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六大原则解读

合集下载

名人采访技巧

名人采访技巧

名人采访技巧采访名人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准备工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名人采访技巧:1.提前准备:在采访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了解被采访者的背景、专业领域、成就和观点等,以便能够提出具有深度和洞察力的问题。

2.尊重和倾听:保持尊重和礼貌,尽量营造一个舒适的采访氛围。

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给予他们回应的时间和空间。

3.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出具体、有深度的问题有助于引导被采访者深入表达观点。

避免提出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关注于独特的或受众感兴趣的话题。

4.追问和探索:如果被采访者的回答中提到某个有趣的点,可以进一步追问和探索。

这可以帮助深入挖掘信息并获得更多见解。

5.尊重隐私和边界:尽管采访名人,但也要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和边界。

避免问及过于私人的问题或涉及敏感话题。

6.灵活性: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灵活性,根据被采访者的回答和反应做相应调整。

有时候会有意外的转折或新的问题突现,要能够应对并适时调整采访方向。

7.主动与被动角色的平衡:采访中,要准备好提问并引导对话,但也要尊重被采访者的权威和主动性。

找到平衡,让对话保持流畅和自然。

8.注意语言和情绪:采访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情绪表达,保持专业和客观。

避免过于主观或争论的措辞,以及不必要的情绪化。

9.多媒体资源利用: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可以提供更生动和丰富的采访内容。

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可以更好地展示被采访者的观点和故事。

10.后期编辑和准确性:在采访结束后,进行后期编辑和审查以确保准确性和逻辑性。

避免对被采访者的回答进行不必要的修改或歪曲。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在采访名人时获得更好的结果,并产生有影响力和富有洞察力的采访内容。

记住,每次采访都是独特的,根据不同的被采访者和情境做适当的调整和灵活的应对。

人物新闻采访知识点总结

人物新闻采访知识点总结

人物新闻采访知识点总结在采访中,记者需要准备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和相关信息,以确保采访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进行人物新闻采访时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总结:1. 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背景调查,了解其基本信息、职业经历、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情况。

这样能够帮助记者更好地把握采访的焦点,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并避免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2. 提前准备采访提纲:在进行采访前,记者应该根据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提前准备好采访提纲,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确保采访过程中问题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3. 注意采访对象的言行举止: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的言行举止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采访对象的情绪和态度,从而及时调整采访方法和应对策略,保证采访取得成功。

4. 善于倾听和引导:在采访中,记者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善于倾听采访对象的发言,以便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态度。

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对方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确保采访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注意采访中的礼貌和尊重:在采访中,记者必须保持礼貌和尊重,不得对采访对象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以建立良好的采访关系,并促进采访的顺利进行。

6. 对采访信息进行核实和整理:在采访结束后,记者要对采访获得的信息进行核实和整理,确保采访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便于后续的新闻撰写和报道。

7. 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采访中,记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调整采访策略,以应对采访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进行人物新闻采访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记者们在进行人物采访时有所帮助。

人物访谈六大原则

人物访谈六大原则

人物访谈6大原则分类:人物访谈作者:总裁学习网点击量: 18时间:2013-04-15 简介:实录性人物访谈,始于1996年采访施蛰存、王元化、蔡尚思等著名学者,十一年来采访文化政要各类名人近百人,其中不少访谈发表后颇多好评,如关于袁庚、任仲夷、施蛰存、雷宇、牧惠、黎子流等的访谈,也有的引起风波,遭遇受访人强烈反弹。

何以我的人物访谈,不能像大陆有些记者学人的人物访谈风平浪静?这可能与我独特的人物访谈理念有关,我做人物访谈有6项原则。

1.访谈的目的不是为了美化、颂扬、讨好受访人,而是为了探求历史真相、追求人间真理,因此,访谈稿是在对历史负责的前提下尊重受访人,如遇与对历史负责有冲突之处,将不以受访人及其追随者满意为准,访谈稿将竭力为存历史真相而保留不利于受访人和采访者的原始材料(这一原则深受袁庚等智者的赞同,但遇到一些以为采访者必以受访人之是非为是非的人,就难免发生争执。

