落脚点是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第37以西北地区为背景材料,以人地发展为主线,从气候特征的描述,到城镇区位的自然条件,再到地理原因的分析运用,进行层层递进设问,逻辑关系清晰,充分体现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龙海二中2013届高三年各学科漳州市质检质量
龙海二中2013届高三年各学科漳州市质检质量分析语文2013年漳州市质检语文试卷研读体会龙海二中高三语文组郑宝红(一)质检卷分析:2013漳州语文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模式与2012年高考卷一致。
古诗文阅读(27分),名著(16分),经典阅读(24分),现代文阅读(24分)语言文字运用(16分)作文(70分)。
1名篇默写考查范围广,涉及初高中教材,考查从字形,读音,语气等方面入手,至暧作之也,还有学习习惯上错与漏,多写等方面的毛病。
2文言实词考查难易适中:“数”作为多义词,在古汉语中属于常见字词,“数落”的词义在初高中教材中的解释并没有出现过,虽是常见字词,却增加了难度,文言文翻译注重考查古今异义,“冠军”,古汉语是两个词,现代是一个词,但词义变化还是可循,对古汉语具备一定常识的同学不怕不能准确翻译。
3古诗文鉴赏注重理解的合情合理,考查的是多种表现手法。
4名著比较侧重中国经典的考查:简答题考查的是《三国演义》的关羽,《红楼梦》的黛玉,有展示情节内容,考查学生对经典阅读的深度,但又不至于偏狭,都是作品中鲜明形象。
5经典出题方向性明确,考查孟子议论的鲜明特点比喻论证,出题的规范在文学类阅读部分也体现充分。
(二)答题情况分析:从整份试卷来看,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名著文学类阅读时文评说,近半数同学可以得满分或接近满分;经典,论述类阅读,实用类阅读语言表达题得分偏低。
原因分析如下:名篇默写篇目难度偏低,较容易得分。
实用类阅读是大部分学生的首选,如果不加以分辨,就会导致滑铁卢,这次的文学类更容易得分,大概命题老师有意矫正学生的答题习惯,分散学生对传记文学类阅读的注意力。
语言表达题失分惨重,不能不引起老师和同学的重视。
(三)今后复习教学策略的调整:1对篇幅大长的课文背诵要求也要严格,本题力求满分。
2经典阅读还要花时间,特别是早读时间。
3文学类阅读的指导在第二轮复习还要适当增加练习量,既然文本类阅读文体不好预测,练习也不好凭空臆造,那就对有把握的文体(散文,小说)阅读做稳打稳扎的复习。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15页精选文档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一、试题特点评析 1.平实中有见地。
今年的高考试题给学生的感觉是似曾相识,因为许多考点都练过,但命题角度有新的变化,彰显出平易近人的特质。
试题不是通过难度来提高区分度的,而是注重思维的起点和终点,入题容易出题难,在朴实的考查中显得非常高明。
例如:第一组题以鲜切花的生产与销售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
从该组题在全卷的位置来看,命题者有意识地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给学生答题的信心,让学生平稳入题。
尽管如此,在解题时需要突出位置影响分析,即抓住纬度位置,突出热量优势;抓住相对位置,突出距离优势。
2.主干中有细节。
地理试题常常围绕具有典型学科特征的如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主干知识命题,以知识为载体,能力立意特点鲜明。
虽然围绕地理主干知识命题,但在具体知识的考查上却非常细化,甚至体现在思维细节上。
在答题中,无论学生在哪一个知识点上认识模糊,都会造成判断失误。
例如考查气候知识的题目有第1、4题和第36题第(1)小题,考查纬度位置影响下的热量差异、地形影响下的降水差异及气温较高的原因分析。
试题一方面在细化考查主干知识,另一方面考查的思维能力也更为细化。
如第36题第(1)小题,有很多学生答不出“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等要点,究其原因是学生不能关注“山高谷深”的细节及其带来的影响,即“山顶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并沿山体滑至谷底,随着高度的降低,气温升高,使位于河谷的攀枝花气温相对较高”。
又如第10题与第36题第(2)小题同样是对天气的考查,但前者强调天气系统运动变化之后的天气特征,后者则要求通过位置、地形进行推断和描述特征,二者能力立意的着眼点也大不相同。
3.推断中讲证据。
地理学科更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解题过程注重前后联系,得出结论要有理有据,保持思维的连贯性,推断强调提供有力的证据。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学科试卷质量分析报告.doc-4
猪场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及答题情况
质
量
分
析
报
告
八年级地理学科
分析教师:杨慎、李华
二0一四年一月七日
猪场中学试卷水平和答卷质量分析评价表
定性分析
改进措施
备注:
1、成绩分布参考标准:在教学状况正常、考试命题适宜、试卷评阅严谨的前提下,考生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2、关于“定量统计”中几个项目的说明:
①“答对人数”指得分在该题满分的90%及以上的人数。
②各题“难度系数”Pi= ,难度系数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
分析参考标准:
一般情况下,试卷平均难度系数>0.7 为试题难度低;= 0.7 为难度较为适中(选拔性测试=0.5左右为宜,通常期中、期末考试为目标参照性考试, 可
适当偏高);<0.4 为难度高。
难度适中能更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情况。
教务主任(签字):易琳评卷组长(签字):
二0一四年一月七日。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4年高考复习建议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4年高考复习建议农兴中学钱旭东2013年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基本上保持了往年的命题思路,总体上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突出了能力立意的导向。
试题以《2013年地理高考考纲》以及《考试说明》为依据,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学习有用的地理),试题立意新颖,设问灵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较好地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总体来看,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具有稳、变、新的特点,无偏题怪题,无“超纲”内容,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一套适于人才选拔的优秀试卷,一、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评价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赋分为100,对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考查侧重不同。
其中必修一涉及的题目是28题、29题、30题、31题、32题、33题和34题第(1)问等,共38分;必修二涉及的题目是23题、24题、25题和35题第(2)问等,共26分;必修三涉及的题目是27题和35题第(3)问等,共15分;选修考查了自然灾害即34题第(2)问和环境保护即35题第(1)问等,共21分。
