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史 第九章ppt
合集下载
1937-1949年的近代中国史PPT
6、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 ⑴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 背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定毛泽东思想为 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 员会。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⑵抗战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 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的区别:是否依靠和发动群 众。 ⑴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群众,并争取和动员全民族一 切力量。 ⑵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如何看待两个战场的关系?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证;中共敌 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
▲全民族抗战表现: ⑴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⑵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⑶参战人员:全国各阶级、各阶层。 ⑷党派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 抗,求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 ⑸军队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 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 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⑹抗战基础:广大群众是抗日战争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⑺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
5、国共合作抗日 ⑴正面战场(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937年8 月~12月,上海及周围地区)。 太原会战: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期间,八路军一一五师 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徐州会战:期间,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 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 争进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1940年,张自忠(战略相持阶段的会战)。
中国近代史 ppt课件
——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九日掌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折
窍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 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 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 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 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 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 事夷人?
观该二臣筹划措置之迹,似为外国谋,非 为我朝谋也……人臣从政,一旦欲变历代 帝王及本朝列圣体国经野之法制,岂可轻 易纵诞若此!
——府丞王宗璧
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 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共利者也; 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君不言 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于中国,恐捷一 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 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 之官也。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中国士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 多粗蠹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 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 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 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 已数百年。
——同治四年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信函
该大学士既以此举为窒碍,自必别有良图,如果 实有妙策可以制外国而不为外国所制,臣等自当 追随该大学士之后,竭其梼昧,悉心商办,用示 和衷共济,上慰宸廑。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 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 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
——通政使司参议刘锡鸿
顽固派攻击洋务派对联
鬼计本多端 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 军机无远略 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出乎其类 拔乎其萃 不见容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何必去父母之邦
第二节 建立军事工业及新式军队
窍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 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 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 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 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 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 事夷人?
观该二臣筹划措置之迹,似为外国谋,非 为我朝谋也……人臣从政,一旦欲变历代 帝王及本朝列圣体国经野之法制,岂可轻 易纵诞若此!
——府丞王宗璧
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 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共利者也; 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君不言 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于中国,恐捷一 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 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 之官也。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中国士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 多粗蠹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 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 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 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 已数百年。
——同治四年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信函
该大学士既以此举为窒碍,自必别有良图,如果 实有妙策可以制外国而不为外国所制,臣等自当 追随该大学士之后,竭其梼昧,悉心商办,用示 和衷共济,上慰宸廑。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 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 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
——通政使司参议刘锡鸿
顽固派攻击洋务派对联
鬼计本多端 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 军机无远略 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出乎其类 拔乎其萃 不见容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何必去父母之邦
第二节 建立军事工业及新式军队
人教版(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共24张)精品PPT课件
C 料中的“它”是指 (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巩固训练
101试卷库 辛亥革命—随堂检测1
请同学们认真作答哟!
巩固训练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在探究性学习中,小钟同学查阅了“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
新课讲解
黄 兴 徐锡麟 秋瑾
新课讲解
黄兴绝命书
林觉民《与妻书》
探究研讨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追求真理、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新课讲解
武昌起义
起义原因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
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起义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课后作业
任务一:完成《辛亥革命课后作业》 任务二:预习下节课解决以下问题: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 2、袁世凯是如何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性质是什么?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学习目标
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42-P4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领导了哪些武装起义? 2、黄花岗起义的结果是怎样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情境导入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 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 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 这堂课就来看看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巩固训练
101试卷库 辛亥革命—随堂检测1
请同学们认真作答哟!
巩固训练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在探究性学习中,小钟同学查阅了“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
新课讲解
黄 兴 徐锡麟 秋瑾
新课讲解
黄兴绝命书
林觉民《与妻书》
探究研讨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追求真理、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新课讲解
武昌起义
起义原因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
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起义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课后作业
任务一:完成《辛亥革命课后作业》 任务二:预习下节课解决以下问题: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 2、袁世凯是如何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性质是什么?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学习目标
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42-P4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领导了哪些武装起义? 2、黄花岗起义的结果是怎样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情境导入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 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 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 这堂课就来看看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图解中国近代史ppt
。
-
3、根据提示列举不平等条约
①割香港岛的条约: ②割台湾岛的条约: ③赔款2100万银元的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④赔款白银2亿两的条约: ⑤赔款白银4.5亿两的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4、列举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①《南京条约》: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2)材料二说明了反映辛亥革命后的什么现象?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指出材料三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辛亥革 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原因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大大加深了
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化
半殖民地
的进程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百年来 第一次 伟大胜利
-
第一次 鸦片战 争
第二次 鸦片战 争后
边疆危 机出现 后
甲午中日 八国联 战争中 军侵华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的前提。 落后就要挨打,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提升我国的综 合国力;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谢谢欣赏,再见!