)2.为了切实“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凡访谈必公开录音、照相,甚至录像,据此整理出访谈稿,尽力原汁原味地保持受访人的回忆情节及语言风格。

我深信再好的记忆力,也顶不上录音机,包括受访人,事后也须以现场录音为准,而不能以受访人自居而随意否定现场录音——受访人可以事后改变意见,但不能否认曾有的现场录音之真实性。

3.依据国际新闻采访惯例,“新闻采访稿无须经受访人审阅,文责自负”,对于受访人没有要求事后须审阅的访谈稿,或本人没有承诺送受访人审查的访谈稿,一般不给受访人审读。

经验证明,访谈稿送受访人审订,虽可以避免极个别的词语误听误会,或进一步扩展意见之便,但却可能使受访人删除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真相和深刻而敏感的思想闪光。

因为再伟大的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总有一种趋利避讳美化自己宣扬自己的潜意识,这一“自我保护”在访谈时会因情绪高涨有所放松,情不自禁流露出许多常态下被掩饰的真情和潜意识,而到审稿时,则在高度“理性”下加倍强化“自我保护”,不惜删改一些真相真情真思想。

人物专访提问的七大技巧

人物专访提问的七大技巧

人物专访提问的七大技巧
1. 了解被访者的背景和专长:在进行人物专访之前,对被访者的个人经历、职业背景以及在相关领域的专长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对话并提出有深度和针对性的问题。

2. 提出开放性问题:尽量避免问一些只能回答"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被访者进行详细的陈述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3. 以故事的方式提问:人物专访中,可以通过提出关于被访者的成长经历、关键事件或转折点的问题,引导被访者进行具体描述,让采访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更加生动有趣。

4. 深入追问:当被访者提及一些有趣或有争议的观点时,可以适时进行深入追问,要求对方进一步阐述和解释,以获取更多深入的信息和观点。

5. 启发性提问: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导被访者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促使其给出更加有深度和见解的回答。

6. 利用沉默:在被访者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可以暂时保持沉默,给予被访者思考和陈述的空间。

有时候,被访者会在这个时候主动补充一些重要信息或者深入展开回答。

7. 简明扼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难懂的词语或句子,而是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提问,使被访者能够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意思,有针对性地回答。

人物访谈 采访 提问技巧

人物访谈 采访 提问技巧

关于提问(提问技巧方面):1、提问的基础:问题选择:重点是:要兼顾双方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

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

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

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

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

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2、提问时的细节1、态度、口气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

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

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

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

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

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2、提问的方式1、直接提问开门见山的直接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无需多说。

2、追问追问是一种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

追问有助于扩展采访对象的回答。

【追问的原则】1、要等对方把话说完,不能打断对方的谈话。

2、一个关键的问题搞不懂,记者可以停下采访,集中先把不懂的问题搞清楚,再继续采访,这样避免不停地追问,使谈话变得艰难或断断续续。

总结来说,追问的以不妨碍对方谈话为原则。

【追问什么?】1、新闻元素:时间、地点、人名、数字、技术等。

2、细节:细节不等同于故事,它是故事中的场景、动作、语言、表情等诸要素。

3、故事:故事不是经历,不是履历表,是事件中参与的若干个人物。

4、对人物评价、观点、意见。

【为什么要追问?】采访对象往往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他所谈论的正是你认为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往往会说得比较简略,但是记者需要搞清那些确切的新闻要素,以及故事的细节——场景、动作、语言、表情等诸要素,以便向受众复现事物的原貌3、设疑(设问)记者故意隐蔽语言动机,借别人的话刺激采访对象,引出他急于“释疑”、解惑“的愿望。

人物访谈技巧

人物访谈技巧

人物访谈技巧
以下是一些人物访谈的技巧:
1. 充分准备:在进行人物访谈之前,充分了解被采访者的背景和相关信息,准备好相关问题,并确定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2. 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访谈开始前,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到舒适和放松,以便更自然地交流。

3. 保持专注和倾听:在访谈过程中,保持专注和倾听,尊重被采访者的观点和意见,不要打断他们的发言。

4. 提问技巧:使用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对话,让被采访者有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避免使用过于封闭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5. 追问和深入探讨:对于重要的话题或观点,可以进行追问和深入探讨,以获取更详细和有价值的信息。