试题共出现了4幅区域地图,2幅坐标图,1幅示意图。
试卷结构稳定,选择题11题共44分,非选择题2大题共56分。
二、2013年安徽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1.以学科主干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作为命题的重点从2013年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没有变,不回避已考查过内容的命题思路没有变。
今年安徽卷试题涉及的主干知识有:河流水文特征、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城市化、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
其中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大。
当然对这些主干知识的考查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再现或简单的知识堆积,而是对知识经过深入的整合和加工,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命题和考查。
2.更加注重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必然要在地理试卷上得到体现,尤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试题必将加强对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如第35题。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反思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反思刘东安2013高考结束了,从文综成绩来看,基本考出了我校学生的水平,全市整体文综分数都不是很高,220多分都算高分。
我校文综最高分是150多分,与平时相比很大的差距,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去深思。
首先对试题进行分析1.试题结构必答部分有选择题11道(44分);非选择题36题(22分)、37题(24分),(共46分);选答题在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任选一题作答(10分)2.各个知识点的分布和考查的范围3.总体评价仔细研读新课标文综地理试题,试题总体难度超过去年,选择题3-8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容易错选,而综合题36(1)、(2)题,37(1)、(2)题,需要考生基础知识扎实,整合能力要强,整张试卷没有偏、难、怪题出现,突出了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4.试题特点分析(1)试卷突出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旨的命题思想。
试题对考生逻辑思维、综合思维等地理思维能力进行了重点考查,如选择4、7、8题,只看题干,考生难免迷惘,只要通读全题、认真分析材料,则不难作答。
虽然没有偏、难、怪题,但考生想拿高分也不容易。
只有那些地理素养深厚、答题习惯良好、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拿到较高分数。
11个选择题,思考量都比较大,稍有疏忽就可能丢分。
而主观题的36题、37题就分别以我国四川河谷城市攀枝花和非洲维多利亚湖区为背景区域进行相关考查。
这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使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以致用。
(2)主干知识是高考的常考点,甚至是必考点,这已成为高考永恒的主旋律。
今年文综地理试题的考点主要包括:天气系统、自然带、天气、气候、人口的变化、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区域定位、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等。
而难度较大的地球运动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出现,但并不意味着地球运动会在高考试题中永久消失,但是难度应该是会降低。
2013年第一次省统测地理试题分析
高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及二轮地理复习备考策略高三地理备课组一、2013届高三学生地理知识现状分析从此次省统考情况来看,本届高三学生地理基础较薄弱,表现:(1)读图、识图、析图、绘图能力不强,拿到题目不知道如何下手,不会捕捉地理信息;(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答题不完整、漏洞多;(3)答题不规范,地理专业术语用得少,口水话语多,得分不高;(4)平时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分析理解不够,不会归纳整理;(5)思想上重视不够,认为地理短期内能够赶上的人多,忽视平时知识的积累;(6)只注重资料书而忽视书本,有点舍本求末,且有的同学买资料只图数量不讲质量;此外,课时紧、内容多,提速压力大。
因此地理基础知识的训练、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而,紧扣地理科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是决胜高考的重要保障。
二、备考策略(一)、重视主干知识教学,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在高三教学复习中应化繁为简,重点要讲透,难点要讲清,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应大胆删去。
教师应很好地把握主干知识,使学生更集中时间和精力,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二)、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复习,加强读图能力培养。
1.区域定位的训练。
(1)选用高考试题训练区域定位。
(2)通过经纬线训练区域定位。
2.区域地图的训练。
区域地图的训练主要包括读图、填绘地图、分析地图三种方式。
3.区域对比训练。
4.正确处理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
(三)、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增添新信息、新材料,让学生见多识广,把握深度与广度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及生活实际,针对社会现实,确定主题进行综合认识,多角度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严谨性、针对性。
四、改进措施1、讲: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提升能力。
