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79】 HerbertC.Brown

合集下载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1903年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1904年威廉·拉姆齐1905年阿道夫·冯·拜尔1906年亨利·莫瓦桑1907年爱德华·比希纳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1910年奥托·瓦拉赫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多·格林尼亚,保罗·萨巴捷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1914年西奥多·理查兹1915年里夏德·维尔施泰特1916年没有颁奖1917年没有颁奖1918年弗里茨·哈伯1919年没有颁奖1920年沃尔特·能斯特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普雷格尔1924年没有颁奖1925年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1926年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1927年海因里希·奥托·威兰1928年阿道夫·温道斯1929年阿瑟·哈登,汉斯·奥伊勒-克尔平1930年汉斯·费歇尔1931年卡尔·博施,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1932年欧文·兰米尔1933年没有颁奖1934年哈罗德·尤里1935年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伊伦·约里奥-居里1936年彼得·德拜1937年沃尔特·霍沃思,保罗·卡勒1938年里夏德·库恩1939年阿道夫·布特南特,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1940年没有颁奖1941年没有颁奖1942年没有颁奖1943年乔治·德海韦西1944年奥托·哈恩1945年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1946年詹姆士·萨姆纳,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温德尔·斯坦利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1948年阿尔内·蒂塞利乌斯1949年威廉·吉奥克1950年奥托·迪尔斯,库尔特·阿尔德1951年埃德温·麦克米伦,格伦·西奥多·西博格1952年阿彻·约翰·波特·马丁,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1953年赫尔曼·施陶丁格1954年莱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迪维尼奥1956年西里尔·欣谢尔伍德,尼古拉·谢苗诺夫1957年亚历山大·R·托德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1959年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1960年威拉德·利比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佩鲁茨,约翰·肯德鲁1963年卡尔·齐格勒,居里奥·纳塔1964年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1965年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1966年罗伯特·马利肯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乔治·波特1968年拉斯·昂萨格1969年德里克·巴顿,奥德·哈塞尔1970年路易斯·费德里克·勒卢瓦尔1971年格哈德·赫茨贝格1972年克里斯琴·伯默尔·安芬森,斯坦福·摩尔,威廉·霍华德·斯坦1973年恩斯特·奥托·菲舍尔,杰弗里·威尔金森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福思,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1977年伊利亚·普里高津1978年彼得·米切尔1979年赫伯特·布朗,格奥尔格·维蒂希1980年保罗·伯格,沃特·吉尔伯特,弗雷德里克·桑格1981年福井谦一,罗德·霍夫曼1982年阿龙·克卢格1983年亨利·陶布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杰尔姆·卡尔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李远哲,约翰·波拉尼1987年唐纳德·克拉姆,让-马里·莱恩,查尔斯·佩特森1988年约翰·戴森霍费尔,罗伯特·胡贝尔,哈特穆特·米歇尔1989年西德尼·奥特曼,托马斯·切赫1990年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1993年凯利·穆利斯,米高·史密斯1994年乔治·安德鲁·欧拉1995年保罗·克鲁岑,马里奥·莫利纳,弗兰克·罗兰1996年罗伯特·柯尔,哈罗德·克罗托,理查德·斯莫利1997年保罗·博耶,约翰·沃克尔,延斯·克里斯汀·斯科1998年沃特·科恩,约翰·波普1999年艾哈迈德·兹韦勒2000年艾伦·黑格,艾伦·麦克迪尔米德,白川英树2001年威廉·诺尔斯,野依良治,巴里·夏普莱斯2002年库尔特·维特里希,约翰·贝内特·芬恩,田中耕一2003年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2004年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欧文·罗斯2005年罗伯特·格拉布,理查德·施罗克,伊夫·肖万2006年罗杰·科恩伯格2007年格哈德·埃特尔2008年下村脩,马丁·查尔菲,钱永健2009年阿达·约纳特,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2010年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铃木章2011年丹·谢赫特曼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布莱恩·克比尔卡。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1999年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2000年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的聚合体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课外阅读]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查尔斯·布朗(图)

[课外阅读]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查尔斯·布朗(图)

[课外阅读]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查尔
斯·布朗(图)
H.C.Herbert Charles Brown (1912~)美国有机化学家。

1912年5月22日生于伦敦。

1919年随家去美国,定居芝加哥。

布朗1934年入赖特初级学院。

1935年入芝加哥大学,1936年获理学士学位,193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次年以讲师身份任H.I.施莱辛格的研究助理四年。

1943年任韦恩大学副教授。

1947年任普度大学无机化学教授。

1959年任威斯康星大学特级教授,1978年退休。

布朗的研究领域极为广阔,并有许多重大发现。

其中最主要的发现是硼氢化反应。

1941年用简单方法合成了乙硼烷(),由此合成了硼氢化钠,发现了碱金属硼氢化物的异常活泼性,用于有机合成,从而革新了有机还原反应。

1953年发现了用乙硼烷同不饱和的有机物反应可定量地转变成有机硼化合物,而有机硼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用途。

布朗因在有机合成中引入硼和磷,和E.G.维蒂希分获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还获得了多种奖章和荣誉。

著有《硼氢化作用》(1962)、《有机化学中的硼烷》(1972)和《有机合成与硼烷》(1975)。

共发表论文700余篇。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1。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化学奖项,每年颁发给在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经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荣膺该奖项。

