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2012诺贝尔奖
突破性地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这一重要受体家族的内在工作机制
“G蛋白偶联受体”
大约一千个基因编码这类受体,适用于光、味道、 气味、肾上腺素、组胺、多巴胺以及复合胺等。 大约一半的药物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起作用
结构生物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何分离获得各种组织特异性干细胞,
如何保证高效的定向分化,
如何确保整个分化过程安全、有效、可控,以及后续必须要解决的临 床前研究、安全性评估、质量控制等。 在重编程过程中,因基因转入而带来的安全风险; 如何提高分化效率,确保在体外大量繁殖,以适应未来临床需要; …………….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John B. Gurdon 约翰・格登
Shinya Yamanaka 山中伸弥
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即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传统认为:细胞分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ent stem,iPS)
面临问题:
与细胞相关的诺贝尔奖项的内容及意义
各位读者好,今天我将为您共享与细胞相关的诺贝尔奖项的内容及意义。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与细胞相关的诺贝尔奖项无疑是对科学界和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
本文将为您解读与细胞相关的诺贝尔奖项,深入探讨其内容和意义。
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 细胞发现的奠基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曾多次颁发给与细胞相关的重要发现者。
1931年,德国科学家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因发现细胞呼吸过程而获得该奖项。
其发现对于我们理解细胞新陈代谢、疾病的发生和能量代谢有着重要意义。
2. 分子生物学的奠基者20世纪的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也为科学界带来了多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
1962年,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因为揭示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该奖项。
他们的发现为我们理解基因的传递、遗传疾病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线索。
3. 细胞信号传导的先驱者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信号传导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994年,艾弗雷德·吉尔曼和马丁·罗德贝尔因为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的发现为我们了解药物作用机制、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诺贝尔化学奖1. 分子机制的探索者与细胞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也多次颁发给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2009年,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葛鲁德纳和杰克·施特鲁曼因为发现了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而获得该奖项。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端粒酶在细胞衰老、癌症等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理解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2. 细胞信号通路的解析者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对于细胞的生存和发育至关重要。
解析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也备受重视。
2012年,罗伯特·莱弗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因为发现了G蛋白耦联受体的结构和功能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2诺贝尔化学奖
2012诺贝尔化学奖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一项荣誉,旨在表彰对化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本文将介绍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是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Brian Kobilka)。
他们获得该奖项的原因是他们对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的研究。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重要蛋白质,负责传导细胞外的信号到细胞内部。
这些受体在生物体内起着关键的作用,调节许多生理过程,如光感知、味觉、嗅觉、心脏功能和免疫反应等。
因此,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对于深入理解生物体内部信号传导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莱夫科维茨和科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上。
他们成功地将这一受体从细胞内提取并进行纯化,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结晶学技术,他们成功地解析了β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并发现了该受体的活化机制。
这项研究对于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的作用机制通常是通过与受体结合从而调节其活性的方式实现的。
了解特定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更有效的药物。
莱夫科维茨和科比的研究对于开发治疗哮喘、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的新药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此外,莱夫科维茨和科比的研究也为其他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他们的工作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解析和探索其他受体结构的方法和策略。
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不仅是对莱夫科维茨和科比个人的嘉奖,也是对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的认可。
这些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并对药物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来说,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以表彰他们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