-
时间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2、中国共产党人对苏共20大的思考
毛主席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的秘密
报告,“揭了盖子,又捅了漏子。他破除了那
种认为苏联、苏共和斯大林一切都是正确的迷
信,有利于反对教条主义。不要再硬搬苏联的
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
实际相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4、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 争
“三大改造完成后,
确定在一股势力,一股
思潮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
反对共产党。有些人确
定杀气腾腾,想要否定
共产党的领导,扭转社
会主义方向。不反击,
我们就不能前进。”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改变了 八大关于社会矛盾的正确判断;伤害了 本已弱小的知识分子队伍。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 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根本任务: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 力。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如果有人硬要说任
何别人比毛主席更高明,
功劳更大,那只级是对历
史开玩笑。”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④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所 犯错误,经过正确总结的经验教训同样是宝贵 的财富。
毛泽东在探索前期就说过:“共产党人
对于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发生的错误必须采取分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PPT课件
23
洋务派的失败:因为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以 “求强”、“求富”为旗号,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为目 的。但是,甲午战争失败后,“中体西用”被抛弃, “求强”、“求富”彻底落空,清王朝的统治危机更加 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派失败了。
24
洋务运动并没有彻底失败:
①从引进工业文明成果(机器、工厂)、民用企业中的资 本主义色彩、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史实说明它开启 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3分)
启示: 说明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
32
2.思想变革: (1)背景: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
现民主政治。 ②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屡受挫折,民族资产阶级希
望在思想上批判封建思想,解放思想。 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下;袁世凯为复辟,“尊孔复古” (2)代表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关税——中国进出口商品关税税率与英 国协定。
反映其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8
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及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等 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性质变化
主要矛盾变化
革命任务变化
历史分期变化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的阶段;列强侵华争夺加剧,日俄矛 盾尤为突出。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日两国 的近代化历程,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
15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国向各国共赔偿白银4.5亿两。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防守。 拆除大沽口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允许各国驻兵。 惩办义和团运动,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洋务派的失败:因为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以 “求强”、“求富”为旗号,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为目 的。但是,甲午战争失败后,“中体西用”被抛弃, “求强”、“求富”彻底落空,清王朝的统治危机更加 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派失败了。
24
洋务运动并没有彻底失败:
①从引进工业文明成果(机器、工厂)、民用企业中的资 本主义色彩、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史实说明它开启 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3分)
启示: 说明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
32
2.思想变革: (1)背景: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
现民主政治。 ②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屡受挫折,民族资产阶级希
望在思想上批判封建思想,解放思想。 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下;袁世凯为复辟,“尊孔复古” (2)代表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关税——中国进出口商品关税税率与英 国协定。
反映其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8
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及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等 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性质变化
主要矛盾变化
革命任务变化
历史分期变化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的阶段;列强侵华争夺加剧,日俄矛 盾尤为突出。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日两国 的近代化历程,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
15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国向各国共赔偿白银4.5亿两。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防守。 拆除大沽口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允许各国驻兵。 惩办义和团运动,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中国近代史第九章
(2)府院之争的公开化—关于中国是否参加一战
段祺瑞及拥段派主张参战;黎元洪、冯国璋及反段派 却反对参战。段祺瑞以武力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黎元 洪则免去段的总理职务;段则指使皖系军阀宣布八省脱
离中央。黎元洪孤立无援,邀请张勋进京调停。
所谓府院之争,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在中国斗争的反映。
(3)张勋复辟
1917年6月14日,张勋率“辫子军”进入北京,
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
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缺乏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
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1)近代军阀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必然产物
正如毛泽东所 说:“这种现 象产生的原因
它是在近代封建土壤中滋生出来的,中国经济发
展的不平衡、不统一、势必造成政治发展的不统一、
弱,缺乏有力的领导,内部意见分歧,组织松散。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立宪派在这场斗争中,
不去支持革命派,而去支持袁世凯?