以下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录:1901年:雅各布斯·赫尔斯东1902年:赫尔曼·冯·黑尔芬1903年:西蒙·冯塔费1904年:威廉·拉姆齐1905年:亨利克·安东·洛伦兹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1907年:爱德华·弗兰克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拉赫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兰伯特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斯1914年:沃尔夫冈·奥斯特瓦尔德1915年:理查德·威尔斯坦1918年:弗里茨·哈勒1919年:卡尔·费迪南德·克兰内1920年:沃尔特·诺德豪斯1921年:弗里茨·赫兴1922年: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尔斯1925年:理查德·阿希特1926年:波许1927年:海因里希·威廉·卡尔·鲁斯 1928年:奥德内斯·哈伯1929年:奥夫·玻尔1930年:汉斯·冯·赫尔岑贝格1931年:弗里茨·普朗克1932年:伯纳德·萨克斯1934年:哈罗德·厄普1935年:弗兰克·惠勒1936年:彼得·德拜1937年:诺曼·哈金1938年:理查德·库康1939年:保罗·克鲁特1943年:乔治·德弗里斯特1944年:奥德里希·弗洛伊德1945年:阿里斯托蒂莱·博瓦拉1946年:詹姆斯·萨默菲尔德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德里安·伊瑟尔1949年:威廉·肖克利1950年:奥托·迈耶霍夫1951年:埃德蒙·哈欣斯基1952年:阿夫雷德·伍德华德1953年:赫曼·施莱夫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邦1956年:西尔曼·伯格曼1957年:洛伊丝·格洛克纳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曼1959年:凯利·莫特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珀鲁茨1963年:卡尔·锄礼1964年:多尔纳·拉姆齐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木华 1966年:罗伯特·西蒙斯1967年:马诺哈尔·肯尼斯·尚普 1968年:拉尔夫·斯托克1969年:德里克·巴顿1970年:路易·布隆德尔1971年:格拉德斯通·弗拉克 1972年:克里斯托夫·安森 1973年:恩里科·费米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韦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1977年:伊利亚斯·柴克1978年:约翰·布恩1979年:赫伯特·布朗1980年:保罗·伯格1981年:肯尼思·奥尔斯特姆 1982年:亨利·塔夫茨1983年:罗伯特·默里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特 1985年:赫尔曼·施托德林 1986年:约翰·波尔塔什1987年:查尔斯·彼得斯1988年:约翰·达夫1989年:西德尼·阿尔特曼 1990年:埃利亚斯·科里1991年:理查德·雷诺兹1992年:鲁道夫·马尔库斯1993年:基里尔·卡里里奇·肖尔 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保罗·克劳泽1996年:理查德·施罗德1997年:保罗·D·博伊耳1998年:沃尔特·科恩1999年:阿哈拉·伯恩斯坦2000年:艾伦·赖奇2001年:威廉·萨莫伊尔2002年:约翰·巴德伊斯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龙·切奇2005年:罗伯特·格伦韦尔2006年:罗杰·库尔曼2007年:格尔哈德·艾伯2008年:奥斯汀·特劳特2009年:托马斯·施特茨勒2010年:理查德·赫克2011年:丹尼尔·谢克曼2012年:罗伯特·莱菲兰德2013年:马丁·卡普特2014年:艾里克·贺希2015年:托马斯·林德尔2016年:让-皮埃尔·索格2017年:雅克·迪比2018年:弗朗索瓦·阿诺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2020年:艾米·阿希托夫2021年:本杰明·利斯顿这些科学家不仅在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1901-19991901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The Netherlands,30.8.1852 - 1.3.1911)Germany, Berlin University,"in recognition of the extraordinary services he hasrendered by the discovery of the laws of chemicaldynamics and osmotic pressure in solutions".1902Hermann Emil Fischer(Germany, 9.10.1852 -15.7.1919)Germany, Berlin University,"in recognition of the extraordinary services he hasrendered by his work on sugar and purine syntheses".1903Svante August Arrhenius (Sweden, 19.2.1859 -2.10.1927)Sweden, Stockholm University,"in recognition of the extraordinary services he hasrendered to the advancement of chemistry by hiselectrolytic theory of dissociation".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1904Sir William Ramsay (Great Britain, 2.10.1852 -23.7.1916)Great Britain, London University,"in recognition of his services in the discovery of the inert gaseous elements in air, and his determination of their place in the periodic system".1905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 (Germany, 31.10.1835 - 20.8.1917)Germany, Munich University,"in recognition of his services in the advance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the chemical industry, through his work on organic dyes and hydroaromatic compounds".1906Henri Moissan (France, 28.9.1852 - 20.2.1907) France, Sorbonne University, Paris,"in recognition of the great services rendered by him in his investigation and isolation of the element fluorine, and for the adoption in the service of science of the electric furnace called after him".1907Eduard Buchner (Germany, 20.5.1860 - 13.8.1917) Germany, Landwirtschaftliche Hochschule, (Agricultural College), Berlin,"for his biochemical researches and his discovery of cellfree fermentation".1908Sir Ernest Rutherford (Nelson, New Zealand,30.8.1871 - 19.10.1937)Great Britain, Victoria University, Manchester,"for hi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elements, and the chemistry of radioactive substances". 1909Wilhelm Ostwald (Riga, then Russia, 2.9.1853 -4.4.1932)Germany, Leipzig University,"in recognition of his work on catalysis and for hi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governing chemical equilibria and rates of reaction".1910Otto Wallach (Germany, 27.3.1847 - 26.2.1931) Germany, Goettingen University,"in recognition of his services to organic chemistry and the chemical industry by his pioneer work in the field of alicyclic compounds".1911Marie Curie, née Sklodowska (Warsaw, Poland,7.11.1867 - 4.7.1934)France, Sorbonne University, Paris,"in recognition of her services to the advancement of chemistry by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radium and polonium, by the isolation of radium and the study of the nature and compounds of this remarkable element".1912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Victor Grignard (France, 16.5.1871 - 13.12.1935) France, Nancy University,"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so-called Grignard reagent, which in recent years has greatly advanced the progress of organic chemistry";andPaul Sabatier (France, 5.11.1854 - 14.8.1941) France, Toulouse University,"for his method of hydrogenating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presence of finely disintegrated metals whereby the progress of organic chemistry has been greatly advanced in recent years".1913Alfred Werner (Mulhouse, Alsace, then Germany, 12.12.1866 - 15.11.1919)Switzerland, Zürich University,"in recognition of his work on the linkage of atoms in molecules by which he has thrown new light on earlier investigations and opened up new fields of research especially in inorganic chemistry".1914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 (USA, 31.1.1868 -2.4.1928)USA,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in recognition of his accurate determinations of the atomic weight of a large number of chemical elements".1915Richard Martin Willstätter (Germany, 13.8.1872 - 3.8.1942)Germany, Munich University,"for his researches on plant pigments, especially chlorophyll".1916The prize money was allocated to the Special Fund of this prize section1917The prize money was allocated to the Special Fund of this prize section1918Fritz Haber (Germany, 9.12.1868 - 29.1.1934) Germany, Kaiser-Wilhelm-Institut (nowFritz-Haber-Institut) für physikalische Chemie und Electrochemie, Berlin-Dahlem,"for the synthesis of ammonia from its elements".1919The prize money was allocated to the Special Fund of this prize section1920Walther Hemann Nernst (Germany, 25.6.1864 -18.11.1941)Germany, Berlin University,"in recognition of his work in thermochemistry".1921Frederick Soddy (Great Britain, 2.9.1877 - 22.9.1956) Great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chemistry of radioactive substances, and hi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origin and nature of isotopes".1922Francis William Aston (Great Britain, 1.9.1877 -20.11.1945)Great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for his discovery, by means of his mass spectrograph, of isotopes, in a large number of non-radioactive elements, and for his enunciation of the whole-number rule".1923Fritz Pregl (Austria, 3.9.1869 - 13.12.1930)Austria, Graz University,"for his invention of the method of micro-analysis of organic substances".1924The prize money was allocated to the Special Fund of this prize section1925Richard Adolf Zsigmondy (Vienna, Austria, 1.4.1865 - 29.9.1929)Germany, Goettingen University,"for his demonstration of the heterogenous nature of colloid solutions and for the methods he used, which have since become fundamental in modern colloid chemistry".1926Theodor Svedberg (Sweden, 30.8.1884 - 26.2.1971) Sweden, Uppsala University,"for his work on disperse systems".1927Heinrich Otto Wieland (Germany, 4.6.1877 - 5.8.1957) Germany, Munich University,"for his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bile acids and related substances".1928Adolf Otto Reinhold Windaus (Germany, 25.12.1876 -9.6.1959)Germany, Goettingen University,"for the services rendered through his research in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terols and their connection with the vitamins".1929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Sir Arthur Harden (Great Britain, 12.10.1861 -17.6.1940)Great Britain, London University,andHans Karl August Simon von Euler-Chelpin (Augsburg, Germany, 15.2.1873 - 6.11.1964) Sweden, Stockholm University,"for their investigations on the fermentation of sugar and fermentative enzymes".1930Hans Fischer (Germany, 27.7.1881 - 31.3.1945) Germany, Technische Hochschul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unich,"for his researches into the constitution of haemin and chlorophyll and especially for his synthesis of haemin". 1931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Carl Bosch (Germany, 27.8.1874 - 26.4.1940) Germany, Heidelberg University and I.G. Farbenindustrie A.G., Heidelberg,andFriedrich Bergius (Germany, 11.10.1884 - 30.3.1949) Germany, Heidelberg University and I.G. Farbenindustrie A.G. Mannheim-Rheinau,"in recognition of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inve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high pressure methods". 