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式经济增长的微观制度基础教材

合集下载

经济学与创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学与创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学与创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经济学与创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今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创新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经济学家们对于创新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而且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践指导。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

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创新是指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引入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过程。

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可以激发整个经济系统的活力。

经济学家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它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实现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学科,对于创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创新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创新活动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

创新经济学包括创新推动力理论、创新的市场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内容,进一步认识了创新对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理论1. 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进步的源泉就是创新。

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创新活动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2.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知识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作用。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创新是一种累积性过程,通过在研发和教育投资等方面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增长。

四、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实践实践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来促进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1. 加强教育与研发投入:教育和研发是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教育和研发投入力度,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政策支持,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

新教材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新教材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识记创新的社会作用的表现。

2.理解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知道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2.借助理论创新的意义,推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3.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4.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判一判] 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就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更新上。

( )提示:错误。

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既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更新上,还体现在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对象的开辟等方面。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判一判] 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提示:错误。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日益扩大,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判一判]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理论创新决定的。

( )提示:错误。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方式决定的,而不是理论创新等因素。

创新的社会作用[创设情景]近年来,山东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政策、新业态、新品牌、新布局,使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新增100多亿元,平均增幅超过15%,在强力支持山东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还推动了山东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和谐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与科技革新的大潮中,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其评价,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我们将回顾和梳理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基础。

我们将深入剖析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包括创新的类型、特点、过程和机制,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实践路径。

我们将构建一个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和潜力,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经济学、管理学和创新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包括内生增长理论、创新系统理论以及知识溢出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学基础。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活动,而不仅仅是传统经济学中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积累,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系统理论强调了创新活动的系统性特征。

创新不仅仅是个体或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一个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等多个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创新的系统过程。

在这个系统中,各个主体通过知识共享、资源互补和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知识溢出理论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微观机制。

知识溢出是指新知识或新技术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非自愿性传播和应用,它可以促进技术的扩散和知识的共享,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和正外部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内生增长理论、创新系统理论和知识溢出理论等多个方面。

版政治必修4课件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版政治必修4课件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特别提示 走出“创新”认识的误区
(1)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
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和旧思想进行否定。但
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
包含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东西。
第十四页,共18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3)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 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 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条件(tiáojiàn)。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 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tiáojiàn),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 利用客观条件(tiáojiàn),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第十页,共18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例题1】 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 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 展(fāzhǎn)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
()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fāzhǎn)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fāzhǎn)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第十一页,共18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数字经济学:微观经济卷

数字经济学:微观经济卷

阅读感受
这本书从数字经济的微观层面出发,探讨了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个体的决策、 市场均衡和市场效率。通过分析数字市场的供需关系、网络外部性和市场垄断等, 作者揭示了数字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
阅读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数字经济的强大力量。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 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商品和服务信息。同时,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市场更加公平和透明。
目录分析
在这一部分,作者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的微观经济机制。作者阐述了数字经 济中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及其对市场的影响。接着,作者分析了数字经济中企业的 运营模式、竞争策略以及市场结构的变化。作者还讨论了数字经济中的创新与创 业、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等问题。
目录分析
在这一部分,作者对数字经济的市场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作者介绍了数字 经济中的平台经济、网络外部性等概念。接着,作者分析了数字经济中的市场集 中度、竞争格局以及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作者还讨论了数字经济中的市场势力、 市场绩效以及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精彩摘录
这句话表明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现代经济 的重要驱动力。
“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
精彩摘录
这句话阐述了数字经济出现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表明了数字经济的出现是技 术进步和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
精彩摘录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 这句话强调了数据在数字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说明了数据已经成为数 字经济的基础。
阅读感受
书中还提到了数字经济的监管问题。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监管机构需 要加强对数字市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这让 我意识到,在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市场监管和法律制度的完善。

《微观经济学》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微观经济学》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运行机制。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还将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情况的通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课程名称和课程代码1.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2. 课程代码:XXXXXXX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4.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情况的通联。

三、课程内容和大纲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研究对象与范围- 供给与需求- 市场均衡与效率2. 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与数量- 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分析3. 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垄断市场与垄断定价- 寡头市场与寡占市场- 其他市场结构与行为4. 生产与成本理论- 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生产要素的组合与选择- 成本理论及其应用5. 基本经济学分析工具- 边际分析-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价值理论与效用理论6. 不完全信息与不完全契约- 不完全信息的影响- 不完全契约的分析- 不完全信息与不完全契约的经济学解释7. 相关案例分析-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 微观经济学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情况的通联。

