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单元A卷
推荐学习K12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单元A卷
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菊花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较耐干,最忌积涝。
我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贡菊、杭菊、滁菊、亳菊是我国名菊。
下图为我国四种名菊主要出产地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四种名菊出产地集中分布在图示地区的原因可能是()①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热量条件符合菊花生长需求②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空气湿度大③分布区地势低平,土壤疏松肥沃④栽培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黄山贡菊具有药用价值,种植总面积已突破6万亩,年产值达6亿元,惠及70多万山区群众,下列做法最有可能促进农民增收的是()①利用基因技术改良菊花品种,增强其观赏性②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形成品牌效应③扩大贡菊种植面积,逐步取代其他农产品种植④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贡菊产品的外运销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
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注:各粮食作物的增产贡献率=作物增产量/粮食增产总量×100%),据此完成3~4题。
3.“九连增”期间,我国()A.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B.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C.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D.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4.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A.东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下图为陕西、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Ⅰ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Ⅱ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十五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十五区域经济开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开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与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单元检测十五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1·安徽池州调研)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答复1~2题。
1.图中各优势产区开展马铃薯种植优势条件,正确是( )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2.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开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与生态化,延长产业链,以提高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
这种做法目是( )A.减少区域能源消耗与节约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破坏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与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2021·南宁三中模拟)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十公里草莓观光带上游客络绎不绝,“拖家带口〞游客走进温室大棚采摘无公害草莓,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之乐。
以下图是“东海县黄川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答复3~4题。
3.黄川镇开展草莓观光农业有利条件是( )①全年温与湿润,适合草莓生长②种植规模大,草莓品质优良③紧邻沪宁杭地区,市场距离近④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②④4.该地观光农业可持续开展措施有( )①增施农药与化肥,提高草莓单产②丰富绿色农业内涵,提高观光农业品质③加强配套设施建立,提高效劳质量④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型机械化水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2021·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人、财、物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主流与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市场。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1.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读东北地区图(图32-1),完成下列问题。
图32-1 东北地区图(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A 、B 、C 三省和D 东部。
(2)农业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①自然条件Ⅰ.气候:大部分属于气候区,雨热同季。
Ⅱ.地形条件: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Ⅲ.土壤条件: 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②社会、经济条件Ⅰ.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Ⅱ.交通发达,利于型农业发展。
Ⅲ.开发较晚,人口密度。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结合图32-1,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依据: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 a 、b 和辽河平原,主要种植、大豆、、水稻等作物。
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和。
③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马、牛、羊牧畜生产基地。
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读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图32-2),完成下列问题。
图32-2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特点①大规模生产农场经营的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地区专业化是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前提。
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图32-2中,A为产区,B为产区,C 为产区。
4.农业发展方向结合图32-1、图32-2,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2019021427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1.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读东北地区图(图32-1),完成下列问题。
图32-1东北地区图(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A、B、C三省和D东部。
(2)农业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①自然条件Ⅰ.气候:大部分属于气候区,雨热同季。
Ⅱ.地形条件: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Ⅲ.土壤条件: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②社会、经济条件Ⅰ.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Ⅱ.交通发达,利于型农业发展。
Ⅲ.开发较晚,人口密度。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结合图32-1,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依据: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a、b和辽河平原,主要种植、大豆、、水稻等作物。
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和。
③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马、牛、羊牧畜生产基地。
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读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图32-2),完成下列问题。
图32-2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特点①大规模生产农场经营的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地区专业化是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前提。
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图32-2中,A为产区,B为产区,C为产区。
4.农业发展方向结合图32-1、图32-2,完成下列问题。
【配套K12】[学习](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
第四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基础题组读某省及其四个区域2013年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1.从产业结构角度推测,该省最可能的产业转移方向是( )A.甲→丙B.乙→甲C.丙→丁D.丁→乙2.该省处于( )A.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B.工业化阶段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兰卡斯特县位于美国棉花产区中心位置,曾是美国有名的纺织业重镇。
从19世纪末到2007年,纺织业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但到了2007年,随着最后一家纺织工业迁往拉美,当地的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