6. 注意时间和节奏:控制好访谈的时间和节奏,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取到所需的信息,同时也要给被采访者足够的时间来表达。

7. 记录和整理:在访谈过程中,做好记录或录音,以便后期整理和分析。

在整理时,注意保留被采访者的原意和语气。

8. 感谢和跟进:在访谈结束后,向被采访者表示感谢,并在需要时与他们保持联系,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后续的采访或咨询。

人物专访之采访注意事项经验谈

人物专访之采访注意事项经验谈

【转】人物专访之采访建议谈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

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

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

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

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

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

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

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

采访原则

采访原则

采访原则▪在日常的报道中,快速的节奏如同切分音般把每天分开。

哪一天该完成什么,成为记者心中暗藏的节奏。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像一场踏错步点的舞蹈,一切全乱了。

而打乱这些节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找不到采访对象,不能高质量地完成采访的工作。

而这决定了一篇报道的品质。

▪其实,采访就是对人性的测试。

记者在和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时候,考验的不仅是记者对行业的了解,对产业的观察,也考验记者对人性的洞察力。

人性的优点和缺陷,在一场采访中,就可以暴露无遗。

采访注定是一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结束的战争,而记者要做的就是,打赢它。

一、怎样找到你的采访对象▪不断地被拒绝,不断地被延迟,总是找不到愿意说话的人,截稿的日期在一天天地逼近……在日常的报道中,记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的确令人沮丧,因为新闻不能虚构,而等待又让人痛苦,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愿意说话的人,或者说找到让人不得不说话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记者应该首先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接受我的采访?其实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接受采访?其二是,他为什么要接受本报或者该记者的采访。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公司的CEO可能会想宣传他的公司或者产品,或者想展示他作为商业精英的形象;也可能竞争的需要;还有,当一个事件发生时,记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对方需要了解的,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得不说。

▪对于第二个问题,被采访对象可能会看重报纸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也可能因为报纸这种影响力和风格让他反而会更谨慎;或者记者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精心的准备,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到接受采访是值得的,而在采访完,他的话不会被歪曲或者误解。

采访前:精心准备,事半功倍▪ 1.这只是一些可能遇到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记者要掌握这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利益格局。

下面有一些采访前要做的工作:▪(1)熟悉和研究已(或将)发生事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2)查阅相关资料和专业知识,掌握采访对象所涉行业基本态势;▪(3)判断采访对象的利益格局与可能心态,寻找可能的介入角度和突破口;▪(4)有针对性地提出采访请求,或是有针对性地拟订采访提纲;▪(5)判断对方回应心态,调整自身姿态,努力促成采访;▪(6)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间、地点、方式;▪(7)检查有关物质准备情况,提前10分钟赶到约定地点。

人物访谈总结

人物访谈总结

人物访谈总结
人物访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行业领袖、成功人士等人的经验和见解,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下面是一些人物访谈总结的经验:
1. 充分准备:在进行人物访谈前,需要充分准备,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领域、成功经验等信息,以及准备好相关问题和话题。

同时,需要熟悉自己的议题和目标,以便更好地引导被访谈者的回答。

2. 关注重点:在人物访谈中,需要重点关注被访谈者的观点、经验和见解,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成功之道和成功经验。

同时,需要关注被访谈者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3. 引导回答:在人物访谈中,需要善于引导被访谈者的回答,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可以通过提问、回应和总结等方式,引导被访谈者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4. 记录细节:在人物访谈中,需要注重细节,以便更好地理解被访谈者的回答和观点。

可以记录被访谈者的话语、关键词和重点信息,以便更好地分析和总结。

同时,需要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以便更好地反思和总结。

5. 深入思考:在人物访谈后,需要深入思考被访谈者的回答和观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总结。

可以通过反思、总结和思考,更好地理解被访谈者的内心世界和成功经验,从而更好地借鉴和吸收他们的成功之道。

人物专访的采访要求和注意事项

人物专访的采访要求和注意事项

人物专访的采访要求和注意事项人物专访的采访要求一、熟悉背景采访者对所要专访的人物背景事先要掌握较多的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采访前熟悉相关资料,只是为了有助采访的顺利进行,但他不能取代采访本身。

