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再传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 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007)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 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 008)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009)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010)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 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 髓也。(01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 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012)
8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 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 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 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 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
5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 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 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029)
《伤寒论》一路流传的艰辛史
《伤寒论》一路流传的艰辛史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经典著作,中医流传下来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计。
有些书籍人尽皆知,有一些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下。
有一些书籍命途多舛,经历了多次战火纷飞,但时间依然不能掩盖它们的光芒,正是因为流传艰难,才使得这些文字更加珍贵。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像中医长河中的灯塔,指引着中医的方向。
《伤寒论》原本历史无名,出处于东汉末年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先生。
张仲景先生生于乱世,经历了许多大战役、大瘟疫,没过十年,自己的族人却有三分之二去世,因为“伤寒”的有十之六七(《伤寒杂病论》原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于是自己发奋学医,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的成本大大降低,但是东汉末年,这种书写工具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很多人仍然用竹简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
这种工具书写不便、携带困难、不易保存,注定了古代记录的困难性。
《伤寒杂病论》就是在这种书写工具下成书。
东汉末年连年征战,以至于这部著作没完成多久,就在战火中丢失。
《伤寒论》在晋朝、南北朝《伤寒杂病论》到了晋朝,已经找不到原版,剩下的只有“断壁残垣”,晋朝出现了一位在《伤寒杂病论》流传历史上有卓著贡献的人,他就是万叔和。
王叔和医术高超,被选拔为太医令,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常人无法读到的医学书籍。
当他读到张仲景的只言片语时,就发现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于是悉心收集张仲景的文字,王叔和在《伤寒例》如实的记录到:“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也有人认为王叔和就是张仲景的一个学生,学生知道自己老师的水平,唯恐这本著作失传,于是从各位同门之中到处收集,但是仍然没有将《伤寒杂病论》集全,只收集到了其中关于“伤寒”的部分,王叔和将这部分重新编纂,于是《伤寒论》诞生。
王叔和先生尚有一部著作《脉经》传世,《脉经》中也收录了《伤寒杂病论》的部分内容,与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匮要略》中的记载高度吻合。