2014年我国科尔集团选择在该地建设分厂生产工业棉纺,产品大部分运回中国销售,小部分供应美国本地和周边市场。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2017黑龙江哈尔滨三模)兰卡斯特县纺织工厂迁往拉美,主要是因为拉美( )A.原料丰富B.市场广阔C.劳动力廉价D.技术先进4.(2017黑龙江哈尔滨三模)兰卡斯特县吸引科尔建设分厂的主要优势是( )A.交通便利B.工业基础好C.技术发达D.市场需求大5.(2017黑龙江哈尔滨三模)由于科尔集团的标杆效应,已经有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其他一些纺织企业计划到兰卡斯特县投资,这些企业的目的在于( )A.获得集聚效益B.扩大美国市场C.塑造品牌效应D.提高科技含量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路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2017江西南昌十校模拟)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研发、品牌维护B.研发、品牌维护、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C.原材料采购、品牌维护、物流配送、研发D.研发、物流配送、原材料采购、品牌维护7.(2017江西南昌十校模拟)途径Ⅱ中最可能的国家或地区是( )A.南非B.俄罗斯C.东南亚D.北美地区提升题组比亚迪是1995年创建的电池生产企业,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2003年,比亚迪跨界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5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能源资
第一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与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基础巩固组](2017·江西检测)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 )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2.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解析:第1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第2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
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答案:1.A 2.D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16万吨煤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
读图,回答3~4题。
3.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 )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4.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解析:第3题,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第4题,从“煤变油”工艺图可以看出,该工艺需要大量的用水,而本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答案:3.B 4.C(2017·赣州模拟)“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
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①四川②河北③福建④辽宁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6.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③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四川和辽宁矿产资源丰富,但GDP增幅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
近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
第二讲(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编辑整理: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十一讲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十二讲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的全部内容。
第十三讲第十四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基础题组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这些特色小镇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据此并结合该省“首批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产业类别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经济产业金融产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时尚产业历史经典产业数量6个5个4个8个2个5个7个1.(2017河北唐山一模)在该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所占比重超过20%的是()A.高端装备制造B.旅游产业C。
信息经济产业 D.历史经典产业2。
(2017河北唐山一模)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 )①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②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③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④延缓人口老龄化与提高空气质量A.①②B.①③C。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评78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考点练(十六) 考查范围:区域农业发展建议时间 / 45分钟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G16-1拥有全国两大商品粮基地的黑龙江省,在保障粮食丰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实现“粮变肉、草变乳”的过腹增值,倾力建设“绿色大厨房”。
为提升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黑龙江省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绿色品牌的“森林猪”“森林鸡”,尽管价格较高,却广受消费者欢迎。
图G16-1示意黑龙江省位置及范围。
(1)分析黑龙江省建设“绿色大厨房”的有利区位条件。
(2)简述黑龙江省“绿色大厨房”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东北八大怪”传统民谣是对东北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
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
材料二图G16-2为近30年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图G16-2(1)分别说明图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产区具有的“保障作用”。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失。
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因产量极低而价格昂贵。
玛咖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当地亦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种植全过程完全使用人工。
美国和日本已经成功引种玛咖,终因质量差而不能规模生产。
2003年我国云南玉龙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目前该区域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且其种植规模仍在扩大。
图G16-3(1)推断玛咖生长的“极为苛刻”的自然条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教师用书: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PDF版含答案
山区 ( 林业 业区)
和特产
������������������������������������������������������������������������������������������������������������������������������������������
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1) 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㊀ ㊀ 2.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提高经济收入㊂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㊁ 林㊁ 牧㊁ 副㊁ 渔业的比重; 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 延长产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 改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 1) 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㊀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①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较少,余粮多, 可以提供更多的 ②宜农荒地数量很多,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③黑土肥力很高; ④夏季高温多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增产潜力很大; ⑤东北地区铁路网稠密,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㊂ ( 2)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优点
������������������������������������������������������������������������������������������������������������������������
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少㊂ ②地形㊁土壤条件
源和发挥地区优势,挖掘生产潜力㊂ 生产率㊂
①便于集中布局农业部门或农作物, 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资 ② 便于集中使用机械和技术装备, 实现农业机械化, 提高 ③ 便于扩大农产品商品性生产, 保证对农产品的需要, 并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评新人教版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考点练(十六) 考查范围:区域农业发展建议时间 / 45分钟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G16-1拥有全国两大商品粮基地的黑龙江省,在保障粮食丰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实现“粮变肉、草变乳”的过腹增值,倾力建设“绿色大厨房”。
为提升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黑龙江省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绿色品牌的“森林猪”“森林鸡”,尽管价格较高,却广受消费者欢迎。
图G16-1示意黑龙江省位置及范围。
(1)分析黑龙江省建设“绿色大厨房”的有利区位条件。
(2)简述黑龙江省“绿色大厨房”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东北八大怪”传统民谣是对东北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
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
