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合集下载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7次。

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

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72位获奖者。

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71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

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1901年--1910年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1910年—1919年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伊莱亚斯•詹姆斯•科里(Elias James Corey)(美国),由于提出有机合成理论及方法而获奖。

他创立了“逆合成分析原理”,并率先用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方法,使有机合成化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分子模拟”,得以模拟生产许多复杂的天然产品。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Richard R Ernst)(瑞士),1933年生于瑞士联邦的温吐尔,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因对开发制造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谱仪技术的贡献而获奖。

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Rudolph•Arthur•Marcus)(美国)1923 年生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因为确立化学系统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而获奖。

该理论对于生命或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的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美国)1944年生于美国加州的拉霍亚。

与创立寡聚核苷酸导向定位突变法的迈克尔•史密斯(Michaei Smith,1932年出生的加拿大籍英国人)分享当年的化学奖。

1994年乔治•奥拉(George A.Olah)(美国),1927年生于匈牙利,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因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而获奖。

他发现了用超强酸使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对发现新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推动有机化学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5年保罗•克鲁森(Paul Crutzn,生于1933年,荷兰)、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生于1943年,墨西哥)和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生于1927年,美国)三人由于在大气化学领域,尤其是在有关臭氧层形成和损耗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奖。

1996年小罗伯特•柯尔(Robert F.Curl,Jr,美国,生于1933年)、哈罗德•克罗托(Sir Harlod W.Kroto,生于1939年,英国)和理查德•斯莫斯(Richard E.Smalley,生于1943年,美国)等三人由于发现球状碳分子即富勒烯C60而共同获奖。

与有机合成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介绍

与有机合成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介绍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理由:“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研究
22
学术贡献
• 他们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其研究成果使人类能有效合成复杂有机物。 • 为制造复杂的有机材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将碳原子集合 在一起,但碳原子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采用钯 催化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是使碳活化。 • 目前“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技术已在全球的科研、医药 生产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以在此领域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名字命名的有机反应很多。 比如Heck反应、Negishi反应、Suzuki反应、Stille反应、 Kumada反应、Sonogashira反应、Hiyama反应
以改进反应产率, 发现Sonogashira偶联反 应
• 在生物医学上,将荧光染料与 DNA碱基偶联时用 到的正是Sonogashira偶联反应。这对自动DNA 测序和阐明人类基因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31
Negishi反应
Negishi 反应就是有机锌 、锆 、铝等化合物在零价 钯催化下的芳基化、烯基化反应。
2010年.Heck,Negishi,Suzuki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获奖。
14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10日宣布,本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是:
美国孟山都公司 威廉 S.诺尔斯
日本名古屋大学 野依良治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夏普雷斯
15
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贡献。
4
Childhood
• 1928年7月12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一个 黎巴嫩基督教移民家庭. • 当他八个月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和他 的母亲,哥哥,两个姐姐,阿姨和叔叔生

历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录10(1990~1999年度)

历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录10(1990~1999年度)

1990~1999年度诺贝尔奖获奖名录1990年12月10日第九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弗里德曼、肯德尔、加拿大科学家泰勒因发现夸克的第一个证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科里因创立关于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医生默里因成功地完成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美国医生托马斯因开创骨髓移植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墨西哥作家帕斯因作品“体现了一种完整的人道主义”获诺贝尔文学奖。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获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威茨因发展了有价证券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勒因对公司财政理论的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夏普因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式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热纳因把研究简单系统有序现象的方法,应用到更为复杂物质、液晶和聚合体的组合上作出贡献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士科学家恩斯特因对核磁共振光谱高分辩方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南非女作家戈迪默因小说《贵宾》、《七月一家人》和《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获诺贝尔文学奖。

缅甸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昆山素季获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因揭示交易价值在经济组织结构的产权和功能中的重要性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2年12月10日第九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夏帕克因发明多线路正比探测器,推动粒子探测器发展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马库斯因对化学系统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费希尔、克雷布斯因在逆转蛋白磷酸化作为生物调节机制的发现中作出巨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圣卢西亚作家沃尔科特因以其植根于多种文化的历史想像力作出了光辉的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

危地马拉女政治家门楚因为其冲破不同种族、文化和社会疆界所做出的努力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6次。

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

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69位获奖者。

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68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

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1901年--1910年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1910年—1919年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化学奖项,每年颁发给在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经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荣膺该奖项。