1932Irving Langmuir (USA, 31.1.1881 - 16.8.1957)USA, General Electric Co., Schenectady, NY,"for his discoveries and investigations in surface chemistry".1933The prize money was with 1/3 allocated to the Main Fund and with 2/3 to the Special Fund of this prize section.1934Harold Clayton Urey (USA, 29.4.1893 - 6.1.1981) USA,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Y,"for his discovery of heavy hydrogen".1935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Frédéric Joliot (France, 19.3.1900 - 14.8.1958) France, Institut du Radium, Paris,and his wifeIrène Joliot-Curie (France, 12.9.1897 - 17.3.1956) France, Institut du Radium, Paris,"in recognition of their synthesis of new radioactive elements".1936Petrus (Peter) Josephus Wilhelmus Debye (Holland, 24.3.1884 - 2.11.1966)Germany, Berlin University, and Kaiser-Wilhelm-Institut (now Max-Planck-Institut) für Physik, Berlin-Dahlem,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our knowledge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rough his investigations on dipole moments and on the diffraction of X-rays and electrons in gases". 1937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Sir Walter Norman Haworth (Great Britain, 19.3.1883 -19.3.1950)Great Britain, Birmingham University,"for his investigations on carbohydrates and vitamin C". andPaul Karrer (Switzerland, 21.4.1889 - 18.6.1971) Switzerland, Zürich University,"for his investigations on carotenoids, flavins and vitamins A and B2".1938Richard Kuhn (Vienna, Austria, 3.12.1900 - 31.7.1967) Germany, Heidelberg University andKaiser-Wilhelm-Institut (now Max-Planck-Institut) für medizinische Forschung, Heidelberg,"for his work on carotenoids and vitamins".1939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Adolf Friedrich Johann Butenandt (Germany,24.3.1903 - 18.1.1995)Germany, Berlin University and Kaiser-Wilhelm-Institut (now Max-Planck-Institut) für Biochemie, Berlin-Dahlem, "for his work on sex hormones".andLeopold Ruzicka (Vukovar, then Austria-Hungary, 13.9.1887 - 26.9.1976)Switzerland, Eidgenössi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ürich,"for his work on polymethylenes and higher terpenes". 1940The prize money was with 1/3 allocated to the Main Fund and with 2/3 to the Special Fund of this prize section.1941The prize money was with 1/3 allocated to the Main Fund and with 2/3 to the Special Fund of this prize section.1942The prize money was with 1/3 allocated to the Main Fund and with 2/3 to the Special Fund of this prize section.1943George de Hevesy (Hungary, 1.8.1885 - 5.7.1966) Sweden, Stockholm University,"for his work on the use of isotopes as tracers in the study of chemical processes".1944Otto Hahn (Germany, 8.3.1879 - 28.7.1968) Germany, Kaiser-Wilhelm-Institut, (now Max-Planck Institut) für Chemie, Berlin-Dahlem,"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fission of heavy nuclei". 1945Artturi Ilmari Virtanen (Finland, 15.1.1895 -11.11.1973)Finland, Helsinki University,"for his research and inventions in agricultural and nutrition chemistry, especially for his fodder preservation method".1946The Prize was divided, one half being awarded to: James Batcheller Sumner (USA, 19.11.1887 -12.8.1955)USA,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for his discovery that enzymes can be crystallize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John Howard Northrop (USA, 5.7.1891 - 27.5.1987) USA, Rockefell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Princeton, NJ,andWendell M. Stanley (USA, 16.8.1904 - 15.6.1971) USA, Rockefell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Princeton, NJ,"for their preparation of enzymes and virus proteins in a pure form".1947Sir Robert Robinson (Great Britain, 13.9.1886 -8.2.1975)Great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for his investigations on plant products of biologic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the alkaloids".1948Arn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 (Sweden, 10.8.1902 - 29.10.1971)Sweden, Uppsala University,"for his research on electrophoresis and adsorption analysis, especially for his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serum proteins".1949William Francis Giauque (USA, 12.5.1895 -28.3.1982)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for his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behaviour of substances at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s".1950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Otto Paul Hermann Diels (Germany, 23.1.1876 -7.3.1954)Germany, Kiel University,andKurt Alder (Germany, 10.7.1902 - 20.6.1958) Germany, Cologne University,"for their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ene synthesis".1951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Edwin M. McMillan (USA, *18.9.1907 - +1991)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andGlenn Theodore Seaborg (USA, *19.4.1912)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for their discoveries in the chemistry of the transuranium elements".1952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Archer John Porter Martin (Great Britain, *1.3.1910) Great Britai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London,andRichard Laurence Millington Synge (Great Britain, 28.10.1914 - 18.8.1994)Great Britain, Rowett Research Institute, Bucksburn (Scotland),"for their invention of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1953Hermann Staudinger (Germany, 23.3.1881 - 8.9.1965) Germany, University of Freiburg im Breisgau and Staatliches Institut für makromolekulare Chemie (Stat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Freiburg in Br.,"for his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1954Linus Carl Pauling (USA, 28.2.1901 - 19.8.1994) USA,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 "for his research into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elucid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complex substances".1955Vincent du Vigneaud (USA, 18.5.1901 - 11.12.1978) USA, Cornell University, New York, NY,"for his work on biochemically important sulphur compounds, especially for the first synthesis of a polypeptide hormone".1956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Sir Cyril Norman Hinshelwood (Great Britain,19.6.1897 - 9.10.1967)Great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andNikolai Nikolajevich Semjonow (Soviet Union,15.4.1896 - 25.9.1986)USSR, Institute for Chemical Physics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Moscow,"for their researches into the mechanism of chemical reactions".1957Sir Alexander R. Todd (Great Britain, *2.7.1907) Great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for his work on nucleotides and nucleotideco-enzymes".1958Frederick Sanger (Great Britain, *13.8.1918)Great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for his work on the structure of proteins, especially that of insulin".1959Jaroslav Heyrovský (Czechoslovakia, 20.12.1890 - 27.3.1967)Czechoslovakia, Polarographic Institute of the Czecho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 Prague,"for his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larographic methods of analysis".1960Willard Frank Libby (USA, 17.12.1908 - 8.9.1980)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for his method to use carbo 14 for age determination in archaeology, geology, geophysics, and other branches of science".1961Melvin Calvin (USA, *7.4.1911 - +1997)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for his research on the carbon dioxide assimilation in plants".1962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Max Ferdinand Perutz (Vienna, Austria, *19.5.1914) Great Britain,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Cambridge,andSir John Cowdery Kendrew (Great Britain, *24.3.1917 - +1997)Great Britain,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Cambridge,"for their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s of globular proteins". 1963 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Karl Ziegler (Germany, 26.11.1898 - 11.8.1973) Germany, Max-Planck-Institut für Kohlenforschung (Max-Planck-Institute for Carbon Research),Mülheim/Ruhr,andGiulio Natta (Italy, 26.2.1903 - 2.5.1979)Ital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lan,"for their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th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high polymers".1964Dorothy Crowfoot-Hodgkin (Great Britain, *12.5.1910 - +1994)Great Britain, Royal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Oxford, "for her determinations by X-ray techniques of the structures of important biochemical substances". 