材料二图G16-2为近30年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图G16-2(1)分别说明图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产区具有的“保障作用”。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失。
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因产量极低而价格昂贵。
玛咖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当地亦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种植全过程完全使用人工。
美国和日本已经成功引种玛咖,终因质量差而不能规模生产。
2003年我国云南玉龙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目前该区域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且其种植规模仍在扩大。
图G16-3(1)推断玛咖生长的“极为苛刻”的自然条件。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作业手册
课时作业(三十二) 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用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全国水土匹配系数为1.441。
读某年东北三省级行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图K32-1),完成1~2题。
图K32-11.图示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A.东部优于西部B.耕作区优于林区C.南部优于北部D.水土资源匹配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会使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减轻的是()A.水稻的播种面积增加B.使用陈旧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C.农田灌溉面积增加D.发展节水农业珲春市位于图们江下游,是东方的天然氧吧,是世界上珍贵的生态宝库。
珲春市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绿色稻米、含硒苹果、人参、食用菌等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了品牌杠杆撬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读图K32-2,完成3~4题。
图K32-23.珲春市绿色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有()①光热充足②黑土肥沃③冬季漫长,病虫害少④降水充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珲春市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将()A. 促进乡与村的农业生产专业化B.加剧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恶性竞争C.削弱各自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D.不利于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活动的展开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K32-3)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5~7题。
图K32-35.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6.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7.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
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A.交通不便B.劳动力缺乏C.资金不足D.土地多盐碱乌克兰是欧洲玉米主要生产国之一。
读图K32-4,完成8~9题。
【配套K12】[学习](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
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及其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2017云南统测一)图中秸秆主要来自( )A.小麦、大豆B.水稻、大豆C.玉米、水稻D.玉米、甜菜2.(2017云南统测一)该地区秸秆还田的合理方式是( )A.建沼气池,沼渣还田B.能源化、饲料化后还田C.就地焚烧或直接还田D.机械粉碎或堆沤后还田“城镇化率/工业化率”是描述工业活动引起的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
下图为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2017河北衡水金卷测试一)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是( )A.服务业发达导致的B.制造业水平下降导致的C.城市建设范围更大的结果D.社会保障福利更好的结果4.(2017河北衡水金卷测试一)高城镇化率会带来( )A.城市病更为严重B.农业发展水平下降C.居民购买力强,促进经济增长D.农业产值占经济总值比重提升5.(2017河北衡水金卷测试一)“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表现为( )A.高科技人才减少B.房地产行业低迷C.大城市带发展迅速D.城市“用工荒”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将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半岛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
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
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6.(2017四川大教育联盟诊断三)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防治洪涝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7.(2017四川大教育联盟诊断三)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8.(2017四川大教育联盟诊断三)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近年来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使得印度经济持续发展,而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B卷(含答案)
一轮单元训练卷·高三·地理卷(B)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两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
读图,回答1~3题1.图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品种是()A.甲水稻和油菜、乙冬小麦和棉花B.乙水稻和油菜、甲冬小麦和棉花C.甲水稻和油菜、乙春小麦和大豆D.乙水稻和甜菜、甲春小麦和大豆2.产生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3.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相同的是()①发展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②农、牧、副、渔全面发展,满足城市需求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④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例图(2013年12月30日统计),完成4~5题。
4.据图可知()A.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B.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较小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D.西部坡耕地面积最广5.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区()A.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B.农作物生长季节土壤湿润C.农作物耐旱程度最高,需水量小D.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北纬45度向南至北纬40度之间的狭长地带,是农业科学界普遍认同的出产优质粳稻的最佳气候区,吉林相比纬度更高的黑龙江和纬度更低的辽宁,稻谷的优质达标率略胜一筹。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单元B卷
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两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
读图,回答1~3题1.图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品种是()A.甲水稻和油菜、乙冬小麦和棉花 B.乙水稻和油菜、甲冬小麦和棉花C.甲水稻和油菜、乙春小麦和大豆 D.乙水稻和甜菜、甲春小麦和大豆2.产生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3.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相同的是()①发展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②农、牧、副、渔全面发展,满足城市需求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④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读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例图(2013年12月30日统计),完成4~5题。
4.据图可知()A.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B.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较小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D.西部坡耕地面积最广5.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区()A.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 B.农作物生长季节土壤湿润C.农作物耐旱程度最高,需水量小 D.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北纬45度向南至北纬40度之间的狭长地带,是农业科学界普遍认同的出产优质粳稻的最佳气候区,吉林相比纬度更高的黑龙江和纬度更低的辽宁,稻谷的优质达标率略胜一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菊花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较耐干,最忌积涝。
我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贡菊、杭菊、滁菊、亳菊是我国名菊。
下图为我国四种名菊主要出产地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四种名菊出产地集中分布在图示地区的原因可能是()①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热量条件符合菊花生长需求②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空气湿度大③分布区地势低平,土壤疏松肥沃④栽培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黄山贡菊具有药用价值,种植总面积已突破6万亩,年产值达6亿元,惠及70多万山区群众,下列做法最有可能促进农民增收的是()①利用基因技术改良菊花品种,增强其观赏性②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形成品牌效应③扩大贡菊种植面积,逐步取代其他农产品种植④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贡菊产品的外运销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
