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政权察举制度考释_黄寿成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内容简介编辑《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
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
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作者简介编辑阎步克,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
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论文集种。
目录编辑引言第一部分两汉时期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三、“四科”之考析四、察举与任子附录察举诸科杂考一、尤异与高第t二、文无害三、察廉、廉吏与孝廉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一、“授试以职”考述二、“以能取人”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第三章阳嘉新制一、阳嘉新制考述二、阳嘉新制的来源三、等第与黜落四、黄琼“四科五、“以文取人”第四章汉末的选官危机一、选官的腐-败二、“以名取人”三、“以族取人”第二部分曹魏时期第五章曹魏察举之变迁一、特科与岁科二、“贡士以经学为先”三、“四科”与“明法”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第六章“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一、名实本末的对立二、崇本责实之对策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第三部分两晋时期第七章晋代察举之变迁一、察举特科二、秀才对策制度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四、其他科目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附录魏晋的散郎第八章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附录甲午制始末第九章察举的低落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三、察举的低落第四部分南朝时期第十章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附录南朝“二学”考第十一章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一、南朝策试制度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四、自由投考的萌芽第五部分北朝时期第十二章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二、“门尽州郡之高三、魏、齐策试制度第十三章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四、科举的成立第十五章结语一、理性行政因素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三、知识群体因素四、必然性与合理性上一: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下一:新刑诉法刑事和解制度第英国选举制度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编辑英国的选举制度源于中世纪英国国会中下院即平民院议员的选举。
中国察举制度总结
察举历史总结我们都知道,国家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
中国若想在世界立足,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习,必然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但是我们也发现,从明清以来,中国逐渐的落后于世界的步伐,直到现在,中国在科学上面与欧美等发的国家有很大差距,甚至还没有一名真正的中国国籍人士取得诺贝尔科学奖,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如今的教育制度,选才制度是不是还有不足。
怀着寻找最佳选才方式,以及通过学习历史增加人生智慧的目的,我研读的阎步克老师编写的《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一书,受益颇多。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这本书,介绍了从汉朝察举制度的产生,发展,一直写到了隋朝科举制度形成的前夜,向我们展现了七百多年察举制度的变迁。
现在我简要的介绍察举制度的制度的发展,并且阐述我个人的思考。
关于察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并且成为了汉朝最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它的渊源更早的出现在秦朝,选拔有能力的官员。
但是作为共识,它的正式出现还是在汉朝。
据记载,在西汉文帝时期,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后来又诏书“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上亲策之”贤良特举策试制度正式形成。
后来又发展了孝廉岁举制度。
汉朝的主要察举科目可以分为:一,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主要是君主求得意见,被举荐的人以给出建议方法的办法分等得到官位;二,明经,明法和“知兵”,“治河”的科目,主要是为了选拔专门人才。
三,秀才,孝廉二科。
面向一切吏民,由州郡举荐。
四,尤异,廉吏二科,主要是为了提拔有功绩的地方官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建立察举制度的初衷,还是为了能够得到真正有才能,有道德的人士帮助更好的治理国家。
刚开始的时候选拔并没有特别严格的标准,至于什么样的人能够得到机会,很大程度上在于地方官员的判断标准,这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公平性的问题,开始时没有考试,只是后来逐渐需要考试来辅助检验。
与此同时,一些研习文化经典的儒生开始参政。
到了东汉时期,选官制度经发展而趋于严密,察举制度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17辑目录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一辑(1994)—第十四辑(2007)目录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一辑【作者】:陈全方主编【形态项】:257 ; 26cm【出版项】:三秦, 1994【ISBN号】:7-80546-811-7 / G268.3-55【原书定价】:$30【主题词】:历史博物馆(地点: 陕西学科: 丛刊)发刊辞陕西历史博物馆刊编辑委员会贺信祝辞:贺辞张岂之石兴邦先生贺辞贺《陕西历史博物馆》创刊周伟州中国先秦史学会贺信祝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创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闻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写长歌以贺宋伯胤贺新郎——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创刊而作《秦陵秦俑研究动态》编辑室考古研究:膳夫山鼎与西周年历问题李学勤中国陶俑和唐三彩陈全方法国吉梅博物馆所藏中国商代青铜盘尹盛平释史墙盘铭中的“逖髟”林氵云试论秦与中原诸国陵寝制度的异同马振智法门寺地宫出土琉璃器皿韩伟史学论坛:葵园读史二札武伯纶先生遗作武晓颖整理读《豳风》诗篇兼论公刘迁豳史实及文化斯维至唐代列戟制探析申秦雁长安韦氏宗族述论黄利平唐宋汉朝、石泉县治考吴镇烽简牍与典籍汉简中一封奇怪的信林剑鸣司马迁一家言之界说张大可《史记·日者列传》小察张铭洽《鹖冠子》考辨叶荣唐墓壁画鉴赏李寿墓壁画张鸿修浅谈壁画源流及唐永泰公主墓壁画的艺术成就李域铮唐代中外乐舞交织图——苏思勖墓的乐舞壁画李国珍昭陵唐墓壁画陈志谦文物丛谈“汉三颂”价值论杨培钧从瓦当文字看秦汉习俗及演变——读陈直《摹庐丛著七种·秦汉瓦当概述》札记谭前学中韩间有深远意义的文化交换王世平从出土文物看唐代乐舞的流行状况晏新志日本国收藏的汉唐珍贵文物魏女勇娥从文献看古代饮茶风尚对茶具色泽的影响胡小丽馆藏文物精品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文物精萃韩建武赵峰朱天舒西汉“王许”龟纽银印师小群刻花“乾封泉宝”钱禾古文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法花人物罐乔文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曼生款茗壶王昱东学术博览申国考(日)谷口义介著赵世超译汉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政府的权力(美)陈启云著胡志宏译中国早期的丝织品——比较斯坦因和中国考古学家发现的汉代带花纹丝绸(法)克里沙娜·里布著杨瑾译巴黎吉梅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青铜礼器——角(法)任淑兰(Maud Girard- Geslar)著段萍译随笔·札记树·莲花及其在佛教中的寓意文军法国考古工地见闻党士学文物保护新建博物馆的温湿度问题研究谢伟张群喜浸渗技术对酥解陶器的渗透加固保护郭岚任重远唐墓壁画加固的方法研究罗黎张群喜徐建国博物馆学电脑管理藏品分类法的探讨徐建国感知特征与陈列设计郑雅坤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的商品化趋势赵峰韩建武回顾·展望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碑林博物馆李西兴形式与实质感觉与理性——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创作的体会张锦秋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基本思路李伟浅谈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备管理张腊梅有朋自远方来——开馆以来重要接待记略王彬书评书讯资料完备考证翔实——《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群研究》评介周苏平出版消息·简讯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二辑【作者】:周天游主编【形态项】:354 ; 26cm【出版项】:三秦出版社, 1995【ISBN号】:7-80546-919-9 / G268.3-55【原书定价】:¥50【主题词】:历史博物馆(地点: 陕西学科: 丛刊)史学论坛说《召诰》《洛诰》赵光贤《士冠礼》的礼法与礼仪彭林商代军事制度研究宋镇豪老庄的财富观罗世烈战国时期军事后勤保障制度刍论黄朴民徐勇《春秋》日食历日校订李仲操《诗·十月之交》作于平王时期新证沈长云秦人多神崇拜及王权影响下的中国宗教张文立论民族迁徙与秦东陵骊山陵的关系及相关问题杨东晨秦人祖先祭祀考述史党社田静大唐长安皇城[台]石尔琪论清代陕西人口的迁徙赵静考古研究由亚箕诸器铭文推论燕齐建国文化斯维至金文召王南征考略尹盛平东周的人口、生态和社会变迁常金仓也谈秦早期都邑犬丘王世平朔字探源[日]成家彻郎著许宏译试说“多生”“百生”与“婚媾” 刘桓从张庄桥汉墓所出铜器看蜀赵两地的文化交流郝良真姜春陕西帝陵概述周魁英刘林西陶灶图案所反映的汉代人民生活陈安利三星堆“饰鸟玉璋”略议史延廷中国史前时期捕鱼工具之演进韩建武从出土文物看唐代的主要畜力交通工具朱天舒明秦藩王墓群调查记王翰章从文物普查看明清陕西人文历史变迁张在明赵强博物馆学博物馆需要心理学宋伯胤二十一世纪中国博物馆发展之我见陈全方博物馆陈列建档工作概论周劲思王昱东陕西历史博物馆安全体系及其管理陕西历史博物馆保卫处浅谈中央控制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李鸣扶风历代铜镜陈列小记蔡昌林文献与简牍研究《史记·六国年表》校读札记缪文远《鬼谷子》散论刘宝才秦简《为吏之道》与秦统一前后的文化嬗变张铭洽《山海泾》中的“甘木”考辨张维慎壁画研究陕西唐代墓葬壁画李西兴壁画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及影响黄利平文物丛谈陶鬲——高效的传热炊器秦建明赵琴华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银花钗申秦雁谭前学两通记载唐代乐舞的珍贵碑石魏女勇娥唐三彩辨伪胡小丽觿的用途及象征意义梁彦民篆书钱文的演变师小群从考古资料看隋唐的五弦琵琶贺达炘唐代两方墓志考汪勃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怀黄桂珍学术博览《西京杂记校注》简评[台]陈文豪秦的起源与文化[日]饭岛武次著晏新志译汉代的思想构架[英]鲁惟一著谭前学译创新中的发展——记英国伯明翰博物馆人类学陈列室翟晓兰编译美国查科峡谷的古代遗存保护张沛心编译随笔、札记佛指舍利巡礼曼谷纪实韩伟前秦冯翊相氏族属辨杨铭成汉政权中的民族成分叶荣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工艺美术的影响范淑英纪念何正璜先生深切怀念何正璜先生方鄂秦蜡烛和小桥何正璜文物精品两件带“翰林”款的白瓷罐韩建武雪景山水图张梅王端淑山水立幅杨亮书讯、简讯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三辑【作者】:周天游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编辑部编【形态项】:290 ; 26cm【出版项】: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6【ISBN号】:7-5604-1093-6 / G268.3-55【原书定价】:$50【主题词】:历史博物馆(地点: 陕西学科: 丛刊)长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陕西历史博物馆建馆五周年贺辞周天游考古研究中国青铜时代金属加工工艺——打锻、锤揲法考察卢连成金文“ 京”即秦之“阿房”说王辉金文札记三则刘桓汉代神车画像王子今唐羽林大将军臧怀亮两方墓志合考曹发展建窑黑釉盏与宋代的斗茶胡小丽试论辽代金银器的分期及特点韩建武唐代妇女常服浅议王彬史学论坛西安古都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张大可论子华子管敏义先秦时期陕北的民族迁徙与融合杨东晨秦帝国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张文立秦代的文化政策与秦文化——再谈秦文化的层次性张铭洽秦老人问题浅议薛瑞泽试论秦汉统治者的天地祭祀活动马振智浅论巴蜀地区在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地位叶荣论司马迁对帝王追求长生的实录与批判张强试析西汉的重农抑商政策谭前学略论唐代体育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的地位董理简牍与典籍《淮南子》与《文子》关系辨析王云度从简牍看秦汉时期的乡与里组织杨剑虹圆仁笔下的“茶” 牛致功释吐鲁番文书中的五道大神贾二强试论云梦秦简《日书》的楚文化色彩史党社《史记》“袒”字注解商榷张维慎馆藏文物丛谈“鼓形器”之时代与用途考核庞雅妮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文物选释师小群韩建武陕西三桥镇出土宋卢士隆墓志万晓凝重幽艳的宣德青花大盘黄桂珍袁耀《汉宫春晓图》赏析杨亮唐绞胎碗吾健唐黑人俑贺达炘元三彩罐含辛唐双狮双鸾纹菱花铜镜岁寒唐蝴蝶纹海棠形银盒含辛晚风独立图董洁唐墓壁画研究唐墓壁画的制作工艺唐昌东说唐墓壁画的史料价值黄利平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唐安公主墓的花鸟壁画李国珍李贤墓《马球图》等三幅壁画赏析李国选学术博览辽宁大凌河流域的商周青铜器[日]广川守著晏新志译中亚银器及其对中国陶瓷器的影响[英]J·罗森夫人著杨瑾译发掘丝绸之路的深处——被称作中国“死亡之海”的沙漠中是否隐藏着早期人类的遗迹?[英]约翰·W·奥尔森著张梅译博物馆应用交互式讲解系统需考虑的几个问题[英]彼得·N·路易斯著翟晓兰译随笔札记中华古训浅议吴枫中国古代的防水织物秦建明郭子仪之父郭敬之事迹考张应超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发式与妆饰晏新志庞雅妮美国孟菲斯《中国皇陵展》见闻申秦雁福冈市博物馆“活动体验室”参观有感沈建康乙亥夏日访台归来写长歌抒怀宋伯胤文物保护谈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的操作技术于平陵郭岚张晓梅降尘对彩绘文物颜色影响之探讨杨文宗谢伟光导技术在文物采光及保护中的应用张群喜新建博物馆害虫的防治谢伟博物馆学论陈列的美育功能郑雅坤谈青铜器的陈列富君王桂枝博物馆陈列说明英译浅论范淑英论博物馆的经济效益李彦平周鼎安博物馆专业档案管理浅谈杨维娟诗词六首李炳武书讯本刊征稿英文要目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四辑【作者】: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编辑部编【形态项】:367 ; 26cm【出版项】: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7【ISBN号】:7-5604-1244-0 / G268.3-55【原书定价】:¥50【主题词】:历史博物馆(地点: 陕西学科: 丛刊)考古研究汉代骨签与汉代工官研究刘庆柱工师文罍考吴镇烽秦兵三戈考王辉从出土文物及文献资料看汉代的养猪业杨亮唐代妇女常服的分期与演变王彬唐、宋、辽金银器上的凸纹工艺朱天舒史学论坛西周宗法制度新证王晖试论西周的公族土地所有制陶磊关于吕尚的出身及其被举用史事索隐刘桓西周时期齐国的军事制度初探徐勇黄朴民战国时秦国中央官制的转变与王权的加强李金学试论秦统一前后的法制建设方针谭前学刘邦身世辨析王云度汉代交际语言考述彭卫论唐代的权相黄利平试析唐代体育繁荣的原因董理中国古代的毒鱼及其与川泽的环境保护张维慎吴大康历史地理研究关于秦汉地方行政体制中的“道” 周伟洲先秦时期陕西地区古国古城考杨东晨秦甘泉宫地望考曹发展唐以后西安失去全国政治中心地位的原因徐卫民两宋汉中山河堰的兴废及其原因冯岁平固原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古代长安的西北防卫恰恰民族、宗教史研究义渠族属辨杨铭古代巴蜀诸族同华夏族之关系叶荣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少数民族分布及姓氏韩香长安大荐福寺与“周、唐革命” 王亚荣王重阳与全真道的创立张应超馆藏文物精品旷世奇珍璀璨玑珠——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特色杨培钧新征集文物丛识韩建武师小群馆藏鄂尔多斯式青铜带饰刍议庞雅妮华贵艳丽的粉彩牡丹纹碗黄桂珍西安郊区出土唐韩国信、康氏墓志考述师小群文物丛谈唐代国长公主碑考略王翰章魏女勇娥唐方元瑾墓志铭考释王建荣延安出土的两方明代墓志铭考释姬乃军姬中林说湖南常德出土汉“长沙邸丞”印施谢捷唐代胡俑、胡商与丝绸之路胡小丽唐代三彩盆和灰陶熏炉刘瑞宋钧窑瓷器与后世仿品尹夏清唐墓壁画、艺术史研究中国画概论——为《陕西藏画集》作序张鸿修方鄂秦李寿墓线刻乐舞图与唐代坐、立部伎考述晏新志唐墓壁画人物造型之社会风尚戴俊英唐墓壁画临摹材料与技法研究李国选唐朝与新罗国的艺术交流田廷柱中国古代书画鉴赏随谈石头娃学术博览唐章怀太子李贤墓《礼宾图》的有关问题[日]西谷正著马振智译列宁格勒爱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中国转变期瓷器[俄]塔提亚娜·阿尔波娃著周劲思译海兽葡萄镜与中国之旅[日]胜部明生著汪勃译和平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和课题[日]山边昌彦著李彦平李淑艳译随笔札记96’西北专线考察行纪王世平福冈市博物馆现代化讲解咨询服务系统考察纪实徐锡荣荣碛砂藏经影印经过罗宏才文物保护唐墓壁画颜色破坏诸因素探讨单日韦谢伟全封闭式博物馆展厅环境空气监测的探讨张美蓉略谈古代壁画揭取中的保护工作杨文宗埃勒凡蒂内上埃及庙的岩石保护[德]霍斯特·舒著阎敏译博物馆学从文化人类学看博物馆材料宋伯胤20世纪前半期中国民族文物搜集与民族学博物馆建设王建民论西北五省区博物馆的优势互补和协作交流刘建安开馆六年来陈列工作的回顾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部文物多媒体光盘(CD-Title)的开发制作刘克宇谢伟摹庐遗诗选注陈直先生遗作周天游选注痛悼林剑鸣先生周天游国失良才吾失友——怀剑鸣张文立附:林剑鸣先生行述补白瓷砖的鼻祖(13)西周璇玑、玉衡(45)秦高奴铜石权(75)隋琉璃、玛瑙围棋子(94)唐女跪拜俑(110)汉绿釉伏羊陶尊(115)隋圆球体玻璃香料瓶(152)碑刻中的三绝(205)唐男跪拜俑(161)唐圆雕玉立人(180)唐带护背铜镜(196)唐鎏金铜药师佛立像(205)书讯(203、225、233、277)唐银力士造像(283)北宋达摩渡海镜(297)唐彩绘陶罗汉像(305)宋彩绘俑首(321)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五辑【作者】: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编辑部编【形态项】:395 ; 26cm【出版项】: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8【ISBN号】:7-5604-1352-8 / G268.3-55【原书定价】:¥50【主题词】:历史博物馆(地点: 陕西学科: 丛刊)《庄子·杂篇》竹简及有关问题李学勤考古研究咸阳塔儿坡新出陶文补读王辉关中西部出土商代铜器及相关问题——兼论益家堡一期的文化性质高西省秦币考略何清谷秦信宫考——试论秦封泥出土地的性质刘瑞狮子山汉墓墓主刘戊说释疑王云度“黄”非“珩”之本字韩建识延安市出土的唐代画像砖姬乃军王沛袁继民史学论坛秦对传统文化整合的启示张文立试论春秋战国秦文化的走向黄留珠秦代“以吏为师”政策的历史考察张铭洽秦始皇造铸“金人十二”之谜王子今秦宫廷乐舞考论田静史党社论汉文化的渊源刘洁论两汉时期关中农业经济区的兴衰杨振红试说隋唐关中本位政策马驰简牍与典籍研究关于包山楚简中的四个地名史杰鹏《吕氏春秋》:百科全书式的宫廷教科书卢鹰《汉书新证》征引新史料析论——民国以来的汉代新史料与史学研究举隅[台]陈文豪历史地理研究古都与“丝绸之路”的研究要走出误区——兼评《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王世平秦甘泉宫所在位置辨徐卫民秦都咸阳新论杨东晨民族·宗教史研究论先秦天神—山岳文化圈王晖佛教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精神风貌方光华《维摩诘经》与唐代佛教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图》文军景教碑出土于大崇仁寺郗琳清代陕北地区民间信仰初探秦燕馆藏文物精品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泥佛像综述周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三批出土玉器贺达炘韩建武罕见的明正统青花缠枝莲大缸黄桂珍馆藏银元辨伪师小群文物丛谈对仰韶时期尖底器的再认识赵宇共西安附近宗教石刻综述李域铮试论摩崖石刻“衮雪”的时代及书者王彬唐“乐舞俑”考辨董理唐墓壁画·艺术史研究大唐墓室壁画艺术——《中华文物精粹·壁画卷》序唐昌东李国珍谈唐代帝王的狩猎活动——兼谈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申秦雁唐代墓室壁画之研究李国选唐墓壁画中所见的建筑翟晓岚学术博览銮(车銮)考[日]网干善教著汪勃译远东地区发现的西亚玻璃综述[美]艾伦·约翰斯顿·莱赢著杨瑾译关于沃特斯艺术馆所藏中国漆木佛像的技术研究报告[美]Donna K. Strahan 著王昱东译随笔·札记先秦时期的焊接技术徐建国唐德宗放归驯象地点考辨王元林《清代名人轶事》所反映的鞭、杖、笞之罚张维慎文物保护唐墓壁画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谢伟宝鸡戴家湾古墓发掘中微型考古及发掘器物的保护修复詹长法杨文宗周萍博物馆学衔华佩实雅俗共赏——《唐代金银器大观》陈列形式设计研究王有庆多媒体导游展示系统的研究实践与思考徐锡荣博物馆与Internet 邵小龙书评史学“多重证法”的典范之作——读斯维至《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王辉《先秦民族与文化》序(摘要)陈连开附录陕西考古学论文索引(1994~1995)楼宇栋书讯·简讯补白镀金嵌宝观音(8)杜虎符(21)鸠摩罗什及葬舌塔(49)彩绘雁鱼铜灯(218)素面带把银杯(229)鎏金春秋人物纹三足银罐(236)绿度母(271)三彩女立俑(284)骨雕人头像(303)群策群力,推动我馆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328)吉祥天女(346)藏式塔(351)十一面观音(362)汉代的麟趾金与马蹄金(372)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六辑【作者】: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编辑部编【形态项】:382【出版项】: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ISBN号】:7-5419-7742-X / 37.773087/S150/6/003771【原书定价】:¥50【主题词】:历史博物馆(地点: 陕西学科: 丛刊)突出优势办出特色——设立唐墓壁画馆的可行与构想…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冯庚武考古研究西周的昭穆制度与金文中的“康宫”问题尹盛平秦史三题王辉由汉阳陵冥币谈古代的瘗钱葬制王学理汉代画像中的钱纹图案王子今北赵晋侯墓群与昭穆墓位彭林中国兽面纹砖瓦的形成与发展汪勃谈陕西商代文化的表现巩文老官台文化命名刍议净毓民周春茂史学研究周代同姓不婚礼俗的成因新探王晖司马迁的史学意识简论张文立谈秦汉之际的文化整合张铭洽论汉代的人口、耕地与基本经济区杨振红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的主要思潮简论田旭东武则天晚年驾临长安考析赵文润唐代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原因董理典籍·简牍·墓志论曾子对孔子道德论和方法论的继承与发展罗新慧论《淮南子》的察人之道张维慎乾陵新出唐豆卢钦望墓碑考释杨希义刘向阳《唐壮武将军守左威卫大将军兼五原太守郭英奇墓志》初探李慧历史地理研究论汉都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和发展杨东晨秦都咸阳的几个问题徐卫民简论秦汉以前宝鸡渭水流域的生态环境霍彦儒论清代陕西人口再生产及其结果与教训赵静民族·宗教史研究藏传佛教泥造像“擦擦” 周越北魏经略仇池的几个问题杨铭从《古兰经》看穆斯林社会妇女的地位文军南朝僧官制度初探魏琪仙游寺法王塔的时代风格及地宫瘗埋舍利制度林通雁从陕西的道教碑石史料看成吉思汗与全真道的关系张应超馆藏文物精品“酱釉描金孔雀牡丹纹执壶”考王昱东陕西出土的唐代黑人俑韩建武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宋元明陶俑精选胡小丽姜涛军持浅淡——从馆藏两件器物定名谈起张沛心文物丛谈甘泉出土秧歌舞画像砖浅议姬乃军流散在日本国的一口唐代铜钟魏女勇娥秦王府出土的干支年款青花瓷刘恒武张沛心美国印第安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长沙铜官窑瓷器杨瑾王锐唐墓壁画研究对懿德太子墓“宫女图”的一点看法申秦雁周柏龄长乐公主墓壁画《瑞云车马送行图》琐谈邹规划张晓阳石墨影作木构间的树石——懿德太子墓与章怀太子墓壁画的比较研究杨效俊论唐墓壁画的艺术风格李国选学术博览唐高宗时期的中枢格局[韩]任大熙著蒋菲菲译唐代波斯基督教会向中国的扩展[奥]霍夫力著侯昕译和同开王尔铸造之变迁[日]石川谆著晏新志师小群译佛传艺术沿丝绸之路的传播与发展[日]宫治昭著庞雅妮译随笔·札记颜真卿与长安王翰章也谈“东方维纳斯” 王世平清末民初石门拓工、拓技与拓本传销诸事罗宏才浅谈代笔书画石头娃汉代农业技术上的代田法和区田法叶荣拓印略说李文英文物保护文化骨片沉积物的清除单暐张群喜王和平金银器文物上铜锈产生的原因、机理及处理方法探讨罗黎文物库房的环境质量监测与文物保护张美蓉乾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壁画霉菌及环境霉菌调查研究谢伟张星群博物馆学浅淡实物材料与实物教育宋伯胤《延安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的形式设计及艺术特色韦纯学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控系统的能量管理李鸣试探唐墓壁画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万晓浅谈运动镜头在文物摄影中的运用和体会刘万虹书评考古学的文化新境——读李学勤先生《比较考古学随笔》王子今陕西文物工作的新成就——《中国文物地图册·陕西分册》问世马振智书讯补白1、新城公主墓壁画顾盼、捧物二侍女图(19)2、“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脊瓦(42) 3 、宋代罗汉(52)4、新城公主墓壁高髻侍女图(64)5、“千秋万岁与天无极”瓦当(77)6、“华仓”瓦当(103)7、鎏金铜蚕(110)8、凤鸟云纹瓦当(126)9、“永隆”瓦当(140)10、新城公主墓壁画顷心交谈二侍女图(145)11、黄爱庐兰竹(159)12、唐代石刻(180)13 、张崟山水图轴(185)14、彩绘陶囷(190)15、云鹤纹瓦当(199)16、吴岱观山水图轴(216)17、“棫阳”瓦当(250)18、“泱茫无垠”瓦当(270)19、新城公主墓壁画起舞、秉烛二侍女图(277)20、“折风阙当”瓦当(284)21、新城公主墓壁画侍女图(297)22、唐千秋云龙纹镜(313)23、新城公主墓壁画起舞驻足二侍女图(320)24、“延年益寿”瓦当(354)25、西夏雕像石座(365)26、绿陶烤炉(375)27、黄河淹没区的北宋墓壁画(379)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七辑【作者】:周天游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编辑部编【形态项】:376 ; 26cm【出版项】:三秦出版社, 2000【ISBN号】:7-80628-461-3 / G268.3-55【原书定价】:CNY60.00【主题词】:历史博物馆(地点: 陕西省学科: 丛刊)·考古研究·周原的非姬姓家族与虢氏家族曹玮。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其他书籍
本书目录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 第七章:晋代察举之变迁 第八章: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第五章:曹魏察举之变迁 第六章:“名实”问题与“清途”的 第九章:察举的低落
THANKS
阅读体会
THANKS
谢谢观赏
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 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
劳”
第三章:阳嘉新制 第四章:汉末的选官危机
兴起
第一部分 两汉时期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
本书目录
第十章: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 化
第五部分 北朝时期
第十一章: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