3. 研讨与研究相结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五、课程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占比:30- 包括课堂讨论的积极参与、小组研讨的表现、课外阅读的总结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课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课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
技术创新
引入先进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
制度建设
完善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创新驱动 的制度体系。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机遇。
市场培育
扩大市场需求,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和市场拓 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1
需求分析
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痛点,寻找创新机
创新设计
2
会。
通过研发和设计,提出新产品或服务的
创新方案。
3
试验验证
进行实验和测试,验证创新方案的可行
推广落地
4
性和效果。
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并实现商业化运 作和推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案例分析
特斯拉电动汽车
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能源理念, 引领电动汽车行业,改变出行方 式。
阿里巴巴电商平台
基于互联网技术,打造了全球领 先的电商平台,推动商业模式创 新。
微信移动应用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创造了全 新的社交和支付方式,改变人们 的生活方式。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影响与前 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竞 争力提升。
总结与展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需要全社会共 同努力,不断创新和改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PPT课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引入新观念、新 技术和新业务模式来推动创新和转型。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定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的是以创新为核心,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战 略思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创新驱动文献综述

创新驱动文献综述

创新驱动文献综述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提出的战略之一,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下是对该主题的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创新驱动方面的研究情况和成果。

国内学者较多从宏观角度探讨创新驱动。

关弘等(2016)在《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回顾、评价与展望》一文中回顾了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他们认为创新驱动是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问题的关键,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基础研究能力,优化政策环境等。

国内学者也从产业和企业层面探讨创新驱动。

杨洪生等(2018)在《中国新经济时期创新驱动新路径研究》一文中指出,创新驱动需要在新经济时期进行新路径的探索。

他们提出了从制度、战略和资源等多个角度考虑的创新驱动路径,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克里斯·弗里尔和卡尔·诺内等人(2018)在《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解决方案》一书中,探讨了创新驱动战略对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他们认为,创新驱动战略可以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他们提出了一个包括五个方面的创新驱动框架,即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社会创新。

创新驱动也与其他领域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育领域,创新驱动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赵力等(2017)在《创新驱动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创新驱动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实践教学和团队合作等。

创新驱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创新驱动的研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层面、产业和企业层面、可持续增长和教育人才培养等。

这些研究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国际学术界对创新驱动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论框架尚不完善、实践经验有限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2课创新驱动发展 优秀课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2课创新驱动发展 优秀课件
②释放更多创新活力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思考:什么是时代精神? 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 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 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
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并 思考: (1)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是否 会超越人类?为什么? (2)人工智能在给我们提供生 活便利的同时,还会带来哪些挑 战和问题?
沙特阿拉伯公民 ——机器人索菲亚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 族禀赋。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和教育创新。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创 新型人才。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 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道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 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⑤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良好 风气。⑥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⑦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
智慧家庭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 或暖气已经打开,饭菜已经自动煮好,可 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 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 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可以说 “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 明了什么道理?
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 让生活更美好。
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时期 ④有助
于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我国手机的品质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3、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 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 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 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

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逐步扩大和提高的过程,它是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

经济增长可以促使一个国家的居民享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提升其综合国力并加强国际竞争力。

支撑经济增长的方式因国情、地理、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而异。

本文将深入论述经济增长的方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可分为投资驱动、创新驱动、人力资本驱动以及制度优化驱动等。

下面我们逐个进行详细说明。

一、投资驱动投资驱动是通过增加资本积累来推动经济增长。

投资是引导各种资源流向生产领域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投资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升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往往需要大量的固定资本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教育、医疗、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投资,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二、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可以改变生产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科技行业一直是实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策略的典型代表。

例如,美国硅谷地区就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产业聚集区,以其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人力资本驱动人力资本驱动是指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来推动经济增长。

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资源,推动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提升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关键。

例如,印度通过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为其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四、制度优化驱动制度优化是指通过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来推动经济增长。

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公正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新加坡以其透明、高效的政府和清晰的法律体系而著称,在各种国际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

这积极的制度环境为新加坡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创新的驱动机制与途径

科技创新的驱动机制与途径

科技创新的驱动机制与途径一、引言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如何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和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科技创新的驱动机制与途径为主题,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科技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和途径。

二、宏观层面:政策、体制和环境的作用政策、体制和环境是宏观层面的驱动机制。

政策的角色主要在于规范和引导企业和个人的行为,通过政策的调控能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降低创新风险,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体制的角色则在于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质量。