韩祗和简介
• 另一患者两手寸脉不见 , 关尺脉沉迟细微 , 故先予茵陈
茯苓汤利尿通淋 , 使邪从小便出 , 药用茯苓、桂枝、猪
苓、滑石、茵陈蒿 , 然后改投茵陈四逆汤温中退黄 ,药
用甘草、茵陈蒿、附子、干姜,患者大汗脉出而愈。韩
氏以茵陈茱萸汤治病人附子汤证尚未退及脉伏者,药用
吴茱萸、木通、干姜、茵陈蒿、当归、附子。
• 韩氏对外感热病研究精深,他研习仲景《伤寒
论》 30 余年,于 1085 年撰成《伤寒微旨论》 2
卷,两万余字,宏扬仲景思想又富有创新精神,
是第一位阐发《伤寒论》学术思想的医家,较
成无己• 2卷,约成书于公元1089年。原书已佚, 今有《永乐大典》辑录本。 • 《伤寒微旨论》自“伤寒源”篇至“劳 复证”篇止,共 15 篇,论述辨脉、治法、 用药、某些病证的证治,并附方论、治 案。所用方剂不限于《伤寒论》方,多 为自拟方。
云病伤寒,即不知其始阳气内郁结,而后成热病矣....寒毒
薄于肌肤,阳气不得散发而内怫结,故伤寒者,反为热病
也。 ”因此,“伤寒之病本于内伏之阳为患也”。《伤寒
微旨论.伤寒源篇》
• 而韩氏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论述,主要是《素问.生气通 天论》和《素问.热论》中的相关内容“人之伤于寒也,则 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认为“寒毒薄于肌肤,阳气不得散 发而内怫结,故伤寒者反为病热。”寒冬之时,体内阳气蛰 伏不动,若此时感受寒邪,则体内之阳为寒邪所困,深夹于骨髓 之间而不得宣畅;至春升阳动之时,其内伏之阳得以发泄则为 病也。若感寒邪较轻则成温病,感寒邪较重则成热病,系统论 述了伤寒病因病机的发展过程。
• 韩氏自创了治疗阴黄的6 首效方,并验证其疗效。如患 者因发黄误用下药太过,韩氏先予茵陈橘皮汤化湿退黄 和胃 , 药用橘皮、生姜、茵陈嵩、白术、半夏、茯苓 ; 再用小茵陈汤温中退黄 , 药用附子、甘草、茵陈蒿 ;后 再改用茵陈附子汤 , 药用附子、干姜、茵陈嵩 , 以加强 温中复阳之力 ,切中阴黄之病机 , 黄从小便出并大汗而 愈。
附篇----历代著名伤寒学家与伤寒专著
历代著名伤寒学家与伤寒专著伤寒学之经典著作《伤寒论》,迭经战乱兵燹,辗转传抄,分合隐现,版本歧出,原貌早非。
复缘于地域南北有别、文字古今异义等因素,致后人学之,倍感困惑难解,故而注释之学,渐成风气,诸子争鸣,百花齐放,以至于派生出伤寒学术研究之一个重要领域,伤寒著作的研究,渐成伤寒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
历代伤寒学家,在对伤寒著作进行研究时,其体裁与类别,几乎采用了所有的文献整理研究形式,丰富多彩,体现了文献研究尤其是医学文献研究方面的最高成就。
本节所论之出发点,不以文献学研究形式立论。
而欲求明确表述伤寒学术发展之脉络,本应以学术思想和观点为据而条列之。
然限于各种因素,亦难以从之。
据统计资料表明,治伤寒学之医家而有成就者,多达数百上千。
欲求全面系统介绍,力有不逮。
今取林亿完成校刊《伤寒论》为始,下至清末,选择学术发展史上影响较大之著名伤寒学家及伤寒专著,大略以时序之,予以简要介绍。
韩祗和与《伤寒发微论》韩祗和,生平不详,约生活于1030~1100年间。
据《伤寒微旨论》病案记载,韩氏曾于“邢磁二郡”(今河北邢台磁县),“怀卫二郡”(今河南泌县、汲县)及“滏阳”(在今河北境内)等地行医,或可推断韩氏原籍在今河北、河南两省交界地区。
韩氏对外感热病研究精深,于1086年撰成《伤寒微旨论》2卷,2万余字。
其书《宋史·艺文志》不载,陈振孙《书录解题》载书名而不著作者。
内容多散见于《永乐大典》,俱标韩祗和之名。
王好古《阴证略例》间引其文,而原本早佚。
今之所传,多源于《四库全书》辑复本,《四库全书提要》曰:“今采掇荟萃,复成完帙,谨依原目,厘为上下二卷。
陈振孙所称之原序,则《永乐大典》不载,无从采补。
”现存《四库全书》本、乾隆间吴县袁祷贞节堂抄本、咸丰四年甲寅(1854)新昌庄肇麟校刊《长恩书室丛书》单行本、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等,并见《墨海金壶》、《珠丛别录》、《半亩园丛书》等。
全书自伤寒源到复证,论述辨脉、汗、下、温中等治疗大法及方和蓄血、发黄等证,并附方论、治案。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校注劉渡舟主编錢超塵副主编毛雨澤郝萬山孫志潔裴永清劉渡舟錢超塵编写(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李克紹湯萬春审定内容提要《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
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为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
全书共十卷。
卷一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
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