二、明确采访主题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

采访之前,记者在确立主题的基础上,围绕主题精心设计几个问题。

有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

三、仪表大方根据被采访的人物的身份,采访者身着相当的服饰,也是不可不顾及的。

同时注意不要迟到,在约定的时间前要早到五至十分钟。

四、言谈自若无论采访什么样的知名人物或重要角色,都应以镇定的情绪、合适的语言求得对方的合作。

五、问题集中1、专访时,不可漫无边际地在有限的时间内作没有休止的闲谈,务必使采访的内容集中。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谈话的方向,使谈话围绕着记者事先设想好的主题,或者在谈话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更好的主题来进行。

对方说话时,我们就要考虑:他的这些话能不能用在报道里面?他说的这些内容,是否已构成一篇专访所必需的材料了?还需要补充什么内容?构成采访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是否都已提到?有没有必要再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当采访对象的话题脱离我们的采访主题时,要设法不动声色地把它慢慢转回来,提有访问能量的问题和善于控制采访局面是记者水平的体现。

2、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要有逻辑上的联系,也就是说要符合采访对象思路的逻辑发展,不然东一锥子西一棒子,一把采访对象思路打乱,会引起采访对象的烦躁情绪。

3、在准备采访问题时亦有次序,你最想了解的几个问题不妨放在前面,因为采访中也可能出现有人打扰,临时缩短采访时间的事情。

4、提问语要多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

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

”提问题要具体,可以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

六、倾听与观察1、倾听。

当我们进行采访时,不要一股脑儿地提问题,我们要敞开思想。

其次,要尽量避免打断别人的谈话,要给采访者以充分的时间阐述他自己的见解或他对某个问题的解释。

人物专访中的提问技巧探讨

人物专访中的提问技巧探讨

社科文化人物专访中的提问技巧探讨宋景芬(河北保定市清苑区广播电视台,河北,保定 071100)摘 要:新闻的采访效率受到提问技巧的影响,为了在人物专访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提问者就要提升自身的提问技巧,要正确把握自身的提问立场,保证人物专访的客观性,控制好对人物提问的分寸适度性。

关键词:提问技巧:新闻采访;探讨新闻记者要与受访者开展有效的沟通,才可以获得更好的人物专访效果,获得更加具有价值的信息。

本篇文章将探讨人物专访中的一些提问技巧。

一、人物专访中提问的基本原则(一)计划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是记者首先要严格遵守的一项原则,同时也是保障人物访问效果的重要基础。

记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规划出采访计划,提前准备采访稿件。

对整个人物专访做好大体的规划,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在准备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全面地了解相关人物的背景、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的选择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促使专访价值的上升。

(二)倾听性原则受访对象是记者采访的主体,所以记者必须要遵循倾听性原则。

体现在当受访者说话的时候,记者要避免突然出声,从而打断对方思路。

要做到善于倾听受访对象的真实想法,还要选择出合适的话题来引领采访对象表达自身情感。

在采访时,问题选择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避免问一些大而空或者华而不实、让受访者难以回答的问题,这样会让受访人物难堪,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采访过程中,记者要保持微笑着倾听,尊重受访者的说话意愿,并认真记录。

(三)尊重性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受访者以及采访者,两者的地位处于平等状态。

采访者要做好整个人物专访的计划,避免在采访时产生一些意外,在采访之前进行应急预案的设置,这也是对受访者的尊重。

只有两者之间互相尊重,才能让受访者敞开心扉地回答相关问题,才可以推动人物专访更加深入的进行。

二、人物专访提问中的艺术技巧(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想要提升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记者首先就要重视采访的准备工作,必须将准备工作做得周密且认真,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把握整个采访过程中的细节。

简述访谈法运用的原则

简述访谈法运用的原则

简述访谈法运用的原则
访谈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用于获取个人或群体的意见、观点和经验。

