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层次教学1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1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梁银超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补充内容:1、位置2、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教学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西师大版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稍复杂的分数问题(1)》教学课件

西师大版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稍复杂的分数问题(1)》教学课件


苹果箱数的 相当于香蕉的 。水果店进了多


少箱香蕉?
等量关系式:
苹果的箱数×


=香蕉的箱数×


解答:
方法一: 解:设水果店进了x箱香蕉。




= 42×


x = 18 ÷


x = 18 ×





苹果的箱答:水果店进了30箱香蕉。
方法二:








× ÷
苹果的箱数×
香蕉的箱数×

=



= × ×
= 30(箱)
答:水果店进了30箱香蕉。

小丽和小红跳绳比赛,小丽跳的 和小红跳


的 相等。已知小丽跳了25下,小红跳了多

少下?
等量关系式:
小丽跳的×


=小红跳的×


解答: 方法一:方程
解:设小红跳x下。
根据:

小丽跳的× =
小红跳的×





x
x

=25×


=25× ÷


=25× ×

x
x =30
答:小红跳了30下。
方法二:算术法。
小红跳的=小丽跳的×


25× ÷


=

25× ×

=30(下)
答:小红跳了30下。

÷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教案(含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教学内容第1、2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索并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归纳与类比、猜想与验证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加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形体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1.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各一,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例11.多媒体出示例1图,说明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说说图中的物体各是什么形状?(板书:长方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你对长方体已经有了哪些认识?2.面。

出示长方体模型。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板书:面)教师示范按顺序指出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指名学生上前按顺序指出长方体的各个面。

提问: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提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多名学生上前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叙述观察结果。

(3个面)3.棱。

多媒体出示,两个面相交的线叫作棱(板书:棱),指名重复说明什么叫作棱。

教师指棱,让学生指出是由哪两个面相交的线。

提问:长方体有几条棱?让学生数一数(也可以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进行思考),再回答。

指名演示按顺序数出12条棱。

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也可以说成相对的棱长度相等)4.顶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示范教学方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示范教学方案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呈现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数学活动注:这个图片是动画缩略图,拖动红色点构造图形从而解决问题,经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过程。

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问题情境师:学校本学期开设了多种兴趣小组,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都受益良多。

淘气在课下的时候对他的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作了个调查。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让学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使学生能快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师: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学生用语言表达能算出航模小组的人数的方法。

(说明理由)设计意图:不列式用语言表达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间的联系,同时加深对数量关系内在关联之间的理解,为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做好准备。

师:请你画图来表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思考和组内交流画图情况后,进行实物投影展示全班交流。

师: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反应数量关系,清楚地了解三个量之间的联系,今后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分析!请你列式算一算,航模小组到底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

A 12×13=4(人 ) 4×34=3(人)B 12×13×34=3(人) 预设1:如果学生出现了A 、B 两种方法,并且计算方法较多。

在交流时对于B 种不同算法进行重点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一至六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一至六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一至六年级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数字1-10的认读,并能够进行简单计数。

教学重点:数字1-10的认读和计数。

教学难点:数字4和7的认读。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2. 计数棒或者珠算珠子教学步骤:1. 初识数字1-10,让学生看数字卡片,认读数字1-10。

2. 利用计数棒或者珠算珠子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3.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计数游戏,加深对数字1-10的印象。

4.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各种途径认读数字1-10,如数数玩具、数书上的数字等。

5. 巩固练习: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排列数字1-10,加深对数字的认知。

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学生掌握1-20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简单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2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的进位和退位。

教学准备:1. 加减法计算卡片2. 珠算板或计算工具教学步骤:1. 复习数字1-20,并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教授数字1-20的加法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卡片练习加法。

3. 教授数字1-20的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卡片练习减法。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珠算板或计算工具进行加法和减法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回顾总结:通过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学生掌握1-9的乘法和除法,培养学生简单的乘除法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9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和除法运算时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教学准备:1. 乘法和除法计算卡片2. 珠算板或计算工具教学步骤:1. 复习1-9的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2. 教授1-9的乘法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卡片练习乘法。

3. 教授1-9的除法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卡片练习除法。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理论学习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标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2、做好各时期的计划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的进度情况的进行详细计划。

3、备好每堂课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情况的和各单元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和课后总结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4、做好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教学内容语言生动。

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批改作业精批细改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做到心中有数。

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的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6、做好课外辅导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用心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潜力。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二)一、学生情况及教材分析高中教学内容深,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

