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物介绍——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得主哈伯

合集下载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1901-2009)

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起,至2006年为止,全世界有476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有162人。在这476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四位曾两次获奖。

其中,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即居礼夫人)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与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约翰‧巴丁)获得1956年与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三对夫妻共同得奖。

法国物理学家Pierre Curie(皮耶‧居礼)和Marie Sklodowska Curie (玛丽‧居礼)夫妇获得1903年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包含有5对父子。共同得到1915年物理奖的是William Henry Bragg & William Lawrence Bragg(布拉格父子);分别得到1906年物理奖和1937年物理奖的是Joseph John Thomoson & George Paget Thomson(汤姆逊父子);分别得到1922年物理奖和1975年物理奖的是Niels Bohr & Aage Niles Bohr(波尔父子);分别得到1924年物理奖和1981年物理奖的是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 Kai Manne Borje Siegbahn(赛格巴恩父子)。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10位女性科学家。其中得到物理奖的是1903年得奖的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与1963年得奖的

合成氨工业哈伯

合成氨工业哈伯

2NH3 ΔH= -92.2 kJ· mol-1
已知常温(298K)时:
ΔS = -198.2 J· K-1· mol-1
ΔH-TΔS = -33.1 kJ· mol-1<0 K(298K) = 4.1×106
哈伯经过重新计算,纠正了能斯特的错误,指出常 温时合成氨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而且平衡常数很大,可 以认为进行完全。
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合成氨反应的应用呢?
研究化学反应的工业化应用,除了方向和wenku.baidu.com度,反应的快
慢必须考虑。工业化生产应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反应的
速率,取得最佳效益。
影响合成氨反应速率的内因是什么?
氮气的稳定性,N≡N 很难断裂,反应所需 的活化能特别高。
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破坏N≡N ,加快合成氨的 反应速率?
2NO
K(298K)=3.84×10-31
2NH3
K(298K)=4.1×106
能不能使用合成氨反应进行固氮?
自18世纪以来,许多人致力于合成氨反应的研究,但都无功而返。 1900年,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通过理论计算,认为氮气和氢气可以直
接化合生成氨。在实验验证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他觉得这个实验有危险就放
升高温度
哈伯进行的试验表明,合成氨的温度必须在1000 ℃以 上,才能达到工业生产所要求的反应速率。可是当温度升 高到1000℃时,氨的产率仅为0.012%,不如低温时的产

弗里茨·哈柏

弗里茨·哈柏

• 1934年1月29日,哈 伯在去意大利的路上, 因心脏病急发在巴塞 尔逝世。终年66岁。
•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哈伯,是无法左右德国 的政治,相反却要被德国统治者所驱使和 利用,他在研究化学武器上的行为也是可 以理解的,哈伯自己也遭受了沉痛的代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弗里茨.哈伯
• 在化学发展史上有一 位化学家,给世人留 下对他的功过是非的 激烈讨论。他就是20 世纪初世界文明的德 国物理化学家,合成 氨的发明者--弗里茨. 哈伯。
• 就在德军于1915年四月底 在伊普雷斯放氯气的时候, 一个德国知名的学者正乘 着飞机在上空观战,这个 人就是弗里茨.哈伯。三个 月前正是他建议用毒气应 战的。
• 1868年12月9日哈伯出生于西里西 亚的布雷斯劳,父亲是犹太染料商 人,耳闻目睹,哈伯从小就跟化学 有缘,小小年纪就掌握了不少化学 知识。随后在很多大学求学,获得 了更多的化学知识。毕业后就从事 有机化学的研究。19097月2日,哈 伯在实验室采用600摄氏度,200个 大气压和用金属铁做催化剂的条件 下,人工固氮成功平衡后氨的浓度 扩展到6%,首次取得突破。1904年, 哈伯在两位企业家答应给予大力支 持开始研究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 并于1909年获得成功,成为第一个 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
• 一次大战爆发后,德军为了征 服欧洲,要哈伯全心全力研制 最新的化学武器。哈伯首先研 制出军用毒气氯气罐。伊普雷 一役,德军全胜,其中之时 5000多人死亡,德国因此对化 学给予了很大期望,并让哈伯 研究更多的化学武器,后面哈 伯又研究了光气。从此以后西 方各国争相研究化学武器。