他们的工作为了解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以及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对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学界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生物化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自从1901年首次设立诺贝尔奖以来,已经有许多位杰出的生物化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生物化学领域的进步,而且在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1.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概述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按照具体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化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
化学奖主要奖励在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反应机制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而生理学或医学奖则奖励在生物过程中发现或解释基本机制的科学家。
2.获得生物化学领域诺贝尔奖的科学家2.1 弗里德里希·贝尔兴和约阿希姆·斯奈德(2002年化学奖)弗里德里希·贝尔兴和约阿希姆·斯奈德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他们对离子通道的发现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成果在细胞生物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揭示了细胞膜功能以及药物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新途径。
2.2 朱勒·霍夫曼(2012年化学奖)朱勒·霍夫曼因其发现和开发质谱法的方法而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质谱法是一种分析化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中。
朱勒·霍夫曼的成果在药物研发、代谢物分析和疾病诊断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
2.3 不伦·马维兹(2009年化学奖)不伦·马维兹因其发展了重组DNA技术并在基因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重组DNA技术的出现革命性地改变了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4 克里斯蒂安·德餐·杜夫尔(2017年化学奖)克里斯蒂安·德餐·杜夫尔因其对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获得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冷冻电镜技术可以通过高分辨率图像揭示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解析蛋白质复合物和细胞器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001-2010诺贝尔化学奖分析
2001-2010诺贝尔化学奖分析摘要:本文在之前百年诺贝尔化学奖分析的基础上,简单分析统计了2001-2010化学奖的数据及规律。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分析诺贝尔奖金从1901年设立以来,迄今已有近一百一十年的历史。
一百一十年来它记录了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重大科学成就。
诺贝尔奖不仅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崇高荣誉,其数量多少更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和科技实力的标准。
1 2001-2010诺贝尔化学奖国家分布情况2001-2010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国度统计表如表1。
如果我们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尺度之一,那么就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是与其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相对应的。
除2007年外,2001-2010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都有美国的科学家。
从获奖人数看,也是美国最多,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日本,再次是以色列。
以色列在2000年以前未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其科学研究水平在21世纪有了很大的突跃,有3位科学家在2004、2009年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细胞内的“蛋白质制造工厂”——核糖体的研究成果卓著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1964年以来首次有女科学家摘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
在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约纳特是第四名女性获奖者。
先前3人分别为玛丽·居里及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在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女性获奖者少之又少,虽不乏居里夫人这样两度获奖的传奇人物,但只有35位女性获诺奖殊荣,所占比例不到获奖总人数的5%。
2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年龄分析化学诺贝尔获得者的年龄结构,取每年的年龄平均值,其分布如表2。
2001-2010年的25位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是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获奖时年龄43岁,年龄最大的是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获奖时年龄85岁。
对诺贝尔化学奖的感想和看法
对诺贝尔化学奖的感想和看法
诺贝尔化学奖是全球化学界最高荣誉,我对其非常敬佩和赞赏。
这个奖项的设立使得整个化学领域的科学家们都有了更大的动力和奋斗目标,助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我认为,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和公正。
获奖者需要在化学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其研究成果需要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使得获奖者们不仅在学术界得到认可,更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赞誉。
通过对诺贝尔化学奖的关注,我了解到许多杰出的化学家和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项目涉及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有机合成等多个领域,使得我对化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不仅给获奖者们带来了荣誉和奖金,更承载了社会对科学和创新的肯定。
我希望诺贝尔化学奖的存在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学者投身于化学研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总的来说,诺贝尔化学奖是一个极具影响力和重要性的奖项,它激励和推动了化学领域的持续发展,并为广大的化学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我对诺贝尔化学奖抱有敬佩之情,并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杰出的化学家获得这一殊荣。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0、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得。