的萌芽
第十二章: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第十三章: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 的关系
考试制度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 考试通过后需参加铨选才能得官 学校制与考试制结合
本书特点
1、将西方社会科学的整体分析框架与中国传统史 学相融合 2、网罗了大量史料,对史料的很多解读都发人之 未发 3、语言平实而叙述严谨
本书只是就自己视野所及的若干问 题,提供一些基本资料,并加以考 订解说,以补前人阙遗。其中有些 对史实细节的考订有异于成说。
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
第四部分 南朝时期 第十五章:结语
内容概述
察举制度的变迁
本书主要目的是研究察举制度。在前人论说的基础上, 探索这一制度发展变迁的线索、原因及其政治文化意义。
察举制本身
成立之初的察举制度
推荐制度 多种途径取士 包括入仕、铨选、考课等 学校与察举互不干涉
vsBiblioteka 成熟的科举制度察举制与其他选官制度
各朝代的中央地方选官制度检察考核的笔记
各朝代的中央地方选官制度检察考核的笔记科举制度,始于西汉,盛于隋唐,基本沿袭秦汉制度。
汉代察举制主要以举孝廉为主要选拔标准,以《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为始,此后的两千多年中,历朝历代均以察举制为主要选拔标准,虽然对后世的影响并不大,但在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察举制选贤授能,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制度的重要一环。
它主要通过考试、论辩和考核等形式来考察应试者政治品德和综合能力。
下面,我以西汉为例,简单梳理一下汉代察举制的基本内容。
一、察举制的基本内容汉代,除孝廉、举孝廉外,又分置明经、明算等科目,由皇帝亲封察官、赐给官职;汉文帝时,又设立九品中正制,由朝廷选派官员,监察百官、考核百官等官职升降。
察举制选贤任能,主要通过由皇帝直接任命、受封察侯、察举孝廉等方式进行。
选官主要依靠科举考试,但科举考试又是选拔官员最主要的方式。
为了扩大考试规模和提高考试效率,武帝始行自前元四年(前122)开始的科举考试被称为“举孝廉”或者“举明经”、“举明算”等,并且规定只有皇帝亲封察官才能“直取庶人”;汉朝以后则是“举明算”等形式,但最终还是统一实行“察官”一职。
察举制在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虽短,但对后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1、选官制度察举制自汉武帝始,历经六朝,历经唐宋。
选官制分为察举和赐爵两大类,即以“举孝廉”“举明算”等方式进行选拔;而以赐爵为主要形式,即以科举考试作为主要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
在古代历朝历代,察举制中有着举荐与封授两种方式。
举荐是由中央直接选任,而封授则由地方进行。
虽然封授是从基层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但因为是自上而下进行,往往需要层层上报,而且需要通过一定审批程序才能得到;封授则是向中央直接选派官员,而由于受到地方势力制约和官吏阻挠,封授难以进行至基层,因此被推举到中央做官更为容易。
在察举制开始时,仅仅通过封授而不是直接任命官员方式产生了许多人才:例如汉文帝、唐高祖等等,在选官制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 (2008全国文综一)材料一 •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 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 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 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 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 材料二 •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 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 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 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王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 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 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 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教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 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 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 • 关于王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 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 立的标志。 • ——摘缡自阁照祥《英国政浩制度史》等
1980年代以来中国中古史硕博士论文目录稿(一)
邓广铭 倪其心 田余庆 王永兴 王永兴 萧永清 萧永清 张传玺 张传玺 张广达 张国华、饶鑫贤 冯钟芸 何九盈 何九盈 楼宇烈 宿白 王永兴 王永兴 萧永清、蒲坚 张传玺 张国华、饶鑫贤 张荣起 赵匡华 祝总斌 祝总斌 陈哲夫 邓广铭 冯钟芸 葛路 郭锡良 侯仁之、徐兆奎 蒲坚 宿白 孙钦善 唐作藩 王永兴 王永兴 叶朗 阴法鲁 张少康 白化文 陈玉龙 陈哲夫
田余庆 田余庆、祝总斌 王永兴 吴宗国 谢庆奎 谢庆奎 许抗生 许抗生 许渊冲 杨通方 余大钧 赵靖
陈玉龙 冯钟芸 倪其心 倪其心 宿白 孙钦善 王永兴 王永兴、刘俊文 吴宗国 许抗生 许渊冲 叶奕良 余大钧 余大钧 张广达、吴宗国 张广达、吴宗国 张传玺 赵靖、石世奇 赵靖、石世奇
陈熙中
5
原載杜文玉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二十八期,2009 年 12 月,第 66-99 頁。
论题 西夏文正字研究 宋代市舶司研究 论北朝后期区域文化趋同及比较——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之比较 《宋会要辑稿·刑法》的整理与研究 大夏国史 唐代家礼研究 唐代的外来香药研究 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以史籍及墓志史料考察为中心 《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 唐代服饰专题研究——以胡汉服饰文化交融为中心 南宋军事领导体制研究 论朱熹对张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朱熹对《正蒙》的诠释为中心 晚唐五代秦岐割据政权研究 清人整理唐代文献考述——兼论清代的唐史研究及成就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宋代杂史研究——兼论史部杂史类目的演变 《福乐智慧》健康史料探索——十一世纪维吾尔民族的健康思想及实践 方法 四至八世纪吐鲁番的多民族问题探索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体育史论考 宋代晋江曾氏家族研究 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 南汉国研究 范祖禹生平与史着研究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研究 唐代宗室管理制度研究 唐代中原藩镇研究 宋代民间信仰丛论 唐代诉讼制度研究 宋代文化消费研究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2017-07-02内容简介编辑《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
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
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
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作者简介编辑阎步克,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
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篇,论文集3种。
目录编辑引言第一部分两汉时期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三、“四科”之考析四、察举与任子附录察举诸科杂考一、尤异与高第t二、文无害三、察廉、廉吏与孝廉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一、“授试以职”考述二、“以能取人”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第三章阳嘉新制一、阳嘉新制考述二、阳嘉新制的来源三、等第与黜落四、黄琼“四科五、“以文取人”第四章汉末的选官危机一、选官的腐-败二、“以名取人”三、“以族取人”第二部分曹魏时期第五章曹魏察举之变迁一、特科与岁科二、“贡士以经学为先”三、“四科”与“明法”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第六章“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一、名实本末的对立二、崇本责实之对策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第三部分两晋时期第七章晋代察举之变迁一、察举特科二、秀才对策制度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四、其他科目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附录魏晋的散郎第八章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附录甲午制始末第九章察举的低落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三、察举的低落第四部分南朝时期第十章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附录南朝“二学”考第十一章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一、南朝策试制度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四、自由投考的萌芽第五部分北朝时期第十二章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二、“门尽州郡之高三、魏、齐策试制度第十三章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四、科举的成立第十五章结语一、理性行政因素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三、知识群体因素四、必然性与合理性上一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下一篇:新刑诉法刑事和解制度。