以下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录:1901年:雅各布斯·赫尔斯东1902年:赫尔曼·冯·黑尔芬1903年:西蒙·冯塔费1904年:威廉·拉姆齐1905年:亨利克·安东·洛伦兹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1907年:爱德华·弗兰克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拉赫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兰伯特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斯1914年:沃尔夫冈·奥斯特瓦尔德1915年:理查德·威尔斯坦1918年:弗里茨·哈勒1919年:卡尔·费迪南德·克兰内1920年:沃尔特·诺德豪斯1921年:弗里茨·赫兴1922年: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尔斯1925年:理查德·阿希特1926年:波许1927年:海因里希·威廉·卡尔·鲁斯 1928年:奥德内斯·哈伯1929年:奥夫·玻尔1930年:汉斯·冯·赫尔岑贝格1931年:弗里茨·普朗克1932年:伯纳德·萨克斯1934年:哈罗德·厄普1935年:弗兰克·惠勒1936年:彼得·德拜1937年:诺曼·哈金1938年:理查德·库康1939年:保罗·克鲁特1943年:乔治·德弗里斯特1944年:奥德里希·弗洛伊德1945年:阿里斯托蒂莱·博瓦拉1946年:詹姆斯·萨默菲尔德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德里安·伊瑟尔1949年:威廉·肖克利1950年:奥托·迈耶霍夫1951年:埃德蒙·哈欣斯基1952年:阿夫雷德·伍德华德1953年:赫曼·施莱夫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邦1956年:西尔曼·伯格曼1957年:洛伊丝·格洛克纳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曼1959年:凯利·莫特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珀鲁茨1963年:卡尔·锄礼1964年:多尔纳·拉姆齐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木华 1966年:罗伯特·西蒙斯1967年:马诺哈尔·肯尼斯·尚普 1968年:拉尔夫·斯托克1969年:德里克·巴顿1970年:路易·布隆德尔1971年:格拉德斯通·弗拉克 1972年:克里斯托夫·安森 1973年:恩里科·费米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韦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1977年:伊利亚斯·柴克1978年:约翰·布恩1979年:赫伯特·布朗1980年:保罗·伯格1981年:肯尼思·奥尔斯特姆 1982年:亨利·塔夫茨1983年:罗伯特·默里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特 1985年:赫尔曼·施托德林 1986年:约翰·波尔塔什1987年:查尔斯·彼得斯1988年:约翰·达夫1989年:西德尼·阿尔特曼 1990年:埃利亚斯·科里1991年:理查德·雷诺兹1992年:鲁道夫·马尔库斯1993年:基里尔·卡里里奇·肖尔 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保罗·克劳泽1996年:理查德·施罗德1997年:保罗·D·博伊耳1998年:沃尔特·科恩1999年:阿哈拉·伯恩斯坦2000年:艾伦·赖奇2001年:威廉·萨莫伊尔2002年:约翰·巴德伊斯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龙·切奇2005年:罗伯特·格伦韦尔2006年:罗杰·库尔曼2007年:格尔哈德·艾伯2008年:奥斯汀·特劳特2009年:托马斯·施特茨勒2010年:理查德·赫克2011年:丹尼尔·谢克曼2012年:罗伯特·莱菲兰德2013年:马丁·卡普特2014年:艾里克·贺希2015年:托马斯·林德尔2016年:让-皮埃尔·索格2017年:雅克·迪比2018年:弗朗索瓦·阿诺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2020年:艾米·阿希托夫2021年:本杰明·利斯顿这些科学家不仅在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Nobel prizewinners in chemistry)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1901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1911)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一八八五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使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

1902埃米尔·费歇尔(Emil Fischer) 德国人(1852–1919) 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埃米尔·费歇尔,德国化学家,是一九零二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

他的研究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曾被人们誉为”实验室砷明。

”1903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 提出电离学说在生物化学领域,阿伦尼乌斯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他发表了《免疫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定律》等著作,并运用物理化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阿伦尼乌斯是当时公认的科学巨匠,为发展科学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因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他被英国皇家学会接受为海外会员,同时还获得了皇家学会的大卫奖章和化学学会的法拉第奖章。

190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 发现了稀有气体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成廉·拉姆赛爵士。

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六种惰性气体:氦、氖、氙、氩、氪。

由于他发现了这些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他荣获了一九零四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有机化学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知识点整理

