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人障碍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民工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困难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就业难、住房周转难、医疗保障不充分以及社会保障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以期缓解农民工的发展困难。

首先,加
强农民工服务,通过建立细化服务对象,优先满足农民工就业需求。

其次,加快推进农民工住房周转工程,促进有效就业的同时实现农民工住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制,确保农民工具有基本医疗保障。

此外,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保障体系,使农民工享受更加充分的社会保障利益也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当前,当前政府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农民工就业,给农民工提
供资金、技术支持,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使他们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政府还实行农民就业扶贫补贴政策,免税减税政策,以及实施就业扶持政策等,旨在为农民工解决就业和生活上的困难问题。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政府必须制定一
系列有效的方法,比如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就业水平,实施就业扶贫政策,但关键在于政府需要将改善农民工待遇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全面改善农民工的就业、住房、医疗、社会等方面的待遇,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困与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困与对策分析

J社保之窗.社保论坛l S H E B A O LU N TA N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圃喾蔽菇厮一、新生代农民工之“新”1.对城乡的认同感和归属卷出现分化.具有强烈的融城渴望。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过城市人的生活。

据调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5.8%的人认为自己和当地城市居民没有差别.这比上一代农民工的21.8%.要高出24个百分点:74.4%的人希望将来居住在城市.其中45.8%的人希望居住在目前工作的城市.28.6%的人希望居住在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仅7.2%和8.4%的人希望居住在乡镇和农村老家。

与之对应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乡村的认同感淡化.归属感不强。

他们中大多数人很早就开始进城务工.既没有参与农村劳动的意愿.也没有实际参与劳动的经历.更没有父辈们那种对乡村、对土地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2.外出务工的动机发生转变.更加注重白身的成长与发展。

影响上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因素比较单一.就是为了挣钱以改善生活。

他们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动机无非就是盖房、娶妻、生子和养老.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思维意识也比较开阔.挣钱谋生已经不仅仪是他们外出务工的唯一动机。

他们仅仅是把进城务工当44人才资源开发201011口李红见王文博做改变自身命运的一个跳板.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3.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追求公正、平等的意识开始觉醒。

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阶段正处于~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急剧发展和变化.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信息共享趋向全球化,各种新思潮、新观念不断涌现并相互影响。

这些都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必然更趋多元化。

他们开始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关心涉及自身利益的各种方针政策的出台与调整.他们的思维意识更加开放、活跃,开始追求公正和平等的机会和权益.自觉的维权意识开始觉醒。

4.艰苦朴素作风淡化.更加注重个人的生活享受。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2 1 年 01
《 田师 范专 科学 校 学报 》( 文 综合 版 ) 和 汉
J1 0 1 3 卷 第 二期 u. 1 第 O 2
总第 7 期 0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郭晓宁
(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甘肃兰州 700 ) 300
L 捅 矍 J 我国 在 城市化 过程中. 的 和建 的 城市 发展 设越来 不开 和 消费观念等方面越来越接近城市居民,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在 越离 农
民工, 然而现今城市只是在经济上接纳农民工. 城市社会只是农民工挣钱的场所 , 城市中打工赚钱 ,而是更渴望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生活中,成为真正 不能安居也不能乐业。占农民工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基本上处于 的 “ 城里人 ” 。 半融入状态。本文从印象管理、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亚文化生活圈和半市民化四 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进行论述和分析,讨论了新生代农民 工城
市融入的 “ 三难”问题,提出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问题。
【 键子J 天 新生代农民I:城市融入;文化资本