如区域地理讲授顺序:①弄清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区位关系;②本区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交通等;③相似区域的比较2、练:精选精练,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一、立足学科核心知识,注重能力考查2013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考查重点,注重从时间变化与空间差异两方面揭示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思维方法的运用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为考核目标,注重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整体把握,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今年所有试题均提供了充足有效的背景资料,材料信息明确,节省了考生读取信息的时间,也避免了因考生对试题涉及区域的熟悉程度不同导致的答题差异。
如第27题,从文字材料中可提取原料和市场信息,从图中可读取石油资源信息。
二、合理设问,实现多层次、多角度考查今年的地理试题,同一题目的不同设问间、不同试题间均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实现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等地理学科能力的目标。
选择题分为4个题组,一方面从不同角度考查地理知识的运用及其相关能力。
如第Ⅰ题组,在考查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的同时,还考查了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从不同的层次考查地理知识的运用及其相关能力。
如第Ⅱ题组,在考查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成因。
三、创新设问情景,凸显学科本质特征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时空差异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
以不同类型的地理单元为载体,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来分析、评价、论证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突破。
4组选择题、2个学科综合题以及3个选做题,均以不同类型区为载体,科学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
与要素相对均一的地理单元相比,不同地理单元的过渡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更复杂,更有利于揭示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海南卷)解析版
该套试题考查知识点考点覆盖面广、跨度大,考点细,涉及中国地理(第4、5、8~14、18~20题)、世界地理(第1~3、6、7、15~17题)和地球、地图(第15、16题)与等值线(第4、17题)以及必修一(第1~3、4、8~10、17、22题)、必修二(第5、6、11、12、18~20、21、23题)、必修三(第7、13、14)、旅游(第24题)、自然灾害与防治(第25题)、环境保护(第26题)等等,知识点较全面,在地球地图(15、16)与等值线部分(第4、17题)的考查难度大,总体难度较适宜的。
选择题部分,第1~3、4、8~10、17道涉及自然地理,其中第4、11、15~16题难度较大,第2、5、6、11~14、18~20道涉及人文地理。
综合题第21题以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年楚河为载体考查学生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第22题以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曲流处地貌形成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第23题以经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考查交通运输条件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24题借助热点地区日本琉球群岛考查旅游优势区位条件分析,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
第25题以洪泽湖流域为载体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整治,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第26题以我国干旱区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载体考查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此题涉及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本试卷突出图表解读和分析能力考查,共26题,有12幅图,考查学生读图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涉及区域定位的试题难度偏高,如第1、4、18、19、21、24题。
该试卷还特别注意区域农业生产的考查,如第4、5、12、18~20、21题,强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试卷注重河流相关的知识点的考查,如11、12、13、14、18、19、21、22、25题,借河流考查了聚落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河湖的水文状况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悬湖形成及与洪灾的影响等等,考查学生对河湖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高考试题阅卷分析及高考命题走向
试题链接(2012江苏卷25-26题)
例11(一调21-22题)
二、试题分析及阅卷反思
(一)选择题
6. 以区域图像为载体,提供新概念,考 查学生通过对新概念的理解,分析地理事 物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的能力
例12(一调23-24题)
试题链接(2012江苏卷11-12题)
试题链接(2012江苏卷5-6题)
综合题从地理 核心问题出发,综 合考查了学生对于 地理信息的获取和 解读的能力,描述 和阐释地理现象的 特征和分布规律的 能力,运用地理原 理和正确的地理观 念尝试解决地理问 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及阅卷反馈
(一)选择题
1.以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学观察能力和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一调1-3题)
(一)试卷和试题特点
• 彰显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时代性、 和实用性的基本特点, • 考查内容覆盖面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比重相当 , • 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 基本技能的考查,
一、试卷总体分析
(一)试卷和试题特点
• 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命题方式灵活, • 区分度与信度较好,难度与近两年的高考 试题比较接近。
景观图片
北京时间:19∶16
等值线图
剖面图
统计图表
示意图
区域图
选择题主要考查内容
一、试卷总体分析
(二)试卷结构
• 综合题特点:紧密结合地理学科热点,加 大了对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时代性 和实用价值等学科特点的考查力度。 • 综合题考查内容:等值线、地形特征描述、 气候、城镇分布条件、城市功能区、水电 站及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自然灾害 及防治、环境问题等