合成氨与诺贝尔奖

合成氨与诺贝尔奖

合成氨与诺贝尔奖

⽇前,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机理,并以此为开端推动了表⾯化学动⼒学的发展。这也是合成氨研究领域诞⽣的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

⾃第⼀次世界⼤战以来,⼈类就开始应⽤哈伯-博施法合成氨,但是没有⼈能解释合成过程的作⽤机理。埃特尔成功揭⽰了氢原⼦、氮原⼦与⾦属催化剂表⾯的作⽤过程,解答了这个遗留了六⼗多年的古⽼谜题。

截⾄2007年,氮肥领域的研究已经催⽣了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70多年来,埃特尔是继兰茂尔之后再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表⾯化学研究者。1932年,欧⽂·兰茂尔(Irving Langmuir)曾经因为表⾯化学领域的⼯作获得了诺贝尔奖。埃特尔开创的⼀系列研究⽅法,为催化反应和表⾯化学领域的研究者⼴泛使⽤,并创造了巨⼤的⼯业和经济效益。

埃特尔获奖的另⼀个理由是,解释了⼀氧化碳在⾦属催化剂表⾯转化为⼆氧化碳的化学机理。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自1901年起,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了一百多年。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雅各布斯·冯特·霍夫曼

1902年:埃米尔·冯·贝林

1903年:赫尔曼·埃米尔·费希特

1904年:威廉·拉姆赛

1905年:亨利·莫瑞

1906年:爱德华·弗兰克兰德

1907年:阿尔贝特·阿布拉姆森

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

1909年:威廉·欧斯特

1910年:奥托·瓦勒拉·安德烈·冯·拜尔

1911年:玛丽·居里

1912年:维克托·格里戈里维奇·托普奇尼

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伯格

1914年:费迪南德·弗雷德里希·浮士德

1915年:理查德·威廉·威尔斯

1918年:弗里茨·哈伯

1919年:约翰·赫尔曼·维伦

1920年:瓦尔特·诺伯

1921年:弗雷德里克·萨格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

1923年:弗里茨·泽纳克

1925年:理查德·阿德博

1926年:西里尔·诺特

1927年:海因里希·瓦尔特

1928年:奥尔瑟·维布伦

1929年:阿瑟·哈蒙德

1930年:汉斯·冯·欧夫

1931年:卡尔·威廉·玛克希

1932年:伊里亚·梅切尼科夫

1934年:哈罗德·乌雷

1935年:弗雷德里克·吉尔伯特 1936年:彼得·德拜弗

1937年:诺曼·霍克斯沃思

1938年:理查德·克鲁克

1939年:保罗·克鲁斯

1943年:乔治·德维

1944年:奥德里·莫尔

1945年:奥特-赫恩里希·迪尔斯 1946年:詹姆斯·桑德斯顿

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

1948年:阿尔贝特·杜克

1949年:威廉·默文

1950年:奥托·保罗·赫滕斯坦

合成氨化学武器和哈伯

合成氨化学武器和哈伯

合成氨\化学武器和哈伯

作者:苏晓明

来源:《初中全科导学》2011年第06期

随着北约对利比亚军事打击深入,卡扎菲雪藏在老家的10t芥子气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虽然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卡扎菲会动用这些生化武器,但西方各国仍表示了关注。说起芥子气,我们必须先提到一个人——这要从1918年的诺贝尔奖说起。

他把空气变成了面包

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显然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因为他的发明解决了亿万人吃饭的问题。

我们知道,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土壤缺氮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植株矮小、叶子枯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早在200多年前,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就提出,空气是未来的大粮仓。但是除了豆科植物以外,其他的植物没有固氮能力。利用化学手段把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制造氮肥的—个关键程序就是合成氨。18世纪末就有科学家试图在常压下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以后又有人在50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同样的工艺合成氨,结果都宣告失败了。法国化学家勒夏特里试图在高压下合成氨,结果装置中混进了氧气,造成了爆炸。