大约一千个基因编码这类受体,适用于光、味道、气味、肾上腺素、组胺、多巴胺以及复合胺等。
大约一半的药物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起作用。
1、2011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今年70岁的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肖特曼,他因发现准晶体的贡献获奖。
这种材料具有的奇特结构推翻了晶体学已建立的概念。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委员会说,准晶体就像是―原子层次重现的阿拉伯世界马赛克拼图‖,从不重复自身。
在此之前,科学家一直认为晶体内的原子结构得重复自身排列。
2、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使人类能有效合成复杂有机物。
3、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他们在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都采用了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不仅让我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
同时这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
4、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
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5、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甚至能解释臭气层破坏,半导体工业也是与表面化学相关联的领域。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功能_20_省略_2年诺贝尔化学奖相关研究成果简介_王珑珑
第24卷 第12期2012年12月V ol. 24, No. 12Dec., 2012生命科学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文章编号:1004-0374(2012)12-1373-07G 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功能——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相关研究成果简介王珑珑,黄 旲*(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 200031)摘 要: 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Robert J. Lefkowitz 以及Brian K. Kobilka ,以表彰他们在“G 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G 蛋白偶联受体是人体中分布最广、地位最重要的膜蛋白受体,其著名的7次跨膜结构使得人人了解了其复杂性,同时,它所介导的各种信号通路也使得其有着重大的研究和临床价值。
通过简单介绍G 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一些概况,来对其进行一些讨论。
关键词:G 蛋白偶联受体;G 蛋白;7次穿膜结构受体中图分类号:Q51 文献标志码:A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Wang Long-Long, Huang Ying*(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of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Abstract: The 2012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has been awarded to American scientists Robert J. Lefkowitz and Brian K. Kobilka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that reveal the inner workings of an important family of such receptors: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 The structure of GPCRs contains a seven-transmembrane domain, which pass through the cell membrane seven times. GPCRs are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by sensing the ligand outside the cell and activating the downstream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side the cell. 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PCRs and discuss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diseases and clinical medicine.Key words: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 protein; seven-transmembrane domain receptor; 7TM receptor收稿日期:2012-11-29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2011-CB966304;2012CB910502);上海浦江人才计划(11PJ1410600)*通信作者:E-mail: huangy@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Robert J. Lefkowitz 以及Brian K. Kobilka ,以表彰他们在“G 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请考研的同学关注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奖科学家、内容和意义(尤其考细胞、生化、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的同学)!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已经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17:45公布,由于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所作出的突破性贡献,今年的化学奖项授予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
细胞表面的“聪明”受体你的身体是由数以十亿计的细胞之间的相互反应形成了复杂统一体。
每一个细胞都拥有一个微小的受体用于感知周遭的环境,以便可以让细胞得以适应新的情形。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正是由于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所作出的突破性贡献而被授予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长期以来,有关细胞如何感知周遭环境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科学家们知道一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拥有重大的影响:它可以提升血压,加快心率。
因此他们怀疑在细胞的表面拥有某种对于这些荷尔蒙物质的受体。
然而至于这些受体具体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它们究竟如何工作仍然在整个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困扰着科学家们。
1968年,罗伯特•洛夫科维茨开始使用放射方法追踪细胞的受体。
他用碘同位素示踪不同的荷尔蒙,借助放射性研究技术的进步,他成功地锁定了几种不同的受体,其中就有肾上腺素的受体:β肾上腺素受体。
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将这一受体从细胞壁结构中提取出来,并初步了解了它的工作机理。
在上世纪80年代,洛夫科维茨率领的小组再次取得一项重大突破。
