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中图版)知识点复习资料精华

七年级地理上(中图版)知识点复习资料精华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 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2、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叫地轴。

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说)---- 新盖天说--- 麦哲伦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3、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4、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5、同赤道平等的线叫纬线,呈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呈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6、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

这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7、经线和纬线的区别: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东经,用字母“E表”示。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

(图P8—9)8、"以20°W 和160°E 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9、经纬网的主要作用: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任何地点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经度值和纬度值,例如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的交叉点上。

任何一组经度值和纬度值,都能找到与它对应的地点。

所以经纬网定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航空和气象观测等许多部门。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一天,即24 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何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6、四大盆地的特点:全国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海拔最高的是柴达木盆地,在地势第一级阶梯,有丰富的矿产和盐资源,号称“聚宝盆”;纬度最高的是准噶尔盆地。粮食生产条件最优越的是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
7、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9、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具有“塞上江南”美称。
10、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而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11、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青海和四川;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
12、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悬河)。
8、我是面积最广阔的地形是山地,构成我国地形网格状分布的骨架是山脉。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日变化,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在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叫年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习惯以7月平均气温代表夏季气温,以1月平均气温代表冬季气温。
9、我国的行政区划采用省、县、乡三级区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0、北回归线穿过的省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11、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与我国两处接壤的国家是印度和俄罗斯。
12、跨纬度最多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又最东的是黑龙江省,接壤外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秦晋之好涉及的省区是陕西和山西,和三个自治区有接壤的是甘肃省,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第一章1.两极:地轴穿过的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赤道: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

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纬度的字母表示形式:西经W,东经E,北纬N,南纬S。

4.(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五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地球上有哪五带?答: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23.5度)和北极圈66.5度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五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5..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6.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判读:(1)一般表示方向。

一般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方向。

(2)指向标表示方向。

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通常指向北方。

(3)经纬网表示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形式:(1)线段式;(2)数字式;(3)文字式。

(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尽,范围越小。

)9.按内容分: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如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和专题地图(如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资源分布图等)。

10.地图新成员:遥感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等11.(1) 海拔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它们的计量单位都是米。

12.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高、度和起伏大,海拔500米以上)、高原(外围陡内部和缓,海拔500米以上)、丘陵(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高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第一章世界地理概论一、地理概念:1、地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内部形态、运动和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布与关系的学科。

2、地理空间:即地球表面及其内部形态、运动和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布与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系统。

3、地理系统:即地球表面及其内部空间分布格局、活动过程及其在空间中的关系。

二、世界地理系统:1、大洲:根据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划分的地理区域,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等。

2、国家:按照特定的政治条件形成的地理国家,一般是面积庞大的国家及某些非独立国家或特定的民族地区为主。

3、地理地域:基于共同的自然环境或历史文化因素形成的一个空间划分单元,如西伯利亚、地中海、苏联半岛、两江平原等。

三、地理研究方法:1、地理定位方法:采用物理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以及生物地理学等方法,对地理对象在地理空间中的关系进行叙述。

2、地球物理学成像法:采用地质、地震、地热等数字和模型体系,了解地壳的构造、物质流动及物质构成。

3、生物理叙法:采用zai植物、昆虫、动物等生物群落特征和演化动态分析等方法,了解地理环境条件对生物群落结构和演化动态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地理系列一、中国概况:1、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新兴大国,南北长度相差24°,西东宽度相差47°,拥有18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港澳特别行政区。

2、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西部接边境,北部与蒙古相倚靠,疆域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7000千米,是世界第三大陆。

二、中国地质结构:1、大陆块:中国位于板块构造形成的Eurasian大陆块中,该陆块多处有地震活动,其块体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2、山脉:中国地表构造特征以山脉系统为主,主要代表山脉有长城山脉、昆仑山脉、南岭山脉、东夷山脉等。

3、河流:中国河流系统构成了三大河谷系统,分别是长江、黄河和淮河系统,长江的支流也遍布全国。

三、中国地理环境:1、海洋环境: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环境,主要包括黄海、渤海、南海、台湾海峡等,这些海洋的温度、盐度、风性以及潮汐等特征也影响着中国周边地区的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我们了解世界、认识社会、探索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学习地理时,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下面就是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的知识点。

第一章大地与地球1.地球是宇宙中的行星,也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它是由大气、水、陆地构成的一颗行星,被称作“蓝色星球”。

2.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在24小时内完成一次自转。

自转的结果是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3.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365.24天。

公转是形成季节的基础。

4.地球上的主要陆地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被称作“七大洲”。

5.地球上的主要海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洋、北极洋和南大洋,被称作“五大洋”。

第二章我们的家——中国1.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公里。

2.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4.中国有五大主要地理景观: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

5.我国的四大沿海经济区是东北、华北、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第三章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是由地球自然环境所引起的、对人类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现象。

2.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旱灾、风灾、雪灾、泥石流和海啸等。

3.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有土地治理、疏浚河道、建设防洪堤、山体防护工程和地震预警系统等。

4.遇到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及时向相关部门求助,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第四章农业与工业1.农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对于保证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工业是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重点工业有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和化工工业等。