、Hale Waihona Puke 问题的提出 新生代农 民工指 18 年之后 出生的农民工, 90 在我国农民工群体
中占 有很大比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 09 20 年全 国农民工 总量为 23 . 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 15亿人其中,1 _ 6岁到 3 0岁 的占 6.% 也就是说, 09 1 。 6 20 年外 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 80 万左 90 右。 如果将 84 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 国 45 我 现 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 l 亿人左右。… 近年来,关于新生代农 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引起 了政界和学界 的广泛关注.且 已提到了两会的议程,并引起 了众多代表们的关注 和讨论。例如今年的两会上,全 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主任郗杰英带来的两份提案都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学术界也把新 网,唱歌 生代农民工问题作为一个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纳入到 了学术思考和 1鲜有成效的 “ . 印象管理 ” 。在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戏剧论中, 他 讨论的范畴。 早在 20 年学者王春光就率先提 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 特别关注 “ 01 印象管理 ” 这是个体引导和控制他人形成对他或她的印 , 人 口的社会认同和城市融入 问题。u 象方式。 也就是如何在他人心 目中塑造 一个 自己所希望的印象 。 而由城市融入 问题所衍生的农村经济发展和新 生代农民工犯罪 新生代农民工试图通过衣着、谈吐、消费行为、思想观念等方面 的 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以国际先驱导报 的报道为例,2 1 年 塑造,谋求 自己城市人的形象。朱虹 (04 对城市打工妹的城市 00 20 ) l 月底 , 1 扬州市中级法院发布了一份 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为主题的 社会化的研究也从特定侧面看到 了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入的可能性 。 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 08年度和 20 09年度,扬州三成的刑事案 她 的研究表 明, 打工妹通过积极的城市身体的塑造 ( 如服饰、 气质 ) , 件罪犯是新生代农 民工。2 1 年 1 00 月至 1 0月,北京市顺义区人民 城市语言的掌握,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等途径 ,实现 了其 法院受理 的刑事案件中,新生代农民工被告人达 4 3 1 人,占全部刑 对城市生活的适应 ,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城市社会。 然而这种印 事案件被告人总数的 3% 9,而这个数字相 比较 20 09年同期增加了 象管理并没有起到根本性 的作用 。 6 . %。 O7 在个案 】 的访谈中,笔者发现被访者 z 说一 1标准的普通话 , 3 笔者也认为,解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 “ 牛仔裤 、长靴子、染发、触屏手机…… ”外在的这些标签信号 , 是解决了农 民工整体 的大部分问题,毕竟未来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 基本上还是和当前城市的主流要求相符 的。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她被 农 民工的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鉴于现今我国的国情 , 人称为 “ 打工妹 ” 农 民工” 说: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呀 ,我也想 、“ 。z 无论是从健康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 像城市里的那些女孩子一样, 自己打扮漂亮些, 把 可是没那么多钱, 人 口压力 ,推动城 乡一体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还是减少社会 就只能到东部或 者夜市上买那些便宜的衣服,很多城里人,一看我 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整合来说,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 的打扮就会用很鄙视的眼光看着我。 结合以往学者的调查研究和文献及笔者针对兰州市 2 名在农 民 个案 2的 F 也深有感受:我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自 工的访谈,从社会学角度 ,分析新生代农 民工的城市融入 问题。 己农民工的身份 ,我对工作认真负责 ,任劳任怨,在 公司经常受老 板表扬 , 可是有时送快递, 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时候 , 就会听见 “ 到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分析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处在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 底还是农 民工”类似的话,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理都挺难受的。 的转型期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基本上没有从 2 边缘化的社会地位 。新生代农 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化的社会 . 事农业生产的经历 ,且长期生活在城市当中,在生活方式、价值观 地位,主要体现在生活居住条件差、工作环境差 、 无法享受到应有 要选择恰当的路径与方式 ,有时则需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加以利 、 [] 3 张风云. 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许昌学院学 J. 00( ). 用。强调在市场机制的环境与条件下 ,充分发挥政府 力量的主导作 报 ,2 1 3 用, 要争取做到 “ 两个拳头都要硬 ” 使己成长起来的工业部 门能给 , [] 4 叶子荣.江晓莉.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选择一 基于理论与国际实践视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新时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他们需要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城市规则,并通过市民化过程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农民工市民化目前仍面临着一些现状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主要包括:经济困境、法律保护不完善、社会融合不足三个方面。

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经济困境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挑战。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仍然存在问题,法律保护不完善导致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受到限制。

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与本地居民相隔离,社会融合度不高,限制了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流和交往,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针对这些现状挑战,应采取以下对策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要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就业环境,提高经济水平。

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行为,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和生活权益。

要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使农民工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还可以通过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制定更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推动其实现市民化的目标。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比较明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只有充分发挥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及对策建议