哈伯批判地接受前人的科研,利用新工艺制出了更加纯净的氮气和氢气,解决了合成氨的安全问题。

他同时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和最佳的反应条件(温度和压强)。依靠锲而不舍的钻研和实验,哈伯终于在1909年发现了工业合成氨的方法,即哈伯法。此后哈伯和他的助手们又对生产装置进行了改进,使这一工艺更加成熟,终于在1913年正式投入了工艺生产。

如今,合成氨化肥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重要的增产因素。哈伯完成了前人未竟的事业,把空气变成粮食,推动了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都会颁发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对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至今已经有109位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雅各布斯·范特霍夫

范特霍夫因为他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贡献而获得了首届诺贝

尔化学奖。

1902年:埃米尔·亨利·菲舍尔

菲舍尔因为他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二届诺贝尔

化学奖。

1903年:斯文·奥古斯特·阿雷尼乌斯

阿雷尼乌斯因为他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贡献而获得了第三

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4年:威廉·拉姆齐

拉姆齐因为他对于原子核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四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5年:亨里克·圣克莱尔·德维特

德维特因为他对于化学平衡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6年:奥托·瓦勒拉

瓦勒拉因为他对于细胞内能量转换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六届诺贝

尔化学奖。

1907年:爱德华·比勒

比勒因为他对于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七届诺贝尔化

学奖。

1908年:恩斯特·菲舍尔

菲舍尔因为他对于糖类结构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八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9年:威廉·奥古斯特·诺夫利希

诺夫利希因为他对于气体化学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九届诺贝尔化

学奖。

1910年:奥托·狄德里希·魏尔

魏尔因为他对于生物化学研究的贡献而获得了第十届诺贝尔化

学奖。

1911年:玛丽·居里

居里因为她研究了镭和钋的性质而获得了第十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2年:维克托·麦耶

麦耶因为他研究了酶的性质而获得了第十二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冯·豪斯曼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科学院确定。从1901年第一位化学奖得主,荷兰化学家范霍夫至2000年。在20世纪的100年中,已有135位世界

杰出化学家获此殊荣。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十分广泛,涵盖了整个化学领

域。他们的研究成果推动了20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21世纪新的科学探索。下面按获奖顺序,分别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

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费歇尔

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伦尼乌斯

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拉姆塞

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拜耳

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穆瓦桑

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毕希纳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卢瑟福

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瓦尔德

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

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居里夫人

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利雅

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萨巴蒂埃

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尔纳

19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理查兹

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威尔施泰特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伯

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能斯特

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索迪

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斯顿

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列格尔

192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席格蒙迪

192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雏德伯格

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兰德

192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温道斯

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登

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伊勒—凯尔平

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费歇尔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伯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伯

1918年诺布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哈伯哈伯是一个矛盾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有人赞扬他是天使,帮人们驱走了饥饿,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有许多人都他斥责是魔鬼,葬送了无数人的生命。其实,每个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而我们总是喜欢抓住某一面来过分苛责或是高度赞扬一个人,这都是不合理的。对于哈伯也是一样,我们不应该去过分苛责他。在我的心里,他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在那个群星闪烁的年代,他是一颗不亚于任何人的明星.Max von Laue预测说:“哈伯会因为发明合成氨而被永远铭记,这是对工业的历史性改革,也为数以亿计的人类提供营养,他从空气中生产面包。”[1]