主要是由于立宪派本身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同旧官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 这三大力量的特点,规定了民主与法制和
专制独裁之间的斗争,成为这段历史的中心内容。
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前,提出了限制袁 世凯的三个条件。当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在正式 的宪法产生以前,约法的效力和宪法相等。从此, 袁世凯为头子的“袁派势力”和革命党人之间, 就围绕破坏约法与维护约法的问题,展开长期的 斗争。
第一节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反袁斗争
一、二次革命与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
从南京临时政府结束到二次革命,时间虽然不到两 年,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决 定着推翻清王朝之后,中国究竟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 民主共和国,还是任凭袁世凯巩固他的大地主大买办阶 级的专制统治。围绕这个问题,以袁世凯为首的“袁派 势力”、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和表面上介于二大势力之间, 而实际上是站在袁世凯一边的原君主立宪党人,彼此展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05 甲午战争与民族 危机加深
甲午战争背景及原因
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积极侵略朝鲜并企图利用朝鲜为 跳板侵略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已先后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台湾的战争,并侵占琉球 群岛。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偏袒,使得日本在侵略战争中屡屡 得手,更加助长了其侵略气焰。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社会矛盾的变化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 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 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
03 太平天国运动与 内外交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 面临列强瓜分、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的局面。
社会矛盾激化
清政府腐朽无能,社会矛 盾尖锐,民众反清情绪高 涨。
革命思想传播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积极宣 传革命思想,推动革命运 动发展。
革命过程与结果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 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迅速占领武
汉三镇。
各地响应
战争过程与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 舰队封锁珠江口,北上攻陷浙江 定海,直逼天津。道光帝惊恐求 和,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 法联军攻占广州、天津、北京等 地,火烧圆明园。最终签订《天 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
战争过程与结果
01
1894年7月25日,日本 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 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 争。
中国近代史(—)ppt
中国近代史(—)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近代史的开端 • 社会变革的历程 • 重要历史事件 • 主要人物及其贡献 • 经验教训与启示
01
近代史的开端
西方列强的侵略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康有为、梁启超与谭嗣同
康有为维新变法
康有为积极推动戊戌变法,主 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提倡君 主立宪,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
化进程。
梁启超宣传革命
梁启超发表了大量文章,宣传 革命思想,并倡导“三民主义 ”,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了重
要影响。
谭嗣同为变法献身
谭嗣同积极参与戊戌变法,主 张激进变革,甘愿为变法事业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历经 14年,占领南京,后被曾国藩镇压。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
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官员推动学习西方技术和制 度,建立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等,是中国现代化的开 端。
林则徐与魏源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在广东期间,积极开展禁烟运动,成功挫败了英国鸦 片贩子的走私活动,并主持编译《四洲志》等书籍,积极开 展对外宣传。
魏源开放思想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编译 《海国图志》等书籍,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积极影响 。
曾国藩、李鸿章与张之洞
曾国藩镇压内乱
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重要历史事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近代史的开端 • 社会变革的历程 • 重要历史事件 • 主要人物及其贡献 • 经验教训与启示
01
近代史的开端
西方列强的侵略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康有为、梁启超与谭嗣同
康有为维新变法
康有为积极推动戊戌变法,主 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提倡君 主立宪,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
化进程。
梁启超宣传革命
梁启超发表了大量文章,宣传 革命思想,并倡导“三民主义 ”,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了重
要影响。
谭嗣同为变法献身
谭嗣同积极参与戊戌变法,主 张激进变革,甘愿为变法事业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历经 14年,占领南京,后被曾国藩镇压。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
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官员推动学习西方技术和制 度,建立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等,是中国现代化的开 端。
林则徐与魏源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在广东期间,积极开展禁烟运动,成功挫败了英国鸦 片贩子的走私活动,并主持编译《四洲志》等书籍,积极开 展对外宣传。
魏源开放思想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编译 《海国图志》等书籍,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积极影响 。
曾国藩、李鸿章与张之洞
曾国藩镇压内乱
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重要历史事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8月1日毛 泽东给他们写 信,表示对他 们的造反精神 的热烈的支持。
上海音乐学 院学生写大 字报,批判 院长贺绿汀。
清华大学红卫兵“从我做起”,首先砸烂本 校牌坊上的“清华园”的题字。
1966年8月至1967年初,上千万天真烂 漫的青年、少年被毛主席的号召鼓动起来, 冲出校门,走向社会,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自 在地革命: •涌进北京晋见毛主席;
上 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章 第二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为新中国而奋斗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 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下 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苏 联 人 造 卫 星 上 天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 泽 东 在 八 大 上 作 报 告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内容: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①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②实现国家工业化。
意义: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过渡时期: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 固新政权。 这一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 展社会生产力。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总 路 线 的 颁 布
时间:1958年
内容:鼓足干劲力 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
1. 积极:指明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 众的愿望。 2. 消极: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 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 左”倾错误的泛滥。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1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7、8月,毛泽东在视察期间对小 社并大社的做法给予肯定。