1965Robert Burns Woodward (USA, 10.4.1917 - 8.7.1979) USA,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for 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art of organic synthesis".1966Robert S. Mulliken (USA, 7.6.1896 - 31.10.1986) USA,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for his fundamental work concerning chemical bonds an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molecules by the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1967The Prize was divided, one half being awarded to: Manfred Eigen (Germany, *9.5.1927)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Max-Planck-Institut für Physikalische Chemie, Goettingen,an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Ronald George Wreyford Norrish (Great Britain,9.11.1897 - 7.6.1978)Great Brita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Chemistry, Cambridge,andLord George Porter (Great Britain, *6.12.1920)Great Britain, The Royal Institution, London,"for their studies of extremely fast chemical reactions, effected by disturbing the equilibrium by means of very short pulses of energy".1968Lars Onsager (Oslo, Norway, 27.11.1903 - 5.10.1976) USA,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 bearing his name, which are fundamental for the thermodynamics of irreversible processes".1969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Sir Derek H. Barton (Great Britain, *8.9.1918)Great Britain,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ndon,andOdd Hassel (Norway, 17.5.1897 - 13.5.1981) Norway, Kjemisk Institutt, Oslo University, Oslo,"for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co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emistry".1970Luis F. Leloir (Argentina, *6.9.1906 - +1987) Argentina, Institute for Biochemical Research, Buenos Aires,"for his discovery of sugar nucleotid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carbohydrates".1971Gerhard Herzberg (Hamburg, Germany, *25.12.1904 - +1999)Canada,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Ottawa,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knowledge of electronic stucture and geometry of molecules, particularly free radicals".1972The Prize was divided, one half being awarded to: Christian B. Anfinsen (USA, *26.3.1916 - +1995) USA,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for his work on ribonuclease, especially concer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and the biologically active conformation";an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Stanford Moore (USA, 4.9.1913 - 23.8.1982)USA, Rockefeller University, New York, NY,andWilliam H. Stein (USA, 25.6.1911 - 2.2.1980)USA, Rockefeller University, New York, NY,"for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hemical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active centre of the ribonuclease molecule".1973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Ernst Otto Fischer (Germany, *10.11.1918)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Munich,andSir Geoffrey Wilkinson (Great Britain, *14.7.1921 -+1996)Great Britain, Imperial College, London,"for their pioneering work, performed independently, on the chemistry of the organometallic, so called sandwich compounds".1974Paul J. Flory (USA, 19.6.1910 - 9.9.1985)USA,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for his fundamental achievements,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 the physical chemistry of the macromolecules".1975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John Warcup Cornforth (Great Britain, *7.9.1917) Great Britain, University of Sussex, Brighton,"for his work on the stereochemistry ofenzyme-catalyzed reactions";andVladimir Prelog(Sarajevo then Yugoslavia, *23.7.1906 - +1998)Switzerland,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for his research into the stereochemistry of organic molecules and reactions".1976William N. Lipscomb (USA, *9.12.1919)USA,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for his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of boranes illuminatingproblems of chemical bonding".1977Ilya Prigogine (Moscow, Russia, *25.1.1917)Belgium,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Brussells(University of Texas, USA),"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non-equilibriumthermodynamics, particularly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structures".1978Peter D. Mitchell (Great Britain, 29.9.1920 - +1992)Great Britain, Glynn Research Laboratories, Bodmin,"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energy transfer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of the chemiosmotic theory".1979The Prize was divided equally between:Herbert C. Brown (London, Great Britain, *22.5.1912)USA, 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IN,andGeorg Wittig (Germany, 16.6.1897 - 26.8.1987)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for their development of the use of boron- and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respectively, into important reagents in organic synthesis".1980The Prize was divided, one half being awarded to:Paul Berg (USA, *30.6.1926)USA,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for his fundamental studies of the biochemistry of nucleic acids, with particular regard to recombinant-DNA";an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Walter Gilbert (USA, *21.3.1932)USA, Biological Laboratories, Cambridge, MA,andFrederick Sanger (Great Britain, 13.8.1918)USA, Great Britain, 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Cambridge,"for their contributions concern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base sequences in nucleic acids".1981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Kenichi Fukui (Japan, *4.10.1918 - +1998)Japan, Kyoto University, Kyoto,andRoald Hoffmann (Zloczow, Poland, *18.7.1937)USA,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for their theories,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concerning the course of chemical reactions".1982Sir Aaron Klug (Lithuania, *11.8.1926)Great Britain, 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Cambridge, "for his development of crystallographic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is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biologically important nuclei acid-protein complexes".1983Henry Taube (Saskatoon, Canada, *30.11.1915)USA,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for his work on the mechanisms of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especially in metal complexes".1984Robert Bruce Merrifield (USA, *15.7.1921)USA, Rockefeller University, New York, NY,"for his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y for chemical synthesis on a solid matrix".1985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Herbert A. Hauptman (USA, 14.2.1917)USA, The Medical Foundation of Buffalo, Buffalo, NY,andJerome Karle (USA, 18.6.1918)USA, 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Washington, DC,"for thei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rect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rystal structures".1986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Dudley R. Herschbach (USA, *18.6.1932)USA,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Yuan Tseh Lee (Hsinchu, Taiwan, *29.11.1936)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andJohn C. Polanyi (Canada, *23.1.1929)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Toronto,"for their contributions concerning the dynamics of chemical elementary processes".1987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Donald J. Cram (USA, *22.4.1919)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Jean-Marie Lehn (France, *30.9.1939)France, Université Louis Pasteur, Strasbourg, and Collège de France, Paris,andCharles J. Pedersen (Fusan, Korea, as a Norwegian citizen,3.10.1904 - 26.10.1989)USA, Du Pont, Wilmington, DE,"for their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olecules with structure-specific interactions of high selectivity".1988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Johann Deisenhofer (Germany, *30.9.1943)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 TX, Robert Huber (Germany, *20.2.1937)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Max-Planck-Institut fü Biochemie, Martinsried,andHartmut Michel (Germany, *18.7.1948)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Max-Planck-Institut für Biophysik, Frankfurt/Main,"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re".1989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Sidney Altman (Canada, *8.5.1939)USA,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andThomas Robert Cech (USA, *8.12.1947)USA,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CO,"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RNA".1990Elias James Corey (USA, *12.7.1928)USA,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for his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organic synthesis".1991Richard Robert Ernst (Switzerland, *14.8.1933)Switzerland,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ology of high resolu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1992Rudolph A. Marcus (Canada, *21.7.1923)USA,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in chemical systems".1993The Prize was awarded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s of methods within DNA-based chemistry", by one half to:Kary Banks Mullis (USA, *1944)USA, La Jolla, CA,"for his inventio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and by the other half to:Michael Smith (Blackpool, England, *26.4.1932)Canad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for his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oligonucleiotide- base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and its development for protein studies".1994George A. Olah (Budapest, Hungary, *1927)US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A,"for his contribution to carbocation chemistry".1995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Paul Crutze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1933)Germany, Max-Planck-Institute for Chemistry, Mainz,Mario J. Molina (Mexico City, Mexico, *1943)U.S.A, MIT, Cambridge, MA,andSherwood F. Rowland (USA, *1927)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A,"for their work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ozone".1996The Prize was awarded jointly to:Robert F. Curl, Jr. (USA, *1933)USA, Rice University, Houston,Sir Harold W. Kroto (Great Britain, *1939)Great Britain, University of Sussex, Brighton,andRichard E. Smalley (USA, *1943)USA, Rice University, Houston,"for their discovery of fullerenes".1997The Prize was awarded by one half to:Paul D. Boyer (USA, *1918)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John E. Walker (Great Britain, *1941)Great Britain,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Cambridge,"for their elucidation of the enzymatic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synthesis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and by the other half to。