在运用访谈法时,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守。

1. 目标明确:在进行访谈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这样可以确保访谈的过程和结果与研究目的相一致。

2. 选择合适的被访谈者: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具有相关经验、知识或观点的被访谈者。

被访谈者的选择应该能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深入理解。

3. 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访谈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被访谈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信任关系。

这包括倾听、提问、引导和反馈等技巧。

4. 充分准备:在进行访谈之前,研究人员需要对研究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并准备好访谈的提纲或指导性问题。

这将有助于引导访谈的进行和确保获取需要的信息。

5. 保持客观和中立:研究人员在访谈过程中应该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不对被访谈者的观点进行评价或批判。

这有助于被访谈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经验。

6. 保护隐私和机密性:研究人员应该尊重被访谈者的隐私权,并确保访谈过程和结果的机密性。

在访谈中涉及敏感信息或个人隐私时,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7. 记录和分析数据:研究人员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访谈的内容、被访谈者的观点和回答。

这些记录可以后续分析和解读,从而得出结论和研究发现。

总之,访谈法在运用时需要遵循上述原则,以确保有效获取信息和达到研究目的。

同时,研究人员还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访谈技巧,并综合其他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以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访谈节目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运用

访谈节目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运用

访谈节目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运用访谈节目是一种大众非常乐于收看的娱乐媒体,也是一种时下人们特别青睐的娱乐形式。

它以提供有趣的谈话为主,以引发听众热情兴趣,给听众带来放松、娱乐的心情为主要任务。

因此,访谈节目的节目策划,宾客介绍,以及访谈者及宾客之间的交流,都需要遵守明确的原则和礼貌,才能确保节目的质量。

一是合作原则。

访谈者和宾客要有积极的态度,对对方进行倾听,认真根据对方讲述和提出表达,交换思想,分析问题,进行合作,共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探讨结论,让节目更加精彩有趣。

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和宾客要充分沟通,互相倾听,并谨慎地评价对方的观点,以及尊重对方的态度。

二是礼貌原则。

访谈节目的参加者要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尊重对方的社会风俗习惯,做到客气有礼、恭敬有序,不冒犯他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在访谈过程中,尽量选择礼貌地表达方式,如果发生矛盾,也应有和气处理,避免突械斗。

在访谈现场,每一位节目参与者都要对对方表示尊重的心态,尽力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节目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访谈节目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它可以传播积极正面的思想和信息,也可以向听众展示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访谈节目者需要遵守和尊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做到客观公正,不造谣言,也不宣扬虚假信息,一方面可以维护节目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节目的公信力,带给观众更加有趣的节目体验。

总之,访谈节目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运用对于节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参与者要有积极的态度,遵守合作原则,携手合作,充分交流,让节目取得最大的成效;同时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注意表现礼貌,尊重对方,无论是主持还是嘉宾,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访谈注意事项及举例

访谈注意事项及举例

生涯人物访谈应注意的事项:一、注意事项1、访谈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2、访谈中要注意着装和仪表,态度和蔼、大方;要文明礼貌,措辞得体。

3、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确保万无一失。

4、尊重被访谈者,注意保护他们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5、认真对待,不走过场,真正通过访谈达到探索职业的目的,为个人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做准备。

第二部分生涯人物访谈提纲1、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2、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3、你的职位是什么?你的主要职责是什么?4、从事此行业的人做些什么?5、工作地点一般在哪里?6、在行业内,先从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做起,能学到最多的知识,最有益于发展?7、工作场所性质有哪些特征?8、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么?9、您在做这份工作时,日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最有挑战性?10、个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11、在这个职位上,如果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并保持什么样的能力?12、目前还缺乏的必须改进的能力有哪些?怎么改善他们?13、在你的组织中,能够把在同样一个岗位上把成功和不成功区别开来的行为是什么?14、您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15、目前,行业内要求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16、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重要的?17、这项工作需要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同别的工作要求的有什么不同吗?18、学校中的哪些课程对这个行业比较有帮助?19、行业内,单位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员工一般会提供哪些培训?20、在您的工作领域里初级职位和略高级别职位的薪水一般是什么水平?21、这个行业是否有季节性或地理位置的限制?22、这个行业存在的困难及前景如何?23、据您所知,有什么职业杂志、行业网站或其它渠道能帮助我深入了解这个领域?24、您的熟人中有谁能够成为我下次采访的对象吗?可以说是您介绍的吗?第三部分生涯人物访谈例子被访谈人:某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小林(下用X)被访谈人简介:小林,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总监、某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人物专访的要点