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及对策建议

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及对策建议作者:郭秋萍郭春秋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9年第8期郭秋萍郭春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中有近5成是新生代农民工,如何保障其权益,让其顺利融入城市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状特点(一)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越来越趋向于稳定一是城市停留时间越来越长。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收入是外出务工的工资收入。

其在务工地停留的时间是全年性的、多年性的甚至是长期的,渐渐融入现居住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是就业形式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产业主要是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当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又带动了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这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形式创造了条件。

三是居住的稳定性越来越明显。

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观念、教育观念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带着全家一起外出务工,家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对流动人口都特别关注,国家关于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生活等环境发生了变化。

要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改善其生活状况,就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因此,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政府组织的集中专业技能培训、企业举办的技能培训,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等,使得他们的技能不断得到提升。

(三)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不断分化,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不同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程度将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候鸟式”,指间歇性或季节性在城市务工,他们对务工单位的要求不高,只提供基本的工资就可以,也不太关心是否有社会保障,但对政府提供的就业信息服务以及维权服务有较强的诉求。

第二类是虽然常年在外打工,但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过年过节返回户籍所在地),在城市有相对稳定的职业、收入及稳定住房的农民工。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概述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就业难题日益凸显。

尤其是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愈来愈多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和对策两个角度,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影响因素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一直存在,很多农村学校条件非常差,师资力量也普遍不足。

因此,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对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农村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很难进入城市工作市场,这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业机会匮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同时,一些大型企业和公司更倾向于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这对于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而言极为不利。

此外,很多行业的供需矛盾也很突出,农民工只能选择一些较为低端的工作,很难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家庭因素很多农村家庭认为孩子出去工作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也相对有限。

这导致了很多农民工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相对较低,难以与其他求职者竞争。

此外,家庭是否有人能够提供就业引荐也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保障问题许多农民工在进城后仍然面临较大的生活困难。

缺乏社会保障导致他们在生病和意外事件发生时无法得到足够的医疗和经济帮助。

这也使得许多农民工对稳定就业的要求更高,同时在获得合法工作身份上也存在的很多困难。

对策加强农村教育农村教育问题是制约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加强农村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修建更多更好的教育设施等方式来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引导合理职业选择政府和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同时倡导广大农民工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障碍探究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障碍探究

们成为普通 市民的一分子 ,实现 由农 民到市 民角色 的威功 转 和社会发展所作 出的贡献有 目共睹 ,他们 日益与城市连接成
型 。然 而 ,在新生代农 民工融入城市 的实践中 ,他们却 面临 为一个利益共 同体 ,为城市建设所取得 的辉煌成就感到 由衷 着种种 障碍 ,仅仅依靠 自己的力 量却无法克服 。为使这 一代 的骄傲和 自豪 ,对城市产生 了强烈 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他们 农 民工 能在 城市中过上安居乐业 的生 活 ,更好地服务于城 市 希望在劳动 条件 、工资待遇 、社会福 利等各个方面享有和 普 经济社会建 设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 门应采取得力的措施 ,积 通市 民一样 的待 遇 ,获得城里 人的尊重 、认可与接纳 ,进 而
个重要 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 局 2 0 l 3 年 最新公布 的数据显 示 , 现其安居乐业之梦 。
当前我国农 民工总数 已突破 2 6 亿 ,其中新 生代农 民工 比重超 再次 ,形成现 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 值观 。多数新生代农
过4 0 %,他们正在逐渐成长为这支新型劳动大军 的主力 。
个人素质的等 多方面的障碍。为使新 生代农 民工高质量地 融入城 市生活 ,有效调动其建设 美好城 市家园的积极性 ,政府 、企 业 、社 区、市民和新 生代农 民工需要通 力合作 。为推动农 民工融入城 市创 建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关键词 :新 生代农 民工 城市融入 障碍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 提高 和城镇化建设进程 平还是职业技能都 比父辈有了普遍提高 ,在人才市场上具有 的不断加速 ,大 量的农村人 口从原来繁重 的体力劳动 中解放
民工都是离开校 园后 ,直接进入城市打 工 ,城市文明的鲜活
与 上辈 农 民工相 比 ,新生 代农 民工 基本 没有 务农 的经 气 息深深吸 引和影 响着他们 ,使他们在耳濡 目染中逐渐改掉 验 ,对农村生活 没有 太深的感情和依恋 。这些 人文化水平 比 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 良习气 ,培养起符合现 代文明理念的健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的影响、困惑及解决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的影响、困惑及解决措施
城市 居住 ,新生代农民工 已经成 为城 市新增人 口的主 要来源 。 满足这些人的消费 、住房和基 础设施建设将创造 巨大的内需 。 如果在 此基础上 , 不片 面地追求行政 区域 的扩张 , 是通过 提 而
城 镇化是 指农村人 口不断 向城 镇转移 、 第二 、 产业不 断 三 向城 镇聚 集 、 村地 区逐 步演变成 城镇地 区 、 镇人 口不断 增 农 城 长 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 中,农民 工” “ 的城镇集 聚 、 职业转 变 、 社 区融入 、 社保 制度覆 盖等等都贯 穿始终 , 为我 国城 镇化进 程 成
然我 国的产业不断向城市地 区集 中 , 区的土地不断扩 张 , 城 但
新生代农民工 影响 困境 措施
【 关键词 】城镇化
是人 口却没有相应地大规模 向城市地 区迁移 , 造成 目前人 口与 产业 集聚不协调。在未来几年 , 我国将还会 有一亿 多新生代农 村 劳动 力进 入城镇 , 现有的农 民工 , 加上 会有 几千万个 家庭在
中极 为重要的人口红利 资源要素 。 随着我 国人 口结构的逐渐转
变, 8 以 0后和 9 0后为 代表的新生代农 民工正逐步替代 老一代 农民工成为农 民工主体 。据 国家 统计局 2 1 00年公布 的资料显 示, 我国现 阶段的新 生代农 民工总数大 约在 1 以上 , 且这 亿 而

