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地理笔记

合集下载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必背必考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必背必考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必背必考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较多,以下是部分必背必考知识点:1.经线与纬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四弧,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环绕地球并与经线相交的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的运动●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自转一周为一天。

●公转: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

公转-周为一年。

3.地图上的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4.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程度来判断地形的起伏状况。

5.气温和降水●气温:单位体积空气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降水:一定时间内落在地面上的雨、雪香等的水量总和,单位为毫米(mm)。

6.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降水显小。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量适中。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温差大,降水少。

7.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8.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速度有快有恨。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

9.人口问题与环境●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给环境带来压力。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10.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

以上知识点是初一上册地理的重要内容,需要重点学握。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技能,如使用地图、测显距离和高度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第一章: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态和大小地球呈近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所以赤道略偏大。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地球以西东方向旋转一周需要23小时56分4秒,使人们看到了昼夜变换和星空相对运动;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形成季节。

3.地球的地理坐标确定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方法,以经度和纬度作为地球地理坐标。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标志及其表示方法地球的标志为圆形,表示方法有平展图、球面图和柱面图等。

2.地图的图例和比例尺图例表示地图上各色块的含义,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的制作为了避免变形,必须进行地图投影,有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平展投影等。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海洋、陆地、气压和风等。

全球的气候类型有副热带干旱气候、温带中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2.地形和水文地形有高山、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水文包括江河、湖泊、湿地等。

3.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有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两种。

其中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原和沙漠等,动物资源有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石油等。

第四章: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有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内部人口迁移有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等。

2.文化和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有语言和礼仪等,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

3.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和水文等。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手写笔记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手写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笔记第一章我国地图1.1 我国的位置- 我国位于东亚,毗邻14个国家,南海是我国的海洋。

- 我国的经度是73°33′E到135°05′E,纬度是3°51′N到53°33′N。

1.2 我国的地理位置- 我国位于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地处北半球。

-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380万平方公里。

1.3 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势大致南低北高,东低西高,总体上高在西部,低在东部。

- 我国地势复杂,山地占65,平原占12,盆地占19。

第二章我国的气候2.1 我国的气候分区- 我国的气候呈现多样性,主要分为寒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多种类型。

2.2 气候影响因素- 经度、纬度、海洋影响、地形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的气候产生影响。

2.3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北差异明显、季风影响明显。

第三章我国的水文3.1 水文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为江河水系和湖泊。

- 长江、黄河、珠江是我国主要的江河水系,渤海、黄海、东海等是我国主要的海洋。

3.2 水文问题- 水资源严重失衡、水污染、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日益突出。

3.3 水资源调整- 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水资源管理、提高利用效率是我国水文问题的主要解决途径。

第四章我国的自然资源4.1 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总体较丰富,但存在不均衡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 农田面积居世界第一,但人均耕地较少,林地资源丰富,但森林覆盖率偏低。

4.2 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 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但大部分为贫瘦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较大,稀土资源全球占有量80以上。

4.3 能源资源- 我国主要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水能、核能和新能源等。

- 目前煤炭仍是我国主要能源,但新能源发展迅速。

第五章我国的人口与城市5.1 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第一章世界地理概论一、地理概念:1、地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内部形态、运动和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布与关系的学科。

2、地理空间:即地球表面及其内部形态、运动和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布与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系统。

3、地理系统:即地球表面及其内部空间分布格局、活动过程及其在空间中的关系。

二、世界地理系统:1、大洲:根据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划分的地理区域,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等。

2、国家:按照特定的政治条件形成的地理国家,一般是面积庞大的国家及某些非独立国家或特定的民族地区为主。

3、地理地域:基于共同的自然环境或历史文化因素形成的一个空间划分单元,如西伯利亚、地中海、苏联半岛、两江平原等。

三、地理研究方法:1、地理定位方法:采用物理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以及生物地理学等方法,对地理对象在地理空间中的关系进行叙述。