环境的角色则在于提供有益于人们思考和创造的生态环境,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激发创新动力。

具体来说,宏观层面的驱动机制分别为:1. 政策的驱动政府发布的政策能够对企业和个人行为产生相应的引导和影响。

政策方面可以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技术标准、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政策的支持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引进人才积极推进创新活动。

同时,政策的稳定性也是企业进行长期投入的关键因素之一。

2. 体制的驱动体制的角色主要在于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些制度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支撑机构、科技创新法律法规等。

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使创新者受到良好的保护,激发其进行更多和更高质量的创新活动;创新支撑机构利于搭建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平台,提高创新效率以及质量;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针对创新活动的监管和支持。

3. 环境的驱动环境的驱动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进行思考、创造和投资,是创新的基础条件。

例如,一个鼓励自由思考的政治环境会激发人们进行更为积极的创作;一个富有活力的文化环境也容易催生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也能够激发企业进行更高质量和更有深度的创新。

三、微观层面:技术、人才和资本的作用技术、人才和资本是微观层面的驱动机制。

技术的角色主要在于推进科技的进程和深化技术的应用,人才和资本则是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如何有效地组合和管理这些要素成为微观层面的最大挑战。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全)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全)

《经济学基础》课程概述课程性质《经济学基础》是经济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

课程内容课程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宏观经济指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课程地位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

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01能力目标02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03能够进行基本的经济计算和图表分析。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和决策能力。

参考书目《微观经济学》(作者:XXX ,出版社:XXX )《现代经济学原理》(作者:XXX ,出版社:XXX )《宏观经济学》(作者:XXX ,出版社:XXX )教材:《经济学基础》(作者:XXX ,出版社:XXX )教材及参考书目0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即商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供给定理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需求与供给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01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02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无差异曲线03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满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观点1 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公共产品只有政府来做,而 政府既可以通过创办和发展国有企业来完成公共品的提供, 也可以通过提供资金由私有企业来完成公共品的供给,如 美国,为其提供公共安全这样的“公共品”的导弹、潜艇 就是由私有企业生产的。因此,国有企业要从一般竞争性 领域退出,甚至认为在所有行业和经济领域都没有存在的 必要。
实现三个转变的三个条件 :
一是市场条件(完善的市场机制)
二是体制条件(投资体制、收入体制、科技体制等)
三是政策条件(鼓励政策、限制政策)
第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赶超型战略转变而来) 2.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新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
主要包括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还包括调整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转变转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
还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模式的转型、发展路径的创新,是一种
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 个领域。
第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向依靠消费、 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这个转变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变化,涉及经济政 策的调整,其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对于增加消费需求、提高提高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 具有直接作用。
(“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第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基本内涵

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演化经济学逻辑探析

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演化经济学逻辑探析

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演化经济学逻辑探析作者:刘睿卓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4年第09期摘要:创新驱动型经济对增强我国长期发展动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文章以演化经济学视角整合经济思想史智慧,首先,试图剖析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机制,包括以技术系统演化机制联结多重经济层次、以市场互促循环机制引导微观市场发展、以产业效益协同机制推动中观产业协同、以分工自我增值机制孕育宏观经济增长;其次,试图考察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的五个举措,即企业主体、集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体制改革、核心技术突破的学理内涵。

为我国塑造竞争新优势、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演化机制;演化原理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到来,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把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从而实现弯道超车,是我国转变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主导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解决国外技术封锁、塑造竞争新优势是迫在眉睫的议题。

这要求学界对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破局之道。

现有关于我国建设创新驱动型经济的研究集中于两方面:第一,建设创新驱动型经济的优势或条件。

欧阳峣等(2013)总结了我国创新道路与发展经验,认为我国有市场规模优势、以学习模仿为特征的后发追赶优势;彭绪庶(2019)通过评价指数说明我国创新环境大幅改善,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良好基础。

第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实现路径。

傅晓霞等(2013)认为,我国应并重国内开发能力与国外吸收能力,推广技术成果来激励创新;邵宜航等(2018)提出我国应缩小创新阶层与管理阶层在地位待遇上的差距,减少创新对人力资本配置的扭曲。

同时,演化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系统中新奇的创生、扩散和由此导致的结构变化的经济学新范式,是理解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强大工具。