3.农业与工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于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4.应该倡导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城市与交通1.城市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但城市化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清单(每日背诵)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清单(每日背诵)

1/1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每日背诵清单第1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圆球体——不规则球体(3)求证地球是球形:帆船视变化(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地球的影子是圆的);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等。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上的经纬网(1)地轴、南北极、赤道(2)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特征形状圆(可称为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长度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

长度相等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0°起点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

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零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度数变化规律及代号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增加90°;赤道以北的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为南纬(用S表示)。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用E表示),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用W表示)。

半球划分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重要经纬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S、23.5°N)、南北极圈(66.5°S、66.5°N)本初子午线(0°)和180°经线、20°W和160°E3、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率船队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固定不动,上端的交点代表北极,下端的交点代表南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经线:(1)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纬线:(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经纬线长短比较)(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赤道标志。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23.5°N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将23.5°S纬线称为南回归线;将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将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8、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地球和地图地球是一个略为扁平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证据包括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地球卫星照片以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经线和纬线是地球表面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线。

纬线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在南北两极相交,形状为半圆。

经线也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但与纬线垂直相交,形状为圆。

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而经线长度相等,都是千米。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它们相互平行或者相交于极点,并且有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特殊线。

经度和纬度是地球表面的两种坐标系统。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为起点,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纬度以赤道(基多赤道纪念碑)为起点,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经度的数值范围为-180°到180°,纬度的数值范围为-90°到90°。

经纬度的半球划分是以20°W至160°E为界限的。

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判断经纬度的方向及半球位置,有°的直接判断,°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如果没有°的经纬网,可以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方向,向东增为东经,向西增为西经,向北增为北纬,向南增为南纬。

判断半球位置可以根据纬度和经度来判断。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增大,西经度减小。

地球不同纬度的地区,受太阳照射的不同,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也不同,形成了五个不同的带状气候区域。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炎热,太阳直射。

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四季分明,无气候特点。

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四季分明,无气候特点。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地理 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 (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②近代 ( 观察 ):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 ),反之为南极(S )。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 .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 .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3)纬度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用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 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为90°S 和90°N 。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1) 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2)经线的特点: A .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状;B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C .方向:所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午读必读: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月食和地影;地球卫星照片;海边看船;登高望远;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2、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3、(1)经线特点: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经线构成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构成一个完整的圆。

(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6、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判断方法:在东经中,小于160°E的属于东半球,如18°E 、50°E、100°E是属于东半球;大于160°E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75°E是属于西半球。

在西经中,小于20°W的属于东半球,如19°W、5°W、0°是属于东半球;大于20°W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00°W、50°W是属于西半球。

lidfeAAA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lidfeAAA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l i d f e A A A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②近代(观察):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3)纬度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1)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1)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 (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②近代 ( 观察 ):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 ),反之为南极(S )。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 .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 .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 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 和90°N 。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地理 七年级(上)第1节 知识点总结2、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2)经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B.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C.方向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第1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水平着的,以赤道为分界线,分为北、南半球。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 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 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科学,掌握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学基本概念1.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是一个球体,有直径约1.28万公里,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2.与地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各种现象的学科,其中包括地球的自然条件、人类社会、自然资源等方面。

地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将这些领域的信息整合起来。

二、地球的位置和地理坐标1.地球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中,邻近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将其分为东、西半球。

2.地理坐标体系地理坐标通常是指经纬度坐标。

经度是东西方向上的坐标,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以度为单位计算。

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坐标,以赤道为基准,以度为单位计算。

三、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每转一圈需要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每转一圈需要365 1/4天。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所带来的日照条件与地球不同部分的角度有关,所以会出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赤道附近,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很小;而靠近地球极地的地区则温度变化非常剧烈。

四、地球的自然条件及其分布特点1.气候气候涉及气温、降雨量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受到地球纬度、高度、大洋洲、陆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地球上,两个纬度相同的地区,海拔较高的地区通常气温低一些。

2.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某些地点,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水资源非常丰富。

3.陆地和其它自然条件地球上的陆地被大洋洲划分开来,陆地的主要类型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和台地等。

不同的自然条件会使得地表植被和动物出现不同的特征。

五、人类的活动及其影响1.人口和人口分布地球上人口数量分布是不均衡的。

例如,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几乎没有人类居住;而在人口数比较多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和美国,人口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七年级地理中图版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地理中图版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地理中图版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考察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而图版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工具。

七年级地理中图版的知识点众多,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一、地图的制图方法地图是地球的缩影,通过具体的制图方法,可以将地球的真实情况表现出来。

主要的地图制图方法有等经纬度网格制图法、投影法和分区制图法。

等经纬度网格制图法是将地球的表面按照等间距的经度和纬度网格进行划分,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方格,再将地理要素绘制到相应的位置上。

投影法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上,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观察和研究。

分区制图法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多个区域,然后将每个区域进行绘制,以展现各个地区的特点和差异。

二、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地图上常常标示着各种地理要素,比如山脉、湖泊、河流、城市等。