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
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
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〇六五年),在朝廷的领导下对它再加整理检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伤寒论》曾被广泛传抄,因此出现了多种传本。
这种情形,在《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里已有所反映。
《韩氏医通》
《韩氏医通》(凡一十五则)予在胎,为女医误。
生来略具人形,无病不历,无日不药。
太夫人妊疟,多病,早弃养,固不孝之奉累也。
岁辛酉,病作席舍,死而复苏。
父兄乃诉罢生员业,既而走家难,技医给旅,重游南北。
慨惟病躯,又为人谋夫康宁,亦罔也。
职此之由,得尚友天下,而缙绅人豪,往往恕予疏狂,与之诗酒药物,似未为此生之不遇矣。
或曰∶子之医道,市井寻常间,恐未尽解。
惟土大夫孰无慎疾之心,而亦有感子之愈其亲、活其幼者,何必孜孜入山之念也。
予不对。
然予素贫,凡赎药之,仅了婚嫁,尝思浓禄故人,恒饥稚子之叹,固与城都卖卜、道旁卖履者有间矣。
是以悬壶医案滋多,今姑记其要领于后。
三士人求治其亲,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甚切。
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汤,以为甘旨,名三子养亲汤。
传梓四方。
有太史氏为之赞曰∶夫三子者,出自老圃,其性度和平芬畅,善佐饮食奉养,使人亲有勿药之喜,是以仁者取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其利博矣。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此之谓也。
两在北方,遇夏秋久雨,天行咳嗽、头痛,用古方益元散(滑石五两,甘草一两),姜、葱汤调服,应手效。
日发数十斤,经以彻夜。
此盖甲巳士运湿令,痰壅肺气上窍,但泄其膀胱下窍而已,不在咳嗽例也。
戊年楚春瘟,人不相吊,予以五瘟丹投泉水,率童子分给,日起数百人。
朝贵有东南人,素畏热药。
病痰,辄云火痰,加芩、连。
一日,冬雪寒冽,眩呕以死。
予以黑附子一片,砒一分,舂入姜汁劫之,大吐,又服暖药一剂而愈。
此盖地气束人,岂可拘执自误。
况痰生于湿,湿生于寒乎!一士人肥形白色,因《明医杂着》所载补阴丸,以为人皆阴不足,服至数年,胖至短气。
予反之以霞天膏,入辛热剂,决去滞余,而燥其重阴,然后和平无恙。
此则未达方书,而往往自误,不可不戒也!贵人鼻中肉赘,臭不可近,痛不可摇,束手待毙。
予但以白矾末加砂少许吹其上,顷之,化水而消;与胜湿汤加泻白散,二帖愈。
此浓味拥湿热,蒸于肺门,如雨霁之地,突生芝菌也。
治此等病颇多,人每称奇,不知只此理尔!凡沉痼疾,癫狂风痫,痞积疮疡,一切有形之病及妇人瘕,皆用霞天膏,投所宜煎剂,汗、吐、下攻去污败浊物,无不成功。
正确解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正确解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展开全文北宋时,太宗诏令“翰林医官院,各具家传经验方以献”。
荆南节度使高继冲,将家藏的《伤寒论》编录进上,最初被收载于《太平圣惠方》中;治平二年,校正医书局林亿辈以高继冲本为基础校修了《伤寒论》;治平三年,又校修了《伤寒论》的表里本《金匮玉函经》;根据王洙在蠹简中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又将中、下两卷校修为《金匮要略》并署名汉·张机。
宋本《伤寒论》早已失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版本《伤寒论》,多是明·赵开美本的校本或再校本;与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对比,只有个别字辞不同,所以基本上都再现宋本《伤寒论》的原貌。
但自从北宋朝廷将《伤寒论》刊行以后,儒医们就开始用《内经》的理论进行解释;历经宋元、明清,随着注解人数的增多逐渐形成了辨证论治派、重订错简派、维护旧论派、五运六气派与近代的中西汇通派。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伤寒论》的专著我国不下1600种,日本汉方学者也有300多种;而打开仲景之门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至今已涌现出了四十多种学说。
尽管他们各有其道,但在临床应用《伤寒论》方时,主要还是靠背诵条文,至今也不得要领!有位人类学家的话,也许为我们打开仲景之门指明了方向:(若)“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质”。