有机化学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知识点整理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自1901年起,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了一百多年。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901年:雅各布斯·冯特·霍夫曼1902年:埃米尔·冯·贝林1903年:赫尔曼·埃米尔·费希特1904年:威廉·拉姆赛1905年:亨利·莫瑞1906年:爱德华·弗兰克兰德1907年:阿尔贝特·阿布拉姆森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勒拉·安德烈·冯·拜尔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格里戈里维奇·托普奇尼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伯格1914年:费迪南德·弗雷德里希·浮士德1915年:理查德·威廉·威尔斯1918年:弗里茨·哈伯1919年:约翰·赫尔曼·维伦1920年:瓦尔特·诺伯1921年:弗雷德里克·萨格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纳克1925年:理查德·阿德博1926年:西里尔·诺特1927年:海因里希·瓦尔特1928年:奥尔瑟·维布伦1929年:阿瑟·哈蒙德1930年:汉斯·冯·欧夫1931年:卡尔·威廉·玛克希1932年:伊里亚·梅切尼科夫1934年:哈罗德·乌雷1935年:弗雷德里克·吉尔伯特 1936年:彼得·德拜弗1937年:诺曼·霍克斯沃思1938年:理查德·克鲁克1939年:保罗·克鲁斯1943年:乔治·德维1944年:奥德里·莫尔1945年:奥特-赫恩里希·迪尔斯 1946年:詹姆斯·桑德斯顿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尔贝特·杜克1949年:威廉·默文1950年:奥托·保罗·赫滕斯坦1951年:埃德蒙·哈斯勒1952年:阿尔弗雷德·赫夫曼1953年:赫尔曼·斯图尔特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比西1956年:西尔斯·奥特1957年:阿瑟·坎通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斯1959年:尼古拉斯·巴伦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佛居斯1963年:卡尔·齐尔斯1964年:多尔切斯·因格利斯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伍德沃德 1966年:罗伯特·S·穆林1967年:马努埃尔·佩雷兹·戈麦斯 1968年:哈里·韦特1969年:德瑞克·巴顿1970年:路易斯·福卡1971年:格拉德斯通·贝克1972年:克里斯多夫·安森1973年:艾弗雷德·赫希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威1976年:威廉·利普斯柏1977年:伊利亚·梅切尼科夫1978年:彼得·米歇尔·阿巴拉夫1979年:乔治·默克尔1980年:保罗·贝尔茨1981年:肯尼斯·阿罗1982年:亨里克·达蒙1983年:亨利·塔夫茨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1985年:赫伯特·奥尔茨1986年:邓肯·赖特1987年:查尔斯·佩德森1988年:约翰·波拉德1989年:托马斯·刘易斯1990年:埃利奥特·斯蒂尔1991年:理查德·雷特利奇1992年:鲍姆·欧斯特1993年:kary Mullis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马里奥·莫洛纳1996年:罗伯特·富勒1997年:保罗·博耶尔1998年:瓦尔特·考恩1999年:阿哈德·扎德2000年:阿兰·赛克2001年:威廉姆·诺尔斯2002年:约翰·贝内特·弗朗西斯 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伦·赫克2005年:罗伯特·格拉布斯2006年:罗杰·库内2007年:李政道2008年:马丁·查尔弗斯2009年:文森特·扬2010年:理查德·赫克和阿达·尤劳 2011年:丹尼尔·谢辛格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013年:马丁·卡普莱2014年:埃里克·贝茨2015年:托马斯·林德斯特勒2016年:让-皮埃尔·萨维纳2017年:雅克·迪布洛克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格雷戈里·温特 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斯坦利·惠廷汉姆、阿卡迪亚·谢米亚2020年:艾米·瑞斯、詹妮弗·杜德纳、埃米尔·克罗伊德尔以上就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都会颁发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对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至今已经有109位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雅各布斯·范特霍夫范特霍夫因为他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贡献而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2年:埃米尔·亨利·菲舍尔菲舍尔因为他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二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3年:斯文·奥古斯特·阿雷尼乌斯阿雷尼乌斯因为他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贡献而获得了第三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4年:威廉·拉姆齐拉姆齐因为他对于原子核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四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5年:亨里克·圣克莱尔·德维特德维特因为他对于化学平衡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6年:奥托·瓦勒拉瓦勒拉因为他对于细胞内能量转换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六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7年:爱德华·比勒比勒因为他对于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七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恩斯特·菲舍尔菲舍尔因为他对于糖类结构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八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9年:威廉·奥古斯特·诺夫利希诺夫利希因为他对于气体化学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九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奥托·狄德里希·魏尔魏尔因为他对于生物化学研究的贡献而获得了第十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1年:玛丽·居里居里因为她研究了镭和钋的性质而获得了第十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2年:维克托·麦耶麦耶因为他研究了酶的性质而获得了第十二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冯·豪斯曼豪斯曼因为他对于生物色素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十三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4年:沃尔特·诺瓦克诺瓦克因为他发明了热解反应而获得了第十四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诺贝尔化学奖历年得主(1901-2020)1、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1852–1911)国籍:荷兰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