新近加入这一团队的科学家布莱恩·克比尔卡接受了这样一项艰巨的挑战,那就是从宏大的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出表达β-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段落。
克比尔卡创造出一种方法达成了这一目标。
当研究人员对基因组进行分析时,他们注意到这种受体本质上和眼睛中用于感知光线的结构非常相似。
1901-2012年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与贡献
1901-2012年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与贡献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2诺贝尔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 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 代著名作家。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 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 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 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 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 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 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 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 茅盾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山中伸弥、约翰-戈登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 贡献,“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干细胞”而 获奖。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即将成年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 细胞状态,某种意义上的“返老还童”,以用于形成各种类 型的细胞,应用于临床医学,比如人的皮肤细胞,它拥有如 何变成肝脏细胞的记忆,只不过被锁住了,用几个密码激活 它,就能重新编程,分化成一个全新的肝脏。 科学家还发现,只要编程的方式不一样,细胞不一定非 要逆转到胚胎期的多功能干细胞,而是可以直接转化成特定 的干细胞,甚至是另一种成体细胞。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和劳埃德沙普利,以 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 作的贡献。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共计800万 瑞典克朗(约120万美元),将由两名获奖者平分。 10月15日晚间上演诺贝尔奖颁奖季的压轴大戏。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与 劳埃德沙普利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人因 在稳定配对和市场设计实践的研究贡献而获奖。
量子世界里的粒子控制
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这二人奖项的原因是他们在“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 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 塞尔日·阿罗什和大卫·维因兰德独立地发明并拓展出能够在保持个体粒子 的量子力学属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测量和操控的方法,而这在之前被认为是不能 实现的。 在不破坏单个量子粒子的前提下实现对其直接观测,两位获奖者以这样的方 式为量子物理学实验新纪元开辟了一扇大门。对于单个光子或物质粒子来说,经 典物理学定律已不再适用,量子物理学开始“接手”。但从环境中分离出单个粒 子并非易事,而且一旦粒子融入外在世界,其神秘的量子性质便会消失。 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阿罗什和维因兰德与研究小组一起成功地实现对量子 碎片的测量和控制,颠覆了之前人们认为的其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看法。这套新 方法允许他们检验、控制并计算粒子。 他们的方法大同小异。大卫·维因兰德是利用光或光子来捕捉、控制以及测 量带电原子或者离子。 阿罗什采取了相反的方法:通过发射原子穿过阱,他控 制并测量了捕获的光子或粒子。 两位获奖者均在量子光学领域研究光与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这一领域自 1980年代中期以来获得了相当多的成就。他们的突破性的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 研究朝着基于量子物理学而建造一种新型超快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就如传统计 算机在上世纪的影响那样,或许量子计算机将在本世纪以同样根本性的方式改变 我们的日常生活。
小议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小议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作者:张仰明来源:《化学教学》2013年第01期摘要:介绍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罗伯特·洛夫科维茨和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恩·克比尔卡,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和引领性研究。
分析了两位科学家成功的因素,阐述了这一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罗伯特·洛夫科维茨;布莱恩·克比尔卡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0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1 引言2012年10月10日,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化学奖授予两位美国生物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Robert.Lefkowitz)和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Kobilka),以表彰他们在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s,缩写为GPCRs)及其工作机制探索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药物化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在获知这一消息时首先感到一些不解,诧异于本年度化学奖会授予两位医生出身的生物学家。
笔者正是带着这样的困惑,从_个化学工作者的角度去理解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工作及意义,并在此与大家分享。
我们知道,应激反应是生命体区别于非生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生物体从而可以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如光、温度、声音及气味等)做出动态反应。
细胞作为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表面被一种“磷脂双层”结构的细胞膜所包裹,以阻止外来有害物质的入侵,确保其内部生化环境的相对稳定。
然而细胞并非是“闭关锁国”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某种信号传导机制,与外界时刻进行着信息传递,以保证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