而提 高收入 。推进城镇化发展 , 带动企业向城 市集 中 , 形成规模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融 入 城 镇 化 的 影 响
1提 高城 镇 人 口密度 , 动 规模 经 济 、 带
长期 以来 , 学界在研 究城镇化 经济时经常 忽略城镇人 口密
度这一极 其重要的变量 , 重点放在城镇 的区域扩张和劳 动 而将 力的数量转移上 , 追求城镇化率 。 实际 的市场 中 , 片面 在 市场规 模 和人 口密度的关 系非常 密切 : 在给定的收 入下 , 镇人 口密 城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探讨及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探讨及对策分析.

编号:毕业论文(设计题完成人:班级:学制:4 年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04-04目录摘要 ··············································(1一、相关概念 ·······································(1(一新生代农民工 ·····································(1(二社会融入 ········································(1 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状 ······················(2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21. 融入城市的意愿强烈 ·······························(22. 文化程度有所提高 ·································(23. 自身认知的提升 ··································(34. 择业要求提高 ····································(3 (二社会融入的过程 ··································(3 三、融入城市的阻碍 ·································(3 (一制度障碍 ········································(31. 户籍制度 ·······································(32.社会保障制度 ····································(43.教育制度 ·······································(4(二经济障碍 ········································(4(三社会交往障碍 ·····································(5(四自身素质障碍 ·····································(5 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 ··················(6(一深化户籍改革,消除制度壁垒 ·························(6(二转变政府职能 ·····································(7(三完善社会机制,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四开展法制教育,帮助维权预防犯罪 ······················(8(五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 ·············(8(六营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良好氛围 ···················(8 五、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实意义 ···············(9(一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9(二有助于实现现代化 ·································(9(三有助于社会和谐安定 ································(9 六、结语 ···········································(9 参考文献 ··········································(10Abstract ···········································(1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探讨及对策分析摘要:农民工是在城市化建设中形成的一批特殊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困境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困境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困境及对策研究摘要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一个庞大而又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希望留在城市,能够在城市中寻找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在城市文化的熏染之下,他们对于家乡所存有的认同感与社会记忆逐渐变淡,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也使他们逐渐不再适应农村的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对策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现状(一)整体收入较少在城市社会中生存,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上一代农民工而言,收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他们的收入仍然较低,大都从事社会底层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相对较恶劣,工资收入较少,居住条件则主要以单位宿舍或租赁住房为主,有的甚至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廉租房里,生活质量较低,因此在城市社会中他们的经济融入程度较低。