北周政权是否实行九品中正制?
作者: 黄寿成[1]
作者机构: [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出版物刊名: 文史哲
页码: 97-11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北周;选官制度;士族;九品中正
摘要:主要根据《周书》、《北史》对中正这一职官任免的记载加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任中正者都是在西魏时期,进入北周之后再没有一位官员担任过中正这一职官,在该政权中任宰相、柱国等高官者也没有一位是通过九品中正制的选官途径进入仕途的,这些都说明虽然在西魏时期还实行九品中正制,但是进入北周之后就没有再实施这项选官制度。
相反,与北周并立的北齐、陈这两个政权却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北周政权可能没有继续实行九品中正制。
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北周政权没有实行汉魏的职官制度,却实行了所谓周六官的职官制度。
还有“永嘉之乱”后关陇地区士族大量地离开家乡,使得该地区汉文化受到摧残。
虽然有极少数人在西魏统治时期曾短暂地进入该政权的中枢,可是他们少有决策权。
再加上关陇地区文化落后于其他两大地区,胡文化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使得北周在汉化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曲折。
论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
论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周 奇 金滢坤内容提要 隋代选举制度经历了一个前后转换的过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继承和发展了南北朝以来的察举制度,实行分科举人,创设了新的科目。
在察举向科举制度演变的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明经等察举科目,在隋代开始向秀才、明经、孝廉等科举科目演变。
新创的进士科是隋代政治变革的产物,与秀才、明经等一起构成隋代科举制形成中的重要一环。
隋代察举特科在继续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目外还新设立数量可观的新科目,这些新科目也演变成制举科目。
随着科举考试进用与投牒自进制度在隋代最终成型,隋代完成了察举向科举的转变。
科举不是具体起源于某一科目创设,而是一个整体性的制度演进。
关键词 隋代 察举 科举〔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5-0129-12 隋统一中国之后,正是为了扩大王朝的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才废除九品中正制,下诏实行察举选人,科举随之孕育而生。
无论察举还是科举,在唐人眼中都是贡举,都是选官取士的选举制度。
作为一种制度变迁,科举制产生是不可能离开路径依赖的,这方面有学者探讨了察举与科举的关系。
如唐长孺揭示了南北朝秀才、孝廉科逐步发展为隋唐进士、明经科的源流关系,点出了严格考试和投牒自举萌始于当时察举制的史实。
①关于察举制度的演变,阎步克全面讨论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化的诸多环节,以察举的中心环节从举荐转至考试,标准从甚重孝悌、吏能转为重经史文学等知识检验,长官的举荐从权力变为责任,考试程式的严密化、规范化,自由投考已出现萌芽,学校与察举的结合日益紧密,入仕、铨选与考课的区别日益清晰,这七个方面证明了在南北朝后期进一步发展了的察举制形态中,科举制萌芽于察举制中。
②要考察隋代的选官制度变迁,就必须考察察举制,离开察举就无法探寻科举之起源与演变。
关于科举起源各家说法有差异,主流认为是在隋唐时期。
③学界对科举制度的描述和界定有很多,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分科举人说;(二)按科取士、考试进用说;(三)多要素说;(四)广义和狭义说。
历史素养人民版专题评估检测(十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评估检测(十七)(专题十七)(20分钟45分)1.(15分)材料北魏短暂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
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统治集团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起府兵制度。
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
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
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
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
府兵制的确立是北周军制的重大改革,周武帝死后,北周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府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周府兵制度改革的主要影响。
(9分)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概括改革特点。
第(2)题依据材料“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分析可知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据材料“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分析可知改革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依据材料“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
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分析可知改革有利于增强军队的战斗能力;综合分析以上作用联系此时期相关史实可知这些改革措施间接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
答案:(1)特点:融合汉族礼制;削弱武将权力,加强皇权;兵农合一。
(6分) (2)影响:增强了军队的战斗能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兵农合一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
(9分)2.(2019·石家庄模拟)(15分)材料1902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派沈家本为修订法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
1904年至辛亥革命前夕,先后修订、制定和颁行了商法、刑法、法院组织法和《钦定宪法大纲》等多种重要的法典、法规和律例。
1904年公布的《公司律》是一部临时性的商事法规,计131条,以适应贸易和商事的需要。
再论北周政权未实施九品中正制
Re-study on the “Jiu Pin Zhong Zheng” System not Implemented at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作者: 黄寿成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出版物刊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5-121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 九品中正制 选官制度 北周政权 政治制度 典章制度
摘要:虽然《北周六典》《西魏、北周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其作用》等著述中有北周政权任命过中正这一九品中正制实施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职官,可是这些记载多出自碑刻等考古材料,其中有的记载时间有误,有的时间不确定,甚至有的碑刻本身真伪就存在问题,正如前辈学者所云:这些碑刻比之传世文献来说其史料价值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另外,虽然《周书》《北史》等典籍中存在有关北周政权"举贤良""举明经""举秀才"的记载,可是由于该政权统治时期没有任命过一个中正这一九品中正制实施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职官,因此北周政权并没有沿用西魏政权所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至于北周政权未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缘由,除了拙文《北周政权是否实行九品中正制》所做的分析之外,还应该与北周政权放弃了汉魏以来的职官制度而采取周六官制,改九品官制为九命制有关联。