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注:各粮食作物的增产贡献率=作物增产量/粮食增产总量×100%),据此完成3~4题。
3.“九连增”期间,我国()A.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B.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C.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D.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4.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A.东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下图为陕西、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Ⅰ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Ⅱ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
读图,回答5~6题。
5.如果该区域继续按照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B.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C.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D.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6.为促进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扩大农业用地②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③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④发展林果产品的综合加工,增加附加值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正确的是()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8.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延长产业链,以提高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十公里草莓观光带上的游客络绎不绝,“拖家带口”的游客走进温室大棚采摘无公害草莓,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之乐。
下图是东海县黄川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黄川镇发展草莓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全年温和湿润,适合草莓生长②种植规模大,草莓品质优良③紧邻沪宁杭地区,市场距离近④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10.该地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有()①增施农药和化肥,提高草莓单产②丰富绿色农业内涵,提高观光农业品质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④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型机械化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③该国属发达国家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12.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工业区某小商品生产企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13.该工业区( )A .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B .形成了原料—生产—销售配套体系C .资本集中程度高D .同类企业竞争激烈,利润低14.该区域原来是以粮食种植为主的经济落后的乡村,现在该区域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示范区,该区域( )A .乡村工业化推动了大城市的形成B .产业的升级导致逆城市化现象明显C .不可能出现城市、乡村交错的景观D .乡镇企业促进了中小城市迅速发展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下图是流域型城市示意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从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来看,中游城市( )A .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工业制成品B .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工业制成品C .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初级原材料D .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初级原材料16.东北地区,下列城市最有可能位于下游的是( )A .大庆B .长春C .鞍山D .沈阳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 )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
当E >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 <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
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据此完成17~18题。
17.2001-2013年,“粤东西北”( )A .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 .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 .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 .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18.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 .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 .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 .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 .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读下图,回答19~21题。
19.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①基础设施完善②人口密度较大③土地价格较低④发展潜力较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A.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B.服务北京市民的大型居住区C.大型企业及配套部门D.服务全国的综合性交通枢纽21.雄安新区的发展将会使北京()A.生态环境压力减轻B.城市用地规模减少C.第二产业比重增大D.城市化的水平下降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图。
据此完成22~23题。
22.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A.广州 B.江苏C.台湾D.辽宁23.该省级行政区域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是()①科技发展缓慢②生产成本上升,工业向外转移③服务业快速发展④矿产资源枯竭A.①② B.③④C.①④D.②③下图为浙江省2000—201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中四条折线中代表城镇化率的是()A.①B.②C.③D.④25.图示期间浙江省()A.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B.城镇化率与第二产业变化同步C.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D.目前处于高水平均衡发展状态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野生黑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
青海省野生黑枸杞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具有颗粒饱满、汁浓甘甜味美、保健药用价值高等特点。
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对黑枸杞的人工栽培技术投资和实验性驯化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黑枸杞产业化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
下图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1)指出青海省野生黑枸杞品质优良的原因。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2)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人工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说出青海省黑枸杞产业化生产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棉花产区之一,棉区每年3、4月份为棉花播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采摘期,位于冀中的容城县(如下图),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北方“中国服装之乡”的美称。
全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服装出口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图中湖区大力发展旅游业,每年7月23日-9月23日的荷花节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1)分析冀中南棉花生长在不同时段的有利气候条件。
(2)土壤盐碱化是图中湖区棉花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
(3)近年来容城县服装产业与北京对接联手,共谋发展。
分析该做法会对容城县带来的有利影响。
(4)你是否赞同在图中湖区大力发展旅游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8.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天津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背靠华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面向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
材料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求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努力形成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下图为京津冀及附近地区资源分布图。
(1)简述天津滨海新区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天津滨海新区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并作为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