细胞所具有的这种信息传递系统便是由位于细胞膜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作为主体通讯蛋白所构成的,它们就像是细胞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外界信号并传导到细胞内部。
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总结
由爱尔兰医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SatoshiOmura)、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分享。
表彰他们在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减少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美国德鲁大学寄生虫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大村智教授共同发现了一种新药——阿维菌素,其衍生物有效地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几率,在对其他寄生虫疾病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河盲症(也称盘尾丝虫病)因导致眼角膜慢性炎症最终会导致患者失明,淋巴丝虫病会引起慢性水肿,导致终生残疾,典型症状表现为比如象皮肿(淋巴水肿)和阴囊鞘膜积液。
疟疾是我们已知与人类共存时间最长的疾病,它是一种由单细胞寄生虫引发的蚊媒疾病,单细胞寄生虫侵入人类红细胞引起发烧,严重情况下造成脑损伤。
大村智是日本的微生物学家,他专注于一个细菌群落——生活在土壤中的霉菌,这种菌类会产生大量抗菌活性剂(包括195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塞尔曼·沃克斯曼发现的链霉素)。
大村智教授用独特的技巧发展起大规模培养和表征这些细菌的方法,并从土壤样本中分离出新的链霉菌菌株,还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将它们培养出来。
从数千个不同的培养皿中,他选出大约50个最有希望的菌株,并进一步分析它们对付有害微生物的活性。
威廉·坎贝尔在美国从事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他获得了大村智的链霉菌培养菌株并继续研究它们的功效。
坎贝尔的工作表明,一个培养菌株中的成分可显著地防止家养农场动物受到寄生虫的感染。
生物活性剂的纯化名称为阿维菌素,随后经化学改性将之发展成一种叫做伊维菌素的更有效的化合物。
此后对伊维菌素在感染寄生虫患者中的人体测试结果显示,它可有效杀死寄生虫幼虫(微丝)。
大村智和坎贝尔共同发现了这样一类新的具有超强疗效的抗寄生虫药物。
疟疾的传统治法是使用奎宁,但是其治愈成功率在逐渐下降。
2000-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5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 油研究所的伊夫· 肖万、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 特· 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 院的理查德· 施罗克。他 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 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 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 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 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 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 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 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 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 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 例证。
2012 美国医学家罗伯特· 尼科威(Robert Lefkowitz )和美国 J· 生物学家布莱恩· 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 ),因为他 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上的成就”而获化学奖。
2007 德国化学家吉哈德-艾 尔特因为其在固体表面化 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而获此殊荣。
2008 美籍华裔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 沙尔菲和 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研究绿色 荧光蛋白获奖。
2009 英国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 (VenkatramanRamakrishnan) 、美国托 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 和以色列阿 达-尤纳斯(Ada Yonath)因研究核糖体的结 构和功能获奖。
2002 美国科学家约翰· 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瑞士科学 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 构分析、质谱分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3 美国科学家彼得· 阿 格雷、罗德里克· 麦 金农因在细胞膜通 道方面做出的开创 性贡献,而共同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4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 切哈诺沃、阿夫拉 姆· 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 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 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 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1901年-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7次。
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
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72位获奖者。
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71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
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1901年--1910年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J。
勒夫科维兹(Robert J. Lefkowitz)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
G蛋白偶联受体它是我们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它好比是一把锁,它可以被打开,打开之后就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各种化学反应。
打开这把锁的钥匙有特别多种类的药,比如激素、神经递质、一些神经信号,这些钥匙都可以把这把锁打开。
打开之后身体细胞里面就会对这把锁引发很多很多的变化,最终会导致一些基因的表达,表现在我们身体上面就是我们一些身体机能的反应,比如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这方面都会被这把锁控制,这把锁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
两位化学家他们首先发现了G蛋白偶联受体,然后研究清楚它们的结构,它们的功能都是靠这两位化学家在几十年的努力中研究清楚的。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1901年-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7次。