一、汉唐之际的医经家与经方家根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西汉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侍医李国柱校方技,将医书校为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其中医经家是通过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用针石汤火等外治法治疗疾病;经方家则是根据中草药的性味与所主症状,用积累的经验方证治疗疾病。
魏·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也说:“夫医道之所兴,其来久矣”。
“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
“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
中医必修之学:医案
中医必修之学:医案中医医案起源很早,其萌芽可追溯到周代。
据《周礼》记载,当时的医生已有关于疾病名称及治疗结果的记录,但其作用主要是用于评定医生的疗效,从而确定其等级,以发薪俸。
此外,《左传》及先秦诸子著作中,也有散在的关于医家诊治疾病的记载,均可视为医案之雏形。
现今所见最早有实际内容的医案,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载扁鹊治赵简子、虢太子、齐桓侯三案及淳于意的诊籍。
尤其后者,被视为后世医家之滥觞。
淳于意诊籍共25则,每则载有患者姓氏、住址、职务、病名、脉象、治法及预后等内容,涉及内、外、伤、妇、儿各科病证。
诊法以脉为主,兼有病机分析。
治法有药物、针刺、熏洗等,用药或汤或丸或酒。
更可贵的是,除治愈者外,诊籍还记录了10个死亡病例,这种事实求是的态度,反映了早期医案朴实无华的风格特点。
秦汉以降,医学崇尚方书,直至隋唐五代,医案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
这一时期,医案散见于医籍和文史书中,数量少,内容简。
如《千金要方》所载数案,多为孙思邈自治案,目的主要是用以证明某方、某药的疗效,缺乏对病证的详细描述及分析。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医案,仍有其朴实典雅、医文融会等可取之处,从中亦可得到启迪。
宋金元时期为医案空前发展的阶段。
医案专著开始出现、医籍附案逐渐增多、医家立案蔚然成风、医案风格异彩纷呈,是这一时期医案发展的主要特点。
宋·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
该书将常见的伤寒病证方分为90种,每证一案。
立案严谨,内容全面完整,且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为依据,对医案加以剖析,颇有启发。
清代医家余震称赞本书:“所存医案数十条,皆有发明,可为后学楷模。
”医籍附案虽起源很早,但较为零散,比较集中的医籍附案,实始于宋。
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中,载儿科医案23则,涉及病证十几种,或分析病因病机,或阐明方药运用,充分体现了钱氏的儿科学术特点。
此书不仅以论附案为其特点,而且也是最早的专科医案。
古诗伤寒论翻译赏析
古诗伤寒论翻译赏析《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着。
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
张仲景原着《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对伤寒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
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orG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
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序文部分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原文: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循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译文:我每次读到越人入虢的诊病经历和望齐侯的眼神变化等记载时,都不禁感慨这些医家的才华出众。
然而奇怪的是当今世上的人士却并不重视医药和医术的精进研究。
他们只追求追逐权势和名利,崇尚浮华的外在成就而忽视内在的根本。
一旦遭遇邪风之气或患上严重的疾病时,他们只能惊恐无助地求助于巫祝或凡医。
他们无法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意识到生命的宝贵。
他们不懂得爱人知人、爱身知己的道理。
当遇到灾难和疾病时,他们只能盲目地处于危险之中而不知所措。
世上的名利之徒只是追求表面的荣耀和虚浮的荣华富贵。
他们不注重稳固基础和内在的修养,只知道追求浮华的外在成就。
他们的生命就像漂浮在冰谷之中一样危险。