(二)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障在城市社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

首先表现在工资经常被拖欠、克扣,甚至拒发。

调查显示,有75.9%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工资拖发、克扣和拒发的现象,有70.6%的人发生过因工受伤而用工单位不给钱医治的情况;其次在寻找工作过程中,与城里人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存在被歧视的现象。

(三)身份认同的模糊化据相关的调查显示,67.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是普通的打工族,13.5%的人认为自己是拥有非农收入的农民,仅仅只有 3.8%认为自己是农民,承认自己的农民身份,这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更认同自己的打工者身份,而不愿承认自己的农民身份。

农民工认为自己是打工者,将自己看作是为城市建设付出劳动力的农村人,但是城市人对他们身份的怀疑与排斥,导致年轻打工者身份认同的模糊化,这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农民工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中。

二、限制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原因分析(一)政权益保护的缺失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保护及自身维权能力的限制,在城市从事重、脏、苦、累、险等工作,但他们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甚至有的还出现了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状况。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现象日益普遍。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经历,虽然带来了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

本文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方面的困境,并提出可能的解决路径。

一、困境1. 少数民族和籍贯歧视:由于文化、语言和习俗的不同,少数民族农民工在城市中通常难以融入主流社会,遭受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

同样地,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民工也常常受到籍贯歧视,这种现象在一些大城市尤为突出。

2. 缺乏社会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大部分是短期合同工作,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极易受到雇主歧视和剥削。

此外,农民工在城市中租房居住的费用高昂,经济压力非常大。

3. 教育和文化脱节:由于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短缺,往往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城市环境。

他们的子女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学业成绩不佳、文化冲突等问题。

4. 情感孤独:农民工大多数是单身或者远离家庭的子女,长期处于异乡环境中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

此外,由于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社会经验差异,农民工往往难以找到认同感。

二、解决路径1. 建设多元化社区:城市要尽可能地将来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农民工聚集在一起,提供一个和谐、包容和多元化的社区环境。

这种多元化的社区将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和融入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2. 提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城市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特别是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

同时,学校应该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为他们创造更优越的学习环境。

3. 建立文化交流平台:城市政府应该积极主导文化交流活动,并成立专门的文化交流机构。

这种平台可以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农民工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缓解城乡文化差距,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

4. 加强家庭支持:省级和市级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扶持重点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工作上的同时,尽可能为他们安排地住宿条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城市中的重要群体。

他们以务工为生,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困境。

本文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改善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提供参考。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存在的困境1.就业歧视:由于他们缺乏城市户口和正式的职业技能证书,往往只能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

由于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时遭受歧视,难以获得稳定的工作、合理的薪酬和社会保障。

2.生活困难: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困难。

他们通常只能租住简陋的出租屋,居住环境差,生活条件艰苦。

由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他们面临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

3.融入困难:新生代农民工常因社交圈狭窄、文化程度低,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缺乏社会关系和资源,导致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二、解决路径研究1.加强法律保障: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合法权益。

力争取消城市中对农民工的歧视,促进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和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应当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确保他们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市应当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应当建立健全的住房保障政策,帮助农民工解决居住问题,提高居住环境。

3.加强教育培训: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以便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4.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产业要素的有序流动,让农民工能够在自家乡村发展相关产业,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种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的 资 源 配 置方
式. 中 国分 散 发市 : 二是 挣 钱养 家糊 口. 为 了 生存 的 需要 : 三 是农 工兼 顾. 以农 为 主 . 补贴 家用 。 通 过这 三 类情 况 可 以看 出 . 后两 种情 况 的第
发 生变化 。改革 开放 以来 。 我 国 的 经济 社会 发 展取得 了巨 大 的发展 . 第 一代 农 民工 为经 济 社 会 的发 展 做 出了积极 的贡献 第一 代农 民工 外 出务 工主 要有 三种 原 因 : 一 是有
着新 思 想 的部分 人 尝试 事业 突 破 .
表一 从 数据 可 以看 出 . 新 生 代 农
代 农 民 工 的 最 终生 活地 点 仍 然
是农 村 . 没 有 成 为 市 民 的 想 法 。 而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的 价 值 标 准 就 发 生
了变化 。随着经 济社 会 的发 展 . 农
村 的生 活 条 件 和 教 育 条 件 已 明 显 改善 . 新生 代农 民工 的成 长条 件 和
少 在 基 本 的 生 存 问 题 上 得 到 了 很
同步 ” 背 景 下必 须要 面对 和 要解 决 好 的问题 . 这不 仅关 系 到新 生 代农 民工 自身 的 生存 与发 展 . 还 关 系到 农 村 甚 至 整 个经 济 社 会 的繁 荣 与
稳 定 目前 国 内 学 者 对 农 民 工 问 题 有很 多研 究 成果 . 如 周 天 勇 通 过 在
新生 代农 民工存 在 的 问题人 手 . 并 提 出 解 决 新 生 代农 民 工存 在 的对 策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在 2 0 1 0年 1
号文 件 《 关 于 加 大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力 度 进 一 步 夯 实 农 业 农 村 发 展 基 础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五大障碍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五大障碍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的职业、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向城市市民转化并顺利融入城市的过程。