2、埃米尔·费雷(Emil Fischer)(1852–1919)国籍:德国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3、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国籍:瑞典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运用物理化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国籍:英国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了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5、阿道夫·冯·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1835–1917)国籍:德国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靛青、天蓝、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柒素分子结构。

6、亨利·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国籍:法国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首次制得单质氟。

7、爱德华·毕希纳(Eduard Buchner)(1860–1917)国籍:德国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无细胞发酵工艺,对制糖、酿酒工业产生重大意义。

8、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国籍:英国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成果为“人工核反应”技术奠定基础。

9、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Wilhelm Ostwald)(1853–1932)国籍:德国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为催化剂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作出突出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1901-2009)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起,至2006年为止,全世界有476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有162人。

在这476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四位曾两次获奖。

其中,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即居礼夫人)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与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约翰‧巴丁)获得1956年与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三对夫妻共同得奖。

法国物理学家Pierre Curie(皮耶‧居礼)和Marie Sklodowska Curie (玛丽‧居礼)夫妇获得1903年物理奖。

;1986年得化学奖的李远哲;时间姓名中文译名国别获奖原因1901年J.H.van't Hoff范霍夫荷兰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1903年S.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电离学说1904年W.Ramsay拉姆塞英国发现惰性气体1905年A.von Baeyer拜耳德国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1906年H.Moissan莫瓦桑法国制备单质氟\1908年E.Rutherford卢瑟福英国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1909年F.W.Ostwald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1911年M.CurieM.居里德国发现钋和镭1912年V.Grignard格林尼亚法国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P.Sabatier萨巴蒂埃法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1913年A.Werner维尔纳瑞士提出配位化学理论1914年T.W.Richards理查兹美国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1918年F.Haber哈伯德国发明合成氨法1921年F.Soddy索迪英国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1922年F.W.Aston阿斯顿英国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1923年F.Pregl普雷格尔奥地利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1925年R.Zsigmondy齐格蒙迪奥地利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1926年T.Svedlberg斯维德伯格瑞典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1931年C.Bosch波施德国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1932年ngmuir兰米尔美国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1934年H.C.Urey尤里美国发现重氢1935年F.Joliot-CurieF.约里奥-居里法国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1939年L.Ruzicka卢齐卡瑞士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1943年G.Hevesy海维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1944年O.Hahn哈恩德国发现重核裂变现象1949年W.F.Giauque吉奥克美国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1950年O.Diels第尔斯德国发现双烯合成反应K.Alder阿尔德1951年E.M.McMillan麦克米伦美国人工合成超铀元素1952年A.Martin马丁英国发明分配色谱法1953年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国提出高分子概念1954年L.Pauling鲍林美国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1956年N.Semyonov谢苗诺夫前苏联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1960年W.F.Libby利比美国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1963年K.Ziegler齐格勒德国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G.Natta纳塔意大利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1966年R.S.Mulliken马利肯美国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1967年R.G.W.Norrish诺里什英国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1969年D.H.R.Barton巴顿英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1971年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1973年E.O.FischerE.O.费歇尔德国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国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1979年H.C.Brown布朗美国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G.Wittig维蒂希德国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1983年H.T aube陶布美国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1985年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国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国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1990年E.J.Corey科里美国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1994年G.A.Olah欧拉美国研究碳正离子化学1996年H.W.Kroto克罗特英国发现富勒烯1998年W.Kohn科恩奥地利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1999年A.Zewail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2000年艾伦•黑格美国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与有机合成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介绍ppt课件