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面对全体,因材施教,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以优待差,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

六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六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1.分层教学:六年级学生具有不同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补充,对于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拓展和延伸知识的学习。

2.启发式教学:六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规律。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展示范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际问题教学:数学知识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实际问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景教学:六年级学生对直观的感知较强,他们更容易通过具体的情景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情景、使用实物、图片、动画等资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知去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

同时,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参与度。

5.多媒体教学:六年级学生对于新颖的事物和多媒体教学方法更容易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电子课件、视频、互动软件等多媒体资源,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呈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6.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数学任务和项目,互相交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7.巩固和复习: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适当的巩固和复习环节,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通过练习题、小测验、游戏等方式进行巩固和复习,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问题。

总之,六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实际问题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一、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在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前,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制定分层教学计划。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确定每个层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提高教学效果。

二、分层组织授课在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能力层次。

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分层组织授课。

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开展拓展性的学习活动,深化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则需要更多地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差异化教学设计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和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则需要更多地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指导。

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加强学生评价和反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分层组织授课、差异化教学设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加强学生评价和反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育界能够更加重视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好的学习资源。

2024年《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题实施计划(3篇)

2024年《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题实施计划(3篇)

2024年《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题实施计划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我们计划在2024年开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题实施计划。

这个计划旨在通过分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个性化的数学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总体目标1. 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兴趣;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4. 探索适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二、实施步骤和措施1. 前期准备:(1)研究探索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2)制定课题实施的目标、内容和时间表;(3)组织相关教师参与课题,包括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组成员。

2. 分层诊断:(1)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初始分层;(2)使用适当的教学评估工具,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潜力进行全面评估;(3)根据评估结果,对学生进一步进行分层。

3. 教学设计:(1)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2)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数学学习资源。

4. 教学实施:(1)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和集体备课;(2)根据分层教学设计,分别开展不同层次的数学教学;(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5. 教学评价:(1)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包括定期测试和作业评价;(2)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和问题;(3)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6. 课题总结:(1)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形成课题总结报告;(2)提炼出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方向的概念,学会使用角度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方向和位置的经验,他们能够简单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如“在左边”、“在上面”等。

但他们对利用角度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学习单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圆规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如迷宫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迷宫中每个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位置与方向(一)》。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个简单的场景,如教室内的座位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每个座位的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答案。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学习单,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自己熟悉的空间场景,如家庭、学校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1单元分数乘法第5课时分数乘小数【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将下面的小数转化成分数。

0.9 0.75 0.125 0.875师: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转化成一个分数。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5。

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预设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2. 解决问题(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1)理解题意。

师:你是怎么理解“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43”? 预设1:把松鼠身体长度看做单位“1”,“松鼠身体长度43⨯”就是松鼠尾巴的长度。

(2)学生尝试列式。

预设: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 的4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31.2⨯。

(3)探究算法。

师:怎样计算431.2⨯ 学生尝试计算431.2⨯,教师巡视,找用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预设1:转化成小数乘小数。

)(==dm 575.175.01.2431.2⨯⨯。

预设2:转化成分数乘分数。

)(==dm 4063431021431.2⨯⨯。

3. 解决问题(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1)学生独立列式。

师:求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应该怎样列式?预设:求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4dm 的4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34.2⨯。

(2)尝试计算并交流。

师:怎样计算434.2⨯呢?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预设1:转化成小数乘小数。

)(==dm 8.175.04.2434.2⨯⨯。

预设2:转化成分数乘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具体的例子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体积时,容易忽略物体的高度或维度,对体积计算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2.教学难点:学生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操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体积的计算方法。

5.应用: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体积的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百分数(一)单元教材分析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大量的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有些计算,如求种子达标率、发芽率等,还孕伏概率统计思想。

百分数的概念,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化为分数、小数来计算,因此,使学生明确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学会它们之间的互化,计算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解答百分数应用题,因其思路、方法和已学过的分数应用题基本相同,因此,这里主要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类推,不必作为新知识花很多时间教学。

本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教学难点:百分数的应用课时安排:百分数的认识……………………1课时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1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5课时整理和复………………………………1课时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课时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搜集研究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下载人教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下载人教版

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例4。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1.先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9。

(2)公鸡只数的2/3是母鸡的只数。

(3)乒乓球队人数的1/2是男生人数。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找出单位“1”,说出数量关系式。

2.课件出示复习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让学生理解题意,说出如何解题?为什么?二、教学新知,探索规律:1、教学例4。