青年求学的哈伯

哈伯于 1868 年12月9日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小镇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哈伯的父亲是一位染料商人, 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从小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他的妈妈在他幼年去世,而继母对他也并不关爱。对哈伯早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叔叔赫尔曼,给他提供做实验的地方。哈伯高中毕业后,他的父亲本想让他接受自己的公司,在叔叔的帮助下,哈伯才有机会念大学。1886年,他入柏林大学攻读有机化学和物理,导师是伟大的有机科学家A·W·霍夫曼和H·亥姆霍兹,又到海德堡大学师从著名化学家本生学习。在此期间,哈伯喜欢上了学习哲学,尤其是关于康德的。1891年,在柏林工业大学取得大学文凭,在卡尔·利伯曼(茜素合成者)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此时哈伯 22岁[3]。1892年他来到耶拿大学克诺尔实验室重新研究有机化学,后来,哈伯又申请成为物理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的研究助理,但多次都没有成功。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

1901年霍夫〔荷兰〕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那么和浸透压规律。每位学过物理化学的人都会清楚的记得化学动力学中著名的范特霍夫法那么。

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我们最熟悉的还是化学动力学中那个最著名也最重要的阿累尼乌斯方程。

1904年 W.拉姆赛〔英国〕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冯·贝耶尔〔德国〕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莫瓦桑〔法国〕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布赫那〔德国〕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卢瑟福〔英国〕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我一直以为他获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9年 W.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响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瓦拉赫〔德国〕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居里〔法国〕发现镭和钋。唯一的一个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还用多说吗!

1912年 V.格林尼亚〔法国〕创造了格林尼亚试剂—有机镁试剂。有机化学中常说的格氏试剂即是。

P.萨巴蒂埃〔法国〕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创造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格林尼亚萨巴蒂埃1913年 A.维尔纳〔瑞士〕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准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威尔斯泰特〔德国〕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未颁奖

1918年 F.哈伯〔德国〕创造固氮法。客观的说,哈伯很伟大,只可惜,他上错了船。

1919年未颁奖

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著名的能斯特方程。

【初中化学】德国化学家哈伯

【初中化学】德国化学家哈伯

【初中化学】德国化学家哈伯

f.fritzhaber(1868~1934)德国化学家。1868年12月9日生于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现为波兰弗罗茨瓦夫),1934年1月29日卒于瑞士巴塞尔。曾在柏林大学随a.w.von霍夫曼

学习,在海德堡大学随r.w.本生学习。后在夏洛滕堡工业大学以有机化学方面的论文取得

博士学位。他曾在耶拿做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1896年在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任讲师,1906~1911年,任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教授,后任威廉皇家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伯主持了炸药和毒气的生产。

德国首先在战场上释放氯气。哈珀发挥了关键作用。当时,他乘飞机视察战场,看到

英法联军大量死亡,他非常激动。回家后,他善良的妻子自杀了,他受到了刺激。1916年,哈伯辞去了化学武器生产的职务。

1933年纳粹上台后,他因犹太血统被免去威廉皇家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所长职务,以访问学者身份流亡英国,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数月后去罗马,途中逝世。

哈伯一生致力于化学平衡和气体反应的研究。1918年,提出了用热化学循环计算晶格能的方法,称为哈勃循环。然而,他最大的贡献是1909年在卡尔斯鲁厄教学期间完成的

氨合成法。他以过渡金属锇为催化剂,回收未反应气体原料,首次实现了工业化氨合成方法,并立即被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BASF)采用。

哈伯因用氮和氢合成氨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工业电化学的理论基础》(1898)和《工业气体反应动力学》(1905)。

历年有关有机化学的诺贝尔奖 有机化学

历年有关有机化学的诺贝尔奖 有机化学

历年有关有机化学的诺贝尔奖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的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贡献者们多次获得了这一殊荣。本文将回顾几位有机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及其获奖的突出贡献。

我们来看看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弗里茨·哈伯。他因为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而获得了这一荣誉。哈伯是有机合成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展了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哈伯反应。这一反应可以将酮类化合物转化为醇类化合物,对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卡尔·祖尔。他因为对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获奖。祖尔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即分子轨道理论,用于解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这一理论的提出填补了传统有机化学中分子结构解释的空白,为有机合成方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布朗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因为对碳氢键的研究和发展有机合成方法而获奖。布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碳负离子中心,这个概念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控制有机合成具有深远意义。他还开发了一种新的有机合成方法——有机金属化学,这一方法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罗伯特·格拉布斯在有机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发展了一个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激光脱羧反应。这一方法可以用来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低副反应的特点。格拉布斯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理查德·海克和尤尼斯·诺伯尔则因为发展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交叉偶联反应而获奖。这一方法可以将两个有机分子通过偶联反应连接在一起,从而合成出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交叉偶联反应在药物合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