与有机合成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介绍ppt课件
9
合成工作涉及
• 大环结构:主要是一些大环内酯和大环内酰胺类
如银杏内酯
• 杂环结构:主要是一些生物碱和维生素
• 倍半萜类化合物 ,多环异戊二烯类化合物 • 前列腺素类化合物 ,白三烯类化合物
10
科里长叶烯全合成路线
魏兰德-米歇尔酮
Wittig反应
顺式的二环中间物
扩环反应
Wolff-Kishner还原
3
Elias James Corey (伊利亚斯· 詹姆士· 科里)
• 1990 获得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 1988 获得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2004 获得Priestley Medal(普利斯特里 奖 ACS最高奖项)
诺尔斯发现
野依良治发展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拓展
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
不对称催化反应
(合成手性物质)
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
夏普雷斯发现并发展
16
Biography
来自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1917年出生(美国公民)。 1942年获哥仑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圣路易斯Monsanto公司 有类固醇化学的背景,曾是伍德沃德的助手,推动可的松的商品化, 威廉· S· 诺尔斯 1960年代,他开始从事不对称合成的研究。
4
Childhood
• 1928年7月12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一个 黎巴嫩基督教移民家庭. • 当他八个月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和他 的母亲,哥哥,两个姐姐,阿姨和叔叔生
活在一起
• 就读于天主教小学和劳伦斯公共高中
5
B1948年获得学士学位
13
新型有机合成方法学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1901年-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7次。

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

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72位获奖者。

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71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

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1901年--1910年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有机合成宗师级人物 E J Corey

有机合成宗师级人物 E J Corey

有机合成宗师级人物 E.J. Corey的自传Elias James Corey——科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因发展有机逆合成分析理论,获1990 年诺贝尔化学奖。