注释:1. “论曰”是《伤寒论》序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表示作者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越人入虢”和“望齐侯之色”是两个典故。
越人指的是扁鹊的弟子越人公。
扁鹊入虢的故事是说扁鹊通过观察病人的气色变化来诊断病情。
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强调医家应该具备高超的医术和敏锐的观察力。
伤寒论常用版本
伤寒论常用版本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记载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辨证论治等内容。
目前较为常见的《伤寒论》版本包括:
1.《伤寒杂病论》:又称《伤寒杂病论》,是明代医学家张介
宾根据《伤寒论》整理而成。
此版本在传承了《伤寒论》原文基础上,增加了不少自己的理解和说明,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伤寒论》内篇:此版本是《伤寒论》原文的整理本,除去
了后世医家的注释和解释,只保留了原文内容。
此版本适用于对《伤寒论》原文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和医生。
3.《伤寒论》《金匮要略》合刻本:这是将《伤寒论》和《金
匮要略》(另一本与伤寒病有关的医学经典)合并刻印成书的版本。
此版本有助于读者对比两本书之间的异同,加深对于伤寒病的理解。
此外,还有一些现代医学家根据研究和临床经验编注的《伤寒论》版本,这些版本在保留了原文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对病因、病理、症状等进行了解读和解释,使其更贴近现代医学的认识。
这些版本有助于医生和学者更好地应用《伤寒论》于实际临床场景中。
总之,《伤寒论》的不同版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根据个人需求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阅读和学习。
(19)《伤寒论》古传本研究综述
(19)《伤寒论》古传本研究综述《伤寒杂病论》于汉末(约公元200—210年)成书,至宋治平2年(公元1065年)林亿等将伤寒部份的文字定型为《伤寒论》,史料记载的张仲景书目及卷数纷然杂陈。
宋治平至今九百余年,《伤寒论》的版本及有关专著又有大量增加,古今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整理研究。
现就近30年主要的有关文献,从《伤寒杂病论》传本研究方法,《伤寒杂病论》定型以前的古传本、《伤寒论》文字的定型和版本系统,《伤寒论》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五个方面综述了《伤寒论》版本的历史沿革,综述如下:一、传本研究方法1、宋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自《伤寒论》问世后,至治平二年刻印出版,后世称之为“宋本”。
宋本《伤寒论》的出版,促进了《伤寒论》的流传和研究,从而掀起了我国医学史上《伤寒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通观宋代医家(包括后为金人的成无己)研究《伤寒论》著作,其学术成就不如他们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大。
王永谦对宋代治伤寒学家研究《伤寒论》的思想方法总结为重编补充、宋本原貌注释、归纳、医案分析等几个方面并加以论述,1、重编补充是多数宋代治伤寒学家针对宋本《伤寒论》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①重编原文②从《伤寒杂病论》入手研究③补充《伤寒论》之不足;2、宋本原貌注释,成无己是按宋本《伤寒论》原貌顺文逐条注释的首创者;3、归纳和综论;4、医案分析,首推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
2、《伤寒论》传本的目录学研究《伤寒论》问世至今,研究注释可稽考者,约有五百余家,国内现存近四百种,散见于笔记、刊物等各种资料中。
傅元谋指出独立成书专门研究《伤寒论》的著作书目有1061种,分属753家。
面对如此丰富的医籍,有必要进行编目与分类的目录学研究。
耿鉴庭提出如下的编目与分类:1.伤寒论:本文。
别本如《金匮玉函经》等。
注释如《注解伤寒论》等。
发挥如《伤寒类证活人书》等。
论方如《伤寒附翼》等。
歌赋如《伤寒百症歌》等。
图表如《伤寒审证表》等。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宋版)的度量衡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宋版)的度量衡《金匮玉函经》就是《伤寒论》,是《伤寒论》的一个古本。
东晋葛洪以后,医家始称《伤寒论》为《金匮玉函经》,之前就称为《辨伤寒》。
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后,在社会上流行人们不称《伤寒杂病论》,而通俗叫《张仲景方》。