历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及化学奖获奖者整理

历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及化学奖获奖者整理

历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者: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

利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

1902年,Ronald Ross(英国)。

关于疟疾的研究。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

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巴甫洛夫(俄国)。

在神经生理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和信号学说。

1905年,R.柯赫(德国)。

关于结核方面的研究和发现。

1906年,C.高尔基(意大利),桑地牙哥·拉蒙卡哈(Santiago Ramón y Cajal,西班牙)。

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

1907年,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法国),发现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Ilya Ilyich Mechnikov(俄国),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关于免疫方面的研究。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尔(Emil Theodor Kocher)(瑞士)。

关于甲状腺生理学,病理学和外科学方面的研究。

1910年,艾布瑞契·科塞尔(Albrecht Kossel)(德国)。

关于细胞化学尤其是蛋白质和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Allvar Gullstrand(瑞典)。

关于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Alexis Carrel(法国)。

关于血管缝合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Charles Robert Richet(法国)。

关于过敏反应的研究。

1914年,Robert Bárány(奥地利)。

关于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年-1918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1919年,Jules Bordet(比利时)。

关于免疫方面的研究。

1920年,Schack August Steenberg Krogh(丹麦)。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自1901年起,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了一百多年。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901年:雅各布斯·冯特·霍夫曼1902年:埃米尔·冯·贝林1903年:赫尔曼·埃米尔·费希特1904年:威廉·拉姆赛1905年:亨利·莫瑞1906年:爱德华·弗兰克兰德1907年:阿尔贝特·阿布拉姆森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勒拉·安德烈·冯·拜尔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格里戈里维奇·托普奇尼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伯格1914年:费迪南德·弗雷德里希·浮士德1915年:理查德·威廉·威尔斯1918年:弗里茨·哈伯1919年:约翰·赫尔曼·维伦1920年:瓦尔特·诺伯1921年:弗雷德里克·萨格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纳克1925年:理查德·阿德博1926年:西里尔·诺特1927年:海因里希·瓦尔特1928年:奥尔瑟·维布伦1929年:阿瑟·哈蒙德1930年:汉斯·冯·欧夫1931年:卡尔·威廉·玛克希1932年:伊里亚·梅切尼科夫1934年:哈罗德·乌雷1935年:弗雷德里克·吉尔伯特 1936年:彼得·德拜弗1937年:诺曼·霍克斯沃思1938年:理查德·克鲁克1939年:保罗·克鲁斯1943年:乔治·德维1944年:奥德里·莫尔1945年:奥特-赫恩里希·迪尔斯 1946年:詹姆斯·桑德斯顿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尔贝特·杜克1949年:威廉·默文1950年:奥托·保罗·赫滕斯坦1951年:埃德蒙·哈斯勒1952年:阿尔弗雷德·赫夫曼1953年:赫尔曼·斯图尔特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比西1956年:西尔斯·奥特1957年:阿瑟·坎通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斯1959年:尼古拉斯·巴伦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佛居斯1963年:卡尔·齐尔斯1964年:多尔切斯·因格利斯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伍德沃德 1966年:罗伯特·S·穆林1967年:马努埃尔·佩雷兹·戈麦斯 1968年:哈里·韦特1969年:德瑞克·巴顿1970年:路易斯·福卡1971年:格拉德斯通·贝克1972年:克里斯多夫·安森1973年:艾弗雷德·赫希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威1976年:威廉·利普斯柏1977年:伊利亚·梅切尼科夫1978年:彼得·米歇尔·阿巴拉夫1979年:乔治·默克尔1980年:保罗·贝尔茨1981年:肯尼斯·阿罗1982年:亨里克·达蒙1983年:亨利·塔夫茨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1985年:赫伯特·奥尔茨1986年:邓肯·赖特1987年:查尔斯·佩德森1988年:约翰·波拉德1989年:托马斯·刘易斯1990年:埃利奥特·斯蒂尔1991年:理查德·雷特利奇1992年:鲍姆·欧斯特1993年:kary Mullis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马里奥·莫洛纳1996年:罗伯特·富勒1997年:保罗·博耶尔1998年:瓦尔特·考恩1999年:阿哈德·扎德2000年:阿兰·赛克2001年:威廉姆·诺尔斯2002年:约翰·贝内特·弗朗西斯 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伦·赫克2005年:罗伯特·格拉布斯2006年:罗杰·库内2007年:李政道2008年:马丁·查尔弗斯2009年:文森特·扬2010年:理查德·赫克和阿达·尤劳 2011年:丹尼尔·谢辛格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013年:马丁·卡普莱2014年:埃里克·贝茨2015年:托马斯·林德斯特勒2016年:让-皮埃尔·萨维纳2017年:雅克·迪布洛克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格雷戈里·温特 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斯坦利·惠廷汉姆、阿卡迪亚·谢米亚2020年:艾米·瑞斯、詹妮弗·杜德纳、埃米尔·克罗伊德尔以上就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pdf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pdf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1901−2010)(2011−3本室整理)1901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荷兰人(1852-1911)。

因在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和渗透压方面取得了骄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他还开创了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的立体化学。

1902埃米尔·费雷 (Emil Fischer)德国人(1852-1919)。

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获得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对糖类的研究;二、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三、对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多肽的研究;四、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

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对有机化学中那些与人类生活、生命有密切关系的有机物质的探索。

可以说他是生物化学的创始人。

1903斯范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

他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又是一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阿累尼乌斯同时提出了酸、碱的定义;解释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提出活化能的概念及与反应热的关系等。

由于阿累尼乌斯在化学领域的卓越成就,1903年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瑞典第一位获此科学大奖的科学家。

著作:《天体物理学教科书》、《免疫化学》、《生物化学中的定量定律》等。

190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

英国著名化学家。

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六种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由于他发现了这些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他荣获了19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05阿道夫·冯·贝耶尔(Adolf von Baeyer) 德国有机化学家 (1835-1917)。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科学院确定。

从1901年第一位化学奖得主,荷兰化学家范霍夫至2000年。

在20世纪的100年中,已有135位世界杰出化学家获此殊荣。

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十分广泛,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

他们的研究成果推动了20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21世纪新的科学探索。

下面按获奖顺序,分别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

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费歇尔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伦尼乌斯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拉姆塞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拜耳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穆瓦桑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毕希纳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卢瑟福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瓦尔德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居里夫人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利雅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萨巴蒂埃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尔纳19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理查兹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威尔施泰特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伯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能斯特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索迪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斯顿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列格尔192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席格蒙迪192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雏德伯格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兰德192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温道斯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登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伊勒—凯尔平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费歇尔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博施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吉尤斯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成为高压化学的创始人之一。

伯吉尤斯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逝世,享年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朗缪尔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尤里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伦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雷德里克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拜193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沃斯193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卡勒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库恩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特南特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卢齐卡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海维西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恩194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尔塔宁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萨姆纳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思罗普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坦利194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宾森194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蒂塞利乌斯194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克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狄尔斯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尔德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麦克米伦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辛格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马丁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施陶丁格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鲍林195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格诺德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欣谢尔伍德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谢苗诺夫195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托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桑格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海洛夫斯基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利比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卡尔文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者肯德鲁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佩鲁茨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齐格勒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纳塔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霍奇金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伍德沃德196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缪利肯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根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里什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波特196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昂萨格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巴顿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塞尔197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勒洛伊尔197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茨伯格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安芬森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坦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穆尔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威尔金森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菲舍尔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洛里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雷洛格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康福思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利普斯科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果金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米切尔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蒂希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朗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吉尔伯特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格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桑格。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1901年‎范霍夫 (Jacob‎u s Henri‎c 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E.费歇尔(Emil Fisch‎e r,1852—1919) 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 ius,1859—1927)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威廉·拉姆赛(Willi‎a 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

1905年‎拜耳 (Adolf‎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1906年‎莫瓦桑 (Henri‎Moiss‎a 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 (Edwar‎d Buchn‎e 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 (Ernes‎t Ruthe‎r 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1909年‎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Fried‎r ich Wilhe‎i n Ostwa‎l d,1853—1932) 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奥托·瓦拉赫 (Otto Walla‎c 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1911年‎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

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女‎科学家-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多·梅林尼亚 (Victo‎r Grign‎a 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

190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诺贝尔化学奖历年得主(1901-2020)1、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1852–1911)国籍:荷兰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

2、埃米尔·费雷(Emil Fischer)(1852–1919)国籍:德国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3、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国籍:瑞典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运用物理化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国籍:英国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了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5、阿道夫·冯·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1835–1917)国籍:德国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靛青、天蓝、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柒素分子结构。

6、亨利·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国籍:法国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首次制得单质氟。

7、爱德华·毕希纳(Eduard Buchner)(1860–1917)国籍:德国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无细胞发酵工艺,对制糖、酿酒工业产生重大意义。

8、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国籍:英国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成果为“人工核反应”技术奠定基础。

9、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Wilhelm Ostwald)(1853–1932)国籍:德国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为催化剂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作出突出贡献。