2、地球物理学成像法:采用地质、地震、地热等数字和模型体系,了解地壳的构造、物质流动及物质构成。

3、生物理叙法:采用zai植物、昆虫、动物等生物群落特征和演化动态分析等方法,了解地理环境条件对生物群落结构和演化动态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地理系列一、中国概况:1、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新兴大国,南北长度相差24°,西东宽度相差47°,拥有18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港澳特别行政区。

2、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西部接边境,北部与蒙古相倚靠,疆域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7000千米,是世界第三大陆。

二、中国地质结构:1、大陆块:中国位于板块构造形成的Eurasian大陆块中,该陆块多处有地震活动,其块体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2、山脉:中国地表构造特征以山脉系统为主,主要代表山脉有长城山脉、昆仑山脉、南岭山脉、东夷山脉等。

3、河流:中国河流系统构成了三大河谷系统,分别是长江、黄河和淮河系统,长江的支流也遍布全国。

三、中国地理环境:1、海洋环境: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环境,主要包括黄海、渤海、南海、台湾海峡等,这些海洋的温度、盐度、风性以及潮汐等特征也影响着中国周边地区的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地理七年级(上)第1节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凭直觉):XXX说→XXX说→浑天说;②近代(观察):XXX推断地球是球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外表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界说:在地球仪上,顺着工具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外形一切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3)纬度的划分:赤道(°纬线)以北为北纬,惯上用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XXX。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周期:约24小时(1天)(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地球(2)经线的特点: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时差;日月星斗东升西落的A.形状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运界说:地球绕太阳不绝地旋转B.长度一切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动方向:自西向东C.方向一切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初中地理笔记整理大全

初中地理笔记整理大全

初中地理笔记整理大全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 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 站得高,看得远。

-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

- 海边看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2. 地球的大小。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纬线和纬度。

- 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 纬线相互平行。

- 纬度:- 定义:为了区分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 纬度划分:- 赤道为0°纬线,赤道以北称北纬(N),赤道以南称南纬(S)。

- 北纬和南纬各有90°。

-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 - 30°为低纬度。

- 30° - 60°为中纬度。

- 60° - 90°为高纬度。

2. 经线和经度。

-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 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度之和为180°,且东西经相反。

- 定义:为了区分经线,人们给经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 经度划分:-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 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以西称西经(W)。

- 东经和西经各有180°。

3. 经纬网。

- 定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 用途:- 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

- 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三)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理七年级上册笔记

地理七年级上册笔记

地理七年级上册笔记
- 知识点框架:
- 地球与地球仪
- 地图
- 世界的海陆分布
- 世界的地形
- 世界的气候
- 世界的居民
-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 世界的聚落
- 思维:
- 老师讲解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时的思路
- 推导等高线地形图相关原理的思路
- 分析气候成因的思路
- 重难点和易错点:
- 经纬网的判读(重难点、易错点)用红笔标注 - 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点(重难点)用蓝笔标注- 补充点:
- 关于一些特殊地理现象的例子
- 实际生活中地图的应用案例
-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 总结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 思考如何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七年级上册地理书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书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书笔记一、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实际不存在),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指向北极星的是北极(N),相反方向是南极(S)。

纬线和经线纬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纬线相互平行;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

纬度: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分别用N(北纬)和S(南纬)表示。

低纬度(0° 30°)、中纬度(30° 60°)、高纬度(60° 90°)。

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特点: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别用E(东经)和W (西经)表示。

180°经线两侧经度变化方向相反。

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

地球的公转定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一年。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

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4. 地图的阅读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比例尺: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

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7年级上册地理重点知识点笔记第一章地球和地图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6.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7.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二者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而且这种运动仍在继续,所以,珠穆朗玛峰仍在上升。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七年级上册地理笔记干货汇总(可直接打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笔记干货汇总(可直接打印)