Elias J. Corey – Autobiography(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0)My birth in July 1928 in Methuen, Massachusetts was followed just eighteen months later by the death of my father, Elias, a successful business man in that community 30 miles north of Boston. My mother, Fatina (née Hasham), changed my name from William to Elias shortly after my father's passing. I do not remember my father, but all his friends and associates made it clear that he was a remarkably gifted and much admired person. I have always been guided by a desire to be a worthy son to the father I cannot remember and to the loving, courageous mother who raised me, my brother, and two sisters through the trials of the Depression and World War II. My grandparents on both sides, who emigrated from Lebanon to the United States, also knew howto cope with adversity, as Christians in a tragically torn country, underthe grip of the Ottoman empire.In 1931, our family grew to include my mother's sister, Naciby, and her husband, John Saba, who had no children of their own. We all lived together in a spacious house in Methuen, still a gathering place for family reunions. My uncle and aunt were like second parents to us. As a youngster I wasrather independent, preferring such sports as football, baseball and hiking to work. However, when my aunt, who was much stricter than my mother, assigned a household chore, it had to be taken seriously. From her I learned to be efficient and to take pleasure in a job well done, no matter how mundane. We were a very close, happy and hardworking family with everything that we needed, despite the loss of my father and the hard economic times. Uncle John died in 1957, and too soon afterwards, in 1960, my aunt passed away. My mother died in 1970 at the age of seventy. They all lived to see each of the four children attain a measure of success.From the ages of five to twelve I attended the Saint Laurence O'Toole elementary school in Lawrence, a city next to Methuen, and was taught by sisters of the Catholic order of Notre Dame de Namour. I enjoyed all my subjects there. I do not remember ever learning any science, except for mathematics. I graduated from Lawrence Public High School at the age of sixteen and entered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ust a few weeks later, in July, 1945, with excellent preparation, since most of myhigh school teachers had been dedicated and able. Although my favorite subject was mathematics, I had no plan for a career, except the notion that electronic engineering might be attractive, since it utilized mathematics atan interesting technological frontier. My first courses at M.I.T. were in the basic sciences: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chemistry, all of which were wonderful. I became a convert to chemistry before even taking an engineering course because of the excellence and enthusiasm of my teachers,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chemistry in the sciences and the joy of solving problems in the laboratory. Organic chemistry was especially fascinating with its intrinsic beauty and its great relevance to human health. I had many superb teachers at M.I.T., including Arthur C. Cope, John C. Sheehan, John D. Roberts and Charles Gardner Swain. I graduated from M.I.T. after three years and, at the suggestion of Professor Sheehan, continued there as a graduate member of his pioneering program on synthetic penicillins. My doctoral work was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1950 and, at the age of twenty-two, I joined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as an Instructor in Chemistry under the distinguished chemists Roger Adams and Carl S. Marvel. I am forever grateful to them for giving me such a splendid opportunity, as well as for their help and friendship over many years.Because my interests in chemistry ranged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quantitative side to the biological end of the spectrum, I decided to maintain a broad program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o approach chemistry as a discipline without internal boundaries. My research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which had to be done with my own hands and a few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as in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 It had to do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ition states for various reactions in three dimensional (i.e. stereochemical) detail. The stereoelectronic ideas which emerged from this work are still widely used in chemistry and mechanistic enzymology. By 1954,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with a group of three graduate students, I was able to initiate more complex experimental projects, dealing with the structure, stereochemistry and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As a result of the success of this research, I was appointed in 1956, at age twenty-seven, as Professor of Chemistry. My research group grew and the scope of our work broadened to include other topics: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metal complexes, new reactions for synthesis and enzyme chemistry. The pace of discovery accelerated.In the fall of 1957, I received a Guggenheim fellowship and my first sabbatical leave. It was divided between Harvard, to which I had beeninvited by the late Prof. Robert B. Woodward, and Europe. The last four months of 1957 would prove eventful. In September, shortly after the beginning of my stay at Harvard, my uncle John passed away. At least I had been lucky enough to have seen him just two days before. I wa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loss of this fine and generous man whom I loved as a real father. In solitude and sadness I returned to my work and a very deepimmersion in studies which proved to be pivotal to my future research. Inearly October several of the key ideas for a logical and general way of thinking about chemical synthesis came to me.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insights led to rapid and unusual solutions to several specific synthetic problems of interest to me at the time. I showed one such plan (for the molecule longifolene) to R. B. Woodward and was pleased by his enthusiastic response. Later in 1957 I visited Switzerland, London and Lund, the last asa guest of Prof. Karl Sune Bergström. It was at Lund, in Bergström's Department, that I became intrigued by the prostaglandins. Our research inthe mid 1960's led to the first chemical syntheses of prostaglandins and to involvement in the burgeoning field of eicosanoids ever since.In the spring of 1959 I received an offer of a Professorship at Harvard,which I accepted with alacrity since I wanted to be near my family and since the Chemistry Department at Harvard was unsurpassed. The Harvard faculty in 1959 included Paul D. Bartlett, Konrad Bloch, Louis F. Fieser, George B. Kistiakowski, E. G. Rochow, Frank H. Westheimer, E. B. Wilson and R. B. Woodward, all giants in the field of Chemistry. Roger Adams, who was always very kind and encouraging to me, gave his blessing even though years beforehe had declined a professorial appointment at Harvard. I have alwaysregarded the offer of a Professorship at Harvard as the most gratifying ofmy professional honors.At Harvard my research group grew in size and quality, and developed aspirit and dynamism which has been a continuing delight to me. I was able to start many new scientific projects and to teach an advanced graduate courseon chemical synthesis. Using the concepts of retrosynthetic analysis under guidance of broad strategies, first-year graduate students could be taughtin just three months to design sophisticated chemical syntheses. My research interests soon evolved to include the following areas: synthesis of complex, bioactive molecules; the logic of chemical synthesis; new methods of synthesis; molecular catalysts and robots; theoretical organic chemistry and reaction mechanisms;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bioorganic and enzyme chemistry; prostaglandins and other eicosanoid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medicin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to organic chemical problems, especiallyto retrosynthetic analysis. My personal scientific aspirations can besimilarly summarized: to be creative over a broad range of the chemical sciences; to sustain that creativity over many years; to raise the power of research in chemistry to a qualitatively higher level; and to develop new generations of outstanding chemists.In September, 1961, I married Claire Higham, a gradu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We have three children. David Reid is a graduate of Harvard (A.B. 1985)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h.D., 1990), who iscurrently a Postdoctoral Fellow in 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dical School at San Francisco. Our second son, John, graduated from Harvard (A.B. 1987) and the Paris Conservatory of Music (1990) and is now carrying out advanced studies in classical music composition at the latter institution. Our daughter, Susan, graduated from Harvard with a major in anthropology (A.B. 1990) and plans graduate work in Education. Claire and I live near the Harvard Campus in Cambridge, as we have for nearly thirty years. My leisure interests include outdooractivities and music.I am very proud of the many graduate students and postdoctoral fellow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ho have worked in my research group. Their discoveriesin my laboratory and their subsequent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have been a source of enormous satisfaction. The Corey research family now includes about one hundred fifty university professors and an even larger number of research scientists in the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It has been my good fortune to have been involved in the education of scholars and leaders in every area of chemical research, and especially, t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My research family has been an extraordinarily important part of my life. Much of the credit for what I have achieved belongs to that professional family, my wonderful teachers and faculty colleagues, and not least, to my own dear personal family.。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科学院确定。

从1901年第一位化学奖得主,荷兰化学家范霍夫至2000年。

在20世纪的100年中,已有135位世界杰出化学家获此殊荣。

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十分广泛,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