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介绍(2)
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介绍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作者是阎步克,历史学博士,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他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古代治制度史和治文化史。
阎步克从察举制八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历程为角度,深刻剖析了自两汉以来直至隋唐时期演变为科举制的选制度的封建体。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研究对象为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书中把僚制理性行、帝国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利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
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该书对察举制的产生、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阎先生在书中旁征博引,其阅读量之大,考证之细致,方法之精妙,着实是一部历史巨作.这本书和其另一部著作《士大夫治演生史稿》一样,都用了功能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看待古代的僚制,大概就是用了西方的方来解读的史料 .察举制的内容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制度,对于人才的种类不拘一格,但在选拔的过程中,国家对其具体实施过程是很严苛的。
常见的选标准有:四科取士与光禄四行。
四科取士即第一科德行高妙,志杰清白;二科为学通修行,经中博士;三科则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案能覆问,文中御史.四科为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
如此才得以出任三辅令,以上四科取士是汉代察举选的基本标准。
从中不难发现,德行高妙,志杰清白是察举人才的首要标准,西汉诸帝频繁诏举贤良**之士,**之士就是具备高尚品德的人,优良的道德修养是察举过程中反复强调的。
其次才是对被选拔之人文化素养的要求,具体就是明习经学,通晓法令,而吏文化素养的要求就是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诏令,同时具备能书合计的能力,所为能书即不仅能够熟练的制作公文,写作文章,而且包括书法要求,这一点汉简所出土的大量文书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史职吏之手,合计即一定的计算统计能力。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内容摘要
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开始兴起,逐渐取代了察举制度。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察举制 度的经验,但在选拔方式、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更加强调考试成绩和才能。尽管如 此,察举制度的影响仍然深远,在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书中,作者还对察举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例如,在 汉代,察举的科目和选拔标准如何制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实施细节和影响;以 及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的操作流程和变化等。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的分析,本书展现了察举制度在 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操作方式和其对社会、政治、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还对察举制度的衰落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指出,察举制度的衰落主要源 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科举制度的兴起以及察举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 分析,本书揭示了察举制度衰落的必然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察举制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新尝试。在察举制之前,官 员选拔主要依靠世袭和军功,但这些方式并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汉武 帝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下令各地推举贤才,通过考察其品德、才能和治绩来任 用官员。这一制度的出现,打破了世袭制的传统,为有才能的人提供了更多晋 升的机会。
察举制在汉代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逐渐完善, 选拔标准和程序也更加严格。到了东汉时期,察举制已经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 方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选拔权掌握在 地方长官手中,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魏晋南北朝时 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将选拔权收归中央。
目录分析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对察举 制度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这一制度的本质和特点。该书 的目录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对全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北周的建都科举制度与官僚体系
北周的建都科举制度与官僚体系北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但重要的王朝,它在隋唐之间扮演了过渡的角色,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新兴的王朝,北周的建都科举制度和官僚体系具有独特的特点。
北周的建都科举制度是在官方选拔人才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建都科举制度要求士人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考试后才有资格进入官僚体系。
这一制度受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了才能和学问的重要性。
通过科举考试,士人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才能就有可能进入官场,为国家作出贡献。
这一制度的实施为社会的流动性带来了一定的改变,有能力的人得以发挥才华,提升社会地位,而不再局限于出身。
官僚体系是北周政权的核心组织结构,也是维护政权稳定的关键。
北周的官僚体系以王朝为核心,以官吏作为实际运行者。
官吏是按照官品和职务来区分的,上至王公,下至低级官员。
官吏们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而上,在官场的竞争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他们管理着国家的政务,负责政府的各项工作,如法律制定和施行、地方行政管理、军事统帅等。
北周的官僚体系运行秩序井然,为政权提供了稳定的支持。
然而,北周的官僚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官僚体系对人才的选拔过于强调文化水平,忽视了实践经验和能力的重要性。
有些官员虽然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导致政府决策和行政效率低下。
其次,官僚体系中存在腐败和贪污的问题。
有些官员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滥用权力,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这些问题对北周政府的形象和统治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北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
官员在任期满后需要接受上级机构的评估,通过绩效考核来评判其工作表现。
这样一来,能力不足、腐败行为明显的官员就会被罢免或降级。
其次,他们不断改进科举考试的制度和内容,增加实用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考查,以使选拔出的官员更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察举制概述
察举制概述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通过察举制的实施,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充实和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而且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弄清楚察举制度产生与演变的规律、特点、内容及其在推行中利弊得失,对于研究汉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和政治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