1.1我们身边的地理1.地理能解:五问未解埃金之谜百慕大三角死亡谷吃:八大菜系2.地理与穿:阿拉伯人日常生活住:行:种植土地建屋修路放牧生产海洋航捕3.地理与生产建设森林建设:风车之国服饰4西班牙地理与运动美国风土人情巴西文化:日旗晒采和朝藏唐1.2我们怎样学地理标记(8种)方向无标记(默认)1.学会三要素三种:数字.文字.线段看地图比例尺数学判断大小大:范围小,详细图例和注记小:范围大,粗略自然种类社会经济比、析、合法,探征因,思关系2.收集善问质疑地理信息多角度察识,既收不利并生联想.创意必备工具:图、本、针、镜.机3.开展走进大自然地理考察途径多样2.1认识地球球体1.形状凭证:麦线形状纬:圆圈经:半圆有长短表面积维最长赤半(6378)两极稍扁4经长度向两极缩短到极点.2.多大均半径极半(6357)赤道略鼓纬网经:长度相等赤周纬:东西方向地轴、两极经:南北认识两回、两圈、两极关系:互垂,成网状经线0°和180°纬圈:与地轴垂直两说纬线互平方向纬线赤→两极缩短周期东西方向自转最大纬圈5.地球现象:昼夜更替赤道南北半球平分的运动坐地日行八万里基多方向3.地南北纬公转周期四季变化球纬度规律:中向南北扩大现象仪高.中.低纬区定义经线半圆特征相交于极点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东西经各跨180°经度规律:向右增长是东经,反之是西经经线圈—东—西东西半球界线:20°w-160°E和=180{2.2世界的海陆分布地例海70.8%1.海洋陆29.2%与陆地南北看(水球?)分布特点东西看(陆地?)大陆概念岛屿大洲面积(大→小):亚非北南南欧大东:欧、非亚、大洋、南极位置西:北美.南美特征北:欧、北美非、亚、大洋、南美2.七大洲南:南极(被赤道穿过)纬最高:南极洲亚欧:乌山乌河大土峡陆界亚非:苏运河分界线南北美:巴运河欧非:地中海海界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大洋:远广深概念海:洋边近陆,与洋隔离峡:通两海水道3.四大洋面积(大→小):太大印北被赤穿过位置纬最高2.3世界的地形定义海拔根本区别:是否概念相对高度以海平面为参照点类型:五种原理、不同等高线涂不同色1.陆地同起伏小地形高平异≥500m边陡规律:绿平.蓝海、白冰、褐山≤200m4、分层举例设色图黄线→深:越来越高同:崎岖不平优:陆地与海的高低起伏山丘异≥500m坡陡谷深≤500m对高≤200m容易看举例:山脉带、山东盆地周高中低 5.地形最直观:地形剖面图举例:川、刚构成:架→坡→洋盆(脊→沟)平:亚2.海底地形盆:刚地形之最长:安高:喜深:马等高线定义等深线山顶▲中高周低3.学看鞍部两山顶过渡部分地形图山谷向高凸形态山脊向低凸陡崖重合坡缓陡缓:稀陡:密2.4海陆变迁缓慢喜马山1.地表海洋生物化石激烈地震形态变化火山喜山沧海桑田例子台湾峡东非大裂谷地中海提出者轮廓2.大陆证据地层动植物海牛漂移说驼鸟主观点块:泛大陆被泛大洋包破裂:2亿年前现在轮廓:二三百万年前六大板块3.板块内部稳定,交界活跃构造学说板块特点碰撞挤压→抬升(山脉)张裂拉伸→下陷(海洋)阿一喜4.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人口分布前增缓1800后增迅数量出生人口与增长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增长与经济水平高慢经济关系经济水平低快人口密度人/千米²地区密:亚东、亚南、欧西、北美南美东2.世界稀:苔冰原、亚寒针叶林、热雨热沙,高原高山人吩布规律中低纬沿海多高纬、赤附近.干旱区、地势高区少原因地势平坦、气候温润、水源丰富、交通发达→多条件恶劣:寒冷、湿热、干旱→少剧增不平衡:亚.非.拉过多过快快→资源.人均少生存环境环境污染破坏枯竭生态破坏3.人口增速劳动力缺问题慢→老龄化社会负担重社会需求下降过快:计划生育解决措施鼓励生育过慢接纳外来人口3.1世界的人口×100%总人口人口分布总结:人口的增长应该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7年级上册地理笔记