一般而言,农民工融入城市经历三个层面: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以下障碍:经济障碍:农民工劳动投入与收益不均衡西方迁移理论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们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

经济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当前农民工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民工劳动投入与收益报酬的非均衡性。

一是农民工劳动投入与收益的非对等性,一是农民工创造的社会收益增长率与收益分享增速的非均衡性,二者表现为:工薪收入普遍偏低和工资收入增幅缓慢,已成为当今中国分配领域最突出的问题。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是1/20,而在制造业中,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比这个比例还要低很多,农民工并没有获取与他们所付出劳动相符的合理收益。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在1501元~2000元之间的占16.9%,1001元~1500元的占21.6%,701元~1000元的占26.6%,501元~700元的占23.4%。

其中能准时或基本准时拿到工资的占75.3%,偶尔拖欠的占17.4%,经常被拖欠的占7.3%。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农民工已经为中国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再也不能靠牺牲农民工的经济利益来谋求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企业利润的增长。

这既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公平原则,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更不利于农民工融入城市。

生活质量障碍:需要支付比当地市民更多的成本由于无法享有平等的经济权,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仍然微薄,导致住房条件差,在子女上学、就医等诸多方面需要支付比当地市民更多的成本,影响到广大农民工的生活质量。

住房方面,农民工大都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或城郊接合部,据建设部门估计,农民工有60%自己租赁住房,很少自己买房,也有49.8%的新生代农民工住在集体宿舍。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为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发展进程和体制,农民工工作、生活在城市,户籍仍在农村,形成了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群体自然的代际交替和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各自内部之间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指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人群,他们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年龄在16-30岁之间[1]。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这是中央首次在文件中正式提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010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新一代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上说,农民工是当代产业工人的主力军,要关心农民工、爱护农民工、尊重农民工,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

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日益凸显。

2010年,我们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主题,分类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并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新生代农民工总体上是什么状况?1.农民工日益成为城镇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又在农民工群体中占主导地位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庞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42亿,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53亿,本地务工人员0.89亿。

照此推算,2010年农民工总量约占城镇常住人口总量的1/3。

他们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服务的重要力量,在相当多的行业,已经成为支柱性力量。

数量庞大的外出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多数。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他们面临的城市融入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

一、城市融入困境1.文化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来自农村,和城市人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往往无法适应城市生活。

加之城市中的一些行为和习惯与农村不同,如更加讲究时间观念,这使得他们发现自己在城市中停留时间较长时,很容易感到焦虑不安,与周围人相处不便。

2.住房问题城市中的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来自农村的工人通常工资较低,因此他们很难找到高质量的住房,他们往往被迫选择较为拥挤的住房,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3.职业限制来自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往往缺乏专业技能和城市工作经验,这很容易使得他们遇到职业限制。

他们往往被安排在简单和重复的工种上工作,而且工资也相对较低,这使得他们的经济收入难以增加,更难以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

二、解决路径1.加强教育培训为了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中遇到的职业限制问题,应积极加强技能培训,让农民工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从而在城市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更高的工资水平。

同时,在城市中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城市的文化背景和行为习惯,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2.优化住房条件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对于解决他们在城市中融入困境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不同的居住选择,并优化住房设施,可以有效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和信任感。