(2)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 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提出“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 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3) 1958年9月初,《人民日报》公布了这 一决议,在全国 范围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的高潮。
2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 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 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2)中共中央还把拟定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 业发展纲要(草案)》提请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并向全国 人民公布。
14
纠正“左”倾错误
15
3.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1)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在 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18 个问题,要求与会者讨论。
4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时间: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2)地址:北京 (3)主要内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制定了正确的 经济、政治路线。
第一,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 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
合” (1)背景:“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 (2) 1956年4月初,毛泽东提出我们要进行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7、8月,毛泽东在视察期间对小 社并大社的做法给予肯定。
(2)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 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提出“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 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3) 1958年9月初,《人民日报》公布了这 一决议,在全国 范围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的高潮。
2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 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 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2)中共中央还把拟定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 业发展纲要(草案)》提请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并向全国 人民公布。
14
纠正“左”倾错误
15
3.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1)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在 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18 个问题,要求与会者讨论。
4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时间: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2)地址:北京 (3)主要内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制定了正确的 经济、政治路线。
第一,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 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
合” (1)背景:“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 (2) 1956年4月初,毛泽东提出我们要进行
第九章-中国近代教育
1818年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是第一所 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其办学目的是“为宣传基督教 而学习英文和中文”,该校毕业的华人学生中有不少 成为中国第一批西学倡导者。
4
马礼逊学校
1839年在澳门设立的马礼逊学校是最早在中国 本土设立的专门为华人开放的教会学校,其课程 内容十分丰富,对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影响极大的 容闳是该校最早招收的学生之一。
经正女学:
1898年由梁启超、经元善等倡议设立于上海, 其教师和管理人员均由中外女士担任,课程分为中 文、西文两大类,前者传授中国传统的女性读物如 《女孝经》、《女论语》、《女戒》,以及女红、 绘画、医学等;后者讲授英文、算术、地理、体操 等学科。该校1900年停办,但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所 正规的女子学校,开启了时代的新风尚。
同时,洋务学堂根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现为新旧杂 糅: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体系;仍坚持四书五经的 学习;管理中存在官僚习气。
9
(三)洋务留学教育
派遣留美幼童 1872年在容闳极力倡议下,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三次 共派出四批120名留美儿童,后因在留学生管理上出现分歧, 于1881年被全部撤回。但即使是这些尚未完成学业的留美学 生,也仍然成为了我国近代科技、实业、管理、外交、军事 和教育等领域的知名人士。 派遣留欧学生 以福建船政学堂学生为主体,被派往英、法、德、西班牙学 习驾驶、制造、枪炮、鱼雷等技术。留欧学生在近代中国海 军事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留欧学生成为近代海军的重 要将领。
14
谭嗣同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总理及教习合影
15
南洋公学
16
1898年南洋公学师生第一次合影 (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图片) 1897年建校初期外院(南洋公学) 师生合影(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图片)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九章(课堂PPT)
一、良好的开局
3
(一)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第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 结合”;
第二,强调“以苏为鉴”,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论十大关系》);
第三,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主要矛盾, 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第四,提出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 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 生活的主题。
但是,由于全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斗争,使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取得 了进展;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 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打开 了新局面。
17
18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1、犯错误的原因:
(1)党和毛泽东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2)一系列的胜利使党和毛泽东产生骄傲情绪。 (3)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中曲折发展
1
本章重点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 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 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2
19
2、对错误进行科学分析:
(1)党在犯严重错误时,党的性质和宗旨并没 有改变,党仍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党能够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 众,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3)尽管毛泽东犯了严重错误,但他仍是中国 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仍是全党全国人民 的指导思想。
(4)党在犯严重错误期间,社会 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仍然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提出
1956年4月25 日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和5 月2日最高国 务会议上作 《论十大关系》 的报告
继续
1956年9月 中 共八大 《论十大关系》 为指导思想