(1901—1983)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

(1901—1983)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

1901年——亚科比斯·亨里屈斯·范特·霍弗(荷兰人)发现化学动力学和渗压的规律得奖。

1902年——埃米尔·费希尔(德国人)合成糖、嘌吟衍生物、肽得奖。

1903年——斯万特·奥古斯特·阿尔赫纽斯(瑞典人)因其电解质中的离子化离解理论得奖。

1904年——威廉·接姆齐爵士(英国人)发现氦、氖、氙、氪和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奖。

1905年——阿道夫·冯·贝耶尔(德国人)研究染料和有机化合物,合成靛蓝和含砷物得奖。

1906年——昂里·穆瓦森(法国人)制成纯氟和发明电炉得奖。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德国人)因研究生物化学和发现无胞发酵得奖。

1908年——欧内斯特·拉瑟福德(英国人)发现α射线击破原子和研究放射性物质得奖。

1909年——威廉·奥斯瓦尔德(德国人)研究催化剂、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率得奖。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国人)研究脂环族物质得奖。

1911年——玛丽·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提炼出镭和研究镭的化合物得奖。

1912年——弗朗索瓦·奥居斯特·维克托·格利雅(法国人)发现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格利雅试剂得奖。

保罗·萨巴蒂厄尔(法国人)发明用金属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化合物中加进氢气的方法而得奖。

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瑞士人)以其原子排列的同位论得奖。

1914年——西奥多·W·理查兹(美国人)确定多种元素的原子量得奖。

1915年——里夏德·威尔斯泰特(德国人)研究植物的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得奖。

1916—1917年——未颁奖。

1918年——弗里茨·哈贝尔(德国人)发明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哈贝尔—勃赤法得奖。

1919年——未颁奖。

1920年——瓦尔特·内恩斯特(德国人)发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交换得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诺贝尔奖金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艾尔弗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

诺贝尔遗嘱的内容为:请把我的全部财产作为基金,以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并把奖金分为5等分,作为下列5种奖的奖金,并在每年奖给为全人类作出了最有卓著贡献的人。

(1)物理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2)化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或最重要改良的人。

(3)生理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的人。

(4)文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表明了理想主义的倾向,有最优秀作品的人。

(5)和平奖:奖给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撤除或裁减军备,召开和平会议以及实施和平会议的原则作出了最大努力的人。

各奖的获奖人由下述各委员会确定:物理学奖、化学奖: 由瑞典科学院确定;生理学和医学奖: 由斯德哥尔摩洛林研究所确定;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科学院确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的五人委员会确定。

不论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都可以获奖。

我衷心希望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人获奖。

艾尔弗雷.诺贝尔1895年11月27日1901年,在诺贝尔逝世5年后的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在1969年,瑞典的银行又捐了一笔款,仍用诺贝尔的名义,设了经济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化学家中的明星1901年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1903年S . A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1904年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1906年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1909年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1910年O. 瓦拉赫(德国人)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1911年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1912年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有机镁试剂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1913年A. 维尔纳(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1914年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1915年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1916---1917年未颁奖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1919年未颁奖1920年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1921年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1922年F.W. 阿斯顿(英国人)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1924年未颁奖1925年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1926年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1927年H.O. 维兰德(德国人)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1928年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1930年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1932年I. 兰米尔(美国人)创立了表面化学1933年未颁奖1934年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1935年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1936年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 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1937年W. N. 霍沃斯(英国人)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P. 卡雷(瑞士人)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A、B2的研究1938年R. 库恩(德国人)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L. 鲁齐卡(瑞士人)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1940年—1942年未颁奖1943年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1944年O. 哈恩(德国人)发现重核裂变反应1945年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1946年J. B. 萨姆纳(美国人)首次分离提纯了酶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1947年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1949年W.F. 吉奥克(美国人)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1950年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1951年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发现超铀元素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1953年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1954年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1955年V. 维格诺德(美国人)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1959年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1960年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M. 卡尔文(美国人)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 伍德沃德(美国人)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966年R.S. 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M. 艾根(德国人)发明了测定快速化学反应的技术1968年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1980年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2年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 奥尔特曼,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1993年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1999年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2000年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1961--1999)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未知点击数:1415 更新时间:2003-11-221961 MELVINCALVIN 1962 约翰·考德里·肯德鲁(John Cowdery kendrew)英国人(1917--)约翰·考德里·肯德鲁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

一九五七电他首先确定了多肽链在肌红蛋白分子中的空间排列顺序。

一九五九年,他又查明了肌红蛋白分子的详细结构,从而证实了美国化学家、一九五四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莱纳斯·c·波林关于纤维状蛋白质分子中存在M螺旋体模型的设想。

为此,肯德鲁和他的同事、奥地利血统的马克斯·费迪南掐·佩鲁茨分享了一九六二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1963 卡尔·齐格勒(Karl Ziegler)德国人(1898--1973)久里奥·纳塔( Giulio Natta) 意大利人(1903-1979)齐格勒博士用来制造世界上最早的低压聚乙烯的聚合反应器。

从此由三乙基铝和三氧化钛组成的催化剂便脱颖问世了。

它与齐格勒发明的聚乙烯催化剂被统称为齐格勒一纳塔型催化剂。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日,他们共享诺贝尔化学奖的崇高荣誉。

1964 多罗西·克劳宣特·霍奇金(女)(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英国人(1910--)她在维生素B11结构分析上做出的贡献,又为这个新时代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现在人们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提取维生素B12,正是仰仗这一研究成果。

一九六四年,在多罗西·克劳富持·霍奇金一生中是难忘的一年,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将这一年的化学奖授予了霍奇金。

她是继居里夫人及其女儿伊伦·约里奥一居里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

1965 罗伯持·伯恩斯·伍德沃德(Robert bruns Woodward) 英国人(1917--1979)他对有机合成的重大贡献,荣获一九六五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史》——10部分国际大奖和著名科学家简介

《化学史》——10部分国际大奖和著名科学家简介
2001 The prize is being awarded with one half jointly to: WILLIAM S. KNOWLES, and RYOJI NOYORI, for their work on chirally catalysed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and the other half to: K. BARRY SHARPLESS for his work on chirally catalysed oxidation reactions. 2000 ALAN J. HEEGER, ALAN G. MACDIARMID, and HIDEKI SHIRAKAWA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conductive polymers. 1999 AHMED ZEWAIL for his studies of the transition stat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using femtosecond spectroscopy.
1993 The prize was awarded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s of methods within DNA-based chemistry equally between: KARY B. MULLIS for his inventio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and MICHAEL SMITH for his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oligonucleiotide-base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and its development for protein studies. 1992 RUDOLPH A. MARCUS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in chemical systems. 1991 RICHARD R. ERNST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ology of high resolu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1990 ELIAS JAMES COREY for his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organic synthesis. 1989 SIDNEY ALTMAN and THOMAS R. CECH 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RNA. 1988 JOHANN DEISENHOFER , ROBERT HUBER and HARTMUT MICHE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re. 1987 DONALD J. CRAM , JEAN-MARIE LEHN and CHARLES J. PEDERSEN for their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olecules with structure-specific interactions of high selectivity. 1986 DUDLEY R. HERSCHBACH , YUAN T. LEE and JOHN C. POLANYI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concerning the dynamics of chemical elementary processes.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