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各位同事工友们,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科普性质的讲义,作为一个搞氨合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知道合成氨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把握我们公司的发展和了解我们的现状,很有必要和意义。

一、为什么叫合成氨

我们把氨叫做合成氨,为什么在氨的前面加了“合成”两个字,我们知道氨的分子式是NH3,由于氨的不活泼性,使得人们直到19世纪晚期仍然普遍认为将氮与氨直接合成氨是不可能的,20世纪初,虽然有人借助催化剂的作用合成了氨,但仍然认为无法工业化,因为确实遇到了诸如可供实际工业使用的催化剂难以找到、高温高压能够抵抗氢腐蚀的材料无法解决等问题,可以认为合成氨的技术开发历程阻力重重,举步维艰,经过千万次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世界上第一座工业规模的氨系统于1913年在德国建成投产。从此开创了氮肥工业的新纪元.为了纪念氨开发的艰难,特在氨前面加“合成”两个字.

二、合成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用氨制造氮肥。我们知道土壤所缺的养份主要是氮磷、钾.从解放前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粮食产量一直不能自给自足,主要原因是中国几乎所有的土壤都需补氮。由

于合成氨工业不能满足农业施肥的需要,土壤补氮不足,农作物只能在低产水平上徘徊(300斤过黄河,400斤跨长江),为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我国一直把发展化肥工业作为整个化学工业的首要任务,中国要以全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全世界22%的人口。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合成氨制造和氮肥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合成氨作为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下载打印版本]弗里茨哈伯

[下载打印版本]弗里茨哈伯
根据哈伯的建议,1915年1月德军把装盛氯气的钢瓶放在阵地前沿施放,借助风力把氯气吹向敌阵。第一次 野外试验获得成功。该年4月22日在德军发动的伊普雷战役中,在6公里宽的前沿阵地上,在5分钟内德军施放了 180吨氯气,约一人高的黄绿色毒气借着风势沿地面冲向英法阵地(氯气比重较空气大,故沉在下层,沿着地面 移动),进入战壕并滞留下来。这股毒浪使英法军队感到鼻腔、咽喉的痛,随后有些人窒息而死。这样英法士兵 被吓得惊慌失措,四散奔逃。据估计,英法军队约有15000人中毒。这是军事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杀伤性毒剂 的现代化学战的开始。此后,交战的双方都使用毒气,而且毒气的品种有了新的发展。毒气所造成的伤亡,连德 国......
1 9 0 6 年 哈 伯 成 为 卡 尔 斯 鲁 厄 大 学 的 化 学 教 授 , 1 9 11 年 改 任 在 柏 林 近 郊 的 威 廉 物 理 化 学 及 电 化 学 研 究 所 所 长 , 同时兼任柏林大学教授。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民族沙文主义所煽起的盲目的爱国热情将哈伯深深地卷入战争的 漩涡。他所领导的实验室成了为战争服务的重要军事机构:哈伯承担了战争所需的材料的供应和研制工作,特别 在研制战争毒气方面。他曾错误地认为,毒气进攻乃是一种结束战争、缩短战争时间的好办法,从而担任了大战 中德国施行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
弗里茨哈伯
德国化学家
01 人物介绍
03 学术成就 05 哈伯之歌

诺贝尔化学奖章

诺贝尔化学奖章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科学院确定。从1901年第一位化学奖得主,荷兰化学家范霍夫至2000年。在20世纪的100年中,已有135位世界杰出化学家获此殊荣。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十分广泛,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推动了20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21世纪新的科学探索。下面按获奖顺序,分别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