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
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72位获奖者。
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71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
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1901年--1910年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2012年诺贝尔奖理科奖项出炉
2012年诺贝尔奖理科奖项出炉作者: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第10期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理由:对G蛋白耦联受体的研究所获成果具有“奠基意义”,揭示了这一类重要受体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
获奖者Robert J. Lefkowitz,罗伯特·莱夫科维茨,1943年出生于美国,196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并任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药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Brian K. Kobilka,布莱恩·科比尔卡,1955年出生于美国,198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与细胞学教授。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能够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
获奖者的研究结果正在彻底改变我们对细胞和生物体发展过程的理解。
获奖者Sir John B. Gurdon,约翰·戈登,1933年出生于英国,1971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被誉为动物细胞全能型研究的先驱。
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1962年出生于日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ell)创始人之一。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发现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方法。
获奖者的突破性研究,让原本神秘的量子世界不再“与世隔绝”。
获奖者Serge Haroche,塞尔日·阿罗什,1944年出生于摩洛哥,1996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同事合作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了量子相干性,获得1992年洪堡奖。
现为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法兰西公学院量子物理学会主席。
揭开细胞信号传导之谜——解读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10月10日,因为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两位美国科学家——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教授、69岁的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Lefkowitz)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57岁的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Kobilka)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破解了人体信息交流系统的秘密,即身体如何感知外部世界,并将信息发送到细胞。
该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
而18年前,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就曾令他们的发现者——两名美国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莱夫科维茨和科比尔卡的研究成果填补了细胞如何对外界信号做出反应以及细胞之间如何交流的空白。
“这是体现人类智慧的一个很了不起的贡献,这一发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关于我们身体运行的复杂细节。
”美国化学学会主席巴萨姆·萨卡什里(Bassam Shakhashiri)说道。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像肾上腺素这样的应激激素会引发人迎击或逃跑,具体体现为视域聚焦、呼吸加快、减少消化道等非紧要器官的血液供应等,但是肾上腺素并不进入细胞。
“显然,必须假设有某种受体参与了这一过程。
”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斯文·利丁(SvenLidin)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但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受体,及其他是如何做出反应的,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谜。
”细胞表面的聪明受体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一个数十亿细胞相互作用的精确校准系统。
每个细胞都含有微小的受体,可让细胞感知周围环境以适应新状态。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为突破性地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这一重要受体家族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长期以来,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科学家已经弄清像肾上腺素这样的激素所具有的强大效果:提高血压、让心跳加速。
他们猜测,细胞表面可能存在某些激素受体。
但在上个世纪大部分时期里,这些激素受体的实际成分及其工作原理却一直是未知数。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和原因及实验技术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来自日本的三人,分别是根岸英一、铃木章和野依良治,他们因在“有机物合成、有机金属化学和生物催化的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获奖。
具体来说,他们的实验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1. 有机物合成的化学基础研究:三人在有机物合成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研究了如何通过催化作用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
他们发现了一些新的催化剂和反应过程,可以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地生产有用的有机物。
这项研究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有机金属化学的基础性研究:三人在有机金属化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了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性质。
他们发现了一些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反应过程,为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3. 生物催化的基础性研究:三人在生物催化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酶作为催化剂来进行化学反应。