(1)出示例4情境图:从医生的话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普及人体的水分需求相关知识。

(2)指名学生读题,说出已知、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并写在教材第37页的“阅读与理解”处。

(3)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小明体重的4/5是28千克。

按分数乘法的知识,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关系式?学生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板书: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4)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这道题哪个量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么求?(6)学生试着做: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在随堂练习本上做。

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7)还可以怎样解决?指名板演:(8)小组讨论、汇报:方程解答和算术方法各有什么优点与不足?(9)在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问题时,可采用什么方法?2、问题改造。

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读题分析:让学生独立审题。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第一年级:一、数的认识与比较1. 认识0~10的数字和数量关系。

2. 能够辨认0~10的数字并正确书写。

3. 学习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4. 能够在10以内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序和分类。

二、加减法初步1.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及其运算法则。

2. 能够口算0~10以内的简单加法和减法。

3. 学习使用算式表示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三、简单的几何图形1. 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 能够正确观察、辨认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

四、日常计量1. 认识长度、质量和容量的基本计量单位。

2. 学习使用相应的计量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

五、数的分解和组合1. 学习将给定的数进行各种加法分解,并进行简单的组合。

2. 能够用简单的算式表示分解和组合过程。

六、数的关系1. 认识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

2. 能够判断数的大小关系,并用符号表示。

第二年级:一、数的加减法深化1. 学习0~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能够进行简单的进位与退位计算。

3.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1. 认识乘法和除法的符号及其运算法则。

2. 能够口算0~10的乘法表。

3. 学习通过乘法和除法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三、分数初步1.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初步运用分数的知识。

四、形状和图形的认识1. 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

2. 学习观察、辨认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

五、时间和日历1. 认识时钟的读法,能够读懂整点和半点的表达。

2. 学习使用日历进行日期的计算和表示。

第三年级:一、整数概念1. 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2.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整数和负整数。

二、加减法运算1. 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2. 能够运用整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分数运算1. 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

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四度六步"教学法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方法的应用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内容,这对于方法的有效性提升有显著价值。

文章探讨"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旨在指导当前教学。

关键词:"四度六步"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引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方法应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因此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尝试,积极创造高效的教学方法,这成为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强调的内容之一。

"四度六步"教学法是特级教师戴启猛在不断地教学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教学法。

该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实效,而且对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也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强调"四度六步"教学法的应用分析,总结应用方法和特点等对实践过程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二、"四度六步"教学法的应用"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其应用的价值,需要掌握正确的应用方法。

结合目前的实践做分析,要应用"四度六步"教学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强调如下策略。

1、在教学中要强调"四度"(1)温度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温度的强调主要指的是在课堂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过去,教师在课堂中仅仅是强调知识,但是却缺少人文关怀与思考。

在强调温度的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情感等需要基于学生关怀,并将这些关怀融入教学中。

这样,学生对课堂的排斥感会减弱,其对课堂的兴趣浓度会显著提升[1]。

(2)梯度强调,所谓的梯度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层次。

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1. 认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学会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2. 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层(基础层):
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

3. 教师给学生讲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并通过例题演示解题方法。

第二层(提高层):
1. 给学生出一些稍难一点的加减法练习题,让他们进行尝试。

2. 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与进位、退位的关系,让他们发现规律。

3. 教师讲解进位与退位的作用及运用,通过实例演示解题方法。

第三层(拓展层):
1.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加减法练习题,涉及到进退位的结合运用。

2.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和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总结加减法中进位与退位的规律,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评估与反馳:
1. 设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加减法测试题,考察他们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答卷进行批改,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建议。

3.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馳,调整教学策略,使分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对位置和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对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的位置和方向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位置和方向的知识。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丰富情境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情境图、练习题等,用于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3.教学设备:准备好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方便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有趣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组物体,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需要知道观测点、方向和距离等信息。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一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一上 第六单元 1

一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一上 第六单元 1

第1课时数与运算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2.使学生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读写、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这一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数,你能说一说都有哪些数吗?让几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这学期学过的数。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课前整理的知识网络?选取典型展示并交流。

二、重点复习,沟通联系1.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看图说数。

师:先想一想,数数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既不漏数,也不重复数?预设1:可以用点数法有序数数。

预设2:可以标上数字数数。

预设3:可以用笔边圈边数,这样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师:接下来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数一数吧。

让2名学生依次说出括号里应该填几。

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学生集体订正。

师:我们再加上几只蜜蜂,现在蜜蜂和玻璃球谁多谁少?要比较两种物品谁多谁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回想一一对应的方法。