人物专访的要点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

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

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

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

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

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

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

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

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

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

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

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

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

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

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

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

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

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

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

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

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

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人物访谈命题规律及解题思路

人物访谈命题规律及解题思路

人物访谈命题规律及解题思路一、什么是访谈:“访谈”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

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

二、访谈的基本特征:(1)、针对性(2)、专题性(3)、典型性三、一个成功的访谈应该达到如下要求:1、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谈什么,深入、细致充分地做好准备工作。

所以要做到:(1)选定访谈对象,确定采访方式。

(2)适当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3)确定采访主题2、精心实施、调控好访谈过程。

访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要能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主体要根据进程的变化,因势利导,充分运用各种设问技巧,结尾要作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四、【阅读方法】阅读访谈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3)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题例:1、在《丁肇中访谈录》一文中,访谈开始时,主持人用“智慧的鱼”引起话题有什么好处?答案:①因为在世人的眼里,科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用这个比喻很恰当;②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开始对话,比直接用严肃、深奥的问题提问或者开始就直接恭维、颂扬受访者,更亲切、自然,不突兀、不让受访者尴尬,这是跟陌生人对话的艺术。

2.这篇访谈以受访者的话作文小标题,这样设置有什么好处?好处:①可以鲜明地把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要求标示出来,更好地实现访谈开头的采访目的;②鲜明地表现人物特点,现场感强,符合文体特点。

采访中的礼仪

采访中的礼仪

采访中的礼仪采访中的礼仪第一、见面。

1、介绍礼仪。

由高到低,位尊者有优先知情权;由近及远,根据位置远近;顺时针方向;2、握手礼仪。

位尊者先伸手;女士先伸手。

同尊者握手,双手或右手,积极伸手,握手要有力;同级者伸右手,握手也要用力;“蜻蜓点水”是不礼貌的,表示“我鄙视你,不想理你”3、索要名片。

有时候是采访前,有时候是采访后,看情况而定。

我们都是学生,一般来说都只是索要,而不是交换名片,对方知道你是学生,如果对方愿意会主动把名片给你;有的时候,如果对方忘了,你可以说,“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您请教,不知道怎么联系您方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请赐名片。

第二、采访中1、体姿。

行为学家认为,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身体直立、挺胸、收腹、抬头、目光平视,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交叉时右手置于左手之上,站累时一只腿可向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

若两腿交叉站立,双手叉于腰间或放在衣裤袋中的姿势都传递着某种轻浮不雅、不严肃的信息。

这样的姿态,会被采访对象感到不被尊重,便有意识地拉大了与记者的情感距离,甚至会让记者吃闭门羹,给采访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体语学家认为,给人以良好感觉的坐姿,应该是平稳落座后人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起上身要直,手自然置于双膝或椅子扶手上,头部保持平稳,目光平视,需要侧坐时,应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头部应向前略倾。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进行人物专访时,记者大多采取坐着交谈的方式,所以要有意识地保持正确的坐姿,向对方传递一种知书达理、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良好信息,并注意信息传递时的分寸,以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若记者过于随便,不拘礼节,或将整个身子瘫倒在椅子里,或翘二郎腿,或呈"4"子型叠腿并用手将叠起的腿扣住,甚至既叠腿又不停地晃动脚尖,并不时地扭动身体交换坐姿,这种体姿会让被采访对象感到记者无礼,从而滋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采访效应。

2、言谈。

从语言学角度看,音频、音速、音量的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信息,这些都于采访效应紧密相关。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许多新闻界的老前辈对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的采访环节都有过非常精彩的言论。

穆青同志说,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

安岗同志说,到基层看形势,脚底板下出新闻。

南振中同志说,采访不仅是记者的工作,而且是记者的生活。

人物采访是指对新闻人物进行的采访,它是写人物通讯、人物传记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这些新闻人物通常是有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