他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催化反应过程,可以将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转化为有用的产物。
这项研究为开发新的药物和化学品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总的来说,三人的实验技术涉及有机物合成、有机金属化学和生物催化三个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他们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工业生产、药物开发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就是对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和原因以及实验技术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CR是什么?
• 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表面的膜上,有很多蛋 白质,它们就是传递信息的受体。GPCR,就是这 样的一种受体的统称。 • 这类受体,是一个大家族,有几千个成员,GPCR 是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最大的受体超级家族。 • 这几千个成员,凭什么有“血缘关系”呢?大家 注意到了,这个受体家族的“番号”,叫做“G蛋 白”。因为这个家族的受体,全部都是要跟G蛋白 这种蛋白质结合,才能发挥功能。
•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赖恩・科比尔卡 之所以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因 为他们的突破性发现揭示了受体家族中的 重要一员――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部
工作机理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 科比尔卡是师徒关系。现年69岁的莱夫 科维茨从1968年便开始利用放射性碘来寻找细胞接受信号的物质。“如果你真的 对一些事感兴趣,就足够了,你只需坚持去做。”得知自己获诺奖时他这样说。
G蛋白
• G蛋白为乌苍三磷酸(GTP)结合蛋白的简称。 • 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 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激素与激 素受体结合诱导GTP跟G蛋白结合的GDP进行交 换结果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的腺苷酸环 化酶。G蛋白将细胞外的第一信使肾上腺素等激 素和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腺苷酸环化生 成的第二信使cAMP联系起来。G蛋白具有内源 GTP酶活性。
G蛋白偶联受体打开感觉之锁
• 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我们每时每刻都 在感知外部世界,能看到美丽的景色、闻 到美好的气味、尝到美味的食物,用触觉 感受世界,都是因为人体内的细胞每时每 刻都在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换,而这种 信息交换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作用是密不可 分的。
• 如果GPCR相当于锁;那么G蛋白,相当于 锁芯;像光啊、味儿啊、激素啊……这样 的身体里外的刺激,相当于钥匙。 • “钥匙”(比如激素等)得过诺贝尔奖,“锁 芯”也得过诺贝尔奖(1994生理医学奖),现 在,“锁”也得了诺贝尔奖。
G蛋白偶联受体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与G蛋白有信号连接的1000 多种受体的统称。它属于膜蛋白,也就是分布在细胞 膜上的蛋白。 G蛋白横跨在细胞膜上,一面可以解除细胞外的信号,另 一面可以和细胞内的物质发生作用,成为细胞外信息 进入细胞内的桥梁。G蛋白偶联受体能巩固探测激素、 气味、化学神经递质,以及其他细胞外的信号,从而 将信息通过激活不同类型G蛋白中的一种,传递到细胞 内部。
电梯
G蛋白的发现 GPCR是什么? 四十年的历程 GPCR机理 GPCR应用
吉尔曼
罗伯特
罗德贝尔
布莱恩
• 吉尔曼博士因为他分离、提纯了G蛋白(一 种可以运输GTP的蛋白质)而获诺贝尔奖。 • 罗德贝尔因发现G蛋白和这些蛋白在细胞信 号传导中的作用与吉尔曼一起分享1994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GPCR应用
• G蛋白偶联受体是人体内最大的膜表面受体, 其结构和在细胞中的作用决定了它是极具 吸引力的新药开发的有效靶点,医药公司 都全力开发这类受体靶点。作用于G蛋白偶 联受体的药物对于疼痛、认知障碍、高血 压、胃溃肠、鼻炎和哮喘等各类疾病具有 良好地治疗作用。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科学松鼠会 成员Lewind,曾经在松鼠会网站上发过一 篇相关的文章,其中提到:“在我们所吃 的西药当中,其实相当一部分是给GPCR ‘吃’的。因为细胞膜,是一道非常奇妙的 屏障,一般的化合物很难穿透过去,包括 各种药物在内。所以,很多的药物,其实 是结合于细胞表面的蛋白上,来发挥作 用。”
GPCR机理
• G蛋白偶联受体传递信号的机理包括几个主 要步骤:首先来自细胞膜外侧的配体与受 体相结合,引起后者的构象变化,这个过 程也称为受体的激活。发生了构象变化的 受体随即会激活附着在其细胞膜内侧端的G 蛋白,表现为G蛋白上原先结合的GDP被替 换为GTP。激活后的G蛋白会进一步引发一 系列的下游效应,其中所涉及的具体信号 通路则取决于G蛋作
GPCR面纱终被除去
• 当你感到惊慌失措时,你的神经信号和激 素使你的整个身体进入警戒状态。肾上腺 向血管中释放激素,很快全身的细胞都感 觉到有事情发生了——而他们感受激素的 最重要方式就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这种 受体是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特殊蛋白 质,能够和特定的激素结合,并经细胞响 应。在上个世纪大部分时期里,这些聪明 的受体究竟由何构成,如何工作,一直是 个未知数。
四十年的历程
• 1968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开始利用放射性方 法追踪细胞受体。他将碘同位素附着到各种各样 的激素上,在辐射的作用下,发现若干种受体, 其中包括一种肾上腺素受体:β肾上腺素受体。他 的团队从细胞壁内提取出了隐藏的受体,并初步 了解了它们的工作机制。 • 20世纪80年代,他们又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新加 入的布赖恩・科比尔卡接受了从庞大的人类基因 组中分离编码β肾上腺素受体基因的挑战,其所采 用的创造性方式助他实现了这一目标。
• 分析结果显示,这类受体与眼睛内的一个感光受体相似。 研究人员意识到,还应存在着一个受体家族,它们具有类 似的结构,而且会以相同的方式发挥作用。 • 今天这个家族已被命名为G蛋白偶联受体,约有1000个基 因会为这些受体编码,除了激素之外,光、味觉、嗅觉、 组胺、多巴胺和五羟色胺发挥作用都与G蛋白偶联受体有 关,其将参与感光、味觉、嗅觉、细胞密度调节、行为和 情绪调节、免疫系统调节以及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等诸多生 理过程。而所有药物中大约有一半也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 体发挥作用的。其也是我们体内最大的蛋白质超家族。
• Lewind介绍说,这些与药物结合的蛋白质被称为药物靶点, 简称药靶。之前有一项统计表明,市场上销售的超过2万 种药物中,45%是作用于某种GPCR上。在华尔街评选出 来的最具商业价值的20种药物当中,有12种是与GPCR结 合的。所以,G蛋白偶联受体,是药靶之中最为重要的一 大类。 • 有些药物结合GPCR之后,细胞就得到了一个虚假信号, 误以为GPCR结合到了相应的配体(锁找到了和它般配的钥 匙啦),于是就行动起来,“开锁进门”,这种药物叫做 “激动剂”;还有一些药物,能够与GPCR紧紧结合在一 起,阻挡真正的配体与GPCR结合,被称为“拮抗剂”, 比如,可以阻止癌变的害群之马粘附到细胞上搞破坏。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解读
北京时间17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 委员会宣布,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得2012年诺 贝尔化学奖。二人将平均分享800万瑞典克朗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