此书叔和整理之后一直流传,至五代后唐以后,《张仲景方》析为八种二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被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发现于翰林院书库,书简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
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
北宋治平三年校订完成。
宋本《伤寒论》就是根据《伤寒论》十卷本做底本,《唐伤寒》作为主校本进行校订,《金匮玉函经》单独校订,至此,《伤寒论》传本始定于一。
北宋治平二年林亿,孙琦校订之前至王叔和整理仲景遗文之后,中间相隔八百年。
明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1563-1624年)以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伤寒论》小字原刻本为底本,刻字工人赵应期翻刻,逼近原版,称为“宋本《伤寒论》”,但所据底本旋即亡佚。
二十世纪以来,能见到全帙而不加删节的宋本《伤寒论》(即赵开美本)。
北宋治平二年以前,《伤寒论》有以下几个重要传本:1.王叔和《脉经》卷七。
2.《隋书经籍志》著录《辨伤寒》十卷本。
3.《金匮玉函经》八卷本。
4.唐初孙思邈收录于《千金翼方》卷九卷十的《伤寒论》二卷本,底本就是《金匮玉函经》。
5.北宋初荆南国末主高继冲(943-973)进献的《伤寒论》,不是全本,编在《太平圣惠方》卷八。
6.本世纪初敦煌石室发现的《伤寒论》残卷,根据避讳可知大致传抄于南朝及唐代。
7.日本康治本,19世纪中叶日本发现,是唐朝德宗贞元21年即公元805年传到日本去的,流传于延历寺,永源寺,是个残本,只有50首方。
1982年8月中医古籍出版社据影印本发行。
康平本,丹波雅忠1060年据家传本抄写,早于宋本定本时间1065年,是唐代空海传到日本的一个古本, 1986年湖南科技出版社依叶橘泉先生本重新牌印发行。
《伤寒论》江南秘本
《伤寒论》江南秘本中国中医药报(2010-11-25)淳化秘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
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收于《太平圣惠方》卷八,通称“淳化本”。
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故又称“江南秘本”。
此本乃江南诸师秘传之遗珍,其他秘传之本均已亡佚。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宋本《伤寒论》,选定淳化秘本为校本之一,反映出淳化本《伤寒论》具有重大文献价值。
北宋校正医书局重视淳化秘本1、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第一》:“今趺阳脉浮而濇,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
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
”“一作沉”三字是林亿等小注,淳化秘本《辨伤寒脉候》作“沉”。
作“沉”是。
他本无作“沉”者。
2、宋本《伤寒论》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幷治第十五》:“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
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一云小便难,胞中干)”,此条亦见《脉经》卷七《病不可发汗证第一》,小注与宋本同。
“小便难,胞中干”六字是林亿等所作小注,此六字仅见淳化秘本《辨不可发汗形证》:“凡诸动脉微弱者,皆不可发汗,汗则小便难,脬(pāo,膀胱)中干。
”考诸生理病理医理,作“小便难,脬中干”为得。
3、宋本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林亿注:“一法用大柴胡汤。
”考《千金翼方》卷十《少阴病状第二》同条:“少阴病,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承气汤。
”林亿注:“一云大柴胡”。
按,以大柴胡汤治之,唯见淳化秘本《辨少阴病形证》之同条:“少阴病,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宜大柴胡汤。
”林亿据淳化秘本出注也。
4、宋本卷一《辨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唯淳化秘本《辨伤寒脉候》作“纵”:“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纵。
”5、宋本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幷治第十一》第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伤寒论 繁体原文