7年级上册地理笔记

7年级上册地理笔记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七年级上册地理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笔记
一、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用事实说明地球是球体:如地球的卫星照片,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船只,在海边看远方驶去的船只等。

经线和纬线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形的弧线。

纬线:与赤道平行,东西走向,其长短不等的线。

经度和纬度
经度:东西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

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分为90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约24小时,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公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约365.25天,形成四季变化。

二、大洲和大洋
世界海陆分布: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为71%,陆地面积为29%。

大洲的划分:根据陆地面积的大小和地理特点的不同,将地球划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大洋的划分:根据水域特点的不同,将地球划分为五个大洋和两个南北极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三、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包括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风速等。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包括气温、降水等。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笔记

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著是埃拉托色尼的《地理学》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饰是白色长袍。

3. 生活中与地理环境有关的问题: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答:新疆处于我国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

*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1.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符号)与注记(文字说明)3. 确定方向的方法:①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 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主要考选择题)5.比例尺的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

6..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7.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出现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是西亚地区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地图。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1. 古代学说: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2.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 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 有关地球的基本数字: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5.地球的纬度带:0°—30°低纬度带30°—60°中纬度带60°—90°高纬度带6. 地球的温度带:66.5°N—90°N【北寒带】23.5°N—66.5°N【北温带】23.5°N—23.5°S【热带】66.5°S—90°S【南寒带】23.5°S—66.5°S【南温带】7.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已修订)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已修订)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已修订)第一节认识地球5.地轴:指地球的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9.纬线:(1)形状:圆形(2)长度: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3)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10.经线:(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的半圆。

(2)形状:半圆。

(3)长度:每条经线都等长。

(4)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11.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的办法:(1)先写纬度,再写经度。

(2)经纬度之间要用逗号隔开。

(3)写完以后要用括号括起来。

12.判断南北纬,东西经的办法: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13.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天(4)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产生地方时差。

14.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北逆南顺)15.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沿着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转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4)意义:1.产生昼夜长短变化。

2.产生四季变化。

产生五带。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1、海洋与陆地:(1)海陆比例:海洋占70.8%(71%),陆地占29.2%(29%)(2)海陆分布:1.不均衡性:陆地面积北半球比南半球大,东半球比西半球大。

2.相连性:七大洲中除了南极洲大洋洲以外,其它大洲都相连,海洋彼此相连,面积在各半球中占优势。

二、七大洲:(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3)大洲=大陆+附近的岛屿(4)半岛:大陆深入海洋的部分。

(5)洋: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

海: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

(6)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7)七大洲面积排列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8)大洲之间的分界线: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4.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5.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三、四大洋(1)四大洋面积排列:太大印北(2)太平洋—最大、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型印度洋—全部在东半球北冰洋—全部在北半球第三节:世界的地形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

1①东半球范围:20°W~0°,0°~160°E,经度从西到东逐渐增大。

②西半球范围:160°E~180°W,180°E~20°W,经度从西到东逐渐缩小。

(2)南北半球的判断:补全法,找出赤道,然后判断,自上而下,经度变小是北半球,经度增大是南半球。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陆所占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陆地占29%,海洋占71%。

二、七大洲。

1、记忆口诀:亚、非、美、南、欧、大。

2、名称: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3、六大陆:①亚欧板块②非洲版块③北美板块④南美板块⑤南极洲大陆⑥澳大利亚大陆三、四大洋。

1、记忆口诀:太、大、印、北。

2、名称: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四、各大洲间的分界线。

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黑海、里海、大高加索。

2、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3、欧洲、非洲: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4、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5、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3 世界的地形一、海拔。

1、海拔也叫绝对高度,是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2、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二.陆地地形。

1、五种形态: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三、海底地形1、从陆地向海洋不断延伸,海底的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地称海岭(巧记为:架、坡、沟、盆、脊)四、地形图的识认。

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2)判断:①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②等高线的弯曲部分,数值向低处凸起,表示山脊,水向两侧流,弯曲向高处凸起,表示山谷,水向中部集中。