作用
毛泽东说: 前八年照抄外国 的经验。但从 1956年提出十六 大关系起,开始 找到自己的一条 适合中国的路线
• 1958年的第一次郑州会议
• 1959年 庐山会议前期 • 1958年11、12月间,毛泽东在武昌召开中共中央 政治局 会议和八届六中全 会
庐山会议与“左”进程的中断:
• 1959年7月2日到8月1日 江西庐山会议
• 8月2日至16日 《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
国民经济的调整 :
LOGO
文化大革命的启发和教训 1.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 定不移的把工作重点转动经济建设 上来 2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 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3.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 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4.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林彪
•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 口. 当面 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 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 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 席 光辉的助手,亲密战友, 可靠接班人
LOGO
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1.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运 动一场内乱 2.影响-----给党和国家,各民族人民带 来建国以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3.给我们的启发和教训
LOGO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一、独立的饿、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基本建立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 立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 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 革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 干重要原则
LOGO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LOGO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957年 4月27日
“六又”
1957、 6月8日
中共中央发 出组织力量 反击右派分 子进攻的党 内指示,反 右派运动全 面展开
中共党下发 《关于整风 运动的指示 》
要造成一个又 有集中又有民 主,又有纪律 又有自由,又 有统一意志、 又有个人心情 舒畅、生动活 泼的政治局面
---------文化大革命简史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 主义 的复辟
LOGO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1.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结果 2.具体原因, a 对党和国家,国际形势做出 错误判断. b 被林彪和四人帮一伙所 利用 c 当时国家政治生活 当中存在的个人崇拜现象.
LOGO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956年1月 毛泽东在最高国 务会议上提出: 我国人民应该 有一个远大的规 划,要在几十年 内,努力改变我 国子在经济上和 科学文化衫的落 后状况,迅速达 到世界上的先进 水平。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保护和发展 生产力
•与此同时 中共召开关于知识疯 子问题会议,动员全 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 广大知识分子“向现 代科学进军” • 1946年10月 制定了《1967-1967年 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 划纲要》
LOGO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LOGO
第二节
1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2
二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3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LOGO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9月,公布《关于在农村建立 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1956年2月 苏共二十大 1956年4月初 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
毛泽东提出: 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
究,摸 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 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没呢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影响: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 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5.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的死
6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1971年的九。一三事 件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
7四人帮的灭亡---------1976年的10月
LOGO
文化大革命
LOGO
LOGO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LOGO
第一节
1
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2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发展
LOGO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0月至11月召开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使得以高指标、 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风为主的要标志 的 “左”倾错误 严重泛滥
1958年7、8月 毛泽东在视察期间 对大社并小社给予肯定
1958年,毛泽东南方视察
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LOGO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LOGO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背景:各种原因在国内引起了一些思想上的波动 1957年2月 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提出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方法,并对社会主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科学分析 影响: 这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的阐述了社 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 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LOG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965年冬,姚文元发表 评 新编历史剧 海瑞罢官 的文章 2.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3.一月革命的影响-------进入全面夺权的新阶段 4.二月逆流------老一辈革命家反对文化大革命的表 现
LOGO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966------1976年
LOGO
Diagram
203 2000 202
201
LOGO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将存在资 产阶级,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 正主义 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 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 1960年《十年总结》 ,11月“十二条” 1961年 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 决
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同年3月 "农业 六十条"
“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 1962年1、2月间召开的 扩大的中共中央会议 • 1963-1965年间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1965年初 又错误地提出了运动的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
LOGO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北京举行 八大分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和主要任务 经济、政治和执政党建设上的原则
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 补充”的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作用 中共八大的路线 是正确的,为社 会主义事业的发 展和党的建设指 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