政府可以为农民工提供财政补贴,促进住房基础设施的改建和建设,以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质量。

3.制定相关政策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颁布相应的法律和规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特别是在工作、住房、教育等方面给予特别的保护和关注,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三、总结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表明,只有全面加强教育培训、优化住房条件、制定相关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才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融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分 步 推进 , 有 稳定 劳 动关 系 并在 城 镇居 住 一定 年 把
的 身 份 和 权 利 的 过 程 , 居 留权 、 教 育 权 、 会 如 受 社 福 利保 障 等[ 这 是 与 国家 或者 政 府相 关 联 的技 术 3 ] 。
层 面上 的市 民 化过 程 ;从 广义 的层 面 看 , 新 生代 “
农 民工 市 民化 ”还 包 括 市 民意识 的普 及 和 居 民成
限的农 民工 , 步转 为城 镇 居 民 ”1 逐 [ 2 。这两 项 政策 都 表 明 了政府 对 于新 生代 农 民工 市 民化 的重 视 。
新 生代 农 民工 ,是 指 2 0世 纪八 九 十 年代 以后
为城 市 权 利 主体 的过 程 l 4 ] 。它 涉及 到 与 国家 、 政府 相 应 的 社 会 文 化 层 面 , 人 口素 质 、 想 观 念 、 如 思 行 为方式 、 会权利 、 活质量 、 社 生 社会 参 与等 的“ 民 市
Mar 01 .2 2
新 生 代 农 民工 “ 民化 ’ 障碍 及 对 策 分 析 市 ’ 的
邝 光裕
( 广州 大学 公共 管理 学 院 管理 系 , 广 东 广州 5 00 ) 10 6
摘 要 : 生代 农 民工 已是 外 出农 民 工 的主 体 , 市民化 已经 成 为一 个 非 常重要 和 敏 感 的社 会 问题 。 新 其 目前 新 生代 农 民工 市 民化存 在 户籍 、 住房 、 育 、 业和社 会 保 障等 客观 的制度 障碍 。 教 就 以及 他们 自身心 理 的 主观 障碍 。促 进 新 生代农 民工 市 民化 , 深化 户 籍制 度 改革 , 化住 房 和教 育 制度 , 要 优 完善 就 业 制度 . 全和 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0 0— 6— 0 21 0 3
作者简介 : 冠(9 5一) 男, 宁锦 州人 , 张 18 , 辽 东北财经大学 , 在读硕 士, 主要从 事社会学研 究。

1 ・ 3
和社会 网络 的低层 次 性 , 使新 生代 农 民工 长 期 未 致 能 产生 与城 市居 民交往 的机 会。
言、 习俗 、 宗教 信仰 的纽 带 被 割 断 , 有 的社 会结 构 原 受 到极 大 的 冲击 , 感 化交 往被 代之 以 中立化 契约 。 情 新 生代 农 民工 怀着 美 好 梦 想 来 到城 市 , 而城 市 社 然
区 、 市居 民等 的漠视 、 城 歧视 和 隔阂 又让他 们退 居城 市 边缘 , 成低 层 次的社 会 交往 圈子 , 形 高度 的同质性
( ) 会资 本 的的缺 乏 二 社 新 生代农 民工在 城市 社会 中的社 会资本 是 以一 定 的社会 关 系 为基础 , 过 人 际互 动所 形 成 的社 会 通
关 系 网络及其 所 带来 的潜 在社 会资 源 。新 生代农 民
文 即对阻 碍新 生代 农 民工 融人 的 因素加 以分析并 尝