他们的研究成果推动了20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21世纪新的科学探索。

下面按获奖顺序,分别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

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费歇尔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伦尼乌斯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拉姆塞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拜耳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穆瓦桑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毕希纳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卢瑟福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瓦尔德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居里夫人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利雅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萨巴蒂埃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尔纳19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理查兹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威尔施泰特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伯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能斯特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索迪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斯顿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列格尔192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席格蒙迪192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雏德伯格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兰德192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温道斯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登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伊勒—凯尔平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费歇尔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博施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吉尤斯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成为高压化学的创始人之一。

伯吉尤斯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逝世,享年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朗缪尔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尤里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伦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雷德里克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拜193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沃斯193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卡勒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库恩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特南特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卢齐卡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海维西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恩194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尔塔宁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萨姆纳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思罗普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坦利194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宾森194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蒂塞利乌斯194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克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狄尔斯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尔德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麦克米伦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辛格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马丁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施陶丁格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鲍林195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格诺德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欣谢尔伍德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谢苗诺夫195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托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桑格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海洛夫斯基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利比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卡尔文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者肯德鲁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佩鲁茨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齐格勒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纳塔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霍奇金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伍德沃德196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缪利肯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根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里什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波特196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昂萨格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巴顿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塞尔197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勒洛伊尔197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茨伯格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安芬森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坦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穆尔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威尔金森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菲舍尔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洛里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雷洛格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康福思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利普斯科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果金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米切尔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蒂希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朗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吉尔伯特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格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桑格。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伊利亚斯•詹姆士•科里1990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美国哈佛大学的有机化学家伊利亚斯•詹姆士•科里(EliasJamesCorey)以199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方面的贡献。

科里从5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有机合成的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合成了几百个重要的天然产物。

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而且越往后,他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越复杂,合成的难度也越大。

按照科里和他的学生成学敏在1989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化学合成的逻辑》的书分类,他的合成工作主要涉及(1)大环结构:主要是一些大环内酯和大环内酰胺类的抗菌化合物;(2)杂环结构:主要是一些生物碱和维生素等;(3)倍半萜类化合物:由3个异戊二烯结构单位组成分子碳架的各种天然的烃类和其衍生物;(4)多环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含有更多异戊二烯结构单位的天然多环化合物;(5)前列腺素类化合物:一类激素;(6)白三烯类化合物:一类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多烯和其衍生物。

下面列出科里首先合成的有代表性的几个化合物:从这几个例子就足以看出,即使他最早期的合成工作(如长叶烯的合成)也已经能够显示出他的巨大天才。

但是,科里最大的功绩并不在于他的那些艰巨的合成工作,而是在1967年他提出具有严格逻辑性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以及有关在合成过程中,各种功能团的转变、加入和消去的一系列系统地修饰分子的原则和方法。

逆合成分析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确定如何将要合成的目标分子按可再结合的原则在合适的键上进行分割,使其成为合理的、较简单的和较易得的较小起始反应物分子;然后,再反过来将找到的这些小分子或等价物按一定的顺序和立体方式,逐个地通过合成反应再结合起来,并经过必要的修饰,而得到所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

所以逆合成分析是决定整个合成路线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合成的策略、成败和评价。

例如,科里选用的长叶烯逆合成是:在a键处分割长叶烯是可取的逆合成分析方式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伊利亚斯·詹姆士·科里
1990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美国哈佛大学的有机化学家伊利亚斯·詹姆士·科里(Elias James Corey)以199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方面的贡献。

科里从5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有机合成的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合成了几百个重要的天然产物。

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而且越往后,他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越复杂,合成的难度也越大。

按照科里和他的学生成学敏在1989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化学合成的逻辑》的书分类,他的合成工作主要涉及(1)大环结构:主要是一些大环内酯和大环内酰胺类的抗菌化合物;(2)杂环结构:主要是一些生物碱和维生素等;(3)倍半萜类化合物:由3个异戊二烯结构单位组成分子碳架的各种天然的烃类和其衍生物;(4)多环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含有更多异戊二烯结构单位的天然多环化合物;(5)前列腺素类化合物:一类激素;(6)白三烯类化合物:一类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多烯和其衍生物。

下面列出科里首先合成的有代表性的几个化合物:
从这几个例子就足以看出,即使他最早期的合成工作(如长叶烯的合成)也已经能够显示出他的巨大天才。

但是,科里最大的功绩并不在于他的那些艰巨的合成工作,而是在1967年他提出具有严格逻辑性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以及有关在合成过程中,各种功能团的转变、加入和消去的一系列系统地修饰分子的原则和方法。