一、察举制的产生与演变察举是指汉代公卿列侯奉诏甄拔人才,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官的政策。
其形成为一个制度,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察举制的初创期,即高祖至景帝时期汉初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刘邦选拔或委任官吏的办法沿袭秦朝,重在‚军功‛,高后、惠文景时期增设任子‛、‚赀选‛等。
任子是沿袭周秦以来的世袭制,即任用一些王公、贵族及其子孙为官;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有一定的财产,即入选资格。
军功则是指入选者要有一定的战功。
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官吏多出自‚军功‛或采取‚任子‛、‚赀选‛的办法,已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任子讲究门第,赀选讲究财产,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入仕为官,也排斥了地主阶级中下层入仕为官,容易引起在野者阶层的强烈不满。
二是军功的建立需要战争这种特殊机遇,汉初西汉社会逐渐趋于安定,朝廷急需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若仍以军功爵位选官,不仅有弊端,而且不是长久之计。
在汉初选官制存在严重弊端、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刘邦于高祖十一年 (前 196年 )发布了一道要求各地举荐‚贤士大夫‛的诏书:‚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
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病勿遣。
‛刘邦诏书的颁布,正式拉开了推行察举的序幕。
史载:‚高后元年二月,初臵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
‛‚孝悌‛、‚力田‛初定为察举科目。
文帝前元二年诏:‚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察举科目出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论北周的法律制度
论北周的法律制度北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在国家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而北周的法律制度也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的一个方面。
在此,我们将对北周的法律制度进行一番论述。
1.概述北周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周律》、《九章敕法》和《晋阳秘笈》这三部法律典籍。
其中,《周律》是北周时期制定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典,它共分为八十余条,涵盖了刑法、官制、礼制、财政、土地规定等多个领域。
《九章敕法》则是北周时期针对百姓制定的法律规定,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土地、兵役、徭役、税赋、刑罚等方面。
《晋阳秘笈》则是北周人所编写的一本军事教本,其中也包含了不少法律制度方面的规定。
北周时期,封建制度已经较为严密,王权体系也相对稳定,法律制度则是这个时期相对完善和规范的一个方面。
同时,在武周时期法制进一步完善,不少法律规定也被加入到典籍中,并且逐渐地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刑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刑法制度北周的刑法制度主要分为死刑、宫刑、监禁、罚金等几种形式。
其中死刑应用比较严厉,被认为是最高刑罚,受到民众普遍的反感。
而宫刑则是指一些针对罪犯在宫中实施的惩罚,包括流放、刻木等。
监禁则不像今天的监狱那样固定化,主要指禁闭在专门的处所中。
罚金则是指对某些轻罪进行的一种罚款,比较符合中等层次的刑罚制度。
3.官制北周时期,官制比较完善,各种职务和官衔也比较鲜明。
主要被分为九品制和三省六部制,九品制则是按照官员职权等级并配合财产和修养状况而制定的官阶等级,三省六部则是明确分工的官方机构,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任务。
4.土地规定北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相对稳定而广泛的,一般分为公田和私田两类。
其中公田主要供徭役和公共建设使用,而私田则是属于个人的私人财产。
同时也有不少法律规定保护公田和私田的权益,防止滥用和侵犯。
5.财政制度财政制度也是北周时期相对完善的一个方面。
主要是依靠赋税、徭役和其他收入来满足国家开支。
赋税一般是按照农民耕作的土地尺寸所设定的,而徭役则是采用强制劳动的方式必须完成一定的工作或者军事任务。
察觉制和科举制的区别
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区别察举制:察举制度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秦朝建立后,商周时期的官员世袭制彻底终结,秦还未建立起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便短世而亡。
汉代时,建立了察举制。
察举,即由诸侯王、公卿、郡守推荐人才给朝廷,作为官员来源。
察举对象既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官更。
具体分为两科,一为常科,即定时定人数举荐;二为特科,并不定期,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
其中,常科是由各地郡守每年向朝廷举荐孝者、廉者各一名,后来统一称为孝廉;特科则具体包括贤良文学、明经、有道、贤良方正、敦厚、明法、阴阳灾异等名目繁多的诸科。
另外,秀才刚开始为特科,后来也成为常科,并逐渐形成了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
这些被察举的人才到朝廷后,还要经过考试,通过后才算过关。
察举制度基本保证了王朝对行政人才的需求。
察举制度在西汉时比较严格,但到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权贵豪门请托舞弊,察举制度失去原本的效用。
后来鉴于察举制的弊端,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建立新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
但整个魏晋南北朝,察举制度虽不再是选拔人才的主渠道,但一直存在,直到隋朝科举制度建立,才宣告终结。
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自宿至清140年间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古人经过不断模索所创立的制度。
中国官员的来源,先是经过商周时期的世制,后又经历汉代的举荐制,再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均因其弊端而终止。
至科举制,才算固定下来,成为中国长时间的种官员选拔制度。
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大体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一个发端、完善到僵化的历程。
隋朝是科举制度的初建时期,当时的隋文帝鉴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已不再适用,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选官权力收到中央手中,首开科举制度。
但科举制度尚未建立完善,隋朝便亡;至唐代,科举制度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根据朝廷需要的不同人才类型被分为众多科目,武则天时还添加了武举;到宋代,科举进一步规范化,正式形成三年一次、分三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的考试制度;明代由于朝廷的重视,科举考试到了繁盛期;清代在科举繁盛的同时,由于满、汉不平等以及晚清卖官现象的泛滥,也成了科举制度的衰败乃至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6-02-2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朝时期民族认同及区域文化研究”(13BZS086)。
① 〔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韩昇、刘建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01-306页。
北周政权察举制度考释黄寿成(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019) [摘要] 一般认为北朝都实行曹魏开创的九品中正制。
但是通过具体的研究却发现,北周政权并没有继续沿用九品中正制,而是恢复了汉代的察举制度。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概与九品中正制已经走向没落,北周权力核心的组成人员出身不高,生活在该地区的士族实力较弱、地位不太显赫有关;也与该地区文化相对落后,统治核心成员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选官制度不无关系。
不过,察举制度也并非北周政权选官的主要途径,而且在实施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
[关键词] 北周政权;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中图分类号] K23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16)05-0106-10 学界多以为自曹丕实施九品中正制以来曹魏、两晋、南北朝皆实行此选官制度。