2013全市一调 地理试题分析及阅卷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龙海市地理学科高考质量分析龙海市中学教研室郑卫明一、试题总体评价1、命题科学,题型稳重,图文并茂,图表新颖,背景材料传统中有新意,充分体现考试公平性。
从总体上来看,试题的命制,比较科学且符合考试说明和课标的的要求,试题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背景材料要么新颖,要么传统经典,充分体现所有考生一视同仁的考试公平性。
题型在平稳中有新意,考查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如6~8题的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和9~10题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都是崭新的题型,但考查的知识点与气候、河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紧密结合,并没有偏题;图12中的附图“M城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这种图很常见,但图中的降水数据递增值却由常见的“50mm”变为“4mm”,考查的落脚点是学生有没有仔细读图等。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难度有所上升,试卷的估计难度值大约在0.50左右。
2、重视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地理试题立足基础,突出地球运动、等值线、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河流的地貌、城市的区位、循环农业的区位及作用、工业区位及空间分布特点、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和3S技术应用等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强调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考查方式主要是应用高中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涵盖初高中地理知识,突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融合。
如37题以重走“古丝绸之路”主题活动为线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让学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对“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3、试题充分运用地理图像,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全卷地理部分共有10幅图表,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表述的图象和文字两大系统,且图表类型多样,有区域地图(2幅)、景观图(1幅)、剖面图(1组),结构示意图(1幅)、等值线地图(2幅)、关联结构图(1幅)、数据表格(1幅)和其他地图(1组),考查图表的落脚点是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第37以西北地区为背景材料,以人地发展为主线,从气候特征的描述,到城镇区位的自然条件,再到地理原因的分析运用,进行层层递进设问,逻辑关系清晰,充分体现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4、联系乡土,渗透社会热点,反映时代特征。
地理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践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适度体现乡土地理和福建特色,将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融入、渗透到高考试题中,如:1~2题,闽浙丘陵发展循环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3~4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空间变化,40题(B),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引导考生关注热点,热爱家乡,学以致用。
5、题目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性,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理念。
此次地理试题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如11~12题,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在落实新课标“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对引导学生重视开展问题探究等实践活动,让积极开展课改的学校及学生在考试中受益。
6、强调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此份试卷中的题目排序注重先易后难的原则,还出现了“送分题”,很好地体现了对中低等水平学生的关注和人文关怀。
如第1题组是全卷中最简单的题目,属送分题;第2题组难度稍增,也属容易题;从第3题组开始难度才逐渐加大;在同一题组中也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梯度合理,呈现出能力层次的递进和思维的逐渐展开,如37(1)描述气候特征和37(2)指城镇的区位条件这两小题比较容易,而37(3)简析交通方式转变和37(4)分析经济特区的社会经济原因,综合性比较强,难度也就加大了。
不足之处:有些题目有故意刁难学生之嫌,如第6~8题,答案的模糊度太高,题目设定“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为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但又不告诉学生此时为什么季节或月份,平均气温24℃有可能在春夏之交、夏季和夏秋之交,但春夏之交江淮地区多梅雨,夏季有伏旱因此越往北气候舒适度越好,夏秋之交雨带回撤也可能,让学生绞尽脑汁,浪费了许多时间还是走进了“死胡同”;37题材料中描述M城附近的特征“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咬文嚼字的实在难懂,不看这些文字仍然不影响做答;37题材料中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 城及其西部口岸)的“口岸”,让有些学生误以为该地是沿海地区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部分错得比较多的是⑥⑧⑨⑩。
⑥的错因是:不能从气候舒适度的定义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逻辑推理和横向对比的能力差等。
本题的解题思路应是——D为一般区(题材已设定),a、e纬度高,气温相对较低,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b为舒适区,c有长江流经湿度大,两侧有低山阻挡,河谷地区温度适宜,风速较小,所以为最舒适区。
⑧的错因是:审题不仔细、基础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差。