1901年范霍夫(JacobusHenricusvan'tHoff,1852—1911)荷兰人,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1902年E.费歇尔(EmilFischer,1852—1919)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1903年阿累尼乌斯(SirWilUsmRamsay,1852—1916)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1904年拉姆·塞(SirWilliamRamsay,1852—1916)英国人,发现了惰性气体1905年拜耳(AdolfvonBaeyer,1835—1917)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1906年莫瓦桑(HenriMoissan,1852—1907)法国人,制备单质氟1907年布赫纳(EdwardBuchner,1860——1907)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1908年E.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1871—1937)英国人,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1909年F.W.奥斯瓦尔德(FriedrichWilheinOstwald,1853—1932)德国人,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1910年瓦拉赫(OttoWallach,1847—1931)德国人,研究1911年M.居里(居里夫人)(MarieCurie,1667—1934)(女)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1912年梅林尼亚(VictorGrignard,1871—1935)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萨巴蒂埃(PaulSabatier,1854—1941)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1913年维尔纳(A1fredWerner,1866—1919)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1914年T.W.理查兹TherdoreWilliamRichards,1968—1928)美国人,精确测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1915年威尔斯泰特(RichardWillstater,1872—1924)德国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1918年哈伯(FritzHaber,1868—1930)德国人,发明工业合成氨方法1920年能斯特(WalterNernst,1864—1941)德国人,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详解:1916、1917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颁奖;1919因故未颁奖脂环族化合物1921年索迪(FrederickSoddy,1877—1956)英国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1922年阿斯顿(FrancisWillianAston,1877—1945)英国人,研究质谱法,发现整数规划1923年普雷格尔(FritzPregl,1869—1930)奥地利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1925年齐格蒙迪(RichardZsigmondy,1865—1929)奥地利人,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质1926年斯维德伯格(TheodorSvedberg,1884—1971)瑞典人,发明超离心机,用于分散体系的研究1927年维兰德(HeinrichWieland,1877—1957)德国人,研究胆酸的组成1928年文道斯(AdolfWindaus,1876—1959)德国人,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1929年哈登(SirArthurHarden,1865—1940)英国人,研究糖的发酵作用及其与酶的关系奥伊勒(SirArthurHarden,1865—1940)瑞典人,研究辅酶1930年H.费歇尔(UailsFischer,1881—1945)德国人,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详解:1924年因故未发奖1931年波施(CarlBosch,1874—1940)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贝吉乌斯(FriecrichBergius,1994—1949)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1932年兰米尔(IrvingLangnuir,1881—1957)美国人,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1934年尤里(HaroldClaytonUrey,1893—1981)美国人,发现重氢1935年F.约里奥—居里(FredericJoliot—Curie,1900—1958)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I.伊伦—居里(IrenoJoliot—Curie:1897-1956)(女)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1936年德拜(PeterDebye,1884—1971)荷兰人,研究偶极矩和X射线衍射法1937年哈沃斯(SirWalterHaworth,1883—1950)英国人,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卡雷(PaulKarrer,1889—1971)瑞士人,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B21938年R.库恩(RiehardKuhn,1900—1967)德国人,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1939年布特南德(AdolfButenandt,1903—)德国人,研究性激素卢齐卡(LeopoldRuzicka1887—1976)瑞士人,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详解:1933年因故未颁奖;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1943年海维西(GyorgyHevesy,1885—1966)匈牙利人,利用同位素作为化学研究中的示踪原子1944年哈恩(OttoHahn,1879——1968)德国人,发现重核裂变现象1945年维尔塔宁(AatturiVirtanen,1895—1973)芬兰人,发明饲料保藏方法1946年萨姆纳(JamesBatchellerSumner,1887-1955)美国人,发现结晶蛋白酶诺思罗普(JohnHowardNorthrop,1891—)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斯坦利(WendellMeredithStanley,1904—1971)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1947年鲁宾逊(SirRobertRobinson,1886—1975)英国人,研究生物碱和其它植物制品1948年梯塞留斯(ArmeWilhelmKaurin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研究电泳、吸附分析he和血清蛋白1949年乔克(WilliamFrancisGiauque,1895-1982)美国人,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性质1950年第尔斯(OttoDiels,1876—1954)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阿尔德(KurtAlder,1902—1958)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详解: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1951年麦克米伦(EdwinMattisonMcMillan,1907—)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西博格(GlennThedoreSeaborg,1912-)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1952年A.马丁(ArcgerMartin,1910—)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辛格(RichardSynge,1914—)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1953年施陶丁格(HermannStaudinger,1881—1965)德国人,提出大分子概念1954年鲍林(LinusPauling,1901—)美国人,研究化学键的本质1955年杜·维尼奥(VincentDuVigneaud1901—1978)美国人,合成多肽和激素1956年谢苗诺夫(NikolaySenyonov,1896-)苏联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欣谢尔伍德(SirCrilHinshelwood,1897—1967)美国人,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1957年托德(SirAlexanderRobertusTodd,1907-)英国人,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1958年桑格(FrederickSanger,1918—)英国人,测定胰岛素分子结构1959年海洛夫斯基(JaroslavHeyrovsky,1890-1967)捷克人,发明极谱分析法1960年利比(WillardFrankLibby,1908—1980)美国人,发明用放射性碳-14测定地质年代的1961年开尔文(MelvinCalvin,1911——)美国人,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1962年肯德鲁(JohnCowderyKendrew,1917—)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佩鲁兹(MaxFerdinandPerutz,1914-)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1963年纳塔(GiulioNatta,1903—1979)意大利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齐格勒(KaflZiegler,1898—1973)德国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1964年D.C霍奇金(DorothyCrowfootHodekin,1910—)(女)英国人,测定抗恶性贫血症的生化化合物维生素B12的结构1965年伍德沃德(RobertBurnsWoodward,1917—1979)美国人,人工合成固醇、叶绿素、维生素B12和其他只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物质1966年米利肯(RobertSandersonMulliken,1896—)美国人,用分子轨道法研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967年艾根(ManfredEigen,1927—)德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诺里什(RonaldgeorgeWreyfordNorrish,1897—1978)英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波特(CeorgePorter,1920-)英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1968年翁萨格(LarsOnsager,1903—1976)美国人,创立不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1969年巴顿(DerekHaroldRichardBarton,1918—)英国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哈塞尔(OddHassel,1897——)挪威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1970年莱洛伊尔(LuisFedericoLeloir,1906—)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方法1971年赫茨伯格(Gerhardherzberg,1904—)加拿大人,研究分子光谱,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1972年安芬林(ChristianBorhmerAnfinsen,1916-)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摩雷(StanfordMoore,1913-1982)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斯坦(WilliamH.Stein,1911—1980)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1973年E.O.费歇尔(WrnstOttoFischer,1918-)德国人,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威尔金森(CerffreyWilkinson,1921—)英国人,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1974年P.J.弗洛里(FaulJohnFlory,1910—1985)美国人,研究长链分子,制成尼龙661975年康福思(JohnWarcupCornforth,1917—)英国人,研究立体化学普雷洛格(VladumirPrelog,1906—)瑞士人,研究立体化学1976年利普斯科姆(WiHiamNunnLipscomb,1919—)美国人,研究硼烷、碳硼烷的结构1977年普里戈金(1lyaPrigogine,1917—)比利时人,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PeterD.Mitchell,1920—)英国人,研究生物系统中利用能量转移过程1979年H.C.布朗(HerbertCharlesBrown,1912—)美国人,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维蒂希(GeorgWittig,1897-)德国人,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1980年W.吉尔伯特(WalterGilbert,1932—)美国人,第一次制备出混合脱氧核糖核酸P.伯特(PaulBerg,1926-)美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桑格(FrederickSanger,19181981年福井谦一(1918—)日本人,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分子轨道对称性R.霍夫曼(RoaldHoffmann,1937—)美国人,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1982年克卢格(AaronKlug,1926—)英国人,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1983年陶布(HenryTaube,1915-)美国人,研究络合物和固氮反应机理1984年梅里菲尔德(BraceMerrifield,1921—)美国人,研究多肽合成1985年豪普特曼(HerbertA.Hauptman,1917—)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卡尔勒(JeroMeKarle,1918-)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1986年赫希巴赫(DudleyR.Hercshbach,1932-)美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李远哲(1936—)美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波拉尼(JohnC.Polanyi,1929—)德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1987年佩德森(CharlesPedersen,1904—)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莱思(Jean-MarieLehn,1939-)法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克拉姆(DonaldCram,1919-)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1988年罗伯特·休伯(RobertHuber)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约翰。