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中总能千方百计地接近采访对象,同时自己也扮演角色与采访对象交朋友,因此采访显得生动活泼、新颖有趣,记者在此氛围中常能提出一些常人未曾想到的问题,获得一些常人未曾获得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人物采访的魅力所在。

采访应注意些什么?如何把握采访这一重要环节,并与被采访者达成共识,从而采访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是新闻记者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但在采访过程中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技巧和方法,采访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只有正确地运用了这门学问和艺术,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从而开启采访之门,达到预期的目的。

记者采访时常用和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当被采访人缺席时,可以通过大量采访周边的人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技巧无定式,需要记者在长期学习和“三深”、“三贴近”中不断积累,掌握多种采访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一旦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就能水到渠成,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在写文章时也才能得心应手。

采访有方法,但无定法,采访时要根据不同的形势变化而有所变化,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采访要想顺利进行,必须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采访前准备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采访前准备的重要性采访前准备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采访任务的完成。

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在《和英雄的登山队员们在一起》一文中,谈自己采访英雄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感受时,对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有深切的体会。

人物访谈方法

人物访谈方法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

‎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

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

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

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

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

‎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

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以我的人物访谈,不能像大陆有些记者学人的人物访谈风平浪静?这可能与我独特的人物访谈理念有关,我做人物访谈有6项原则。
1.访谈的目的不是为了美化、颂扬、讨好受访人,而是为了探求历史真相、追求人间真理,因此,访谈稿是在对历史负责的前提下尊重受访人,如遇与对历史负责有冲突之处,将不以受访人及其追随者满意为准,访谈稿将竭力为存历史真相而保留不利于受访人和采访者的原始材料(这一原则深受袁庚等智者的赞同,但遇到一些以为采访者必以受访人之是非为是非的人,就难免发生争执。)
人物访谈6大原则
分类:人物访谈作者:总裁学习网点击量: 18时间:2013-04-15
简介:实录性人物访谈,始于1996年采访施蛰存、王元化、蔡尚思等著名学者,十一年来采访文化政要各类名人近百人,其中不少访谈发表后颇多好评,如关于袁庚、任仲夷、施蛰存、雷宇、牧惠、黎子流等的访谈,也有的引起风波,遭遇受访人强烈反弹。
在法拉奇的人物访谈中,将访谈稿送受访人审查,只是极少数的例外,如1980年8月21日、23日采访邓小平时,因事前有“法拉奇的发表稿须经中方审阅认可”的协定,法拉奇的“邓小平访谈”由中方外交部代表施燕华协助翻译整理,并由中方高层审稿。但最终发表时,法拉奇仍然坚持了自己的题目和一些意见——1980年8月31日、9月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头版连载了邓小平与法拉奇的谈话,但标题与中方确定的《(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奥丽亚娜·法拉奇问》,显然大相径庭。当时开明的邓小平,在采访中宽容地说:“看样子,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达不成协议了。这样吧,你保留你的观点,我保留我的。” 结果,《邓小平文选》中的《答意大利记者奥丽亚娜·法拉奇问》与《华盛顿邮报》刊发的“访谈”文章是两个并不完全一致的版本。