本题的解题思路应是——该地位于江淮地区,3、4 月份受冬季风影响,温度偏低;7 月份出现伏旱天气,空气湿度小;9、10 月份可能受台风天气影响,风速大;而5、6月为春夏之交,气温不会太高,此时又是梅雨季节,和风细雨,空气湿度较大,为本题最佳选项。
⑨的错因是:审题不仔细,没有看到河流“中游”的关键词;基础能力差,冲积扇和洪积平原发育在山前,多在河流上游,河漫滩平原一般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河床宽广,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河流下游入海口处。
⑩的错因是逻辑推理能力差。
本题的解题思路应是——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便形成了这一特兀的地貌景观。
沙丘形成主要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面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入而较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非选择题部分总体而言,综合题37(3)、37(4)、40A(1)和40B(1)学生答的比较不理想,而37(2)城镇的区位在《区位专题3》中有专门的归纳并结合典例分析,40A(1)和40B(1)的“措施”在《自然灾害》和《地理高考中常见的答题模式》也有专门的归纳,因此这三小题学生答的基本都不错。
37题(1)主要存在的错因是读图不仔细,只看到降水的柱高,没有注意看到图中的降水数据递增值却由常见的“50mm或100mm”变为“4mm”,因而误以为夏季高温多雨。
37题(2)主要存在错因是地理的知识结构不扎实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差:首先城镇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农牧业区的城镇的发展还与地理当地的水草状况息息相关,很多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不扎实而导致漏答。
37题(3)主要存在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比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弱,没有抓住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的特点“铁路运输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适合长距离运输”来展开分析,而是泛泛而谈,答不到要点。
37题(4)主要存在问题:①基础知识不扎实,如将“口岸”当成港口,回答成“海运交通方便”;②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忽视了“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等要素;③知识迁移能力差,经济特区选址不能借助工业区位选址来作答。
40A 海洋地理主要存在问题:①审题不认真,如第(1)问中“海岸线变迁的特点”和“原因”只答其一;②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如不能从图中读出港口数量增加、海岸线变直等信息;③知识结构不扎实、推理能力差,海岸扩张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很多学生只答其中的一方面。
40B 自然灾害与防治主要存在问题:①审题不仔细,如第(1)问中“冻害的影响”和“冻害高发的原因”只答其一;②知识结构不扎实、答题思路不清晰,如“冻害的影响”很多学生只答“农业减产”,而“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大都没答到;“冻害高发的原因”考生大都只答“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而“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大都没答到。
40C 环境保护龙海考生少有人答不进一步分析。
三、教学建议1、夯实基础,过好基础关。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怎么去获取知识,另外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从高考的趋势来讲,仍然是以考纲为依据。
出题更会从地理学科特点的角度去考虑。
自然地理方面:一些地理的基本的概念、原理、规律,应该说是不变的,这也是地理兼理科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而人文方面:因为现在总体来讲都是案例式的教学,无论是哪一套教材,可能同样的一个考纲要求、课程标准,案例有的可能是国外的,有的可能是国内的,但是要求的一些基本理念,基本的分析方法,应该说是有着共同之处。
2、要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专题复习。
通过近几年的高考,我们发现高考命题总是围绕地形、气候、河流、水循环与洋流运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地球的运动、区位因素、海洋、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主干知识来设置问题,我们龙海高中地理课改中心指导组已整理了地球运动、气候、河流、水循环与洋流运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河流、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综合区位、等值线、海洋、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13个专题及多份精选试题汇荟供大家复习参考,这些专题呈现有效性在近几年高考中已得到充分的证实。
在专题复习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过程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
3、近年的高考及高考模拟中图表题是一大“重头戏”,在备考中有加强图表的强化训练。
指导学生读图表要注意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关系,要注意观察图表中的注记(文字和数据),要善于抓住曲线和柱状图表的关键转折点,并要注意知识点间的比较、判断、分析、描述、推理和论证。
4、要加强空间定位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对重要的地理区域的经纬度、轮廓特征要注意归纳比较和总结,并辅于练习加深记忆,虽然近年来高考中没有强化区域定位的考查,但若考试中学生判断出具体的区域后,很多与该区域相关的地理信息就会在头脑中呈现出来,从而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所以平常的教学中区位的空间定位的训练是必要的。
5、加强学生现场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结构能力的培养。
近年的地理高考非常重视现场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结构能力的考查,如今年的37(2)“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如果学生知道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及地理位置等去分析,基本上不会失分;37(4)“经济特区选址”如果学生要从地理位置、资源、农业、交通、旅游和国家政策等方面来分析,则得分也是相当高。
因此一些重要的知识体系结构该记的一定要记,详见《地理高考中常见的答题模式》。
6、关注社会现实,渗透课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