逆合成分析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确定如何将要合成的目标分子按可再结合的原则在合适的键上进行分割,使其成为合理的、较简单的和较易得的较小起始反应物分子;然后,再反过来将找到的这些小分子或等价物按一定的顺序和立体方式,逐个地通过合成反应再结合起来,并经过必要的修饰,而得到所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

所以逆合成分析是决定整个合成路线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合成的策略、成败和评价。

例如,科里选用的长叶烯逆合成是:
在a键处分割长叶烯是可取的逆合成分析方式之一。

因为这样可以找出比较简单的、容易制得的魏兰德-米歇尔酮(Wieland-Miescher ketone)作为起始反应物。

从这个酮经过增加2个碳原子和扩环反应,即可得到所需的“顺式的二环中间物”,故科里的长叶烯全合成即以魏兰德-米歇尔酮为起始原料,并获得成功。

下面是科里合成长叶烯的图示,其各步骤说明列于图下。

(m)脱缩硫酮的沃尔夫-启须纳(Wolff-Kishner)反应;
(o )(1)MeLi对酮加成成为醇的反应;
(n)醇氧化成酮的反应;
(2)醇脱水成烯的反应。

这一合成的中心思想是9■10之间的反式和顺式稠合方式能够可逆地发生变化,和10a的分子内共轭加成反应而得到11,构成长叶烯分子的基本碳架。

所以从2为起始物的合成中,应按所示的反应(a)→(g)使A环扩大一个碳原子,并增加一个取代的甲基,以得到9和10。

由10a得到11之后,再经过(j)→(o)的步骤即可得到全合成的(±)-长叶烯(1)。

其实,在1967年之前,许多其他有机合成化学家的成功之作也都必定符合科里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但别人都没有能像科里那样,将本来都是靠经验和资料的积累为凭据的合成设计,严格地予以系统化,使之成为可以传授学习的、符合逻辑的推理方法。

事实是,学习了科里的这一原理之后,许多有机合成工作者由于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科学方法,而有可能提出很好的合成设计方案。

例如,后来在(1978-1984)年间瑞士学者W.欧波泽(Oppolzer)按如下的逆合成分析设计的合成步骤也成功地合成了长叶烯。

其合成步骤如下图示,图后列出各步骤说明。

(a)烯胺的酰基化反应;
(b)烯醇的o-酰化反应;
(c)构象改变;
(d)[2+2]光化学环加成反应;
(e)氢解脱苄基反应;和随后的逆羟酮加成反应;
与科里的合成法比较,欧波泽合成法的起始原料也不难得,总收率可达24-28%,是一个效率很高的方法,而科里合成法的总收率只有1-2%。

可见,欧波泽法更为优越,其原因是在单键旋转的情况下,2个C=C双键的[2+2]环加成反应基本上只按所示的20a→21一种可能的方式进行,生成的两个新的环一个为四元环、一个为五元环,而如果按另一种可
能的方式进行,则新生成的两个环将都是四元环。

由于这种选择性的缘故,结果导致关键步骤20→21的产率高达83-92%。

科里法的关键步骤是10→11,要求10所含六元环呈船式构象出现,如10a所示,这是很不利的,所以这一步反应的产率只达到10-20%。

除了这两个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合成长叶烯的方法。

这些表明通过“逆合成分析”进行合成设计,可以得到不只是一种合成法,而是多种或很多种方法。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每个合成工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选择,经实验之后,对比得到的各个不同的结果,最能揭露内在的化学实质,而提高有关方面的化学水平。

尽管欧波泽的这个合成法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但这个成功的合成却不能不被认为是受益于科里的“逆合成分析原理”,因为这个合成是在科里提出他的这个原理之后11-17年完成的。

这时已经不能不说,这个原理已为所有的有机合成化学家(包括欧波泽)所接受。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所以说科里的贡献是伟大的,他促进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快速发展。

这是科里获得崇高荣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此外,科里还开创了运用计算机技术于有机合成的设计。

1969年他和他的学生卫普克(Wipke)编制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程序OCSS(organic chemicalsynthesis simulation,有机化学合成模拟),这也是建立在他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上的,即将该原理编成程序输入计算机。

后来,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和科研单位都以这个OCSS程序为基础,开发出了许多新的程序。

计算机具有的功能可以有力地辅助人类的大脑思维。

尽管有些学者认为靠计算机的人工智能进行有机合成设计要能获得成果,仍然是比较遥远的事,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高效程序的编制,必能更快地促进和提高有机合成化学达到更高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