傷寒論張機序論曰。
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振慄;降志屈節,欽望互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
資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
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
痛失!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矇矇味味,蠢若游魂。
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徹物,危若冰書,至於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
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來之聞也。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
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歐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閉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
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孔子雲,生而知之者上。
學則亞之。
多聞博識,知之次也。
餘宿尚方術,諸事斯語。
捲其一辨脈法第一問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伤寒论版本流传
伤寒论版本流传1、《敦煌本伤寒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伤寒论》抄本残卷。
S.202残卷和P.3287残卷二部份。
S.202卷,首尾残缺,考为初唐时写本,内容与康平本和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篇大致相同。
P.3287卷,首尾残缺,考为唐高宗时写本、内容主要是论述三部九候脉法,表里两感脉病治则,相类脉及四季主王各脏脉象,诊脉法及寸口脉分部主病,论脉证治等,与《伤寒论·伤寒例、辨脉法》文字同。
2、《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治二年(1143年)沙门了纯抄本。
日本最澄和尚804年于浙江天台山龙兴寺抄回。
全书一卷,条文仅65条,比宋本少333条,在65条中,太阳病43条,阳明病4条,少阳病1条,太阴病2条(实为一条),太阴病2条,少阴病12条,厥阴病3条。
全书处方50首,比宋本少63首,且无丸剂、散剂、单方等,同时“青龙汤、陷胸汤、建中汤”无大小之分,有大承气汤而无小承气汤,书末附有抄写时间记载。
3、《康平本伤寒论》:日本康平三年(1060年)国医丹波雅忠藏本。
日本和尚空海806年从唐都长安带回日本。
为一卷十二篇。
无《伤寒例、辨脉法》两篇,无“可”“不可”诸篇;排版格式有顶格、降一字格、降二字格以及正文中有小字旁注、小字夹注、大字附注三种形式。
宋本中许多疑惑之处在此书中冰消雪解。
4、《金匮玉函经》: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
5、《高继冲本伤寒论》:荆南国节度使高继冲藏本,于淳化三年(992年)收编入《太平圣惠方》中。
斯时宋本底本尚处于民间还未出世。
6、《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收编入《千金翼方》。
“江南诸师密《仲景要方》不传”,孙晚年时方得此全貌,录入《千金翼方》。
7、《宋本伤寒论》: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
此为现行伤寒论依据所持。
8、《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注,依据已经是《宋本》,9、《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本人曾经很推崇此本,如今回看,当是后世重编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 , 不大便六七 日, 头痛有热者 , 与承气汤 。其 小便 清 者, 知不在里 , 仍在表 也 , 当发其 汗。若头 痛者 , 必衄 。宜 桂
赞同者 , 也有反对者 , 未能达成 一致 意见。对错简 的说 法 , 我
持赞 同的态度 , 1 9 年 时 , 在 92 与张斌导师说我能把 伤寒论恢 复到张仲景在世时无错简的原初状态。导师对此很感 兴趣 , 说 编好 后让他 看看 。由于 自伤寒 论 问世 以来 , 近一 千八 百
年, 完全把伤寒论 的错 简订正过 来 , 还没有 人 能做 到。人们
脉、 辨脉的条文顺 序也都列 出。伤寒论 是张仲景 之后 的人 有