1901-2012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成就表

1901-2012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成就表
1906年
亨利·莫瓦桑(Henri Moissan)
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for his investigation and isolation of the element fluorine, and for electric furnace called after him”
1931年
卡尔·博施(Carl Bosch)
德国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inve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high pressure methods”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Friedrich Bergius)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
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for] his accurate determinations of the atomic weight of a large number of chemical elements”
1928年
阿道夫·温道斯(Adolf Otto Reinhold Windaus)
德国
“对甾类的结构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for his research in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terols and their connection with the vitamins”
英国
新西兰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for hi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elements, and the chemistry of radioactive substances”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1901-2007)时间姓名中文译名国别获奖原因1901年J.H.van't Hoff 范特霍夫荷兰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1902年E.Fischer.费歇尔德国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1903年S.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电离学说1904年W.Ramsay拉姆塞英国发现惰性气体1905年A.von Baeyer拜耳德国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1906年H.Moissan莫瓦桑法国制备单质氟1907年E.Buchner布赫纳德国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1908年E.Rutherford卢瑟福英国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1909年F.W.Ostwald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1910年O.Wallach瓦拉赫德国研究脂环族化合物1911年M.CurieM.居里德国发现钋和镭1912年V.Grignard格林尼亚法国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P.Sabatier 萨巴蒂埃法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1913年A.Werner维尔纳瑞士提出配位化学理论1914年T.W.Richards理查兹美国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1915年R.Willstater威尔施泰特德国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1916年未颁奖1917年未颁奖1918年F.Haber哈伯德国发明合成氨法1919年未颁奖1920年W.Nerst能斯特德国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1921年F.Soddy索迪英国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1922年F.W.Aston阿斯顿英国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1923年F.Pregl普雷格尔奥地利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1924年未颁奖1925年R.Zsigmondy齐格蒙迪奥地利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1926年T.Svedlberg斯维德伯格瑞典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1927年H.Wieland维兰德德国研究胆酸组成1928年A.Windaus文道斯德国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1929年A.Harden哈登英国阐明糖的发酵过程以及酶和辅酶的作用H.von Euler-Chelpin奥伊勒-凯尔平瑞典1930年H.FischerH.费歇尔德国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1931年C.Bosch波施德国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F.Bergius贝吉乌斯德国1932年ngmuir兰米尔美国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1933年未颁奖1934年H.C.Urey尤里美国发现重氢1935年F.Joliot-CurieF.约里奥-居里法国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I.Joliot-CurieI.约里奥-居里法国1936年P.Debye德拜荷兰提出偶极矩概念并利用它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分子结构1937年W.Haworth霍沃斯英国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B2的结构1938年R.Kuhn库恩德国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1939年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国研究性激素L.Ruzicka卢齐卡瑞士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1940年未颁奖1941年未颁奖1942年未颁奖1943年G.Hevesy海维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1944年O.Hahn哈恩德国发现重核裂变现象1945年A.Virtanen维尔塔宁芬兰发明饲料贮藏保鲜法1946年J.B.Sumner萨姆纳美国分离和提纯结晶蛋白质酶L.H.Northrop诺思罗普美国制备纯净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W.M.Stanley斯坦利美国1947年R.Robinson鲁宾逊英国研究生物碱1948年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发现血清蛋白的组分1949年W.F.Giauque吉奥克美国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1950年O.DielsK.Alder阿尔德第尔斯德国发现双烯合成反应1951年E.M.McMillan麦克米伦G.T.Seaborg西博格美国人工合成超铀元素1952年A.Martin马丁R.Synge辛格英国发明分配色谱法1953年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国提出高分子概念1954年L.Pauling鲍林美国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1955年V.Du Vigneaud杜·维尼奥美国研究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1956年N.Semyonov谢苗诺夫前苏联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C.Hinshelwood欣谢尔伍德美国1957年A.R.Todd托德英国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1958年F.Sanger桑格英国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1959年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发明极谱分析法1960年W.F.Libby利比美国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1961年M.Calvin开尔文美国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1962年M.F.Perutz佩鲁兹英国测定血红蛋白结构J.C.Kendrew肯德鲁英国1963年K.Ziegler齐格勒德国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G.Natta纳塔意大利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1964年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国测定维生素B12等大分子结构1965年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国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胆固醇、叶绿素等复杂有机物1966年R.S.Mulliken马利肯美国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1967年R.G.W.Norrish诺里什英国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G.Porter波特英国M.Eigen艾根德国1968年L.Onsager翁萨格美国创立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1969年D.H.R.Barton巴顿英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O.Hassel哈塞尔挪威1970年L.F.Leloir莱洛伊尔阿根廷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971年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1972年C.B.Anfinsen安分森美国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折叠链的自然现象S.Moore莫尔美国W.H.Stein斯坦美国1973年E.O.FischerE.O.费歇尔德国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1974年P.J.Flory弗洛里美国研究长链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1975年J.W.Cornforth康福斯英国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休学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国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1977年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时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Mitchell米切尔英国研究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1979年H.C.Brown布朗美国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G.Wittig维蒂希德国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1980年P.Berg伯格美国操纵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W.Gilbert右尔伯特美国用化学方法决定脱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F.Sanger桑格英国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创立前线轨道理论R.Hoffmann霍夫曼美国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1982年A.Klug克卢格英国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1983年H.Taube陶布美国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1984年B.Merifield梅里菲尔德美国研究多肽的合成1985年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国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J.Karle卡尔勒美国1986年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国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李远哲美籍华人J.C.Polanyi波拉尼美国1987年C.Pedersen佩德森美国合成能模拟重要生物过程的有机化合物,为超分子化学奠定基础J.-M.Lehn莱恩法国D.Cram克拉姆美国1988年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国解析了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阐明了其光合作用进行的机制R.Huber胡伯尔德国H.Michel米歇尔德国1989年S.Altman奥尔特曼美国发现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T.R.Cech切赫美国1990年E.J.Corey科里美国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1991年R.R.Ernst恩斯特瑞士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1992年R.A.Marcus马库斯美国创立溶液中的电子转移过程理论1993年K.B.Mullis穆利斯美国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M.Smith史密斯加拿大发明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技术1994年G.A.Olah欧拉美国研究碳正离子化学1995年P.Crutzen克鲁岑德国阐述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M.Molina莫利纳美国F.S.Roweland罗兰美国1996年H.W.Kroto克罗特英国发现富勒烯R.F.Curl,Jr.苛尔美国R.E.Smalley斯莫利美国1997年P.B.Boyer博耶美国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J.E.Walker沃克尔英国J.C.Skou斯科丹麦1998年W.Kohn科恩奥地利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J.Pople波普英国1999年A.Zewail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2000年艾伦·黑格美国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白川英树日本艾伦·马克迪尔米德美国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79】HerbertC.Brown
Facts
name: HerbertC.Brown
London, United Kingdom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IN, USA
Prize motivation: "for their development of the use of boron- and 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respectively, into important reagents in organic synthesis."
Prize share: 1/2
Life
Work
During chemical reactions, molecules composed of
atoms meet and form new compounds. Through chemical reactions, it is possible to synthesize chemical compounds in laboratories with molecules that do not exist in nature. During the latter
part of the 1950s, Herbert Brown developed methods by which chemical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element boron were made to react with carbon compounds to form other carbon compounds.
A number of different carbon compounds can be produced, and the reactions are used to make medicines and other products.
During chemical reactions, molecules composed of
atoms meet and form new compounds. Through chemical reactions, it is possible to synthesize chemical compounds in laboratories with molecules that do not exist in nature. During the latter
part of the 1950s, Herbert Brown developed methods by which chemical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element boron were made to react with carbon compounds to form other carbon compounds.
A number of different carbon compounds can be produced, and the reactions are used to make medicines and other produc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