由于法拉奇坚守“公允新闻的源代码”与对历史负责之底线,访谈稿发表前多不给当事人审阅,一些政坛首脑和风云人物常常对法拉奇访谈稿有严重意见,如基辛格、卡扎菲、阿拉法特、霍梅尼等。最为典型的是法拉奇与基辛格的访谈风波。
1972年11月,法拉奇对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进行采访,因访谈稿中批评基辛格“是一个冰冷冷的人”,“轻率地勾引女人的人,甚至是个花花公子”,透露基辛格把自己形容成了一个“不带枪的亨利·芳达”(美国西部电影里西部牛仔形象),说自己“总是单枪匹马地行事。美国人特别喜欢这一点”。还说“我丝毫不怕失去群众,我能使自己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新共和》全文刊载了法拉奇的采访记,华盛顿、纽约等几乎美国所有的报纸转载此文之后,导致总统尼克松对基辛格十分恼火,拒绝基辛格到尼克松在圣客利门蒂的家中去找他,连他的电话也不接。报刊也纷纷狠狠地批评基辛格,谴责他发表的言论太傲慢、太轻率。作为尼克松总统的使者,他把一切功劳都归为己有,并把总统置于一边不顾。于是基辛格与法拉奇喋喋不休地争吵了两个月,称法拉奇歪曲了他的回答,曲解了他的思想,接见法拉奇是他“生平最愚蠢的一件事”。但法拉奇给基辛格发电报质问他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说如果基辛格再闹,就把采访录音公布于世。结果基辛格只有认输。《时代周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报刊、电视都支持法拉奇的如实公布访谈稿。
2.为了切实“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凡访谈必公开录音、照相,甚至录像,据此整理出访谈稿,尽力原汁原味地保持受访人的回忆情节及语言风格。我深信再好的记忆力,也顶不上录音机,包括受访人,事后也须以现场录音为准,而不能以受访人自居而随意否定现场录音——受访人可以事后改变意见,但不能否认曾有的现场录音之真实性。
5.因访谈稿版权完全属于采访者,特殊情况下(如因时间紧张采访者在现场将时间让与受访人多说话),采访者有权在事后整理文字时,对自己的某些“缩写对话”酌情作一些不改变意思、语气和语境的精确恢复或延伸,以便让受访人的话语得到更清晰的解读或注释。
6.除特殊情况,我的访谈稿一般不及时公布,多在数年后选择一个适当时机传播。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充足的时间反复核对原始资料,查证相关背景;二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对历史负责的访谈稿在最具影响力的时机“以一当十”;同时也可在时间检验中淘汰一些历史价值不大的访谈稿。所以,我至今仍有许多已有十来年历史的访谈稿未发表,如关于蔡尚思先生的三十万字长篇访谈。
3.依据国际新闻采访惯例,“新闻采访稿无须经受访人审阅,文责自负”,对于受访人没有要求事后须审阅的访谈稿,或本人没有承诺送受访人审查的访谈稿,一般不给受访人审读。经验证明,访谈稿送受访人审订,虽可以避免极个别的词语误听误会,或进一步扩展意见之便,但却可能使受访人删除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真相和深刻而敏感的思想闪光。因为再伟大的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总有一种趋利避讳美化自己宣扬自己的潜意识,这一“自我保护”在访谈时会因情绪高涨有所放松,情不自禁流露出许多常态下被掩饰的真情和潜意识,而到审稿时,则在高度“理性”下加倍强化“自我保护”,不惜删改一些真相真情真思想。访谈稿以不送受访人审查为上策,除非一些开明者承诺,采访者对受访人删节访人的“思想时点数”,只代表受访人在访谈时的思想,并不能说是受访人始终如一的思想。
以上六条“人物访谈原则”,并非随心所欲而定,而是依据法拉奇、唐德刚和国际文化界关于人物访谈及人物传记的写作通例而形成。
法拉奇不惧得罪受访人的采访风格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不惧得罪受访人的采访风格,让我坚定了“人物访谈”第一要对历史真相负责的信念。
奥丽亚娜·法拉奇,1930年6月29日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2006年9月14日逝世。法拉奇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记者,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她曾采访过数十位政坛首脑和风云人物,包括基辛格、西哈努克、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前约旦国王侯赛因、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印度的甘地夫人、巴基斯坦前总统布托、伊朗的宗教领袖霍梅尼、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等,被誉为“世界政治采访之母”,“和著名政治家纵谈天下大事的能手”。
4.我的人物访谈一律是对话互动,不是只纪录受访人一人之说的“单口历史”(因此与纯粹的“口述历史”采访规则有所不同)。虽然访谈稿中多是受访人主讲,但主导访谈的是采访者——不同的采访者访问同一个受访人,因访谈目标不同、问题不同、倾向不同而会得到不同的访谈稿——所以,访谈稿具有采访者深刻的个性,其版权完全属于采访者——受访人接受采访者的采访,就是将自己的谈话授权给采访者传播。须知,没有经过录音或文字纪录的谈话,是没有版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