200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情况

200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情况

合成氨工业的奠基人——哈伯

合成氨工业的奠基人——哈伯

合成氨工业的奠基人——哈伯

为解决氮和氢直接合成氨作出重大贡献的弗里兹·哈伯于1868年12月9日出生于德国的布劳斯雷。哈伯先后在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过,1891年获夏洛顿堡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毕业后的一年多时间内,曾受雇于三家工厂,后来又进入瑞士苏黎世的埃德格内西舍高等工业学院,在龙奇德国工业化学家,曾发明制酸工业中的蒸馏。1896年哈伯在取得巴登大学永久讲师的资格以后,在慕尼黑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分解和燃烧反应的实验性研究》,书中列举了那些使哈伯开始成名的研究工作。在哈伯之前,法国化学家贝托雷巴黎综合工业大学创始人之一,研究无机酸组成和有机化学。曾发现组成不固定的化合物的存在。已经对碳氢化合物的热分解反应研究了25年之久,哈伯认为贝托雷的结论并不正确。哈伯发现碳氢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有两种情况,在芳香族化合物中,碳碳键的热稳定性比碳氢键强,但在脂肪族化合物中,情况恰好相反,即碳碳键的热稳定性比碳氢键弱。

20世纪初,哈伯的研究领域从有机化学转向物理化学,虽然他在这一领域中并未受过正规的训练,但是在他的合作者勒金的帮助下,通过自学很快成了物理化学的行家。勒金是著名的物理化学家阿累尼乌斯的学生。哈伯在物理化学方面的第一项研究是硝基苯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其他还有奎宁—醌醇体系的电极过程的本质和反应速率;燃料电池;测量氢气、一氧化碳和碳的氧化反应的自由能;结晶盐类的电解;自动氧化反应等等。他在电化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发明还要算玻璃电极,它是测量pH不可缺少的仪器,历史并不悠久。1906年生物学家克累麦首先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将玻璃薄膜插入水溶液中,如果薄膜两边的溶液的酸度不同,那么玻璃薄膜的两边就会产生电位差。克累麦的实验结果引起了哈伯极大的兴趣,他邀请他的波兰籍学生克累门西维茨共同探索这一奥秘,后者把玻璃薄膜浸泡在水溶液中,薄膜的一边是盐酸;另一边是氢氧化钾溶液,结果玻璃薄膜的两边竟然能产生500毫伏的电位差,它是可以测量出来的,哈伯和克累门西维茨的发明为设计和制造酸度计提供了物质基础。哈伯在电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汇集在他的著作《工业电化学的理论基础概论》中。1902年德国本生学会派遣哈伯到美国进行为期16周的学习访问,他作了有关德国的化学教育和电化学工业发展的报告,在欧洲和美国获得普遍的好评,这是哈伯进一步成名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R SITE HERE
LOGO
Supporters
有难题找哈伯
哈伯法合成氨
背景
随着农业的发展,对氮肥的需求量在迅速 增长。在19世纪以前,农业上所需氮肥的来 源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副产品,如粪类、种子 饼及绿肥。1809年在智利发现了一个很大的 硝酸钠矿产地,并很快被开采。一方面由于 这一矿藏有限,另一方面,军事工业生产炸 药也需要大量的硝石,因此解决氮肥来源必 须另辟途径。
引题三:
在真空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0 mol N2和30 mol H2 ,生成合成氨反应:N2(g) +3H2(g)——2NH3(g)在一定温度下达 到平衡,H2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充 入NH3,欲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含量与上述相 同,则起始充入的NH3的物质的量和达到平衡 时的NH3的转化率为( )