③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

七年级上册地理学霸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学霸笔记

一、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内至外分为地幔、上地幔、地壳、海
洋圈层和大气圈(气囊)。

(2)地球的构造形态:包括太阳系中唯一的有生命行星地球、旋转
自转、围绕太阳运行、拥有强烈的磁场,还有地球的外壳结构,如地壳、
上地幔、地幔等。

二、地球的表面特征。

(1)地表形态:由山脉、平原、盆地等构成,山脉多分布在赤道附近,平原多在非洲和欧洲,盆地则多分布在美洲和亚洲。

(2)海岸线:多种湾涯、湿地,为了让人们从远处搜索和观测,海
岸线可以用各种标志表示,如沙洲、港口、灯塔等。

三、地球与其他行星的比较。

(1)地球与木星比较:相比木星,地球有比较复杂的结构,由地幔、地壳、气囊和海洋圈层组成,而木星仅有表层;地球可以支持生物的生存,而木星没有这样的条件。

(2)地球与火星比较:相比火星,地球有一层气囊,有比较宽厚的
大气,使它可以拥有类似生命的温暖和有机物质。

而火星的大气层很薄,
温度很低,不可能支持生物的生存。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笔记地理是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空间结构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有地形、气候、植物、动物、人文活动与土地利用等。

一、地形:地形是地貌的总称,它反映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以及不同部分的高度差异。

它有大地构造和表面地貌等综合状况。

大地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海洋地壳,它们之间具有质地和结构差异。

表面地貌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异。

陆地包括山脉、丘陵、河流、湖泊和平原等。

二、气候:气候是大气覆盖表面的各种气象条件的总和,是表面的一种特征。

气候的主要特征包括温度、风、湿度、降水、气压等,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并形成气候的模式。

三、植物:植物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有机体,也是作物和林木的统称。

植物经过进化,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和高等真菌。

在地球上,植物覆盖着大部分陆地,促进着生态环境的稳定。

四、动物:动物是地球表面有机体,它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类别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哺乳类、鱼类、两栖类和两栖类等不同种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原生动物等。

五、人文活动:人文活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各种复杂的方式在地球表面进行。

它包括人口、文化形态、农耕等多种不同的活动。

人口密度对地理环境有决定性影响,文化形态反映着人类在地球上的历史演变,农耕可以适应当地植物的生长要求,为当地提供食物。

六、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地球上开发不同地区的行为,它涉及到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地形的改造及建筑活动等。

土地利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各自涉及不同的活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改造,以及人为活动在整个空间中的分布。

自然地理环境改造包括植被改造,土地改造等,人为活动地理包括农作物种植,水利建设,石油开采,道路修建,工业建设等。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略扁的橙形物体,直径约为1.2万公里,它的赤道
周长约为4万公里。

地球上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而最低的地方则是亚洲的死海,海拔低于海平面近400米。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所处的轨道,每年公转一周,公转周期为365.25天。

与此
同时,地球自身又每天自转一周,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地球的垂直倾斜和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
引起了季节的交替。

在地球赤道地区,太阳直射的时间较长,气
温高,气候炎热,而在地球南北两极,太阳直射的时间较短,气
温低,气候寒冷。

地球的地理格局
地球上分布着七大洲和五大洋,每个大陆和海洋都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之一,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海洋,被誉为“和平之洋”。

地球上的人们和物资流动
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流动,比如旅游、移民和贸易等。

物资也是如此,各种货物被运输到世界各地,构成了全球物资流动的网络。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

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总结
地理是一个关于地球的研究领域,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自转和公转、垂直倾斜和季节变化、地理格局、人们和物资流动,以及全球环境问题。

对于学习地理的初学者而言,本文或许能起到帮助和指引作用。

七年级上册地理笔记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笔记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笔记知识点一、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是探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科学,它既涉及地球物理特征、气候和生物,也涉及到人类社会组织、文化、经济和政治建制。

二、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地球由四个主要构成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地壳和大气层。

地球的结构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力学作用所决定的。

地球还有旋转和公转运动,旋转运动使得地球的一天24个小时,而公转运动使得地球绕着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