课件演示将蜜蜂与玻璃球一一对应,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到玻璃球的数量比蜜蜂的数量多。

师:哪位同学还记得20以内数的顺序?预设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预设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师:如果有一堆小棒杂乱地摆放在一起,为了快速数出这些小棒的数量,你有什么办法吗?预设:先数出10根,捆成一捆,再数剩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科学)六层次教学法
一、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与学是一件愉快、有益的事,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什么。

同样的学习结果,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

小学数学六层次教学法正是基于学习的高效率和课业的低负担才实施的。

六层次是:(一)激趣定探层。

(二)自学初探层。

(三)合作抽象层。

(四)归理印证层。

(五)自测检效层。

(六)归结升华层。

其中学生的独立自学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强调独立自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一个中心”: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把握“两讲两不讲”: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已学会和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遵循三个原则:化整为零模块推进,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删去无效层次减少无效劳动。

在课堂上坚持“自学不充分不交流,交流不充分不展开讨论”,以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二、具体做法
(一)激趣定探层: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探索学习和训练的重点、难点,即本课的探索目标。

目标一定要具体详
细明确,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会那些具体知识,掌握哪些规律,运用这些知识、规律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要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确定其具体详细的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所准备。

同时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饥渴状态下吃东西特别香,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求知欲望很强时,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必然会产生迫切学习的欲望。

课堂教学只有创设真实的鲜明生动的问题情境,才足以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才能全心投入求知活动中。

如在用商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时,老师不妨先创设这样的情境:(1)要将2.5千克油装在一些瓶子里,每个瓶子最多装0.4千克,需要几个瓶子?(2)包装1个礼盒用1.5米长的丝带,25米长的丝带能包装几个礼盒?在这样的实际问题面前,学生探索的积极性特别高,个个绞尽脑汁出谋划策,就不难理解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师要努力激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学设计就要精心选择激活学生心志的方法,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二)自学初探层:即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具体目标,自学教材,自主感知,探索知识。

要注意让学生把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用不同记号标出来。

启发学生主动质疑,学生自学探究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聚精会神自学探究。

这时教师应积极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对知识的理解、进展和掌握程度,为后继教学的进行做充分的准备。

(三)合作抽象层:这一层是关键层。

学生自学后,让学生及时的提出疑问,教师补充设问,然后就大家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自觉地议论,主动地讨论问题。

探究新知,抽象归理,可以采取同桌互议,小组互助,师生商讨的方式交叉进行,训练学生会从不同角度甚至换个方向思考问题,他们就会有“我要主宰课堂”的自信。

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进入到课堂佳境中来。

教师结合议论的结果,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就教学内容做重点探究,对抽象复杂归理的内容作必要的系统的讲解。

讲解时,可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力求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

同时要做到讲解与演示相结合,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难于看懂、听懂的地方及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讲解。

而对一看就懂的部分少讲或不讲。

另一方面,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即兴上台讲课,这时候的学生听课会更用心,效果会更好。

(四)归理印证层:这一层主要对所探究的知识、规律、公理等的验证,目的是达到验证探究出来的知识、规律、公理、公式、法则等正确性,验证的过程,也是探究知识过程的再现,也是探究知识的巡回过程,其效果定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五)自测检效层:让学生自己根据“定探”所提出的具体
探索目标,自拟一组自测题,做题时间不超过10分钟,自问自答自测,或用课本课后练习题自测互评,或教师组题,学生解答互评。

这样反馈及时,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检查教学效果,还可准确的掌握学生答题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解答题,还要注意检查解题的过程,书写格式是否规范,是否有丢三落四的现象。

需要个别解答学生的问题或共性问题可留在本层最后解决,以达到“课清”之目的。

(六)归结升华层:课堂小结,归纳升华作为结束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及课本具体的探究目标,进行简短的考评。

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学困的学生中选择代表性的学生讲述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主要收获。

然后教师重点讲评。

这时教师是总结者、提升者、点拨者、反思者。

要高屋建瓴的总结所学内容,深入浅出的提炼方法和规律。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常养成一种学习、思考、归纳和总结的好习惯,学习的效益会事半功倍。

因此,教学相长还要在师生教与学以后,学会经常地小结与反思。

这样会避免各种失误,促使进步与提高,让学生的认知得到升华,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本课堂教学模式,定能兴趣盎然地把学生带入到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的活泼的教学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课堂的最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