而且有关九品中正制的研究论文甚夥。
其中有关北周政权选官制度的论文也有一些,如:张旭华《西魏、北周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其作用》(收在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一书中)、段锐超《十六国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北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杨映琳《九品中正制名称的由来及其演变———兼与张旭华、阎步克两先生商榷》(《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等,还有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几部著作中对于北周政权所实行的选官制度的问题也有涉及,这些论著或以为北周政权时期也是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或对于北周政权时期是否实施九品中正制的问题未作明确叙述。
另外日人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对于北周政权实施孝秀制度有所论述,认为《周书》卷七《宣帝纪》有关孝秀的那条记载“并不意味着[孝秀制度]从这年开始实行,因为其前年平定北齐,故以宣帝即位为契机,宣布在全国———包括新领土在内———实行从前的制度。
”还列举了《隋书》中有关例子,却没有明确说北周政权是否继续实施九品中正制①。
而拙文《北周政权是否实行九品中正制》(《文史哲》2014年第4期)以为虽然西魏政权继承北魏政权的衣钵继续实行九品中正制,但是北周政权却没有继续沿用这一选官制度。
不过近日在读史的过程中对于北周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变化的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因此余以为有必要在此对于该问题再做一些疏说。
一有关北周政权所实行的选官制度正史中多有记载,如《北史》卷九《周孝闵帝纪》云:[元年八月]甲午,诏二十四军举贤良。
这里是说北周孝闵帝在元年八月甲午下诏举贤良,可是《周书》卷三《孝闵帝纪》却云:[元年]八月甲午,诏曰:“帝王之治天下,罔弗博求众才,以乂厥民。
今二十四军宜举贤良堪治民者,军列九人。
被举之人,于后不称厥任者,所举官司,皆治其罪。
”可见《北史》和《周书》大相径庭,《周书》的记载远比《北史》详细,而且从《周书·孝闵帝纪》记载中实在看不出北周孝闵帝这时确实举贤良。
此外,相关的记载还有《周书》卷五《武帝纪》云:[建德三年二月]丙午,令六府各举贤良清正之人。
《北史》卷一○《周武纪》也有相同的记载,不过这条记载也不能确定建德三年北周武帝下诏举贤良。
而《周书》卷六《武帝纪》又云:[建德四年闰月]诏诸畿郡各举贤良。
《北史》卷一○《周武纪》亦有相同的记载,另外《北史》卷一○《周静帝纪》又云:[大定元年春正月丙戌],诏戎秩上开府以上,职事下大夫以上,外官刺史以上,各举贤良。
据此可见,北周武帝、静帝祖孙都曾经举贤良,可是《周书》卷八《静帝纪》却云:[大定元年春正月丙戌],于是遣戎秩上开府以上,职事下大夫以上,外官刺史以上,各举清平勤干者三人。
被举之人,居官三年有功过者,所举之人,随加赏罚。
未提举贤良之事,就连“贤良”二字都没有出现。
结合上面几条记载,可见《北史·周孝闵帝纪》、《周书》卷六《武帝纪》、《北史·周静帝纪》提到举贤良之事,可是《周书·孝闵帝纪》、《周书》卷五《武帝纪》、《北史·周武帝纪》、《周书·静帝纪》却没有举贤良的明确记载。
仅凭这些记载确实不好断定北周政权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
但是史书中却有某人被举贤良的记载,如《周书》卷四五《儒林·乐逊传》云:天和元年,岐州刺史陈公纯举逊为贤良。
《北史》卷八二《儒林·乐逊传》有相同的记载,此外不论《周书》、《北史》还是《隋书》、《资治通鉴》中都没有这一时期某人被举贤良的记载,这两条记载不能不让人生疑。
退一步说,即使这是史实,也只有乐逊一人,因此说北周所举的贤良也实在太少了。
而有关举明经的记载,见于史籍的有《隋书》卷四七《柳机附謇之传》云:为童儿时,周齐王宪尝遇謇之于途,异而与语,大奇之。
因奏入国子,以明经擢第,拜宗师中士,寻转守庙下士。
武帝尝有事太庙,謇之读祝文,音韵清雅,观者属目。
《北史》卷六四《柳虯附謇之传》也有相同的记载。
还有《隋书》卷六二《梁毗传》云:周武帝时,举明经,累迁布宪下大夫。
这些都说明北周政权曾举明经。
此外还有一些史籍的记载中虽然有“明经”二字,可是没有明确说是举明经或明经擢第。
如《周书》卷六《武帝纪》有云:[建德六年]三月壬午,诏山东诸州,各举明经干治者二人。
若奇才异术,卓尔不群者,弗拘多少。
而《北史》卷一○《周武帝纪》仅云:“三月壬午,诏山东诸州各举士。
”根本没有提“明经”二字。
《隋书》卷五四《田仁恭传》云:仁恭性宽仁,有局度。
在周,以明经为掌式中士。
《隋书》卷六○《崔仲方传》云:年十五,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同就学。
时高祖亦在其中,由是与高祖少相款密。
后以明经为晋公宇文护参军事,寻转记室,迁司玉大夫,与斛斯徵、柳敏等,同修礼律。
这些记载中虽然提到“明经”二字,不过还不好断定这个“明经”是选官的科目,还是“明经义”、“明经典”之意,因此说这两条记载实在不能确定北周政权通过举明经来选拔人才。
另外《通典》卷一四《选举典·历代制中》有云:及武帝平齐,广收遗逸,乃诏山东诸州举明经干理者,上县六人,中县五人,下县四人。
虽然这条记载中也提到“明经”二字,不过这还不好断定这个“明经”是选官的科目,而且对于北周武帝的同一诏书《周书》卷六《武帝纪》却云:己丑,诏山东诸州举有才者,上县六人,中县五人,下县四人,赴行在所,共论治政得失。
其中只字未提“明经”二字,这就不好说到底哪一部史籍记载更加准确。
不过《周书》成书于唐初的贞观年间,要比成书于中唐贞元年间的《通典》早得多,一般说修撰早的史籍相对更可靠一些,因此《通典》这条记载不太能说明问题。
而且这只是针对山东地区,不是向全国发布的诏书。
再则有关秀才的记载,见于《周书》卷三五《裴侠附子肃传》:天和中,举秀才,拜给事中士。
稍迁御正大夫,赐爵胡原县子。
《北史》卷三八《裴侠附子肃传》也有相同的记载,说明北周政权当有举秀才一事。
退一步说,即使北周政权确实有举贤良、明经、秀才之事,可是在北周时期却从来没有任命过一个中正官①,而中正则是九品中正制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职官,没有任命中正,如何选拔贤良、明经、秀才,如何实施九品中正制?因此说即使史籍中记载有贤良、明经、秀才这些选官科目,也不能说北周政权继续实行了九品中正制。
二《通典》对于北周政权所实施的选官制度有所论述,如卷一四《选举典·历代制》有云:后周以吏部中大夫一人掌选举,吏部下大夫一人以贰之。
初霸府时,苏绰为六条诏书,其四曰“擢贤良”。
绰深思本始,惩魏、齐之失,罢门资之制。
其所察举,颇加精慎。
及武帝平齐,广收遗逸,乃诏山东诸州举明经干理者,上县六人,中县五人,下县四人。
至宣帝大成元年,诏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上州、上郡岁一人。
有关北周政权选官制度概括性的记载仅此一条,细读这条史料可以看出几个问题:(1)初霸府时实际上是宇文泰设置霸府时期,即西魏时期,因此有关“擢贤良”是在西魏时期,不是北周时期;(2)这里提到北周时期“以吏部中大夫一人掌选举,吏部下大夫一人以贰之。
”并没有明确说这是一项什么选官制度;(3)“及武帝平齐,广收遗逸,乃诏山东诸州举明经干理者,上县六人,中县五人,下县四人。
”据前文所考,这段记载本身就有问题,《周书》卷六《武帝纪》原文中无“明经”二字,而且《通典》这段记载中的“明经”二字到底是指明经这一选官科目,还是指“明经义”、“明经典”,含义也不明确,结合上下文来看,可能是指后者;(4)“宣帝大成元年”时间有误,据《周书》卷七《宣帝纪》记载,这项诏书是北周宣帝在宣政元年八月壬申日;(5)案“至宣帝大成元年,诏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上州、上郡岁一人。
”一文不全,据《周书》卷七《宣帝纪》记载,此下还有“下州、下郡三岁一人。
”而无论是《通典》还是前文所引的《周书·静帝纪》虽然说有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记载,可是都没有明确指出这是以中正举秀才、举孝廉,因此也不好说这是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并以此选拔官员。
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有关贤良、明经、秀才的记载是确定无疑的史实,也不能证明北周政权的确实行了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因为史籍中有关九品中正制的记载特别强调中正这一职官,如《三国志》卷九《魏志·夏侯尚附子玄传》所云:中正则唯考其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勿使升降。
台阁总之,如其所简,或有参错,则其责负自在有司。
官长所第,中正辈拟,比随次率而用之,如其不称,责负在外。
卷二三《魏志·常林传》注所引《魏略》云: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云:毅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乃上疏曰:……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
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卷四八《段灼传》云: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通典》卷一四《选举典·历代制》亦云: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错杂,详核无所。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可见这些记载都提到了中正这一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重要职官,但是据拙文所考,北周时期没有任命一个中正官,既然没有中正这一职官,如何继续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怎么能继续使用九品中正制这一名称呢?这不和此前的察举相似了吗!而《周书》卷七《宣帝纪》中所云:宣政元年八月壬申“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上州、上郡岁一人,下州、下郡三岁一人”是否与科举制度有关联?有关科举制度《通典》一书有概括性的记载,据卷一四《选举典·历代制》有云:开皇十八年,又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