贾根良认为协同效应理论、有机层级论、累积循环论、不确定性与路径依赖等反对新古典假设的理论是其方法论基础。

人教部编版中考道法 教材梳理 基础决胜 九上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人教部编版中考道法 教材梳理 基础决胜 九上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8.创新时代为什么要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知识产 权?(p.27)
(1)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2)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 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9.创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p.28) (1)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2)意义: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 生活。
5.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p.24)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1)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 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大众创业的内涵) (2)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 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万众创新的内涵) 6.创新时代对企业提出了哪些要求?(p.25)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 重要力量。
(2)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同 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Fra bibliotek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 这种观点错误。 (1)创新不仅可以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同时创新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让 人们的生活更幸福。 (2)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 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3)创新让生活更幸福。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 新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人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独具方为先 匠心可成锋
(2)对国家、社会: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创
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 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 者强,唯创新者胜。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 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 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⑤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决定性因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因,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 全局核心位置的原因)

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

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

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创新不仅仅指科技创新,还包括思想观念、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创新。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促进创新的持续发展,构建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是指为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而建立的体系和规范。

这些制度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市场机制等。

它们旨在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引导和保护创新者的权益,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人才,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有助于优化市场环境,打破创新壁垒,激发创新活力。

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新者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申请,可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升级。

此外,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才从事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此外,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资金和产业支持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引导私人投资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帮助创新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产业支持机制则需要加强与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总之,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才能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推动创新发展进程。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探讨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内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两个方面来阐述创新发展的基本制度。

第一个方面是创新的意义,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创新对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性。

第二个方面是创新的基本要素,将深入探讨在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创新驱动发展 复习教案