合成氨工业流程为:原料气的制备; 氨的合成;原料气净化和压缩; 氨的分离。其先后顺序为:( )
A. C. B. D.
引题二:
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3B(g)—2C(g),达到平 衡的标志是( )
A. B. C. D. C的生成速率与B的反应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A、B、C浓度之比为1:3:2
YOUR SITE HERE
LOGO
理论指导
N2+3H2=======2NH3 ΔH<0
P↑ 平衡右移 T↑ 平衡左移
催化剂将对反应产生重要影响
YOUR SITE HERE
LOGO
哈 伯 品 质
刻 苦 钻 研
不 盲 从 权 威
坚 持 , 永 不 放 弃
YOUR SITE HERE
· ·
LOGO
YOUR SITE HERE
LOGO
opinion
YOUR SITE HERE
LOGO
The end
小组成员:
章 江 李 聪 农熠焯 龚欣宁 苏迎宾 吴成业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LOGO
(Fritz 弗里茨•哈伯 Haber 1868一1934 )德国物理化学家 哈伯法合成氨发明者
1868年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 )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知识丰富又善经营的犹太染料商人 ,耳闻目睹,家庭环境的熏陶使他从小和化学有缘。哈伯天资 聪颖,好学好问好动手,小小年纪就掌握了不少化学知识,他 曾先后到柏林、海德堡、苏黎世求学,做过著名化学家霍夫曼 和本生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在耶拿大学一度从事有机化学研究 ,撰写过轰动化学界的论文,哈伯19岁就破格被德国皇家工业 大学授于博士学位,1896年在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当讲师, 1901年哈伯和美丽贤慧的克拉克小组结为伉俪。1906年起哈伯 YOUR SITE HERE 任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教授。
鉴于哈伯对合成氨工业生产的实现 和他的研究对化学理论发展的推 动
支持者认为: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颁给哈伯是正确的,是当之无愧的。
YOUR SITE HERE
哈伯也太危险了
假若没有合成氨工业 的建立,德国就没有 足够的军火储备,军 方就不敢贸然发动第 一次世界大战。
dissenters
LOGO
YOUR SITE HERE
LOGO
翻阅诺贝尔化学奖的记录,就能 看到处1916—1917年没有颁奖,因为 这期间,欧洲正经历着第一次世界大 战,1918年颁了奖, 化学奖授予德国 化学家哈伯。这引起了科学家的议论 ,英法等国的一些科学家公开地表示 反对,他们认为,哈伯没有资格获得 这一荣誉。这究竟是为什么?
LOGO
芥子气的结构简式
Just pictures
YOUR SITE HERE
LOGO
毒气所造成的伤亡,连德国当局都没 有估计到。然而使用毒气,进行化学战, 在欧洲各国遭到人民的一致遣责。科学家 们更是指责这种不人道的行径。鉴于这一 点,英、法等国科学家理所当然地反对授 予哈伯诺贝尔化学奖。哈伯也因此在精神 上受到很大的震动,战争结束不久,他害 怕被当作战犯而逃到乡下约半年。
源自文库
LOGO
1909年,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 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 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1918年瑞 典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 一战中,哈伯担任化学兵工厂厂长时负责研 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并使用于战争之 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遭到了美、英、法、中 等国科学家们的谴责。 1934年1月29日,哈伯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于 瑞士的巴塞尔。
A. 15mol 25% C. 20mol 75% B.20mol 50% D.40mol 80%
最具争议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LOGO
对他的评价
赞扬他的人
说:他是天 使,为人类 带来丰收和 喜悦,是用 空气制造面 包的圣人
诅咒他的人
说:他是魔 鬼,给人类 带来灾难、 痛苦和死亡
1915年1月德军把装盛氧气的钢瓶放在阵地前 沿施放,借助风力把氯气吹向敌阵。第一次野 外试验获得成功。
该年4月22日在伊普雷战役中,德军在6公里宽 的前沿阵地上,在5分钟内施放了180吨氯气, 约一人高的黄绿色毒气借着凤势沿地面冲向英 法阵地,进入战壕并滞留下来。这股毒浪使英 法军队感到鼻腔、咽喉的痛,随后有些人窒息 而死。这样英法士兵被吓得惊慌失措,四散奔 逃。据估计,英法军队约有15000人中毒。这是 军事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杀伤性毒剂的现代 YOUR SITE HERE 化学战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