这些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特点对于地理学习和空间认知非常重要。

1. 山脉山脉是地球表面上的高耸地形,常常由一系列丘陵、山峰组成。

地图上可以通过颜色、线条或符号来表示各个山脉,从而展现山脉的位置和高度。

2. 湖泊湖泊通常是淡水聚集的地方,地图上可以通过蓝色表示湖泊的位置和形状。

湖泊的大小和水体的深浅都可以通过地图来展示。

3. 河流河流是地球上的水系之一,地图上可以通过流向的箭头和河岸线来表示河流。

河流的长度和宽度也可以通过地图来展示。

4. 城市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图上通常用点标记城市的位置。

通过地图,可以了解到各个城市的分布、规模和距离。

三、人口、资源和经济的分布地图不仅可以展示自然地理要素,还能反映人类活动的分布。

人口、资源和经济活动的分布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地域特点非常重要。

1. 人口分布地图可以通过颜色或符号来表示人口密度的高低,从而反映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通过人口分布地图,可以看到哪些地区人口众多,哪些地区人口稀少。

2. 资源分布地球上的资源分布广泛而多样,地图可以用特定的符号或颜色展示各种资源的位置和类型。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主要介绍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图
三大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来分别了解它们。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内部和地表表面自然现象、规律、变化和
作用,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学科。

具体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运动规律、地球大气层和气候、地球的水资源、岩石、矿产
和能源等内容。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人类
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对自身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社会、
经济、政治因素对地理现象的影响的学科。

包括人口、城市、农业、交通和工业等方面的内容。

地图
地图是用某种投影方法将地球上地理现象和其它有关重要事实的、比例缩小到合理大小后表现于平面上的图形。

地图能够直观
地表现地球的形状、方位、大小、距离、高度、气候、水系、地质构造、社会经济活动等内容。

以上是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简介。

这些知识点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认知地球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加深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和热爱,也为今后更深入的地理学习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七年级(上)第1节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②近代(观察):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2)经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B .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C .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 ”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 ”为代号。

(4)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例:20°W 和160°E 组成经线圈 ; 20°E 和160°W 也组成经线圈)(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 和160°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20°W 以东到160°E 为东半球。

20°W 以西到160°E 为西半球。

(切记:0°--20°W 虽为西经,但是处于东半球;160°E ——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如下图: 3、 经纬网定位:四、地球的运动(P10)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大约是24小时(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昼夜的长短: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P11)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2、范围:北寒带 66.5°N ~ 90°N北温带 23.5°N ~66.5°N热 带 23.5°N ~23.5°S南温带 23.5°S ~66.5°S南寒带 66.5°S ~ 90°S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运动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1天) 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时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定义: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 地理意义:四季变化(昼夜长短);五带的形成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也叫缩尺,把一定范围内实际地理事物缩小并在地图上表示出来缩小的程度。

公式表示为: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北京动物园VS 中国地图)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方 向:先指后经再一般(1)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指向标平移法and 转动地图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书上的图例、注记记住就好)4、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地形、河流、城市、行政区域等多种地理事物的一般特征 专题地图:集中反映一两种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

5、地图家族新成员:遥感影像地图;电子地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 以“米”作为计量单位海 拔: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陆地地形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1)高原:海拔500米以上,外围陡,内部范围宽广、起伏和缓;(2)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多呈脉状分布,高度、起伏大(山顶 山坡 山麓)(3)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小、坡度缓;(4)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小;(5)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原或丘陵; 第2节 地图 第3节 地形图3、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我们把一个地区内海相同的各点相连的线叫做等高线。

(2) 拔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3)形状特征:(4)山:中间高,四周低,山峰在地图上一般用“△”表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陡崖:等高线重合在一起;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山谷: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易形成河流。

(5)实际运用: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6°C/100m水库坝址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尽量避免跨越多条等高线。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6)地形图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

第4节疆域和行政区划一、中国的位置和疆域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位于寒带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领土四至点: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53°N)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属南沙群岛)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135°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73°E)南北跨度大→49个纬度差,5500km,东西跨度小→60个经度差,5200km 3、中国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邻国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中国位置优越,地域广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5、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中国的陆上边界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等,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海峡有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6、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7、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中心:(P39 顺口溜)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吉林省——吉——长春辽宁省——辽——沈阳河北省——冀——石家庄河南省——豫——郑州山东省——鲁——济南山西省——晋——太原陕西省——陕——西安江苏省——苏——南京安徽省——皖——合肥江西省——赣——南昌浙江省——浙——杭州福建省——闽——福州广东省——粤——广州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贵州省——贵/黔——贵阳云南省——云/滇——昆明四川省——川/蜀——成都青海省——青——西宁甘肃省——甘——兰州台湾省——台——台北海南省——琼——海口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北京市——京——北京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陇——银川天津市——津——天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上海市——沪——上海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重庆市——渝——重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乌鲁木齐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第5节众多的人口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为13.71亿,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

2、人口过多会带来的问题:交通拥堵、就业压力增大、住房条件差、生活垃圾成堆等。

(P43)人口过少则会导致资源不能充分被开发利用,经济难以发展。

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好,人口多少必须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这样国家才能够长足发展。

(P44)3、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政策(计划生育)的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