伤寒发汗已解 , 日 复烦 , 浮数 者 , 半 许 脉 可更发 汗 , 桂 宜
枝汤。( 3 4)
太阳病, 外证未解 , 脉浮弱者 , 当以汗解 , 宜桂枝汤。(4 4) 太阳病 , 外证未解 , 不可下也 , 下之为逆 , 欲解外 者 , 桂 宜
例、 平脉 、 辨脉、 阳病等 。 太
太 阳病 , 发热汗出者 , 此为 荣弱 卫强 , 故使 汗出 , 欲救邪
风者 , 宜桂枝汤。( 7 4)
现将辨太 阳病脉证并治 中的部 分条文 ( 药略 ) 例 于 方 示
枝汤。(5 4)
太 阳病 , 发汗 不解 , 复下之 , 浮者 不愈。浮 为在 先 而 脉
外, 而反下之 , 故令 不愈 。今 脉浮 , 故在外 , 当须解外 则愈 , 宜 桂枝 汤。(6 4)
意乱编 , 意不传真本 , 有 所以 , 赵开美本 的顺序为 辨脉 、 明・ 平 脉、 伤寒例 、 阳病等 , 《 氏再 传伤 寒论 》 太 而 韩 的顺 序为 伤 寒
1 伤 寒论确 为错简 恢 复条 文原始顺序历 尽艰 辛 自明 ・ 方有 执提 出伤寒论为错 简之说 以来 , 历代 医家有
太 阳病 , 脉浮紧 , 发热 , 身无汗 , 衄者愈 。(7 自 3)
太 阳中风 , 脉浮紧 , 发热恶寒 , 身疼痛 , 不汗 出而烦 躁者 , 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 弱 , 出恶风者 , 可服之 。服之则 汗 不 厥逆 , 筋惕 肉晌 , 此为逆也 。(8 3) 伤寒 , 脉浮缓 , 身不疼 , 重 , 但 乍有 轻时 , 无少 阴证者 , 大 青龙汤发之 。(9 3) 伤寒表不解 , 下有水 气 , 心 干呕 , 发热 而 咳, 或渴 , 利 , 或 或噎 , 或小便不 利、 少腹满 , 或喘者 , 小青龙汤主之 。( 0 4)
维普资讯
20 年第 1 07 期
3 1
《韩 氏 再 传 伤 寒 论 》简 介
韩世 明
摘 要: 本文对《 再传伤寒论》 韩氏 一书作简单介绍。本书有三大特点: 一恢复《 伤寒论》 无错简的本来面貌, 这是近一千八百年来, 无
人能完成 , 笔者经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所完成的重要工作 。 书以伤寒例、 全 平脉、 辨脉、 太阳病等六经脉证并治为顺序, 以再现张仲景当
枝汤。( 2 4)
19 年 后 , 94 在伤寒论条文顺序的排列 上 , 消耗 了我极 大的精 力 , 乎每天都要花费三 四个小时去做 这项工作 。当时我没 几 有计算机 , 完全 是手 写 。费 时 费力 , 很枯 燥 乏 味, 又 容易 疲 劳, 也容易厌倦 。但凭 着坚持 不懈的 近十年 的 努力 , 不仅 把 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条 的原始顺 序完全 找到 , 并将 伤寒 例 、 平
往 往是 自己又另外再主观地 编一套顺 序 , 明 ・ 如 方有执 的《 伤
伤寒 , 心下有水 气 , 咳而微 喘 , 发热 不渴 。服 汤已渴者 ,
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 1 4)
寒论 条辨》清 ・ 、 尤怡的《 伤寒贯珠集》 等等 。如果不 能找原始 顺序 , 则不能 了解张仲景 的所思 所想 , 不能更 完善 地认 识伤
时无错简之原貌。二以气化的观点贯通六经的全部理论, 用以讲述《 伤寒论》 理法, 的 使中医 理论的 认识达到了一个更为完善的高度, 并揭示了其深奥的内 纠正了 涵, 很多 一直困 扰中医学界的理论认识. 上 的重大失误, 为深入研究《 伤寒论》 条文铺平了道路。三对原文
进行注解 , 博采众家注释 长 , 按语而深入解释 , 又以 因非一家之言, 故能博采并叙 , 又开后世 注家 海纳百川的独特风范。
士生 , 求学于张斌教授 。毕业后 即 留校任教 , 又考 入北 京 后 中医药大学 , 为刘渡舟教授的博 士生。此后 即在临床 中潜 成
者, 麻黄汤主之 。(3 3)
太 阳与 阳明合病 , 喘而胸 满者 , 不可下 , 宜麻黄汤 。(4 3)
太阳病 , 脉浮紧 , 汗 , 无 发热 , 疼痛 , 身 八九 日不解 , 表证
仍在 , 此当发其汗 。服药 已微除 , 其人 发烦 目瞑 , 剧者 必衄 ,
衄 乃解 。所 以然者 , 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5 3) 伤寒, 脉浮紧 , 发汗 , 不 因致衄者 , 麻黄汤 主之 。(6 3)
心研究疑难病如 恶性肿瘤 、 尿病的治 疗。但对 于伤寒论 的 糖 研究也一直没有放松 。值此 5 周年校庆之 际 , 0 拙著《 氏再 韩 传伤寒论》 也将竣稿 , 现将主要 内容介绍如下 。
关键词 : 再传伤寒论 ; 气化论 ; 六经理论 ; 方圆辨证
中图分类号 : 2 4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6 0 7 ( ̄7 0 一 o 1 3 R5. A 10 — 9 9 2 )1 o 3 —0
时光荏苒 , 日月如梭 , 眼离校 已 3 年 , 我仍 属 于与 转 0 但 中蒙 医系有缘者 , 8 年成为 了 中蒙 医系 的第 一位 中 医硕 1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