新 生代 农 民工 融入 城市 的 障碍
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 城市 融人 障碍 首先 与 我 国制 度
安排 的局 限有 关 。其 次新生 代农 民工 的社 会资本 以
及 人 力资本 方 面 的缺 陷 也 限制 了农 民 工 城 市 融入 。
子 。第二 ,社 区组织 和城 市居 民 的排斥 。新 生 代农
2 1 第 6期 0 0年
( 7 总 2期 )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U N LO A NN E C E SC LE E(O ILS IN E DTO ) O R A FH O IGT A H R O L G S CA CE C S I N E I
民工 的城 市适 应过 程 实 质 是 社 会 化过 程 的继 续 , 是
下面本 文从 如 下若 干方 面介 绍新 生代 农 民工 融人 城
市过 程 中的 主要 障碍 。
同质 化 因素不 断被 解 构 , 质 性 因素 不 断 增 长 的过 异 程 。新 生 代 农 民工 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缘 、 缘 、 缘 为基 础 的语 姻 血
( ) 籍 制度 的 限制 一 户 新 生代 农 民工城 市社 会 融人 障碍 首先 绕不 开 我 国严格 的户 籍制 度 。户 籍 制 度 产 生 的 目的就 是 “ 社
会 屏蔽 ” 即 它 将 一 部 分 人 屏 蔽 于 城 市 及 附属 于 城 , 市 的社 会资 源 之外 。户籍 制 度 固化 了城 乡身 份 的差
使 得新 生代 农 民工 在 城 市 得 不 到应 有 的接 纳 , 根 从 本 上 阻碍新 生 代农 民工 在城 市社 会 的融人 。 除户籍
发 生 了代际 更替 , 生 代 农 民工 逐 渐 登 上 时 代 的舞 新
台。2 1 0 0年 1 , 月 国务 院发 布 的中央 “ 号 文件 ” 一 中 提 出 : 采 取有 针 对 性 的措 施 , 力 解 决 新 生代 农 民 “ 着 工 问题 。 这是 中央文 件第 一 次 明确 提 出 “ 生代 农 ” 新 民工 ” 一 概 念 , 时 也 显 现 了 国 家 对 这 样 一 个 日 这 同 益壮 大 的群 体 的关 心 和重 视 。在新 生代 农 民工 诸多 诉求 中 , 们 要求 融人 城 市 , 现身 份转 变 的诉求 显 他 实 得尤 为突 出 。但是 新 生代农 民工融 人城 市不 可 能一 蹴 而就 , 们 的 融人 之 路 注定 会遇 到 很 多 障 碍 。本 他
NO . 01 62 0
Gen r lNo. e a 72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城 市 融 人障 碍 及 对 策 分析
张 冠 张 岩
( 、 东 北财 经 大 学 , 宁 大 连 16 2 ) 12 辽 10 3
摘 要 : 新 生代 农 民 工 作 为 农 民 工 中的 新 兴 力 量 , 已经 逐 渐 成 为 了农 民工 群 体 中 的主 体 , 一 群 体 具 有 很 强 的融 入 城 市 的 意 愿 这
制 度外 , 立在 户籍 制度 基础 上 的劳 动就业 、 会保 建 社
障、 教育 培 训等 制度 安 排 以及 城 市对 外 来 务工 人 员 的“ 济吸 纳 , 会排 斥 ” 重 态度 致 使 新 生代 农 民 经 社 双 工仍 未 能摆 脱 城市边 缘境 地 , 以融人 城市 社 会 。 难
试提 出解决 措 施 。

工社 会 资本 缺乏 的主 要表 现 为以下 两个 方 面 : 一 , 第 交往 网络 依然 是 以血缘 和地 缘 为 基 础 的 初 级关 系 , 交往 的 圈子 限于 同质 群 体 成 员 , 难 同城 市 居 民 融 很
合与 交往 。根 本形 不 成 与城市居 民相融合 的生 活圈
近 二 十年来 , 民工 为城 市 建 设 和 经 济 发 展做 农
出 了巨大 的贡献 , 已经 逐 渐 成 为 城 市 建 设 中一个 不
异, 同时户 籍制 度 也直 接造 成 了新 生 代 农 民工 身 份
与 职业 、 色 的背离 , 所 内含 的诸 多不平 等 因素也 角 其
可 或缺 的群 体 。在 这 二 十 年 中 , 民工 群 体 内部 也 农
及 能力 , 但是他 们融入之路也存 在着很 多障碍, 本文主要对新生代农 民工城 市融入过程 中存在 的障碍加 以分析 , 并提 出相应的解决对
策。
关 键 词 : 新 生代 农 民 工 ; 市 融 入 ; 碍 ; 策 城 障 对
中 图分 类 号 : 9 5 文 献 标 识 码 : C1 A 文 章编 号 :0 8 39 2 1 )6 o 3 0 10 - 8 8(0 0 o —0 l—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