创新驱动发展   复习教案

创新驱动发展复习教案第一章:创新的意义与重要性1.1 创新的概念与定义1.2 创新的意义和价值1.3 创新的重要性与影响第二章:创新的类型与来源2.1 创新的类型与分类2.2 创新的来源与途径2.3 创新的过程与方法第三章:创新与经济发展3.1 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2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3.3 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第四章:创新与科技发展4.1 科技创新的现状与趋势4.2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与影响4.3 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与方向第五章:创新与企业管理5.1 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5.2 创新管理的方法与策略5.3 创新型企业的特征与培养第六章:创新与市场竞争6.1 创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6.2 创新策略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6.3 创新型企业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第七章:国家创新体系与政策环境7.1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7.2 创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7.3 国内外创新政策环境的比较与借鉴第八章:创新与教育改革8.1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8.2 创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8.3 创新教育在我国的实践与挑战第九章:创新与可持续发展9.1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9.2 绿色创新与环境保护9.3 创新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十章:创新案例分析与启示10.1 国内外著名创新型企业案例分析10.2 创新成功案例的经验与启示10.3 创新失败案例的教训与反思第十一章:创新与区域发展11.1 创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1.2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11.3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第十二章: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12.1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重要性12.2 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的影响12.3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第十三章: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13.1 科技创新在产业变革中的作用13.2 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3.3 产业变革中的机遇与挑战第十四章:创新与人才培养14.1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4.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14.3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第十五章:全球创新趋势与国际合作15.1 全球创新趋势及其影响15.2 国际合作在创新中的作用15.3 我国在全球创新合作中的地位与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各个方面,重点包括创新的意义与重要性、类型的分类与来源、创新与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关系,以及创新在市场竞争、国家创新体系与政策环境、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的知识和技术进入市场,转化为市场可接受的产品 和服务,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n 发明来之于知识的获取、积累和创造。需要一种“求 知文化(inquiry culture)”的支撑。知识的创造更多 的是来自对权力和金钱的热爱?还是来自对知识本身 的热爱?
n 企业家精神是把发明转化为创新的关键要素。一个敌 视或鄙视企业家精神的社会不可能成为一个创新社会 。
中国
2004年研发强度
企业取代科研院所和高校成为研发活 动的主体
研发开支执行部门
科研院所高校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加强,技 术引进开支相对减少
占销售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n 汽车工业:
q 1980年:总产量22万辆,其中轿车5,400辆; q 2006年:总产量730万辆,其中轿车390万辆; q 中国在全球汽车产量中的份额:1978年=0.4%;2007年=
创新驱动式经济增长的 微观制度基础教材
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好资本主义》一书的两个主要观点
n 第一:资本主义有四种形式:企业家型、大企业型、国家导向型 和寡头型;
n 第二:“好的”资本主义是企业家型和大企业型的某种混合。 n 定义:
q 企业家型资本主义 ---创新型的企业家们开办的小型企业在经济中 起主要作用。
n “好资本主义” = 创新能力最强的市场经济体制 。
国家主导型的体制呢?
n 值得讨论的要害问题是:国家主导型的体制是不是一种 能有效促进创新型经济增长的体制?
n 一种观点说“是”,根据? q 中国的成功; q 全球经济危机标志着西方自由市场体制的失败; q 美国和西方都在“向左转”。
n 我的观点:不是。国家主导型的体制很难成为有效促进 创新型经济增长的体制。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需要私人 企业和自由市场作为微观制度基础。
q 大企业家型资本主义 --- 主体是在经济中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的巨 型企业。
q 国家导向型资本主义 --- 基本特征是政府引导市场、“选择赢家( pick the winner)”;
q 寡头型资本主义--- 基本特征是权力和财富的相当大部分由一小批 个人和家族所拥有。政府也对经济起导向作用,但政府干预经济的 目的主要或完全是为了促进人口中极少数人的利益。
n 难道只要市场不要政府吗?难道完全自由放任吗?......当 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从来就不是、也极少有人主张完 全自由放任的经济,但有政府干预和监管的市场经济与 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有本质不同。
什么是创新?若干简单定义
n 这里说的都是技术创新。 n 广义的创新,三种类型:
q Creation: 全球尚不存在的新的技术;new to the world.
12.2%。
n 家电工业:整个行业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引进的历 史” 。通过技术的消化吸收,这个行业在十年的时间 里从无到有,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中国的家用电 器产品(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在全球产 量中占到了四分之一。
创新能力也有明显加强
n 内资企业专利,1995-2006:
q 总数增长13倍,从1995年的5386到2006年76379 。
两个观点的核心是一个观点
n 作者的核心观点其实是,最能够实现经济长期 增长因而也最值得推广的市场经济,是企业家 型与大企业型体制的某种混合体,而不是国家 导向型和寡头型的体制 。
n 为什么企业家型和大企业型体制的某种结合就 是“好的资本主义”呢?作者的基本看法是,这 样的体制最有利于创新,从而也最有利于经济 增长。
q Adaptation: 改进现有技术以适用于实际需要; q Adoption:采用已有的技术。New to the firm.
n 中国的概念类似: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 吸收再创新。
n 狭义的创新仅仅指原始创新。 n 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为什么创新需要私人企业?
n 创新是知识与企业家精神的结合。 n 创新不同于发明(invention)之处在于,创新意味着
q 发明专利增长45倍,从1995年的205到2006年的 9433。
n 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 由1995年的8.5%上升到2006年的14.8%。
知识密集型行业在经济中的比例上升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 占GDP的%
“高技术产业” 为:(1) 医药制造业;(2) 航空航 天制造业;(3)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4)电 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5) 医疗设备及以 及仪表制造业。
n 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激励 。鲍莫尔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和完全垄断的市 场都不利于创新激励,寡头垄断的市场能给企 业提供相对较强的创新动力。核心问题:创新 活动高外部性。
中国的技术创新战略
n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 n 提出这样的战略意味着存在这样的问题。 n 企业为主体:从非企业为主体到企业为主体,
再从国有企业为主体到私营企业为主体。 n 市场为导向:企业在市场价格信号引导下决定
创新什么和如何创新。 n 产学研结合: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结合,并在
结合中起主体作用,使科研更紧密地与经济结 合。
中国的创新:成就
1995年以来研发投入迅猛增长
呈现出强劲的赶超势头
1999-2004研发 强度年均增长率
企业技术进步支撑了经济增长成就
n 通常估计,改革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年均2% 到4%之间。
n 根据调整后的GDP数据,世行研究发现中国全要素生 产率的增速为
q 1978-1993年,年均3.8%, q 1993-2005年,年均3%。
n 这在国际上已经属于较高水平。例如,
q 日本1960-1989年为2%, q 韩国1966-1990年为1.7%, q 中国台湾1966-1990年为 2.1%, q 美国1960-1989年为0.4%
n 理论上说,在一定条件下,国有企业可以和私人企业 一样具有创新性,但实际上这样的条件很难满足。尚 无靠国企创新实现技术赶超(产业技术整体性提升) 的例子。
为什么创新需要市场机制?
n 创新首先需要决定创新什么、如何创新。没有 市场机制,这样的决策很难有利于经济增长。
n 对企业来说,创新是为获取一种企业所没有掌 握的技术而进行的投资。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 ,企业的决策容易被误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