三、地形图的构成与解读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势的地图。

它可以显示出山脉、峡谷、平原、河流、湖泊、海岸线等自然地理特征。

在解读地形图时,需要了解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代表地球表面的哪些地形和地貌特征,以及勾画出的线条代表什么。

四、地球的气候特征地球的气候由很多因素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太阳辐射。

气候通常是通过平均气温、降雨量、风向和风速等要素来描述的。

不同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等,这些气候类型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同的。

五、环境问题地球上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其中最严重的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等。

这些问题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例如减少碳排放、植树造林、减少废水的排放等措施。

六、地球上的人口和资源地球上的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人口稠密,而一些地区人口很少。

自然资源包括水、空气、森林、动物、矿产等,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方式,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七、地球上的文化多样性地球上的文化从历史和地理角度来看是非常多样化的。

这些文化以语言、宗教、传统习俗、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并通过交流和合作建立更加友好和平的全球社会。

总结:地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的各种现象和现象。

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形图的构成和解读、气候和环境问题、资源和文化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居住的星球,并采取措施来保护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笔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笔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笔记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节地球和地球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盖天说:提出拱形大地的说法,不能解释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浑天说:中国汉代科学家张衡在《浑天仪注》中指出,宇宙就像鸡蛋,而且天地都是圆球形的,地就像鸡蛋中的黄,独居其中。

20世纪,随着宇航事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太空。

从太空中看到了地球的全貌。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1、经测量,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凸出10米,南极凹进30米),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米(这是微不足道的)。

地球平均半径(即地表面到地心)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

(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和名称等)。

3、纬线和经线。

(1)地轴——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

(2)两极——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

(3)北极(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地球上的最南点)——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

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

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

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4)赤道——与地球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圈。

(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瓜)(5)纬线——地球上同赤道平行的线,有无数条,呈东西方向(每条线的走向)。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6)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有无数条,呈南北方向(每条线的走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地球是圆的吗?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赤道长度:4万km 半径:6371km
第二节 地球仪
一、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二、经线和纬线
⑴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经线:连接南北极的弧线,形状呈半圆形,指向南北(子午线) 纬线: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形状呈圆形,指向东西 ⑵纬线 北纬(°N ) 北半球(0°──90°N )
南纬(°S ) 南半球(0°──90°S
) ⑶东、西半球划分界线:20°W---160°E ⑷重要的经纬线
三、交织的经纬网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旋转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2.自转时间:一天(24小时)
3.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更替
二、地球的公转:指地球除了自转外,还绕太阳不停旋转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2.公转时间:一年
3.公转的特征: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保持66.5°的倾斜角并产生四季变化 春(3.
4.5月) 夏(6.7.8月) 秋(9.10.11月) 冬(12.1.2月)
三、地球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北极圈内)
北温带(北回归线---北极圈)
五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温带(南回归线---南极圈)
南寒带(南极圈内)
第二章 学用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发展
一、从羊皮地图到电子地图
二、卫星图像和GPS 定位导航
第二节 地图的运用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注记和图例
一、地图上的方向
1.基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略
3.经纬网定向法
二、比例尺
1.比例尺公式= 以赤道为界 (0°─90°)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式──1:39000000
(2)线段式 0 390km
(3)文字式──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90千米
3.比例尺的特点
比例尺地理事物详略范围大小
大详细大
小粗略小
分比越小比例尺越大
三、图例和注记
第三章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71%海洋 29%陆地三山六海一分地
大洲(七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
海南与大陆之间有一个琼州海峡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第二节等高线与地形图
一、等高线的判读
1.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什么是等高线?A: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3.分层设色地图
4.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崎岖不平,等高线越稀疏地表则较平缓。

二、利用地图认识地势
1.什么叫地势?答:地势是指地表面低起伏总的趋势。

2.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多在200米以下)
高原:地面坦荡,海拔较高(多在1000米以上)边缘多高山
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3.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盆)、海岭、海沟
第三节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的地球
1.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变动(2)海平面上升
2.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3.板块运动学说:六大板块组成(书P42)
二、认识火山、地震
1.火山和地震发生的原因
2.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四节人类与海洋
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探索过程
二、地球的宝库---海洋资源
①渔类资源②矿产资源③旅游资源④交通资源
三、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资源
1.海洋环境现状
(1)过度捕捞海洋渔类资源
(2)严重污染海洋生态环境
2.如何保护好海洋?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一、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1.天气的几个要素:①气温(℃)②降水(mm)③风力(级)④温度⑤紫外线
2.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书P52)
二、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①探测系统(地面、天空、太空)→②信息系统→③预报系统→④气象服务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及其变化
1.什么是温度?A:大气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2.气温的变化
最低气温:日出之前
最高气温:午后14时
3.气温的变化
北半球年最低气温:1月
年最高气温:7月
4.辨别气温变化曲线图
5.气温和地势的关联:↑100m ↓0.6°C
6.全球气温分布规律(1)等温线(2)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二、降水及其变化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降水的过程及条件
①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
三大条件②有凝结核(灰尘)
③水滴增大到能够落到地面
3.降水的测量和表示:雨量器(mm)
4.辨别“降水量柱状图”
5.全球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两极降水少
②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0°─60°)
第三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1种,由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形成的
①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型)分布赤道附近,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充沛,植物终年茂盛,形成雨林景观。

②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特点:终年高温,降水极不均匀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③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非洲、南美洲雨林南北两侧,终年高温分干、湿季。

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少雨型):分布非洲北部,特点:终年炎热干燥,冬季低温少雨。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分布亚洲东部: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②地中海气候(冬雨型):分布地中海附近,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型):分布中纬度大陆西岸,特点: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气候变化小。

②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中纬度大陆东岸,特点:夏热冬冷,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多雨,冬春少雨,四季分明。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特点: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极地气候分布于高纬度地区、两极地区,特点:终年严寒。

高山气候分布高山高原地区,特点: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大部终年低温。

第四节 保护大气环境
一、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二、全球气候的现状
Q1:目前全球气候面临哪些重要问题?A :①.温室效应 ②臭氧层被破坏 ③酸雨危害 Q2:什么是温室效应?A :书P69
Q3: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什么?A :书P70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的人口现状:人口增长不断加快
1.人口总数:60亿(1999.10.12)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0%
二、世界的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人口数÷单位面积(人/km2)
2.世界人口分布区域:分布极不均匀
欧洲全部 ①中纬度温带地区(30°─60°) 亚洲东部、南部 ②近海平原地区
美洲东部 ③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三、世界人口问题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人种
1.人种的概念:具有共同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体质特征的差异是由生存环境决定的。

2.三大人种 黄种人:亚洲东部、美洲部分地区(印第安人)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美洲、大洋洲大部分
黑种人:非洲南部、美洲、大洋洲部分地区
三、世界的语言文字
四、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和变化
一、什么是聚落?答:是指乡村和城镇人们聚集居住的地方。

二、乡村和城镇的差异
1.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工业、商业、服务业),聚居集中,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2.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种植、渔、林)聚居分散,人口较少
三、聚居与环境的关系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天主教
新教
区别
2.水源充足
决定因素 3.气候温暖、湿润
4.自然资源充足(矿产、气候)
5.交通便利
第六章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一、国家知识的简述
1.领土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国界线以内陆地领海、领水、领空的范围,是一个国家主权实施的区域。

2.领土面积的差异
最大:俄罗斯(1707万km2)──地跨亚、欧大洲
最小:梵蒂冈(0.44km2)──欧洲
3.人口数量和密度大小不一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12.95亿)
第2:印度(10.02亿)
第3:美国(2.81亿)
4.国土位置差异明显
临海国:俄罗斯、中国
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岛国:日本、英国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 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
2.GDP的含义──国内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时间内以货币为表现的生产产品及劳务总值)。

三、国际合作
联合国(UN),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1945年
世贸组织(WTO)瑞士日内瓦
亚太经济组织(APEC)
国际奥委会(IOC)瑞士洛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